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3《聲聲慢(尋尋覓覓)》教學設計(表格式)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9 3《聲聲慢(尋尋覓覓)》教學設計(表格式)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9 3《聲聲慢(尋尋覓覓)》教學設計(表格式)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9 3《聲聲慢(尋尋覓覓)》教學設計(表格式)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9 3《聲聲慢(尋尋覓覓)》教學設計(表格式)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設計

課程基本信息學科高中語文年級高一年級學期秋季課題聲聲慢教科書書名:普通高中教科書語文(必修下冊)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12月教學目標1.感受女性細膩敏銳的極致感官,體會冷冷清清的氣氛;2.分析女性生活化的六大意象,體會意象的情感內涵。3.掌握女性清新自然的口語表達,體會強烈的自我意識。2.領悟女性知識分子的家國意識,體會“閨音原唱”的本真。教學內容教學重點:1.分析女性生活化的六大意象,體會意象的情感內涵。2.掌握女性清新自然的口語表達,體會強烈的自我意識。教學難點:1.領悟女性知識分子的家國意識,體會“閨音原唱”的本真。教學過程宋代女詞人的書寫意識——以李清照《聲聲慢》為例一、雙重性別與女性詞人宋代詞人筆下有諸多女性抒情主人公形象:溫庭筠《菩薩蠻》:“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寫女子起床梳洗時的嬌慵姿態(tài),以及妝成后的情態(tài)。韋莊《女冠子》:“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寫女子與情人臨別時的情事,及自從別后的相思苦況。李珣《南鄉(xiāng)子》:“暗里回眸深屬意,遺雙翠,騎象背人先過水。”寫少女偶遇少年,一見鐘情,巧妙地佯失雙釵,暗約相會。以上三首詞為我們展現(xiàn)了細膩豐富的女性形象,但是它們的寫作者的身份卻很微妙,都是男性,這就是“雙重性別”。而女性詞人往往擁有多情而敏感的心,相比于男子做閨音而言,她們體現(xiàn)著“閨音原唱”的本真,以詩詞記錄自己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和思想情感。今天,我們就追隨一位女性詞人敏銳纖細的感官,來體悟她筆下沉郁悲涼的女性生活場景。(聽名家配樂朗讀《聲聲慢》)二、女性細膩敏銳的極致感官李清照作為一位女性作家,擅長將其細膩敏銳的感官體驗融入詞作中:如她對身體上的寒意特別敏銳,有《醉花陰》“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還有《南歌子》“涼生枕簟淚痕滋”,《行香子》“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等。這些有關冷暖的詞匯,構成了女性詩詞獨特的美。這首《聲聲慢》對感官的體驗達到了極致,請同學們展開思考,自由發(fā)表看法。觸覺:“冷冷清清”“乍暖還寒(忽暖忽冷,天氣變化無常)”,是身體對溫度變化的直接體會。“晚來風急”給人以天色漸晚冷意難敵之感。味覺:“三杯兩盞淡酒”淡酒指向酒味之淡。視覺:“雁過也”“滿地黃花(菊花)堆積”抬頭看到飛雁漸行漸遠,低頭看到滿地盛開的菊花無人共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的黑(怎樣挨到天黑)”“到黃昏”看著暮色四合,孤獨之感也會蔓延得更為強烈。聽覺:“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挨到黃昏,視覺休息了,聽覺卻開始干擾了,那梧桐葉上的雨聲,一點一滴地發(fā)出聲音來,心情仍舊不能寧靜。總結:此詞融合了觸覺、味覺、視覺、聽覺四種感官,用最傷感的季節(jié)——秋季,最傷感的時間——黃昏,最傷感的天氣——急風細雨,最傷感的處境——獨自一人,共同渲染出一種冷冷清清的氛圍,對于感官的高度敏感,非女子不能體會。三、女性生活化的意象選取在男性中心的傳統(tǒng)社會中,女性總是倍受禮教壓迫,她們只能依附男性在狹小的庭院中生存。但即便如此,宋代女詞人仍舊勇突重圍,用文字書寫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與情感歷程。她們所選取的常用意象與現(xiàn)實的生存空間息息相關。1.請大家找出詞作中的意象,并分析,填寫下表。李清照以庭院樓閣為輻射點,描寫自己的生活起居,故而調動身體所有感官所能感知的一切,都一一羅列進來。所以這六種意象在選取上具有一定的生活化特征。而且這六種意象表現(xiàn)的意境都是沉郁悲涼的,正是“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2.即使是同樣意象的選擇,男性書寫和女性書寫所賦予的情感內涵也有區(qū)別。聯(lián)系以下三首詩詞,再次解讀“淡酒”意象。王翰《涼州詞二首·其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范仲淹《漁家傲·秋思》: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詩人皆愛酒,也愛它帶來的精神熨帖。在男性詩人筆下,王翰豪飲“美酒”,酒中飲的是曠達奔放,視死如歸;范仲淹“濁酒”一杯,酒中飲的是深沉憂國,濃重思鄉(xiāng);曹操對酒當歌,酒中飲的是求賢若渴,爭霸天下。不管情感內涵怎樣變化,這些男性詩人筆下的“酒味”和強烈的情感對應,都是灼熱濃烈的。而獨有李清照筆下的“淡酒”,綿長柔和的味覺體驗,更符合女性朦朧的、緩慢的、如絲般不斷絕的愁緒。3.另一個與“淡酒”意象類似的是“雨滴梧桐”,可否解讀?李清照強調了“細雨”,因為細雨中梧桐葉上的雨水積累得慢,一點一滴也打得慢。對孤獨的人來說,時間的可怕就在于慢,忍受著雨一點一滴地提醒自己:時間過得多么慢啊,生命是多么漫長啊!這種聽覺的刺激,雖不強烈,卻不可休止,契合女性哀怨綿長、經久不散的愁情體驗。4.在意象的選擇上,李清照還選擇了兩個與丈夫有關的共同回憶——花、雁,請結合李清照的早期詞作《一剪梅》分析這兩個意象的區(qū)別。《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花:“紅藕香殘”粉紅色的蓮花雖然凋殘,但紅色尚在,香氣猶存。一個“殘”字讓人傷感,但這傷感并不深切,生活的熱情還在。“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枯萎,凋零殆盡),如今有誰堪摘”使用了擬人的手法,菊花遍地盛開,如今枯敗凋零,人與花一樣憔悴,已經沒有什么能夠采摘的了,真是無望。用落花堆積的厚重感,寫出了愁緒的厚重。相比之下,“滿地黃花堆積”更顯絕望。雁:“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一個“回”字,大雁帶來的是對外出求學丈夫回來的盼望與思念,也帶來了“錦書”的希望。“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一個“過”字,無停留之意,雁飛過,卻和看雁的人無任何聯(lián)系。更惱人的是,偏是舊相識,傳書的大雁還在,丈夫卻已不在人世,只余絕望。5.不管是女性哀怨綿長、經久不散的情感特征,還是與丈夫有關的共同回憶,李清照作為女性詞人,所選的意象都是與自身生活環(huán)境息息相關的,呈現(xiàn)一種生活化的特征。盡管女性詞人所見的意象往往局限于庭院樓閣的狹小空間內,但她們賦予了意象更多自我生命體驗和情感內涵,使意象更有人性的魅力。四、女性清新自然的口語表達清初詞人彭孫遹在《金粟詞話》中評價易安體為“用淺俗之語,發(fā)清新之思”。《聲聲慢》中有很多這樣清新自然的口語化表達,請大家找出來。(ppt展示整首詞,將口語化的詞標紅)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1.分析三個“怎”。怎敵他、晚來風急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三個“怎”字正是貼近李清照的內心寫照,也是一個女子面臨種種悲愁迷茫無助的真實寫照。僅靠幾杯淡酒,叫我如何抵擋得住漸含涼意的秋風?窗邊孤獨守望,叫我如何一個人熬到天黑?又有誰能真正理解我那已經達到頂點的哀愁之情?這三個“怎”字表達的都是愁,但渲染程度卻是一層比一層強烈。2.分析“也”字。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這個“也”字,韻味不簡單,是突然冒出來的語氣詞,本帶著點喜悅輕松的情緒。這只大雁,是季節(jié)的符號,說明秋天來了;加上又是“舊相識”,是老朋友了。本該“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可是李清照卻樂不起來。秋天來了,群芳零落,尚且悲不自禁;又因舊相識,憶起過去歲月,悲涼更加濃重。一個“也”字本以為能讓情緒有所回轉,但沒想到轉瞬又跌落更深的愁怨之中,展現(xiàn)女子真實的心理情態(tài)。3.分析開篇十四個疊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張端義《貴耳集》:“本朝非無能詞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疊字者。”羅大經《鶴林玉露》:“起頭連疊十四字,以一婦人,乃能創(chuàng)意出奇如此。”尋尋覓覓——動作——若有所失(表現(xiàn)……的狀態(tài))冷冷清清——環(huán)境——寂寞冷清(渲染……的氣氛)凄凄慘慘戚戚——心理——凄涼慘淡(表達……的情感)以七組疊詞開頭,描繪了她“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的心理過程。七組疊詞從動作、環(huán)境、心理感受三方面,多層次地表現(xiàn)了一位寡居婦人茫然若失而回顧尋覓的孤獨之境。起篇,詞人內心若有所失,是尋找失墜的記憶,還是追念往事?接著,先感于外“冷冷清清”,在一個悲傷凄涼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暗淡無情,冷漠無比;后感于內“凄凄慘慘戚戚”,詞人陷入愁境,不得解脫,被孤獨寡歡的氣氛所包圍。4.詞中每一個字詞讀來都是平淡親切,明白如話,卻又妥帖自然地表達出一個女子最真實的所見所感。李清照生活的年代正是理學思想牢牢禁錮人們頭腦的時期,對女性的壓制和歧視也達到了一個高潮。但是以李清照為代表的女詞人對孤苦凄涼的寡居生活大膽言說,毫不掩飾自己的苦楚,從禮教的藩籬中掙脫,表現(xiàn)出強烈的自我意識。五、女性知識分子的家國意識1.《聲聲慢》開篇“尋尋覓覓”,李清照到底在尋覓什么呢?請聯(lián)系她的生平信息談一談。1084年:出生,書香名門之后。1101年:結婚,與丈夫趙明誠琴瑟和鳴。1127年:金滅北宋,靖康之恥,渡江南下。1129年:趙明誠去世,遇人不淑,再婚離婚。約1155年:孤苦離世。李清照的生平一在尋覓幸福的愛情,二在尋覓自身的價值,三在尋覓國家民族的前途。2.在中國封建社會,女性本身就遭受男權社會的壓制和奴役,如果能得到比較真誠的愛情,那已經是萬幸之極,李清照便屬于這幸運中的一員,但是世事無常,風云突變,“靖康之變”使所有的北宋人淪為金的臣民。在動亂年代,女性更遭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