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把握適度原則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三邏輯與思維+_第1頁
9.2把握適度原則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三邏輯與思維+_第2頁
9.2把握適度原則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三邏輯與思維+_第3頁
9.2把握適度原則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三邏輯與思維+_第4頁
9.2把握適度原則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三邏輯與思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把握適度原則思考:喝水也不是越多越好,對有些人來說喝水太多會造成水中毒。這告訴我們什么道理?第三單元運用辯證思維方法第九課理解質量互變9.2把握適度原則1適度的含義2掌握適度原則自主學習把握適度原則1.度的含義+重要性

P832.關節點(含義、與度的關系)

P831.適度原則的含義

P83適度的含義掌握適度原則3.遵循適度原則的原因

P832.遵循適度原則的要求

P83-84閱讀課本P82-84頁,在課本做好標記,并嘗試背誦加紅的問題。1Part適度的含義

《論語·先進》載:“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孔子所說的“過猶不及”,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指導意義?請舉例說明理由。提示:

過猶不及強調的是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要堅持適度原則,事情做過了頭,就和沒有做一樣,都是不可取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想問題做事情要把握好“分寸”,不犯極端化的錯誤。

例如在學習中,勤奮刻苦學習是好事,但過度勤奮而傷及身體,就適得其反了。探究與分享1.度P83--1

一、適度的含義(1)含義: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的量的限度。(即事物的范圍、幅度和限度。)(2)重要性:事物質與量的統一體現在“度”中

,當量的變化達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時,事物就開始發生質的轉化。【相關鏈接】:“水的三態變化”

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在0-100℃這個幅度內,水保持液態不變。

如果超出100℃這個溫度范圍,水就變成水蒸氣了。

如果低于0℃這個溫度范圍,

水就變成冰100℃0℃關節點關節點度2.關節點

P83--1(1)關節點的含義:

關節點是事物量變達到的極限,是引起質變的節點。(考點)(2)度與關節點的關系:任何度的兩端都存在著關節點或臨界點,度是關節點范圍內的幅度。(又稱臨界點)9.2.1適度的含義隨堂測試1.(2024江西宜春期末)《論語·為政》中孔子對自己的人生總結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根據孔子的概括,“知天命”的度的關節點應是(

)A.15歲、30歲B.30歲、40歲

C.40歲、50歲D.50歲、60歲D任何度的兩端都存在著關節點,度是關節點范圍內的幅度。關節點是事物量變達到的極限,是引起質變的節點。“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說明“知天命”的度的范圍是50~60歲,其關節點是50歲、60歲,D正確。A、B、C不合題意。3.為什么要堅持適度原則

(即原因)★★

P83--2一、適度的含義注意:堅持適度原則(1)事物的變化是發生在度的范圍之內還是超出度的范圍,這是區分量變與質變的根本標志。(2)在度的范圍之內,事物的質保持不變,質規定著量的運動范圍和變化幅度;

超出這個范圍,事物的質就發生變化,質與量的統一就會破裂。(3)為了保持我們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質,應當把事物的變化控制在度的范圍內,防止過猶不及。P83-3量變質變2Part掌握適度原則生活的常識告訴我們,處理事情要適當、適度,切忌走極端。比如,服藥治病,劑量必須適當,用量過少治不了病,用量過多會造成藥物中毒。又如,適當給作物施肥有助于其生長,肥量過多反而不利于作物生長。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道理?你對學習與娛樂二者關系的把握是否適度?請為自己制訂一份適度娛樂的計劃。這反映了凡事要適度,過猶不及,我們要把握適度原則。要適當、適度,切忌走極端,否則事與愿違。探究與分享

從思維方式上說,適度原則就是要在“度”的范圍內尋求和把握事物發展的適當程度的原則。適當就是幅度“得當”,而不是“失當”。1.適度原則的含義:二、掌握適度原則思考:適度原則就是在任何時候都不要超過事物的度嗎?注意:堅持適度原則≠做任何事都不能超過關節點,永遠保持量變狀態,積極向上符合發展趨勢的事物在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要及時促成飛躍。思考:結合下圖談談我們高中生應該如何做好壓力管理?

當人們面臨的壓力過小時,會覺得工作乏味,集中注意力到工作上的動機很小,工作績效很低;

隨著工作壓力的逐漸增大,人們受到激發,績效會得到提高;

在壓力達到最佳點之前,工作壓力越大,績效越高;

而當工作壓力超過最佳點后,隨著壓力增加,人們會面臨過壓、急躁、焦慮、崩潰的狀態,壓力越大,績效越低。探究與分享①防止過猶不及。適度原則要求我們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分寸”,不犯極端化錯誤。②需要“得中”。就是把持有度,合適且正好。就是要保持我們需要的事物的質的狀態。并不是被動地適應事物的存在狀態,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①得當:把握好“分寸”,防止過猶不及適度原則要求我們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分寸”,不犯極端化錯誤。【例】服藥治病,劑量必須適當,用量太少治不了病,用量過多會造成藥物中毒。又如,適當給作物施肥有助于其生長,肥量過多反而不利于作物生長。二、掌握適度原則2.遵循適度原則的要求:★★

P83-84②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

遵循適度原則,是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適度思維是“得中”而處之的思維。“得中”是把持有度,合適且正好,不是凡事都采取折中主義的消極的思維方式。(適中≠折中主義)【例】《墨子》一書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例如,遇到盜賊不得已時,可以采取靈活的應變策略,斷指保命,舍財保命,取小害而免大禍。二、掌握適度原則這里的“中”是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得中”是把持有度,合適且正好。2.遵循適度原則的要求:★★

P83-84需要“得中/適中”背單詞:50個太吃力,30個,OK,嘗試40個?找到正好的點P84相關鏈接折中主義含義企圖把對立的思想、觀點和理論無原則地調和拼湊在一起的做法。特征表現①把矛盾雙方等同起來,不分主次;②把對立雙方調和起來,混淆是非;③在原則問題上模棱兩可,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和堅持的立場。實質它是一種無原則的思維方式,是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表現形式。注意:“得中”≠折中主義【例】1949年,經過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國民黨的勢力僅僅龜縮在長江以南的地區。國民黨當局打著和談的名義,妄圖積蓄力量,伺機反撲。為了徹底推翻蔣家王朝,建立社會主義的新中國,中國共產黨提出“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口號。毛澤東在他的詩中寫道:“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①積極創造條件,促進事物量的變化,并使其向度的邊緣不斷發展,使該物轉化為他物。②量變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我們要積極促成事物的質變,使其達到我們所期望的存在狀態。二、掌握適度原則(3)要改變我們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質就要積極創造條件,促成事物質變:(不能限于“得中”)2.遵循適度原則的要求:★★

P83-84內容要求錯誤傾向把握好“分寸”,防止過猶不及要在“度”的范圍內尋求和把握事物發展的適當程度的原則。適當就是幅度“得當”,而不是“失當”。適度原則要求我們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尺寸”把握不好“尺寸”,犯極端化錯誤需要“得中”,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適度思維是“得中”而處之的思維。“中”是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得中”是把持有度,合適且正好形而上學的折中主義思維方式不限于“得中”,積極創造條件,促成事物的質變要改變我們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質,就要積極創造條件,促成事物的質變優柔寡斷,貽誤時機總結提升:把握適度原則的要求保持我們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質把握適度原則度和關節點的含義適度的含義堅持適度原則(為什么/必要性)掌握適度原則適度原則的含義如何遵循適度原則必背知識第9課1.質量互變規律(1)原理:量變與質變是事物發展的兩種基本狀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體現并保存量變的成果,并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2)方法論:①客觀事物的質量互變規律要求我們,以統一性的觀念正確把握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量變與質變、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的關系。②把握適度原則。(保持+最佳+促變)【哲學】量變與質變辯證關系原理/發展的狀態相關知識:【原理內容】發展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①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方法論①+分析;②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方法論②+分析;③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此點不加方法論)【方法論】①重視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②要果斷地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③堅持適度原則。(③在少數情況才用)必背知識9.2.2把握適度原則2.把握適度原則①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事物質與量的統一體現在“度”中。適度原則就是要在“度”的范圍內尋求和把握事物發展的適當程度的原則。②(保持)為了保持我們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質,應當把事物的變化控制在度的范圍內,防止過猶不及。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分寸”,不犯極端化的錯誤。③(最佳)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要求把持有度,合適且正好。④(促變)積極創造條件,促成事物的質變,使其達到我們所期望的存在狀態。考查質量互變規律也有可能考查整個第9課知識!!!隨堂測試2.(2024廣東廣州期末)勞逸結合、張弛有度,才能更加游刃有余。每天都在努力打拼,周末不妨給自己放個假,到戶外走一走,讓心情回歸輕松、平靜,讓身體重新蓄積能量。這體現的辯證思維道理是(

)①要從思維的動態性出發把握事物的變化②要不失時機地促進事物質的飛躍③在度的范圍內保持事物性質不變④掌握適度原則,防止過猶不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9.2.2把握適度原則材料強調勞逸結合、張弛有度,這體現的是在度的范圍內保持事物性質不變,也體現了掌握適度原則,防止過猶不及,③④正確,①②不符合題意。隨堂測試3.(2024江蘇鹽城期中)瓶中有果。兒伸手入瓶,取之滿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材料體現的辯證思維道理是(

)①想問題、辦事情要堅持適度原則②分析方法是將注意力集中在問題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