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延遲熒光DelayedFluorescence王鵬2014年3月24日磷光與熒光在有機電致發光中,電激發產生兩種激子,三線態激子和單線態激子,比例為3:1。單線態激子躍遷產生熒光,三線態激子躍遷產生磷光對于大部分有機材料,三線態激子的輻射躍遷是禁阻的,只能產生單線態激子的發光,因而內量子效率理論上最高只能達到25%。而磷光材料中,由于金屬原子的存在,打破了自旋躍遷的禁阻,可以同時利用三線態和單線態激子的發光,內量子效率理論上可以達到100%磷光材料OLED的內量子效率已經達到了接近100%;與此相對的,盡管熒光材料已經取得了很高的穩定性,但它們的內量子效率有其極限值25%磷光與熒光磷光材料1、至今已發現的高效率磷光材料中,要用到稀有金屬銥(Ir)、鉑(Pt)的復合物,材料昂貴;2、藍光磷光材料其發光壽命短,幾乎沒有可實用的材料磷光和熒光材料各有其優缺點,近年的研究中,有人提出了新的光發射機制:延遲熒光。有些熒光材料被發現擁有超過其理論極限25%甚至是接近磷光材料的100%的量子效率延遲熒光延遲熒光源于通過上轉換從第一激發三重態(T1)重新生成的S1態的輻射躍遷。上轉換的轉換機制有兩種:1、三重態-三重態淬滅(TTA)過程2、熱激活延遲熒光(TADF)過程TTA過程雖在磷光材料OLED中是不利的,但在熒光材料中由TTA過程產生的單重態激子能夠增強其電致發光(EL)效率。基于這種上轉換機制,額外的單重態激子能夠將材料的效率提高15%~37.5%。于是,熒光材料的量子效率理論上限提高至40%~62.5%TADF過程如圖中黑體箭頭所示。熱量能提高從T1到S1的反向ISC過程,因此促進了延遲熒光的增強。因此,當TADF材料應用于OLED,加熱器件來增強反向ISC,使熒光材料的量子效率極限提至100%。九州大學的OPERA實驗室Adachi等人在最近的幾篇文章中系統的研究分析了高效TADF材料的制備原則并報道了具有高效TADF的發光材料,其中CDCB系列材料的量子效率達到83±2%,藍光材料的效率也提高至47%,與磷光材料相當TADF能獲得高效TADF的條件是三線態(T1)和單線態(S1)的能量差ΔEst在0.1eV以下(一般熒光材料的ΔEst在1eV以上),并且分子形狀不容易改變。而要降低ΔEst,則需盡量減少分子電子軌道中的HOMO和LUMO電子云的重疊。而這一點,可以通過改變分子設計來控制。CDCB材料中的4CzIPN通過設計分子的形態,最終CDCB已經充分減小了HOMO和LUMO能級軌道的重疊,最終獲得的ΔEst降低至80meVOPERA研究組制備了具備天藍色、綠色、黃綠色、黃色和橙色等發光色的多種CDCB。還制作了采用這些CDCB的有機EL面板。黃色發光材料在光激發時的發光效率只有26±1%,但綠色和黃綠色發光材料的發光效率為74~94%,天藍色和橙色發光材料約為47%。在這之后,陸續有文獻報道了PIC-TRZ、HAP-3TPA、PIC-TRZ2等熒光分子材料(如下圖所示),不但進一步提高了HOMO能級與LUMO能級的分離,減小了ΔEst,甚至實現了近似0-gap分子的設計(PIC-TRZ2),利用該材料制作的有機EL元件的發光效率(外部量子效率)也提高到19%,均實現了與磷光材料相當的高發光效率TADFCDCB材料PL特性的溫度相關性5±1wt%4CzIPN:4,49-bis(carbazol-9-yl)biphenyl(CBP)filma、不同溫度下PL延遲曲線(完整光譜,激發波長337nm)t=0處的發射為即時熒光,為4CzIPN的熒光;后面的延遲部分即TADF產生的延遲熒光b、300K溫度下PL光譜分解為即時發光與延遲發光(即時部分與延遲部分的光譜幾乎相同)c、量子效率與溫度的關系(誤差2%)即時熒光基本不隨溫度改變,延遲部分近似看成單增CDCB材料CDCB材料OLED的性能器件結構multiplelayersofindiumtinoxide(ITO100nm),4,4-bis[N-(1-naphthyl)-N-phenylamino]-biphenyl(a-NPD,35nm),5±1wt%4CzIPNor5±1wt%4CzTPN-Ph:CBP(15nm),TPBi(65nm),LiF(0.8nm),Al(70nm)
ITO(100nm),a-NPD(40nm),1,3-bis(9-carbazolyl)benzene(mCP,10nm),5±1wt%2CzPN:PPT(20nm),PPT(40nm),LiFandAl.藍光TADF材料ZhangQ,LiB,HuangS,etal.Efficientblue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semployingthermallyactivateddelayedfluorescence[J].NaturePhotonics,2014.藍光TADF材料最近的TADF材料以扭曲的分子內電荷轉移(CT)為特征,因為施主受主分子間的位阻而擁有相當小的弛豫能,這促進了三線態激子的禁阻,使高效藍光OLED成為可能但報道過的基于TADF的藍光OLED在高電流密度下會有顯著的效率roll-off。這主要是由于S1和T1態間相對較大的能級差ΔEst以及激發態壽命較長
藍光TADF材料D-A型分子:PPZ–DPO,PPZ–3TPT以及
PPZ–4TPT都以PPZ(5-phenyl-5,10-dihydrophenazine)作為施主單元,但有不同的受主單元:2,5-diphenyl-1,3,4-oxadiazole(DPO)以及3,4,5-triphenyl-1,2,4-triazole(TPT)D-A-D型分子:PPZ–DPS,PXZ–DPS以及
DMAC–DPS都以二苯礬(DPS)作為施主單元,卻有不同的施主單元:
PPZ,phenoxazine(PXZ)以及
9,9-dimethyl-9,10-dihydroacridine(DMAC)傳統方法計算出的六種材料的ΔEst均小于0.1eV藍光藍光TADF材料傳統的計算ΔEst的方法會低估ΔEst的值,因為不同數量CT分子應該用含有不同百分比的HF交換因子(HF%)來計算。
最終計算出:三種DPS分子和PPZ-DPO的ΔEst近似于0.08eV;PPZ-3TPT和PPZ-4TPT的ΔEst分別為0.30eV
和0.43eV(效率roll-off)PPZ-4TPT和DMAC-DPS的能級圖藍光TADF材料室溫,甲苯溶液中幾種TADF材料的吸收光譜以及摻雜在10wt%-dopedm-bis(N-carbazolyl)benzene(mCP)薄膜上的TADF材料的磷光、熒光光譜藍光TADF材料瞬態光譜盡管PPZ-3TPT和PPZ-4TPT的ΔEst較大,但仍能觀察到延遲熒光(ms量級)器件測試兩種器件結構:1、ITO/a-NPD(40nm)/CBP(EML)(20nm)/TPBI(60nm)/LiF(1nm)/Al2、ITO/a-NPD(30nm)/TCTA(20nm)/CzSi(10nm)/EML(20nm)/DPEPO(10nm)/TPBI(30nm)/LiF(1nm)/Ala-NPD:N,N′-diphenyl-N,N′-bis(1-naphthyl)-1,10-biphenyl-4,4′-diamine,TCTA:4,4′,4′′-tris(N-carbazolyl)triphenylamine,CzSi:
9-(4-tert-butylphenyl)-3,6-bis(triphenylsilyl)-9H-carbazoleTPBI:1,3,5-tris(N-phenylbenzimidazol-2-yl)benzene,respectively藍光材料DMAC-DPS和PPZ-4TPT摻雜進DPEPO主體(EML)的器件結構二其他材料摻雜進CPB(EML)的器件結構一器件測試圖b、c:電流密度-電壓-亮度特性結構一的顯示要有明顯較高的電流密度,主要是由于結構二將DPEPO用作主體和激子阻擋層,DOEPO有一個淺LUMO能級(-2eV)和深HOMO能級(-6.1eV),這不利于電子和空穴的注入。但這也同時降低了結構二的電荷遷移率圖d:電流密度與EQE關系PXZ-DPS和DMAC-DPS顯示出最高的量子效率17.5%和19.5%。PPZ–3TPT和PPZ–4TPT表現出明顯的效率roll-off對比磷光磷光發射材料:bis[(4,6-difluorophenyl)pyridinato-N,C2](picolinato)iridium(FIrpic)熒光TADF材料:DMAC–DPS結構選擇:結構二CI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