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化工生產中的重要非金屬元素第二節氮及其化合物課時3硝酸、酸雨危害及防治學習目標1.能運用氧化還原反應知識理解硝酸的氧化性;2.結合實驗探究,認識硝酸在相關反應中體現的不穩定性和強氧化性,知道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3.了解SO2、NO2對大氣質量的影響,特別是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本草綱目拾遺》記載:(硝酸)西洋人所造,性最猛,能蝕五金。王怡堂先生云:其水至強,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HNO3=H++NO3-
(強酸)硝酸的物理性質
純硝酸是無色、易揮發(沸點是83℃)、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硝酸可以與水以任意比互溶,質量分數為95%以上的硝酸叫發煙硝酸。【思考】濃硝酸久置后呈黃色,為什么?硝酸的不穩定性a.濃硝酸見光或受熱時發生反應4HNO3(濃)====4NO2↑+O2↑+2H2O
△或光照b.貯存:一般將濃硝酸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并避光放置于陰涼處純硝酸
久置硝酸濃硝酸見光或受熱會分解生成NO2,NO2溶于濃硝酸使溶液顯黃色。【思考】如何保持濃硝酸?硝酸的酸性HNO3=H++NO3-
①與指示劑反應:稀硝酸使石蕊溶液由紫色變為紅色,濃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變紅(酸性)后褪色(強氧化性)②與堿反應:Fe(OH)3+3HNO3=Fe(NO3)3+3H2O③與堿性氧化物反應:CuO+2HNO3=Cu(NO3)2+H2O④與弱酸鹽反應:CaCO3+2HNO3=Ca(NO3)2+CO2↑+H2O硝酸的強氧化性硝酸泄漏【思考】金屬可以與酸反應,為什么可以用鋁槽車運輸濃硝酸?常溫下濃硝酸能使Fe、Al發生鈍化反應【實驗5-8】
如圖5-14所示,在橡膠塞側面挖一個凹槽,并嵌入下端卷成螺旋狀的銅絲。向兩支具支試管中分別加入2mL濃硝酸和稀硝酸,用橡膠塞塞住試管口,使銅絲與硝酸接觸,觀察并比較實驗現象。向上拉銅絲,終止反應。(1)
與金屬Cu反應硝酸與銅
實驗探究硝酸強氧化性濃硝酸:反應劇烈,有紅棕色氣體生成稀硝酸:反應較慢,有氣泡產生,接近管口處觀察到淺紅棕色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u+4HNO3(濃)===Cu(NO3)2+2NO2↑+2H2O(1)
與金屬Cu反應HNO3與金屬反應:氧化性、酸性
1.足量的銅與一定量的濃硝酸反應,得到氣體的成分是什么?
提示:NO、NO2的混合氣體。銅與濃HNO3反應生成NO2氣體,隨著反應的進行,硝酸濃度變稀,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NO氣體,故得到的是NO和NO2的混合氣體。Cu+4HNO3(濃)===Cu(NO3)2+2NO2↑+2H2O2.濃硝酸、稀硝酸與Cu反應產物分別為NO2、NO,反應中稀硝酸化合價降低較多,說明稀硝酸氧化性比濃硝酸強,對嗎?
提示:不對。濃硝酸氧化性比稀硝酸強,濃HNO3反應更劇烈。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銅投入到稀硫酸中不會溶解,再向溶液中投入KNO3固體,銅會不會溶解?為什么?4.若銅與硝酸反應后,硝酸不足而銅剩余,向反應體系中加入稀硫酸,銅是否繼續溶解?若溶解,發生什么反應?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5.試著寫出少量/過量Fe粉分別于稀硝酸反應的方程式。Fe+4HNO3(稀)==Fe(NO3)3+NO↑+2H2O(
Fe少量)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
Fe過量)Fe+4H++NO3-
==Fe3++NO↑+2H2O(
Fe少量)3Fe+8H++2NO3-
==Fe2++2NO↑+4H2O(
Fe少量)2.在pH=1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A.NH4+、I-
、NO3-、Br-
B.S2-、Na+
、SO32-
、NO3-C.Cu2+、NO3-、Na+
、Cl-
D.Fe2+
、K+
、NO3-、SO42–在酸性溶液中(H+),NO3-具有強氧化性,與S2-、SO32-、I-、Fe2+、Br-等不能共存。C1.下列關于硝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A.稀硝酸能與Fe發生反應,濃硝酸不能B.濃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強氧化劑C.稀硝酸是弱酸,濃硝酸是強酸D.稀硝酸與Cu反應,生成NO,而濃硝酸與Cu反應只生成NO2B二戰時期玻爾巧藏金獎章
實驗探究濃硝酸和濃鹽酸的混合物(體積比為1:3)叫做王水,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屬如金、鉑等溶解。
資料卡片——王水VHNO3:VHCl=1:3組成的混合物記憶方法:王水:“三言(鹽)一笑(硝)”“偷金”——去黑心首飾店清洗一些黃金首飾后,首飾質量變輕,這是怎么回事呢?硝酸強氧化性C+4HNO3(濃)=2H2O+4NO2↑+CO2↑△S+6HNO3(濃)=H2SO4+6NO2↑+2H2O△(2)
與非金屬反應HNO3與非金屬單質反應:氧化性硝酸具有強氧化性,試寫出濃硝酸與C、S的反應1.在稀硫酸中加入銅粉,銅粉不溶,再加入下列物質,銅粉溶解的是()①FeCl3
②Fe2O3
③Cu(NO3)2
④KNO3A.只有①或②
B.只有②或④C.只有①或②或③
D.①②③④中任意一種D2.下述實驗中均有紅棕色氣體產生,對比分析所得結論不正確的是(
)
①②③A.由①中的紅棕色氣體,推斷產生的氣體一定是混合氣體B.紅棕色氣體不能表明②中木炭與濃硝酸發生了反應C.由③說明濃硝酸具有揮發性,生成的紅棕色氣體為還原產物D.③的氣體產物中檢測出CO2,由此說明木炭一定與濃硝酸發生了反應D硝酸的工業制法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化肥、農藥、炸藥、染料等。工業上制硝酸的原理是將氨經過一系列反應得到硝酸,如下圖所示:N2H2O2O2H2ONH3NONO2HNO3(1)寫出每一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請分析上述反應中的物質類別和氮元素化合價的變化情況,以及每一步反應中含氮物質發生的是氧化反應還是還原反應。硝酸的工業制法有關化學方程式:N2→N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3→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N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2→H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NH3+5O24NO+6H2O2NO+O2===2NO23NO2+H2O===2HNO3+NON2+3H2
2NH3高溫高壓催化劑熱交換器氧化爐酸雨的形成酸雨:主要指pH小于5.6
的雨水,其主要是含有硫酸和硝酸。SSO2SO3H2SO4硫酸型酸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燒和某些含硫的金屬礦物的冶煉硝酸型酸雨:汽車尾氣以及硝酸工業廢氣等NO2HNO3成因:主要是大氣中的SO2與NOx溶于水形成的。酸雨的危害酸雨有很大的危害,能直接損傷農作物,破壞森林和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還會加速建筑物、橋梁、工業設備、運輸工具和電纜的腐蝕。酸雨的防治①調整能源結構,發展清潔能源;②研究煤的脫硫技術,改進燃燒技術,減少SO2的排放;③加強工業廢氣的回收處理;④改進汽車尾氣的處理技術,提高汽車尾氣排放標準。
煙氣脫硝(將NOx轉化成無害物質)是工業廢氣處理中的重要工藝。相對傳統的處理工藝,活性炭吸附脫硝法具有工藝過程無二次污染、氮資源和脫硝劑可循環利用等優點。回答下列問題。(1)活性炭吸附脫硝法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該流程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若入口煙氣中NOx以NO形式參加反應,則相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催化劑(2)某同學選擇如下裝置(省略夾持儀器)對該方法進行模擬實驗:①實驗前,按h→j,i→k的順序連接儀器,檢查裝置__________。按h→j而不是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中國月牙肋鋼筋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
- 熊貓出境活動方案
- 燕窩周年慶活動方案
- 愛好促銷活動方案
- 愛心大使活動方案
- 愛心超市活動方案
- 愛牙日營銷活動方案
- 父親吊唁活動策劃方案
- 牙科愛牙日活動策劃方案
- 牛肉促銷活動方案
- 嘟嘟少兒英語beep演示簡化版
- GB/T 699-2015優質碳素結構鋼
- GB/T 19250-2013聚氨酯防水涂料
- GB/T 19096-2003技術制圖圖樣畫法未定義形狀邊的術語和注法
- GB/T 13808-1992銅及銅合金擠制棒
- 項目安全體系圖
- 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的項目結題審計指引講解文課件
- 職業暴露(銳器傷)應急預案演練腳本
- 首屆全國報刊編校技能大賽決賽試卷(一)及答案
- 材料出入庫表格范本
- DB14∕T 2442-2022 政務數據分類分級要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