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型麻疹護理措施_第1頁
異型麻疹護理措施_第2頁
異型麻疹護理措施_第3頁
異型麻疹護理措施_第4頁
異型麻疹護理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異型麻疹護理措施一、前言麻疹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在兒童中較為多發。而異型麻疹相對較為少見,但因其臨床表現與典型麻疹有所不同,往往給診斷和治療帶來一定挑戰。作為醫護人員,對于異型麻疹患者的護理工作至關重要,不僅關系到患者的康復,還能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通過本次護理查房,我們將深入探討異型麻疹患者的護理措施,總結經驗,提升護理水平。二、病例介紹患者李某,男,12歲。因發熱、咳嗽伴皮疹3天入院。患者3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體溫最高達39.5℃,伴有咳嗽,為干咳,無咳痰。隨后全身皮膚陸續出現皮疹,初起為紅色斑丘疹,逐漸融合成片,以四肢、軀干為主,面部皮疹較少。患者曾在當地診所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療,癥狀無緩解。既往體健,否認麻疹疫苗接種史。入院查體:體溫39.2℃,脈搏10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壓90/60mmHg。神志清,精神稍差,全身皮膚可見散在及融合性紅色斑丘疹,壓之褪色。口腔黏膜未見柯氏斑,咽充血,雙側扁桃體Ⅰ度腫大。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少許干啰音。心率102次/分,律齊,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雜音。腹軟,肝脾未觸及。血常規:白細胞計數5.6×10?/L,中性粒細胞比例45%,淋巴細胞比例50%,血紅蛋白120g/L,血小板計數150×10?/L。胸部X線片:雙肺紋理增粗。初步診斷為異型麻疹。三、護理評估1.健康史:詳細詢問患者麻疹疫苗接種史,了解其是否有麻疹接觸史,本次發病的誘因等。該患者否認麻疹疫苗接種史,近期有與麻疹患者接觸的可能,為疾病的診斷提供了重要線索。2.身體狀況評估-生命體征:密切監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的變化,了解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患者入院時體溫39.2℃,脈搏10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壓90/60mmHg,提示存在發熱及輕度循環功能異常。-皮疹情況:仔細觀察皮疹的形態、分布、顏色、大小及變化情況。患者全身皮膚可見散在及融合性紅色斑丘疹,以四肢、軀干為主,面部皮疹較少,符合異型麻疹的皮疹特點。-呼吸道癥狀:評估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癥狀的程度,肺部聽診情況。患者咳嗽為干咳,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少許干啰音,提示呼吸道存在炎癥。-口腔黏膜:檢查口腔黏膜是否有柯氏斑,雖然該患者口腔黏膜未見柯氏斑,但不能排除麻疹的可能。3.心理社會評估:患者因疾病不適及對疾病的擔憂,可能出現焦慮、恐懼等情緒。了解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認知程度,是否了解疾病的傳播途徑、治療方法及預后等,以便給予針對性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該患者年齡較小,對疾病的認知有限,家屬也表現出一定的焦慮情緒。四、護理診斷1.體溫過高:與異型麻疹病毒感染有關。2.皮膚完整性受損:與皮疹有關。3.氣體交換受損:與呼吸道炎癥有關。4.焦慮:與對疾病的擔憂及身體不適有關。五、護理目標與措施1.體溫過高-護理目標:患者體溫恢復正常,發熱期間無驚厥等并發癥發生。-護理措施-病情觀察:每4小時測量體溫一次,觀察體溫變化規律,及時發現熱峰變化。-降溫處理:根據體溫情況采取適當的降溫措施。體溫在38.5℃以下時,可采用溫水擦浴等物理降溫方法;體溫超過38.5℃時,遵醫囑給予退熱藥物,如布洛芬等,并觀察用藥后的反應。-環境調節:保持病房溫度適宜,一般在22-24℃,濕度在50%-60%,減少患者的不適感。-補充水分:鼓勵患者多飲水,每日攝入量不少于1500-2000ml,以補充發熱導致的水分丟失,防止脫水。2.皮膚完整性受損-護理目標:患者皮疹無破潰、感染,皮膚保持清潔、完整。-護理措施-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每日用溫水擦拭皮膚,動作輕柔,避免損傷皮膚。-皮疹觀察:密切觀察皮疹的變化,如皮疹是否增多、融合、有無瘙癢、破潰等情況,及時發現異常并報告醫生。-避免搔抓:向患者及家屬解釋搔抓皮疹的危害,指導患者剪短指甲,必要時可戴手套,防止搔抓引起皮膚破損和感染。-衣著選擇:給患者穿著寬松、柔軟、棉質的衣物,減少對皮膚的摩擦。3.氣體交換受損-護理目標:患者呼吸平穩,呼吸道通暢,肺部啰音減少或消失。-護理措施-病情觀察: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頻率、節律、深度及呼吸困難的程度,監測血氧飽和度,及時發現呼吸異常情況。-呼吸道護理:指導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定時協助患者翻身、拍背,促進痰液排出。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時,可遵醫囑給予霧化吸入,稀釋痰液。-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誤吸。對于咳嗽無力或昏迷的患者,可給予吸痰。-體位護理:給予患者半臥位或坐位,有利于呼吸,減輕呼吸困難癥狀。-氧療:根據患者的血氧飽和度情況,必要時給予吸氧,改善氧合。4.焦慮-護理目標:患者及家屬焦慮情緒減輕,能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護理措施-心理支持:主動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態,給予關心和安慰,緩解其緊張情緒。-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異型麻疹的相關知識,包括疾病的病因、治療方法、預后等,增加其對疾病的了解,減輕恐懼心理。-鼓勵參與:鼓勵患者及家屬參與護理過程,如協助患者翻身、喂水等,增強其自我照顧能力和對治療的信心。-放松訓練: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聽音樂等放松訓練,緩解焦慮情緒。六、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1.肺炎-觀察要點:密切觀察患者咳嗽、咳痰情況,痰液的性狀、顏色、量,肺部啰音的變化,以及體溫、呼吸、心率等生命體征的改變。若患者咳嗽加重,痰液增多、變黃,肺部啰音增多,體溫持續不退或再次升高,呼吸、心率加快,應警惕肺炎的發生。-護理措施-呼吸道護理:加強呼吸道護理,如上述氣體交換受損的護理措施,促進痰液排出,防止肺部感染加重。-抗感染治療:遵醫囑及時給予抗生素治療,觀察用藥效果及不良反應。-病情監測:密切監測患者的病情變化,定期復查血常規、胸部X線片等,評估肺炎的治療效果。2.腦炎-觀察要點:注意觀察患者有無頭痛、嘔吐、煩躁不安、嗜睡、驚厥、昏迷等神經系統癥狀。若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報告醫生,考慮腦炎的可能。-護理措施-病情觀察: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狀態、瞳孔大小及對光反射、肢體活動等情況,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安全護理:對于煩躁不安或驚厥的患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加床欄、使用約束帶等,防止墜床、受傷。-配合治療:遵醫囑給予脫水、降顱壓、抗病毒等治療,觀察用藥效果及不良反應。-生活護理:做好患者的生活護理,保持口腔、皮膚清潔,防止并發癥的發生。七、健康教育1.疾病知識教育: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異型麻疹的病因、傳播途徑、臨床表現、治療方法及預后等知識,使其對疾病有全面的了解,消除恐懼心理。2.預防知識教育:強調麻疹疫苗接種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家屬按時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的有效措施。同時,介紹麻疹的隔離措施,如患者應隔離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長至出疹后10天,避免與易感人群接觸,防止疾病傳播。3.生活指導:指導患者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勞累。飲食上給予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多飲水,促進身體恢復。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勤換衣物,保持皮膚清潔。4.康復指導:告知患者及家屬出院后仍需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如有無發熱、皮疹反復等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就醫。同時,鼓勵患者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八、總結通過本次護理查房,我們對異型麻疹患者的護理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從患者入院時的評估,到制定針對性的護理診斷、目標及措施,再到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以及健康教育的實施,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在護理過程中,我們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給予有效的護理措施,患者的體溫逐漸恢復正常,皮疹未出現破潰感染,呼吸道癥狀得到改善,焦慮情緒也有所減輕。同時,我們注重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提高了他們對疾病的認知和自我護理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加強對異型麻疹等傳染病患者的護理,不斷總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