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 668-2025 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_第1頁
DB46∕T 668-2025 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_第2頁
DB46∕T 668-2025 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_第3頁
DB46∕T 668-2025 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_第4頁
DB46∕T 668-2025 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3.080.01

CCSP66

46

海南省地方標準

DB46/T668—2025

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DesignandConstructionofHighwayAsphaltPavement

2025-02-28發布2025-04-01實施

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DB46/T668-2025

目次

前言....................................................................................................................................................3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符號和縮略語............................................................................................................................................3

5基本規定....................................................................................................................................................3

5.1原則要求........................................................................3

5.2路面設計要求....................................................................3

5.3路基設計要求....................................................................4

6路面結構組合設計....................................................................................................................................4

6.1一般規定........................................................................4

6.2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結構...........................................................4

6.3柔性基層瀝青路面結構.............................................................5

7基層和底基層設計....................................................................................................................................6

7.1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底基層.........................................................6

7.2級配碎石基層、底基層.............................................................7

7.3瀝青穩定碎石基層.................................................................7

7.4瀝青路面冷再生材料基層...........................................................7

8瀝青面層設計............................................................................................................................................7

8.1設計要求........................................................................7

8.2設計指標........................................................................7

9透層、黏層和下封層設計.........................................................................................................................8

9.1透層............................................................................8

9.2黏層............................................................................8

9.3下封層..........................................................................8

9.4防水黏結層......................................................................9

10特殊路段瀝青路面鋪裝設計...................................................................................................................9

10.1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瀝青路面....................................................9

10.2橋面瀝青層鋪裝..................................................................9

10.3隧道瀝青路面鋪裝................................................................9

10.4長大縱坡路段瀝青路面鋪裝.......................................................10

11級配碎石層施工....................................................................................................................................10

11.1一般規定......................................................................10

11.2材料要求......................................................................10

I

DB46/TXXXX—2025

11.3混合料組成設計.................................................................11

11.4施工技術要求...................................................................12

11.5施工質量管理及檢查驗收.........................................................13

12水泥穩定碎石層施工.............................................................................................................................13

12.1一般規定.......................................................................13

12.2材料要求.......................................................................14

12.3混合料組成設計.................................................................14

12.4施工技術要求...................................................................15

12.5施工質量管理及檢查驗收.........................................................18

13透層施工.................................................................................................................................................20

13.1一般規定.......................................................................20

13.2材料要求.......................................................................20

13.3施工技術要求...................................................................22

13.4施工質量管理及檢查驗收.........................................................22

14黏層施工.................................................................................................................................................23

14.1一般規定.......................................................................23

14.2材料要求.......................................................................23

14.3施工技術要求...................................................................24

14.4施工質量管理及檢查驗收.........................................................24

15下封層施工.............................................................................................................................................25

15.1一般規定.......................................................................25

15.2熱瀝青碎石下封層材料要求.......................................................25

15.3熱瀝青碎石下封層施工技術要求...................................................27

15.4施工質量管理及檢查驗收.........................................................28

16熱拌瀝青混合料層施工.........................................................................................................................29

16.1一般規定.......................................................................29

16.2材料要求.......................................................................30

16.3混合料組成設計.................................................................36

16.4施工技術要求...................................................................41

16.5施工質量管理及過程控制.........................................................45

17特殊路段瀝青路面施工.........................................................................................................................48

17.1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瀝青路面...................................................48

17.2水泥混凝土橋瀝青層鋪裝.........................................................48

17.3隧道瀝青路面鋪裝...............................................................49

17.4長大縱坡路段瀝青路面鋪筑.......................................................49

附錄A條文說明................................................................................................................50

II

DB46/T668-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

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海南省交通運輸廳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單位:海南省路橋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有限公

司。

本文件參加起草單位:海南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海南省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局、海

南路橋工程有限公司、海南公路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陳志翔、吳岳偉、李菁若、張東長、郭春武、王家偉、陽振中、呂奮、陳

子杰、王火明、曾毅、吉紅燕、陳小莉、鄧韋桐、劉瑞全、李利、易鑫、梁華平、韓旺、譚巍、王

小軍、賀平、徐周聰、周德邱、吳樹優、陳飛、馬曉謙、黃國雄、辛順超、王全磊、黃智、楊志華、

單楠。

III

DB46/T668-2025

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文件確立了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與施工的總體原則,規定了公路瀝青路面的結構組合、基層和

底基層、瀝青面層、透層、黏層、下封層、特殊路段瀝青路面鋪裝等設計要求,以及級配碎石層、

水泥穩定碎石層、透層、黏層、下封層、熱拌瀝青混合料層、特殊路段瀝青路面鋪裝等施工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海南省各等級公路瀝青路面新建、改擴建及養護工程的設計與施工。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

適用于本文件。

GB175通用硅酸鹽水泥

GB/T1346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安定性檢驗方法

GB/T35162道路基層用緩凝硅酸鹽水泥

JT/T533瀝青路面用纖維

JTGB01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JTGD30公路路基設計規范

JTG/TD33公路排水設計規范

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范

JTGD50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

JTGE20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

JTG/TF20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

JTG/TF3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細則

JTGF40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

JTG3430公路土工試驗規程

JTG3432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

JTG3441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試驗規程

JTG3450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

JTG/T3610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

JTG5110公路養護技術標準

JTG5142公路瀝青路面養護技術規范

JTG5421公路瀝青路面養護設計規范

JTG/T5521公路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規范

3術語和定義

1

DB46/T668—2025

JTGD50、JTGF40以及JTG/TF20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瀝青路面asphaltpavement

鋪筑瀝青面層的路面。

3.2

瀝青面層asphaltcourse

鋪筑于基層之上的瀝青結構層,可按不同的空間或功能進行層位細分,可分為表面層、中面層

和下面層。

3.3

表面層surfacecourse

位于瀝青面層的表面,承擔抗滑、抗磨耗功能的結構層。

3.4

基層basecourse

直接位于瀝青路面面層下的主要承重層。

3.5

底基層subbase

在瀝青路面基層下鋪筑的次要承重層。

3.6

透層primecoat

用于非瀝青類材料層上,能透入表面一定深度,增強非瀝青類材料層與瀝青混合料層整體性的

功能層。

3.7

黏層tackcoat

路面結構中起黏結作用的功能層。

3.8

封層sealcoat

路面結構中用以阻止水下滲的功能層。

3.9

下封層under-sealedlayer

采用專用封層灑(撒)布設備將符合技術要求的膠結料與碎石同步或異步鋪灑在基層上,通過

輪胎壓路機壓實而形成的單層瀝青碎石層。

3.10

2

DB46/T668-2025

防水黏結層waterproofandbondinglayer

為防止雨水下滲造成路面破壞,以及提高特殊路段的瀝青路面鋪裝層與下承層之間的黏結強度

而設的材料層。

4符號和縮略語

4.1符號

JTGF40界定的以及下列符號適用于本文件。

CBR:加州承載比

FWD:落錘式彎沉儀

SFC:橫向力系數

TD:構造深度

4.2縮略語

JTGF40界定的以及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

AC-C:密級配粗型瀝青混凝土混合料CoarseDense-gradedAsphaltMixtures

AC-F:密級配細型瀝青混凝土混合料FineDense-gradedAsphaltMixtures

ARHM:橡膠瀝青混合料AsphaltRubberHotMixtures

LSPM:大粒徑透水性瀝青混合料LargeStonePorousAsphaltMixtures

PAC:排水瀝青混凝土混合料PorousAsphaltConcrete

Sup:Superpave瀝青混合料的簡寫,即采用Superpave設計方法設計的瀝青混合料

5基本規定

5.1原則要求

5.1.1瀝青路面設計應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選材、節約資源、綠色環保的原則,并符合以下規定:

a)加強現場調查、資料收集和參數分析;

b)關注技術發展趨勢,選擇安全可靠、經濟合理、工藝成熟的路面結構方案;

c)結合當地條件和工程經驗,積極穩妥地選用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和新工藝;

d)應符合國家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推進材料再生利用、重視廢棄料處理。

5.1.2瀝青路面施工應遵循安全優質、以人為本、生態環保、資源節約的原則,并符合以下規定:

a)應符合國家環境和生態保護的有關規定,注重節約用地,降低能耗和材料消耗,保護環境;

b)應編制瀝青路面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c)應落實路基“全斷面交驗”,推行路面“零污染”施工理念,防止路面層間污染;

d)應具備良好的勞動保護措施,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和職業衛生健康;

e)實驗室應通過認證,具有相應資質,試驗人員應持證上崗,儀器設備必須檢校合格。

5.1.3海南省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與施工除應符合本規范的規定外,尚應符合現行國家和行業有關標

準、規范的規定。

5.2路面設計要求

5.2.1路面結構所承受的交通荷載應按表1的規定進行分級。

3

DB46/T668—2025

表1設計交通荷載等級

設計交通荷載等級極重特重重中等輕

設計使用年限內設計車道累計大型

≥50.050.0~19.019.0~8.08.0~4.0<4.0

客車和貨車交通量(×106,輛)

注1:大型客車和貨車為JTGD50附錄A中表A.1.2所列的2類~11類車。

注2:極重交通荷載等級是考慮到集裝箱運輸公路及運煤、礦石、建筑材料公路等貨運通道在軸載、交通組成等

方面的特殊性而增添的交通荷載等級。

5.2.2新建瀝青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不應低于表2的規定,應根據公路等級、經濟、交通荷載等

級等因素綜合確定。改建路面結構設計可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選取適宜的設計使用年限。

表2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

公路等級設計使用年限(年)公路等級設計使用年限(年)

高速公路、一級公路15三級公路10

二級公路12四級公路8

5.2.3瀝青路面結構設計時應融合全壽命周期成本理念與長壽命理念。

5.2.4路面綜合排水設計應遵循“防排結合,綜合施策”的原則,確保防得住,排得出。

5.3路基設計要求

5.3.1路基必須密實、均勻、穩定。填方路基的填料選擇、路床的壓實度以及填方路堤的基底處理,

挖方路基及填挖交界處理均應符合現行JTGD30的規定。

5.3.2必須采取防止地面水和地下水浸入路面、路基的措施,并做好路基排水,保持路基處于干燥

或中濕狀態。

5.3.3路基頂面回彈模量應符合表3的規定。

表3路基頂面回彈模量要求

交通荷載等級極重特重重中等、輕

回彈模量(MPa)≥90≥90≥60≥40

注:表中路基頂面回彈模量是指平衡濕度狀態下并考慮干濕與凍融循環作用后的頂面回彈模量,當用于施工過程

檢驗與控制時應根據濕度調整系數和干濕與凍融循環折減系數進行調整計算。

5.3.4對重及以上交通荷載等級公路,路基上路床范圍內嚴禁直接采用素土填筑。

5.3.5路基頂面彎沉應采用落錘式彎沉儀(FWD)檢測,當采用貝克曼梁檢測時應與FWD檢測對比

驗證。

6路面結構組合設計

6.1一般規定

6.1.1路面結構可由瀝青面層、基層、底基層和必要的功能層組合而成。瀝青面層采用不同材料分

層鋪筑時,可分為表面層、中面層和下面層。

6.1.2應根據交通荷載等級和路基狀況等因素,結合路面材料特性和結構特性,選擇路面結構類型。

6.2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結構

4

DB46/T668-2025

6.2.1無機結合料穩定類基層瀝青路面適用于各種交通荷載等級。

6.2.2無機結合料穩定類基層瀝青路面結構組合應符合表4的要求。

表4無機結合料穩定類基層瀝青路面結構組合要求

結構層位材料類型建議厚度(mm)

表面層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密級配瀝青混凝土混合料30~50

面層中面層密級配瀝青混凝土混合料60~100

下面層密級配瀝青混凝土混合料60~120

上基層水泥穩定碎石材料160~240

基層下基層水泥穩定碎石材料160~240

底基層級配碎石或低劑量水泥穩定碎石材料150~200

路基路基路基頂面回彈模量應符合本規范表3的規定

注1:對重及以上交通荷載等級的路段,瀝青面層可設置為表面層、中面層和下面層3層;對低公路等級或中等

交通荷載等級的路段,瀝青面層可設置為表面層和下面層2層。

注2:瀝青面層厚度組合可根據交通荷載等級選用4cm+6cm+8cm、4cm+6cm+6cm、4cm+8cm、4cm+6cm等組合。

注3:基層一般設置為上基層、下基層和底基層3層;對低公路等級或中等交通荷載等級的路段,基層可設置為

上基層和底基層2層。

注4:不同路段以及同一路段不同交通方向的路面結構組合可進行差異化設計。

6.2.3無機結合料穩定類基層瀝青路面應采取措施控制水損害。

6.2.4無機結合料穩定類基層瀝青路面可采用下列一種或多種措施減少基層收縮開裂和路面反射

裂縫:

a)選用抗裂性好的無機結合料穩定類基層;

b)增加瀝青混合料層厚度,或在無機結合料穩定類基層上設置瀝青碎石層或級配碎石層;

c)在無機結合料穩定類基層上設置改性瀝青應力吸收層。

6.3柔性基層瀝青路面結構

6.3.1瀝青結合料類基層瀝青路面適用于各種交通荷載等級;粒料類基層瀝青路面適用于特重及以

下交通荷載等級。

6.3.2柔性基層瀝青路面結構組合應符合表5的要求。

5

DB46/T668—2025

表5柔性基層瀝青路面結構組合要求

結構層位材料類型建議厚度(mm)

表面層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密級配瀝青混凝土混合料30~50

面層中面層密級配瀝青混凝土混合料60~100

下面層密級配瀝青混凝土混合料60~120

上基層瀝青穩定碎石或瀝青路面冷再生材料(乳化瀝青或泡沫瀝青)80~120

基層下基層水泥穩定碎石材料或級配碎石160~240

底基層水泥穩定碎石材料160~240

路基路基頂面回彈模量應符合本規范表3的規定

注1:對重及以上交通荷載等級的路段,瀝青面層可設置為表面層、中面層和下面層3層;對低公路等級或中等

交通荷載等級的路段,瀝青面層可設置為表面層和下面層2層。

注2:瀝青面層厚度組合可根據交通荷載等級選用4cm+6cm+8cm、4cm+6cm+6cm、4cm+8cm、4cm+6cm等組合。

注3:基層一般設置為上基層、下基層和底基層3層;對低公路等級或中等交通荷載等級的路段,基層可設置為

上基層和底基層2層。

注4:不同路段以及同一路段不同交通方向的路面結構組合可進行差異化設計。

6.3.3采用級配碎石作為基層時,高速公路瀝青面層底部宜設置一層抗疲勞層。

7基層和底基層設計

7.1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底基層

7.1.1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底基層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較小的收縮(溫縮及干縮)變形和

較強的抗沖刷能力。

7.1.2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底基層混合料最大粒徑宜為31.5mm,且應采用4檔及以上不同規格的

集料摻配拌和而成。

7.1.3水泥穩定碎石材料可用于各等級公路的基層、底基層。

7.1.4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宜選擇骨架密實型結構。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底基層混合料配合比設計

應按照現行JTG/TF20執行。

7.1.5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的壓實度及7d齡期無側限抗壓強度代表值應符合表6規定范圍的要求,

且不宜超過高限。

表6水泥穩定碎石材料的壓實度及7d無側限抗壓強度

極重、特重交通重、中等交通輕交通

層位

壓實度(%)抗壓強度(MPa)壓實度(%)抗壓強度(MPa)壓實度(%)抗壓強度(MPa)

基層≥984.0~5.0≥983.5~4.5≥97≥3.0

底基層≥97>3.0≥97>2.5≥96>2.0

7.1.6水泥穩定碎石材料可采用強度等級為42.5且滿足本規范要求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等。水泥最

大劑量不可超過5%,當達不到強度要求時應調整級配或更換原材料。

7.1.7水泥穩定碎石層的最小壓實厚度不應小于160mm,最大厚度不宜超過200mm,當超過200mm

時,需要配備相應的大功率攤鋪設備和足夠的碾壓設備和碾壓功率,并經試驗確定最大壓實厚度,

6

DB46/T668-2025

同時需要通過灌砂、鉆芯等手段加強質量抽檢,確保攤鋪混合料的壓實度、均勻性滿足技術要求。

7.2級配碎石基層、底基層

7.2.1級配碎石基層混合料最大粒徑宜為26.5mm或31.5mm,底基層混合料的最大粒徑宜為31.5mm

或37.5mm,且均應采用4檔及以上不同規格的集料摻配拌和而成。

7.2.2級配碎石基層混合料應采用骨架密實型結構,級配碎石底基層混合料可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采

用骨架密實型或懸浮密實型級配。級配碎石基層、底基層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應按照現行JTG/TF20

執行。

7.2.3級配碎石應采用重型擊實標準設計,基層壓實度不應小于99%,底基層壓實度不應小于98%。

級配碎石基層、底基層CBR值應符合表7的要求。

表7級配碎石CBR值

層位公路等級極重、特重交通重交通中等、輕交通

高速公路及一級公路≥200≥180≥160

基層

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160≥140≥120

高速公路及一級公路≥120≥100≥80

底基層

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100≥80≥60

7.3瀝青穩定碎石基層

7.3.1瀝青穩定碎石材料可采用密級配瀝青穩定碎石(ATB)和半開級配大粒徑透水性瀝青混合料

(LSPM),基層用瀝青穩定碎石材料最大公稱粒徑宜為26.5mm或31.5mm。

7.3.2瀝青穩定碎石基層可用于各等級公路的基層。

7.3.3密級配瀝青穩定碎石可采用基質瀝青,大粒徑透水性瀝青混合料宜采用粘度較高瀝青,瀝青

穩定碎石基層宜采用大型馬歇爾或旋轉壓實試驗方法進行設計,其壓實度不應小于98%。

7.4瀝青路面冷再生材料基層

7.4.1基層用瀝青路面冷再生材料最大公稱粒徑宜為19mm或26.5mm。

7.4.2瀝青路面冷再生材料基層可用于各等級公路的上基層。

7.4.3瀝青路面冷再生材料(乳化瀝青或泡沫瀝青)上基層設計應符合現行JTG/T5521有關規定。

8瀝青面層設計

8.1設計要求

8.1.1瀝青面層應具有平整、抗車轍、抗疲勞開裂和抗水損壞等性能,表面層混合料應具有抗滑和

耐磨損性能,密級配瀝青混合料表面層應具有低透水性能。

8.1.2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及抗滑性能要求較高的路面表面層,其粗集料宜采用玄武巖、輝綠巖等

基性或中性硬質巖石,且須滿足與瀝青黏附性的要求;當表面層采用石灰巖、花崗巖時,須通過科

研論證。

8.1.3重及以上交通荷載等級的公路瀝青路面中、表面層宜采用改性瀝青混合料。

8.1.4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應按照現行JTGF40執行。瀝青混合料宜選擇骨架密實型結構。

8.2設計指標

7

DB46/T668—2025

8.2.1表面層抗滑性能以橫向力系數SFC60和路面宏觀構造深度TD(mm)為主要指標。高速公路、

一級公路以及山嶺重丘區二級和三級公路的表面層在交工驗收時,其抗滑技術指標應符合表8的要

求。

表8抗滑技術指標

試驗項目技術要求試驗方法

橫向力系數SFC60≥54T0965

≥0.55(AC,Sup)

構造深度TD(mm)T0963

≥0.7且≤1.2(SMA)

8.2.2各瀝青結構層中至少有1~2層應為密水性能良好的瀝青混合料,其密水性應符合表9的要求。

高速公路及一級公路中、上面層滲水系數不合格的單點最大值不應超過120ml/min,如有,應在該

點附近加密檢測,并應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處理或銑刨重鋪。

表9瀝青混合料結構層滲水系數指標

滲水系數(ml/min)

混合料類型結構層位合格率(%)

高速公路及一級公路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

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層≤75≤11090

上面層≤85≤11090

密級配瀝青混凝土混合

中面層≤110≤11090

下面層≤180≤18085

密級配瀝青穩定碎石下面層或上基層≤23085

注:滲水系數的測定點應采用現行JTGE60附錄A的方法隨機選擇。

9透層、黏層和下封層設計

9.1透層

9.1.1在級配碎石基層或無機結合料穩定類基層上應設置一層透層。

9.1.2級配碎石等無結合料類基層的透層宜采用乳化瀝青,無機結合料穩定類基層的透層宜采用乳

化瀝青或高滲透乳化瀝青。

9.1.3透層材料應選用慢裂或中裂型乳化瀝青。

9.2黏層

9.2.1各瀝青層之間應設置一層黏層,重及以上交通荷載等級路面的黏層宜采用改性乳化瀝青,中

等和輕交通荷載等級路面的黏層可選用乳化瀝青。

9.2.2黏層材料應選用快裂或中裂型改性乳化瀝青、乳化瀝青,其改性劑宜選用SBR膠乳。

9.2.3采用SBR改性乳化瀝青作為黏層材料時,宜先將70號基質瀝青改性成SBS改性瀝青,再對

SBS改性瀝青進行乳化制備而成。

9.3下封層

9.3.1在級配碎石基層或無機結合料穩定類基層與瀝青結合料類結構層之間,應設置一層下封層。

9.3.2二級及二級以上下封層宜采用熱瀝青碎石封層,具有應力吸收作用的下封層宜采用橡膠瀝青、

8

DB46/T668-2025

SBS改性瀝青或復合改性瀝青應力吸收層。

9.3.3三級及三級以下公路可采用改性乳化瀝青或乳化瀝青碎石封層。

9.3.4熱瀝青碎石下封層宜采用瀝青預裹覆碎石。

9.4防水黏結層

9.4.1橋面水泥混凝土調平層、隧道水泥混凝土剛性基層與瀝青面層之間,舊水泥混凝土路面與加

鋪的瀝青面層之間,以及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的長大縱坡處,應設置一層防水黏結層。

9.4.2剛性基層、橋面水泥混凝土調平層及隧道水泥混凝土基層應采用精銑刨、拋丸或銑琢等方式

清除表面浮漿,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應采用精銑刨或銑琢等方式進行界面處理,處理后的表面構造深

度宜為0.4mm~0.8mm,且確保表面符合平整、粗糙、整潔、干燥要求后再鋪設防水黏結層及瀝青面

層。

9.4.3防水黏結層可采用改性瀝青碎石封層、橡膠瀝青碎石封層、環氧瀝青防水黏結層,也可采用

經過實踐驗證的性能優良的其他新型防水黏結層。

10特殊路段瀝青路面鋪裝設計

10.1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瀝青路面

10.1.1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瀝青路面時,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損壞狀況和接縫傳荷能力評定等

級應為優或良;當評定等級為中時,宜根據原路基整體狀況綜合考慮。

10.1.2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以后加鋪瀝青路面應參照JTGD40執行。舊板底板的處治要求應

參照JTGD40執行。

10.1.3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瀝青路面時必須設置防水黏結層,防水黏結層與舊水泥混凝土路面、

瀝青面層的黏結強度應符合表10的要求。

表10黏結強度要求

試驗項目技術要求(MPa)試驗方法

黏結強度(25℃)≥0.5T0985

10.1.4瀝青加鋪層可設單層或雙層瀝青面層,至少有一層采用密級配瀝青混合料。可根據需要設

置調平層,在路面邊緣宜設置內部排水系統。

10.1.5瀝青加鋪層厚度應兼顧瀝青混合料的公稱最大粒徑和減緩反射裂縫的要求確定。高速公路

和一級公路的最小厚度宜為100mm,其他等級公路的最小厚度宜為80mm。

10.2橋面瀝青層鋪裝

10.2.1橋面鋪裝設計可包括橋面板處理、防排水、鋪裝結構層、路緣帶和伸縮縫接觸部位的填封

設計等,橋面鋪裝結構宜與公路主線路面結構相協調,鋼橋面、大橋和特大橋的水泥混凝土橋面的

瀝青混合料鋪裝宜進行專項設計。

10.2.2水泥混凝土橋面必須設置防水黏結層,防水黏結層與橋面板的黏結強度應符合表10的要求。

10.2.3水泥混凝土橋面采用常規瀝青混合料鋪裝層時,瀝青混合料鋪裝層厚度應與主線相協調;

采用澆筑式瀝青混合料、環氧瀝青混合料等其他特殊瀝青混合料時,其厚度可參考工程經驗適當減

薄。

10.3隧道瀝青路面鋪裝

9

DB46/T668—2025

10.3.1長、中、短隧道宜采用瀝青路面鋪裝,特長隧道可采用瀝青路面鋪裝,基層宜采用水泥混

凝土剛性基層。

10.3.2隧道內混凝土剛性基層的厚度應通過結構計算確定,并符合相關規范要求。

10.3.3隧道瀝青路面鋪裝結構由黏結層和瀝青混合料鋪裝層組成,瀝青混合料鋪裝層應與主線相

協調。

10.3.4隧道復合式路面應設置防水黏結層,防水黏結材料必須符合環保要求。防水黏結層與隧道

水泥混凝土剛性基層的黏結強度應符合表10的要求。

10.3.5在條件允許時,長大隧道路面鋪裝層可采用溫拌瀝青混合料。

10.4長大縱坡路段瀝青路面鋪裝

10.4.1公路連續縱坡平均縱坡對應的路線長度大于表11中設計坡長時為長大縱坡。

表11公路長大縱坡界定標準

平均坡度(%)2.02.53.03.5≥4.0

設計坡長(km)7.53.52.01.5≥1.0

10.4.2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的長大縱坡路段,瀝青面層的中、表面層均應采用改性瀝青混合料。

10.4.3長大縱坡范圍內的路基段無機結合料穩定類基層上應設置熱瀝青碎石封層。

10.4.4長大縱坡范圍內的橋面和隧道當采用瀝青混合料鋪裝時,防水黏結層與橋面和隧道水泥混

凝土板的黏結強度、剪切強度應符合表12的要求。

表12長大縱坡段橋面和隧道路面防水黏結層黏結強度、剪切強度

試驗項目技術要求(MPa)試驗方法

黏結強度(25℃)≥0.5T0985

剪切強度(25℃)≥0.645°斜剪試驗方法

11級配碎石層施工

11.1一般規定

11.1.1級配碎石混合料應采用集中廠拌法拌和,并使用攤鋪機攤鋪。

11.1.2級配碎石基層和底基層在施工完成后,應及時鋪筑上覆層,避免雨水浸泡。如受雨水浸泡,

應待干燥并重新檢測合格后,方可施工上覆層。

11.1.3級配碎石基層和底基層施工完成后應限制車輛通行。

11.2材料要求

11.2.1級配碎石粗集料應符合表13的要求。

10

DB46/T668-2025

表13級配碎石粗集料技術要求

高速公路及一級公路

試驗項目單位層位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試驗方法

極重、特重交通重、中等、輕交通

基層≤26≤26≤30

壓碎值%T0316

底基層≤26≤26≤30

基層≤18≤18≤20

針片狀顆粒含量%T0312

底基層≤20≤20≤20

基層≤3≤5——

軟石含量%T0320

底基層——————

水洗法<0.075mm顆基層≤1≤2——

%T0310

粒含量底基層——————

11.2.2級配碎石細集料應符合表14的要求。

表14級配碎石細集料技術要求

試驗項目單位高速公路及一級公路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試驗方法

水洗法<0.075mm顆粒含量%≤15≤20T0310

液限%≤28≤28T0118-2007

砂當量%≥50≥50T0334

塑性指數——<6<6T0118-2007

11.2.3級配碎石用水應潔凈,不含有害物質,且應符合現行JTG/TF20的相關規定。

11.3混合料組成設計

11.3.1級配范圍

級配碎石的級配范圍應符合表15的要求。

表15級配碎石的推薦級配范圍

篩孔尺寸(mm)37.531.526.5191613.29.54.752.360.60.075

基層(或

通過10090~10072~9058~8050~6841~5726~3817~288~140~5

底基層)

率(%)

底基層10090~10079~9560~8553~8048~7440~6525~5018~409~250~5

11.3.2配合比設計

a)級配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應宜符合現行JTG/TF20的規定;

b)級配碎石配合比設計宜在規定的級配范圍內,通過級配設計選取粗、中、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