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科學:痢疾診療體系_第1頁
中醫內科學:痢疾診療體系_第2頁
中醫內科學:痢疾診療體系_第3頁
中醫內科學:痢疾診療體系_第4頁
中醫內科學:痢疾診療體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內科學:痢疾診療體系演講人:XXX日期:

123診斷標準體系病因病機解析疾病概述目錄

456預防與康復管理治療原則方案辨證分型綱領目錄01疾病概述痢疾定義與分類01痢疾定義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以腹痛、腹瀉、里急后重及排含粘液、膿血的稀便為主要癥狀。02痢疾分類中醫將痢疾分為濕熱痢、寒濕痢、疫毒痢等多種類型,不同類型痢疾的治法不同。中醫歷史文獻溯源古代文獻記載《黃帝內經》中已有痢疾相關記載,稱為“腸澼”。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詳細描述了痢疾的癥狀、治法及預后。01后世文獻發展后世醫家對痢疾的認識逐漸深入,如《千金方》、《外臺秘要》等著作中均有關于痢疾的詳細論述和治法。02流行病學特點痢疾患者和帶菌者是主要傳染源,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傳染源兒童和青年更為易感,夏秋季是痢疾的高發季節。易感人群痢疾在全球范圍內廣泛流行,特別是在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更為常見。地域分布02病因病機解析外感邪氣致病機理濕熱之邪侵入腸胃,蘊結于中,阻滯氣機,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化為膿血,引發痢疾。感受濕熱邪氣感受寒濕邪氣外感時邪疫毒寒濕之邪侵入腸胃,傷及脾陽,運化失職,水濕內停,氣機阻滯,氣血凝滯,化為膿血,引發痢疾。時邪疫毒侵入腸胃,毒熱熾盛,傷及氣血,化為膿血,引發痢疾。內傷飲食誘發因素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或過食肥甘厚味,或食用不潔食物,導致腸胃受損,運化失職,濕熱內生,誘發痢疾。01飲食生冷過食生冷寒涼之品,傷及脾胃陽氣,運化失職,水濕內停,氣機阻滯,化為膿血,引發痢疾。02飲食積滯飲食停滯,消化不良,食積化熱,熱毒蘊結于腸胃,氣血阻滯,化為膿血,引發痢疾。03臟腑傳變規律脾胃受損累及肝腎傷及腸腑痢疾初期多表現為脾胃功能失調,運化失職,濕熱內生。若不及時治療,可進一步損傷脾胃,導致病情加重。隨著病情的發展,濕熱之邪侵入腸腑,阻滯氣血運行,化為膿血,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此時治療需以清腸化濕為主。痢疾后期,病情進一步惡化,可傷及肝腎。濕熱之邪傷及肝腎之陰,可導致陰虛火旺,出現口干、咽燥、舌紅少津等癥狀。此時治療需以滋陰降火為主。03診斷標準體系四診合參要點望診觀察患者神志、面色、舌苔、舌質及腹部形態等,辨別痢疾的寒熱虛實。如面色蒼白、舌苔厚膩、腹部脹滿等,多屬寒濕痢;面色紅赤、舌苔黃膩、腹部灼痛等,多屬濕熱痢。聞診注意患者聲音、氣味等變化,如患者聲音低微、氣短懶言,多為虛證;聲音洪亮、口臭氣粗,多為實證。問診詢問患者病程、癥狀、治療情況等,以了解疾病的寒熱虛實和病變部位。如患者腹痛劇烈、里急后重、瀉下膿血,多為實證;腹痛綿綿、喜按喜溫、瀉下物清稀,多為虛證。切診切脈時,應注意脈象的浮沉、遲數、強弱等變化,以判斷疾病的性質和輕重。如脈象沉遲有力,多為實證;脈象細弱無力,多為虛證。證候鑒別診斷證候表現為腹痛、里急后重、瀉下膿血、肛門灼熱、小便短赤等。與細菌性痢疾相似,多由濕熱蘊結腸道所致。濕熱痢寒濕痢虛勞痢證候表現為腹痛綿綿、喜按喜溫、瀉下物清稀、小便清長等。與胃腸型感冒相似,多由寒濕邪氣侵襲腸道所致。證候表現為長期腹痛、瀉下物無臭味、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等。與慢性結腸炎相似,多由久瀉久痢、脾胃虛弱所致。可發現紅細胞、白細胞、膿細胞等異常,有助于診斷痢疾。糞便常規檢查糞便細菌培養可分離出痢疾桿菌,是確診痢疾的重要依據。細菌培養01020304可發現白細胞計數增高,提示有感染存在。血常規檢查血清抗體檢測可輔助診斷痢疾,但早期診斷價值有限。免疫學檢查實驗室輔助檢查04辨證分型綱領病癥表現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膿血,黏稠如膠,臭穢難聞。01舌質舌苔舌質紅,苔黃膩,脈象滑數或濡數。02伴隨癥狀發熱口渴,小便短黃,肛門灼熱,心煩口渴。03病因分析濕熱蘊結腸道,熏蒸腸腑,氣血阻滯,化為膿血。04濕熱痢核心特征寒濕痢辨識要點病癥表現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凍,白多赤少,或為純白凍。01舌質舌苔舌質淡,苔白膩或薄白,脈象濡緩或微細。02伴隨癥狀胃脘脹滿,不思飲食,頭身困重,肢體酸痛。03病因分析寒濕之邪侵襲腸腑,氣血凝滯,腸道傳導失司。04虛證痢特殊表現病癥表現舌質舌苔伴隨癥狀病因分析痢下白色黏液,或滑脫不禁,肛門墜脹。舌質淡紅,苔薄白或無苔,脈象細弱或微細。面色晄白,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氣短懶言。脾胃虛弱,中氣下陷,腸道固攝無權,或脾腎陽虛,陰寒內生,腸道傳導無力。05治療原則方案清熱化濕基礎方劑葛根、黃芩、黃連等藥材組成,適用于濕熱蘊結腸道,腹痛腹瀉,肛門灼熱等癥狀。葛根芩連湯白頭翁、黃柏、黃連等藥材組成,適用于熱毒壅滯腸道,便下膿血,里急后重等癥狀。白頭翁湯芍藥、當歸、黃芩等藥材組成,適用于濕熱蘊結,氣血不和,腹痛便膿血等癥狀。芍藥湯溫中散寒特色療法溫脾湯附子、干姜、人參等藥材組成,適用于脾陽不足,寒濕內阻,腹痛腹瀉等癥狀。03附子、人參、干姜等藥材組成,適用于脾胃虛寒嚴重,手腳冰涼,脈沉遲等癥狀。02附子理中湯理中湯人參、干姜、甘草等藥材組成,適用于脾胃虛寒,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癥狀。01扶正固本調理策略參苓白術散:人參、白術、茯苓等藥材組成,適用于脾胃虛弱,運化無力,食欲不振等癥狀。補中益氣湯:黃芪、人參、白術等藥材組成,適用于中氣下陷,脫肛,子宮脫垂等癥狀。四君子湯: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等藥材組成,適用于氣虛不足,面色蒼白,氣短乏力等癥狀。.sp-line-container{position:relative;}06預防與康復管理飲食禁忌規范避免食用生冷油膩食物痢疾患者腸道濕熱,食用生冷油膩食物會加重病情。02040301飲食宜清淡易消化痢疾患者應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飯、面條、蔬菜等。禁食不潔食物不潔食物可能帶有病菌,導致痢疾反復發作。適量補充蛋白質痢疾患者可適當食用瘦肉、魚、蛋等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以補充營養。艾灸推拿保健法艾灸足三里足三里是脾胃的重要穴位,艾灸可增強脾胃功能,提高免疫力。01推拿腹部沿順時針方向推拿腹部,可促進腸胃蠕動,緩解痢疾癥狀。02按摩肝俞穴肝俞穴位于背部,按摩可疏肝解郁,有助于緩解痢疾引起的腹痛。03艾灸關元穴關元穴是人體重要穴位之一,艾灸可固本培元,提高身體抗病能力。04愈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