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語境中的文化內涵與語言表現試題及答案_第1頁
漢語語境中的文化內涵與語言表現試題及答案_第2頁
漢語語境中的文化內涵與語言表現試題及答案_第3頁
漢語語境中的文化內涵與語言表現試題及答案_第4頁
漢語語境中的文化內涵與語言表現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漢語語境中的文化內涵與語言表現試題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題)

1.下列哪個成語不是從古代漢語中直接演變而來的?

A.畏首畏尾

B.畏首畏尾

C.畏首畏尾

D.畏首畏尾

2.下列哪個詞不屬于古代漢語中的實詞?

A.山

B.水

C.云

D.形

3.下列哪個詞不屬于古代漢語中的虛詞?

A.也

B.其

C.而

D.且

4.下列哪個句子屬于古代漢語中的被動句?

A.我吃飯。

B.他吃飯。

C.我被吃飯。

D.他被吃飯。

5.下列哪個句子屬于古代漢語中的倒裝句?

A.我吃飯。

B.他吃飯。

C.吃飯我。

D.吃飯他。

6.下列哪個成語來源于古代漢語的寓言故事?

A.鷸蚌相爭

B.狐假虎威

C.對牛彈琴

D.雞犬升天

7.下列哪個成語來源于古代漢語的歷史典故?

A.指鹿為馬

B.螳臂當車

C.挑撥離間

D.挑撥離間

8.下列哪個成語來源于古代漢語的神話傳說?

A.精衛填海

B.后羿射日

C.夸父追日

D.精衛填海

9.下列哪個成語來源于古代漢語的文學作品?

A.狐假虎威

B.對牛彈琴

C.舉案齊眉

D.鷸蚌相爭

10.下列哪個成語來源于古代漢語的成語故事?

A.螳臂當車

B.挑撥離間

C.舉案齊眉

D.雞犬升天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5題)

11.下列哪些詞屬于古代漢語中的實詞?

A.山

B.水

C.云

D.形

E.之

12.下列哪些句子屬于古代漢語中的倒裝句?

A.吃飯我。

B.吃飯他。

C.我吃飯。

D.他吃飯。

13.下列哪些成語來源于古代漢語的寓言故事?

A.鷸蚌相爭

B.狐假虎威

C.對牛彈琴

D.雞犬升天

14.下列哪些成語來源于古代漢語的歷史典故?

A.指鹿為馬

B.螳臂當車

C.挑撥離間

D.挑撥離間

15.下列哪些成語來源于古代漢語的神話傳說?

A.精衛填海

B.后羿射日

C.夸父追日

D.精衛填海

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16.古代漢語中的“之”字,有時用作代詞,有時用作助詞,其中用作代詞時,可以指代______。

17.古代漢語中的“也”字,有時用作句末語氣詞,有時用作副詞,其中用作副詞時,表示______。

18.古代漢語中的“其”字,有時用作代詞,有時用作連詞,其中用作連詞時,表示______。

19.古代漢語中的“而”字,有時用作連詞,有時用作轉折詞,其中用作轉折詞時,表示______。

20.古代漢語中的“且”字,有時用作連詞,有時用作副詞,其中用作副詞時,表示______。

21.古代漢語中的“矣”字,有時用作句末語氣詞,有時用作助詞,其中用作助詞時,表示______。

22.古代漢語中的“焉”字,有時用作代詞,有時用作副詞,其中用作副詞時,表示______。

23.古代漢語中的“耳”字,有時用作代詞,有時用作助詞,其中用作助詞時,表示______。

24.古代漢語中的“乎”字,有時用作疑問語氣詞,有時用作助詞,其中用作助詞時,表示______。

25.古代漢語中的“哉”字,有時用作感嘆語氣詞,有時用作助詞,其中用作助詞時,表示______。

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10分)

26.簡述古代漢語中的實詞和虛詞的區別。

27.簡述古代漢語中的被動句和倒裝句的特點。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0題)

11.下列哪些詞屬于古代漢語中的實詞?

A.山

B.水

C.云

D.形

E.之

F.我

G.你

H.他

I.它

J.是

12.下列哪些句子屬于古代漢語中的倒裝句?

A.吃飯我。

B.吃飯他。

C.我吃飯。

D.他吃飯。

E.飯吃我。

F.飯吃他。

G.飯我吃。

H.飯他吃。

I.飯吃我。

J.飯吃他。

13.下列哪些成語來源于古代漢語的寓言故事?

A.鷸蚌相爭

B.狐假虎威

C.對牛彈琴

D.雞犬升天

E.狐貍與葡萄

F.狐貍與烏鴉

G.狐貍與刺猬

H.鹿角與鹿蹄

I.鹿角與鹿頭

J.鹿角與鹿身。

14.下列哪些成語來源于古代漢語的歷史典故?

A.指鹿為馬

B.螳臂當車

C.挑撥離間

D.挑撥離間

E.破釜沉舟

F.破鏡重圓

G.破竹之勢

H.破浪前行

I.破罐子破摔

J.破鏡重圓。

15.下列哪些成語來源于古代漢語的神話傳說?

A.精衛填海

B.后羿射日

C.夸父追日

D.精衛填海

E.八仙過海

F.牛郎織女

G.白蛇傳

H.西游記

I.水滸傳

J.紅樓夢。

16.下列哪些詞屬于古代漢語中的虛詞?

A.也

B.其

C.而

D.且

E.之

F.以

G.于

H.為

I.于

J.以

17.下列哪些句子屬于古代漢語中的省略句?

A.我吃飯。

B.他吃飯。

C.吃飯。

D.吃飯我。

E.吃飯他。

F.吃飯。

G.吃飯我。

H.吃飯他。

I.吃飯。

J.吃飯。

18.下列哪些成語來源于古代漢語的民間故事?

A.狐假虎威

B.對牛彈琴

C.畫蛇添足

D.刻舟求劍

E.守株待兔

F.濫竽充數

G.掩耳盜鈴

H.井底之蛙

I.買櫝還珠

J.按圖索驥。

19.下列哪些成語來源于古代漢語的戰爭故事?

A.破釜沉舟

B.背水一戰

C.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D.赴湯蹈火

E.破釜沉舟

F.背水一戰

G.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H.赴湯蹈火

I.破釜沉舟

J.背水一戰。

20.下列哪些成語來源于古代漢語的文學藝術?

A.畫龍點睛

B.破釜沉舟

C.指鹿為馬

D.狐假虎威

E.對牛彈琴

F.畫蛇添足

G.刻舟求劍

H.守株待兔

I.濫竽充數

J.掩耳盜鈴。

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題)

21.古代漢語中的“之”字,作為代詞使用時,通常指代前文提到的事物。()

22.古代漢語中的“也”字,作為句末語氣詞時,表示陳述的語氣。()

23.古代漢語中的“其”字,作為連詞使用時,通常表示原因或結果。()

24.古代漢語中的“而”字,作為轉折詞使用時,通常表示順承關系。()

25.古代漢語中的“且”字,作為副詞使用時,通常表示遞進關系。()

26.古代漢語中的被動句,其結構通常為主語+謂語+賓語+“被”+施事者。()

27.古代漢語中的倒裝句,其結構通常為主語+“把”+賓語+謂語。()

28.成語“指鹿為馬”來源于秦朝趙高篡位的歷史故事。()

29.成語“破釜沉舟”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描述了項羽決戰前的壯志豪情。()

30.成語“對牛彈琴”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白費口舌。()

31.成語“精衛填海”講述了一只鳥為了填平大海而不斷努力的故事,象征著不屈不撓的精神。()

32.成語“狐假虎威”用來形容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33.古代漢語中的“矣”字,作為句末語氣詞時,常用于疑問句中。()

34.古代漢語中的“焉”字,作為副詞使用時,常表示處所。()

35.古代漢語中的“耳”字,作為助詞使用時,常表示強調。()

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6題)

36.簡述古代漢語中實詞和虛詞的主要區別。

37.簡述古代漢語中被動句和倒裝句的區別。

38.簡述成語“破釜沉舟”的來源及其象征意義。

試卷答案如下

一、單項選擇題

1.D

解析思路:選項A、B、C均為成語,D為古代漢語中的實詞,符合題意。

2.E

解析思路:A、B、C、D均為實詞,E為虛詞,符合題意。

3.A

解析思路:A為實詞,B、C、D均為虛詞,符合題意。

4.C

解析思路:被動句的結構為主語+謂語+賓語+“被”+施事者,C符合被動句結構。

5.C

解析思路:倒裝句的結構為主語+“把”+賓語+謂語,C符合倒裝句結構。

6.A

解析思路:A為寓言故事,B、C、D為神話傳說,符合題意。

7.A

解析思路:A為歷史典故,B、C、D為成語故事,符合題意。

8.A

解析思路:A為神話傳說,B、C、D為寓言故事,符合題意。

9.C

解析思路:A、B、D為寓言故事,C為文學作品,符合題意。

10.D

解析思路:A、B、C為寓言故事,D為成語故事,符合題意。

二、多項選擇題

11.A,B,C,D,F,G,H,I,J

解析思路:這些詞均為古代漢語中的實詞。

12.A,B,E,F,G,I,J

解析思路:這些句子均為倒裝句,符合題意。

13.A,B,C,D

解析思路:這些成語均來源于寓言故事。

14.A,B,C,D

解析思路:這些成語均來源于歷史典故。

15.A,B,C,D

解析思路:這些成語均來源于神話傳說。

16.A,B,C,D,E,F,G,H,I,J

解析思路:這些詞均為古代漢語中的虛詞。

17.C,D

解析思路:這些句子均為省略句,符合題意。

18.A,B,C,D,E,F,G,H,I,J

解析思路:這些成語均來源于民間故事。

19.A,B,C,D,E,F,G,H,I,J

解析思路:這些成語均來源于戰爭故事。

20.A,B,C,D,E,F,G,H,I,J

解析思路:這些成語均來源于文學藝術。

三、判斷題

21.√

解析思路:根據“之”字在古代漢語中的用法,作為代詞時指代前文提到的事物。

22.√

解析思路:根據“也”字在古代漢語中的用法,作為句末語氣詞時表示陳述的語氣。

23.√

解析思路:根據“其”字在古代漢語中的用法,作為連詞時表示原因或結果。

24.×

解析思路:根據“而”字在古代漢語中的用法,作為轉折詞時表示轉折關系,而非順承關系。

25.√

解析思路:根據“且”字在古代漢語中的用法,作為副詞時表示遞進關系。

26.√

解析思路:根據被動句的結構,符合古代漢語中被動句的構成。

27.×

解析思路:根據倒裝句的結構,應為“謂語+賓語+主語”。

28.√

解析思路:根據成語“指鹿為馬”的歷史典故,符合題意。

29.√

解析思路:根據成語“破釜沉舟”的來源和意義,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