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科學五年級上冊全冊練習題(一課一練含答案)_第1頁
粵教版科學五年級上冊全冊練習題(一課一練含答案)_第2頁
粵教版科學五年級上冊全冊練習題(一課一練含答案)_第3頁
粵教版科學五年級上冊全冊練習題(一課一練含答案)_第4頁
粵教版科學五年級上冊全冊練習題(一課一練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粵教版科學五年級上冊全冊練習題(一課一練含答案)

單元課程課時備注

1.植物需要水分

2.根對水分的吸收

3.根還吸收了什么

第一單元4.水分在莖里的運輸

植物的需求5.葉會蒸騰水分嗎

6.植物需要陽光

7.植物能夠利用陽光

探究技能猜想

8.小浮板

第二單兀

浮筒的妙用

物體的沉與浮9.

10.雞蛋浮起來了

11.產生泡泡的秘密

12.蠟燭的燃燒

第三單元13.鐵生銹了

物贏變化

14.專題探究:鐵生銹的條件

15.設計與制作:用牛奶做鑰匙扣

16.各種各樣的物質變化

17.水去哪里了

18.空氣中有水嗎

19.網上學習:調查各地的空氣濕度

第四單元

20.水降下來了

地球上的水

21.落到地面的雨水

22.流水的力量

23.自然界的水循環

磨彩質科學五年懾■上期

第1課《植物需要水分》練習題

【教學目標】

1.知道水分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物質之一,了解植物體內含有水分。

2.能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記錄植物生長需要水分的數據,并做出合理的解釋。

3.能選擇合適的方式探究植物體內含有水分。

4.對探究植物的奧秘保持好奇心,樂于參與觀察、實驗等科學活動。

一、填空題

1、()是動植物生長的基本需求之一。

2、在做“植物需要水分”的探究實驗時,一組幼苗要(),一組幼苗

()。

3、沒有澆水的幼苗摸上去()的。

4、充足的水分能為植物的()提供保障。

5、不同的植物體內含有的水分()。

二、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X

1、曬干的植物種子內不含有水分。()

2、充足的水分保障植物正常生長,當水分缺乏,植物的生長就會受到影響。()

3、離水源較近的植物往往生長得旺盛。()

4、植物的生長離不開水分,因此水澆得越多越好。()

三、實驗操作題

下面是某組同學將生長情況相同的同種植物幼苗分成兩組,進行探究實驗,觀察

結果如下:

株高生長情況

①組②組①組②組

第一天12.412.4旺盛旺盛

第三天12.6512.4旺盛萎縮

第五天12.812.4旺盛軟綽綽

你從實驗觀察記錄中可以得出怎么的結論?

四、問答題

1、為什么水龍頭噴嘴周邊的植物生長特別好?

2、結合全文分析水分對植物有怎樣的重要意義?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水分2、澆水不澆水3、軟綿綿4、正常生長5、也不同

二、判斷題

1、X2、J3、J4、X

三、實驗操作題

①充足的水分保障植物正常生長。

②當水分缺乏,植物的生長就會受到影響。

四、問答題

1、因為水龍頭噴嘴周邊植物得到充分的水分,保證植物正常生長,所以長得特

別好。

2、①水分是植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植物的一切生命活動都是在水分的參與下進行的。

③水分能滿足植物生長的需求,并使植物的枝條挺立,葉片展開,花朵飽滿、果

實豐碩。

④水分使葉片舒展有利于進行光合作用

⑤水分有利于植物對無機鹽的吸收和運輸

裳蕤版科挈2年俗£冊

第2課《根對水分的吸收》練習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完成根吸水的探究實驗,知道根能吸收水分。

2.能搜集和分析信息獲取證據,并能用已有知識和經驗通過合理的推理得

出結論。

3.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表達探究結果。

4.對探索植物世界具有好奇心。

一、填空題。

1、大多數植物的根都比較(),分布()o

2、根深入(),并向四周延伸,將植物固定在()中。

3、在()、()邊的樹木常生長得比較茂盛。

4、靠近水源一側的植物的根往往會特別的()o

5、根的分布情況與水在土壤中的分布()o

二、判斷題。

1、根能夠吸收水分。()

2、不同環境下的植物的根的分布情況也不同。()

3、越干燥的地方,植物的根越發達。()

4、沙漠里的植物的根往往會向地下伸得很長。()

5、根具有固定作用。()

三、簡答題。

1、說一說,草原上、沙漠里的植物根系的生長分布特點是怎樣的?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發達較廣

2、土壤土壤

3、小溪池塘邊

4、發達

5、有關

二、判斷題。

1、V

2、V

3、X

4、J

5、V

三、簡答題。

答: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聯成一個網狀,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

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沙漠中由于沙子松散又缺水,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發達,

有的盡可能往下伸展,有的盡可能向周圍擴大,既可以較好地固定自己,又有利

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粵蕤版科學五年僅2冊

第3課《根還吸收了什么》練習題

1.知道植物的根能吸收溶解在水里的無機鹽。

2.能圍繞探究任務制訂探究計劃,初步具備控制變量的意識,并能按計劃

完成探究活動。

3.以嚴謹的態度對待科學問題,樂于參加觀察、實驗等科學活動。

一、填空題。

1、蒸僧水和過濾后的土壤浸出液都是()的。

2、在做“蒸發法”實驗時,要戴好(),并不斷的移動()o

3、土壤浸出液蒸發后,在載玻片上會留下()的物質。

4、()為植物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

5、土壤浸出液里含有()等物質。

二、判斷題。

1、根能夠吸收無機鹽。()

2、蒸僧水蒸發后,載玻片上無殘留物質。()

3、在給載玻片加熱時,我們可以朝著載玻片一個地方加熱。()

4、土壤中只儲存在無機鹽°()

5、土壤中有可溶于水的物質。()

三、簡答題。

1、說一說,根除了能吸收水分外,還能吸收什么?

參考答案

1、填空題。

1、澄清2、護目鏡載玻片3、土黃色4、土壤5、無機鹽

2、判斷題。

1、J2、J3、X4、X5、J

3\簡答題。

答:根除了能吸收水分外,還能吸收無機鹽、空氣和肥料等植物生長所需物質。

喜泰版科學Z年假上冊

4.水分在莖里的運輸練習題

【教學目標】

1.通過開展白色花的染色實驗,嘗試對現象進行推理。

2.觀察不同植物的莖,知道莖里有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結構。

3.能通過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培養實證意識。

一、填空題

1.植物的莖能植物體,還能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

2.導管是植物體內的一種組織。

3.植物的根在土壤里分布越__________,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能力就越

二、選擇題

1.具有支持植物體及輸送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作用的是植物的()o

A.根

B.莖

C.葉

2.把一種開白色花的植物插入盛有紅墨水的容器中,一段時間后,會發現()。

A.花、葉和莖上有些紅絲或紅斑

B.花的顏色沒變化

C.葉的顏色沒變化

3.水分在植物體內的輸送路徑是()。

A.根一葉或花一莖

B.根T莖T葉或花

C.葉或花T莖T根

4.關于莖的作用,描述正確的是()o

A.具有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作用

B.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C.具有輸送水分和無機鹽的作用

三、判斷題

1.莖能把水分和無機鹽從根運送到葉子中去。()

2.植物的莖運輸水分和無機鹽都是從下向上進行的。()

3.植物莖的作用是儲存水分。()

4.有些植物的莖只能起到支持植物體的作用。()

5.莖的內部有一種輸導組織可以輸送水分。()

四、巧妙簡答區

折斷植物的一段嫩莖,在莖的斷口處會有一些液體滴出來。這是為什么?

參考答案

^\

1.支持輸送

2.輸導

3,廣強

—\

1.B2.A3.B4.C

三、

1.V2.V3.X4.X57

四、

因為植物的莖有輸送水分的作用。

唐蕤版科學總年僅2冊

5.葉會蒸騰水分嗎練習題

【教學目標】

1.知道葉片能蒸騰水分,并能描述植物蒸騰水分的過程。

2.能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提出科學問題、作出假設并實施探究實瞼,

用自己擅長的方法表述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3.能靈活地將所學知識和方法遷移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嘗試解決簡單的實

際問題。

4.體驗科學發現的樂趣,激勵自己更加有效地進行科學探究。

一、填空題

1.植物的葉柄、葉片和著生各不相同,形成葉在

莖上互不遮擋的鑲嵌排列現象,滿足植物對陽光的需求。

2.植物蒸騰水分的快慢與有關,植物的對水分蒸騰也有影

響。

3.水分從葉片蒸騰出去,就產生了根吸收水分的,這樣還有利于根吸

收。

4.在植物的生長過程中,大部分水分會通過________以水蒸氣的形式蒸搭到

大氣中。

二、選擇題

5.植物葉片()的多少與水分蒸騰的快慢有關。

A.顏色B.數量C.形狀

6.給一株植物澆足水分,然后選一枝帶葉的枝條和一枝去除葉的枝條,分別用

透明塑料袋套住,再用細繩把袋口扎緊。放置一段時間,兩個塑料袋內壁出現的

水分()o

A.一枝帶葉的枝條比一枝去除葉的枝條少

B.一枝帶葉的枝條比一枝去除葉的枝條多

C.一枝帶葉的枝條和一枝去除葉的枝條相等

7.植物蒸騰水分的快慢與()有關。

A.莖的粗細B.根的發達程度C.葉片數量

8.蒸騰作用的意義不包括下面的()o

A.降低葉面的溫度B.促進無機鹽和水在植物中的運輸

C.促進營養成分的合成

9.用塑料袋套住花盤里植物的枝葉,一段時間會發現塑料袋內壁有水珠,這是

()o

A.光合作用B.蒸騰作用C.呼吸作用

10,給植物澆足水后,用透明塑料袋套住帶葉子的植物枝條并扎緊袋口,放在陽

光下一段時間后,觀察到一些現象,以下分析正確的是()o

A.袋內有水珠,是植物內的水分通過葉片蒸騰產生的。

B.袋內有水珠,是植物內的水分通過莖蒸騰產生的。

C.袋內沒有水珠,因為植物內沒有水分。

三、判斷題

11.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會通過葉片以水蒸氣的形式蒸騰到大氣中。()

12.植物葉片的數量越多,植物蒸騰水分就越快。()

13各種植物的葉子的大小形狀雖不相同,但葉片的排列方式是基本相同。()

14.葉子的排列方式:互生、對生、輪生。()

15.蒸騰水分的意義,就是形成吸收水分和礦物質的動力,降低植物體表面溫度,

避免植物被陽光灼傷。()

四、簡答題

16.用透明塑料袋套住一株澆足水的植物的枝葉,扎緊口袋,放在陽光下,一段

時間后會看到什么現象?這種現象是怎樣產生的?這種現象說明了什么?

參考答案

1.長短排列角度方向

2.葉片數量生長環境

3.動力無機鹽

4.葉片

5.B

6.B

7.C

8.C

9.B

10.A

11.V

12.J

13.X

14.J

15.J

16.在塑料袋的內壁上有許多小水珠。這些現象是由植物葉子蒸騰的水蒸氣冷凝

在塑料袋上,形成的一層水珠。說明植物體內的水分變成水蒸氣從葉片中蒸搭出

來。

繆蕤依科學2年僅2冊

第6課《植物需要陽光》練習題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能通過控制光照條件的探究活動,知道植物的生長需要陽光。

科學能力目標:模擬各種植物葉的排列方式,初步了解葉片在莖或枝條上的

分布特點與光照的關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大膽質疑,從不同視角提出研究思路。

一、填空題

1.植物較長時間向著太陽的一面枝葉很大可能是_________O

2.幾乎所有生物的呼吸都需要吸收氧氣,排出_________而地球上的氧氣主

要來自O

3.植物的葉片是制造植物營養的“加工廠”,這座加工廠的能量來源于

,綠葉通過它可以把獲得的水分和從空氣中吸進來的

加工轉化成營養物質。

4.植物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的空氣是通過葉子來吸收的,需要的水分是通過

來吸收的,需要的陽光是通過_____________來吸收的。

二、選擇題

5.菜市場上有的綠豆芽發黃,主要是因為綠豆芽()。

A.缺少空氣

B.缺少光照

C.缺少澆水

6.植物的生長需要()o

A.水分,陽光和空氣B.空氣C.水分D.陽光

7.金魚藻的葉片釋放氣泡的多少與()有關。

A.金魚葉片多少B.光照的強弱C.金魚

8.把生長著金魚藻和金魚的魚缸放在陽光下照射,我們發現在強光下金魚藻冒

出的氣泡較多,在弱光照射下,金魚藻冒出的氣泡較少,我認為金魚藻冒出氣泡

的多與少與()有關。

A.照射陽光的強弱

B.缸內水溫的高低

C.缸內金魚的大小

9.植物的生長過程中,葉片互不遮擋的鑲嵌排列是為了()。

A.獲得充足的水分

B.獲得充足的陽光

0.獲得充足的空氣

10.植物整個生長過程中不需要的氣體是()o

A.氧氣B.二氧化碳C.水蒸氣

11.菜市場上有的豆芽擺久了變成綠色,主要是因為豆芽()o

A.接受了光照

B.接觸了空氣

C.澆多了水

12.葉片在莖上的排列呈現著對生、互生、輪生等方式,目的是為了()0

A.互不遮擋,能接受更多的陽光

B.互不遮擋,能盡可能長成更大的葉片

C.互不遮擋,使整株的形狀更美觀

13.植物的葉片能吸收陽光,制造營養物質,并能釋放()。

A.二氧化碳B.氮氣C.氧氣

三、判斷題

14.植物生長只需要水分、無機鹽和空氣,不需要陽光。()

15.金魚藻在陽光下會產生氣泡,這氣泡是二氧化碳。()

16.綠蘿等很多陰生植物,是在室內種植的,它們是不需要光的。()

17.生活在海里面的藻類,也能吸收陽光進行光合作用。()

18.植物的果實是制造營養物質的“加工廠工()

19.陽光照射到金魚藻上,金魚藻的葉片釋放出許多小氣泡,這些氣泡是它呼出

的二氧化碳。()

四、實驗題

發現金魚藻釋放小氣泡,做下面的實驗。請將正確的實驗順序寫出來:

A.觀察現象:金魚藻在光照下產生氣泡,光照越強,氣泡越多。

B.往燒杯里加入適量清水,取幾株長勢較好的金魚藻固定在燒杯底部。

C.再將燒杯放置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一段時間后,觀察現象。

D.將燒杯放置在室內沒有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一段時間后,觀察現象。

E.將燒杯放置在室內,只用白熾燈照射,一段時間后,觀察現象。

20.實驗順序: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以上實驗說明:()

A.金魚藻釋放的小氣泡跟魚缸的水溫有關

B.金魚藻釋放的小氣泡跟葉片多少有關

C.金魚草釋放的小氣泡跟受到的光照強弱有關。

參考答案

1.茂盛些

2.二氧化碳綠色植物

3.太陽二氧化碳

4.根葉子

5.B6.A7.B8.A9.B10.C11.A12.A13.C

14.X15.X16.X17.V18.X19.X

20.BCDEA

21.C

裳蕤版科學衛年假上冊

7.《植物能夠利用陽光》練習題

【教學目標】

1.知道綠色植物可以吸收陽光、空氣和水分,并在綠色葉片中制造其生存

所需的養分。

2.通過探究植物制造其生存所需養分的過程,嘗試對所觀察的現象作出初

步解釋。

3.初步認識自然界中各種動、植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關系。

一、填空題

1.綠色植物的葉片在陽光的照射下,會吸入,制造_________,并

釋放出o

2.我們可以根據氣體的現象,把金魚藻釋放出的氣體收集在試管里進

行研究。

3.植物的葉片利用陽光提供的能量,將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成植物生長所需要的

4.葉在莖上的與它吸收陽光的相適應。

5.陽光照射到金魚藻上,金魚藻的葉片持續釋放出許多o

6.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_________o

7.植物吸收和利用陽光的主要器官是o

8.大氣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能夠保持相對平衡的“功勞”歸于。

9.關于光合作用時,植物吸收,放出o

二、選擇題

10.關于植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果皮的作用是保護種子

B.果實的外形雖然不一樣,但他們的構造都是一樣的

C.百合花的花里缺少萼片

D.植物生長所需的條件包括很多的氧氣

11.植物的葉片能利用陽光提供的能量,將()制造成營養物質,

并釋放出氧氣。

A.無機鹽和二氧化碳

B.無機鹽和氧氣

C.水分和二氧化碳

12.在陽光強烈照射下,金魚藻的葉片()o

A.持續釋放許多氣泡

B.持續釋放較少氣泡

C.釋放很少甚至不釋放氣泡

13.準備三盆生長情況相同的黃豆苗,把它們放在向陽的地方。甲盆不澆水,乙

盆適量澆水,丙盆多澆水。幾天后,發現()盆黃豆苗長勢最好。

A.甲B.乙C.丙

14.陽光下,植物的葉片在制造營養物質的過程中,會釋放出()o

A.二氧化碳B.氧氣C.一氧化碳

15.植物吸收和利用陽光的主要器官是()。

A.根系B.葉片C.莖干

16.地球上的氧氣主要來自()o

A.綠色植物B.江河海洋C.人類

三、判斷題

17.強烈的光照會使植物打焉,不利于植物的生長。()

18.在光線較暗的環境中,金魚藻只釋放很少的氣泡,甚至不會釋放氣泡。

()

19.植物葉子的鑲嵌排列就是盡量互不遮擋,互不重疊。()

20.如果沒有植物,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包括人類)根本無法存活。()

21.地球上的氧氣的真正來源主要來自大氣層的空氣。()

四、簡答題

22.植物的葉片是怎樣制造營養物質,并釋放氧氣的?

參考答案

1.二氧化碳營養物質氧氣

2.占據空間

3.營養物質

4.排列方式功能

5.小氣泡

6.葉綠體

7?葉片

8.綠色植物

9.二氧化碳氧氣

10.D

11.C

12.A

13.B

14.B

15.B

16.A

17.X

18.V

19.V

20.J

21.X

22.植物的葉片是制造營養物質的“加工廠”,太陽是這座加工廠的能量來源。

葉片利用陽光的能量,把莖輸送來的水分和葉片從空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轉化成

營養物質,并且釋放出氧氣。

名*版科學總年值2冊

《探究技能猜想》練習題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猜想的科學過程。

2.能根據猜想,嘗試用實驗或其他的方法搜集證據,并進行驗證。

3.體會猜想的方法在科學探究中的作用,并能在實踐中合理運用。

一、填空題

1.對自然現象產生的原因進行,是科學探究的重要環節。

2.在較強光照下,金魚藻冒出的氣泡_________;在較弱光照下,冒出的氣泡

o(選填“較多”或“較少”)

3.在做空氣對植物的生長是否有影響時,使用可以隔絕空氣。

二、選擇題

1.金魚藻釋放氣泡的多少與()有關。

A.空氣

B.氧氣

C.光照

2.在做金缶藻的葉片持續釋放出小氣泡是否與光照強弱有關聯的實聆中,用白熾

燈照射的作用是()o

A.使葉片充分接觸光,釋放出氣泡

B.更清楚地觀察金魚藻

C.提高水的溫度

3.以下是科學探究的幾個步驟,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現象、驗證、猜想、關聯

B.關聯、現象、猜想、驗證

C.現象、關聯、猜想、驗證

4.在黑暗環境中,金魚藻的葉片()o

A.釋放許多氣泡

B.釋放較少氣泡

C,釋放很少甚至不釋放氣泡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0

A.小學生的猜想總是錯的

B.猜想是一種可能的答案

C.科學家的猜想總是對的

三、判斷對錯

1.判斷探究過程中的猜想是否合理,需通過科學實驗來證明。()

2.空氣對植物的生長沒有影響。()

3.金魚藻的葉片持續釋放出小氣泡的多少與陽光照射的強弱有關。()

4.光照會使植物打篇,不利于它們的生長。()

5.我們要先對生活中觀察到的現象做出猜想,再嘗試用實驗或其他方法搜集證據

來驗證自己的猜想。()

四、巧妙簡答區

怎樣用實驗驗證金魚藻葉片釋放氣泡的多少與光照的強弱有關的猜想?

參考答案

一、1.猜想2.較多較少3.保鮮膜

二、1.C2.A3.C4.C5.B

三、1.V2,X3.V4.X5.V

四、

往燒杯里加入適量清水,取幾株長勢較好的金魚藻固定在燒杯底部。將燒杯放置

在室內沒有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一段時間后,觀察觀象;將燒杯放置在陽光充

足的地方,或使用白熾燈照射,一段時間后觀察現象。

害蕤版科挈Z年假上期

8.《小浮板》練習題

【教學目標】

1.觀察常用材料的漂浮能力,能說出它們的主要用途。

2.能用實驗比較不同的材料的漂浮能力。

3.在開展實驗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交流、記錄等能力。

4.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做到學以致用。

一、填空題。

1、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與組成它的()有關。

2、大小和形狀相同的泡沫塑料塊和木塊放入水中,它們浮出水面的高度()。

3、泡沫塑料塊的漂浮能力要比木塊的漂浮能力()o

4、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不同,它們在水中的承重能力()o

5、材料具有的漂浮能力是相對()的。

二、判斷題。

1、泡沫塑料塊能在水中漂浮。()

2、木塊的漂浮能力要比泡沫塊強。()

3、游泳用的浮板一般用泡沫塊制成。()

4、所有材料漂浮物體的承重能力都是一樣的。()

5、同一種材料不同大小的物體,承重能力不同。()

三、簡答題。

1、為什么生活中常會選擇泡沫塑料塊做小浮板而不用木板來做浮板呢?

參考答案

一、1、材料2、不一樣3、強4、不同5\穩定

二、1、J2、X3、44、X5、J

三、答:因為相對于木板,泡沫塑料塊的漂浮能力要強一些。

暮蕤版科學Z年僅2冊

第9課《浮筒的妙用》練習題

【教學目標】

1.觀察浮筒,知道浮筒是一種能漂浮在水面的密閉筒,在生產和生活中具

有廣泛的運用。

2.能根據浮筒的特點進行打撈沉船的模擬實驗,體會工程師利用科學原理

進行的發明創造。

3.了解科技產品在生活中的應用,知道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影響著社會發展。

一、填空題。

1、浮筒是一種能漂浮在水面的()o

2、浮筒一般由()或者()制成。

3、()、()等都是浮筒在生產和生活中實際應用的例子。

4、人們會利用()的原理來打撈沉船。

5、()是一種既能在水面下航行,也能在水面行駛的艦艇。

二、判斷題。

1、浮筒的內部結構是空心的。()

2、浮筒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3、我們可以利用浮筒的原理打撈沉船。()

4、潛艇是一種只能潛在水里的艦艇。()

5、潛艇經常用于海洋科學研究、資源勘探開采等。()

三、簡答題。

1、人們是怎樣打撈沉船的?

參考答案

一、1、密閉筒2、塑料金屬3、水質監測浮標海界浮標4、浮筒5、潛艇

二、1、J2、J3、J4、X5、J

三、答:打撈沉船時,人們將數個裝滿水的浮筒沉入水底,綁在沉船兩側,再利

用高壓氣體排出浮筒中的水。在浮力作用下,沉船就會慢慢浮出水面。

號彩版科母Z年假上冊

10.《雞蛋浮起來了》同步練習

【教學目標】

1.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沉浮現象,能對事物的結構、變化及相互關系進行科

學探究。

2.能基于所學的知識,通過觀察、實驗、討論等方式來獲取更多的信息,

嘗試歸納和總結知識。

3.能將生活情境與科學探究緊密結合,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

一、填空

1.雞蛋在清水中是__________的,它在鹽水中是___________的。(選填“沉”

或“浮”)

2.死海不沉的秘密是死海含有非常濃度的鹽分。(選填“高”或“低”)

3.物體的與在水中溶解了其他物質有關。

二、選擇

1.把新鮮的雞蛋放入清水中會沉入水底,但往水中加入適量的()后,雞

蛋在水中可以浮起來。

A.食鹽

B.沙子

C.洗衣粉

2.一個物體放入甲杯時是浮的,放入乙杯時是沉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杯里裝的可能是清水,乙杯里裝的可能是鹽水

B.甲杯里裝的可能是鹽水,乙杯里裝的可能是清水

C.甲杯里裝的可能是油,乙杯里裝的可能是鹽水

3.要使浮在液體中的馬鈴薯下沉,可以往液體中()。

A.加入食鹽

B.加入白砂糖

C.加入清水

4.大小、形狀相同,輕重不同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是()。

A.輕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B.輕的容易沉,重的容易浮

C.沉浮情況一樣

三、判斷

1.雞蛋在不同液體中的沉浮狀態是不同的。()

2.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不會因加人食鹽量的多少而發生變化。()

3.在死海里,即使不會游泳的人也不會被淹死,是因為死海很淺。()

4.雞蛋在鹽水中會浮起來,是因為鹽水對雞蛋產生的浮力大于清水。()

5.人能在死海的水面漂浮,是因為這個人太輕了。()

四、簡答

1.死海不沉的秘密是什么?

2.外觀一樣的兩杯水,一杯是濃鹽水,杯是清水,怎樣把它們區分開?(不能嘗)

參考答案

一、1.沉浮2.高3.沉浮

二、1.A2.B3.C4.A

三、172.X3.X4.V5.X

四、

1.死海含有非常高濃度的鹽分,為一般海水的8.6倍。這種含高濃度鹽分的水

對人體產生的浮力遠遠大于清水,所以人們可以隨意漂浮在湖面而不會沉下去。

2.可以往水中放入一顆雞蛋,雞蛋上浮的那杯是濃鹽水,雞蛋下沉的那杯是清水。

粵蕤版科學五年僅2冊

11.《植物需要水分》練習題

【教學目標】

1.知道小蘇打與白醋混合會產生氣泡,能利用簡單的方法對產生的氣體進

行檢驗。

2.知道有些物質發生變化后,構成物體的物質發生了變化

3.能觀察并描述實驗現象,并通過分析、討論形成自己的觀點。

4.體會實驗的樂趣與認真觀察實驗現象的重要性,并能接納他人的觀點,

完善自己的探突。

一、填空題。

1、()是動植物生長的基本需求之一。

2、在做“植物需要水分”的探究實驗時,一組幼苗要(),一組幼苗

()o

3、沒有澆水的幼苗摸上去()的。

4、充足的水分能為植物的()提供保障。

5、不同的植物體內含有的水分()o

二、判斷題。

1、在曬干的種子中不含有水分。()

2、降雨的多少影響著植物的分布。()

3、植物的體內含有水分。()

4、葉子缺少水分后還能正常展開。()

5、在做“植物需要水分”的實驗時,可以隨意移動幼苗。()

三、簡答題。

植物體內的水分對植物有哪些作用?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水分

2、澆水不澆水

3、軟綿綿

4、正常生長

5、也不同

二、判斷題。

1、x

2、J

3、V

4、X

5、X

三、簡答題。

答:水分能滿足植物生長的需求,并使植物的枝條挺立,葉片展開,花朵飽滿,

果實豐碩。

*恭依科學習年僅2冊

12.《蠟燭的燃燒》練習題

【教學目標】

1.能觀察并描述喑燭在燃燒過程中伴隨著的現象。

2.能通過實驗獲得證據,確定物體變化后構成物體的物質是否發生改變。

3.知道空氣是一種混合物質,氮氣和氧氣是空氣的主要成分。

4.能基于實驗、觀察、分析實驗現象等信息,知道物質燃燒需要氧氣。

一、填空題。

)是一種常見的物質變化過程,它與人類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

2、在遠古時代,人類已經掌握了()取火的方法。

3、蠟燭的燃燒往往伴隨著()、()等現象。

4、蠟燭燃燒后會產生()氣體。

5、空氣是一種常見而又重要的()o

二、判斷題。

1、蠟燭燃燒變短了,是有新的物質產生。()

2、蠟燭燃燒產生了氧氣。()

3、蠟燭被燒杯罩住一段時間后會熄滅。()

4、用大燒杯罩住的蠟燭要比用小燒杯罩住的蠟燭更快熄滅。()

5、氧氣是物質燃燒的條件之一。()

三、簡答題。

1、空氣是由哪些氣體組成的?

參考答案

一、1、燃燒2、鉆木3、發光發熱4、二氧化碳5、混合物質

二、1、J2、X3、J4、X5、J

三、簡答題。

答:空氣包含約78%的氮氣、21%的氧氣、0.03%的二氧化碳等氣體。

害蕤版科挈名年僅2冊

13.《鐵生銹了》同步練習

【教學目標】

1.觀察并描述沒有生銹的鐵釘和生銹的鐵釘的外部形態特征,知道鐵銹是

不同于鐵的新物質。

2.能運用多種材料、思路、方法完成科學探究,體會探究的樂趣。

3.通過實瞼獲取證據,并能依據證據進行有條理分析,獲得結論。

4.樂于分享與傾聽他人的觀點,并能基于證據完善自己的觀點。

一、填空題

1.鐵生銹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現象。

2.鐵制品如果長期暴露在潮濕空氣中,其表面就會出現的鐵銹。

3.我們經常能見到銹跡斑斑的鐵制品,如,

二、選擇題

1.下列物體會生銹的是()。

A.塑料瓶

B.鐵鏈

C.木桶

2.了解鐵與鐵銹表面的顏色和光澤,我們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摸

B.敲

C.看

3.下列不屬于鐵銹性質的是()o

A.導電性強

B.硬度弱

C.呈紅褐色

4.觀察比較鐵和鐵銹的不同之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0

A.鐵沒有空隙,鐵銹有小孔

B.鐵比較光滑,鐵銹比較粗糙

C.鐵導電性能差,鐵銹導電性能強

5.下列方法能讓我們很容易地將鐵釘表面的鐵銹弄下來的是()o

A.用錘子敲

B.用清水沖

C.用磁鐵吸

三、判斷題

1.純鐵銹能被磁鐵吸弘但不能導電。()

2.鐵和鐵銹是同一種物質。()

3.買來的新自行車沒有生銹,用過一段時間后,有些部位會生銹。()

4.鐵生銹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物質變化現象,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

()

5.通過實驗證明,鐵銹能夠導電。()

四、簡答題

比較鐵和鐵銹有哪些不同之處?

參考答案

一、1.物質變化2.紅褐色3.室外空調機上的鐵架子長期擱置不用的鐵釘

二、1.B2.C3.A4.C5.A

三、1.X2.X3.V4.V5.X

四、

⑴從顏色上比較,鐵是灰白色的,鐵銹是紅褐色的;(2)從空隙上比較,鐵沒有

空隙,鐵銹有小孔;⑶從光澤上比較,鐵具有金屬光澤,鐵銹沒有光澤;(4)

從手感上來比較,鐵比較光滑,鐵銹比較粗糙;(5)從導電性上比較,鐵導電性

能強,鐵銹導電性能差;(6)從敲擊上比較,鐵有韌性,鐵銹比較脆;(7)從被磁

鐵吸引上比較,鐵能被磁鐵吸引,鐵銹不能被磁鐵吸弓I。

害蕤版科挈名年僅2冊

14.《專題探究:鐵生銹的條件》練習題

【教學目標】

1.能通過探究實驗,發現鐵生銹的條件。

2.認識生活中防銹技術的應用。

3.在教師引導下,能提出可探究的問題,并進行合理的假設,制訂簡單的

探究計劃。

4.能對實驗現象進行持續觀察,能堅持不懈地完成觀察與記錄。

一、填空題。

1、鐵鍋與水面接觸的地方常常會出現紅褐色的()。

2、設計實驗,通過控制(),探究鐵生銹的原因。

3、鐵生銹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通常我們要觀察()的時間,才能得出

結論。

4、鐵制品生銹是()和()共同作用的結果

5、()縮短了鐵制品的使用壽命,給生產和生活帶來不利影響。

二、判斷題。

1、生活中常常可以見到一些鐵制品生銹的現象。()

2、鐵生銹是一種有利的現象。()

3、我們可以通過給鐵制品刷漆的方法來防止鐵制品生銹。()

4、只要鐵制品與水有接觸,就一定會生銹。()

5、鐵生銹后容易吸水,鐵也就生銹得更快了。()

三、簡答題。

1、請解釋一下探究實險中,試管里的油有什么作用?

參考答案

一、1、鐵銹2、實瞼條件3、一周4、水空氣5、鐵生銹

二、1、J2、X3、J4、X5、J

三、答:試管里的油主要是用來隔絕空氣,形成對比實驗。

*蕤質科母Z年假上冊

15.《設計與制作:用牛奶制作鑰匙扣》練習題

【教學目標】

1.知道有些物體混合后,構成物體的物質會發生變化。

2.知道物質的變化是可以被人類利用與改造的。

3.體會實驗和制作的樂趣,并能與同學交流意見,提出改進作品的意見或

建議。

一、填空題。

1、牛奶中含有豐富的()o

2、將白醋和牛奶混合后會產生一種()。

3、將牛奶和白醋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能產生類似()的可塑性材料。

4、在制作牛奶鑰匙扣時,所使用的材料和產品不能()

5、制作完鑰匙扣后,我們要對制作過程進行簡單的()和()o

二、判斷題。

1、混合后的沉淀物還是牛奶。()

2、沉淀物融化后還可以變成酸奶。()

3、實驗中的牛奶一定要加熱了才能和白醋混合。()

4、熱牛奶一定要和白醋控制好相應的用量才能產生塑料。()

5、在制作完鑰匙扣后,要對制作的過程進行改進思考。()

三、簡答題。

1、請簡要說一說牛奶變成塑料的過程

參考答案

一、1、蛋白質2、沉淀物3、塑料4、食用5、評價改進

二、1、X2、X3、J4、J5、J

三、答:(1)將白醋加入熱牛奶中,用玻璃棒充分攪拌。(2)用紗布將牛奶和白

醋混合后產生的沉淀物過濾出來。(3)將沉淀物放入不同形狀的模具里壓實,并

晾干。

*蕤版科母Z年假上第

16.《各種各樣的物質變化》練習題

【教學目標】

1.知道物體在變化時,構成物體的物質可能改變,也可能不改變。

2.知道物質的變化無處不在。

3.能從身邊常見的物質變化現象判斷物質本身是否發生變化。

4.體會人類可依據自身需求,對物質材料的性質與規律加以利用

一、填空題。

1、在自然界,物質的變化()o

2、冰融化成水時,構成物體的物質()發生改變。

3、鐵鍋生銹,構成物體的物質()發生改變。

4、物質在發生變化時,常常伴隨著一些現象,如()、()、放

出氣體等

5、米湯里含有豐富的()o

二、判斷題。

1、物質的變化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

2、有些物質會變化,有些物質永遠也不會變化。()

3、物質的變化可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4、捏橡皮泥有新的物質產生。()

5、紙在燃燒時,產生了新的物質。()

三、簡答題。

1、請舉例說一說,生活中不同類型的物質變化。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無處不在

2、沒有

3、有

4、變色放熱

5、淀粉

二、判斷題。

1、V

2、X

3、V

4、X

5、V

三、簡答題。

答:芹菜被切成小塊,冰融化成水,紙被剪成各種各樣的形狀橡皮泥捏成一些模

型等;鐵鍋生銹,蚊

香燃燒,蠟燭燃燒,紙燃燒等。

粵蕤版科學五年依2冊

17.《水到哪里去了》練習題

【教學目標】

1.能列舉日常生活中水的蒸發的實例。

2.做模擬實驗,通過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知道水能蒸發到大氣中。

3.學以致用,能利用已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有關水蒸發的問題。

一、填空題

1.海洋、河流和湖泊儲存了大量的水。這些地表上的水會到空氣中。

2.地球上的水在不斷蒸發,因此空氣中充滿了看不見的o

二、選擇題

1.下列方法中,能加快水蒸發的是()。

A.把水放入冰箱

B.把空氣變得濕潤

C.用吹風機吹

2,下列能使水蒸發變慢的措施是()。

A.用吹風機將濕頭發吹干

B.用掃帚把地上的積水掃開

C.把蔬菜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

3.用濕布擦黑板,過一會兒,水干了,這是()現象。

A.蒸發

B.冷卻

C.凝結

三、判斷題

1.蒸發現象是在物體的表面進行的。()

2.水只有達到100°C才會蒸發。()

3.水蒸發后,會變成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

4.水的表面空氣流動越快,蒸發的速度就越慢。()

5.地面上所有的積水都會滲到土壤里。()

四、簡答題

1.洗完衣服后,你有什么辦法讓衣服干得更快?寫出三種辦法。

2.如何防止種有菜苗的土壤里的水分蒸發得太快。

參考答案

1.蒸發

2.水蒸氣

1.C

2.C

3.A

三、

1.V

2.X

3.V

4.X

5.X

四、

1.曬在通風處、曬在陽光下、將衣服完全展開晾曬等。

2.覆蓋塑料薄膜可以減慢菜苗上方空氣的流動,從而減慢菜地中水分的蒸發,

保持住土壤的溫度與濕度。

*蕤版科學2年假2冊

18.《空氣中有水嗎》同步練習

【教學目標】

1.知道露、霜是一種天氣現象,能描述露、霜形成的原因。

2.通過模擬實驗探究露的形成條件,能用科學的語言描述露珠的形成過程。

3.具有基于證據和推理發表自己見解的意識,樂于傾聽不同的意見,勇于

反思和完善自己的觀點。

一、填空題

1.空氣中含有水蒸氣。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變成水滴,這樣的過程就是()o

2.每年2-3月我國南方經常出現室內地板、墻體、玻璃等物體回潮出水的現象,

俗稱“(

3.云、霧、露是常見自然現象,它們都是由水蒸氣遇冷后()發生變化而

形成的。

4.霜也是人們熟悉的一種自然現象,它的形成與()相似。霜是由水蒸氣

直接變成的(工

5.鐵鍬長期不使用生銹了,這說明空氣中有()0

二、選擇題(把字母編號填在括號里)

1.在夏天,從冰箱取出飲料罐,放置一會兒,在罐子外壁會出現許多小水珠,這

些小水珠來自()。

A、空氣中有水蒸氣,水蒸氣遇冷的飲料瓶會變成水滴

B、從飲料瓶中滲出的水滴

2.不能證明空氣中有水蒸氣的()

A、玻璃上起霧B、食品反潮C.瓶子中裝有水

3.在冬天,進屋的人,擦拭眼鏡的鏡片的原因()o

A.鏡片不清晰

B.鏡片太涼

C.空氣中的水分遇鏡片形成霧,看不清東西

4.下列屬于凝結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冰棍上冒“白氣”

三、判斷題(打的打J,錯的打X)

C、深秋,草葉上有露水

5.每年3、4月份,茂名地區經常會出現“回南天”現象.“回南天”使,家中墻

壁“出汗”、地板濕漉漉的.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凝固B、蒸發C、液化

1.霧是水蒸氣在低溫空中遇冷而凝結成微小水滴的現象。()

2.我們把嚴冬中的鐵塊,發到屋內,一會兒表面會有水珠出現,這是屋內溫度高

造成的。()

3.空氣中有水蒸氣,水蒸氣遇冷會變成水滴。()

4.新買的食用鹽開封后放置會吸收空氣中的水,變潮了,說明空氣中有水蒸氣。

()

5.冬天室內外溫差較大,室內的窗戶上會有水珠或冰窗花出現。()

四、實驗名稱:觀察霜的形成過程

實驗材料:250毫升燒杯、碎冰塊、水、石鹽、勺子、攪拌棒。

實驗方法:

1.在燒杯中倒入150克的碎冰和50毫升的水。

2.再放入50克的鹽,用攪拌棒攪拌。

3.觀察杯壁外側的變化情形。

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簡答題

1.云、霧、露、霜的形成是怎樣的?

2.說一說,回南天的天氣現象?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凝結

2.回南天

3.形態發生

4.露冰晶

5.水蒸氣

二、選擇題(把字母編號填在括號里)

1.A

2.C

3.C

4.C

5.A

三、判斷題(打的打人錯的打X)

1.J

2.X

3.V

4.V

5.V

四、實驗

五、簡答題

1.云: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華成的小冰晶漂浮在空中。

霧:水蒸汽在地面液化成小水滴漂浮在地面附近。

露:水蒸氣在地面的植物上液化成的小水滴。

霜:水蒸氣凝華成的小冰晶附著在地面或植物上。

2.回南天是在特定的天氣條件下產生的自然現象,其形成的原因是天氣變化大,

造成空氣濕度大,空氣中的水蒸氣在濕度相對較低的物體表面凝結成小水珠。

穹蕤版科學Z年假2冊

19.《網絡課堂:調查各地的空氣濕度》同步練習

【教學目標】

1.能舉例說明天氣狀況會影響水的蒸發。

2.能通過多種渠道查閱、記錄當地空氣相對濕度的數據。

3.認識到人類和環境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依存關系。

4.了解通過改變空氣濕度提高人體舒適度的方法。

一、填空題

1.濕度是指空氣內含有()的多少,它反映了空氣()的程度。

2.空氣濕度常常用相對()來表示。

3.如需搜集空氣濕度數據,可以使用()、()的家用溫濕度計測量。

4.我們還可以通過報紙、互聯網和電視等媒體的()了解當地空氣濕度情況。

5.在生活中,我們要采取一些()改變空氣濕度,營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

二、選擇題(把字母編號填在括號里)

1.小雨天,衣服不干的因為()

A、溫度低

B、空氣含有水分,濕度大

C、天氣涼

2.冬季室溫18°C時,,相對濕度控制在60%-70機說明()

A、溫度濕度條件適宜

B、空氣濕度不適宜

C、空氣濕度比較干燥

3.天氣預報說:明天有雨,這說明()。

A、明天空氣濕度小

B、明天空氣濕度大

4.在冬季,人體最適宜空氣濕度是()

A、室內溫度不高于24度

B、室內溫度超過24度

C、室內溫度低于24度

三、判斷題(打的打J,錯的打X)

1.人在任何空氣濕度下,都能生存。()

2.適宜的空氣濕度有利于身體健康。()

3.陰雨天,濕的衣服干的要慢一些。()

4.我們可以使用操作方便、簡單直觀的家用溫濕度計進行測量空氣濕度。()

5?天預報的降雨、大霧就說明了空氣的濕度。()

四、簡答題

怎樣增加空氣濕度?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水分干濕

2.濕度

二、選擇題(把字母編號填在括號里)

1.B2,A3.B4.A

三、判斷題(打的打人錯的打X)

1.X

2.V

3.V

4.V

5.V

四、簡答題

1.空調房中放盆水或者抹濕地板,睡覺前,在房間放一盆冷水;或者,用濕拖把

將整個房間地板

抹一遍,增加空氣濕度。

2.在房間里養一些富貴竹、秋海棠之類的綠色水生植物,或者養金魚,慢慢蒸發

出水分可以緩解空氣的干燥。

*蕤依科挈Z年僅2冊

20.《水降下來了》同步練習

【教學目標】

1.知道降雨、下雪和下冰雹是自然界常見的降水形態。

2.通過模擬實驗,描述雨、雪、雹的天氣特征和形成原因。

3.了解降雨、下雪和下冰雹對人類的影響。

一、填空題

1.地球表面的水蒸氣向高空不斷上升,遇冷變成或0

2.除了下雨,和也是常見的降水形式。

3.常出現在夏季,是一種破壞性天氣現象,顆粒大的冰雹會摧毀莊

稼,損壞房屋,砸傷行人等。

4.云、霧、露都是由遇冷后形態發生變化而形成的。

5.小水珠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飄浮在天空、就形成了o

二、選擇題

1.做模擬實驗來了解雨的形成時,在鐵盤蓋上放冰塊、鐵盤底部會出現()

現象。

A.蒸發

B.凝結

C.分解

2.霧是懸浮在低空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