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講 自由組合定律的發現及應用_第1頁
第23講 自由組合定律的發現及應用_第2頁
第23講 自由組合定律的發現及應用_第3頁
第23講 自由組合定律的發現及應用_第4頁
第23講 自由組合定律的發現及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3講自由組合定律的發現及應用高中總復習·生物

闡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自由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種可

能,并可由此預測子代的遺傳性狀。課程標準1.破考點·抓必備2.研真題·扣教材3.驗收效·提能力目錄Contents01破考點·抓必備梳理歸納,鞏固基本知識考點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1.

兩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假說—演繹”分析(1)觀察現象,提出問題①兩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過程

②對雜交實驗結果的分析

③提出問題F2中為什么會出現新的性狀組合呢?F2中不同性狀的比(9∶3∶3∶1)與

一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中F2的3∶1的數量比有聯系嗎?(2)提出假說,解釋問題①假說內容a.兩對相對性狀分別由

遺傳因子控制。b.F1在產生配子時,每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不同對的遺傳因子可以

?

?。c.F1產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種:

,且數量比

?。d.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

的。雌雄配子的結合方式有

?

,基因型有

,表型有

,且比例為

?。兩對

由組合

YR、Yr、yR、yr

1∶1∶1∶1

隨機

16

9種

4種

9∶3∶3∶1

②遺傳圖解③F2基因型與表型分析提醒

①YYRR基因型個體在F2中的比例為1/16,在黃色圓粒豌豆中的比例

為1/9,注意范圍不同,求解比例不同。黃圓中雜合子占8/9,綠圓中雜合

子占2/3。②若親本是黃皺(YYrr)和綠圓(yyRR),則F2中重組類型為綠皺

(yyrr)和黃圓(Y_R_),所占比例為1/16+9/16=5/8;親本類型為黃皺

(Y_rr)和綠圓(yyR_),所占比例為3/16+3/16=3/8。(3)演繹推理,驗證假說①方法:

實驗。②目的:測定F1的遺傳因子組成。③遺傳圖解測交

④結論:實驗結果與演繹結果相符,假說成立。

提醒

①測交實驗子代出現4種比例相等的性狀類型的原因是F1是雙雜合

子,能產生4種數量相等的配子,隱性純合子只產生一種配子。②yyRr×Yyrr不屬于測交,測交是指F1與隱性純合子雜交。因此雖然

YyRr×yyrr和yyRr×Yyrr這兩對雜交組合的后代的基因型相同,但只有

YyRr×yyrr稱為測交。2.

自由組合定律(1)細胞學基礎

(2)實質、發生時間及適用范圍提醒

①AaBb個體產生的4種雌配子比例相同,4種雄配子比例相同,但雄

配子數遠遠多于雌配子數。②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組合。

③配子的隨機結合(受精作用)不屬于基因的自由組合。

1.

(必修2

P10正文)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F1(YyRr)產生配子

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可以自由組合。

×

)提示:F1(YyRr)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而控制不同性狀的

遺傳因子才自由組合。×2.

(必修2

P10正文)遺傳因子的自由組合發生在雌雄配子隨機結合過程

中。

×

)3.

(必修2

P10正文)F2的9∶3∶3∶1性狀分離比一定依賴于雌雄配子的隨

機結合。

)4.

(必修2

P11正文)測交實驗結果只能證實F1產生配子的種類,不能證明

不同配子間的比例。

×

)5.

(必修2

P12正文)在進行減數分裂的過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離,非

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

)提示:在進行減數分裂的過程中,只有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自

由組合。×√××

1.

(2025·華大新高考聯盟)下列關于孟德爾所做的遺傳實驗和有關遺傳

規律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形成配子時非等位基因之間都能自由組合B.

基因型為YyRr的豌豆產生的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體現了自由組合定

律的實質C.

孟德爾作出的“演繹”是設計F1與隱性純合子雜交,預測出后代的表現

性狀及比例D.

多組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F2性狀分離比均接近3∶1,驗證了其假

設的正確性√解析:

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間自由

組合,但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間不能自由組合,A錯誤;基

因型為YyRr的豌豆產生的雌雄配子隨機結合是受精作用,自由組合定律的

實質是減數分裂過程中,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

基因自由組合,B錯誤;孟德爾設計F1與隱性純合子進行測交實驗,進而

預測出后代的表現性狀及比例,這是“演繹”推理的過程,C正確;多組

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的F2的性狀分離比均接近3∶1,說明3∶1的出現

不是偶然的,但還不能驗證其假設,如果要驗證其假設是否正確,需要做

測交實驗,D錯誤。2.

在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F1黃色圓粒豌豆(YyRr)自交產

生F2。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F1產生4種精子,比例為1∶1∶1∶1B.F1可產生基因型為Yy的卵細胞C.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指F1產生的雌雄配子隨機結合D.F2中黃色圓粒豌豆約占3/16√解析:

F1(YyRr)產生4種配子,配子的類型及比例為YR∶Yr∶yR∶yr=1∶1∶1∶1,A正確;Y和y屬于等位基因,在產生配子的過程中彼此分離,產生的配子中只有其中的一個,B錯誤;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是指F1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C錯誤;F2中黃色圓粒豌豆為雙顯性性狀(Y_R_),約占9/16,D錯誤。3.

(2024·湖南株洲期末)某植物花的顏色由兩對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其基因型與表型的對應關系見下表。為確定這兩對基因的位置,擬對AaBb個體做實驗(不考慮互換)。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基因型A_BbA_bbA_BB或aa__表型粉色紅色白色A.

若自交后代中粉花∶紅花∶白花=6∶3∶7,則基因位置如甲圖所示B.

若自交后代中粉花∶紅花∶白花=2∶1∶1,則基因位置如乙圖所示C.

若測交后代中粉花∶白花=1∶1,則基因位置如丙圖所示D.

若測交后代中粉花∶紅花∶白花=1∶1∶2,則基因位置如乙圖所示√解析:

若基因的位置如甲圖所示,則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當AaBb個體進行自交,產生后代應該滿足9∶3∶3∶1的變式,根據表格中基因與性狀的對應關系,該表型及比例應該為粉花∶紅花∶白花=6∶3∶7,A正確;若基因的位置如乙圖所示,則A和B基因連鎖,a和b基因連鎖,當AaBb個體進行自交時,只能產生AB、ab兩種配子,后代的表型及比例應該為粉花∶白花=1∶1,B錯誤;若基因的位置如丙圖所示,則A和b基因連鎖,a和B基因連鎖,AaBb個體測交時,該個體只能產生Ab、aB兩種配子,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花∶白花=1∶1,C錯誤;若基因的位置如甲圖所示,則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aBb個體測交時,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粉花∶紅花∶白花=1∶1∶2,D錯誤。題后歸納基因的自由組合與基因完全連鎖的比較(1)基因的自由組合(2)基因的完全連鎖連鎖類

型基因A和B在一條染色體

上,基因a和b在另一條

染色體上基因A和b在一條染色體上,基因a和

B在另一條染色體上圖解

配子類型AB∶ab=1∶1Ab∶aB=1∶1自交后代基因型1AABB、2AaBb、1aabb1AAbb、2AaBb、1aaBB表型性狀分離比為3∶1性狀分離比為1∶2∶1測交后代基因型1AaBb、1aabb1Aabb、1aaBb表型性狀分離比為1∶1性狀分離比為1∶14.

(2025·周口一高質檢)已知某種昆蟲的有眼(A)與無眼(a)、正常

剛毛(B)與小剛毛(b)、正常翅(E)與斑翅(e)這三對相對性狀各受

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現有三個純合品系:①aaBBEE、②AAbbEE和③

AABBee。假定不發生染色體變異和染色體互換,回答下列問題:若A/a、B/b、E/e這三對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體上,請以上述品系為材

料,設計實驗來確定這三對等位基因是否分別位于三對染色體上。實驗思路:

?

?。預期實驗結果和結論:

?

?。讓①和②雜交、①和③雜交、②和③雜交。得到的F1自交,

觀察F2的表型若各雜交組合的F2中均出現四種表型,且比例為

9∶3∶3∶1,則可確定這三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三對染色體上方法技巧驗證兩對基因是否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方法(即驗證是否遵循自由組

合定律)驗證方法結論自交法F1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9∶3∶3∶1或其變式(9∶7、

9∶3∶4、9∶6∶1等),則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驗證方法結論測交法F1測交后代的性狀比例為1∶1∶1∶1或其變式(1∶3、1∶2∶1等),則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花粉鑒定法F1若產生4種花粉,比例為1∶1∶1∶1,則符合自由組合定律單倍體育種法取花藥離體培養,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若植株有4種表型,比例為1∶1∶1∶1,則符合自由組合定律考點二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及其遺傳規律的應用1.

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

2.

孟德爾遺傳規律的應用(1)應用:有助于人們正確地解釋生物界普遍存在的遺傳現象,還能夠

預測雜交后代的類型和它們出現的概率,這在動植物育種和醫學實踐等方

面都具有重要意義。(2)實例①雜交育種:人們有目的地將具有

的兩個親本雜交,使

兩個親本的

組合在一起,再篩選出所需要的優良品種。例如

既抗倒伏又抗銹病的純種小麥的選育。不同優良性狀

優良性狀

②醫學實踐:人們可以依據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對某些遺傳病在后

代中的患病概率作出科學的推斷,從而為遺傳咨詢提供理論依據。例如若

一個白化病(由隱性基因a控制)患者的雙親表型正常,患者的雙親一定都

是雜合子(Aa),則雙親的后代中患病概率是1/4。提醒培育穩定遺傳的新品種不一定都需要通過連續自交獲得,如用基因型

為AAbb和aaBB的親本,培育出aabb的優良品種,就不需要連續自交,因

為隱性性狀一旦出現即為純合子。

1.

(必修2

P12思考·討論)孟德爾把數學方法引入生物學的研究,是超越

前人的創新。

)2.

(必修2

P13正文)孟德爾提出了遺傳因子、基因型和表型的概念。

×

)3.

(必修2

P13正文)對雜交育種起指導作用的是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和分離定律無關。

×

)提示:自由組合定律指導雜交育種選配親本,分離定律指導分析后代是否

能穩定遺傳。√××4.

(必修2

P13正文)雜交育種不需要篩選就可獲得優良品種。

×

)×

1.

(2024·江蘇連云港期末)下列有關孟德爾雜交實驗成功的原因分析

中,錯誤的是(

)A.

正確地選用實驗材料是孟德爾獲得成功的首要原因B.

由單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也是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C.

應用數學方法處理和分析實驗結果是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D.

科學地設計了對照實驗,控制變量是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解析:

孟德爾雜交實驗沒有設計對照實驗,也沒有控制變量,D錯誤。√2.

(2025·湖南常德高三期末)有兩個純種的小麥品種:一個抗倒伏(d)但易感銹病(r),另一個易倒伏(D)但能抗銹病(R)。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讓它們進行雜交得到F1,F1再進行自交,F2中出現了既抗倒伏又抗銹病的新品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F2中出現的既抗倒伏又抗銹病的新品種都能穩定遺傳B.F1產生的雌雄配子數量相等,結合的概率相同C.F2中出現的既抗倒伏又抗銹病的新品種占3/8D.F2中易倒伏與抗倒伏的比例為3∶1,抗銹病與易感銹病的比例為3∶1√解析:

F2中既抗倒伏又抗銹病個體的基因型是ddRR和ddRr,其中雜合子不能穩定遺傳,A錯誤;F1產生的雌雄配子數量不相等,B錯誤;F2中既抗倒伏又抗銹病的新品種占3/16,C錯誤;F1的基因型為DdRr,且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每一對基因的遺傳都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因此每一對性狀在F2中的性狀分離比都為顯性∶隱性=3∶1,D正確。02研真題·扣教材探究分析,培養核心技能1.

(2021·浙江6月選考3題)某玉米植株產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

YR∶Yr∶yR∶yr=1∶1∶1∶1。若該個體自交,其F1中基因型為YyRR個

體所占的比例為(

)A.1/16B.1/8C.1/4D.1/2解析:

某玉米植株產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YR∶Yr∶yR∶yr=

1∶1∶1∶1,則該個體的基因型為YyRr,其自交后代中基因型為YyRR個

體所占的比例為1/2×1/4=1/8。√2.

(2024·新課標卷5題)某種二倍體植物的P1和P2植株雜交得F1,F1自交

得F2。對個體的DNA進行PCR檢測,產物的電泳結果如圖所示,其中①~

⑧為部分F2個體,上部2條帶是一對等位基因的擴增產物,下部2條帶是另

一對等位基因的擴增產物,這2對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下列敘

述錯誤的是(

)A.

①②個體均為雜合體,F2中③所占的比例大于⑤B.

還有一種F2個體的PCR產物電泳結果有3條帶C.

③和⑦雜交子代的PCR產物電泳結果與②⑧電泳結果相同D.

①自交子代的PCR產物電泳結果與④電泳結果相同的占1/2√解析:

根據題意可知,2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設電泳

圖中從上部到下部分別是基因a1、a2、b1、b2的PCR產物的電泳結果,則

P1、P2的基因型分別為a1a1b2b2、a2a2b1b1,F1的基因型為a1a2b1b2,①~⑧的

基因型分別為a1a2b1b1、a1a2b2b2、a1a1b1b2、a2a2b1b1、a1a1b1b1、a1a1b2b2、

a2a2b2b2、a1a2b1b2。由分析可知,①②個體的基因型分別為a1a2b1b1、

a1a2b2b2,均為雜合體。F1的基因型為a1a2b1b2,F1自交所得F2中③

(a1a1b1b2)所占的比例為1/4×1/2=1/8,⑤(a1a1b1b1)所占的比例為

1/4×1/4=1/16,A正確。F2個體的基因型有9種,電泳圖中未顯示的F2個體

的基因型為a2a2b1b2,其相關基因的PCR產物電泳結果有3條帶,B正確。③(a1a1b1b2)和⑦(a2a2b2b2)雜交,子代的基因型有2種,分別為a1a2b2b2、

a1a2b1b2,③和⑦雜交子代相關基因的PCR產物電泳結果與②(a1a2b2b2)和

⑧(a1a2b1b2)電泳結果相同,C正確。①(a1a2b1b1)自交,子代的基因型

為1/4a1a1b1b1、1/2a1a2b1b1、1/4a2a2b1b1,①自交子代相關基因的PCR產物電

泳結果與④(a2a2b1b1)電泳結果相同的占1/4,D錯誤。3.

(2023·湖北高考14題)人的某條染色體上A、B、C三個基因緊密排

列,不發生互換。這三個基因各有上百個等位基因(例如:A1~An均為A

的等位基因)。父母及孩子的基因組成如下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父親母親兒子女兒基因組成A23A25B7B35C2C4A3A24B8B44C5C9A24A25B7B8C4C5A3A23B35B44C2C9A.

基因A、B、C的遺傳方式是伴X染色體遺傳B.

母親的其中一條染色體上基因組成是A3B44C9C.

基因A與基因B的遺傳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D.

若此夫妻第3個孩子的A基因組成為A23A24,則其C基因組成為C4C5√解析:

兒子的基因A、B、C中,每對等位基因中各有一個來自父親和

母親,如果基因A、B、C位于X染色體上,則兒子不會獲得父親的X染色

體,也就不會獲得父親的基因A、B、C,A錯誤;三個基因位于一條染色

體上,不發生互換,由于兒子的基因型是A24A25B7B8C4C5,其中A24B8C5來

自母親,而母親的基因型為A3A24B8B44C5C9,說明母親的其中一條染色體

基因型是A3B44C9,B正確;根據題目信息可知,人的某條染色體上A、B、

C三個基因緊密排列,不發生互換,不符合自由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

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C錯誤;根據兒子的基因

型A24A25B7B8C4C5推測,母親的兩條染色體是A24B8C5和A3B44C9;父親的

兩條染色體是A25B7C4和A23B35C2,基因連鎖遺傳,若此夫妻第3個孩子的A

基因組成為A23A24,則其C基因組成為C2C5,D錯誤。4.

(2022·全國甲卷32題)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玉米通常是雌雄

同株異花植物(頂端長雄花序,葉腋長雌花序),但也有的是雌雄異株植

物。玉米的性別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雌花花序由顯性基因B

控制,雄花花序由顯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個體為雌株。現有甲(雌雄

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4種純合體玉米植株。回

答下列問題。(1)若以甲為母本、丁為父本進行雜交育種,需進行人工傳粉,具體做

法是

?

?

?。(先去除甲植株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在甲植株雌蕊上套上紙

袋,待雌蕊成熟時,采集丁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頭上,再

套上紙袋解析:

甲為雌雄同株,丁為雄株,解答該小題時可套用人工雜交實

驗流程,即對母本去雄→套袋→傳粉→套袋,因此若以甲為母本,丁為父

本進行雜交育種,應先去除甲植株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套上紙袋,待雌

蕊成熟時,采集丁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頭上,再套上紙袋

(注:玉米是雌雄異花植株,也可不去雄)。(2)乙和丁雜交,F1全部表現為雌雄同株;F1自交,F2中雌株所占比例

,F2中雄株的基因型是

;在F2的雌株中,與丙基

因型相同的植株所占比例是

?。解析:

分析可知,基因型與表現型之間的對應關系為B_T_(雌雄同

株)、B_tt和bbtt(雌株)、bbT_(雄株)。由于甲、乙、丙和丁是4種純

合體玉米植株,乙(雌株)和丁(雄株,bbTT)雜交,F1都是雌雄同株,

若F1的基因型為BbTt,乙的基因型為BBtt,丙的基因型為bbtt。F1自交,F2

中雌株(B_tt、bbtt)所占比例為3/16+1/16=1/4。F2中雄株的基因型為

bbTT和bbTt。丙的基因型為bbtt,在F2的雌株中,與丙基因型相同的植株

所占比例為1/4。1/4bbTT和bbTt1/4(3)已知玉米籽粒的糯和非糯是由1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為了確

定這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某研究人員將糯玉米純合體與非糯玉米純合體

(兩種玉米均為雌雄同株)間行種植進行實驗,果穗成熟后依據果穗上籽

粒的性狀,可判斷糯與非糯的顯隱性。若糯是顯性,則實驗結果是

?

?;若非糯是顯性,則實驗結果是

?

?。糯玉

米的果穗上只有糯籽粒,非糯玉米的果穗上有糯和非糯兩種籽粒非糯玉米的果穗上只有非糯籽粒,糯玉米

的果穗上有糯和非糯兩種籽粒解析:

玉米間行種植時,交配方式有兩種,自交和雜交。已知玉米

籽粒的糯和非糯是由1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設相關基因為A、a。

AA植株的自交后代、AA植株與aa植株的雜交后代的基因型分別為AA和

Aa,都表現為顯性性狀,aa植株的自交后代、aa植株與AA植株的雜交后代

的基因型分別為aa和Aa,分別表現為隱性性狀和顯性性狀。將糯玉米純合

體與非糯玉米純合體(兩種玉米均為雌雄同株)間行種植,若糯為顯性,

則在糯玉米的果穗上只有糯籽粒,在非糯玉米的果穗上有糯和非糯兩種籽

粒;若非糯為顯性,則在非糯玉米的果穗上只有非糯籽粒,在糯玉米的果

穗上有糯和非糯兩種籽粒。溯源教材

人工異花傳粉時,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待去雄花的雌蕊成熟

時,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將采集到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頭上,

再套上紙袋。

(見必修2

P3圖1-1)5.

(2022·遼寧高考23題節選)某雌雄同株二倍體觀賞花卉的抗軟腐病與

易感軟腐病(以下簡稱“抗病”與“易感病”)由基因R/r控制,花瓣的斑

點與非斑點由基因Y/y控制。為研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特點,進行系列雜交實驗,結果見下表。組別親本雜交組合F1表型及數量抗病非斑點抗病斑點易感病非斑點易感病斑點1抗病非斑點×易感病非斑點710240002抗病非斑點×易感病斑點1321291271403抗病斑點×易感病非斑點728790774抗病非斑點×易感病斑點18301720(1)上表雜交組合中,第1組親本的基因型是

,第4組的

結果能驗證這兩對相對性狀中

的遺傳符合分離定律,能

驗證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的一組實驗是第

組。解析:

分析1組結果:后代全抗病,且非斑點∶斑點=3∶1,可知抗

病對易感病為顯性;非斑點對斑點為顯性,故第1組的親本基因型為RRYy

(抗病非斑點)、rrYy(易感病非斑點)。第4組的結果:抗病非斑點∶易

感病非斑點=1∶1;能驗證這兩對相對性狀中“抗病”與“易感病”的遺

傳符合分離定律,能驗證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的一組

實驗是第2組,測交實驗。RRYy、rrYy抗病與易感病2(2)將第2組F1中的抗病非斑點植株與第3組F1中的易感病非斑點植株雜

交,后代中抗病非斑點、易感病非斑點、抗病斑點、易感病斑點的比例

?。解析:

第2組RrYy×rryy雜交,F1中的抗病非斑點植株基因型為RrYy,第3組Rryy×rrYy雜交,F1中的易感病非斑點植株基因型為rrYy,兩者雜交RrYy×rrYy,后代中Rr∶rr=1∶1,Y_∶yy=3∶1,故抗病非斑點、易感病非斑點、抗病斑點、易感病斑點的比例為3∶3∶1∶1。3∶3∶1∶103驗收效·提能力跟蹤訓練,檢驗學習效果一、選擇題1.

(2025·廣東江門一模)豌豆的子葉黃色對綠色為顯性,種子圓粒對皺

粒為顯性,兩種性狀分別由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控制。現用黃色圓粒豌豆

與綠色圓粒豌豆雜交,F1中綠色皺粒豌豆所占比例為1/8。下列推斷不合理

的是(

)A.

兩個親本均為雜合子B.

親本黃色圓粒豌豆產生2種配子C.

子代中純合子的比例為1/4D.

子代有4種表型和6種基因型1234567891011√解析:

假設子葉黃色、綠色分別由Y、y基因控制,種子圓粒、皺粒分

別由R、r基因控制。親本黃色(Y-)和綠色(yy)雜交,F1出現綠色,初

步判斷在子葉顏色這一對性狀上親本為Yy×yy,親本圓粒和圓粒雜交,F1

出現皺粒,初步判斷在種子形狀這一對性狀上親本為Rr×Rr,由題干信息

可知,F1中綠色皺粒豌豆所占比例為1/8,可拆分為(1/2)×(1/4),綜

合上述分析可以確定親本黃色圓粒豌豆基因型為YyRr,綠色圓粒豌豆基因

型為yyRr,兩親本均為雜合子,A合理。親本黃色圓粒豌豆基因型為

YyRr,可產生4種配子,基因型分別是YR、Yr、yR、yr,B不合理。親本

為YyRr×yyRr,則后代純合子為yyrr和yyRR,其中yyrr=(1/2)×(1/4)

=1/8,yyRR=(1/2)×(1/4)=1/8,二者共占1/8+1/8=1/4,C合理。親本為YyRr×yyRr,考慮Y、y基因,后代有2種基因型,2種表型;考慮R、

r基因,后代有3種基因型,2種表型,考慮兩對基因,后代表型有2×2=4

(種),基因型有2×3=6(種),D合理。12345678910112.

(2024·江蘇南京高三檢測)“假說—演繹法”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

的一種方法,下列屬于孟德爾在研究兩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過程中的“演

繹”環節的是(

)A.

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獲得F1,F1自交后代有四種表型且比

例接近9∶3∶3∶1B.

由F2出現了重組型,推測F1產生配子時不同對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C.

若將F1與隱性純合子雜交,則后代出現四種表型且比例接近1∶1∶1∶1D.

將F1與隱性純合子雜交,后代有四種表型且比例接近1∶1∶1∶1√1234567891011解析:

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獲得F1,F1自交后代有四種表

型且比例接近9∶3∶3∶1,這是兩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過程及結果,A

錯誤;由F2出現了重組型,推測F1產生配子時不同對的遺傳因子自由組

合,這屬于假說的內容,B錯誤;若將F1與隱性純合子雜交,則后代應該

出現四種表型且比例接近1∶1∶1∶1,這屬于演繹推理的過程,C正確;

將F1與隱性純合子雜交,后代有四種表型且比例接近1∶1∶1∶1,這屬于

實驗驗證,D錯誤。12345678910113.

(2025·昆明質檢)用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純種豌豆做遺傳實驗,得到

F2的部分基因型結果如表(兩對基因獨立遺傳)。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配子YRYryRyrYR12YyRrYr3yR4yryyrrA.

表中Y、y、R、r基因屬于真核生物細胞核基因B.

表中基因Y、y、R、r的載體有染色體、葉綠體、線粒體C.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現的概率大小為3>2=4>1D.F2中出現純合子的比例是1/4√1234567891011解析:

根據題意分析,兩對基因獨立遺傳,說明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

對同源染色體上,因此表中Y、y、R、r基因屬于真核生物細胞核基因,A

正確;表中的基因都是核基因而非葉綠體和線粒體中的基因,所以其載體

只能是染色體,B錯誤;根據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可知,1(YYRR)的概

率為1/4×1/4=1/16,2(YYRr)的概率為1/4×1/2=1/8,3(YyRr)的概

率為1/2×1/2=1/4,4(yyRr)的概率為1/4×1/2=1/8,所以1、2、3、4代

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現的概率大小為3>2=4>1,C正確;F2中出現純合子

(YYRR、YYrr、yyRR、yyrr)的比例是1/4,D正確。12345678910114.

(2025·山東臨沂高三質檢)如圖為某植株自交產生后代過程示意圖,

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M、N、P分別代表16、12、4B.a與B或b的組合發生在①過程C.

②過程發生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D.

該植株測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1∶1∶1∶1√1234567891011解析:

①過程形成4種雌配子和4種雄配子,則雌、雄配子隨機組合的

方式是4×4=16(種),基因型為3×3=9(種),表型為4種,故M、

N、P分別代表16、9、4,A錯誤;a與B或b的組合屬于非等位基因的自由

組合,發生在減數分裂Ⅰ后期,即①過程,B正確;②過程發生雌、雄配子

的隨機組合,即受精作用,C正確;該植株測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為

AaBb∶Aabb∶aaBb∶aabb=1∶1∶1∶1,根據題干自交后代性狀分離比可

知,該植株測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1∶1∶1∶1,D正確。12345678910115.

(2025·山東德州高三月考)現有①~④四個果蠅品系(都是純種),

其中品系①的性狀均為顯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種性狀是隱性,其他性

狀均為顯性。這四個品系的隱性性狀及控制該隱性性狀的基因所在的染色

體如下表所示:品系①②③④隱性性狀均為顯性殘翅黑身紫紅眼相應染色體Ⅱ、ⅢⅡⅡⅢ若需驗證自由組合定律,可選擇下列哪種交配類型(

)A.

①×②B.

②×④C.

②×③D.

①×④√解析:

自由組合定律研究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遺

傳規律,故選②×④或③×④。12345678910116.

(2025·遼寧丹東高三期末)某單子葉植物的非糯性(A)對糯性(a)

為顯性,抗病(T)對染病(t)為顯性,花粉粒長形(D)對圓形(d)為

顯性,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變藍黑

色,糯性花粉遇碘液變橙紅色。現有四種純合子植株,基因型分別為①

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若采用花粉鑒定法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應該用①和③雜交所得F1的花粉B.

若采用花粉鑒定法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可以觀察①和②雜交所得F1的花粉C.

若培育糯性抗病優良品種,應選用①和④作為親本雜交D.

將②和④雜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載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為藍黑色√1234567891011解析:

三對相對性狀中可通過花粉進行鑒定的相對性狀是非糯性(A)

和糯性(a)、花粉粒長形(D)和圓形(d),若采用花粉鑒定法驗證基

因的分離定律,需得到基因型為Aa或Dd的植株,A錯誤;若采用花粉鑒定

法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需得到基因型為AaDd的植株,B錯誤;①×

④→F1(AaTtdd),F1連續自交即可得到糯性抗病優良品種,C正確;②

×④→F1(AattDd),其產生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后,A(藍黑色)∶a(橙

紅色)=1∶1,D錯誤。12345678910117.

(2025·河南洛陽聯考)已知桃樹中,樹體喬化與矮化為一對相對性狀(由等位基因A、a控制),蟠桃果形與圓桃果形為一對相對性狀(由等位基因B、b控制),以下是相關的兩組雜交實驗。實驗一:喬化蟠桃(甲)×矮化圓桃(乙)→F1喬化蟠桃∶矮化圓桃=1∶1。實驗二:喬化蟠桃(丙)×喬化蟠桃(丁)→F1喬化蟠桃∶矮化圓桃=3∶1。根據上述實驗判斷,以下關于甲、乙、丙、丁四個親本的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分布情況正確的是(

)√1234567891011解析:

實驗二中親本都是喬化,后代出現矮化,說明喬化是顯性性

狀,矮化是隱性性狀;親本都是蟠桃,后代出現圓桃,說明蟠桃是顯性性

狀,圓桃是隱性性狀。實驗一中兩對相對性狀測交,后代表型之比為

1∶1,說明這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若遵循自由組合

定律,測交后代應有四種表型,其表型之比應為1∶1∶1∶1,故兩對等位

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分析實驗一、二可知,基因A與B位于一對

同源染色體的一條染色體上,基因a與b位于該對同源染色體的另一條染色

體上,D正確。12345678910118.在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純合親本雜交產生F1黃色圓粒豌豆(YyRr),F1自交產生F2。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親本雜交和F1自交的實驗中孟德爾都必須在豌豆開花前對母本進行去雄操作B.配子只含有每對遺傳因子中的一個,F1產生的雌配子有4種,這屬于假說的內容C.F2中兩對相對性狀均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說明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都遵循分離定律D.F2的黃色圓粒豌豆中能夠穩定遺傳的個體占1/9√1234567891011解析:

雜交實驗時需要在豌豆開花前對母本進行去雄操作,而自交實驗時不需要對母本去雄,A錯誤;“配子只含有每對遺傳因子中的一個”是孟德爾依據實驗現象提出的假說,B正確;在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逐對分析時,F2中黃色∶綠色≈3∶1,圓粒∶皺粒≈3∶1,說明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都遵循分離定律,C正確;F2的黃色圓粒豌豆(Y_R_)占后代總數的9/16,其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基因型只有YYRR,占黃色圓粒的1/9,D正確。12345678910119.(2025·歷城二中模擬)已知某種植物花色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基因控制紅花性狀,a基因控制黃花性狀,但B基因存在時植株不能合成花瓣色素而開白花,純合白花個體與純合黃花個體雜交獲得F1均為白花,F1自交獲得F2。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若親代白花為AABB,則F2白花中純合體可能占1/4B.若F2白花∶黃花=3∶1,則A/a、B/b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C.若F2白花∶紅花∶黃花=12∶3∶1,則A/a、B/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D.若A/a、B/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則F2白花∶紅花∶黃花=12∶3∶1√1234567891011解析:

若親代白花為AABB,與純合黃花個體aabb雜交獲得的F1基因型為AaBb,F1自交獲得的F2白花個體的基因型為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其中純合體占2/12=1/6,A錯誤;若F2白花∶黃花=3∶1,親本可能是aaBB(白花)和aabb(黃花),所以不能確定A/a、B/b是否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B錯誤;若F2白花∶紅花∶黃花=12∶3∶1,是9∶3∶3∶1的變式,則親本是AABB和aabb,所以可以確定A/a、B/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在遺傳時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C正確;若A/a、B/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如果親本是AABB和aabb,則F2白花∶紅花∶黃花=12∶3∶1;如果親本是aaBB和aabb,則F2白花∶黃花=3∶1,D錯誤。1234567891011二、非選擇題10.

(2025·安徽鳳陽中學模擬)某自花傳粉植物的紫苗(A)對綠苗(a)

為顯性,緊穗(B)對松穗(b)為顯性,黃種皮(D)對白種皮(d)為顯

性。假設這三對等位基因是自由組合的。現以綠苗緊穗白種皮的純合品種

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黃種皮的純合品種作父本進行雜交實驗,結果F1表現

為紫苗緊穗黃種皮。回答下列問題:(1)如果只考慮穗型和種皮色這兩對性狀,請寫出F2的表型及其比例

?

?。緊

穗黃種皮∶緊穗白種皮∶松穗黃種皮∶松穗白種皮=9∶3∶3∶1

1234567891011解析:

由題意可知,紫苗(A)對綠苗(a)、緊穗(B)對松穗(b)、黃種皮(D)對白種皮(d)是三對相對性狀,其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則用于雜交實驗的母本(綠苗緊穗白種皮的純合品種)的基因型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黃種皮純合品種)的基因型是AAbbDD,其雜交所得的F1的基因型為AaBbDd,三對基因全為雜合,表型全為紫苗緊穗黃種皮。如果只考慮穗型和種皮色兩對性狀,則F2就會有四種表型,為緊穗黃種皮∶緊穗白種皮∶松穗黃種皮∶松穗白種皮=9∶3∶3∶1。1234567891011(2)如果生產上要求長出的植株一致表現為紫苗緊穗黃種皮,那么播種F1

植株所結的全部種子后,長出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現為紫苗緊穗黃種皮?

為什么?

?。解析:

F1植株(AaBbDd)所結的全部種子的基因型有27種,有純合子也有雜合子,長出的全部植株有8種表型,因為F1植株是雜合體,F2會發生性狀分離。不是,因為F1植株是雜合體,F2會發生性狀分離1234567891011(3)如果需要選育綠苗松穗白種皮的品種,那么能否從播種F1植株所結種

子長出的植株中選到?為什么?

?

?。解析:

F1植株所結的全部種子的基因型有27種,其中有aabbdd,該基

因型種子長出的植株是綠苗松穗白種皮,因此能從播種F1植株所結種子長

出的植株中選育綠苗松穗白種皮的品種,因為F1植株三對基因都是雜合

的,F2能分離出表現綠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