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1講人與環境高中總復習·生物課程標準1.
探討人口增長對環境造成的壓力。2.
關注全球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壞、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
性喪失和環境污染等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對生物圈的穩態造成威脅,同時
也對人類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造成影響。3.
概述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以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意
義,并嘗試提出人與環境和諧相處的合理化建議。1.破考點·抓必備2.研真題·扣教材3.驗收效·提能力目錄Contents01破考點·抓必備梳理歸納,鞏固基本知識考點一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1.
人口增長與生態足跡(1)生態足跡
(2)人口增長帶來的環境壓力①人口增長必定會加大對生存空間、食物及衣物等日常用品的需求,排放
的垃圾增多,因此生態足跡總量增大。②人口增長過快會壓縮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使地球提供資源的能力(生
態承載力總量)降低,最終使生態足跡總量的增速
?生態承載力總
量的增速,出現生態赤字,引發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提醒食用牛肉比食用蔬菜產生的生態足跡要大,因為牛所處的營養級比蔬
菜高,牛生存所需的資源占有一定的草地面積,吸收牛生命活動產生的
CO2也占有一定的森林、草地或農田面積,所以食用牛肉會比食用蔬菜產
生的生態足跡要大。大于
2.
關注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
3.
生態環境問題的特點及應對措施(1)特點:
?。(2)影響: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對生物圈的穩態造成威脅,并影響到人
類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3)措施:正確處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踐行經濟、社會和生
態相互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具有全球性
1.
(選擇性必修2
P83正文)生態足跡是指維持全人類生存所需的生產資
源的土地和水域面積。
(
×
)提示:生態足跡除包括維持全人類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源的土地和水域面積
外,還包括吸納廢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積等。×2.
(選擇性必修2
P87思考·討論)綠色出行、“光盤行動”、節水節能
等,都可以縮小生態足跡。
(
√
)3.
(選擇性必修2
P83圖4-1)生態足跡中的碳足跡表示扣除海洋對碳的
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面積。
(
√
)4.
(選擇性必修2
P86圖4-2)最為常見的環境污染是水體污染、土壤污
染和大氣污染。
(
√
)√√√5.
(選擇性必修2
P87正文)水體富營養化、藻類植物大量繁殖,主要是
由于有毒物質在生物體內的積累和濃縮。
(
×
)提示:水體富營養化、藻類植物大量繁殖主要是由水體中N、P元素超標導
致的。×
1.
(2025·江蘇徐州調研)生態足跡,又叫生態占有,是指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維持某一人口單位(一個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全人類)生存所需要的生產資源和吸納廢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積。生態承載力指的是地球能為人類提供的生物生產性土地和水域面積的總和,代表了地球提供資源的能力。對某一區域而言,不僅要關注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的大小及變化情況,更要關注兩者之間的差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快,人口增長慢,所以人均生態足跡大B.
居民適當提高食物中蔬菜的占比,可以增大生態足跡C.
生態足跡大于生態承載力時會出現生態赤字D.
可以通過發展科技來提高生態承載力√解析:
生態足跡與人的消費水平和生活方式有關,發達國家雖然人口增長慢,但是經濟發展快,物質生活水平較高,技術條件高,而這些方面都可能會增大人均生態足跡,A正確;能量是逐級遞減的,營養級越高,在能量流動過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產生的CO2就越多,所需生產資源和吸納廢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積就越大,因此居民適當提高食物中蔬菜的占比,縮短食物鏈,可以減少生態足跡,B錯誤;城市的生態足跡如果超過城市所能提供的生態承載力,就會出現生態赤字;如果小于城市的生態承載力,則表現為生態盈余,C正確;人類可以通過發展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開發新資源,改善環境使其更加適合人類生存,從而提高生態承載力,D正確。2.
海洋污染已成為全球重大環境問題之一。海南管轄的海域面積大,保護
好海洋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海洋污染主要來自陸源性污染物排入、海上活動和直接向海洋傾倒廢物B.
赤潮和水華的發生與人類活動造成海水富營養化有關C.
海洋污染使海洋生物死亡,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D.
紅樹林生態修復是保護沿海海洋環境的重要舉措解析:
赤潮的發生與人類活動造成海水富營養化有關,水華的發生與
人類活動造成淡水富營養化有關,B錯誤。√題后歸納圖解水體富營養化產生機制考點二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1.
生物多樣性
提醒同種生物不同個體間的差異屬于遺傳多樣性;不同種生物之間的差異屬于物種多樣性。2.
生物多樣性的價值cc3.
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原因c4.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cccc
1.
(選擇性必修2
P90~91思考·討論)任何一個滅絕的物種都會帶走它獨
特的基因,這屬于生物多樣性的物種多樣性。
(
×
)2.
(選擇性必修2
P90正文)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種群多樣性和
生態系統多樣性。
(
×
)提示: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3.
(選擇性必修2
P90~91思考·討論)紅樹林對海岸的防護作用,說明生
物多樣性具有潛在價值。
(
×
)4.
(選擇性必修2
P92正文)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明顯大于它的直接價
值。
(
√
)5.
(選擇性必修2
P94正文)易地保護能給物種提供好的生存空間,所以
它的保護效果優于就地保護。
(
×
)6.
(選擇性必修2
P94正文)就地保護如建立自然保護區或國家公園,是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最有效措施。
(
√
)×√×√
1.
(2021·廣東高考3題)近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卓有成效,粵港澳大灣
區的生態環境也持續改善。研究人員對該地區的水鳥進行研究,記錄到
146種水鳥,隸屬9目21科,其中有國家級保護鳥類14種,近海與海岸帶濕
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鳥的主要棲息地。該調查結果直接體現了生物多樣性
中的(
)A.
基因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B.
種群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C.
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D.
基因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可知,該地區的水鳥有146種,體現了物種多樣
性;近海、海岸帶濕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鳥的主要棲息地,體現了生態系
統多樣性。題后歸納分析生物多樣性三個層次的內在關系2.
(2025·河北滄州模擬)《逍遙游》中惠子和莊子有段對話“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立之途,匠者不顧……’莊子曰:‘……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不同樗樹形態、結構存在一定的差異,這體現了生物的物種多樣性B.
樗樹葉片的臭味屬于一種化學信息,可調節生態系統中的種間關系C.
惠子強調樗樹沒有直接價值,莊子強調樗樹具有間接價值D.
樗樹光合作用同化的能量除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外,還會流向下一
個營養級√解析:
不同樗樹形態、結構存在一定的差異,這體現了遺傳多樣性,A錯誤;惠子強調樗樹沒有制作家具等實用性直接價值,莊子強調樗樹具有提供休閑場所等非實用性直接價值,C錯誤;樗樹光合作用同化的能量一部分被自身呼吸消耗,一部分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又可流向下一個營養級和流向分解者,D錯誤。02研真題·扣教材探究分析,培養核心技能1.
(2024·廣東高考1題)“碳匯漁業”,又稱“不投餌漁業”,是指充分
發揮生物碳匯功能,通過收獲水產品直接或間接減少CO2的漁業生產活
動,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踐行“大食物觀”的舉措之一。下列生產
活動屬于“碳匯漁業”的是(
)A.
開發海洋牧場,發展深海漁業B.
建設大壩魚道,保障魚類洄游C.
控制無序捕撈,實施長江禁漁D.
增加餌料投放,提高漁業產量√解析:
開發海洋牧場,發展深海漁業可獲取水產品且不需要投餌,屬
于“碳匯漁業”,A符合題意;建設大壩魚道,保障魚類洄游,控制無序
捕撈,實施長江禁漁,均沒有收獲水產品,不屬于“碳匯漁業”,B、C不
符合題意;增加餌料投放,不符合“不投餌漁業”,故不屬于“碳匯漁
業”,D不符合題意。2.
(2024·河北高考17題改編)通過系統性生態治理,如清淤補水、種植水生植物和投放有益微生物等措施,白洋淀濕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清除淀區淤泥減少了系統中氮和磷的含量,可使水華發生概率降低B.
對白洋淀補水后,可大力引入外來物種以提高生物多樣性C.
種植水生植物使淀區食物網復雜化后,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增強D.
水中投放能降解有機污染物的有益微生物可促進物質循環√解析:
水體中氮、磷含量增加可引起水體富營養化,清除淀區淤泥減少了該生態系統中氮和磷的含量,可使水華發生概率降低,A正確;大量引入外來物種可能導致生物入侵,從而導致淀區生物多樣性降低,B錯誤;一般來說,生態系統中的組分越多,食物網越復雜,其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強,抵抗力穩定性就越高,C正確;水中投放能降解有機污染物的有益微生物,能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從而促進物質循環,D正確。3.
(2023·湖北高考7題)2020年9月,我國在聯合國大會上向國際社會作
出了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某湖泊早年受周邊農業
和城鎮稠密人口的影響,常年處于CO2過飽和狀態。經治理后,該湖泊生
態系統每年的有機碳分解量低于生產者有機碳的合成量,實現了碳的零排
放。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低碳生活和綠色農業可以減小生態足跡B.
水生消費者對有機碳的利用,緩解了碳排放C.
湖泊沉積物中有機碳的分解會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而加劇D.
在湖泊生態修復過程中,適度提高水生植物的多樣性有助于碳的固定√解析:
生態足跡是指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維持某一人口單位(一個
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全人類)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源和吸納廢物的土
地及水域的面積,低碳生活和綠色農業可以減小生態足跡,A正確;水生
消費者利用有機碳的生理過程為呼吸作用,其氧化分解有機碳,釋放二氧
化碳,會加速碳的排放,B錯誤;湖泊沉積物中有機碳被微生物通過細胞
呼吸分解成二氧化碳,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加強,因此
湖泊沉積物中有機碳的分解會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而加劇,C正確;在湖泊
生態修復過程中,適度提高水生植物的多樣性可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同時提高水生植物的多樣性有助于光能的充分利用,可使光合作用固定的
二氧化碳增加,即有助于碳的固定,D正確。溯源教材(1)步行、食用蔬菜可以減小生態足跡。
(見選擇性必修2
P83正文)(2)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使溫室效應加劇。
(見選擇性必修2
P86圖4-2)4.
(2024·江西高考18題)福壽螺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因其食性廣泛、
繁殖力強,給輸入地的生態系統造成不利影響。回答下列問題:(1)某稻田生態系統中,福壽螺以水稻為食,鴨以福壽螺為食。上述生
物組成的食物鏈中,消費者是
?。解析:
某稻田生態系統中,福壽螺以水稻為食,鴨以福壽螺為食,上述生物組成的食物鏈中水稻為生產者,福壽螺和鴨為消費者。福壽螺和鴨(2)研究人員統計發現,福壽螺入侵某生態系統后,種群數量呈指數增
長。從食物和天敵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解析:
福壽螺入侵某生態系統后,種群數量呈指數增長的原因可能是該生態系統中福壽螺可以吃的生物種類多,且沒有捕食福壽螺的天敵,數量增長較快。福壽螺可以吃的生物種類多,
且沒有捕食福壽螺的天敵,數量增長較快(3)物種多樣性與群落內物種的豐富度和均勻度相關(均勻度指群落內
物種個體數目分配的均勻程度。一定條件下,物種均勻度提高,多樣性也
會提高)。研究人員統計了福壽螺入侵某濕地生態系統前后,群落中各科
植物的種類及占比(見表)。分析表中的數據可發現,福壽螺的入侵使得
該群落中植物的物種多樣性
,判斷依據是
?
?。減小物種數量減少,均勻
度下降入侵前入侵后科物種數目(種)各物種的個體數量占比范圍(%)物種數目(種)各物種的個體數量占比范圍(%)甲104.6~4.881.1~1.8乙93.1~3.371.8~2.5丙53.1~3.343.0~3.2丁32.7~2.8319.2~22.8總個體數(個):2
530總個體數(個):2
550解析:
均勻度指群落內物種個體數目分配的均勻程度。一定條件下,物種均勻度提高,多樣性也會提高,由表格可知,入侵后物種數量減少,各物種的個體數量占比差異增大,即物種均勻度降低,所以福壽螺的入侵使得該群落中植物的物種多樣性減小。(4)通過“稻鴨共育”技術在稻田中引入鴨防治福壽螺的危害,屬
于
防治。為了驗證“稻鴨共育”技術防治福壽螺的效果,研究人
員在引入鴨之前,投放了一定數量的幼齡、中齡和老齡福壽螺(占比分別
為70%、20%和10%);引入鴨一段時間后,發現鴨對幼齡、中齡和老齡
福壽螺的捕食率分別為95.2%、60.3%和1.2%,結果表明該技術能防治
福壽螺危害。從種群年齡結構變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
?
?。生物引入鴨一段時
間后,發現鴨對幼齡、中齡和老齡福壽螺的捕食率分別為95.2%、60.3%
和1.2%,會導致之后幼齡和中齡的個體數少于老齡個體數,年齡結構會
逐漸變為衰退型,最終種群數量減少甚至滅絕解析:
通過“稻鴨共育”技術在稻田中引入鴨防治福壽螺的危害,
屬于生物防治;引入鴨一段時間后,發現鴨對幼齡、中齡和老齡福壽螺的
捕食率分別為95.2%、60.3%和1.2%,會導致之后幼齡和中齡的個體數
少于老齡個體數,年齡結構會逐漸變為衰退型,最終種群數量減少甚至滅
絕,所以該技術能防治福壽螺危害。
(1)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行為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2022·浙江6月選考)
(
×
)提示: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2)海南熱帶雨林的直接價值體現在其具有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和凈化
水質功能,被譽為“綠色水庫”。
(2022·廣東高考)
(
×
)提示: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和凈化水質等調節生態系統的功能方面的價值
是間接價值。××(3)根據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要求,經濟和社會發展應最大限度地滿足當
代社會的需求。
(2022·湖北高考)
(
×
)提示:根據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要求,經濟和社會發展應注重生態、經濟、
社會持久而協調的發展。(4)赤潮和水華的發生與人類活動造成海水富營養化有關。
(2022·海
南高考)
(
×
)提示:赤潮的發生與人類活動造成海水富營養化有關,而水華屬于淡水富
營養化。××(5)紅樹林的海岸防護作用和觀賞性體現了紅樹林生態系統的直接價
值。
(2021·海南高考)
(
×
)提示:其防護作用體現了間接價值,而觀賞性體現了紅樹林的直接價值。(6)對麋鹿種群進行圈養復壯、放歸野外的過程屬于就地保護。
(2021·河北高考)
(
×
)提示:對麋鹿種群進行圈養復壯、放歸野外的過程屬于易地保護。××03驗收效·提能力跟蹤訓練,檢驗學習效果一、選擇題1.
(2025·黑龍江雙鴨山開學考)生態足跡又叫生態占用,是指在現有技
術條件下,維持某一人口單位生存所需的生產資源和吸納廢物的土地及水
域的面積。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生態足跡的值越大,代表人類所需的資源越多,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越大B.
人類食用牛肉會比食用蔬菜產生的生態足跡要小C.
生活方式不同,生態足跡的大小可能不同D.
生態足跡中的草地表示生產肉、奶、毛、皮等畜牧產品所需的草地面積1234567891011√解析:
生態足跡的值越大,代表人類所需的資源越多,產生的廢物越
多,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越大,A正確;人類食用牛肉會比食用蔬菜產生
的生態足跡要大,B錯誤;生活方式不同,生態足跡的大小可能不同,如
步行和駕車形成的生態足跡不同,C正確;一個人的糧食消費量可以轉換
為生產這些糧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積,而他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可以轉換
成吸收這些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農田的面積,生態足跡中的草
地表示生產肉、奶、毛、皮等畜牧產品所需的草地面積,D正確。12345678910112.
(2025·山東青島高三質檢)我國第7次人口調查顯示,由于我國人口基
數大,出生率不高,人口老齡化日趨顯現,人口的增長已滿足不了我國高
速發展的需要,為此國家提出了“三孩政策”。下列關于人口問題的敘述
正確的是(
)A.
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因此人口調查常常采用的是估算的方法B.
之前在我國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許多都與人口眾多有直接或間接
的關系C.
出生率低,老齡化嚴重,我國的人口已經走向衰退了,所以提出了“三
孩政策”D.
出生率低導致性別比例失調,所以未來幾年我國一定會出現出生率<
死亡率的現象√1234567891011解析:
人口調查常常采用逐個計數的方法,A錯誤;我國人口基數大,
目前仍處于增長型,并未走向衰退,但人口增長速率下降,所以提出“三
孩政策”,C錯誤;性別比例失調不是出生率低導致的,而是由社會理念
等多個因素造成,D錯誤。12345678910113.
(2025·海口市模擬)生態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生態環境的好
壞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生態環境部門梳理出十大重點任務,包括增藍
天、保碧水、護凈土、優生態等。為完成生態環境的保護任務,下列相關
措施錯誤的是(
)A.
減少尾氣排放及減少微生物分解產生的CO2,可實現增藍天B.
減少生活污水排放,加強河流污染防治,有助于保碧水C.
開展重金屬污染防控,加強農業用藥污染防治,有助于護凈土D.
加強山水林田綜合治理,推進河湖生態修復,有助于優生態解析: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屬于正常生命活動,若減少,將不利于生態
系統的物質循環,A錯誤。√12345678910114.
(2025·河北滄州模擬)碳匯是通過植樹造林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
的過程、活動或機制。城市綠地作為自然—人工復合系統,既存在自然選
擇,也存在人工選擇,在兩種不同的選擇壓力下,植物的碳匯存在潛在沖
突。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自然選擇關注植物在變化環境下的生存能力B.
人工選擇關注現有植物固定CO2的能力C.
城市生態系統中的碳循環會因碳釋放過多而失衡D.
固碳和儲碳并舉是緩解全球氣候變化的關鍵措施√1234567891011解析:
自然選擇注重選擇出適應環境的個體,關注在變化環境中生物
適應環境的能力,A正確;人工選擇是根據人類的需求選擇符合人類需要
的生物類群,如從碳匯的角度,選擇固定CO2能力強的物種,B正確;碳循
環的范圍是整個生物圈,在一個城市生態系統內無法形成碳循環,C錯
誤;固碳和儲碳能力的增強均可降低環境中CO2的量,有利于緩解全球氣
候的變化,D正確。12345678910115.
(2024·遼寧期末)雙臺子河口自然保護區位于盤錦市雙臺子河入海處
的蘆葦沼澤地帶,主要保護丹頂鶴、黑嘴鷗等多種珍稀水禽及其棲息地的
濱海濕地生態環境。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
該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
三個層次B.
該自然保護區出售蘆葦的收入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C.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關鍵是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D.
為保護濕地基本生態環境及物種多樣性,應禁止開發和利用√1234567891011解析:
該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遺傳)多樣性、生態系統
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三個層次,A錯誤;該自然保護區出售蘆葦的收入體
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B錯誤;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關鍵是要處理好
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建立自然保護區后,不允許人們隨便進入干擾生物
的正常生活和棲息環境,C正確;為保護濕地基本生態環境及物種多樣性
不是禁止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而是合理利用,D錯誤。12345678910116.
(2025·河北邢臺開學考)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
以紅樹植物為主體的木本植物群落。紅樹林生態系統能捕獲和儲存大量有
機碳并埋藏在土壤里,被稱為海岸帶“藍碳”。迄今為止,在我國紅樹林
濕地記錄到的生物物種數已超過3
000種,紅樹林也因此被稱為生物多樣性
最高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紅樹林生態系統的生物物種數超過3
000種,體現了生態系統多樣性B.
紅樹林生態系統的擴大有利于提高生態承載力C.
海岸帶“藍碳”的形成,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D.
提高紅樹林生態系統的面積,有利于提高海岸帶“藍碳”的儲量√1234567891011解析:
紅樹林生態系統的生物物種數超過3
000種,體現了生物多樣性
中的物種多樣性,A錯誤;紅樹林生態系統能捕獲和儲存大量有機碳并埋
藏在土壤里,被稱為海岸帶“藍碳”,紅樹林生態系統的擴大有利于提高
生態承載力,提高紅樹林生態系統的面積,有利于提高海岸帶“藍碳”的
儲量,B、D正確;間接價值主要體現在調節生態系統的功能等方面,海岸
帶“藍碳”的形成,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C正確。12345678910117.
(2025·山東百校聯考)中國特有珍稀鳥類“鳥中大熊貓”——震旦鴉
雀定居于淄博桓臺縣馬踏湖濕地公園,棲息地的破壞是種群數量銳減的主
要原因,人類已經把大部分陸地用于農業種植,導致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斑
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棲息地斑塊化會導致基因交流的機會減少B.
對震旦鴉雀進行就地保護為其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機會C.
震旦鴉雀與其他生物的協同進化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D.
過低的種群數量會因近親繁殖而使種群的生育能力和生活力衰弱√1234567891011解析:
棲息地的破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地理隔離,導致基因交流的機
會減少,A正確;就地保護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易地保護為
瀕危動物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機會,B錯誤;間接價值主要指維持生態系統
的平衡作用,震旦鴉雀與其他生物的協同進化導致了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這屬于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C正確;過低的種
群數量會因近親繁殖導致后代的體格變小,體質變弱,使種群的生育能力
和生活力衰弱,D正確。12345678910118.
(2025·湖北部分重點中學聯考)自2021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流域重
點水域“十年禁漁”計劃全面啟動。近年來,白鱘、白鰭豚等生物的滅
絕,給我們帶來了沉痛的教訓,十年禁漁政策的實施,給長江整體環境的
修復提供了有利契機。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
禁漁政策實施可證明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有影響B.
十年禁漁措施屬于對生物多樣性的就地保護,是最有效的保護C.
白鱘等生物的滅絕使多種優良基因發生流失,使其潛在價值消失D.
十年禁漁計劃主要是為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維持生態穩定√1234567891011解析:
十年禁漁政策的實施會使長江流域發生新的演替,也可以從側
面證明人類活動影響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A正確;十年禁漁措施屬于
對生物多樣性的就地保護,也是最有效的保護,B正確;白鱘等生物的滅
絕使多種優良基因發生流失,使其潛在價值消失,C正確;禁漁計劃主要
是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進而維持生態穩定,D錯誤。12345678910119.
(2025·青島模擬)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進入生態超載狀態。與
1961年相比,全球生態足跡總量明顯增長,而生態承載力總量只提高了30
%。研究者統計了1961年至2014年全球生態足跡總量和生態承載力總量變
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961年到1967年生態盈余呈現逐年上升趨勢B.
生態承載力大于生態足跡,就會出現生態赤字C.
汽車尾氣會增大生態足跡,建議人們綠色出行D.
與食用肉類相比,蔬菜水果更能增大生態足跡√1234567891011解析:
1961年到1967年,生態足跡總量比生態承載力總量增長幅度大,兩者差值為生態盈余,呈現逐年下降趨勢,A錯誤;當生態承載力大于生態足跡就會出現生態盈余,當低于時便會出現生態赤字,B錯誤;汽車消耗燃料、氧氣,排出尾氣,吸收尾氣需要林地面積等,因此會增大生態足跡,建議人們綠色出行,C正確;與蔬菜水果相比,肉畜的養殖會消耗糧食、占用場地,同時會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等,因此食用肉類更能增大生態足跡,D錯誤。123456789101110.
(2025·河北石家莊階段考)某湖泊因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排放引起
水體藻類爆發,出現水華現象。當地環保部門通過投放生態浮床對該湖泊
進行生態修復。生態浮床是指將蘆葦、美人蕉等植物種植于浮在水面的材
料上,用來改善水體的生態環境。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生態浮床能提高物種多樣性,增強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B.
浮床中的植物可通過生物富集作用吸收水體中的有機物C.
生態浮床可利用挺水植物與藻類的競爭關系治理水華D.
生態浮床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1234567891011解析:
生態浮床是指將蘆葦、美人蕉等植物種植于浮在水面的材料上,生態浮床能提高物種豐富度,增強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A正確;種植在浮床上的植物不能吸收水體中的有機物,植物利用的是無機物,B錯誤;“水華”是由于淡水中的藻類植物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浮床上的挺水植物和藻類競爭陽光等資源,存在種間競爭關系,故可以利用生態浮床上挺水植物與藻類的競爭關系治理水華,C正確;直接價值是指對人類有食用、藥用和工業原料等實用意義,以及有旅游觀賞、科學研究和文學藝術創作等非實用意義的價值,生態浮床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D正確。1234567891011二、非選擇題11.
(2024·甘肅酒泉期末)我國采取了多種措施對大熊貓實施保護,
但在其棲息地一定范圍內依舊存在人類活動的干擾。第四次全國大熊
貓調查結果如圖所示,大熊貓主要分布于六個山系,各山系的種群間
存在地理隔離。1234567891011回答下列問題:(1)割竹挖筍和放牧使大熊貓食物資源減少,人和家畜屬于影響大熊貓
種群數量的
因素。采礦和旅游開發等使大熊貓棲
息地的部分森林轉化為裸巖或草地,生態系統中消費者獲得的總能量
?
。森林面積減少,土壤保持和水源涵養等功能下降,這些功能屬于生
物多樣性的
價值。生物(或密度制約)減
少間接1234567891011解析:
人和家畜會與大熊貓競爭食物資源,屬于種間競爭關系,屬
于影響大熊貓種群數量的生物因素,因為對種群數量的作用強度與該種群
的密度是相關的,也稱為密度制約因素;采礦和旅游開發等導致森林面積
減少,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減少,固定的太陽能減少,因此生態系統中消費
者獲得的總能量減少;森林面積減少,土壤保持和水源涵養等功能下降,
這屬于調節生態系統的功能,屬于間接價值。1234567891011(2)調查結果表明,大熊貓種群數量與
和
?
呈正相關。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及自然保護區建設使大熊貓棲息地面積
擴大,且
資源增多,提高了棲息地對大熊貓的環境容納量。而旅
游開發和路網擴張等使大熊貓棲息地喪失和
,導致大熊貓被分
為33個局域種群,種群增長受限。棲息地面積竹林面積食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院后勤管理服務及設備維護合同
- 德云社飯店開業活動方案
- 影城暑假活動方案
- 征集網絡活動方案
- 開學書法儀式活動方案
- 影院夜場活動方案
- 志愿者宣傳活動方案
- 志愿體驗活動方案
- 彩信活動策劃方案
- 微信商戶活動方案
- 艾梅乙反歧視培訓課件
- 2025安全生產月一把手講安全公開課三十二(91P)
- 2025課件:紅色基因作風建設七一黨課
- 在線網課學習課堂《人工智能(北理 )》單元測試考核答案
- 山水林田湖試點銅川市耀州區沮河下游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環評報告
- 電廠安全紅線管理辦法范本
- 一升二數學思維訓練8 15
- GB/T 3323.1-2019焊縫無損檢測射線檢測第1部分:X和伽瑪射線的膠片技術
- BD每月績效考核表
- 大局意識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范文三篇
- 圍手術期呼吸道管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