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855-2020 地理標志產品 五峰綠茶_第1頁
DB42T 855-2020 地理標志產品 五峰綠茶_第2頁
DB42T 855-2020 地理標志產品 五峰綠茶_第3頁
DB42T 855-2020 地理標志產品 五峰綠茶_第4頁
DB42T 855-2020 地理標志產品 五峰綠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CS67.140.10CCSX55DB42代替DB42/T855-2012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DB42/T855—2020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及定義 4保護范圍 6栽培與采摘技術 7加工工藝 8鮮葉要求 9品質要求 10試驗方法 11檢驗規則 12標簽標志、包裝、運輸、儲存 附錄A(規范性)五峰綠茶產地范圍 附錄B(資料性)五峰綠茶自然環境 DB42/T855—2020本文件按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修訂。本文件代替DB42/T855-2012《五峰綠茶》。與DB42/T855-2012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內容變化如下:——修改了五峰綠茶定義,將生長在五峰境內茶區海拔300m—1100m范圍內特殊氣候條件下茶樹[Camelliasinensis(L)Kuntze]新梢的芽葉,修改為將生長在五峰境內范圍特殊氣候條件下茶樹[Camelliasinensis(L)Kuntze]新梢的芽葉(見3.1);——增加了芽茶術語(見3.3);——修改了肥料種類部分內容及病蟲害防治中部分內容,將茶樹修剪中“兩次定型修剪”修改為“三次定型修剪”,增加“輕修剪”(見6);——調整了引用標準茶葉產地環境質量、茶葉生產技術規程標準(見6.1.3、6.1.4);——修改了殺青方法部分內容及揉捻時間及足干中含水量內容(見7);——刪除了珍眉茶(超特)鮮葉等級(見8.1.2);——刪除了原標準9品質要求中“9.4”及12.1.1中“第四十二條等”字樣(見2012版9.4、12.1.1——刪除了原標準表3中珍眉超特的級別分類(見9.5表5);——調整了引用標準茶葉理化指標水分、總灰分檢驗標準(見10.3.1、10.3.3);——增加了理化指標粗纖維檢驗(見10.3.6——調整了引用標準產品包裝、貯存標準(見12.2.1、12.4);——修改了原標準12.2包裝“12.2.2”內容(見12.2.1);——將原標準中附錄B地理環境森林覆蓋率修改為“81%以上”(見B.1),土壤條件中的“土壤山地扁泥沙土”修改為“沙壤土”(見B.3)。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2012年首次發布為DB42/T855-2012五峰綠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本次為第一次修訂。本文件由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茶葉局、五峰茶業協會提出。本文件由湖北省農業農村廳歸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單位: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茶葉局、五峰茶業協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張書芹、鄔運輝、簡永松、付本鑫、張永進、王陸青、劉成棟、阮芝艷、潘宗澤、覃文波、馬馳、王詩告、梅元紅。本文件參與起草單位: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湖北采花茶業有限公司、五峰千珠碧茶業有限公司、五峰汲明茶業有限責任公司、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銀毫茶葉有限公司。本文件實施應用中的疑問,可咨詢湖北省農業農村廳,聯系電話郵箱:hbsnab@163.com。對本文件有關修改意見和建議請反饋至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茶葉局,聯系電話郵箱:hbwfcyj@126.com。DB42/T855—20203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五峰綠茶本文件規定了五峰綠茶的保護范圍、自然環境、栽培與采摘技術、加工工藝、鮮葉要求、品質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以及標志標簽、包裝、運輸、貯存和保質期。本文件適用于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產品五峰綠茶。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276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4806.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材料及制品GB5009.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水分的測定GB5009.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灰分的測定GB771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T8302茶取樣GB/T8305茶水浸出物測定GB/T8310茶粗纖維測定GB/T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測定GB/T14487茶葉感官審評術語GB/T23776茶葉感官審評方法GB/T30375茶葉貯存GH/T1070茶葉包裝通則GH/T1071茶葉貯存通則NY/T391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NY/T393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394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NY/T5018茶葉生產技術規程JJF1070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3術語及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DB42/T855—20204五峰綠茶Wufenggreentea選用生長在五峰境內特有氣候條件下的茶樹[Camelliasinensis(L)Kuntze]新梢的芽葉,經過殺青、揉捻、干燥、精選等工藝加工,具有五峰地域性品質特征,以毛尖、珍眉為代表的綠茶。3.2毛尖茶tippytea選用細嫩的鮮葉原料經過攤青→殺青→揉捻→整形→足干→精選六道工序制成的茶葉產品。3.3芽茶budtea選用單芽的鮮葉原料經過攤青→殺青→揉捻→整形→足干→精選六道工序制成的茶葉產品。3.4珍眉茶chunmeetea選用細嫩或成熟的鮮葉原料經過攤青→殺青→揉捻→毛火→足火→輝鍋→精選七道工序制成的茶葉產品。4保護范圍五峰綠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產品保護范圍限于國家工商行政管理主管部門根據《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批準的范圍,即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的仁和坪鎮、漁洋關鎮、長樂坪鎮、五峰鎮、灣潭鎮、采花鄉、傅家堰鄉、牛莊鄉行政區域,參見附錄A。5自然環境參見附錄B。6栽培與采摘技術6.1茶樹栽培6.1.1茶樹品種選用五峰212、五峰310、鄂茶7號、五峰群體種等抗逆性強、有良好農藝性狀的茶樹優良品種。6.1.2種植方式采用雙行或單行種植。6.1.3茶園環境環境條件應滿足NY/T391的要求。6.1.4新建茶園DB42/T855—2020園地選擇與規劃園地選擇、規劃和茶樹種植按NY/T5018的要求進行。園地整理與施肥茶園深翻80cm以上,做到地面平整。挖寬60cm~80cm,深度60cm的種植溝。底肥施在30cm~50cm處,肥料和生土攪拌均勻,然后回填土。其順序按出土的先后,熟土放在里層。6.1.5茶苗栽植茶苗栽植的時間宜春、秋兩季進行,適當深栽,澆足定根水后定高15cm,并保好墑。6.1.6茶園管理土壤管理耕鋤除草分別于春茶前后、夏茶后進行茶園淺耕,深度5cm~10cm,以疏松土壤,增強土壤通透性。10月中下旬進行茶園深耕,深度15cm~20cm。茶園鋪草春茶結束后進行茶園行間鋪草,厚度10cm~15cm,以利于調節地溫,抑制雜草生長,減少水土流失。6.1.7施肥施肥時期1月中下旬施催芽肥;5月上旬到7月下旬期間施追肥;10月中下旬施基肥。肥料種類基肥主要為農家有機肥或商品有機肥配合茶葉專用配方肥使用。追肥主要為茶葉專用配方肥和緩釋肥配合使用,肥料應符合NY/T394推薦使用的肥料。6.1.8病蟲害防治以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為主,必要時采用化學防治,使用高效、低微毒、低殘留農藥品種,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使用農藥品種應符合NY/T393規定,不應使用國家明令禁限制在茶樹上使用的農藥及未在茶樹上登記使用的農藥。6.1.9茶樹修剪根據茶樹樹齡、長勢和修剪目的分別采用定型修剪、輕修剪、深修剪、重修剪、臺刈等方法,培養樹冠,復壯樹勢。修剪一般在5月上旬進行。幼齡茶園一般經過三次定型修剪進入投產期。幼齡茶園“以采代剪,培養茶蓬”,茶蓬高控制在60cm~70cm。6.2采摘要求6.2.1當茶園新萌發的芽葉有5%達到采摘標準,即可開園采摘。6.2.2按標準及時分批采摘。6.2.3不應采摘有農藥殘留(未達到安全間隔期)和病蟲危害的茶葉。DB42/T855—202066.3鮮葉管理6.3.1鮮葉采摘時,在手中不緊捏,用透氣的竹筐、竹簍盛裝鮮葉,不緊壓。6.3.2鮮葉運送應及時,運輸中嚴防擠壓損傷、發熱、曝曬、雨淋。7加工工藝7.1殺青7.1.1殺青原則高溫殺青、先高后低,抖悶結合,多抖少悶,嫩葉適度老殺,老葉適度嫩殺。7.1.2殺青方法滾筒連續殺青機殺青。采用滾筒殺青機,殺青溫度140℃~160℃(空氣溫度)。殺青時間和投葉量根據機型調整。也可使用高溫熱風殺青機、氣熱殺青機等殺青機進行殺青。7.1.3殺青程度手握葉質柔軟,梗折不斷,葉子失去光澤,變為暗綠色青草氣散盡,清香氣透出。殺青葉含水量58%~60%。7.2揉捻殺青葉充分冷卻回潮后,即進行揉捻,采用揉捻機作業。揉捻方法見表1。表1揉捻方法7.3干燥初干(毛火)、整形、足火(提香)三道工序。7.3.1初干使用八方復干機,溫度160℃~180℃,投葉量2.5㎏~3㎏,時間10min~12min,茶坯含水量33%~35%,下機攤涼冷卻。使用烘干機,進風口溫度105℃~120℃,上葉厚度1.5㎝~2㎝,時間10min~12min,茶坯含水量35%~38%,下機攤涼回潮。7.3.2整形手工整形。使用熱風整形平臺灶,以手工進行。不銹鋼板溫度80℃~90℃,做形投葉量2㎏~3㎏,采用理條、搓條、抽條等手法交替進行,至茶葉含水量15%~20%時,將茶坯散放在平臺上干燥。當茶葉含水量下降至8%~10%時下灶攤涼。整形時間30min~40min。DB42/T855—2020機械做形。選用多功能理條機,火溫先高后低,鍋溫160℃~180℃,每槽投葉量300g~350g,前期使用細棒加壓,時間10min~15min,至含水量15%,再上平臺灶干燥至茶坯含水量降至8%~10%時,下機攤涼。7.3.3足干(提香)平臺灶足干。選用熱風整形平臺灶,溫度80℃~100℃,時間30min~45min,葉層厚度2㎝~4㎝,中間人工翻動7~8次,至茶葉含水量3.5%~5.5%,下灶攤涼。使用烘干機足干。進風口溫度105℃~110℃,上葉厚度2㎝~3㎝,時間10min~12min,至茶葉含水量3.5%~5.5%時下機攤涼。7.4精選7.4.1采用名茶風選機進行風選,除去灰、片、末。碎末控制在2%以內。7.4.2風選后,再用人工摘除梗片、非茶雜物及茶類級別不相符的茶葉,使純度達到95%以上。8鮮葉要求8.1鮮葉等級8.1.1毛尖茶鮮葉的等級劃分見表2。表2毛尖茶鮮葉等級成色澤一致)達到95%澤基本一致)達到90%主8.1.2五峰綠茶珍眉鮮葉等級參表3。表3鮮葉等級9品質要求9.1各級綠茶品質應正常、無劣變異味。9.2茶葉應潔凈,不含有非茶類夾雜物。9.3保持實物標準樣,每年更換一次。9.4各級毛尖茶感官品質要求見表4。9.5各級珍眉茶感官品質要求見表5。DB42/T855—20208表4毛尖茶感官品質要求毫毫整毫表5珍眉茶感官品質要求珍眉特一9.6理化指標理化指標見表6。表6理化指標9.7污染物限量應符合GB2762的規定。9.8農藥殘留限量應符合GB2763的規定及國家相關的規定和公告。DB42/T855—202099.9凈含量偏差應符合《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10試驗方法10.1取樣方法按GB/T8302的規定執行。10.2感官品質檢驗(分級驗收)按GB/T23776和GB/T14487的規定執行。10.3理化指標檢驗10.3.1水分檢驗按GB5009.3的規定執行。10.3.2粉末茶檢驗按GB/T8311的規定執行。10.3.3總灰分檢驗按GB5009.4的規定執行。10.3.4水浸出物檢驗按GB/T8305的規定執行。10.3.5凈含量按JJF1070的規定執行。10.3.6粗纖維檢驗按GB/T8310的規定執行。11檢驗規則產品檢驗分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11.1出廠檢驗11.1.1每批產品出廠前應進行出廠檢驗,檢驗合格并附有產品檢驗合格證,方可出廠。11.1.2出廠檢驗項目:感官品質、水分、凈含量、粉末茶和產品標簽。11.2型式檢驗11.2.1型式檢驗項目為全項目檢驗。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進行型式檢驗。a)因人為或自然因素使生產環境發生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質量時;DB42/T855—2020b)原料、工藝、設備有較大改變時;c)前后兩次抽樣檢驗結果差異較大時;d)產品監督部門提出型式檢驗要求時;e)正常生產情況下,每年進行一次。11.2.2檢驗樣品在出廠檢驗合格的產品中隨機抽取。11.3判定規則11.3.1如果檢驗結果全部合格,則判定該批產品合格。11.3.2如果檢驗結果中有一項指標不符合本標準要求時,應重新自兩倍量的包裝袋中抽樣復驗,復驗結果如有一項指標不符合本標準要求時,則判定該批產品不合格。11.3.3當供需雙方對產品質量發生爭議時,依據本標準由雙方指定仲裁機構進行仲裁檢驗。12標簽標志、包裝、運輸、儲存12.1標簽、標志12.1.1產品包裝的標簽應符合GB7718和《食品安全法》規定。標簽要求應醒目、整齊、規范、清晰、持久,并印有完整的產品標簽。12.1.2產品儲運圖示標志可根據企業的生產需要進行選擇,并符合GB/T191的相關要求。12.2包裝12.2.1包裝符合牢固、簡潔、防潮的要求。能保護茶葉品質,便于裝卸、倉貯和運輸。12.2.2包裝材料應符合GB4806.8和GH/T1070的規定。12.2.3紙箱、紙盒、鋁膜復合袋、聽裝易拉罐、鐵罐,應無異味、封口嚴密,防潮、防氧化,清潔衛生,無銹斑,符合衛生標準。12.3運輸運輸工具應清潔、衛生、干燥、無異味、無污染,運輸時應防曝曬、防潮、防雨,裝卸時輕放,不應與有毒、有害、有異味、易污染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