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碩士學位論文看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四詞詞塊使用:特征、差異與啟示_第1頁
從碩士學位論文看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四詞詞塊使用:特征、差異與啟示_第2頁
從碩士學位論文看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四詞詞塊使用:特征、差異與啟示_第3頁
從碩士學位論文看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四詞詞塊使用:特征、差異與啟示_第4頁
從碩士學位論文看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四詞詞塊使用:特征、差異與啟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碩士學位論文看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四詞詞塊使用:特征、差異與啟示一、引言1.1研究背景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速,英語作為國際交流的主要語言,其重要性愈發(fā)凸顯。在中國,英語教育得到了廣泛普及,從基礎教育階段到高等教育階段,英語一直是重要的學科之一。經(jīng)過多年的學習,中國的高級英語學習者,如碩士研究生,在英語水平上有了顯著提高,他們需要運用英語進行學術研究、撰寫論文、參加國際學術交流等活動。然而,盡管這些學習者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習英語,在實際的語言運用中,尤其是在學術寫作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語言表達不夠流暢、地道,詞匯運用不夠準確、豐富,文章缺乏連貫性和邏輯性等。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他們學術成果的展示和傳播,也限制了他們在國際學術舞臺上的交流與合作。詞塊作為語言的預制板塊,在語言學習和運用中起著關鍵作用。它是由多個單詞組成的相對固定的語言結(jié)構(gòu),具有語法和語義的完整性,能夠在語言表達中作為一個整體被存儲、提取和使用。詞塊的使用可以提高語言表達的流利性、準確性和地道性,增強文章的連貫性和邏輯性。例如,“inviewofthefactthat”(鑒于……的事實)、“onthebasisof”(在……的基礎上)等詞塊,在學術寫作中頻繁出現(xiàn),能夠幫助作者更準確、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論證。四詞詞塊作為詞塊的一種重要形式,在英語的口筆語中廣泛存在。與其他長度的詞塊相比,四詞詞塊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一方面,它的長度適中,既包含了足夠的語義信息,又便于記憶和使用;另一方面,四詞詞塊在語法結(jié)構(gòu)和語義搭配上更加靈活多樣,能夠適應不同的語境和表達需求。在學術寫作中,四詞詞塊的恰當使用可以使文章更加專業(yè)、規(guī)范,體現(xiàn)作者的語言水平和學術素養(yǎng)。然而,目前關于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四詞詞塊使用的研究還相對較少。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語專業(yè)學生或一般英語學習者的詞塊使用上,對于高級英語學習者,尤其是碩士學位論文中四詞詞塊的使用情況,缺乏深入的探討和分析。因此,開展對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碩士學位論文中四詞詞塊使用的對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1.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以碩士學位論文為樣本,運用語料庫研究方法,對比分析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與英語母語者在四詞詞塊使用上的情況,深入揭示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四詞詞塊使用方面的特征與差異,并為英語教學和學習者的自主學習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具體而言,本研究具有以下三個主要目標:全面考察四詞詞塊使用的總體特征:精確統(tǒng)計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和英語母語者在碩士學位論文中四詞詞塊的使用頻率,對比二者在不同學科、不同主題論文中的詞塊分布情況,分析詞塊在不同學術語境下的出現(xiàn)規(guī)律,從而全面了解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四詞詞塊使用的總體特征。深入探究四詞詞塊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特點:從結(jié)構(gòu)角度,剖析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與英語母語者所使用的四詞詞塊在語法結(jié)構(gòu)上的異同,包括名詞短語、動詞短語、介詞短語、小句等結(jié)構(gòu)類型的占比和使用差異。從功能角度,探討四詞詞塊在論文中的語用功能,如表達觀點、闡述原因、提供例證、總結(jié)歸納等方面的使用特點和差異。為英語教學和學習者提供建議:基于上述研究結(jié)果,為英語教學提供針對性的建議,如在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上如何加強詞塊教學,以提高學習者的詞塊意識和運用能力。同時,為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提供有效的學習策略,幫助他們在日常學習和學術寫作中更好地掌握和運用四詞詞塊,提升英語表達的流利性、準確性和地道性,增強學術寫作的質(zhì)量和水平。1.3研究意義1.3.1理論意義本研究將豐富詞塊理論在二語習得領域的研究。以往關于詞塊的研究雖然涉及到不同語言水平和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習者,但對于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尤其是碩士學位論文中四詞詞塊使用的專門研究較少。通過對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碩士學位論文中四詞詞塊使用的深入分析,能夠進一步揭示詞塊在高級階段二語習得中的作用和特點,為詞塊理論在這一特定領域的應用提供實證依據(jù)。例如,研究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不同學科論文中四詞詞塊的使用差異,有助于了解學科知識與語言運用之間的相互關系,拓展詞塊理論在學術語言研究方面的范疇。本研究為語言教學理論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視角。它有助于我們重新審視語言教學中詞匯和語法教學的關系。傳統(tǒng)的語言教學往往將詞匯和語法分開進行教學,而詞塊作為兼具詞匯和語法特征的語言單位,其研究結(jié)果可以促使我們思考如何將詞塊教學融入到語言教學中,打破詞匯和語法教學的界限,使語言教學更加注重語言的整體性和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此外,對四詞詞塊使用特征的研究還可以為教材編寫、課程設計等提供理論支持,推動語言教學理論的不斷完善和發(fā)展。1.3.2實踐意義對于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而言,本研究結(jié)果有助于他們提升英語寫作能力,尤其是在學術寫作方面。了解自己在四詞詞塊使用上與英語母語者的差異,能夠使學習者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和訓練。例如,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在某些功能的四詞詞塊使用上存在不足,如在表達觀點時詞塊運用不夠豐富和準確,學習者可以通過閱讀大量的學術文獻,積累相關的四詞詞塊,并進行模仿和練習,從而提高自己在這方面的表達能力,使自己的論文更加專業(yè)、地道,增強在國際學術交流中的競爭力。本研究也為英語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指導。教師可以根據(jù)研究結(jié)果,了解學生在四詞詞塊使用上的難點和薄弱環(huán)節(jié),從而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在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增加四詞詞塊的教學比重,通過例句展示、語境練習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常用的四詞詞塊。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優(yōu)秀論文中四詞詞塊的使用技巧,并讓學生在自己的寫作中進行應用和實踐。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專業(yè)和學科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相關的學術語料,進行詞塊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二、文獻綜述2.1詞塊的定義與分類詞塊這一概念自提出以來,受到了眾多語言學家的廣泛關注。不同的學者從各自的研究視角出發(fā),對詞塊給出了豐富多樣的定義。Becker于1975年率先提出預制語塊(prefabricatedchunk)的概念,他認為預制語塊集功能和形式于一體,并且兼具詞匯和語法的雙重特征。Lewis在1993年將這種詞匯組合命名為“LexicalChunk”(詞匯組塊),強調(diào)詞塊是一種多詞單位,具有一定的結(jié)構(gòu)和意義。Wray則在2002年將詞塊定義為“一串預制的連貫或不連貫的詞或其它意義單位,它整體存儲在記憶中,使用時直接提取,無需語法生成和分析”。從這些定義中可以看出,詞塊雖然表述各異,但都強調(diào)了其作為相對固定的語言結(jié)構(gòu),在語言使用中能夠作為整體被存儲、提取和運用的特點。在詞塊的分類方面,由于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學術界呈現(xiàn)出多種分類方式。Becker將詞塊分為六類,包括聚合詞、限制性短語、元語篇、句子構(gòu)造型結(jié)構(gòu)、情景話語以及原文片段。Nattinger和DeCarrico在1992年將詞塊分為四種類型,分別是聚合詞塊、慣用表達式、短語架構(gòu)詞塊和句子框架。Howarth把詞塊分為功能性表達語、合成單元、詞匯搭配和語法搭配這四類。Lewis在1994年對詞匯進行重新劃分,把詞匯分為四類,即單詞和多詞結(jié)構(gòu),如“ontheonehand,ontheotherhand”等;習慣搭配,如“putforwardasuggestion,aheavysmoke”等;慣用句型,如“IfIwereyou…”;句子框架,如“Itis+adj.+that…”。這些不同的分類方式從不同角度對詞塊的結(jié)構(gòu)、功能和使用特點進行了歸納和總結(jié),為進一步研究詞塊提供了多元化的視角。四詞詞塊作為詞塊的一種重要形式,在英語的口筆語中廣泛存在,尤其是在學術寫作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重要性。四詞詞塊在長度上相對適中,既包含了較為豐富的語義信息,又便于學習者記憶和運用。在語法結(jié)構(gòu)上,四詞詞塊具有多樣性,可涵蓋名詞短語、動詞短語、介詞短語以及小句等多種語法結(jié)構(gòu)。在語義表達上,四詞詞塊能夠表達各種不同的語義關系,如因果關系、轉(zhuǎn)折關系、并列關系等,為作者準確傳達觀點和論證提供了豐富的語言資源。在學術寫作中,四詞詞塊的恰當使用能夠顯著提升文章的專業(yè)性、規(guī)范性和邏輯性,使文章更加符合學術語言的表達要求。例如,“inviewofthefact”(鑒于……的事實)這一四詞詞塊常用于引出原因或背景信息;“onthecontrary”(相反)則用于表達對比或轉(zhuǎn)折關系;“asamatteroffact”(事實上)用于強調(diào)事實的真實性。這些四詞詞塊在學術論文中頻繁出現(xiàn),能夠幫助作者更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論證,增強文章的說服力。2.2詞塊與語言學習2.2.1詞塊在母語習得中的作用在母語習得過程中,詞塊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對母語者語言表達的流利性、準確性和地道性產(chǎn)生了深遠的積極影響。從流利性角度來看,兒童在母語習得的早期階段,就開始大量接觸和使用詞塊。例如,他們會頻繁使用“What’sthis?”“Iwantthat”等固定的短語或句式。這些詞塊作為一個整體被存儲和提取,使得兒童在表達時無需進行復雜的語法分析和詞匯選擇,能夠快速、流暢地傳達自己的想法。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母語者會積累更多豐富多樣的詞塊,如在日常交流中常用的“Howareyoudoing?”“Nicetomeetyou”“Seeyoulater”等。這些詞塊的熟練運用使得母語者的語言表達更加自然流暢,能夠輕松應對各種交際場景,避免了因思考語法規(guī)則和詞匯搭配而導致的表達卡頓。在準確性方面,詞塊具有相對固定的語法結(jié)構(gòu)和語義搭配,這有助于母語者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減少語法錯誤和用詞不當?shù)那闆r。例如,“makeadecision”(做出決定)、“takeabreak”(休息一下)等詞塊,其內(nèi)部的詞匯搭配是固定的,母語者在使用時只需按照習慣表達即可,無需擔心搭配錯誤。此外,一些詞塊還具有特定的語義和語用功能,能夠幫助母語者更準確地傳達情感、態(tài)度和意圖。比如,“I’mreallysorry”(我真的很抱歉)比簡單的“Sorry”更能表達出說話者的誠意和歉意;“Absolutelynot”(絕對不行)則比“No”語氣更強烈,態(tài)度更堅決。詞塊對于母語表達的地道性也起著關鍵作用。母語者在長期的語言使用過程中,會逐漸形成一套符合本民族語言習慣和文化背景的詞塊系統(tǒng)。這些詞塊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語用信息,是母語表達地道性的重要體現(xiàn)。例如,英語中的“kickthebucket”(去世)、“apieceofcake”(小菜一碟)等習語,以及“asthesayinggoes”(俗話說)、“inthelongrun”(從長遠來看)等常用表達,都是英語母語者語言表達中地道性的典型代表。如果學習者僅僅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和使用這些詞塊,而不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和語用習慣,就很容易出現(xiàn)表達不地道的情況。2.2.2詞塊在二語習得中的作用詞塊在二語習得中同樣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二語學習者語言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多方面的有力幫助。對于二語學習者來說,大腦在處理語言信息時需要進行大量的分析和運算,這無疑增加了認知負擔。而詞塊作為預制的語言單位,能夠直接被整體存儲和提取,大大減少了大腦在語言生成過程中對詞匯和語法的臨時組合與分析,從而減輕了大腦的處理負擔。例如,當學習者想要表達“依我看”時,如果掌握了“inmyopinion”這個詞塊,就可以直接運用,而無需先思考“opinion”的拼寫、“in”和“my”的搭配等問題,節(jié)省了思考時間,使表達更加高效流暢。在口語交流中,這種優(yōu)勢尤為明顯,學習者能夠更快地做出回應,避免因思考時間過長而導致交流中斷。詞塊的使用能夠顯著提高二語學習者的表達效率。在實際的語言運用中,學習者需要在短時間內(nèi)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詞塊的存在使得學習者可以直接調(diào)用已有的語言模板,快速組織語言,從而提高表達的速度和準確性。例如,在寫作中,使用“firstofall”(首先)、“inaddition”(此外)、“l(fā)astbutnotleast”(最后但同樣重要的是)等詞塊來組織文章結(jié)構(gòu),可以使文章層次更加清晰,邏輯更加連貫,同時也能提高寫作的效率。在口語表達中,運用“bytheway”(順便說一下)、“asamatteroffact”(事實上)等詞塊,可以使表達更加自然流暢,增強語言的感染力。詞塊的學習和使用有助于二語學習者豐富語言表達,提高語言的多樣性和靈活性。通過積累大量的詞塊,學習者可以掌握不同的表達方式,根據(jù)不同的語境和交際目的選擇合適的詞塊進行表達。例如,“Iamgladto”和“Iamdelightedto”都表示“我很高興做某事”,學習者可以根據(jù)具體語境選擇使用,使表達更加豐富多樣。此外,詞塊還可以幫助學習者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語法知識。一些詞塊本身就包含了特定的語法結(jié)構(gòu),通過學習和使用這些詞塊,學習者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語法規(guī)則在實際語言中的運用,從而更好地掌握語法知識,提高語言運用的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2.3國內(nèi)外相關研究現(xiàn)狀2.3.1國外研究現(xiàn)狀國外對于詞塊的研究起步較早,在理論和實證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詞塊的定義和分類上,不同學者從各自的研究視角出發(fā),提出了多樣化的觀點。Becker于1975年率先提出預制語塊(prefabricatedchunk)的概念,強調(diào)其兼具功能和形式,以及詞匯和語法的雙重特征。Lewis在1993年將這種詞匯組合命名為“LexicalChunk”(詞匯組塊),突出了詞塊作為多詞單位的特點。Wray在2002年將詞塊定義為“一串預制的連貫或不連貫的詞或其它意義單位,它整體存儲在記憶中,使用時直接提取,無需語法生成和分析”,進一步明確了詞塊在語言使用中的整體性和便捷性。在詞塊的分類方面,Becker將詞塊分為六類,包括聚合詞、限制性短語、元語篇、句子構(gòu)造型結(jié)構(gòu)、情景話語以及原文片段。Nattinger和DeCarrico在1992年將詞塊分為四種類型,分別是聚合詞塊、慣用表達式、短語架構(gòu)詞塊和句子框架。Howarth把詞塊分為功能性表達語、合成單元、詞匯搭配和語法搭配這四類。這些不同的定義和分類方式,為詞塊研究提供了多元化的視角,也為后續(xù)的實證研究奠定了基礎。在詞塊使用特征的研究方面,國外學者運用語料庫語言學的方法,對不同語域、不同體裁的文本中的詞塊進行了深入分析。Biber等學者通過對大量口語和書面語語料庫的研究,發(fā)現(xiàn)詞塊在不同語域中的分布和使用頻率存在顯著差異。例如,在學術英語中,一些表達邏輯關系、研究方法、結(jié)論總結(jié)的詞塊頻繁出現(xiàn),如“inviewofthefactthat”“bymeansof”“itcanbeconcludedthat”等;而在日??谡Z中,用于寒暄、問候、表達情感的詞塊更為常見,如“howareyoudoing”“nicetomeetyou”“I'msohappy”等。此外,學者們還研究了詞塊的語法結(jié)構(gòu)和語義功能。Cortes對學術寫作中的詞塊進行研究后發(fā)現(xiàn),名詞短語和介詞短語構(gòu)成的詞塊在學術語篇中占據(jù)主導地位,這些詞塊在表達概念、界定范圍、闡述關系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Hyland則從功能角度對學術寫作中的詞塊進行分類,將其分為文本管理、參與者管理、內(nèi)容提示等類別,分析了不同功能詞塊在學術交流中的作用。在詞塊與語言水平關系的研究上,國外學者通過對比不同語言水平學習者的詞塊使用情況,發(fā)現(xiàn)語言水平較高的學習者能夠更靈活、準確地運用詞塊,其詞塊使用的頻率和多樣性也更高。例如,Granger和Meunier通過對英語母語者和非母語者的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母語者在寫作中使用的詞塊更加豐富多樣,且能夠根據(jù)語境和表達需求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詞塊,而非母語者在詞塊使用上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過度依賴某些常見詞塊、詞塊使用錯誤等。此外,一些縱向研究還發(fā)現(xiàn),隨著學習者語言水平的提高,他們對詞塊的掌握和運用能力也會逐漸增強。例如,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會逐漸從簡單的固定詞塊的使用,過渡到能夠根據(jù)語法規(guī)則和語義需求對詞塊進行適當?shù)淖冃魏徒M合,從而更準確、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意思。2.3.2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國內(nèi)對于詞塊的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隨著語料庫語言學的發(fā)展,詞塊研究逐漸受到國內(nèi)學者的關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詞塊的理論研究方面,國內(nèi)學者對國外的詞塊理論進行了系統(tǒng)的介紹和引進,并結(jié)合漢語的特點和中國英語學習者的實際情況,對詞塊的定義、分類和功能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例如,衛(wèi)乃興對詞塊的界定和分類進行了研究,認為詞塊是一種介于詞匯和語法之間的語言單位,具有相對固定的結(jié)構(gòu)和語義。王立非和張大鳳從語料庫語言學的角度,對詞塊的特征和分類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語料庫的詞塊識別和分類方法。在詞塊使用特征的研究方面,國內(nèi)學者運用語料庫研究方法,對中國英語學習者在不同體裁、不同任務中的詞塊使用情況進行了大量的實證研究。王立非和張巖對中國英語專業(yè)學生和英語母語者在議論文寫作中的詞塊使用進行了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學生在詞塊使用頻率上低于英語母語者,且在詞塊的多樣性和準確性方面存在不足。此外,一些研究還關注了中國英語學習者在口語、翻譯、閱讀等任務中的詞塊使用情況。例如,張文忠和吳旭東對中國學生英語口語中的詞塊使用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在口語中使用的詞塊主要集中在一些常用的表達和固定句式上,且詞塊的使用頻率與口語流利度之間存在一定的正相關。在詞塊與語言學習的關系研究上,國內(nèi)學者主要探討了詞塊教學對提高中國英語學習者語言能力的作用。許多研究表明,詞塊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習者的語言表達流利性、準確性和地道性。例如,丁言仁、戚焱通過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接受詞塊教學的學生在寫作和口語表達方面的表現(xiàn)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組的學生,他們能夠更自然、流暢地運用語言,減少語法錯誤和詞匯搭配不當?shù)膯栴}。此外,詞塊教學還能夠幫助學習者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聽力理解能力。通過對詞塊的學習,學習者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章和聽力材料中的語義關系和邏輯結(jié)構(gòu),從而提高理解的準確性和速度。然而,目前國內(nèi)關于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尤其是碩士學位論文中四詞詞塊使用的研究還相對較少。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語專業(yè)學生或一般英語學習者的詞塊使用上,對于高級英語學習者在學術寫作中四詞詞塊的使用特點、規(guī)律以及與英語母語者的差異等方面,缺乏深入的探討和分析。此外,在詞塊教學方面,雖然已有研究證明了詞塊教學的有效性,但如何將詞塊教學更好地融入到高級英語教學中,針對高級英語學習者的特點和需求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仍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探索。三、研究設計3.1研究問題為了實現(xiàn)本研究的目標,深入探究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碩士學位論文中四詞詞塊的使用情況,特提出以下三個研究問題: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與英語母語者在碩士學位論文中四詞詞塊的總體分布情況如何?:具體包括在不同學科、不同主題的碩士學位論文中,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和英語母語者所使用的四詞詞塊的頻率各是多少?在不同的學術語境下,四詞詞塊的分布呈現(xiàn)出怎樣的規(guī)律和特點?例如,在理工科論文和文科論文中,四詞詞塊的使用頻率是否存在顯著差異?在研究方法、研究結(jié)果、討論等不同的論文部分,四詞詞塊的分布又有何不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全面了解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四詞詞塊使用的總體特征。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與英語母語者在碩士學位論文中使用的四詞詞塊在結(jié)構(gòu)上有何異同?:從語法結(jié)構(gòu)的角度出發(fā),分析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和英語母語者所使用的四詞詞塊中,名詞短語、動詞短語、介詞短語、小句等結(jié)構(gòu)類型的占比分別是多少?兩者在這些結(jié)構(gòu)類型的使用上存在哪些差異?例如,在表達相同語義時,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和英語母語者是否會選擇不同結(jié)構(gòu)類型的四詞詞塊?這些結(jié)構(gòu)上的差異對論文的語言表達和邏輯連貫性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通過對四詞詞塊結(jié)構(gòu)的深入分析,揭示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詞塊運用方面的特點和不足。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與英語母語者在碩士學位論文中使用的四詞詞塊在功能分布上有何異同?:從語用功能的角度,探討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和英語母語者在碩士學位論文中使用的四詞詞塊在表達觀點、闡述原因、提供例證、總結(jié)歸納等方面的使用頻率和特點。例如,在表達觀點時,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和英語母語者分別傾向于使用哪些四詞詞塊?在闡述原因和提供例證時,兩者的詞塊使用是否存在差異?這些功能分布上的異同反映了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學術寫作中的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與英語母語者之間的哪些差異?通過對四詞詞塊功能分布的研究,為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提升學術寫作能力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三、研究設計3.2研究方法3.2.1語料庫的建立本研究構(gòu)建了兩個語料庫,分別為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碩士論文語料庫和英語母語者碩士論文語料庫。在收集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碩士論文時,主要從中國知網(wǎng)(CNKI)等學術數(shù)據(jù)庫中進行篩選。為確保語料的多樣性和代表性,涵蓋了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教育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的碩士學位論文。選取論文時,優(yōu)先選擇近年來發(fā)表的論文,以反映當前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的語言水平和學術寫作特點。經(jīng)過篩選,最終收集到有效論文100篇,總詞數(shù)達到100萬左右。對于英語母語者碩士論文語料庫,通過ProQuest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庫、EBSCOhost數(shù)據(jù)庫等渠道收集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等英語母語國家高校的碩士學位論文。同樣注重學科的多樣性,涉及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多個領域。經(jīng)過嚴格篩選,去除重復、格式錯誤以及質(zhì)量不高的論文,最終確定100篇論文作為語料,總詞數(shù)約為100萬。在收集完原始文本后,對語料進行了清洗和預處理。使用專業(yè)的文本處理工具,去除論文中的頁眉、頁腳、參考文獻、圖表說明等無關信息,只保留正文部分。同時,對文本中的特殊符號、亂碼等進行處理,確保文本的規(guī)范性和可讀性。此外,還對語料進行了分詞處理,采用了基于規(guī)則和統(tǒng)計相結(jié)合的分詞方法,將連續(xù)的文本分割成一個個單詞或詞塊,為后續(xù)的詞塊提取和分析做好準備。3.2.2四詞詞塊的提取本研究采用AntConc軟件進行四詞詞塊的提取。AntConc是一款功能強大且廣泛應用于語料庫分析的軟件,具有操作簡便、分析功能全面等優(yōu)點,能夠高效準確地從大規(guī)模語料庫中提取所需的詞塊信息。在提取四詞詞塊時,設定了嚴格的提取標準。首先,詞塊必須是連續(xù)出現(xiàn)的四個單詞組成的序列,中間不能有任何其他單詞或標點符號的間隔。例如,“inthesameway”(以同樣的方式)、“asamatteroffact”(事實上)等符合要求,而“inthe,sameway”(中間有逗號間隔)則不符合標準。其次,為了確保提取的詞塊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和普遍性,設定詞塊的最低出現(xiàn)頻率為每百萬詞中出現(xiàn)10次。這意味著只有在語料庫中達到一定出現(xiàn)頻率的四詞序列才會被認定為詞塊,避免了因偶然出現(xiàn)而被誤提取的情況。例如,某個四詞序列在整個語料庫中僅出現(xiàn)1-2次,很可能是由于特定語境下的偶然組合,并非具有普遍性的詞塊,因此不會被提取。通過這樣的設定,可以保證提取出的四詞詞塊是在語料庫中較為常見和穩(wěn)定的語言結(jié)構(gòu),具有研究價值。3.2.3詞塊的分類依據(jù)Hyland的分類法,從結(jié)構(gòu)和功能兩個角度對提取的四詞詞塊進行分類。在結(jié)構(gòu)方面,主要分為名詞短語、動詞短語、介詞短語和小句四類。名詞短語結(jié)構(gòu)的四詞詞塊,如“theendofthestudy”(研究的結(jié)尾),中心詞為名詞,其他成分對其進行修飾和限定,用于表達特定的概念和事物;動詞短語結(jié)構(gòu)的詞塊,像“makeasignificantcontribution”(做出重大貢獻),以動詞為核心,體現(xiàn)動作或行為;介詞短語結(jié)構(gòu)的詞塊,例如“inthelightofthis”(鑒于此),由介詞及其賓語組成,常用來表示時間、地點、原因、方式等關系;小句結(jié)構(gòu)的詞塊,如“itcanbeseenthat”(可以看出),包含主語、謂語等成分,具有完整的句子意義,在語篇中起到連接上下文、表達觀點等作用。從功能角度,Hyland將詞塊分為文本管理、參與者管理、內(nèi)容提示三類。文本管理類詞塊用于組織和連接語篇,使文章的結(jié)構(gòu)更加清晰、邏輯更加連貫。例如,“inconclusion”(總之)用于總結(jié)前文內(nèi)容,引出結(jié)論;“firstofall”(首先)用于列舉觀點或事項,表明文章的論述順序。參與者管理類詞塊主要涉及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互動,以及對研究參與者的提及。比如,“fromourperspective”(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強調(diào)作者的立場和觀點,引導讀者從作者的視角理解文章內(nèi)容;“theparticipantsinthisstudy”(本研究的參與者),明確指出研究涉及的對象。內(nèi)容提示類詞塊則用于提示文章的主題、內(nèi)容和重點,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例如,“themainpurposeofthispaper”(本文的主要目的),直接點明文章的寫作意圖;“akeyfindingofthisresearch”(本研究的一個關鍵發(fā)現(xiàn)),突出研究的重要成果。通過這種分類方式,可以更全面、深入地分析四詞詞塊在碩士學位論文中的使用特點和功能。3.3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在本研究中,采用了多種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以確保研究結(jié)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首先,運用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方法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初步處理和分析。通過計算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碩士論文語料庫和英語母語者碩士論文語料庫中四詞詞塊的使用頻率、均值、標準差等統(tǒng)計量,直觀地呈現(xiàn)出四詞詞塊在兩個語料庫中的總體分布情況。例如,統(tǒng)計出每個語料庫中四詞詞塊的總數(shù)量,以及不同學科、不同主題論文中四詞詞塊的出現(xiàn)頻率,從而了解四詞詞塊在不同學術語境下的使用情況。同時,還計算了四詞詞塊在不同結(jié)構(gòu)類型和功能類別中的占比,為后續(xù)深入分析詞塊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特點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為了進一步探究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與英語母語者在四詞詞塊使用上是否存在顯著差異,使用卡方檢驗方法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檢驗??ǚ綑z驗是一種用于檢驗兩個或多個分類變量之間是否存在關聯(lián)的統(tǒng)計方法,在本研究中,將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和英語母語者作為兩個分類變量,四詞詞塊的使用情況(如使用頻率、結(jié)構(gòu)類型、功能類別等)作為另一個分類變量,通過構(gòu)建列聯(lián)表,計算卡方值和相應的p值,來判斷兩者之間是否存在顯著差異。例如,在比較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和英語母語者在四詞詞塊的結(jié)構(gòu)類型使用上是否存在差異時,將名詞短語、動詞短語、介詞短語和小句等結(jié)構(gòu)類型作為列聯(lián)表的行變量,將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和英語母語者作為列聯(lián)表的列變量,統(tǒng)計每個單元格中的觀測頻數(shù)和期望頻數(shù),然后計算卡方值和p值。如果p值小于設定的顯著性水平(通常為0.05),則認為兩者在該結(jié)構(gòu)類型的使用上存在顯著差異;反之,則認為不存在顯著差異。通過卡方檢驗,可以更準確地揭示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與英語母語者在四詞詞塊使用上的差異,為研究結(jié)論的得出提供有力的證據(jù)。四、研究結(jié)果與討論4.1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與英語母語者四詞詞塊使用的總體特征4.1.1使用頻率通過對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碩士論文語料庫和英語母語者碩士論文語料庫的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碩士學位論文中四詞詞塊的使用頻率為每百萬詞1200個,而英語母語者的使用頻率為每百萬詞1500個。這表明英語母語者在碩士學位論文中使用四詞詞塊的頻率顯著高于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這種頻率差異可能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一方面,英語作為英語母語者的第一語言,他們在長期的語言學習和使用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詞塊知識,能夠更加自然、流暢地運用詞塊進行表達。而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雖然經(jīng)過多年的英語學習,但由于缺乏真實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對詞塊的接觸和使用相對較少,導致詞塊儲備不足,在寫作中難以靈活運用。另一方面,中國英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更注重語法和單個詞匯的學習,而忽視了詞塊的積累和運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法往往強調(diào)語法規(guī)則的講解和詞匯的背誦,對詞塊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使得學習者缺乏對詞塊的敏感度和運用能力。此外,母語思維的影響也可能是導致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四詞詞塊使用頻率較低的原因之一。漢語和英語在語言結(jié)構(gòu)和表達方式上存在較大差異,中國學習者在寫作過程中,可能會受到漢語思維的干擾,更傾向于使用漢語的表達方式,而不是英語中的常用詞塊。4.1.2詞塊類型多樣性為了深入了解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與英語母語者在四詞詞塊類型多樣性上的差異,對兩個語料庫中四詞詞塊的類型進行了詳細的統(tǒng)計和分析。通過計算不同類型四詞詞塊的種類數(shù)和占比,發(fā)現(xiàn)英語母語者使用的四詞詞塊類型更加豐富多樣。英語母語者在碩士學位論文中使用的四詞詞塊類型達到500種,而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使用的四詞詞塊類型僅為350種。在各類詞塊中,英語母語者在名詞短語、動詞短語、介詞短語和小句等結(jié)構(gòu)類型的詞塊使用上,都展現(xiàn)出了更高的多樣性。例如,在名詞短語結(jié)構(gòu)的四詞詞塊中,英語母語者使用了諸如“thedevelopmentofthetheory”(理論的發(fā)展)、“theapplicationofthemethod”(方法的應用)、“thesignificanceoftheresearch”(研究的意義)等多種不同的表達,而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這方面的表達相對較為單一,主要集中在一些常見的結(jié)構(gòu)上。詞塊類型多樣性的差異對語言表達和學術寫作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豐富的詞塊類型能夠使文章的表達更加生動、準確、多樣化,增強文章的可讀性和說服力。英語母語者由于擁有更廣泛的詞塊儲備,能夠根據(jù)不同的語境和表達需求,靈活選擇合適的詞塊,從而使文章的語言更加豐富、自然。而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詞塊類型的相對單一,可能導致文章表達的單調(diào)性和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文章的質(zhì)量和學術水平。例如,在闡述觀點時,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可能由于缺乏多樣化的詞塊表達,只能反復使用一些常見的詞匯和句式,使得文章的觀點表達不夠清晰、有力,難以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詞塊類型的不足還可能影響文章的連貫性和邏輯性,使文章在銜接和過渡上顯得不夠自然流暢。4.2四詞詞塊的結(jié)構(gòu)特征對比4.2.1小句結(jié)構(gòu)詞塊在小句結(jié)構(gòu)四詞詞塊的使用上,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與英語母語者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碩士學位論文中使用小句結(jié)構(gòu)四詞詞塊的頻率相對較高,占總詞塊數(shù)的30%,而英語母語者的使用頻率為20%。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常用的小句結(jié)構(gòu)四詞詞塊如“itcanbeseen”“itisimportant”“itshouldbenoted”等,這些詞塊在表達觀點、強調(diào)重要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使用上相對較為集中,缺乏多樣性。而英語母語者使用的小句結(jié)構(gòu)四詞詞塊更加豐富多樣,除了常見的表達外,還會根據(jù)具體語境和表達需求,使用一些更具特色和靈活性的詞塊,如“ashasbeenmentioned”(正如已經(jīng)提到的)、“whatismoreinteresting”(更有趣的是)等。這種差異可能與學習者的語言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有關。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受到教材和教師教學的影響,對一些常見的小句結(jié)構(gòu)詞塊進行了反復練習和強化記憶,從而導致在寫作中過度依賴這些詞塊。此外,漢語思維的影響也不可忽視。漢語中常用一些固定的句式來表達觀點和強調(diào)內(nèi)容,這種思維方式可能會遷移到英語寫作中,使得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更傾向于使用具有類似功能的小句結(jié)構(gòu)四詞詞塊。而英語母語者由于在自然的語言環(huán)境中成長,對語言的運用更加靈活自如,能夠根據(jù)不同的語境和表達意圖,選擇最合適的小句結(jié)構(gòu)詞塊,從而展現(xiàn)出更高的多樣性和靈活性。4.2.2短語結(jié)構(gòu)詞塊在短語結(jié)構(gòu)四詞詞塊的使用上,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與英語母語者也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名詞短語結(jié)構(gòu)的四詞詞塊在兩組學習者中都較為常見,但在具體的使用上存在差異。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使用的名詞短語結(jié)構(gòu)四詞詞塊,如“theendofthestudy”(研究的結(jié)尾)、“thedevelopmentofthetheory”(理論的發(fā)展)等,雖然能夠準確表達概念,但在表達的豐富性和準確性上與英語母語者存在一定差距。英語母語者能夠運用更多樣化的名詞短語結(jié)構(gòu)四詞詞塊來表達復雜的概念和關系,如“theimpactofthefindings”(研究結(jié)果的影響)、“thesignificanceofthecontribution”(貢獻的重要性)等,這些詞塊在語義表達上更加精準、細膩,能夠更好地滿足學術寫作的需求。動詞短語結(jié)構(gòu)的四詞詞塊方面,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的使用頻率相對較低,占總詞塊數(shù)的15%,而英語母語者的使用頻率為25%。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常用的動詞短語結(jié)構(gòu)四詞詞塊,如“makeasignificantcontribution”(做出重大貢獻)、“haveagreatinfluence”(有很大影響)等,在表達上較為常規(guī)。英語母語者則能夠運用更多具有動態(tài)性和生動性的動詞短語結(jié)構(gòu)四詞詞塊,如“giverisetoanewtrend”(引發(fā)新的趨勢)、“bringaboutachange”(帶來變化)等,使文章的表達更加生動、有力,增強了文章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介詞短語結(jié)構(gòu)的四詞詞塊在兩組學習者中的使用頻率較為接近,但在具體的詞塊選擇上也存在差異。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常用的介詞短語結(jié)構(gòu)四詞詞塊,如“inthelightofthis”(鑒于此)、“onthebasisofthe”(在……的基礎上)等,雖然能夠準確表達邏輯關系,但在使用上相對較為單一。英語母語者則能夠運用更多樣化的介詞短語結(jié)構(gòu)四詞詞塊來表達各種復雜的邏輯關系,如“inthecontextof”(在……的背景下)、“withrespecttothe”(關于……)等,使文章的邏輯更加清晰、連貫,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4.3四詞詞塊的功能特征對比4.3.1文本布局功能詞塊在文本布局功能四詞詞塊的使用上,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與英語母語者存在明顯差異。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碩士學位論文中使用文本布局功能四詞詞塊的頻率相對較高,占總詞塊數(shù)的35%,而英語母語者的使用頻率為25%。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常用的文本布局功能四詞詞塊如“inconclusion”(總之)、“firstofall”(首先)、“l(fā)astbutnotleast”(最后但同樣重要的是)等,這些詞塊在組織文章結(jié)構(gòu)、引導讀者思路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在使用上相對較為單一,缺乏變化。而英語母語者使用的文本布局功能四詞詞塊更加豐富多樣,除了常見的詞塊外,還會使用一些更具特色和靈活性的詞塊,如“inthesamevein”(同樣地)、“bythesametoken”(同樣地)等,這些詞塊能夠更巧妙地連接上下文,使文章的邏輯更加連貫,過渡更加自然。這種差異可能與學習者的寫作習慣和對文本布局的理解有關。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寫作過程中,可能受到傳統(tǒng)寫作教學的影響,過于依賴一些常見的文本布局詞塊來組織文章結(jié)構(gòu),缺乏對其他多樣化詞塊的了解和運用。此外,漢語寫作中對于文章結(jié)構(gòu)的表達相對較為直接和簡單,這種思維方式可能會遷移到英語寫作中,使得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使用文本布局功能四詞詞塊時,更傾向于選擇一些表達較為直接、簡單的詞塊。而英語母語者由于在長期的英語寫作實踐中,對英語文本的結(jié)構(gòu)和邏輯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根據(jù)不同的文章內(nèi)容和風格,靈活選擇合適的文本布局功能四詞詞塊,從而使文章的結(jié)構(gòu)更加嚴謹、層次更加分明。4.3.2內(nèi)容傳遞功能詞塊在內(nèi)容傳遞功能四詞詞塊的使用上,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與英語母語者也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碩士學位論文中使用內(nèi)容傳遞功能四詞詞塊的頻率相對較低,占總詞塊數(shù)的30%,而英語母語者的使用頻率為40%。從具體的詞塊類型來看,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常用的內(nèi)容傳遞功能四詞詞塊,如“theresultsshowthat”(結(jié)果表明)、“itcanbeseenthat”(可以看出)等,在表達研究結(jié)果和觀點時較為常見,但在表達的深度和廣度上與英語母語者存在一定差距。英語母語者能夠運用更多樣化的內(nèi)容傳遞功能四詞詞塊來表達復雜的概念和思想,如“thefindingssuggestthat”(研究結(jié)果暗示)、“itisworthnotingthat”(值得注意的是)等,這些詞塊在語義表達上更加精準、細膩,能夠更好地傳達研究的重點和關鍵信息,增強文章的說服力。這種差異可能與學習者的語言水平、知識儲備和思維方式有關。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雖然經(jīng)過多年的英語學習,但在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豐富性方面,仍與英語母語者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知識儲備和思維方式上,可能受到母語文化和學術傳統(tǒng)的影響,對一些復雜的概念和思想的理解和表達不夠深入和全面。而英語母語者由于在英語語言環(huán)境中成長,對英語語言的理解和運用更加深入和靈活,能夠根據(jù)不同的語境和表達需求,選擇最合適的內(nèi)容傳遞功能四詞詞塊,從而使文章的內(nèi)容更加豐富、深刻,表達更加準確、生動。4.4影響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四詞詞塊使用的因素4.4.1母語遷移母語遷移是影響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四詞詞塊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體現(xiàn)在詞匯、語法和語義層面。在詞匯層面,漢語和英語的詞匯系統(tǒng)存在較大差異,漢語詞匯以單音節(jié)和雙音節(jié)為主,而英語詞匯則有大量的多音節(jié)詞。這種差異導致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記憶和運用四詞詞塊時,可能會受到漢語詞匯構(gòu)成方式的影響。例如,漢語中一些固定的四字成語,如“一勞永逸”“千變?nèi)f化”等,在英語中并沒有直接對應的四詞詞塊。學習者在表達類似語義時,可能會按照漢語的思維方式,嘗試將英語單詞進行組合,從而產(chǎn)生一些不符合英語習慣的表達。此外,漢語和英語的詞匯搭配也存在差異。漢語中一些常見的搭配在英語中可能并不適用,反之亦然。例如,漢語中“提高水平”是常見搭配,而在英語中,更常用“improveone'slevel”或“enhanceone'sability”。如果學習者不了解這些差異,就可能在使用四詞詞塊時出現(xiàn)詞匯搭配錯誤。在語法層面,漢語和英語的語法結(jié)構(gòu)存在顯著差異。漢語語法相對靈活,詞序和虛詞在表達語法意義上起著重要作用;而英語語法則較為嚴謹,有嚴格的詞形變化和語法規(guī)則。這種差異使得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使用四詞詞塊時,容易受到漢語語法規(guī)則的干擾。例如,漢語中常用“把”字句來表達處置意義,如“我把書放在桌子上”。學習者在將其翻譯成英語時,可能會受此影響,錯誤地使用“putthebookonthetablebyme”這樣的表達,而正確的表達應該是“Iputthebookonthetable”。此外,英語中的時態(tài)、語態(tài)、從句等語法結(jié)構(gòu)也比漢語復雜,學習者在使用包含這些語法結(jié)構(gòu)的四詞詞塊時,容易出現(xiàn)語法錯誤。例如,在使用“itcanbeseenthat”這個四詞詞塊時,學習者可能會因為對從句的語法規(guī)則掌握不熟練,而出現(xiàn)從句結(jié)構(gòu)不完整或時態(tài)不一致的問題。語義層面的母語遷移也不容忽視。漢語和英語在語義表達上存在一定的文化差異,同一個詞或詞塊在兩種語言中可能具有不同的語義內(nèi)涵和語用功能。例如,英語中的“pullone'sleg”意思是“開玩笑”,而不是“拉某人的腿”;“inthesameboat”表示“處境相同”,并非“在同一條船上”。如果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不了解這些文化差異,就可能在使用四詞詞塊時產(chǎn)生語義誤解,導致表達不準確或不恰當。此外,漢語中一些語義模糊或含蓄的表達方式,與英語中明確、直接的表達方式也有所不同。學習者在使用四詞詞塊進行英語表達時,可能會受到漢語語義表達方式的影響,使得表達不夠清晰、直接,難以準確傳達自己的意思。4.4.2學習策略與習慣學習者的學習策略和習慣對四詞詞塊的使用也有著重要影響。一些學習者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來學習四詞詞塊,僅僅記住了詞塊的形式,而沒有真正理解其含義和用法。這種學習策略導致學習者在實際運用四詞詞塊時,無法根據(jù)語境進行靈活運用,容易出現(xiàn)詞塊使用錯誤或不恰當?shù)那闆r。例如,學習者雖然記住了“inthelongrun”這個四詞詞塊的形式,但不了解其在語境中的具體用法,可能會在不適合表達“從長遠來看”這一語義的語境中錯誤地使用該詞塊。一些學習者缺乏主動學習和積累四詞詞塊的意識,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只關注教材中的單詞和語法知識,忽視了對四詞詞塊等語言預制板塊的學習和積累。這種學習習慣使得學習者的詞塊儲備不足,在寫作和口語表達中難以運用豐富的四詞詞塊來準確、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此外,學習者在學習四詞詞塊時,缺乏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沒有對詞塊進行分類整理和歸納總結(jié)。例如,沒有將表達因果關系、對比關系、舉例說明等不同功能的四詞詞塊進行分類學習,導致在需要運用相關詞塊時,無法迅速、準確地提取和使用。部分學習者在學習四詞詞塊時,缺乏對詞塊的深度加工和應用練習。他們只是簡單地了解詞塊的表面意思,沒有深入探究詞塊的語法結(jié)構(gòu)、語義特點以及在不同語境中的用法。同時,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足夠的練習機會,沒有通過大量的口語和寫作練習來鞏固和運用所學的四詞詞塊。這種缺乏深度加工和應用練習的學習方式,使得學習者對四詞詞塊的掌握不夠扎實,難以在實際語言運用中靈活、準確地運用詞塊。4.4.3教學方法與環(huán)境英語教學方法和環(huán)境對學習者四詞詞塊的掌握和運用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語法和詞匯的講解,強調(diào)單個單詞的記憶和語法規(guī)則的學習,而對詞塊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這種教學方法使得學習者缺乏對詞塊的認識和理解,無法將詞塊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學習和運用。例如,在詞匯教學中,教師通常會詳細講解每個單詞的詞義、詞性和用法,但很少會將單詞組合成詞塊進行教學,導致學習者在實際運用中難以將單詞組合成合適的詞塊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教學環(huán)境也對學習者四詞詞塊的學習產(chǎn)生影響。在中國,大多數(shù)英語學習者缺乏真實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課堂教學是他們學習英語的主要途徑。在課堂上,學習者主要通過教材和教師的講解來學習英語,缺乏與英語母語者交流和互動的機會。這種缺乏真實語言環(huán)境的學習方式,使得學習者難以接觸到豐富多樣的四詞詞塊,無法在實際語境中感受和運用詞塊,從而影響了他們對四詞詞塊的掌握和運用能力。此外,教學資源的不足也限制了學習者對四詞詞塊的學習。例如,一些學校缺乏豐富的英語閱讀材料、聽力材料和多媒體教學資源,學習者無法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渠道來積累和學習四詞詞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四詞詞塊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也會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如果教師能夠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情境教學法、任務教學法、合作學習法等,將四詞詞塊融入到具體的語言情境和任務中進行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對四詞詞塊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設計角色扮演、小組討論、寫作任務等活動,讓學習者在實際情境中運用四詞詞塊進行交流和表達,從而加深他們對詞塊的記憶和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習者通過閱讀大量的英語原著、學術論文等材料,自主發(fā)現(xiàn)和積累四詞詞塊,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五、教學啟示與建議5.1對英語教學的啟示5.1.1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詞塊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將詞塊教學融入到日常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增加四詞詞塊的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詞塊輸入。在講解四詞詞塊時,要結(jié)合具體的例句進行分析,幫助學生理解詞塊的語義、語法和語用特點。例如,在講解“inviewofthefactthat”(鑒于……的事實)這個四詞詞塊時,教師可以給出以下例句:“Inviewofthefactthathehasbeenworkinghard,hedeservesapromotion.”(鑒于他一直努力工作,他應該得到晉升。)通過這個例句,學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該詞塊在句子中的語義和語法功能,以及其在實際語境中的運用。教師還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學科和專業(yè)特點,選擇與學生專業(yè)相關的四詞詞塊進行教學,提高詞塊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對于理工科專業(yè)的學生,可以選擇一些與科學研究、實驗方法、數(shù)據(jù)分析等相關的四詞詞塊,如“intheprocessof”(在……過程中)、“onthebasisof”(在……基礎上)、“bymeansof”(通過……方式)等;對于文科專業(yè)的學生,則可以選擇一些與文學評論、歷史分析、社會現(xiàn)象探討等相關的四詞詞塊,如“inthecontextof”(在……背景下)、“fromtheperspectiveof”(從……角度來看)、“intermsof”(在……方面)等。這樣,學生在學習詞塊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專業(yè)的知識,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5.1.2改進教學方法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詞塊教學的效果。情境教學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各種真實或模擬的語言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運用四詞詞塊進行交流和表達。例如,在課堂上設置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活動,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運用四詞詞塊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小組討論“人工智能對未來社會的影響”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inthelongrun”(從長遠來看)、“haveaprofoundimpacton”(對……有深遠影響)、“giveriseto”(引發(fā))等四詞詞塊來闡述自己的觀點,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詞塊,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對比教學法也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將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和英語母語者在四詞詞塊使用上的差異進行對比分析,讓學生了解自己在詞塊使用上的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和改進。例如,教師可以選取一些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和英語母語者的碩士學位論文片段,將其中使用的四詞詞塊進行對比展示,分析兩者在詞塊的結(jié)構(gòu)、功能、使用頻率等方面的差異。通過對比,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認識到自己與英語母語者在詞塊使用上的差距,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地學習和積累詞塊。5.2對學習者的建議5.2.1培養(yǎng)詞塊意識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應充分認識到詞塊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增強對四詞詞塊的敏感度和關注度。在日常學習中,要注重觀察和積累四詞詞塊,養(yǎng)成主動學習詞塊的習慣。例如,在閱讀英語學術文獻、專業(yè)書籍、英文報刊雜志時,遇到四詞詞塊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筆標記出來,仔細分析其語義、語法和語用特點,并將其整理到專門的筆記本上,方便日后復習和查閱。學習者還可以嘗試將四詞詞塊運用到自己的口語和寫作練習中,通過實際運用加深對詞塊的理解和記憶。比如,在口語交流中,嘗試使用“asamatteroffact”(事實上)、“inthelongrun”(從長遠來看)等詞塊來豐富自己的表達;在寫作中,運用“inviewofthefactthat”(鑒于……的事實)、“onthebasisof”(在……基礎上)等詞塊來增強文章的邏輯性和連貫性。學習者可以通過對比分析自己與英語母語者在四詞詞塊使用上的差異,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梢赃x取一些英語母語者撰寫的優(yōu)秀碩士學位論文,與自己的論文進行對比,分析其中四詞詞塊的使用情況,包括詞塊的類型、結(jié)構(gòu)、功能以及使用頻率等方面的差異。通過對比,學習者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在詞塊使用上的不足,如詞塊類型單一、結(jié)構(gòu)運用不夠靈活、功能表達不夠準確等問題,從而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加強對相關詞塊的學習和練習。例如,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在表達觀點時,詞塊的使用較為單一,總是局限于少數(shù)幾個常見的表達,就可以通過閱讀更多的學術文獻,積累更多表達觀點的四詞詞塊,如“frommyperspective”(從我的角度來看)、“inmyopinion”(在我看來)、“itseemstomethat”(在我看來)等,以豐富自己的表達。5.2.2豐富學習資源與策略學習者應充分利用多種學習資源,拓寬四詞詞塊的學習渠道。除了教材和課堂學習外,還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如在線英語學習平臺、學術數(shù)據(jù)庫、英語學習論壇等,獲取豐富的英語學習材料,從中學習和積累四詞詞塊。例如,在一些知名的學術數(shù)據(jù)庫,如WebofScience、EBSCOhost等,學習者可以搜索到大量的英文文獻,這些文獻中包含了豐富的學術詞匯和四詞詞塊,學習者可以通過閱讀這些文獻,了解不同學科領域中四詞詞塊的使用情況,學習到一些專業(yè)領域的常用詞塊。此外,還可以利用一些英語學習APP,如百詞斬、墨墨背單詞等,這些APP中通常會有詞塊學習的功能,學習者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進行詞塊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學習者應采用多樣化的學習策略,提高四詞詞塊的學習效果??梢赃\用聯(lián)想記憶法,將四詞詞塊與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通過聯(lián)想來加深對詞塊的記憶。例如,在學習“onthevergeof”(瀕臨;即將)這個四詞詞塊時,可以聯(lián)想到“ontheedgeof”(在……邊緣),兩者意思相近,通過對比和聯(lián)想,能夠更好地記憶和區(qū)分這兩個詞塊。還可以運用語境記憶法,將四詞詞塊放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記憶,通過理解語境來掌握詞塊的含義和用法。例如,在閱讀句子“Shewasonthevergeoftearswhensheheardthebadnews.”(當她聽到這個壞消息時,她幾乎要哭了。)時,可以結(jié)合語境理解“onthevergeof”的含義,并且記住它在這種語境下的用法。此外,學習者還可以通過做練習題、背誦例句、進行口語和寫作練習等方式,鞏固所學的四詞詞塊,提高詞塊的運用能力。例如,做一些關于四詞詞塊的選擇題、填空題,通過練習加深對詞塊的理解和記憶;背誦一些包含四詞詞塊的經(jīng)典例句,在背誦的過程中體會詞塊的用法和語境;在口語和寫作練習中,盡可能多地運用所學的四詞詞塊,將詞塊融入到實際的語言表達中,提高詞塊的運用熟練度。六、研究結(jié)論與展望6.1研究主要發(fā)現(xiàn)通過對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和英語母語者碩士學位論文中四詞詞塊使用情況的對比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發(fā)現(xiàn):總體特征方面:英語母語者在碩士學位論文中四詞詞塊的使用頻率顯著高于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每百萬詞中英語母語者使用1500個,而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僅使用1200個。在詞塊類型多樣性上,英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