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押題卷(二)(全國卷)2022-2023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試卷(解析版)_第1頁
期中考試押題卷(二)(全國卷)2022-2023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試卷(解析版)_第2頁
期中考試押題卷(二)(全國卷)2022-2023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試卷(解析版)_第3頁
期中考試押題卷(二)(全國卷)2022-2023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試卷(解析版)_第4頁
期中考試押題卷(二)(全國卷)2022-2023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試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啟用前期中考試押題卷(六)語文本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爸庇X”一詞于20世紀初期隨著伯格森的《創化論》進入中國,又經克羅齊“直覺表現論”的譯介與接收,逐漸成為中國文藝美學與批評話語中的固定詞語。實際上,直覺也是中國藝術的特征之一,只不過中國古代文化中的直覺思維并沒有固定的語詞,而是以各種意義不定的單音節詞,如“道”“氣”“清”“一”“虛”等來表示。這些語詞不僅僅體現為一種認知思維方式,同時也是一種審美意識。直覺思維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特征,它涵蓋了以下幾種概念:一是不經過邏輯推理與分析而達到形而上境界,如老子的“滌除玄覽”與莊子的“心齋”“坐忘”而“觀道”的直覺;二是基于佛學思維的突如其來的瞬間感悟,如妙悟、頓悟等;再者便是通過親身體驗而自明自證,并與基于理智并與理智并用的反身體認與反求自識,如程朱理學種“體悟”與“豁然貫通”的直覺。“直”和“覺”在中國古代,一直是作為兩個獨立的單音節詞被使用,如“直覺巫山暮,兼催宋玉悲”“建安黃初不足言,比端直覺無秦漢”等古詩詞中都使用過“直覺”一詞,但這些作品中的“直”與“覺”是兩個詞,“直”作“只是”或“直接”解,而“覺”則是“覺悟”或“感到”等意思。朱光潛將克羅齊的“直覺表現論”與中國傳統美學理念相融合,構建了現代意義上的中國美學直覺論。朱光潛認為美感的經驗就是直覺的經驗,“在美感經驗中,心所以接物者只是直覺而不是知覺和概念。物所以呈現于心者是它的形象本身,而不是與它有關系的事項,如實質、成因、效用、價值等”。朱光潛認為藝術直覺只是心靈的活動,并將直覺與知覺和概念、實際效用等完全區分開來。另外,朱光潛還認為“形象是直覺的對象,屬于物,直覺是心知物的活動,屬于我”。由此可知,朱光潛直覺的對象與“我”分屬兩個不同的世界,只不過通過“物”呈現于“心”之后二者交融在一起。朱光潛從心物二元論來闡釋直覺,在他看來,“美感經驗的特征就在物我兩忘,我們只有在注意力不專一的時候,才能很鮮明地察覺我和物是兩件事。如果心中只有一個意象,我們便不覺得我是我,物是物,把整個的心靈寄托在那個孤立絕緣的意象上,于是我和物便打成一氣了”。觀賞者和對象之間的一種情感交流,即“我”排除掉一切主觀欲望與意念,對于“物”作純粹的直觀時產生的一種特殊情感,而“我”又會將這種情感移至對象,同時又將對象的姿態吸收于我,于是“我”的生命便和物的生命在情感的往復交流中合二為一了。朱光潛直覺的“心與物的融合”實際上是中國古典美學中“情景交融”和“天人合一”哲學認知的現代演繹。在中國傳統哲學中,人從來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中國人自古強調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為的溝通、默契和感應,這種思維在藝術中便體現為審美主體與審美對象的情感溝通。克羅齊的藝術即直覺論中沒有藝術傳達的位置,他的直覺表現乃是一種精神的圖像,僅存在于藝術家的心靈世界??肆_齊嚴格區分了藝術和藝術品的精神與物質之別,朱光潛對這一點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他認為藝術家在直覺心理活動時,就已經在腦海中醞釀藝術符號(語言、線條、色彩等)的傳達了,但是這種傳達需要付諸現實才能算是藝術的生成。朱光潛立足于現代文藝美學的體系賦予了“直覺”明確而清晰的理論意義,使得“直覺”從此作為中國現代文藝美學與文學批評中的固定話語而被廣泛接受與使用。(摘編自姜智慧《從生命意識到審美觀念論“直覺”在跨文化語境中的流變與融通》)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直覺”成為中國文藝美學與批評話語中的固定詞語,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B.中國古代文化其實也蘊含“直覺”這一藝術特征,只不過沒有固定詞語進行表述。C.中國文化中的直覺思維涵蓋三種概念,如以程朱理學中“體悟”為代表的瞬間感悟。D.朱光潛認為美感就是直覺經驗,直覺的對象與“我”既可以分離,也可以交融。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著重闡述了中國文藝美學與批評中的“直覺”的由來及其流變,觀點較明確。B.文章第二段運用舉例論證的方法,較詳細地闡述了中國直覺思維的三個不同內涵。C.文章第三段引用朱光潛的論述,強調了“直覺”是人的心靈活動,與外物沒關系。D.文章多處運用對比論證,如中外對比、古今對比,使得文章觀點鮮明,論證有力。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觀察者在審美過程中要達到“物我兩忘”,需要“我”的生命和物的生命在情感的往復中交流。B.朱光潛所強調直覺的“心與物的融合”,體現了對中國“天人合一”哲學認識的繼承與發展。C.克羅齊和朱光潛對直覺論的闡述存在較大區別,朱光潛批評克羅齊過于強調精神與物質的融合。D.立足于現代文藝美學體系的直覺理論,較之以前更明確、更清晰,現在已經被廣泛接受與使用。【答案】1.C2.C3.C【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如以程朱理學中‘體悟’為代表的瞬間感悟”張冠李戴。文中是“二是基于佛學思維的突如其來的瞬間感悟,如妙悟、頓悟等”,“瞬間感悟”是基于佛學思維的,如妙悟、頓悟,而非以程朱理學為代表。故選C。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C.“與外物沒關系”錯,根據“朱光潛直覺的對象與‘我’分屬兩個不同的世界,只不過通過‘物’呈現于‘心’之后二者交融在一起”可知,二者并不是沒有關系。故選C。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C.“朱光潛批評克羅齊過于強調精神與物質的融合”錯,原文為“克羅齊嚴格區分了藝術和藝術品的精神與物質之別,朱光潛對這一點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朱光潛批評的并不是“克羅齊過于強調精神與物質的融合”。故選C。(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材料一:從跟隨到并肩再到引領超越,中國用20多年時間建成了世界上第三個獨立運行、自主可控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與單一軌道衛星的導航系統不同,中國北斗獨樹一幟,采用由三種軌道衛星組成的“混合星座”模式?!斑@與北斗系統‘三步走’發展戰略有關?!睏铋L風說。根據中國當時的國情,先建設北斗一號系統為中國提供服務,再建設北斗二號系統為亞太地區提供服務,北斗三號系統則將為全球提供服務。北斗系統特有的混合星座設計,將為世界衛星導航事業發展提供“中國方案”。目前,北斗高精度多系統兼容的衛星導航應用產品已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與地區,包括所有“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我國已啟動了北斗系統接續發展的總體論證和關鍵技術攻關的方案,計劃于2035年前建成以北斗系統為核心的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為世界導航發展提供“中國方案”。(摘編自沈湫莎《北斗“三步走”:為世界導航提供“中國方案”》)材料二:與其他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采取單一軌道星座構型相比,北斗系統獨樹一幟,堅定選擇走混合星座的特色發展之路。北斗一號系統建設時,中國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提供導航定位服務。北斗二號系統充分繼承北斗一號用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實現區域導航定位覆蓋的成功經驗,在國際上首創以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為骨干,兼有中圓軌道衛星的混合星座。對于區域衛星導航系統而言,這種“混搭”組合可以用最少的衛星數量實現最好的覆蓋效果。北斗三號系統將“混合星座構型”發揚光大,建成擁有24顆中圓軌道衛星、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組成的全球系統,為建設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提供了全新范式。(摘編自李國利、鄧孟《中國北斗全球夢圓——寫在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之際》)材料三:建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需要在太空布設數十顆北斗衛星。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這些衛星采用什么樣的星座結構。GPS導航衛星全部采用距離地球兩萬千米左右的中地球軌道衛星(MEO)。但北斗衛星星座設計團隊對其覆蓋性、性價比、管理模式進行細致分析、深入測算后,發現它根本不適合北斗二號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團隊根據北斗導航“三步走”戰略特點,通過縝密推演、細致計算,在國際上首次將距離地球三萬六千千米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GEO)、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IGSO)運用于衛星導航,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個“GEO+IGSO+MEO”混合星座。郭樹人帶領總體團隊,通過計算、論證,認為混合星座對亞太地區覆蓋率高,投入性價比高,建設速度快,技術風險小,而且見效快、易管理,完全符合區域系統特點,并能夠給未來的全球系統建設準備廣闊空間。“GEO+IGSO+MEO”混合星座是中國首創,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星座”。事實證明,“GEO+IGSO+MEO”混合星座非常適合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特點,為北斗導航確保“中國特色”、躋身世界一流奠定了堅實基礎。(摘編自龔盛輝《北斗,爭當天上最亮的“星”》)4.下列對北斗系統“三步走”發展戰略內容的梳理,正確的一項是()A.B.C.D.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北斗系統從設計之初,就根據我國國情確立了從跟隨到并肩再到引領超越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即獨樹一幟的“混合星座”模式。B.將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中地球軌道衛星組成的“GEO+IGSO+MEO”混合星座運用于衛星導航,是中國首創。C.如果不采取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中圓軌道衛星組成的“混合星座”模式,就沒有辦法實現最好的覆蓋效果。D.中國計劃于2035年前建成以北斗系統為核心的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到那時,中國的衛星導航系統將躋身世界一流的行列。6.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歷程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請簡要概括?!敬鸢浮?.D5.B6.①堅持走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②瞄準成為世界一流的目標,制定符合國情的發展規劃。③大膽創新,走中國特色發展之路,為世界提供“中國方案”?!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梳理的能力。A.“首次采用靜止軌道衛星為……”錯誤。由原文“北斗一號系統建設時,中國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提供導航定位服務”可知,應是“首次實現”。B.“……為中國以外的亞太地區提供導航、定位等服務”錯誤。結合“郭樹人帶領總體團隊,通過計算、論證,認為混合星座對亞太地區覆蓋率高,投入性價比高,建設速度快,技術風險小,而且見效快、易管理,完全符合區域系統特點,并能夠給未來的全球系統建設準備廣闊空間”可知,應是“亞太地區”,包括中國。C.“……為中國以外的全球提供導航、定位等服務”錯誤。結合“并能夠給未來的全球系統建設準備廣闊空間”可知,應是“全球,包括中國。故選D。5.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A.“即獨樹一幟的‘混合星座’模式”錯誤。結合“北斗二號系統充分繼承北斗一號用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實現區域導航定位覆蓋的成功經驗,在國際上首創以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為骨干,兼有中圓軌道衛星的混合星座”可知,“‘混合星座’模式”是設計北斗二號區域衛星導航系統時開始采用的。C.“如果不采取……‘混合星座’模式,就沒有辦法實現最好的覆蓋效果”錯誤。根據材料二第二段內容可知,不是“如果不采取……‘混合星座’模式,就沒有辦法實現最好的覆蓋效果”,而是就不能“用最少的衛星數量實現最好的覆蓋效果”。D.“到那時,中國的衛星導航系統將躋身世界一流的行列”錯誤。根據材料一第一段“從跟隨到并肩再到引領超越,中國用20多年時間建成了世界上第三個獨立運行、自主可控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知,中國的衛星導航系統已經臍身世界一流。故選B。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篩選和概括的能力。結合“從跟隨到并肩再到引領超越,中國用20多年時間建成了世界上第三個獨立運行、自主可控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與單一軌道衛星的導航系統不同,中國北斗獨樹一幟,采用由三種軌道衛星組成的‘混合星座’模式”可知,堅持走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結合“與其他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采取單一軌道星座構型相比,北斗系統獨樹一幟,堅定選擇走混合星座的特色發展之路。北斗一號系統建設時,中國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提供導航定位服務”可知,瞄準成為世界一流的目標,制定符合國情的發展規劃。結合“根據中國當時的國情,先建設北斗一號系統為中國提供服務,再建設北斗二號系統為亞太地區提供服務,北斗三號系統則將為全球提供服務。北斗系統特有的混合星座設計,將為世界衛星導航事業發展提供‘中國方案’”可知,大膽創新,走中國特色發展之路,為世界提供“中國方案”。(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白洋淀邊的一次小斗爭孫犁有一天,我送一封信到同口鎮去。把信揣在懷里,脫了鞋,卷起褲腿,在那漫天漫地的蘆葦里穿過。蘆葦正好一人多高,還沒有秀穗,我用兩手撥開一條小道,腳下的水也有半尺深。走了半天,才到了淀邊,撥開蘆葦向水淀里一望,太陽照在水面上,白茫茫一片,一個船影兒也沒有。我吹起暗號,吹過之后,西邊蘆葦里就嘩啦啦響著,鉆出一只游擊小艇來,撐船的還是那個愛說愛笑的老頭兒。他一見是我,忙把船靠攏了岸。我跳上去,他說:“今天早啊?!蔽艺f:“道遠?!彼怪窕h用力一頂,小艇箭出弦一般,竄到淀里。四周沒有一只船,只有我們這只小艇,像大海上飄著一片竹葉,目標很小。就又拉起閑話來。老頭兒愛交朋友,干抗日的活兒很有癮,充滿勝利情緒,他好打比方,證明我們一定勝利,他常說:“別看那些大事,就只是看這些小事,前幾年是怎樣,這二年又是怎么樣??!”過去,他是放魚鷹捉魚的,他只養了兩只鷹,和他那個干瘦得像柴禾棍一樣的兒子,每天從早到晚在淀里捉魚。剛一聽這個職業,好像很有趣味,叫他一說卻是很苦的事。那風吹雨灑不用說了,每天從早到晚在那船上號叫,敲打魚鷹下船就是一種苦事。而且父子兩個是全憑那兩只鷹來養活的,那是心愛的東西,可是為了多打魚多賣錢,就得用一種東西緊緊地卡住魚鷹的嗓子,使它吞不下它費勁捉到的魚去,這更是使人心酸可又沒有辦法的事。老頭兒是最心疼那兩只鷹的,他說,別人就是拿二十只也換不了去;他又說:“那一對鷹才合作哩,只要一個在水里一露頭,叫一聲,在船上的一個,立刻就跳進水里,幫它一手,兩個抬出一條大魚來?!崩项^兒說,這兩只鷹,每年要給他抬上一千斤魚。鬼子第一次進攻水淀,在淀里搶走了他那兩只魚鷹,帶到端村,放在火堆上燒吃了。于是,兒子去參加了水上游擊隊,老頭兒把小艇修理好,做交通員。老頭兒樂觀,好說話,可是總好扯到他那兩只鷹上,這在老年人,也難怪他。這一天,又扯到這上面,他說:“要是這二年就好了,要在這個時候,我那兩只水鷹一定鉆到水里逃走了,不會叫他們捉活的去?!笨墒沁@一回,他一扯就又扯到雞上去,他說:“你知道前幾年,鬼子進村,常常在半夜里,人也不知道起床,雞也不知道撤窠,叫鬼子捉了去殺了吃了。這二年就不同了,人不在家里睡覺,雞也不在窠里宿。有一天,在我們鎮上,鬼子一清早就進村了,一個人也不見,一只雞也不見,鬼子和偽軍們在街上,東走走西走走,一點食也找不到。后來有一個鬼子在一株槐樹上發現一只大紅公雞,他高興極了,就舉槍瞄準。公雞見他一舉槍,就哇一聲飛起來,跳墻過院,一直飛到村外。那鬼子不死心,一直跟著追,一直追到葦垛場里,那只雞就鉆進了一個大葦垛里。”沒到過水淀的人,不知道那葦垛有多么大,有多么高。一到秋后霜降,幾百頃的蘆葦收割了,捆成捆,用船運到碼頭旁邊的大場上,垛起來,就像有多少高大的樓房一樣,白茫茫一片。老頭兒說:“那公雞一跳進葦垛里,那鬼子也跟上去,攀登上去。他忽然跳下來,大聲叫著,笑著,往村里跑。一時他的伙伴們從街上跑過來,問他什么事,他叫著,笑著,說他追雞,追到一個葦垛里,上去一看,里面藏著一個女的,長得很美麗,衣服是紅色的。——這樣鬼子們就高興了,他們想這個好欺侮,一下就到手了。五六個鬼子餓了半夜找不到個人,找不到東西吃,早就氣壞了,他們正要撒撒氣,現在又找到了這樣一個好欺侮的對象,他們向前躍進,又嚷又笑,跑到那個葦垛跟前。追雞的那個鬼子先爬了上去,剛爬到葦垛頂上,剛要直起身來喊叫,那姑娘一伸手就把他推下來。鬼子仰面朝天從三丈高的葦垛上摔下來,別的鬼子還以為他失了腳,上前去救護他。這個時候,那姑娘從葦垛里鉆出來,咬緊牙向下面投了一個頭號手榴彈,火光起處炸死了三個鬼子。人們看見那姑娘直直地立在葦垛上,她才十六七歲,穿一件褪色的紅布褂,長頭發上掛著很多蘆花?!蔽覇枺骸澳莻€追雞的鬼子炸死了沒有?”老頭兒說:“手榴彈就摔在他的頭頂上,他還不死?剩下來沒有死的兩三個鬼子爬起來就往回跑。街上的鬼子全來了,他們沖著葦垛架起了機關槍,掃射,掃射,葦垛著了火,一個連一個,漫天的濃煙,漫天的大火,燒起來了?;饛脑绯恳恢睙教旌?,照得遠近十幾里地方都像白天一般?!睆乃嫔线h遠望過去,同口鎮的碼頭就在前面,廣場上已經看不見一堆葦垛,風在那里吹起來,卷著柴灰,凄涼得很。我想,這樣大火,那姑娘一定犧牲了。老頭兒又扯到那只雞上,他說:“你看怪不怪,那樣大火,那只大公雞一看勢頭不好,它從葦子里鉆出來,三飛兩飛就飛到遠處的葦地里去了?!蔽易穯枺骸澳敲茨莻€姑娘呢,她死了嗎?”老人說:“她更沒事。她們有三個女人躲在葦垛里,三個鬼子往回跑的時候,她們就從上面跳下來,穿過葦垛向淀里去了。到同口,你愿意認識認識她,我可以給你介紹,她會說得更仔細,我老了,舌頭不靈了。”最后老頭說:“同志,咱這里的人不能叫人欺侮,尤其是女人家,那是情愿死了也不讓人的??墒且郧皼]有經驗,前幾年有多少年輕女人忍著痛投井上吊?這二年就不同了??!要不我說,假如是在這二年,我那兩只水鷹也不會叫兔崽子們捉了活的去!”1945年(選自《孫犁集》花城出版社)7.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在老頭的講述中,反復提及他自己“心愛的東西”——魚鷹,且在結尾,又再一次強調呼應,可見“魚鷹”是本文的敘事線索。B.老頭反復在說“這二年”,主要是因為“這二年”他轉行做了交通員,干了很多抗日的工作,自豪之情溢于言表。C.作者寫“魚鷹被殺”事件,不僅由此交待了故事背景,反映普通民眾的遭遇,揭示了以老頭兒為代表的白洋淀人對敵人的仇恨。D.小說中大紅公雞頗為重要,不僅引出紅衣少女消滅鬼子的故事,使情節自然連貫,而且也側面表現出女人們豐富的戰斗經驗。8.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所描寫的“小艇,像大海上飄著一片竹葉”,運用了比喻和反襯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白洋淀的寬廣浩大。B.文中所描寫的敵人沖著葦垛掃射以及葦垛失火的文字,在長短錯落的句式中,夸張地顯現火勢之大,又凸顯了斗爭形勢十分嚴峻。C.為了成功刻畫紅衣服姑娘這一形象,作者運用了動作、細節、白描、側面等多種表現手法,讓我們清晰地感受到了她的光輝形象。D.文中多次對茂盛的蘆葦進行描寫,起到了渲染氣氛、強化抒情韻味、烘托人物精神境界等作用,這也體現了孫犁小說的重要特點。9.孫犁的作品“塑造人物富有人性美,講述故事充滿詩意美”,在革命戰爭文學中獨樹一幟。請結合本文具體內容對這一特色進行賞析。【答案】7.C8.B9.①覺醒成長之美。老頭兒父子由普通漁民成長為抗日力量,他們質樸普良、勇敢自信,閃爍著人性美的光輝。②智慧剛毅之美。以紅衣服姑娘為代表的白洋淀女性智斗鬼子,不再任由敵人欺凌侮辱,展現出積極的樂觀主義精神。③去惡避丑的詩意美。沒有直接刻畫硝煙滾滾、搶殺擄掠的血腥場面,在人物閑談之間展開了一幅時代畫卷,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解析】7.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小說內容的能力。A.“‘魚鷹’是……線索”錯誤,魚鷹不是線索,比如后文的大公雞和少女就與魚鷹無關,文章是圍繞老人的講述展開的。B.“主要是因為‘這二年’他轉行做了交通員,干了很多抗日的工作,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錯誤,“這二年”主要反映出民眾抗日斗爭的成長,抗日形式的轉變。D.“而且也側面表現出女人們豐富的戰斗經驗”錯誤,側面表現理解不準確,大紅公雞引出紅衣少女消滅鬼子的故事,該故事正面表現出女人們豐富的戰斗經驗。故選C。8.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B.“凸顯了斗爭形勢十分嚴峻”錯誤,原文“他們沖著葦垛架起了機關槍,掃射,掃射,葦垛著了火,一個連一個,漫天的濃煙,漫天的大火,燒起來了”應該是為了凸顯鬼子惱羞成怒,窮兇極惡,從側面反映出民眾抗日斗爭的成長。故選B。9.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小說文本特征和表現手法的能力?!坝谑?,兒子去參加了水上游擊隊,老頭兒把小艇修理好,做交通員”“老頭兒樂觀,好說話,可是總好扯到他那兩只鷹上”“要是這二年就好了,要在這個時候,我那兩只水鷹一定鉆到水里逃走了,不會叫他們捉活的去”小說中刻畫了慈祥的撐船老頭的形象,勇敢自信熱情,在對敵斗爭中積累了斗爭經驗,擁有勝利的信心,是在戰爭中覺醒和成長起來的農民形象??筛爬ǔ觯河X醒成長之美。老頭兒父子由普通漁民成長為抗日力量,他們質樸普良、勇敢自信,閃爍著人性美的光輝。“她更沒事。她們有三個女人躲在葦垛里,三個鬼子往回跑的時候,她們就從上面跳下來,穿過葦垛向淀里去了”小說中刻畫了美麗的紅衣姑娘的形象,在對敵斗爭中表現出來的勇敢智慧和自信剛毅的精神,展現出積極的樂觀主義精神。可概括出:智慧剛毅之美。以紅衣服姑娘為代表的白洋淀女性智斗鬼子,不再任由敵人欺凌侮辱,展現出積極的樂觀主義精神。“白洋淀邊的一次小斗爭”文章沒有直接描寫血與火,而是以老人講故事的方式表現戰爭,且結局不是悲劇,淡化了戰爭的殘酷和血腥,有著田園牧歌般的詩情畫意??筛爬ǔ觯喝罕艹蟮脑娨饷?。沒有直接刻畫硝煙滾滾、搶殺擄掠的血腥場面,在人物閑談之間展開了一幅時代畫卷,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穴深尋,則人之臂必不能極矣,是何也?不至故也。智亦有所不至。所不至,說者雖辯,為道雖精,不能見矣。昔秦繆公興師以襲鄭蹇叔諫曰不可臣聞之襲國邑以車不過百里以人不過三十里皆以其氣之插與力之盛至是以犯敵能滅去之能速今行數千里、又絕諸侯之地以襲國,臣不知其可也。君其重圖之?!笨姽宦犚?。蹇叔送師于門外而哭曰:“師乎!見其出而不見其入也?!卞渴逵凶釉簧昱c視,與師偕行。蹇叔謂其子曰:“晉若遏師必于殽。女死不于南方之岸,必于北方之岸,為吾尸女之易?!笨姽勚?,使人讓蹇叔曰:“寡人興師,未知何如。今哭而送之,是哭吾師也?!卞渴鍖υ唬骸俺疾桓铱迬熞?。臣老矣,有子二人,皆與師行,比其反也,非彼死則臣必死矣,是故哭?!编嵸Z人弦高、奚施將西市于周,道遇秦師,曰:“嘻!師所從來者遠矣,此必襲鄭。”遽使奚施歸告,乃矯鄭伯之命以勞之,曰:“寡君固聞大國之將至久矣。大國不至,寡君與士卒竊為大國憂,日無所與焉,惟恐士卒罷弊與糗糧匱乏。何其久也,使人臣犒勞以璧,膳以十二牛?!比龓浤藨侄\曰:“我行數千里、數絕諸侯之地以襲人,未至而人已先知之矣,此其備必已盛矣?!边€師去之。當是時也,晉文公適薨,未葬。先軫言于襄公,曰:“秦師不可不擊也,臣請擊之?!毕骞唬骸跋染?,尸在堂,見秦師利而因擊之,無乃非為人子之道歟?”先軫曰:“不吊吾喪,不憂吾哀,是死吾君而弱其孤也。若是而擊,可大強。臣請擊之。”襄公不得已而許之。先軫遏秦師于殽而擊之,大敗之,獲其三帥以歸??姽勚胤R臨,以說于眾曰:“天不為秦國,使寡人不用蹇叔之諫,以至于此患。”此繆公非欲敗于殽也,智不至也。(節選自《呂氏春秋·先識覽·悔過》)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蹇叔諫曰/不可/臣聞之/襲國邑/以車不過百里/以人不過三十里/皆以其氣之插與力之盛/至/是以犯敵能滅去之/能速/B.蹇叔諫曰/不可/臣聞之/襲國/邑以車不過百里/以人不過三十里/皆以其氣之插與力之盛/至是以犯敵能滅/去之能速/C.蹇叔諫曰/不可/臣聞之/襲國/邑以車不過百里/以人不過三十里/皆以其氣之插與力之盛/至是以犯敵能滅去之/能速/D.蹇叔諫曰/不可/臣聞之/襲國邑/以車不過百里/以人不過三十里/皆以其氣之插與力之盛/至是以犯敵能滅/去之能速/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絕諸侯之地的“絕”指穿過,與《逍遙游》中“絕云氣,負青天”的“絕”字相同。B.“君其重圖之”的“其”表祈使,翻譯成“還是,當”,與《師說》中“其可怪也歟”的“其”不同。C.“使人讓蹇叔”的“讓”指責備,與《鴻門宴》中“大禮不辭小讓”的“讓”字相同。D.廟,文中指宗廟,古代每逢國家發生重大事情,國君往往親臨宗廟祭祀,文中“素服廟臨”即是。1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篇采用比喻論證,用洞穴過深則手臂不能探底的現象,來說明智慧也有不能觸及的范圍生動形象。B.秦繆公不顧蹇叔的極力勸諫,發動大軍奔襲數千里之外的鄭國,可見秦繆公剛愎自用,且智謀不及蹇叔。C.鄭國商人弦高、奚施在周的都城遇見秦軍,一面回國報信,一面假借鄭君的命令犒賞秦軍,化角了鄭國的危機。D.秦軍果真如蹇叔所預料的那樣,在殽山被晉軍打敗,秦繆公卻把戰敗歸咎于天,并沒有認識到歲敗的真正原因。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寡君與士卒竊為大國憂,日無所與焉,惟恐士卒罷弊與糗糧匱乏。(2)先君薨,尸在堂,見秦師利而因擊之,無乃非為人子之道歟?【答案】10.D11.C12.C13.(1)我們君主與士兵們都私下為大國擔憂,每天都憂慮沒有做什么能夠幫助你們的,只是擔心士兵們疲憊衰竭和干糧匱乏。(2)先君去世,尸體還在廟堂上,看見攻擊秦軍有利就趁機攻擊他們,恐怕不是作為人子的道理吧?【解析】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蹇叔勸諫說:“不可以。下臣聽說,襲擊他國城邑,如果以戰車不能超過百里,以徒步不能超過三十里路,都要以行動輕捷和氣力旺盛到達,因此來犯的敵人才能消滅,前進才能迅速?!皣亍惫潭ㄔ~語作“襲”的賓語,其間不能分開,排除BC;“去之能速”省略主語“我們”,與前文主語“犯敵”不一樣,故在其前斷開,且“去之能速”和“犯敵能滅”的結構一致,排除A。故選D。1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穿越其他諸侯國的土地。/超越云層,背負青天。B.“其可怪也歟”的“其”表反問,難道。句意:希望君主重新圖謀。/難道值得奇怪嗎。C.“‘讓’字相同”錯誤,不相同?!按蠖Y不辭小讓”的“讓”是“辭讓”的意思。句意:派人責備蹇叔。/講大禮不必計較小的辭讓。D.正確。故選C。12.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文中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C.“鄭國商人弦高、奚施在周的都城遇見秦軍”錯誤。由原文“鄭賈人弦高、奚施將西市于周,道遇秦師”可知,是鄭國商人弦高、奚施打算西去周國經商,在道路上遇見秦國軍隊。故選C。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竊”,私下;“所與”,能幫助的;“罷弊”,疲憊衰竭;“糗糧”,干糧。(2)“薨”,古代稱諸侯王或有爵位的大官去世;“因”,趁機;“無乃……歟”,恐怕……吧。參考譯文:洞穴深達八尺,那么人的手臂必然不能到達洞穴底部,這是為什么呢?手臂不夠長的緣故。智慧也有達不到的地方。智慧達不到,說的人雖然能辯,闡述道理雖然精辟,也不能見到。從前秦繆公興師以襲擊鄭國。蹇叔勸諫說:“不可以。下臣聽說,襲擊他國城邑,如果以戰車不能超過百里,以徒步不能超過三十里路,都要以行動輕捷和氣力旺盛到達,因此來犯的敵人才能消滅,前進才能迅速。如今行軍數千里,還要穿越其他諸侯國的土地去襲擊他國,下臣不知是否可行。希望君主重新圖謀。”秦繆公不聽。蹇叔送軍隊到城門外而哭泣說:“軍隊呀,能看見其出發而不能見到進入啊。”蹇叔有兩個兒子叫做申和視,與軍隊同行。蹇叔告訴兒子說:“晉國假如出兵攔截必然會在殽地。假如你們戰死沙場,不是在南方岸邊,必然在北方岸邊,我就去那邊收尸?!鼻乜姽犝f后,派人責備蹇叔說:“寡人興師,還不知怎么樣,如今哭泣而送行,就是哀哭我們軍隊。”蹇叔回答說:“下臣不敢哀哭軍隊,下臣老了,有兩個兒子,都與軍隊同行,等到他們返回,不是他們死去就是我必然死去,因此才哭泣?!编崌倘讼腋?、奚施打算西去周國經商,在道路上遇見秦國軍隊,說:“唉,這個軍隊從很遠的地方來,這必然是要襲擊鄭國?!庇谑亲屴墒┗厝蟾妫腋呒俳栲崌鞯拿钗縿谲婈?,說:“我們君主聽聞大國軍隊將要來已經很久了。大國軍隊不來,我們君主與士兵們都私下為大國擔憂,每天都憂慮沒有做什么能夠幫助你們的,只是擔心士兵們疲憊衰竭和干糧匱乏。為何這樣久才到呀。君主派我用玉璧犒勞軍隊,并奉上十二頭牛給軍隊食用。”三個主帥有些恐懼而謀劃說:“我們行軍數千里,數次穿越其他諸侯國的土地而準備襲擊別人,還未到達而別人就已經預先知道了,想必他們已經準備得很充分了?!庇谑侨鐾嘶貒?。就在此時,正值晉文公去世,還沒有安葬。先軫對晉襄公說:“秦國軍隊不可以不攻擊。下臣請求攻擊他們?!睍x襄公說:“先君去世,尸體還在廟堂上,看見攻擊秦軍有利就趁機攻擊他們,恐怕不是作為人子的道理吧?”先軫說:“他們不憑吊我們的喪事,不憂慮我們的哀傷,就是蔑視君主的年幼而欺侮君主的孤獨。如果攻擊他們,就可以增強我們。下臣請求攻擊。”晉襄公不得已而允許。先軫在殽地阻擊秦國軍隊而攻擊,打敗秦國軍隊,俘獲三個主帥而回到晉國。秦繆公聽說后,換上素服到廟堂哭訴,面對眾人說:“上天不為我秦國,讓寡人不聽從蹇叔的勸諫,以至于有這次禍患?!边@并不是秦繆公想在殽地失敗,而是智慧達不到的緣故。(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清詞,完成14-15題。卜算子①朱敦儒旅雁向南飛,風雨群相失。饑渴辛勤兩翅垂,獨下寒汀立。鷗鷺苦難親,矰繳②憂相逼。云海茫茫無處歸,誰聽哀鳴急!【注】①靖康元年十一月,金兵強渡黃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隊伍,開始了他顛沛流離的逃難生活。本詞作于此時。②矰繳:系著絲繩射鳥用的短箭。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該詞“以物喻人”,借旅雁來寫自己,是這首詞的最大特色。B.次句的“風雨”既指自然界的風雨,也喻指如風雨驟來的戰爭。C.下片第一句,承接上句“寒汀立”,寫旅雁下到寒汀后,未獲同類的同情,有鷗鷺難親之苦。D.失群的孤雁是古詩中的常見意象,如范仲淹的“衡陽雁去無留意”。15.本詞中的“旅雁”有怎樣的特點?結合創作背景,試分析詞人通過“旅雁”的形象,為我們呈現出一幅怎樣的畫面?!敬鸢浮?4.D15.(1)旅雁的特點:①失群孤獨;②饑寒交迫;③心憂迷惘;④凄苦哀鳴。(2)畫面:①風雨中大批民眾倉皇逃難;②人們饑寒交迫,衣食無著;③前途渺茫,無所寄托;④親人失散,哭聲不斷。【解析】44.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如范仲淹的‘衡陽雁去無留意’”錯誤。“衡陽雁去無留意”,意為“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該詞句中的“雁”并非“失群孤雁”。故選D。15.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中的形象和理解詩句內容的能力。題干中“旅雁”的特點其實就是其形象,可從詞中“群相失”“饑渴辛勤”“苦難親”“憂相逼”“無處歸”“誰聽哀鳴急”等概括。至于畫面,可先在理解本詞以物喻人手法的基礎上,結合句意進行合理想象,然后組織即可。旅雁的形象:上闋寫失群旅雁遭遇風雨后的疲累饑渴之狀與孤獨之感。詞的首句寫冬天雁由北向南遷徙?!帮L雨群相失”的“風雨”,表面是指自然的風雨,骨子里卻是喻指人世社會的風雨,是驟然襲來的戰禍;接下去便以雁之饑渴辛勞、無力續飛與孤宿寒汀的情景,來比喻人們在逃難途中忍饑受寒、疲憊不堪和孤苦無依的慘狀;下闋以雁之憂懼被人弋射和茫茫無處歸宿,以及哀鳴而無人憐顧的孤危?!苞t鷺苦難親”一句,承上句“寒汀立”而有所深入。鷗、鷺與雁,都是棲宿于沙洲汀渚之間的鳥類,而說“難親”,便有地下亦難寧處之苦;“矰繳憂相逼”,則天空中更怕有性命之憂。旅雁在南飛途中遭受風雨襲擊,沿途饑渴勞累,疲憊不堪,翅垂翼重,無法高飛,只好獨宿寒汀,處境孤苦。為我們呈現出一幅南渡的畫面。這首詩以雁寫人,雁的遭遇也就是千百萬人民大眾的共同遭遇:旅雁在南飛途中遭受風雨襲擊,疲憊不堪,象征南渡人民風雨中大批民眾倉皇逃難;旅雁沿途饑渴勞累,象征人們饑寒交迫,心驚害怕;旅雁獨宿寒汀,處境孤苦,象征人們前途渺茫,無所寄托;旅雁憂懼無處歸宿,以及哀鳴而孤危象征親人失散,哭聲不斷。(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賈誼《過秦論》中“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運用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了陳涉起義后得到熱烈的響應。(2)在高適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通過寫漢將帶兵出征時金鼓震天、大搖大擺前進的場面,刻畫了一位臨戰輕敵的統帥形象,為下文的戰敗被困作反襯。(3)孟子有“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名句,在歐陽修《伶官傳序》中意思與之相近的一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____?!薄敬鸢浮刻煜略萍憫A糧而景從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錯字詞:贏、景、摐、旌旆、逶迤、逸豫。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許多的濕地已消失,就像這濕地上的鳥,飛走了,去別的地方安家生息,它們找到了更好的家;就像這湖鄉的人,打破守著湖鄉過日子的傳統,像蓬松的蒲公英種子,風一吹,就散開了,飛到天南地北,扎下根,安下家,就再也不回來了。但總有一些戀根的人,飛得再遠,做下再大的事業,終歸是會回來的。不回來的,總有不回理由,回來的,也終有回來的道理。湖鄉人都理解。遠走他鄉,在城里扎了根,湖鄉人認為這些人了不起,有本事,是子孫們學習的模范;回到家的,湖鄉人尊敬他們,認為這些人戀根,有情有義,心像這湖鄉的水一樣寬廣,情像這濕地上的花一樣動人。這濕地,你倘或要去尋找,本也是十分方便的,在長江流域的荊州段,你若是見到了一個接著一個的湖,一條接著一條的渠;你見到了水,那么多的水,明晃晃,清幽幽;見到那么多的綠,綠都是堆在水上的;棒槌草、蘆蒿、葦子、三角草、水葫蘆、蓮、菱,高高低低,層層疊疊,各式各樣,是長江流域少有的;不用問,這是到湖鄉濕地了。17.文中畫橫線的部分使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請結合原文分析其表達效果。18.第二段用“你”而不用“人們”,這樣寫有什么好處?19.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讀來富有生活氣息,這一表達效果是怎樣取得的?【答案】17.比喻。①化抽象為具體,以“水”“花”喻人心、人情,形象可感。②使表意更鮮明生動:凸顯出湖鄉人對返鄉之人留戀故土、心寬重情義的贊美。18.①用第二人稱,視角獨特,有對話效果,拉近讀者與敘述者的距離,讀來親切自然。②用介紹的口吻,以“你”的所見為引導,寫出湖鄉濕地水多、植物多的特點,強化了探訪者初到此地的視覺感受。19.①內容生活化:詳細列舉水上“綠”的種類,是湖鄉濕地人生活中的自然實景。②語言富有地域特征,口語化通俗化,有:多用俗名、短詞、短句。③語氣徐緩,如數家珍:講述者對所述內容十分熟悉且飽含感情。【解析】17.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的能力。由“心像這湖鄉的水一樣寬廣,情像這濕地上的花一樣動人”可知,作者用“水”“花”做了比喻,本體是“人心”“人情”。根據喻體與本體的關系,可從閱讀感受和表情達意兩個角度分析表達效果。閱讀感受上,本體事物抽象,而喻體事物就很具體形象,比喻句形象生動,化抽象為具體。從表情達意上,比喻句更具鮮明生動的語意,突出人心的寬廣,人情的動人。18.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人稱的表達效果的能力。分析第二段用“你”而不用“人們”的好處,可從人稱視角和內容兩方面進行分析。人稱、視角上,第二人稱具有對話效果,可以讓讀者感到親切自然,視角獨特;內容上,用“你”的所見可以更方便地介紹湖鄉濕地的特點,可以強化湖鄉濕地帶給讀者的視覺感受。19.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分析文中畫波浪線部分取得這一表達效果的原因,可從內容側重、語言特征、語氣語調等方面進行分析。內容上,“棒槌草、蘆蒿、葦子、三角草、水葫蘆、蓮、菱”通過列舉水上植物,讓人感知到此地的生活實景。語言特征上,“棒槌草、蘆蒿、葦子、三角草、水葫蘆”用詞有地域特征,通俗易懂,句式為口語化的短句。語氣語調上,“高高低低,層層疊疊,各式各樣”四字短語排列起來,有一種熟悉且喜愛的情感底色。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題。1971年,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空間站發射成功。為什么40多年后的今天,中國仍然要建設屬于自己的空間站?這首先體現出我國①、具有中國特色的空間發展之路。據專家介紹,夢天艙有一項“獨門絕技”,就是可以將微小飛行器送入太空,通俗點說就是可以在空間站上發衛星。類似創新技術的應用,體現了中國航天人不依附他人、不斷超越的精神品格。青春活力是航天團隊的重要特征,長征五號團隊平均年齡只有35歲,因“北京明白”走紅的北京調度崗位更是一支90后團隊。正是因為有一代代航天事業的新生力量挑大梁、擔重任,中國航天事業才能永遠②。中國航天事業一路走來,少不了爬坡過坎之難、闖關奪隘之艱,正是破解一個個難題、一次次困難的進程,推動實現中國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回顧空間站的整個建設過程,可謂③。中國航天人沉著應對各項技術挑戰,面對復雜艱巨任務毫不畏懼,培育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2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2.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敬鸢浮?1.①獨立自主②風華正茂③篳路藍縷22.中國航天事業一路走來,少不了爬坡過坎之難、闖關奪隘之艱,正是破解一個個難題、克服一次次困難的進程,推動實現中國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的跨越?!窘馕觥?1.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①處,由前文強調“屬于自己的空間站”和后文“體現了中國航天人不依附他人、不斷超越的精神品格”可知,此處語境強調我國空間發展之路獨立、不依靠他人他國,可填寫表現獨立、不依附、自主創新等意思的成語,如“獨立自主”。獨立自主:多指國家或政黨維護主權,不受別人的控制或支配。②處,此空在段落結尾,具有總結段落的作用,所在段落強調航天團隊年輕、有活力,因此航天事業能蓬勃發展,所以可填“風華正茂”。風華正茂:意思是正是青春煥發、風采動人和才華橫溢的時候。形容青年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③處,根據空后句“中國航天人沉著應對各項技術挑戰,面對復雜艱巨任務毫不畏懼,培育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可知,所填成語要體現出“創業艱苦”的特點,如“篳路藍縷”。篳路藍縷:意為駕著簡陋的柴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辟土地,形容創業的艱苦。22.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畫橫線的部分有兩處語?。阂皇谴钆洳划?,“破解”能搭配“難題”,不能搭配“進程”,應在“一次次困難”前增加動詞“克服”;二是成分殘缺,“推動實現”沒有賓語,可在“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