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詩詞三首_第1頁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詩詞三首_第2頁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詩詞三首_第3頁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詩詞三首_第4頁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詩詞三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詩詞三首R·九年級上冊行路難/李白1.品讀古典詩詞作品的意象,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2.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3.培養文雅的性情,體會中華詩詞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學習目標走近作者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行路難(其一)

李白

“行路難”是樂府古題,多詠嘆世路艱難及貧困孤苦的處境。整體感知1.詩歌前四句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情?李白離別京城,朋友們為他設宴餞行,并且宴席十分豪華。然而稟性嗜酒如命的詩人對此美酒佳肴卻“不能食”“心茫然”。從而體現了詩人極度憤懣、抑郁不平的心情。整體感知2.面對美酒佳肴,詩人的心情怎樣?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為何會這樣?詩人的心情是苦悶的。從“停杯”“投箸”“拔劍”“四顧”這些詞語中可以看出來。由于詩人心中充斥著難以排遣的煩惱,“停杯投箸”,無法下咽,“拔劍四顧”,心意茫然。整體感知3.“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體現效果?運用了比方。以“冰塞川”“雪滿山”來比方人生道路的艱難和仕途的阻塞,交代了詩人惆悵的原因,具有無限的悲慨。這兩句用比方的手法寫出自己因受到重重阻力而無法實現遠大理想的困窘。整體感知4.“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用了哪兩個典故?體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呂尚(姜太公)垂釣碧溪,伊尹乘舟夢日。體現了詩人的不甘心,仍對自己從政有所期待,體現了詩人既憤懣現實又寄但愿于未來的復雜心情。整體感知5.“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這幾句句式具有什么特點?這樣的句式有什么體現作用?當詩人的思緒再次回到現實中的時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艱難。展望未來,只覺前路崎嶇,歧路甚多,因而選用四個三字句,反復詠嘆“行路難”,節奏短促,聲調低抑,體現了詩人對理想理想不能實現的慨嘆。整體感知6.怎樣理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作為一種心懷遠大政治理想的人,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終有一天會乘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抵達理想的彼岸。這兩句詩意境開闊,氣勢磅礴,讓人們強烈地感受到詩人的倔強、自信,雖身處逆境仍保持樂觀進取的人生態度。整體感知行路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zūnzhùsè整體感知行路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金壺裝著的清醇美酒每斗十千文,玉盤盛著的美味佳肴價值萬文錢。停杯投筷吃不下去,拔劍四望心中茫茫然。想渡黃河冰塞住河流,想登太行雪充斥了山嶺。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空閑時在碧綠的溪水中釣魚,忽然又夢見乘舟從日邊通過。行路難啊,行路難,歧路多啊,如今身在哪里?定有機會乘長風破萬里浪,堅決掛上高帆渡過大海。這首詩充斥了隱喻。借樂府古題抒發情志,本來就有慷慨悲歌的韻味,加之詩人對自己政治追求的含蓄體現和形象描述,使詩意愈加撲朔迷離。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嬰等名相自期,想輔佐帝王,成就偉業,“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退而求另一方面,也要像他的鄉人司馬相如、揚雄那樣,以一篇辭賦文章一鳴驚人,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歲離開蜀地,“仗劍去國,辭親遠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歲才奉詔供奉翰林,兩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推敲詩意,這首詩當是李白入長安求仕無路時的作品,因此既作激憤之語,亦存有“長風破浪”之志。詩歌重要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情懷,在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在失意中仍懷有但愿。詩歌的主旨是什么?細節探究“行路難”是樂府古題,多詠嘆世路艱難及貧困孤苦的處境。李白的組詩,重要抒發了懷才不遇的情懷。這首詩借樂府古題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的郁憤和相信理想、相信未來的勃發情志,體現了詩人樂觀進取的人生態度和對理想的不懈追求。我也將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送給大家,但愿大家學習詩人那種倔強、自信、樂觀進取的人生態度,你們一定會抵達理想的彼岸。總結分析理解作者簡介選自《全唐詩》,作者劉禹錫(772—846),字夢得,洛陽(現河南省洛陽)人,唐代詩人。他曾參與王叔文領導的政治改革,失敗后,一再遭貶。走近作者題解

唐敬宗寶歷二年(826),這首詩是古代酬贈詩中的名篇。白居易寫了一首《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為劉禹錫長期被貶的不幸遭遇鳴不平。劉禹錫回憶往事,感慨萬千,就寫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首詩,答謝白居易。寫作背景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貶謫地之僻,被貶時間之長)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用典故,人事全非,今非昔比,恍如隔世)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以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暗示政治上的新舊交替)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整體感知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在巴山楚水這些凄涼的地方,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懷念故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沉船的旁邊正有千帆駛過,病樹的前頭卻是萬木爭春。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一懷美酒振奮精神。古詩釋意交代了貶謫地方之凄涼,被貶時間之漫長。表露出詩人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以及痛苦而又孤寂的心情。首聯交代了什么?“凄涼地”和“棄置身”表露出詩人怎樣的心情?詩詞賞析用典(聞笛賦、爛柯人)。“聞笛賦”體現了詩人對死去的友人的哀悼之情,“爛柯人”抒發了詩人對歲月流逝、世事變遷的慨嘆。頷聯在體現手法上有什么特點?運用這種手法有什么作用?詩詞賞析沉舟側畔,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木爭春。景色壯麗,一改前面傷感低沉的情調,變為慷慨昂揚的氣概。個人的沉淪算不了什么,社會總是要向前發展的,未來肯定會比目前好。體現了詩人豁達豪邁的胸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你怎樣理解“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兩句詩?體現了詩人怎樣的境界?詩詞賞析主題《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既體現了作者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步也體現了詩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詩詞賞析水調歌頭/蘇軾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號東坡居士。

1079年,因反對王安石被貶職,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在中秋月圓之夜,客居他鄉,懷念弟弟,舉杯暢飲,寫下了這篇文章。這首詞是詠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走近作者解題先看《水調歌頭》四字,它是詞牌名,它的作用是規定了一首詞的每句的字數平仄等。接著讀序言,問:它有哪句話告訴了我們這首詩的題旨和信息?——對,“中秋”“兼懷子由”告訴了做詞的時間和目的。那么農歷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團圓。當時子由被貶謫到離蘇軾約數百公里的山東濟南,兄弟七年沒有會面了。寫作背景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quèqǐ上闕:憂郁不平下闕:超然豁達整體感知詞意丙辰年的中秋節,快樂地喝酒(直)到(第二天)上午,(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步懷念(弟弟)子由。明月什么時候出現的?(我)端著酒杯問青天。不懂得天上的神仙宮闕里,目前是什么年代了。(傳說神仙世界里只過幾天,地下已是幾千年,故此設問。)我想乘著風回到天上(仿佛自己本來就是從天上下到人間來的,因此說“歸去”),只怕玉石砌成的漂亮月宮,在高空中經受不住寒冷(傳說月中宮殿叫廣寒宮)。在浮想聯翩中,對月起舞,清影隨人,仿佛乘云御風,置身天上,哪里像在人間!整體感知月亮轉動,照遍了華美的樓閣,夜深時,月光又低低地透進雕花的門窗里,照著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圓,便不應有恨了,但為何常常要趁著人們離別的時候團圓呢?人的遭遇,有悲傷、有歡樂、有離別、也有團聚;月亮呢,也會碰到陰、睛、圓、缺;這種狀況,自古以來如此,難得十全十美。只愿我們都健康和長在,雖然遠離千里,卻能共同欣賞這漂亮的月色。

詞意整體感知上片大意:論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先是講自己徹夜難眠:月影移動,轉過紅色的樓閣穿過雕花的門窗。這樣寫的目的是——承上啟下,自然轉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種主題上了。接著問月:為何偏偏在人們分離時團圓呢?

最富有哲理且自我安慰的句子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分析理解最終用月光的普照體現對天下所有離人的祝愿:只但愿人人歲歲平安,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下片大意:抒發對弟弟的懷念之情。詞的上片極寫:作者在“天上”“人間”的徘徊、矛盾;下片寫對月懷人,以積極樂觀的曠達情懷作結。分析理解“月圓人不圓”的遺憾之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與“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兩句各體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思考探究由于在作者看來,也許那美好皎潔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園。作者為何把上天說成“歸去”?思考探究此句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