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七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1頁
江蘇省揚州市七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2頁
江蘇省揚州市七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3頁
江蘇省揚州市七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4頁
江蘇省揚州市七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校聯盟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第一次聯考高二語文2025.5.20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我剛才說,一切事物都有幾種看法。你說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這也只是一種看法。換一個看法,你說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換一種看法,你說它是善的或是惡的。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種,所看出來的現象也就有多種。比如園里那一棵古松,無論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說它是古松。但是你從正面看,我從側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異都能影響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古松雖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卻是兩件事。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畫成一幅畫或是寫成一首詩,我們倆藝術手腕盡管不分上下,你的詩和畫與我的詩和畫相比較,卻有許多重要的異點。這是什么緣故呢?這就由于知覺不完全是客觀的,各人所見到的物的形象都帶有幾分主觀的色彩。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學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畫家,三人同時來看這棵古松。我們三人可以說同時都“知覺”到這一棵樹,可是三人所“知覺”到的卻是三種不同的東西。你脫離不了你的木商的心習,你所知覺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幾多錢的木料。我也脫離不了我的植物學家的心習,我所知覺到的只是一棵葉為針狀、果為球狀、四季常青的顯花植物。我們的朋友畫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審美,他所知覺到的只是一棵蒼翠勁拔的古樹。我們三人的反應態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盤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樣去買它,砍它,運它。我把它歸到某類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樹的異點,思量它何以活得這樣老。我們的朋友卻不這樣東想西想,他只在聚精會神地觀賞它的蒼翠的顏色,它的盤屈如龍蛇的線紋以及它的昂然高舉、不受屈撓的氣概。從此可知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東西,它的形象隨觀者的性格和情趣而變化。各人所見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為的。極平常的知覺都帶有幾分創造性;極客觀的東西之中都有幾分主觀的成分。美也是如此。有審美的眼睛才能見到美。這棵古松對于我們的畫畫的朋友是美的,因為他去看它時就抱了美感的態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見到它的美,你須得把你那種木商的實用的態度丟開,我須得把植物學家的科學的態度丟開,專持美感的態度去看它。藝術和實際人生之中本來要有距離,所以免不了幾分形式化,免不了幾分不自然。它和自然現象究竟是有分別的。藝術往往在自然景物中見出不自然的美。比如在中國詩里,尤其在寫景詩里,我們常覺到詩人所描寫的境界和我們所實際經驗到的境界有很大的分別。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在實際生活中,我們雖然也偶然見到這種境界,但是不常見到,我們的心境完全不同。詩人和我們都見到山,但是詩人所見到的是一個意象世界,我們所見到的只是一個物質世界。(選自朱光潛《談美》)材料二在文學作品的審美中,讀者的主觀體驗同樣起著關鍵作用。以《紅樓夢》為例,不同的讀者對書中人物的理解和評價大相徑庭。有人喜愛林黛玉的才情與率真,有人則更欣賞薛寶釵的穩重與端莊。這種差異源于讀者自身的性格、生活經歷和價值觀。文學作品中的意象也因讀者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解讀。“月”這一意象,在古典詩詞中常常出現。在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里,“月”寄托了他對親人的思念和對人生的哲思;而在柳永的《雨霖鈴》中,“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月”則渲染了離別的愁緒。讀者在閱讀時,會根據自己的情感體驗賦予“月”不同的內涵。審美體驗還與時代背景密切相關。在古代,人們對文學作品的審美注重含蓄、典雅;而現代讀者更傾向于直白、個性化的表達。例如,古代詩詞多以委婉的方式表達情感,而現代詩歌則更加自由奔放。這說明審美標準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審美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既受到讀者主觀因素的影響,也與時代背景等客觀因素相關。我們在欣賞文學作品時,應充分認識到這些因素的作用,以獲得更豐富的審美體驗。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同一棵古松在木商、植物學家、畫家眼中呈現不同形象,原因在于他們各自的專業心習和觀察態度不同。B.畫家所見到的古松形象是“蒼翠勁拔的古樹”,這表明審美態度需要拋開實用和科學視角,專注于事物的形象特質。C.作者認為“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為的”,“人為”指的是觀者的性格、情趣等主觀因素對知覺的影響。D.藝術與實際人生需要保持距離,因此詩人描寫的“采菊東籬下”的境界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真正出現。?2.下列對兩則材料的相關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兩則材料都通過具體事例論證審美主觀性,但材料一側重觀察者的個體差異,材料二側重讀者的主觀體驗與時代背景。B.材料一以古松為例說明知覺的主觀性,材料二以“月”的意象為例說明不同時代審美標準的變化,二者論證方法完全相同。C.材料一認為“有審美的眼睛才能見到美”,材料二中認為現代讀者傳承了古人審美特點,傾向于含蓄典雅的表達,兩則材料觀點不完全一致。D.兩則材料都強調審美過程中客觀因素的重要性,材料一關注自然事物的客觀屬性,材料二關注時代背景的客觀制約。?3.下列選項中,最能體現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3分)A.“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p>

B.“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C.“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p>

D.“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材料一中木商、植物學家、畫家對古松的“知覺”呈現出三種不同形態,請簡要概括他們呈現差異的各自原因。(4分)5.在文學審美中,讀者應如何獲得更豐富的審美體驗?結合兩則材料簡要分析。(6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邊城》(節選)沈從文到了端午。祖父同翠翠在三天前業已預先約好,祖父守船,翠翠同黃狗過順順吊腳樓去看熱鬧。翠翠先不答應,后來答應了。但過了一天,翠翠又翻悔回來,以為要看兩人去看,要守船兩人守船。祖父明白那個意思,是翠翠玩心與愛心相戰爭的結果。為了祖父的牽絆,應當玩的也無法去玩,這不成!祖父含笑說:“翠翠,你這是為什么?說定了的又翻悔,同茶峒人平素品德不相稱。我們應當說一是一,說二是二,不許三心二意。我記性并不壞到這樣子,把你答應了我的即刻忘掉!”祖父雖那么說,很顯然的事,祖父對于翠翠的打算是同意的。但人太乖巧,祖父有點愀然不樂了。見祖父不再說話,翠翠就說:“我走了,誰陪你?”祖父說:“你走了,船陪我?!贝浯浒岩粚γ济檾n去苦笑著,“船陪你,嗨,嗨,船陪你。”祖父心想:“你總有一天會要走的?!钡桓姨徇@件事。祖父一時無話可說,于是走過屋后塔下小圃里去看蔥,翠翠跟過去?!盃敔?,我決定不去,要去讓船去,我替船陪你!”“好,翠翠,你不去我去,我還得戴了朵紅花,裝老太婆去見世面!”兩人都為這句話笑了許久。所爭持的事,不求結論了。祖父理蔥,翠翠卻摘了一根大蔥嗚嗚吹著。有人在東岸喊過渡,翠翠不讓祖父占先,便忙著跑下去,跳上了渡船,援著橫溪纜子拉船過溪去接人。一面拉船一面喊祖父:“爺爺,你唱,你唱!”祖父不唱,卻只站在高巖上望翠翠,把手搖著,一句話不說。祖父有點心事。翠翠一天比一天大了,無意中提到什么時,會紅臉了。時間在成長她,似乎正催促她,使她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負點兒責。她歡喜看撲粉滿臉的新嫁娘,歡喜說到關于新嫁娘的故事,歡喜把野花戴到頭上去,還歡喜聽人唱歌。茶峒人的歌聲,纏綿處她已領略得出。她有時仿佛孤獨了一點,愛坐在巖石上去,向天空一片云一顆星凝眸。祖父若問:“翠翠,想什么?”她便帶著點兒害羞情緒,輕輕的說:“在看水鴨子打架!”照當地習慣意思就是“翠翠不想什么”。但在心里卻同時又自問:“翠翠,你真在想什么?”同時自己也在心里答著:“我想的很遠,很多??墒俏也恢胄┦裁??!彼拇_在想,又的確連自己也不知在想些什么。這女孩子身體既發育得很完全,在本身上因年齡自然而來的一件“奇事”,到月就來,也使她多了些思索,多了些夢。祖父明白這類事情對于一個女子的影響,祖父心情也變了些。祖父是一個在自然里活了七十年的人,但在人事上的自然現象,就有了些不能安排處。因為翠翠的長成,使祖父記起了些舊事,從掩埋在一大堆時間里的故事中,重新找回了些東西。這些東西壓到心上很顯然是有個分量的。翠翠的母親,某一時節原同翠翠一個樣子。眉毛長,眼睛大,皮膚紅紅的。也乖得使人憐愛——也懂在一些小處,起眼動眉毛,使家中長輩快樂。也仿佛永遠不會同家中這一個分開。但一點不幸來了,她認識了那個兵。到末了丟開老的和小的,卻陪了那個兵死了。這些事從老船夫說來誰也無罪過,只應“天”去負責。翠翠的祖父口中不怨天,心卻不能完全同意這種不幸的安排。到底還像年輕人,說是放下了,也正是不能放下的莫可奈何容忍到的一件事。并且那時有個翠翠。如今假若翠翠又同媽媽一樣,老船夫的年齡,還能把小雛兒再撫育下去嗎?人愿意的事神卻不同意!人太老了,應當休息了,凡是一個良善的中國鄉下人,一生中活下來所應得到的勞苦與不幸,業已全得到了。假若另外高處真有一個玉皇上帝,這上帝且有一雙巧手能支配一切,很明顯的事,十分公道的辦法,是應當把祖父先收回去,再來讓那個年輕的在新的生活上得到應分接受那一份幸或不幸,才合道理!可是祖父并不那么想。他為翠翠擔心。他有時便躺到門外巖石上,對著星子想他的心事。他以為死是應當快到了的,正因為翠翠人已長大了,證明自己也真正老了??墒菬o論如何,得讓翠翠有個著落。翠翠既是她那可憐的母親交把他的,翠翠大了,他也得把翠翠交給一個可靠的人,手續清楚,他的事才算完結!翠翠應分交給誰?必需什么樣的人才不委屈她?前幾天順順家天保大佬過溪時,同祖父談話,這心直口快的青年人,第一句話就說:“老伯伯,你翠翠長得真標致,像個觀音樣子。再過兩年,若我有閑空能留在茶峒照料事情,不必像老鴉成天到處飛,我一定每夜到這溪邊來為翠翠唱歌?!弊娓赣梦⑿Κ剟钸@種自白。一面把船拉動,一面把那雙小眼睛瞅著大老。意思好像說,你的傻話我全明白,我不生氣。你盡管說下去,看你還有什么要說。于是大佬又說:“翠翠太嬌了,我擔心她只宜于聽點茶峒人的歌聲,不能作茶峒女子做媳婦的一切正經事。我要個能聽我唱歌的有情人,卻更不能缺少個照料家務的好媳婦。我這人就是這么一個打算,‘又要馬兒不吃草,又要馬兒走得好’,唉,這兩句話恰是古人為我說的!”祖父慢條斯理把船掉了頭,讓船尾傍岸,就說:“大佬,也有這種事兒!你瞧著吧?!本烤故鞘裁词拢娓缚刹⒉幻靼渍f下去。那青年走去后,祖父溫習著那些出于一個男子口中的真話,實在又愁又喜。翠翠若應當交把一個人,這個人是不是適宜于照料翠翠?當真交把了他,翠翠是不是愿意?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翠翠反復改變去看龍舟的決定,既體現少女的貪玩天性,又凸顯其對祖父的依戀,展現人物性格的多面性。B.祖父以“茶峒人平素品德”為由勸翠翠赴約,既維護傳統信義,又暗含不愿因自己耽誤翠翠快樂的隱忍。C.翠翠對“新嫁娘”的向往與“看水鴨子打架”的回答形成反差,暗示其情竇初開卻羞于直面內心的矛盾。D.天保大佬夸贊翠翠標致并表示想為她唱歌,直接表明了他對翠翠的喜愛,祖父對此雖微笑卻并不完全認同。?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以“端午”為敘事切口,將民俗活動與人物情感交織,既增強地域色彩,又推動情節發展。B.“船陪你”的對話運用雙關修辭,表面指渡船陪伴祖父,實則暗示祖父與翠翠終將分離的宿命。C.祖父回憶翠翠母親的悲劇時,以“誰也無罪過,只應‘天’去負責”淡化人事因果,凸顯命運無常。D.文中多次描寫翠翠“凝眸星子”“望云”等動作,以詩意化細節烘托其內心朦朧的生命困惑。8.結尾部分大佬用古人話“又要馬兒不吃草,又要馬兒走得好”來自嘲,看出大佬怎樣形象?結合上下文簡要概括。(4分)9.文中多次提到祖父的“心事”,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心事”的具體內涵。(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節選自王羲之《蘭亭集序》)材料二: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念父母,顧妻子,至激于義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無兄弟之親,獨身孤立,少卿視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仆雖怯懦,欲茍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節選自司馬遷《報任安書》)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B.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C.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D.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信可樂也”與“煙濤微茫信難求”(《夢游天姥吟留別》)中“信”字含義相同。B.“或取諸懷抱”與“投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諸”字詞性相同。C.“文王拘而演《周易》”與“不拘于時,學于余”(《師說》)中“拘”字含義不同。D.“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與“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種樹郭橐駝傳》)中“為”字詞性不同。12.下列對兩則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以“信可樂也”“豈不痛哉”“悲夫”的情感遞進,串聯起“樂—痛—悲”的情緒脈絡。B.材料一通過“或取諸懷抱”與“或因寄所托”的對比,展現人生態度的差異,為后文感慨蓄勢。C.材料二列舉“文王拘而演《周易》”等事例,以排比句式論證“圣賢發憤著書”的規律。D.材料二用“貪生惡死,念父母,顧妻子”的常理,反襯作者因“激于義理”而超越世俗的抉擇。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4分)(2)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4分)14.結合兩則材料,簡要概括王羲之與司馬遷對“生命”的認識有何異同。(5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稉P州慢》(南宋吳元可)露葉猶青,巖遲動,幽幽未似秋陰。似梅風帶溽,吹度長林。記當日、西廊共月,小屏輕扇,人語涼深。對清觴,醉笑醒顰,何似如今。

臨高欲賦,甚年來、漸減狂心。為誰倚多才,難憑易感,早付銷沈。解事張郎風致,鱸魚好、歸聽吳音。又夜闌聞笛,故人忽到幽襟。注:吳元可,南宋末詞人,生卒事跡均不詳。號山庭,禾川(今江西永新縣)人。15.下列對作品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露葉猶青,巖花遲動”以初秋草木未凋的生機,反襯詞人內心的蕭瑟,奠定蒼涼基調。B.“西廊共月,小屏輕扇”通過細節描寫重現往昔雅集場景,“涼深”二字既寫環境亦傳心境。C.“解事張郎風致,鱸魚好、歸聽吳音”化用張翰莼鱸之典,直接抒發了對仕途奔波的厭倦。D.“夜闌聞笛,故人忽到幽襟”虛實結合,以笛聲觸發回憶,強化了漂泊孤寂的情感張力。16.本詞與姜夔《揚州慢》均使用了對比手法來抒懷,但所抒情感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蜀道難》中通過描寫行人在蜀道上的動作與神態,生動展現蜀道高危難行、令人畏懼的句子是:“,?!?2)李密《陳情表》中“,?!苯栌玫涔?,表達了李密對晉武帝生死都要相報的忠心。(3)小剛“五一假期”來揚州游覽了史可法紀念館,看到館內陳列著史公的遺書和家信,他被史公精神感動,也不禁想起了很多古代體現忠臣志士為國獻身或壯志未酬的詩句,如“,?!比⒄Z言文字運用(本題共4小題,18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阿Q正傳》是魯迅解剖國民靈魂的偉大杰作。阿Q的“精神勝利法”堪稱中國現代文學中最具典型性的精神現象。他在現實中屢遭挫敗,卻總能通過()的方式來實現心理平衡:被人打了,就想“這是兒子打老子”;賭錢輸光了,就自己打自己耳光,“仿佛是自己打了別個一般”。這種病態的心理防御機制,既源于封建等級制度的壓迫,也折射出舊中國國民的精神困境。魯迅以()的筆觸,在笑中藏悲,于荒誕中見深沉,讓讀者在忍俊不禁后陷入沉重的反思。值得玩味的是,小說中“革命”的符號貫穿始終。阿Q對革命的理解充滿混亂與滑稽——他向往革命,不過是想“要什么就是什么,歡喜誰就是誰”;他想象中的革命場景,是把未莊的財富“直走進去打開箱子來”。這種將革命簡化為“搶東西、報私仇”的認知,暴露出底層民眾對革命的隔膜,也暗示了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局限性。文中“假洋鬼子”“趙太爺”等人物對革命的投機與惶恐,則進一步構成了一幅新舊勢力交織的時代諷刺畫。魯迅的語言看似平淡,實則暗藏鋒芒。如在寫到“阿Q認為革命黨是造反,而造反就是與他為難,因此他一開始對革命黨深惡痛絕。然而,當他看到未莊的人們對革命的恐慌和不安,阿Q開始感到興奮”的內容時,魯迅用的語言是“阿Q飄飄然的飛了一通”,一個“飛”字既寫出其幻想膨脹時的虛妄感,又暗示其現實處境的無根性。這種以輕寫重的筆法,讓讀者在細微處見真章,于無聲處聽驚雷。18.在文中括號處填寫恰當的成語(4分)19.請賞析文中畫波浪線句子“在細微處見真章,于無聲處聽驚雷”藝術手法及其表達效果。(6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題。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二任期奉行孤立主義政策,打著“美國優先”的旗號,于2025年4月2日發動了全球關稅戰。時至今日,中美貿易戰持續膠著,給全球產業鏈帶來了巨大沖擊。對于眾多中國企業而言,這是一場艱難的考驗。一些企業因美國市場的萎縮,①,經營陷入困境。為了突破困境,很多企業積極調整戰略。②,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有的加大科研投入,提升自身產品的科技含量。與此同時,部分企業開始深耕國內市場,通過精準對接消費升級需求推出高端產品線,借助直播電商、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拓寬銷售渠道;政府部門同步出臺專項補貼、關稅減免等扶持政策,為企業緩解現金流壓力;行業協會則牽頭搭建技術共享平臺,推動上下游企業聯合攻關關鍵工藝。這些多維發力的舉措正逐漸顯現,一些率先轉型的企業,已在危機中培育出更具抗風險能力的發展新動能,并在東盟、中東等市場打開了突破口。從全球經濟格局來看,貿易戰打亂了原有的供應鏈體系,促使各國重新布局產業鏈。這既為一些新興經濟體帶來了發展機遇,也讓部分發達國家面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壓力。20.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每處不超過12個字。(4分)21.文中畫線句子有兩處毛病,請指出毛病并加以改正。(4分)四、寫作(60分)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認為:“真正偉大的思想,總是由個體獨行孕育。”《淮南子》有言:“積力之所舉,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無不成也?!闭驹谌祟愇拿鞯男潞降郎?,我們既要銘記達·芬奇獨坐斗室描繪飛行器的執著,也要看到敦煌壁畫中“千帆共濟”的盛景。很多人在成長中時常會遇到“獨行“和“眾行”的矛盾,你對此又有怎樣的感悟?請你以一位學弟或學妹的身份給即將畢業的高三學長小華同學寫一封信,談談你對“獨行與眾行”的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文體清晰;明確書信格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七校聯盟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第一次聯考高二語文(答案)2025.5.20現代文閱讀(一)現代文閱讀(共19分)1.參考答案:D解析:D項曲解文意。材料一原文說"在實際生活中,我們雖然也偶然見到這種境界",說明詩人描寫的境界在現實中是有可能出現的,只是不常見且心境不同。選項中"不可能真正出現"與原文"偶然見到"矛盾。?2.參考答案:A解析:B項錯誤,材料一主要用舉例論證,材料二除舉例外還涉及對比論證(古今審美標準對比),論證方法不完全相同;C項,材料二“認為現代讀者傳承了古人審美特點,傾向于含蓄典雅的表達”錯誤;D項,材料一強調主觀因素("主觀的色彩""主觀的成分"),材料二強調主客觀因素結合,選項"都強調客觀因素"錯誤。?3.參考答案:A解析:材料一的核心觀點是審美具有主觀性,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的看法和感受會因主觀因素而不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意思是從不同的角度看廬山,會呈現出不同的樣子,體現了主觀視角對事物認知的影響,與材料一觀點相符,A項正確。B、C、D選項都是對自然景物的客觀描寫,未突出主觀因素對審美感知的影響,不符合材料一觀點,排除。4.參考答案:(1)木商:思維是功利性的,從實用價值出發,關注古松的木料屬性和經濟價值;(2)植物學家:以科學研究為導向,側重對植物特征的理性歸納,聚焦其生物特征和分類屬性;(3)畫家:以審美體驗為核心,強調對視覺形象的感性捕捉,著重觀察其形態美感和精神象征。(答對1點1分,答對2點3分,答對3點4分)5.參考答案:①讀者應拋開實用和科學等非審美態度,專持美感的態度去閱讀,像畫家看古松一樣專注于審美。(2分)②要認識到自身主觀因素對審美體驗的影響,如性格、生活經歷和價值觀等,以開放的心態接納不同的審美感受。(2分)③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考慮不同時代的審美標準差異,從而更全面地理解作品。(2分)解析:結合材料一,要以美感態度審美;結合材料二,要認識到主觀因素和時代背景對審美體驗的作用。綜合這些要點,得出讀者獲得豐富審美體驗的方法。(二)現代文閱讀Ⅱ(16分)6.參考答案:D解析:天保大佬的話既有對翠翠外貌的夸贊,也提到自己對未來的打算("若我有閑空能留在茶峒照料事情"),是較為含蓄的表達;"祖父對此雖微笑卻并不完全認同"于文無據,祖父的微笑是"獎勵這種自白",且"意思好像說,你的傻話我全明白,我不生氣",不能說"不完全認同"。A項:從“玩心與愛心相戰爭”可見翠翠的矛盾,符合人物形象,表述正確。B項:祖父用“品德”勸說,實則為翠翠著想,“愀然不樂”體現內心復雜,分析合理。C項:“紅臉”“害羞”等細節印證翠翠的懵懂與羞澀,反差描寫符合少女心理,正確。7.參考答案:B解析:A項:端午習俗是故事背景,翠翠因看龍舟與儺送產生關聯,情節推動作用明確,正確。B項:“船陪你”是翠翠對祖父的調侃,體現依戀,雙關“船”象征祖父的生存方式(守船),而非“分離宿命”,過度解讀,故錯誤。C項:祖父將悲劇歸因于“天”,反映鄉下人對命運的無奈接受,分析準確。D項正確,“凝眸星子”等動作對應翠翠對成長的迷茫,細節描寫貼合人物心理。8.參考答案:(1)心直口快(豁達灑脫);(2)比較務實(或“既追求精神契合,又重視現實利益”);(3)有著一定的責任感與自省意識:(答對兩點4分,任意一點2分)解析:(1)心直口快(或豁達灑脫):直接向祖父表達對翠翠的看法及自身打算。(2)比較務實:考慮婚姻不僅注重情感,也注重女方照料家務等實際能力?;?2)既追求精神契合,又重視現實利益:他渴望"能聽我唱歌的有情人",卻又強調"照料家務的好媳婦",體現了理想主義與實用主義的矛盾。(3)有著一定的責任感與自省意識:他擔憂翠翠"太嬌",實則是對婚姻責任的清醒認知。這種對現實的考量,也展現出他作為長子的責任感。9.參考答案:(1)對翠翠成長的復雜感受:既為翠翠的成長和懂事而欣慰,又因她逐漸獨立終會離開自己而感到失落。(2)對翠翠未來的擔憂(或對翠翠母親悲劇的隱痛):害怕翠翠重蹈母親覆轍,擔憂未來歸宿是否可靠。(3)對自身衰老的感慨與責任的堅守:明白自己年事已高,擔心無法繼續照料翠翠,急于為她找到可靠的托付對象,完成自己的責任。?(4)對大佬和翠翠之間諸多變數而發愁:擔心大老并非能妥善照料翠翠之人,同時也擔憂翠翠是否愿意。(答對一點2分,答對任意三點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10.參考答案:A解析:“且夫臧獲婢妾”為獨立主語,其后應斷開,排除C、D;“猶能引決”結構完整,“況仆之不得已乎”為反問句,前后需斷開,排除B;“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均為獨立語義單元,按邏輯逐層遞進,斷句符合文言文語氣和語法規則。11.參考答案:D解析:A正確,兩個“信”均為副詞,意為“確實、實在”。B項正確,都為兼詞,相當于“之于”。C正確,“文王拘而演《周易》”中“拘”意為“被囚禁”,“不拘于時”中“拘”為“拘泥或限制“(“于”表被動),意為“不被時俗所限制”。D項錯誤,兩個“為“詞性相同,都為動詞。12.參考答案:B解析:A項:三個感嘆句直接呈現情感變化,“遞進”“脈絡”分析正確。B項:“或取諸懷抱”與“或因寄所托”是并列列舉兩種人生方式,而非“對比”,選項手法判斷錯誤。C項:連續鋪陳歷史人物事例,形成排比,論證“圣賢發憤著書”的規律,分析無誤。D項:以常人“念父母妻子”的本能,對比作者“為義理隱忍”的抉擇,突出其志向高遠,符合文意。13.參考答案:(1)仰頭觀望浩大的宇宙,低頭品察大地上眾多的萬物,用來舒展眼力、開闊胸懷,足夠來極盡視聽的歡娛。(4分)(2)這些人都是內心有所郁悶憂愁(或“這些都是人們感情有壓抑郁結不解的地方”),不能實現他們的理想,因此追述過去事情,希望將來的人(能了解自己志向)。(4分)14.參考答案:相同點:二者均否定消極對待生命的態度,認為生命應有超越肉體存在的精神價值。(1分)不同點:(1)王羲之認為生死是人生大事,批判了“一死生”“齊彭殤”的虛妄,強調正視生命短暫、珍惜當下的意義。(2分)(2)司馬遷從“發憤著書”的實踐角度,認為勇士不一定為名節而死,更應注重實現人生價值?。(2分)(言之有理,酌情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