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聯考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1頁
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聯考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2頁
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聯考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3頁
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聯考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4頁
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聯考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2023-2024學年高二6月聯考歷史試題一、單選題1.我國古代,“社稷”是國家的代稱。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關于國家的這種理解,反映了我國古代(

)A.非常重視祭祀 B.以農業為立國之本C.崇尚自然神 D.小農經濟的突出特點2.《禮記·中庸》中有“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古今賢文》中有“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二者皆可用以強調尊重(

)A.文化的互補性 B.文化的同一性C.文化的排他性 D.文化的多樣性3.中古時期。亞洲地區出現許多“撞名”的地點,如韓國有襄陽、揚州、江陵等地、朝鮮有江西郡、延安郡、日本有“東京洛陽”“西京長安”的說法。這反映了(

)A.中華文化的輻射作用 B.王朝更替的傳統慣例C.周邊國家的生搬硬套 D.華人移民的辛勤開拓4.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提出的著名圣訓“學問即使遠在中國,亦當求之”,對阿拉伯文化影響深遠。圣訓意在強調(

)A.保持阿拉伯民族的進取意識 B.明清時期中國文化博大精深C.阿拉伯地區與東方距離遙遠 D.中華文明促成伊斯蘭的誕生5.列那狐故事詩是12~14世紀法國最出色的文學成就之一。故事詩以“禽獸”喻人,其中獅子象征國王、笨拙兇狠的熊象征大封建主、笨驢象征教士、靈巧狡猾的列那狐象征市民,當列那狐和他動物展開斗爭時,最后的勝利者一定是列那狐。這一文學作品的創作主要源于(

)A.市民階層的崛起 B.封建統治的瓦解C.歐洲思想的解放 D.封建勢力的專橫6.下圖三位學者在學術思想與學術探索中遵循的共同原則是(

)甲:他的哲學追求集中在認識人自己,終其一生述而不作,喜歡討論問題或講授哲學。乙:他是多門學科的奠基人,著作涉及邏輯學、物理學、心理學、倫理學、政治學等。丙:他提出了關于人的最基本的問題,并以他的名著—“三大批判”為代表,最終確立了人類的主體地位。A.理性 B.神性 C.道德 D.中道7.儒家倡導“天下為公”;古希臘哲學家力主人類之間必須維系和諧共融之生活;印度古代典籍亦載有“天下一家”之箴言;非洲傳統價值理念烏班圖精神亦倡導“我們在故我在”,強調個體與群體之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據此可知(

)A.實現了各國人民和平相處 B.蘊含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C.凸顯雅典文明的歷史地位 D.實現了文明起源多元一體8.印加人崇拜太陽,自稱是太陽的子孫。他們還將美洲豹、禿鶩、猿及某些植物作為圖騰進行崇拜。印加人對統治者的木乃伊崇拜尤為虔誠,所有印加國王的木乃伊都被仔細地存放在廟宇中。在盛大節日時,祭司抬著他們游行,以示神圣。這反映出(

)A.印加存在有效的組織動員機制 B.印加文化有效繼承了瑪雅文化的精華C.美洲文明衰落有其內在的因素 D.宗教在印加人的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9.有學者認為,氣溫大降的荷馬時代冷期(公元前1275年~公元前700年)對脆弱的古代文明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出現了一輪早期外族入侵事件。如東方的商王朝被西部崛起的周王朝取而代之,歐洲地區進入了古希臘黑暗時期(荷馬時代),西亞地區則出現了赫梯人入侵事件。這一現象(

)A.說明了農耕與游牧文明沖突的根源 B.解釋了氣候變化對文明的重要影響C.分析了地理位置與文明興衰的關系 D.證明了不同文明發展趨勢的一致性10.1866年清政府與英法兩國簽訂《續定招工章程條約》,第一次全面提出了華工的權利及招工各國應負的責任,包含了工期、工時、工食、工資、往返路費、滿期安置、患病醫治、招募行為等。材料反映出(

)A.清政府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B.清政府注重天朝上國尊嚴的維護C.清政府產生了近代維權意識 D.清政府鼓勵華工出國11.探戈是19世紀末在阿根廷誕生并流傳世界的一種舞蹈形式。關于探戈的起源,阿根廷國內則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探戈”一詞源于拉丁語,該舞是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地區舞蹈與土著文化的結合;有人指出“探戈”一詞源于班圖語,該舞是非洲米隆加舞與土著文化的結合,其音樂靈感則來自非裔古巴人。該材料可用于說明(

)A.種族思想加劇社會文化的割裂 B.阿根廷文化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C.人口遷移推動文化交融和發展 D.殖民文化的傳播呈現本土化趨勢12.2022年,歐盟國家共記錄來自中東和北非等地的非法入境者約33萬人次,比上一年增加了64%,創下2016年以來的最高紀錄。此外,歐洲還收容了大量烏克蘭難民。這反映出(

)A.區域人道主義危機嚴重 B.歐盟福利制度的效率較高C.聯合國難民署力量有限 D.全球勞動力市場結構巨變13.下列是某學習小組開展研究性學習時收集的地圖,其共同主題最恰當的表述是(

)A.海上交通的繁盛 B.中外交流的發展 C.亞歐大陸的橋梁 D.絲織技術的進步14.1658年,倫敦《政治快報》上刊登了一則茶葉廣告,稱飲茶可以改善體質,這是英國最早的關于茶的記載。1669年,英國政府授權英國東印度公司專營茶葉貿易,從中國大量進口茶葉到歐洲市場。1786年,一名法國人到英國旅行時注意到:即使是貧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樣,一天喝兩次茶。據此推斷,出現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國的茶文化開始引入歐洲 B.英國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C.世界貿易的迅速發展 D.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15.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認為“戰爭讓文明更加文明”。關于戰爭的影響,從人類文明發展的角度,下列理解準確的有(

)A.戰爭促進了科技的創新和財富的積累 B.戰爭導致了人口的減少與生產的破壞C.戰爭促進了疆域的開拓和帝國的形成 D.戰爭促進了文明的碰撞、交流與重構16.對于亞歷山大東征的評價,自古以來就存在爭議。古羅馬作家大多對亞歷山大的殘暴多有批評。近代早期,西方學術界對亞歷山大一般持肯定態度,那時正是西方殖民擴張時代。據此可知,對亞歷山大東征的評價(

)A.存在絕對肯定與絕對否定 B.取決于對史料的占有C.受制于評價者的史學素養 D.受評價者立場的影響二、材料題17.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化的傳播,促進了世界文明的發展。材料一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張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禮記》材料二

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一方面是由于我國相對封閉孤立的地理區位,造成了外來同級別文明的沖擊較少……另一方面由于我國文明具有強大的兼容力,在和外界民族文化的交往中,可以汲取其優秀部分為己所用,大大強化了我國文化的優勢,彌補了不足,促進我國文化發展居于領先地位。——摘編自余春華《淺論中華文化傳承的特征》材料三

歐洲文藝復興初期四種偉大發明的傳入與傳播,對現代世界的形成,曾起著重大的作用。——摘編自卡特《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和它的西傳》(1)材料一分別蘊含了哪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2)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3)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分別指出四大發明對歐洲產生的影響?18.【奧林匹克的發展】材料一

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并不是單一的體育賽事,而是宗教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希臘人的心目中,奧林匹斯山上的諸神有著無限的智慧和無窮的力量。人永遠也達不到神的境界,但是人類可以通過極限能力的不斷擴展一步一步地與神接近……古代奧運會從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共舉行了293屆,規模逐漸擴大,成為顯示希臘民族精神的盛會。各城邦派出的優秀選手則在競技場上奮勇拼搏,他們赤身裸體進入賽場,向神和觀眾展示他們超人的體能、健美的身體和良好的教養。奧運會競技比賽項目主要是田徑,后來逐漸增加了摔跤、標槍、拳擊、以及戰車賽、武裝賽跑等。——摘編自鄭聽鵬《古代奧運會的興衰》材料二

顧拜旦的詩作《體育頌》發表于1912年。當時的歐洲正處于混亂狀態,工業資本主義國家間政治經濟矛盾日益激化。同時初創時期的奧林匹克運動已顯露出種種弊端,例如第3屆奧運會上出現了馬拉松比賽中作弊和服用興奮劑的丑聞;第4屆奧運會上,出現了裁判不公而使英美之間互相爭吵甚至罷賽。這些狀況引起顧拜旦的憂慮和警醒,他多次發表演說,希望發揮奧林匹克運動的教育作用,以建立一個和平美好的世界。為了宣傳奧林匹克理想,他用筆名參加了1912年第5屆奧運會的文藝比賽,獲得金質獎。啊,體育,天神的歡娛,生命的動力!……啊,體育,你就是榮譽!榮譽的贏得要公正無私,反之便毫無意義。……啊,體育,你就是進步!為了人類的日新月異,身體和精神的改變要同時抓起。你規定良好的生活習慣,要求人們對過度行為引起警惕。你告訴人們遵守規則,發揮人類最大的能力而又無損健康的肌體。……啊,體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間建立愉快的聯系。你在有節制、有組織、有技藝的體力較量中產生,使全世界的青年學會相互尊重和學習,使不同民族特質成為高尚而公平競賽的動力!——摘編自熊斗寅《〈體育頌〉是奧林匹克理想的升華》(1)根據材料一概括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分析近代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形成背景。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蒙古三次西征以后,蒙古統治者挾持軍事上的勝利,將大批被征服者遷徙到東方。其中人數最多的是回回人,這些回回人原是居住在蔥嶺以西、黑海以東,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族人民,遷入中國后從事手工業、農業和充當職業軍人,擔任傳教士,或者依靠貿易為生,少數人在中國當了官。另有一些從唐宋以來就頻繁地出入沿海港口、經營對外貿易的阿拉伯人,和當地民族居民通婚,產生了“土生蕃客”的僑民世家。回回人東遷以后,這些穆斯林僑民也加入回回這個隊伍中。從那時起,在中國便逐漸形成了一個以信仰伊斯蘭教為特點的,使用漢語而又具有學習阿拉伯文化和波斯文化的歷史傳統的回回民族。——摘編自沈福偉《中西文化交流史》材料二

2019年全球移民數量2.72億人,2020年的數據為2.81億人。歐洲占國際移民總數的比例達30.9%,亞洲30.5%,北美20.9%、非洲9%。2020年,65%的國際移民居住在高收入國家,31%的移民居住在中等收入國家,尤其是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居住在低收入國家的僅占4%。約占78%的國際移民處于15歲至64歲的勞動年齡。截止2021年底,全球因迫害、沖突、暴力以及違反人權等導致的被迫移民人數再創新高,總數達8930萬人。——摘編自陳積敏《當前國際移民的新動向及其啟示》(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回回族形成的影響因素,并指出其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當前國際移民的特點。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絲綢之路跨越尼羅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黃河和長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印度文明、中華文明的發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信眾的匯集地,跨越不同國度和膚色人民的聚居地。……古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通商易貨之道,更是一條知識交流之路。沿著古絲綢之路,中國將絲綢、瓷器、漆器、鐵器傳到西方,也為中國帶來了胡椒、亞麻、香料、葡萄、石榴。沿著古絲綢之路,佛教、伊斯蘭教及阿拉伯的天文、歷法、醫藥傳入中國,中國的四大發明、養蠶技術也由此傳向世界。更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識交流帶來了觀念創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國發揚光大,在東南亞得到傳承。儒家文化起源中國,受到歐洲萊布尼茨、伏爾泰等思想家的推崇。這是交流的魅力、互鑒的成果。——習近平《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狀況。從材料中提取相互關聯的中外歷史信息,自擬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闡述。(要求:寫明論題,中外關聯,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晰)

參考答案1.B2.D3.A4.A5.A6.A7.B8.D9.B10.C11.C12.A13.B14.C15.D16.D17.(1)內涵:民本思想;提倡愛國,追求家國情懷;崇德尚賢,天下為公。(2)特點:①本土性;②多樣性;③包容性;④凝聚性;⑤連續性(3)影響:紙的出現,對歐洲的教育、政治及商業活動起到重要作用;火藥促進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推動武器的發展/封建社會衰落);指南針促進地理大發現(新航路開辟);印刷術推動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促進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18.(1)特點:帶有宗教神話色彩;參加者均為城邦男性公民;運動項目多數與軍事相關;體現人文主義精神。(2)內涵:人不斷追求自我完善;公平競賽;團結友愛,實現和平。背景:對古希臘人文主義精神的傳承發展;早期奧林匹克運動的弊端暴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各國競爭擴張與戰爭威脅;顧拜旦等社會精英的大力倡導。19.(1)影響因素:蒙古西征導致人口遷徙;貿易往來促進了阿拉伯人與中國人的融合形成僑民。意義: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