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病因課件_第1頁
新生兒黃疸病因課件_第2頁
新生兒黃疸病因課件_第3頁
新生兒黃疸病因課件_第4頁
新生兒黃疸病因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生兒黃疸新生兒科新生兒黃疸病因內容提綱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未結合/結合新生兒黃疸病因正常膽紅素的代謝80%20%<3%1g34mg新生兒黃疸病因新生兒黃疸—診斷生化意義—

高膽紅素血癥血清總膽紅素大于等于2mg/dL(34umol/L)足月新生兒血清總膽紅素值超過以下,為非生理性

第一天5mg/dL(86umol/L)第二天10mg/dL(171umol/L)之后12至13mg/dL(205至222umol/L)新生兒黃疸病因生理性黃疸膽紅素水平在年齡膽紅素曲線95th以下排除新生兒病理性黃疸MacMahon,Avery’s,2001新生兒黃疸病因年齡膽紅素曲線Pediatrics103:6-14,1999新生兒黃疸病因生理性黃疸發生機制膽紅素的生成增加結合轉運能力的下降肝臟結合和分泌效能減低通過腸肝循環重吸收膽紅素增加新生兒黃疸病因病理性黃疸—診斷出生24小時內臨床出現黃疸血清總膽紅素增加大于每小時0.2mg/dL(34umol/L),或每天5mg/dL(85umol/L)血清總膽紅素濃度超過年齡膽紅素曲線第95百分位直膽濃度超過1.5-2mg/dL(26-34umol/L)足月新生兒臨床黃疸持續大于兩周Maisels,1981

新生兒黃疸病因病理性黃疸出現早、程度重、上升速度快、消退慢出現早:生后24小時內程度重:總膽紅素>12mg/dl(205.2mol/L)

結合膽紅素>1.5mg/dl(25.6mol/L)上升速度快:>5mg/dl(85.5mol/L)/d消退延遲:>2周新生兒黃疸病因病理性黃疸未結合膽紅素升高

膽紅素產出過多

結合和分泌受損結合膽紅素升高新生兒黃疸病因膽紅素產出過多血型不合:Rh同族免疫性溶血;ABO血型不合; 少見的血型不合紅細胞酶的異常:G-6-PD缺陷;丙酮酸激酶缺陷紅細胞膜的缺陷:遺傳性球形紅細胞;橢圓形紅細胞;異形紅細胞感染血管外出血紅細胞增多癥新生兒黃疸病因結合和分泌受損激素缺陷:

甲狀腺功能減退;垂體功能減退膽紅素代謝異常:

Crigler-Najjar綜合癥1型; Crigler-Najjar綜合癥2型; Gillbert病;Lucey-Driscoll綜合癥腸肝循環增加:腸梗阻,胎糞栓塞,囊性纖維病新生兒黃疸病因新生兒溶血病—

Rh血型不合溶血病發病機理

1、6種抗原

2、胎兒血進入母體(0.5ml),孕周

3、二次致敏:IgM(初發免疫反應,不過胎盤)

IgG(二次免疫反應,過胎盤)

4、外祖母學說

5、Rh發生率0.5%--34%新生兒黃疸病因診斷

產前診斷: 孕婦、夫血型 抗人球蛋白間接試驗測產婦抗體

產后診斷:

1、臨床:胎兒水腫、貧血、黃疸、肝脾腫大

2、Coombs’試驗新生兒溶血病—

Rh血型不合溶血病新生兒黃疸病因Coombs’試驗新生兒黃疸病因新生兒溶血病—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發生于O型血母親第一胎可發病,抗A、抗B的IgG抗體存在實際發生率少: 抗體經血型物質中和,組織細胞吸附被處理 胎兒紅細胞A、B抗原位點少新生兒黃疸病因紅細胞酶異常—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

G6PD缺陷病理基因X染色體,男:女=2:1磷酸戊糖旁路代謝所需酶之一不同基因形式的酶的缺陷有不同程度危險性: 地中海人種(GdMediterranean) 西非人種(GdA) 中國人(G1388A,G1376T,A95G)誘發G6PD缺陷發生溶血物質:萘、萘醌、藥物

新生兒黃疸病因紅細胞酶異常—丙酮酸激酶缺陷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PK是紅細胞中產生三磷酸腺苷(ATP)關鍵酶新生兒黃疸病因紅細胞膜的缺陷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發病率在美國是1:5000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10%到25%散發病例遺傳性橢圓形紅細胞增多癥

發病率約1:4000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缺陷的異族

其他異形新生兒黃疸病因新生兒感染25%-30%于疾病早期出現臨床黃疸快速溶血

1、氧化應激反應,亨氏小體形成

2、氧化物誘發血紅素氧化酶(HO),增加血紅素分解 為膽紅素新生兒黃疸病因新生兒感染未結合膽紅素

細菌毒素使紅細胞破壞

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活性

食欲

、低血糖結合膽紅素

損害肝細胞和膽道排泄受阻

新生兒黃疸病因血管外出血嚴重壓迫,周圍性青紫頭顱血腫肝、脾、腎上腺的出血最常見

足月兒--頭顱血腫和帽狀腱膜下的出血 早產兒--腦室內出血新生兒黃疸病因紅細胞增多癥

臍帶結扎延遲21三體綜合癥母親糖尿病小于胎齡兒新生兒黃疸病因血紅素加氧酶(HO)基因突變,多態性

HMOX1 HMOX2 BLVRA活性新生兒黃疸病因激素缺陷—甲狀腺功能減退女孩多見:女

男=3

1癥狀早晚和輕重與甲狀腺組織的多少和功能低下 程度有關:無甲狀腺生后1~3m出現癥狀生理性黃疸時間延長影響肝酶活性臨床表現: 便秘、吃奶差、臍疝、腹膨大 代謝:活動、體溫、HR、RR、肌張力新生兒黃疸病因膽紅素代謝異常膽紅素UGT活性及對酶誘導劑反應分為三大類型

Crigler-Najjar綜合癥I型

Crigler-Najjar綜合癥II型,Arias病

Gilbert病

家族性暫時性高膽紅素血癥,Lucey-Driscoll綜合癥新生兒黃疸病因特征顯著型(Crigler-Najjar綜合癥I型)

中間型(Arias病,Crigler-Najjar綜合癥II型)

輕型(Gilbert病)穩態血漿總膽紅素>20mg/dL<20mg/dL<5mg/dL膽紅素范圍14-50mg/dL5.3-37.6mg/dL0.8-10mg/dL膽汁中總膽紅素<10mg/dL50-100mg/dL正常膽汁中結膽缺乏存在(僅葡糖苷酸單體)存在(50%葡糖苷酸單體)膽紅素清除極度下降明顯下降正常的20-30%

肝臟膽紅素攝取正常正常減少

膽紅素UGT活性不清不清下降

遺傳常染色體隱性可能個體多樣缺陷基因多態性

新生兒黃疸病因UGT基因研究進展Robertson,K.J,etal.JInheritMetabDis,1991.新生兒黃疸病因UGT基因研究進展Sampietro,M.Haematologica,1999.

新生兒黃疸病因膽紅素腸肝循環增加肥厚性幽門狹窄腸梗阻腸蠕動減低原因不明的腸麻痹(如,藥物引起)胎糞栓塞新生兒黃疸病因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腸道內活性 腸道菌群 母乳的影響新生兒黃疸病因母乳喂養與黃疸生后3至6天母乳喂養人工喂養總膽水平大于12mg/dL(205umol/L)13%4%總膽水平大于15mg/dL(257umol/L)2%0.3%Schnerider,1986新生兒黃疸病因母乳喂養與黃疸日齡膽紅素(ummol/L)Schnerider,1986新生兒黃疸病因母乳喂養與黃疸母乳喂養相關黃疸,或簡稱為母乳喂養不足黃疸,通常發生在生后第一周(早發型)母乳性黃疸,表現為延長的高膽紅素血癥,持續到生后第三周或更長(遲發型)新生兒黃疸病因母乳喂養不足黃疸脫水—

血漿滲透壓熱卡攝入—

“饑餓性黃疸”與肝功能改變有關喂養頻率和量—

腸肝循環量輔助喂養—

水或糖水Stevenson等,1994;Yamanouchi,1990新生兒黃疸病因母乳性黃疸首次報道于1963年(Arias等)10%至30%的母乳喂養嬰兒從生后第2至第6周,有些可持續到3個月Gartner,1994;Linn等,1985?抑制了肝臟的UGT

黃體酮,3α-孕酮,20β-二酮的激素代謝產物游離脂肪酸和脂肪酶新生兒黃疸病因高結合膽紅素血癥都是病理性肝外梗阻肝內因素新生兒黃疸病因肝外肝內新生兒黃疸病因肝外梗阻膽管狹窄或穿孔膽栓綜合癥總膽管囊腫肝外膽道閉鎖膽管外源性壓迫新生兒黃疸病因肝內因素心血管 CDH,休克,窒息血液系統 嚴重同種免疫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