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太陽病題庫及答案_第1頁
傷寒論太陽病題庫及答案_第2頁
傷寒論太陽病題庫及答案_第3頁
傷寒論太陽病題庫及答案_第4頁
傷寒論太陽病題庫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傷寒論太陽病題庫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題)1.太陽病的主脈是()A.浮脈B.數脈C.弦脈D.滑脈2.太陽中風證的主要治法是()A.辛溫發汗B.解肌祛風C.調和營衛D.清熱宣肺3.以下哪項不是太陽傷寒證的表現()A.發熱B.惡寒C.汗出D.身痛4.桂枝湯中桂枝與芍藥的用量比例是()A.1:1B.2:1C.1:2D.3:15.麻黃湯證的病機是()A.風寒束表,肺氣不宣B.風寒外襲,營衛不和C.風熱犯表,肺氣失宣D.暑濕遏表,肺氣受阻6.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治宜()A.桂枝湯B.麻黃湯C.葛根湯D.小青龍湯7.桂枝加葛根湯證的治法是()A.解肌祛風,升津舒經B.發汗解表,升津舒經C.清熱生津,解肌發表D.調和營衛,降逆止嘔8.小青龍湯證的主要病機是()A.風寒束表,內有水飲B.風熱犯肺,痰熱內蘊C.燥熱傷肺,氣陰兩虛D.痰濁阻肺,肺氣上逆9.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治宜()A.當以汗解,宜桂枝湯B.當以汗解,宜麻黃湯C.當以清解,宜銀翹散D.當以和解,宜小柴胡湯10.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宜()A.小柴胡湯B.大柴胡湯C.柴胡桂枝湯D.柴胡加芒硝湯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題)1.太陽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有()A.頭痛B.發熱C.惡寒D.脈浮2.太陽中風證的辨證要點有()A.發熱B.汗出C.惡風D.脈緩3.桂枝湯的藥物組成有()A.桂枝B.芍藥C.生姜D.大棗E.甘草4.麻黃湯的煎服方法包括()A.溫覆取微似汗B.不須啜粥C.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D.去上沫E.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5.以下屬于太陽病兼證的有()A.太陽病兼項背強幾幾B.太陽病兼喘C.太陽病兼煩躁D.太陽病兼下利E.太陽病兼胸滿6.小青龍湯的藥物組成有()A.麻黃B.芍藥C.細辛D.干姜E.五味子7.太陽病轉屬陽明的特征有()A.身熱B.汗自出C.不惡寒D.反惡熱8.太陽病變證的治療原則有()A.觀其脈證B.知犯何逆C.隨證治之D.先表后里9.桂枝加厚樸杏子湯證的臨床表現有()A.發熱B.汗出C.惡風D.喘10.葛根湯的藥物組成包含()A.葛根B.麻黃C.桂枝D.芍藥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題)1.太陽病是外感病初期階段的證候類型。()2.太陽中風證與太陽傷寒證的主要區別在于有無汗出。()3.桂枝湯的服法要求藥后啜熱稀粥以助藥力。()4.麻黃湯證的發熱是由于風寒束表,衛陽被遏,正邪交爭所致。()5.太陽病兼證是指在太陽病基礎上又出現了其他臟腑經絡的病證。()6.小青龍湯主要用于治療外寒內飲證。()7.太陽病若脈數,一定是邪已化熱入里。()8.太陽病發汗太過,損傷津液,可導致變證。()9.桂枝加葛根湯證的項背強幾幾比葛根湯證的程度輕。()10.太陽病傳入陽明,其熱型必為潮熱。()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4題)1.簡述太陽病的分類及主要依據。答:太陽病分太陽中風證、太陽傷寒證。依據主要是有無汗出等表現,有汗出惡風、脈緩為太陽中風證;無汗而喘、身痛、脈緊為太陽傷寒證。2.簡述桂枝湯證與麻黃湯證在治法和臨床表現上的區別。答:治法:桂枝湯解肌祛風、調和營衛;麻黃湯發汗解表、宣肺平喘。臨床表現:桂枝湯證有汗、惡風;麻黃湯證無汗、惡寒身痛更重且喘。3.簡述小青龍湯證的病機及臨床表現。答:病機為風寒束表,內有水飲。臨床表現有惡寒發熱,無汗,喘咳,痰多而稀白,胸痞,干嘔,苔白滑,脈浮緊等。4.簡述太陽病變證的特點及治療原則。答:特點:證候復雜多變,不屬六經正病。治療原則: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即根據具體病情靈活選用治法方藥。五、討論題(每題5分,共4題)1.討論太陽病在《傷寒論》中的重要地位及意義。答:太陽病為六經病之首,是外感病初期階段。其包含多種證型,反映了外感病初期病情變化。對其研究有助于了解疾病傳變規律,確立治療大法,為診治外感病奠定基礎,指導臨床辨證論治。2.結合臨床實際,談談對桂枝湯調和營衛治法的理解。答:臨床中許多表虛證患者有自汗、惡風等表現。桂枝湯中桂枝解肌通陽,芍藥斂陰合營,二者配伍,再佐姜棗甘草,能糾正營衛失調狀態,恢復其正常功能,從而治療因營衛不和導致的病癥。3.討論太陽病兼證的辨證思路及臨床意義。答:辨證思路:在太陽病基礎上,觀察兼見癥狀。如兼項背強幾幾、喘等。臨床意義:準確把握兼證可更精準辨證論治,避免誤治,提高療效,針對復雜病情制定恰當方案,保障患者康復。4.探討太陽病誤治后變證的多樣性及應對策略。答:誤治后變證多樣,因誤汗、誤下等不同而有別,可出現虛證、實證、寒熱錯雜證等。應對策略需依據“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原則,詳細審察病情,靈活運用方藥進行針對性治療。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A2.C3.C4.A5.A6.B7.A8.A9.A10.A二、多項選擇題1.ABCD2.ABCD3.ABCDE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