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6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一單元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
第1講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
第2講
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
第3講
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
第4講
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配套資料(學案):2026年創新設計高考總復習
筆者:方圓(默默五五)【定位·時空坐標】學生版創新設計P1【提煉·線索特征】
先秦(原始社會一公元前221年)是中國由原始社會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歷史階段,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時期,包括原始社會、夏、商、西周和東周(春秋、戰國),經歷了三種社會形態的演進過程,即原始社會的出現、發展與解體,奴隸社會的形成(夏)、發展(商)、鼎盛(西周)與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會的初步形成(戰國)。秦漢(公元前221一公元220年)是統--多民族封建國家逐漸形成時期,奠定了大一統中央集權的基本模式。政治
①中華文明的起源體現出多元一體的格局;②中華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國家的出現為主要標志,逐形成以分封制和宗法制為主要內容,以“家國一體”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③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紛爭,華認同增強,奴隸制度走向崩潰,社會變革推動中央集權制度的雛形出現;④秦朝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逐步建立官僚政治逐漸取代貴族政治;⑤漢承秦制,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并加強了對邊疆地區少數民族的有效管轄,拓展了疆域,各民族不斷交往、交流與交融,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和發展。經濟
①中國原始社會早期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逐漸產生,生產力水平低下,共同勞動;②奴隸社會井田制是最重要的土地形式;③隨著生產力的提高,春秋戰國時期農業、手工業、商業得到發展,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④秦朝統一了貨幣、度量衡,兩漢時期經濟措施有利于封建經濟初步發展,絲綢之路開辟溝通了中西方的貿易往來。文化
中華文化奠基并初步發展。①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莫定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②秦漢時期從推崇法家、奉行黃老思想到漢武帝尊崇儒術,儒學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③兩漢時期科技與文學藝術等領域成就突出,佛教傳入,文化氣度恢宏,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中華傳統文化得以發展,與各民族、與世界的文化交流加強。學生版創新設計P1原始社會生產力: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社會:原始人群——氏族——部落——部落聯盟時代——奴隸制國家(距今約170萬-前2070)奴隸社會夏:奴隸制社會形成時期商周:奴隸制社會繁盛時期春秋:奴隸制社會瓦解時期(前2070-前476)封建社會戰國:封建社會形成時期秦:建立漢:鞏固(前221-220)【構建·思維導圖】第一單元
奴隸制國家的產生、世襲制、國家機器政治:內外服制、分封制、宗法制經濟:井田制、奴隸制社會經濟發展并走向繁榮文化:青銅器、甲骨文政治:諸侯爭霸,分封制崩潰經濟:鐵犁牛耕,井田制瓦解文化:思想家老子、孔子政治:新興地主階級奪權、變法改革,諸侯兼并戰爭經濟:土地私有制確立,封建經濟有重大發展文化:思想文化活躍,百家爭鳴政治:統一、建立中央集權制度、暴政經濟: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化:統一文字、“焚書坑儒”政治:文景之治、推恩令、中朝刺史、察舉制、王莽改制、光武中興、黨錮之禍經濟:與民休息、改革幣制、鹽鐵官營、抑制工商業、絲綢之路、土地兼并文化:尊崇儒術、《史記》、樂府詩、漢賦、《漢書》、醫學和科技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課程標準(1)通過了解秦朝的統一業績,認識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及鞏固在中
國歷史上的意義;(2)通過了解秦朝時期的社會矛盾和農民起義,認識秦朝崩潰的原因。第3講
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考情分析主要考察中央集權制度、秦朝的國家治理,以文史典籍為切入點,注重對政治制度特點,特別是郡縣制的考查,以文獻記載為視角,考查秦的統一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影響。1.夯實知識:系統梳理秦朝的階段特征。2.關注熱點:結合考古發現和學術研究,深化對秦朝制度創新的理解
。3.強化思維:真題對接,素養提升命題分析備考建議時間地方卷2020【浙江】水利工程;秦漢政治沿革【山東】重農抑商政策2021【浙江】秦兵馬俑;郡縣制2022【湖北】秦朝的建立過程
【河北】秦朝集權體制的加強
【山東】云夢秦簡2023【天津】項羽分封諸王、自立為西楚霸王
【浙江】郡縣制【海南】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
【湖北】司馬遷與劉知幾對項羽的認識
2024【黑吉遼】秦始皇刻石體現的帝王形象
【湖北】秦朝的耕戰政策【甘肅】秦朝文書的格式和規范
【浙江】秦朝洞庭郡行政管理體系【廣東】秦朝的鄉里制度
【浙江】長城的價值近五年高考考情分析政治經濟文化秦朝的統治(BC221-BC207)時空架構BC230年BC221年BC210年BC209年BC207年BC206年
專制主義:皇帝制度、三公九卿、《秦律》中央集權:郡縣制、文書制度、上計制、軍功授爵制、御史臺、鄉里制和什伍組織、分類登記戶籍
、賦稅制度秦開始統一六國
秦朝建立
秦始皇去世
大澤鄉起義
秦朝滅亡
楚漢之爭(1)農業:重視農業,興修水利,實行土地私有制(2)手工業:青銅和鐵為官營匠作制造(3)商業:重農抑商政策,商業發展艱難(4)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5)統一車軌;修筑馳道、直道、五尺道等,構成了以咸陽為中心的全國性道路網;開發江南地區,修建靈渠,溝通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1)統一文字,小篆為國家官方文字(2)焚書坑儒(3)以法為教,以吏為師;(4)整頓社會風俗,遷徙六國貴族豪強到關中、巴蜀等地。目
錄壹秦的統一與鞏固秦的速亡貳核心概念知識融通素養提升階段特征對接高考主題探究帝國新章農民起義壹秦的統一與鞏固1.中央集權:中央集權是相對于地方分權而言,處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是一種管理方式。地方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沒有獨立性,必須服從中央。如郡縣制、行省制等體現的是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2.君主專制:專制主義是一種決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個人專斷獨裁,集國家權力于一身。但皇帝不可能一個人完成專制獨裁,需要相關機構以及國家機器的協助。因此專制主義體現在官僚機構,行政區劃以及法律等方面。其中主要表現為官僚機構中的君臣關系。如三公九卿、中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內閣、軍機處等都體現了君臣關系,和君主專制相關。注意,不能過于機械的理解專制主義。有君主專制,必然有中央集權。有中央集權不一定有君主專制。中央集權
君主專制
核心概念
(考什么)素養提升(練什么)高考真題(記什么)階段特征(學什么)知識融通一輪復習復習主線:歷史綱要上秦的統一P14閱讀教材并結合材料,概括秦國實現統一的原因有哪些?公元前221-公元前207(1)天時:長期戰亂的災難,人民渴望統一;(4)經濟:封建經濟發展,需打破政治分裂阻礙(2)地利:秦地理位置優越,物質基礎雄厚;(3)人和:①商鞅變法尊奉法家思想,加強中央
集權的思想,國富兵強。②數代秦王勵精圖治,廣納賢才,勵志清明;③秦始皇雄才大略。(5)思想:尊奉法家。(6)策略:遠交近攻,采取正確的政治軍事策略。
(考什么)素養提升(練什么)高考真題(記什么)階段特征(學什么)知識融通一輪復習復習主線:歷史綱要上2、帝國的建立公元前230年-前221年,滅韓趙魏楚燕齊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陽。1、統一的原因
(考什么)素養提升(練什么)高考真題(記什么)階段特征(學什么)知識融通一輪復習復習主線:歷史綱要上3、疆域的擴大4、統一的意義征服南方越族,控制云貴西南夷,擊退匈奴進攻,修筑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政治:不僅擴大了統一帝國的規模,而且推動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形成。經濟:推動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經濟發展。民族關系: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和融合。
(考什么)素養提升(練什么)高考真題(記什么)階段特征(學什么)知識融通一輪復習復習主線:歷史綱要上秦的鞏固是相對于地方分權而言的。主要特征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沒有獨立性,必須嚴格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與民主政體相對立。主要特征是皇帝個人的專斷獨裁,集國家最高權力于一身,從決策到行使軍政財政大權都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專制主義(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專制主義皇帝說了算,中央集權中央管理地方
政治
(考什么)素養提升(練什么)高考真題(記什么)階段特征(學什么)知識融通一輪復習復習主線:歷史綱要上基本特征:皇帝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本質:
君主專制,皇帝是國家權力的中心(1)參政方式:朝議制度——國家重大事務由公卿進行廷議,最后由皇帝裁斷。(有利于皇帝決策,一定程度限制君權)(2)特點:①互相牽制,皆取于上(皇帝任命,概不世襲);②兼有“家天下”和“公天下”雙重特色。③職位分工,分層管理。1、皇帝制度2、中央制度作用:①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維護國家統一;②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③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劃時代的變革,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基本格局,對后世影響深遠。特點:①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免;②中央對地方垂直管理丞相王綰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鎮)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廷尉李斯
(考什么)素養提升(練什么)高考真題(記什么)階段特征(學什么)知識融通一輪復習復習主線:歷史綱要上3、地方制度中央郡縣鄉里亭郡守縣令三老、有秩等直接任命思考:兩種建議分別有什么合理性?
(考什么)素養提升(練什么)高考真題(記什么)階段特征(學什么)知識融通一輪復習復習主線:歷史綱要上比較項分封制郡縣制不同點建立基礎血緣按地域劃分(地緣)傳承制度世襲皇帝任免,不能世襲官吏權利擁有封地、爵位、土地管理權只有俸祿,無封地、無土地管理權與中央之間的關系諸侯國有很強的地方獨立性(地方分權)郡縣是地方的行政機構,絕對服從中央(中央集權)政治體制貴族政治官僚政治歷史影響容易發展為割據勢力有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統一相同點①都是為了鞏固統治階級的統治;②都是中國古代社會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③都在維護國家的統一等方面起了積極作用。分封制VS郡縣制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管理
(自主梳理
課后完成填空內容)1中國政治制度的演變
(P270)7中國的法律與教化(P297)4中國官員的選拔與管理
(P290)10中國古代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P306)
(考什么)素養提升(練什么)高考真題(記什么)階段特征(學什么)知識融通一輪復習復習輔線:選擇性必修政治制度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地方:郡縣制官員選拔秦朝選官沿用軍功授爵制,中央直接任命官吏官員考核上計制——上計考核的結果是官員賞罰的依據官員監察建立了以御史大夫為首的中央監察體系文書制度①各級官僚機構以文書推行行政管理。②建立了以郵傳為中心的文書傳送系統,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夠送到全國各地。③秦朝文書十分繁密,秦始皇日夜批閱大量文書。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管理
(自主梳理
課后完成填空內容)13中國古代戶籍制度與社會治理
(P323)15貨幣與賦稅制度(P316)
(考什么)素養提升(練什么)高考真題(記什么)階段特征(學什么)知識融通一輪復習復習輔線:選擇性必修法律制度秦以法家思想治國,推動了律的編纂。此后歷朝法典多以“律”命名。戶籍制度秦朝的戶籍實行分類登記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戶籍外,還有宗親貴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賈的市籍等。賦稅制度賦役繁重(稅率極高(田租、芻稿),史稱“收泰半之賦”,即繳納田地產量的三分之二作為田賦。秦朝向人民征收極重的口賦,即人頭稅。徭役包含更卒、正卒、戍卒)基層治理鄉里制和什伍組織民族關系中央:設“典客”“典屬國”管理民族事務地方:
北擊匈奴,修長城;南撫夷、越,設南海、桂林、象郡。
(考什么)素養提升(練什么)高考真題(記什么)階段特征(學什么)知識融通一輪復習復習主線:歷史綱要上秦的鞏固
經濟1、統一貨幣特點:統一幣制;嚴禁私人鑄錢;通行金屬貨幣;統一形狀和質量。統一貨幣的原因和意義?戰國時期貨幣混亂;秦朝完成國家統一;經濟發展和賦稅征收的需要;鞏固政權的需要。秦半兩:圓形方孔錢有利于國家統一和政權鞏固;有利于賦稅征收、經濟發展和經濟管理;有利于加強各地區之間的聯系。
(考什么)素養提升(練什么)高考真題(記什么)階段特征(學什么)知識融通一輪復習復習主線:歷史綱要上2、統一度量衡銅量:
秦朝銅質量器,長30.2厘米,便于國家征收糧食、物資及土木工程的計算,是當年秦統一量器的標準器具。
銅權:
秦朝的衡器“八斤銅權”,高5.5厘米,底徑9.8厘米,重2063.5克。權,即砝碼。秦朝時每斤的實際重量相當于現今的257.94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宣布統一度量衡,為全國走向共同的經濟生活和交流發展創造了前提條件。
(考什么)素養提升(練什么)高考真題(記什么)階段特征(學什么)知識融通一輪復習復習主線:歷史綱要上3、交通建設1、統一車軌;2、修筑馳道、直道、五尺道等,構成了以咸陽為中心的全國性道路網;3、開發江南地區,修建靈渠,溝通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
(自主梳理
課后完成填空內容)1從食物采集到食物生產
(P331)4古代的生產工具與勞作(P339)7古代的商業貿易
(P346)10古代的村落、集鎮和城市(P355)
14古代的疫病與醫學成就(P366)
(考什么)素養提升(練什么)高考真題(記什么)階段特征(學什么)知識融通一輪復習復習輔線:選擇性必修農業重視農業,興修水利,改進農業生產技術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兩種精耕細作的農業技術體系。
實行土地私有制手工業青銅和鐵為官營匠作制造,主要制造兵器,質量非常高絲織業主要來自民間的賦稅部分,也有官營的絲織機構商業重農抑商政策,商業發展艱難貨幣秦半兩:圓形方孔錢交通修筑馳道、直道、五尺道等,構成了以咸陽為中心的全國性道路網;開發江南地區,修建靈渠,溝通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1、統一文字,小篆為國家官方文字;2、焚書坑儒,進行思想控制;3、以法為教,以吏為師;4、整頓社會風俗,遷徙六國貴族豪強到關中、巴蜀等地。
(考什么)素養提升(練什么)高考真題(記什么)階段特征(學什么)知識融通一輪復習復習主線:歷史綱要上秦的鞏固
文化①根源:封建君主專制的強化。②內容:除《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凡私人所藏儒家經典,交官府銷毀;以古非今者滅族;
嚴禁私學,以吏為師。為妖言以亂黥首③實質:是思想文化專制的措施,反映了專制主義的本質。④評價:維護專制,有利于政權的鞏固;滅學之禍、否定先秦思想文化;
文化浩劫、儒學發展進入低潮。
(考什么)素養提升(練什么)高考真題(記什么)階段特征(學什么)知識融通一輪復習焚書坑儒又稱“焚詩書,坑術士(一說述士,即儒生)”,西漢之后稱“焚書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毀書籍、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練什么)高考真題(記什么)階段特征(學什么)知識融通一輪復習(考什么)素養提升史料一
秦統一六國示意圖史料二
秦國商鞅變法取得了很大成果,“富國強民”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實現。秦國地理位置優越,攻守均得其便(如下圖)……總之,秦統一中國是順應歷史發展要求,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綜合優勢造成的結果。——摘編自張豈之《中國歷史十五講》思考
根據史料一、二及所學知識,指出秦能夠實現統一的原因。視角1
圖文證史——秦統一的條件(P17)P17史論歸納:唯物史觀
(1)客觀條件①民心所向:長期戰亂給社會帶來災難,人民渴望安定和統一。②經濟需求:各地經濟的發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帶來的阻礙。③社會生產力提高:春秋戰國以來,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各地域之間的聯系加強。(2)主觀條件①歷代秦王勵精圖治,廣納賢才,吏治較為清明。②商鞅變法增強了秦國的實力,為統一奠定基礎。③秦國采取“遠交近攻”策略,逐步削弱六國。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注:圖中①②③④⑤⑥為秦滅六國的順序)地理位置優越;采取遠交近攻的策略,戰略戰術得當;商鞅變法促使秦的經濟迅速發展,擁有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
(練什么)高考真題(記什么)階段特征(學什么)知識融通一輪復習(考什么)素養提升視角2
史料證史——秦鞏固統一的措施及影響(P17)史料
秦統一后各國之間的長城就不要了,只將北方各國的長城依次連接起來,筑成萬里長城以防御匈奴,保護北方農業區域……秦又將原來六國形狀、輕重、大小都不同的貨幣廢除,將黃金作為上幣,方孔圓形銅錢作為下幣。秦始皇三十七年“復行錢”,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統一貨幣,始皇任命李斯開展統一文字這項工作。教育方面只允許官府辦學,嚴厲禁止民間辦學,施行“以法為教,以吏為師”,規定統一的學習內容。——摘黃娜《中華民族大一統思想研究——以秦漢王朝國家場域為視角》思考
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秦朝對大一統國家建立的貢獻。建立了統一的新政治制度;擴大了古代中國疆域基礎;制定了統一的新經濟標準;奠定了大一統王朝的文化基礎。P17史論歸納:家國情懷(1)奠定疆域:奠定了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疆域基礎。(2)大一統觀念:建立了中央集權國家,結束了分裂割據的局面,統一成為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3)民族交融與文化認同,經濟文化交往交流交融。
(練什么)高考真題(記什么)階段特征(學什么)知識融通一輪復習(考什么)素養提升視角3
圖文證史——秦朝中央官制(P18)史料一秦朝的中央官制思考
依據圖文史料,歸納秦朝中樞權力機構的特點,并概括丞相制度的設立對皇權的影響。特點:三公九卿分工嚴密,各司其職;以皇權為中心,皇權至上;實行官僚政治,皇帝任免官吏。影響:協助皇帝處理政務,減輕皇帝的負擔;職責無所不統,影響皇權專制。史料二自秦至漢,丞相職責無所不統,無所不包,上自天時,下至人事,都是其職權范圍。其具體職責包括:選用官吏、劾案百官、執行處罰……這一切大體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是用人,二是決策,這就把國家政務中兩個重要的方面包攬了。——摘編自白鋼《中國政治制度史》
(考什么)素養提升(記什么)階段特征(學什么)知識融通一輪復習(練什么)高考真題1.(2024·甘肅高考,2)秦政權制定多種律令來保障文書的制作、傳遞與保存,其中文書制作的格式和規范稱為“式”。例如,里耶秦簡中的行政文書,就嚴格遵循了“式”的要求。“式”的推行說明秦代(
) A.統一了文字度量衡 B.依靠嚴刑峻法統治 C.文書行政的標準化 D.地方治理日趨完善2.(2023·浙江高考·3)春秋戰國時期,“天下共苦戰斗不休”。秦國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相繼滅掉六國,進而開創了“海內為郡縣”“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的局面,這表明()A.分封制度的終結B.大一統中央集權國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C.宗法制度的湮滅D.中華文明起源到早期國家形成的重大轉變CB1.巨鹿之戰
:巨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后期各諸侯義軍也參戰),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鄉)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項羽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帶動諸侯義軍一起最終全殲王離軍,并迫使章邯投降。此戰之后,秦朝主力盡喪,名存實亡。2.楚漢之爭:秦末劉邦與項羽為爭奪政權爆發的戰爭。公元前206年,項羽滅秦后分封諸侯,劉邦被封漢王。雙方因利益沖突爆發戰爭,劉邦以巴蜀為根基,聯合諸侯與項羽對抗。項羽雖武力強悍,但因戰略失誤、眾叛親離逐漸失利。前202年,劉邦軍在垓下大敗項羽,項羽自刎烏江,劉邦建立漢朝,戰爭以劉邦勝利告終。貳秦的速亡巨鹿之戰
楚漢之爭
核心概念
(考什么)素養提升(練什么)高考真題(記什么)階段特征(學什么)知識融通一輪復習1、秦末暴政(1)表現:①窮奢極欲,大興土木
②求仙訪藥,動眾巡游③開疆拓土,修筑長城
④征伐繁重,刑罰嚴苛⑤焚書坑儒,鉗制思想(2)結果:①矛盾激化:秦二世殘忍昏庸,實行嚴刑峻法,加重人民負擔,致使階級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尖銳化。②農民起義:一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終于爆發了。(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率眾在大澤鄉起義,陳勝自立為王,號為“張楚”。天下云集響應,起義迅速蔓延。)
(考什么)素養提升(練什么)高考真題(記什么)階段特征(學什么)知識融通一輪復習
豪杰亡秦要算中國平民革命第一次成功,以前湯放桀,武王伐紂,秦滅周,都是以諸侯革天子的命。
——呂思勉《白話本國史》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始皇帝死而地分:六國復國運動
巨鹿之戰秦軍主力在巨鹿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考什么)素養提升(練什么)高考真題(記什么)階段特征(學什么)知識融通一輪復習陳勝起義失敗,劉邦等領導的反秦勢力卻日益壯大。公元前207年,劉邦的軍隊進占咸陽,秦朝滅亡。2、秦的滅亡(2)劉邦勝項羽敗的原因①劉邦:“約法三章”,廢秦苛法,善于用人,聽取諫言,指揮得當,有關中做穩固的根據地。②項羽:剛愎自用,不善用人,賞罰不明,燒殺擄掠,加之分封政策失當,缺乏穩固的根據地。3、楚漢之爭性質:地主階級為爭奪皇位而進行的戰爭。
(練什么)高考真題(記什么)階段特征(學什么)知識融通一輪復習(考什么)素養提升視角1學者觀點——秦朝滅亡的原因(P18)思考
根據所學分析秦朝滅亡的原因①秦朝的暴政激化了階級矛盾和統治階層內部矛盾(根本原因)②陳勝吳廣起義和反秦勢力的壯大(直接原因)③秦朝未能及時調整統治策略來穩定統治;④對東方六國舊勢力缺乏有效的融合和控制;史料
在我看來,大秦帝國所以滅亡,主要不是由于文化、理論、制度等方面之失,而是統治階級上層的政策、人事、個人行為等方面出了問題,是秦始皇與秦二世的用人方面的漏洞所致,是這個帝國核心統治者們所作所為所致。
一句話,秦朝實際是被自己打敗的,亡秦的是自家人。——馬平安《大秦帝國啟示錄》
(練什么)高考真題(記什么)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FMS物流管理軟件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24針平推打印機數據監測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黑白藍底膠片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鋁合金分析儀器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輸送槽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結晶喂線機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礦泉水水處理設備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甲氧胺鹽酸鹽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混凝試驗儀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水解蛋白酶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調研報告
- 交警交通安全培訓
- 現場管理四大指標:安全、品質、成本、交期
- 新企業節能減排月工作計劃
- 2025年湖北省技能高考(計算機類)專業知識考試題(附答案)
- 初中生田徑隊訓練計劃
- 班組安全工作總結匯報
- 高中英語必背3500單詞表(完整版)
- GB/T 44570-2024塑料制品聚碳酸酯板材
- DB11T 1911-2021 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能力建設規范 防汛排水
- 陜西省咸陽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7月期末考試物理試題(原卷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