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一化學人教版期末必刷常考題之有機化合物_第1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一化學人教版期末必刷常考題之有機化合物_第2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一化學人教版期末必刷常考題之有機化合物_第3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一化學人教版期末必刷常考題之有機化合物_第4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一化學人教版期末必刷常考題之有機化合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7頁(共27頁)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一化學人教版(2019)期末必刷常考題之有機化合物一.選擇題(共15小題)1.(2025?北京學業考試)下列關于蛋白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是重要的營養物質 B.可發生水解反應 C.僅含C、H、O三種元素 D.牛奶中含有蛋白質2.(2025春?北京校級期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著名詩句。下列關于該詩句中所涉及物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蛋白質在酸、堿或酶的作用下能發生水解 B.人造絲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用灼燒的方法可以鑒別蠶絲和人造絲織物 C.唐代蠟燭的主要成分是動物油脂,油脂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 D.現代蠟燭的主要成分是石油的分餾產物——石蠟,石油分餾屬于物理變化3.(2025春?海淀區校級期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將甘氨酸、丙氨酸混合,在一定條件下生成的鏈狀二肽有3種 B.堿基與戊糖縮合形成核苷,核苷與磷酸縮合形成核苷酸 C.向雞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銀溶液會發生鹽析 D.麥芽糖、果糖、蔗糖均為還原糖4.(2025春?朝陽區校級期中)下列反應屬于取代反應的是()A.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甲烷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反應 C.乙烯與氫氣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 D.乙醇在銅催化、加熱條件下與氧氣反應5.(2025?東城區二模)一定條件下,將乙烯和氧氣通入PdCl2和CuCl2的鹽酸溶液中可制得乙醛,熱化學方程式為2C2H4(g)+O2(g)→2CH3CHO(g)ΔH=﹣487.4kJ?mol﹣1。其催化機理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X為CH3CHO,Z為O2 B.①中,C2H4發生了氧化反應 C.②中,n(PdCl2):n(CuCl2)=1:2 D.③中,n(Y):n(Z)=2:16.(2025春?海淀區校級期中)京尼平苷酸是從杜仲中提取的一種生物活性物質,結構簡式如圖所示,其中不含有的官能團是()A.酯基 B.羥基 C.醚鍵 D.羧基7.(2025春?通州區期中)某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簡式如圖,其所含官能團的種類有()A.3種 B.4種 C.5種 D.6種8.(2024春?順義區期末)在阿司匹林的結構簡式(右式)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別標出了其分子中的不同的鍵。將阿司匹林與足量NaOH溶液共煮時,發生反應時斷鍵的位置是()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②⑥9.(2024?豐臺區學業考試)下列反應屬于加成反應的是()A.乙醇與氧氣反應生成乙醛 B.甲烷與氯氣反應生成一氯甲烷 C.乙烯與溴反應生成1,2﹣二溴乙烷 D.乙醇與乙酸反應生成乙酸乙酯10.(2024?豐臺區學業考試)下列關于乙酸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官能團為—COOH B.無味液體 C.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D.易溶于水11.(2020春?房山區期末)下列關于乙醇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官能團為﹣OH B.能與NaOH反應 C.能使酸性的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D.可用于殺菌消毒12.(2024春?昌平區期末)漢黃岑素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其中不含有的官能團是()A.碳碳雙鍵 B.酯基 C.羥基 D.酮羰基13.(2024春?福州期末)將等量的乙酸乙酯分別與等體積的H2SO4溶液、NaOH溶液、蒸餾水混合,加熱,甲、乙同學分別測得酯層體積、乙醇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乙酸乙酯在酸性條件下水解反應為:CH3COOC2H5+H2O?△稀硫酸CH3COOH+C2HB.0~t1,乙酸乙酯的水解速率:堿性>酸性>中性 C.0~t2,乙酸乙酯的水解量:堿性=酸性 D.t2~t3,酯層體積:酸性<堿性,推測與溶劑極性的變化有關14.(2024春?大興區期末)實驗室用乙酸、乙醇和濃硫酸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如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右側試管中盛放的是飽和Na2CO3溶液 B.右側試管中導管不伸入液面下,是為了防止倒吸 C.加入過量乙醇,可使乙酸完全轉化為乙酸乙酯 D.實驗結束,右側試管內液體上層為無色透明的油狀液體15.(2024春?西城區校級期中)下列物質既能發生消去反應,又能催化氧化生成醛的是()A. B. C. D.CH3OH二.解答題(共5小題)16.(2025春?北京期中)乙烯、乙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實驗室中以濃硫酸為催化劑,由乙醇制乙烯的化學方程式是。(2)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從結構上看是因為碳碳之間的(填“σ鍵”或“π鍵”)斷裂,與溴分子發生了反應。(3)聚乙烯醇()用于耐汽油管道、醫用材料等。①一定條件下,CH≡CH與H2O加成可以生成CH2=CH—OH,但該物質不穩定,很快轉化為。②合成聚乙烯醇:X的結構簡式是。(4)將乙烯和空氣通入到PdCl2—CuCl2—HCl的水溶液中,在約100℃和0.4MPa,乙烯幾乎全部轉化為乙醛。反應過程可表示如下:資料:Pd(鈀),金屬元素;PdCl2中鈀元素呈+2價。①C2H4發生了(填“氧化反應”或“還原反應”)。②反應ⅲ的化學方程式是。該方法已應用于工業生產。17.(2023春?順義區期中)有機物種類繁多,應用廣泛。(1)CH4和Cl2的混合氣體在光照下發生反應,實驗裝置如圖。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該反應類型屬于。(2)下列物質與乙烯一定可以互稱為同系物的是(填字母)a.C2H5Clb.C4H8c.d.(3)下列關于乙烯的說法正確的是(填字母)。A.在空氣中燃燒,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B.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加聚反應C.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溶液不褪色(4)丙烯(C3H6)與乙烯互為同系物,丙烯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聚丙烯(PP)可制成薄膜、包裝材料等,聚丙烯的結構簡式是。18.(2023春?房山區期末)研究有機化合物中的典型代表物,對于有機合成的研究有重要意義。(1)乙醇是醇類物質的典型代表物,乙醇分子結構中的各種化學鍵如圖1所示:①由乙醇制備乙烯的反應斷鍵位置是(填序號),該反應的類型屬于。②乙醇氧化可轉化為乙醛,該反應斷鍵位置是(填序號)。(2)乙酸乙酯是酯類物質的典型代表物,廣泛用于藥物、染料、香料等工業。實驗室用無水乙醇、冰醋酸和濃硫酸反應可制備乙酸乙酯,常用裝置如圖2所示。①寫出無水乙醇、冰醋酸和濃硫酸反應制備乙酸乙酯的化學方程式。②試管X中的試劑為,作用是。③為提高反應速率或限度,實驗中采取的措施及對應理由不正確的是(填字母)。a.濃硫酸可做催化劑,提高化學反應速率b.濃硫酸可做吸水劑,促進反應向生成乙酸乙酯的反應移動c.已知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可同時提高化學反應速率和反應限度(3)三種常見羧酸的pKa數值如下表(pKa數值越小,酸性越強)。乙酸中的﹣CH3具有推電子作用,使羧基中羥基的極性減小,從而難以電離出H+,故乙酸的酸性比甲酸的酸性弱。羧酸甲酸(HCOOH)乙酸(CH3COOH)三氯乙酸(CCl3COOH)pKa3.754.760.65請比較乙酸與三氯乙酸的酸性強弱并解釋原因。19.(2023春?海淀區校級期中)現有下列8種與人們生產生活相關的有機物:①HCHO(防腐劑)②CH3CH2CHO(化工原料)③CH3CH2CH2CH3(打火機燃料)④(冷凍劑)⑤(汽車防凍液)⑥(殺菌劑)⑦(定香劑)⑧(汽油添加劑)請回答:(1)屬于醇類的是(填序號,下同)。(2)互為同系物的是。(3)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20.(2025春?深圳校級期中)回答下列問題。(1)相對分子質量為72的鏈狀烷烴的分子式為;戊烷有種同分異構體;(2)現有A、B、C三種烴,其球棍模型如圖:①等質量的以上物質完全燃燒時消耗O2的量最多的是(填對應分子式)。②D的相對分子質量比B大14且與B互為同系物,D發生加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下列屬于有機高分子的是(填字母)。①聚乙烯②光導纖維③聚四氟乙烯④聚丙烯⑤聚氯乙烯⑥石墨纖維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⑥C.③④⑤⑥D.①③④⑤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一化學人教(2019)期末必刷題之有機化合物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5小題)題號1234567891011答案CCBBDABDCBB題號12131415答案BCCC一.選擇題(共15小題)1.(2025?北京學業考試)下列關于蛋白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是重要的營養物質 B.可發生水解反應 C.僅含C、H、O三種元素 D.牛奶中含有蛋白質【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分析與推測能力.【分析】A.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六大營養物質之一,是重要的營養物質;B.蛋白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水解反應,分解成氨基酸;C.蛋白質主要由C(碳)、H(氫)、O(氧)、N(氮)等元素組成,有的還含有S(硫)、P(磷)等元素;D.牛奶是一種常見的蛋白質來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解答】解:A.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參與生命活動的調節、運輸等,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六大營養物質之一,故A正確;B.蛋白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水解反應,分解成氨基酸,故B正確;C.蛋白質的主要組成元素是C、H、O、N,部分蛋白質還含S、P等元素,故C錯誤;D.牛奶中含有蛋白質,如酪蛋白、乳清蛋白,故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蛋白質的組成元素和性質,了解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和在人體中的作用是解答此題的關鍵。2.(2025春?北京校級期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著名詩句。下列關于該詩句中所涉及物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蛋白質在酸、堿或酶的作用下能發生水解 B.人造絲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用灼燒的方法可以鑒別蠶絲和人造絲織物 C.唐代蠟燭的主要成分是動物油脂,油脂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 D.現代蠟燭的主要成分是石油的分餾產物——石蠟,石油分餾屬于物理變化【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理解與辨析能力.【分析】A.蠶絲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蛋白質分子中含肽鍵;B.人造絲主要成分是纖維素,蠶絲主要成分是蛋白質;C.唐代蠟燭主要成分動物油脂,油脂是高級脂肪酸甘油酯,相對分子質量較小;D.現代蠟燭主要成分石蠟是石油分餾產物。【解答】解:A.蛋白質分子中含肽鍵,在酸、堿或酶作用下,肽鍵斷裂,能發生水解反應生成氨基酸等,蠶絲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故A正確;B.人造絲主要成分是纖維素,蠶絲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灼燒時,蛋白質有燒焦羽毛氣味,纖維素沒有,所以可用灼燒法鑒別蠶絲和人造絲織物,故B正確;C.唐代蠟燭主要成分動物油脂,油脂是高級脂肪酸甘油酯,相對分子質量較小,不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故C錯誤;D.現代蠟燭主要成分石蠟是石油分餾產物,石油分餾是利用各成分沸點不同進行分離,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側重考查學生有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中等。3.(2025春?海淀區校級期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將甘氨酸、丙氨酸混合,在一定條件下生成的鏈狀二肽有3種 B.堿基與戊糖縮合形成核苷,核苷與磷酸縮合形成核苷酸 C.向雞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銀溶液會發生鹽析 D.麥芽糖、果糖、蔗糖均為還原糖【專題】糖類與蛋白質專題;理解與辨析能力.【分析】A.根據氨基酸生成二肽的種類進行分析;B.根據核苷酸的組成進行分析解答;C.銀離子是重金屬離子;D.蔗糖是非還原性糖。【解答】解:A.羧基脫羥基,氨基脫氫原子形成鏈狀二肽,形成1個肽鍵,將甘氨酸、丙氨酸混合,在一定條件下生成的鏈狀二肽有4種,故A錯誤;B.堿基與戊糖縮合形成核苷,核苷與磷酸縮合形成核苷酸,故B正確;C.銀離子是重金屬離子,會使蛋白質變性,故C錯誤;D.蔗糖是非還原性糖,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蛋白質、糖類和氨基酸的相關知識,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4.(2025春?朝陽區校級期中)下列反應屬于取代反應的是()A.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甲烷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反應 C.乙烯與氫氣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 D.乙醇在銅催化、加熱條件下與氧氣反應【專題】有機反應;理解與辨析能力.【分析】A.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為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能與溴發生加成反應;B.甲烷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反應,甲烷分子中的氫原子被氯原子逐步取代,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物質,符合取代反應“有機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所替代”的特征,屬于取代反應;C.乙烯與氫氣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乙烯中的碳﹣碳雙鍵打開,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生成乙烷;D.乙醇在銅催化、加熱條件下與氧氣反應,乙醇分子中的羥基被氧化為醛基,發生的是氧化反應。【解答】解:A.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為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能與溴發生加成反應,不屬于取代反應,故A錯誤;B.甲烷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反應,甲烷分子中的氫原子被氯原子逐步取代,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物質,符合取代反應“有機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所替代”的特征,屬于取代反應,故B正確;C.乙烯與氫氣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乙烯中的碳﹣碳雙鍵打開,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生成乙烷,故C錯誤;D.乙醇在銅催化、加熱條件下與氧氣反應,乙醇分子中的羥基被氧化為醛基,發生的是氧化反應,不屬于取代反應,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取代反應的反應機理,與加成反應和氧化反應等的區分。5.(2025?東城區二模)一定條件下,將乙烯和氧氣通入PdCl2和CuCl2的鹽酸溶液中可制得乙醛,熱化學方程式為2C2H4(g)+O2(g)→2CH3CHO(g)ΔH=﹣487.4kJ?mol﹣1。其催化機理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X為CH3CHO,Z為O2 B.①中,C2H4發生了氧化反應 C.②中,n(PdCl2):n(CuCl2)=1:2 D.③中,n(Y):n(Z)=2:1【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分析與推測能力.【分析】A.根據反應總方程式及催化機理圖,分析各物質的轉化關系來確定X、Z。B.依據氧化反應的定義,判斷①中C2H4反應時元素化合價變化情況。C.結合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計量關系,確定n(PdCl2)與n(CuCl2)的比例。D.根據③中發生反應的化學計量關系,分析n(Y)與n(Z)的比例。【解答】解:A.由總反應2C2H4(g)+O2(g)→2CH3CHO(g)及催化機理圖,①中C2H4轉化為X,所以X為CH3CHO;③中CuCl與Z反應生成CuCl2,Z為O2,故A正確;B.①中C2H4中碳元素化合價升高,發生了氧化反應,故B正確;C.②中反應為PdCl2+2CuCl2+H2O=Pd+2CuCl+2HCl+Cl2,n(PdCl2):n(CuCl2)=1:2,故C正確;D.③中反應為4CuCl+4HCl+O2=4CuCl2+2H2O,n(Y):n(Z)=4:1(Y為HCl,Z為O2),故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化學反應的催化機理及相關分析,涉及物質的推斷、氧化反應判斷以及反應中物質的量比例關系。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催化機理圖中物質的轉化過程,結合化學反應方程式分析各選項。6.(2025春?海淀區校級期中)京尼平苷酸是從杜仲中提取的一種生物活性物質,結構簡式如圖所示,其中不含有的官能團是()A.酯基 B.羥基 C.醚鍵 D.羧基【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分析與推測能力.【分析】根據羧基的結構特征,進行分析。【解答】解:A.酯基的結構特征為—COO—,京尼平苷酸結構中不含有酯基,故A正確;B.羥基的結構特征為—OH,京尼平苷酸結構中含有羥基,故B錯誤;C.醚鍵的結構特征為—O—,京尼平苷酸結構中含有醚鍵,故C錯誤;D.羧基的結構特征為—COOH,京尼平苷酸結構中不含有羧基,故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有機化合物中官能團的識別,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7.(2025春?通州區期中)某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簡式如圖,其所含官能團的種類有()A.3種 B.4種 C.5種 D.6種【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分析與推測能力.【分析】根據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簡式,可以識別出其中的官能團,進行分析。【解答】解:根據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簡式,可以識別出其中的官能團有羥基(—OH)、醚鍵(—O—)、酯基,碳碳雙鍵,共4種,故B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有機化合物中官能團的識別,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8.(2024春?順義區期末)在阿司匹林的結構簡式(右式)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別標出了其分子中的不同的鍵。將阿司匹林與足量NaOH溶液共煮時,發生反應時斷鍵的位置是()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②⑥【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分析】根據阿司匹林的結構簡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羧基,決定其具有羧酸的性質;分子中具有酯基,決定其具有酯的性質。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是酯基和羧基,據此分析解答。【解答】解: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是酯基和羧基,酯基中碳氧單鍵斷裂,即②號鍵斷裂;羧基中羥基上的氧氫鍵斷裂,即⑥鍵斷裂,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有機物的官能團及其性質,難度不大,明確有機化學反應中斷鍵位置是解本題的關鍵。9.(2024?豐臺區學業考試)下列反應屬于加成反應的是()A.乙醇與氧氣反應生成乙醛 B.甲烷與氯氣反應生成一氯甲烷 C.乙烯與溴反應生成1,2﹣二溴乙烷 D.乙醇與乙酸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分析】有機物分子中的不飽和鍵斷裂,斷鍵原子與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相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是加成反應,常見能發生加成反應的物質往往含有C=C、C≡C、C=O等官能團,以此解答該題。【解答】解:A.乙醇與氧氣反應生成乙醛,為氧化反應,故A不選;B.甲烷與氯氣反應生成一氯甲烷,H原子被Cl原子替代,為取代反應,故B不選;C.乙烯與溴反應生成1,2﹣二溴乙烷,C=C鍵生成C﹣C鍵,屬于加成反應,故C選;D.乙醇與乙酸反應生成乙酸乙酯,為酯化反應,也為取代反應,故D不選。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為高頻考點,側重于有機物反應類型的判斷,注意把握有機物的官能團的性質以及轉化,難度不大,注意相關基礎知識的積累,把握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的區別。10.(2024?豐臺區學業考試)下列關于乙酸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官能團為—COOH B.無味液體 C.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D.易溶于水【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理解與辨析能力.【分析】乙酸為羧酸,結構簡式為CH3COOH,常溫常壓下,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能夠電離產生氫離子,具有酸性,能夠與乙醇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據此判斷。【解答】解:A.乙酸的官能團為—COOH,故A正確;B.乙酸是無色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故B錯誤;C.乙酸屬于一元酸,使石蕊溶液變紅,故C正確;D.乙酸易溶于水,故D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有機物知識,熟悉乙酸的結構組成、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不大。11.(2020春?房山區期末)下列關于乙醇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官能團為﹣OH B.能與NaOH反應 C.能使酸性的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D.可用于殺菌消毒【分析】A.乙醇由﹣OH和﹣C2H5構成;B.乙醇為中性物質,為非電解質;C.乙醇具有還原性;D.乙醇可使蛋白質變性。【解答】解:A.乙醇由﹣OH和﹣C2H5構成,﹣OH是乙醇的官能團,故A正確;B.乙醇為中性物質,為非電解質,與NaOH溶液不反應,故B錯誤;C.乙醇具有還原性,高錳酸鉀溶液具有強氧化性,兩者反應能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此反應類型為氧化反應,故C正確;D.75%的乙醇水溶液可以使蛋白質變性,則可用于殺菌消毒,故D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為高頻考點,把握官能團與性質的關系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常見有機物性質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12.(2024春?昌平區期末)漢黃岑素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其中不含有的官能團是()A.碳碳雙鍵 B.酯基 C.羥基 D.酮羰基【專題】化學應用.【分析】該物質具有的官能團為酚羥基、羧基、碳碳雙鍵和酮羰基。【解答】解:根據該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可知,該物質具有的官能團為羥基、碳碳雙鍵和酮羰基,不具有酯基,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側重考查學生官能團的掌握情況,試題比較簡單。13.(2024春?福州期末)將等量的乙酸乙酯分別與等體積的H2SO4溶液、NaOH溶液、蒸餾水混合,加熱,甲、乙同學分別測得酯層體積、乙醇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乙酸乙酯在酸性條件下水解反應為:CH3COOC2H5+H2O?△稀硫酸CH3COOH+C2H5B.0~t1,乙酸乙酯的水解速率:堿性>酸性>中性 C.0~t2,乙酸乙酯的水解量:堿性=酸性 D.t2~t3,酯層體積:酸性<堿性,推測與溶劑極性的變化有關【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分析】A.乙酸乙酯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為可逆反應;B.由圖1中0~t1,酯層體積減少的量和和圖2中各曲線的斜率可以判斷水解速率;C.由圖2知全程乙醇濃度堿性>酸性,故乙酸乙酯的水解量:堿性>酸性;D.t2~t3,酯層體積:酸性<堿性,且在酸性中體積甚至達到0,已知在酸性條件下乙酸乙酯不能水解到底。【解答】解:A.乙酸乙酯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為可逆反應,方程式為CH3COOC2H5+H2O?△稀硫酸CH3COOH+C2H5OH,故B.由圖1中0~t1,酯層體積減少的量和和圖2中各曲線的斜率可知,乙酸乙酯的水解速率:堿性>酸性>中性,故B正確;C.由圖2知全程乙醇濃度堿性>酸性,故乙酸乙酯的水解量:堿性>酸性,故C錯誤;D.t2~t3,酯層體積:酸性<堿性,且在酸性中體積甚至達到0,已知在酸性條件下乙酸乙酯不能水解到底,推測在酸性環境中乙酸和乙醇將乙酸乙酯溶解了與溶劑極性的變化有關,故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為高頻考點,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機物的官能團的性質,把握反應的類型和方程式的書寫,難度不大。14.(2024春?大興區期末)實驗室用乙酸、乙醇和濃硫酸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如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右側試管中盛放的是飽和Na2CO3溶液 B.右側試管中導管不伸入液面下,是為了防止倒吸 C.加入過量乙醇,可使乙酸完全轉化為乙酸乙酯 D.實驗結束,右側試管內液體上層為無色透明的油狀液體【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有機實驗綜合.【分析】由實驗裝置可知,加熱時乙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且為可逆反應,濃硫酸作催化劑、吸水劑,右側試管中為飽和碳酸鈉溶液,可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酯的溶解度,且導管口在液面上防止倒吸,最終右側試管內液體上層為乙酸乙酯,為無色透明的油狀液體,以此來解答。【解答】解:A.右側試管中盛放的是飽和Na2CO3溶液,可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酯的溶解度,故A正確;B.乙醇、乙酸易溶于水,則右側試管中導管不伸入液面下,是為了防止倒吸,故B正確;C.酯化反應為可逆反應,加入過量乙醇,也不能使乙酸完全轉化為乙酸乙酯,故C錯誤;D.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為無色液體,則實驗結束,右側試管內液體上層為無色透明的油狀液體,故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備實驗,題目難度不大,明確有機物的性質、發生的反應、混合物分離提純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選項C為解答的易錯點。15.(2024春?西城區校級期中)下列物質既能發生消去反應,又能催化氧化生成醛的是()A. B. C. D.CH3OH【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分析】與羥基或鹵素原子相連C的鄰位C上有H可發生消去反應,與羥基相連C上有2個H可發生催化氧化反應生成醛,以此來解答。【解答】解:A.不能發生消去反應,故A錯誤;B.中與羥基相連C的鄰位C上無H,不能發生消去反應,故B錯誤;C.與羥基相連C的鄰位C上有H可發生消去反應,與羥基相連C上有2個H可發生催化氧化反應生成醛,故C正確;D.甲醇不能發生消去反應,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為高頻考點,把握有機物的官能團、有機反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醇、鹵代烴的性質。二.解答題(共5小題)16.(2025春?北京期中)乙烯、乙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實驗室中以濃硫酸為催化劑,由乙醇制乙烯的化學方程式是CH3CH2OH→170℃濃硫酸CH2=CH2↑+H2O(2)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從結構上看是因為碳碳之間的π鍵(填“σ鍵”或“π鍵”)斷裂,與溴分子發生了加成反應反應。(3)聚乙烯醇()用于耐汽油管道、醫用材料等。①一定條件下,CH≡CH與H2O加成可以生成CH2=CH—OH,但該物質不穩定,很快轉化為乙醛或CH3CHO。②合成聚乙烯醇:X的結構簡式是CH2=CH—COOCH3。(4)將乙烯和空氣通入到PdCl2—CuCl2—HCl的水溶液中,在約100℃和0.4MPa,乙烯幾乎全部轉化為乙醛。反應過程可表示如下:資料:Pd(鈀),金屬元素;PdCl2中鈀元素呈+2價。①C2H4發生了氧化反應(填“氧化反應”或“還原反應”)。②反應ⅲ的化學方程式是4CuCl+4HCl+O2=4CuCl2+2H2O。該方法已應用于工業生產。【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理解與辨析能力;分析與推測能力.【分析】(1)乙醇在濃硫酸作催化劑、170℃條件下發生消去反應,脫去一分子水生成乙烯,這是實驗室制取乙烯的經典方法,消去反應是指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從一個分子中脫去一個或幾個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不飽和(含雙鍵或三鍵)化合物的反應;(2)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C=C),雙鍵由一個σ鍵和一個π鍵組成,π鍵鍵能較小,不穩定,乙烯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時,π鍵斷裂,溴分子中的兩個溴原子分別加到兩個碳原子上,生成1,2﹣二溴乙烷,這種反應類型是加成反應;(3)①CH2=CH—OH(乙烯醇)不穩定,會發生分子內重排,羥基上的氫原子轉移到另一個碳原子上,形成更穩定的醛基,從而轉化為乙醛(CH3CHO);②由反應流程可知,乙炔與乙酸發生加成反應,乙炔分子中碳碳三鍵打開一個鍵,乙酸的—OOCCH3基團加到其中一個碳原子上,形成CH2=CH—COOCH3(乙酸乙烯酯),乙酸乙烯酯發生加聚反應后,再通過水解等反應可得到聚乙烯醇;(4)①乙烯(CH2=CH2)轉化為乙醛(CH3CHO),碳元素的化合價角度看,乙烯中碳元素平均化合價為﹣2價,乙醛中碳元素平均化合價為﹣1價,碳元素化合價升高,在氧化還原反應中,物質所含元素化合價升高的反應是氧化反應,所以C2H4發生了氧化反應;②從反應流程可知,反應ⅲ中反應物是CuCl、HCl和空氣中的O2,生成物有CuCl2和H2O,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原則,CuCl中銅元素化合價從+1價升高到CuCl2中的+2價,O2中氧元素化合價從0價降低到﹣2價,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得到化學方程式。【解答】解:(1)乙醇在濃硫酸作催化劑、170℃條件下發生消去反應,脫去一分子水生成乙烯,其反應方程式為:CH3CH2OH→170℃濃硫酸CH2=CH2↑+H2O,消去反應是指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從一個分子中脫去一個或幾個小分子(如H2O、故答案為:CH3CH2OH→170℃濃硫酸CH2=CH2↑+H2(2)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C=C),雙鍵由一個σ鍵和一個π鍵組成,π鍵鍵能較小,不穩定,乙烯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時,π鍵斷裂,溴分子中的兩個溴原子分別加到兩個碳原子上,生成1,2﹣二溴乙烷,這種反應類型是加成反應,即有機物分子中雙鍵(或三鍵)兩端的碳原子與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故答案為:π鍵;加成反應;(3)①CH2=CH—OH(乙烯醇)不穩定,會發生分子內重排,羥基上的氫原子轉移到另一個碳原子上,形成更穩定的醛基,從而轉化為乙醛(CH3CHO),故答案為:乙醛或CH3CHO;②由反應流程可知,乙炔(CH≡CH)與CH3COOH反應生成X,X發生聚合反應后水解得到聚乙烯醇,乙炔與乙酸發生加成反應,乙炔分子中碳碳三鍵打開一個鍵,乙酸的—OOCCH3基團加到其中一個碳原子上,形成CH2=CH—COOCH3(乙酸乙烯酯),乙酸乙烯酯發生加聚反應后,再通過水解等反應可得到聚乙烯醇,故答案為:CH2=CH—COOCH3;(4)①乙烯(CH2=CH2)轉化為乙醛(CH3CHO),碳元素的化合價角度看,乙烯中碳元素平均化合價為﹣2價,乙醛中碳元素平均化合價為﹣1價,碳元素化合價升高,在氧化還原反應中,物質所含元素化合價升高的反應是氧化反應,所以C2H4發生了氧化反應,故答案為:氧化反應;②從反應流程可知,反應ⅲ中反應物是CuCl、HCl和空氣中的O2,生成物有CuCl2和H2O,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原則,CuCl中銅元素化合價從+1價升高到CuCl2中的+2價,O2中氧元素化合價從0價降低到﹣2價,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得到化學方程式為:4CuCl+4HCl+O2=4CuCl2+2H2O,故答案為:4CuCl+4HCl+O2=4CuCl2+2H2O。【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乙烯的結構和性質,有機化學中常見的加成反應和氧化反應,以及根據信息圖寫化學方程式等。17.(2023春?順義區期中)有機物種類繁多,應用廣泛。(1)CH4和Cl2的混合氣體在光照下發生反應,實驗裝置如圖。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H4+Cl2→光照CH3Cl+HCl,CH3Cl+Cl2→光照CH2Cl2+HCl,CH2Cl2+Cl2→光照CHCl3+HCl,CHCl3+Cl2→光照CCl4+HCl,該反應類型屬于(2)下列物質與乙烯一定可以互稱為同系物的是d(填字母)a.C2H5Clb.C4H8c.d.(3)下列關于乙烯的說法正確的是AB(填字母)。A.在空氣中燃燒,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B.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加聚反應C.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溶液不褪色(4)丙烯(C3H6)與乙烯互為同系物,丙烯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H2=CHCH3+Br2→CH2BrCHBrCH3,聚丙烯(PP)可制成薄膜、包裝材料等,聚丙烯的結構簡式是。【分析】(1)甲烷與氯氣的混合氣體在光照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生成甲烷的氯代烷和氯化氫;(2)同系物是指結構相似,分子組成相差若于個“CH2“原子團的有機化合物;(3)乙烯含碳量較高,在空氣中能燒,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乙烯含有碳碳雙鍵,一定條件下一定可以發生加聚反應,能和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而使溶液褪色;(4)丙烯(C3H6)與乙烯互為同系物,丙烯含有碳碳雙鍵,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聚丙烯可通過加聚反應得到的。【解答】解:(1)甲烷與氯氣的混合氣體在光照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生成甲烷的氯代烷和氯化氫,反應為CH4+Cl2→光照CH3Cl+HCl,CH3Cl+Cl2→光照CH2Cl2+HCl,CH2Cl2+Cl2→光照CHCl3+HCl,CHCl3+Cl2→光照故答案為:CH4+Cl2→光照CH3Cl+HCl,CH3Cl+Cl2→光照CH2Cl2+HCl,CH2Cl2+Cl2→光照CHCl3+HCl,CHCl3+Cl2→光照(2)同系物是指結構相似,分子組成相差若于個“CH2“原子團的有機化合物:a.該物質為鹵代烴,故A錯誤;b.該物質可能為環丁烷,故B錯誤;c.該物質為炔烴,故C錯誤;d.該物質為丙烯,與乙烯一定互為同系物,故D正確;故選:d。(3)A.乙烯含碳量較高,在空氣中能燒,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故A正確;B.乙烯含有碳碳雙鍵,一定條件下一定可以發生加聚反應,故B正確;C.乙烯含有碳碳雙鍵,能和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而使溶液褪色,故C錯誤;故選:AB。(4)丙烯(C3H6)與乙烯互為同系物,丙烯含有碳碳雙鍵,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H2=CHCH3+Br2→CH2BrCHBrCH3;聚丙烯是通過加聚反應得到的,結構簡式為:,故答案為:CH2=CHCH3+Br2→CH2BrCHBrCH3;。【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甲烷的取代反應,烯烴的加成反應和加聚反應,屬于基礎題目,知識點簡單。18.(2023春?房山區期末)研究有機化合物中的典型代表物,對于有機合成的研究有重要意義。(1)乙醇是醇類物質的典型代表物,乙醇分子結構中的各種化學鍵如圖1所示:①由乙醇制備乙烯的反應斷鍵位置是①④(填序號),該反應的類型屬于消去反應。②乙醇氧化可轉化為乙醛,該反應斷鍵位置是③⑤(填序號)。(2)乙酸乙酯是酯類物質的典型代表物,廣泛用于藥物、染料、香料等工業。實驗室用無水乙醇、冰醋酸和濃硫酸反應可制備乙酸乙酯,常用裝置如圖2所示。①寫出無水乙醇、冰醋酸和濃硫酸反應制備乙酸乙酯的化學方程式CH3COOH+CH3CH2OH?△濃硫酸CH3COOCH2CH3+H2O②試管X中的試劑為飽和Na2CO3溶液,作用是除去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③為提高反應速率或限度,實驗中采取的措施及對應理由不正確的是c(填字母)。a.濃硫酸可做催化劑,提高化學反應速率b.濃硫酸可做吸水劑,促進反應向生成乙酸乙酯的反應移動c.已知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可同時提高化學反應速率和反應限度(3)三種常見羧酸的pKa數值如下表(pKa數值越小,酸性越強)。乙酸中的﹣CH3具有推電子作用,使羧基中羥基的極性減小,從而難以電離出H+,故乙酸的酸性比甲酸的酸性弱。羧酸甲酸(HCOOH)乙酸(CH3COOH)三氯乙酸(CCl3COOH)pKa3.754.760.65請比較乙酸與三氯乙酸的酸性強弱并解釋原因三氯乙酸的酸性比CH3COOH更強,因為Cl的電負性大,有吸電子作用,使CCl3COOH中羥基極性增大,從而更易電離出H+。【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分析】(1)①由乙醇制備乙烯的反應是脫去羥基和β﹣H,該反應屬于消去反應;②乙醇催化氧化可轉化為乙醛脫去的羥基H和α﹣H;(2)①無水乙醇、冰醋酸和濃硫酸反應生成CH3COOCH2CH3、H2O;②試管X中的試劑為飽和Na2CO3溶液,作用是除去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③a.催化劑可以提高化學反應速率;b.濃硫酸可做吸水劑,即減小生成物的濃度,平衡正向移動;c.升高溫度可提高化學反應速率,但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3)因為Cl的電負性大,有吸電子作用,使CCl3COOH中羥基極性增大,從而更易電離出H+。【解答】解:(1)①由乙醇制備乙烯的反應斷鍵位置是①④,該反應的類型屬于消去反應,故答案為:①④;消去反應;②乙醇氧化可轉化為乙醛,該反應斷鍵位置是③⑤,故答案為:③⑤;(2)①無水乙醇、冰醋酸和濃硫酸反應制備乙酸乙酯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OOH+CH3CH2OH?△濃硫酸CH3COOCH2CH3+H2故答案為:CH3COOH+CH3CH2OH?△濃硫酸CH3COOCH2CH3+H2②試管X中的試劑為飽和Na2CO3溶液,作用是除去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故答案為:飽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③a.濃硫酸可做催化劑,可以提高化學反應速率,故a正確;b.濃硫酸可做吸水劑,即減小生成物的濃度,促進反應向生成乙酸乙酯的反應移動,故b正確;c.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