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大學附屬高級中學高三上學期聯考(三)歷史試卷_第1頁
2024-2025學年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大學附屬高級中學高三上學期聯考(三)歷史試卷_第2頁
2024-2025學年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大學附屬高級中學高三上學期聯考(三)歷史試卷_第3頁
2024-2025學年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大學附屬高級中學高三上學期聯考(三)歷史試卷_第4頁
2024-2025學年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大學附屬高級中學高三上學期聯考(三)歷史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大學附屬高級中學高三上學期聯考(三)歷史試卷

一、單選題(★★★)1.位于江西中部的新干大洋洲商代墓葬,出土青銅器達到480余件,其中大方鼎、甗、鬲、尊、卣、鉞等器物,均為典型的商文明器物;大洋洲青銅器也具有明顯地方特色,如鼎耳裝飾有虎或鳥、甗耳裝飾有鹿等。據此可推知,當時這一地區()

A.商文化與本地文化有機結合B.開始與中原文明建立聯系C.是商朝內服的重要區域之一D.經濟發展水平與中原持平(★★★)2.光武帝劉秀對功臣采取了封賞優厚而不給職權的辦法;他不封外戚為侯,不讓外戚參政;對于宗室諸王,光武帝重申漢武帝的“阿附藩王法”,禁止他們蓄養賓客,結交黨羽。這些舉措()

A.有利于提高中央官員素養B.開創了帝王不殺功臣的歷史C.在一定時期內鞏固了皇權D.消除了地方勢力對中央威脅(★★★)3.據史料記載,唐朝后期“蘇州某菜農種菜達十畝之多”,長安、洛陽、廣州等城市出現一些專門以種花為業的花農,各地種柑橘和棉花的農民也很多。這種現象緣于()

A.傳統經濟結構受到破壞B.農民生活狀況得到改善C.賦役征收內容發生變化D.商業經營方式限制放寬(★★★)4.宋仁宗時期,禁軍在北方駐兵1732指揮(軍隊編制單位,四五百人為一指揮),南方只有195指揮,后又添124指揮。就北方而言,開封府界駐兵684指揮,京東、京西、駐兵305指揮,河北、河東和陜西三路駐禁兵743指揮。這一軍事布局反映了()

A.宋仁宗改變了重文輕武的國策B.西夏嚴重威脅北宋安危C.國家政策與形勢發展密切相關D.南方經濟地位不斷提升(★★★★)5.從鄭和下西洋親歷者的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以印度古里為中心的航線:古里至忽魯謨斯國(伊朗波斯灣出口處);古里至祖法兒國(阿拉伯半島);古里至阿丹國(亞丁灣西北岸一帶);古里至剌撒國(也門);古里至天方國(麥加)。由此可推知,鄭和下西洋()

A.促進了朝貢貿易發展B.擴大了中國在當時的影響力C.為國家帶來巨額財富D.意在加強中國與各國的友誼(★★★)6.1865年,擔任清朝海關總稅務司的赫德向清廷提交了一篇《局外旁觀論》;1866年,英國駐華使館參贊威妥瑪向總理衙門遞交了一份《新議略論》。這兩份文書的核心內容是勸告清廷認清自身的現實處境,必須在內政、外交上“借法興利除弊”。據此可知,英國()

A.希望清廷全面學習西方B.欲借此干預清朝的統治C.推動了洋務運動的興起D.加強對清朝海關的控制(★★★)7.主張“圖存于20世紀優勝劣敗之世界”的貴州先進知識分子,倡導實業救國,謀開礦山,修鐵路,辦工廠,興商貿;倡導教育救國,學科學,學民主,學文化;倡導西學救國,希望使貴州乃至中國由“老大”變為“少年”。這些活動興起的背景是()

A.清末新政的推行B.全國抗戰的爆發C.實業救國的興起D.民族危機的加劇(★★★★)8.1938年1月,白崇禧在武漢軍事會議中提出“堅壁清野”“焦土抗戰”“發展游擊戰”。這些建議被蔣介石所采納,遂成為抗日最高戰略指導方針。白崇禧的建議說明了()

A.國共兩黨的抗戰具有共同之處B.新桂系思想成為抗戰指導思想C.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影響深遠D.廣西地區對中國抗戰貢獻最大(★★★)9.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國發表《聯合國家共同宣言》。1月5日,蔣介石就任中國戰區盟軍統帥部最高統帥,負責統一指揮中國、越南、泰國境內的盟軍對日作戰。由此可推知,此時()

A.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了提升B.中國遠征軍戰果輝煌C.外部支持是抗戰勝利的關鍵D.國共合作進一步加強(★★★)10.在經歷了20世紀80年代的發展后,廣東形成了各具發展特色的“四小虎”。東莞,以外商經營的三來一補企業為主;順德,以鎮辦企業為主;南海,個體經濟活躍,村辦小企業十分發達;中山,以市屬企業為主,以國營經濟為龍頭。這一發展格局()

A.強化了政府的經濟領導職能B.拓寬了地方經濟發展的途徑C.得益于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D.凸顯了市場經濟體制的優越(★★★)11.公元前30年,埃及為羅馬征服。不久后,埃及方尖碑、埃及風格的建筑和雕塑紛紛出現在羅馬的廣場上,埃及女神伊西斯也成了最受羅馬人尊崇的女神之一;與此同時,埃及藝術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羅馬元素。這表明()

A.戰爭客觀上促進了文化交融B.羅馬與埃及文化走向一體化C.羅馬帝國正在推行行省制度D.戰爭促進了羅馬文化的傳播(★★★)12.下圖是中世紀西歐城市復興和自治圖。這一現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莊園經濟的發展B.手工業與商業的進步C.絲綢之路的促進D.世俗王權對城市支持(★★★★)13.下面是英國光榮革命后與日本明治維新后的中央機構比較圖。圖中兩國的差異()

A.反映了啟蒙思想的影響B.體現了兩國歷史文化差異C.源于資產階級力量強大D.導致了軍國主義勢力形成(★★★)14.法國工業革命從18世紀晚期就已經開始了。盡管起步很早,但是被人形容為“進進退退,走走停停”“多次受阻,以至資金不足”“投資心理難以形成”,半個多世紀下來,仍然水平不高。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法國君主專制統治強化B.拿破侖的對外戰爭C.巴黎公社運動沉重打擊D.法國政局動蕩不安(★★★)15.美國有學者在描繪世界多極化前景時說道:“一個更危險的多極世界在加速出現,這個世界將按照傳統的強權政治規則行事。后冷戰時代基本沒有過大國間的競爭,美國無可爭議的霸主地位暫時擱置了地緣政治競爭。”該學者的觀點()

A.認為世界多極化前景暗淡B.揭示了美國的霸權主義行徑C.契合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D.不認同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16.1999年9月,非洲統一組織召開第四屆特別首腦會議。43個與會國家領導人強烈要求加快執行《關于建立非洲經濟共同體條約》,盡快建立非洲中央銀行、非洲貨幣聯盟、非洲法院以及泛非會議。據此可知,非洲()

A.經濟共同體建設成效顯著B.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C.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進程D.逐步建立世界經濟新秩序二、材料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時期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既表現出鮮明的本土特色,又受到西方科技的強烈影響。一方面,理學思想對“格物致知”的追求成為人們探究自然規律的思想動力。另一方面,中華文明又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以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吸收西方科技的先進因素。再加上這一時期社會經濟繁榮、交通便利、印刷術發達,有利于推動信息和科學知識傳播,科技文明獲得充分發展。——摘自中國歷史研究院主編《中華文明史簡明讀本》材料二中國特色的小農經濟所產生的四民社會制度不僅阻礙了士大夫群體的科技創新能力的發揮,也阻礙了非士大夫群體的科學人才突破社會身份的限制、發展科技創新的動力。四民結構社會及其適應的儒家保守主義思想,對現代理性的科學思想、啟蒙思維存在著嚴酷的壓抑。這就造成了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科學人才的思想和成果不能融會貫通,科技創新活動不能受到長期的刺激和鼓勵,再加上中國特色的官僚地主制度的長期存在,導致成功的商人很容易自覺轉化為官僚地主,大大抑制了中國商業資本的再積累,其轉化為資本主義產業資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就更不可能在生產力上給科技創新以巨大刺激。——摘編自曾磊《明耶?清耶?有關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的一點思考》(1)根據材料一,概括明清時期科技發展的表現,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成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四民社會與古代科技的關系。三、綜合題(★★★)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城鎮化演變的階段劃分材料二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我國城鎮化開始進入以人為本、規模和質量并重的新階段。2013年,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第一次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2014年,印發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2015年,召開了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為積極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戶籍、土地、財政、教育、就業、醫保和住房等領域配套改革相繼出臺,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速度明顯加快,大城市管理更加精細,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加速發展,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市群建設持續推進,城市區域分布更加均衡。2018年,中國城市化率已達60%,2022年城市化率達到65%,2023年中國城鎮化率為66.16%。——摘編自零蘊欣《數據分析新中國成立74年來的城鎮化進程》(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城鎮化發展的階段特點及其成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評述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城鎮化進程。(★★★)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根據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的研究,早在英國爆發第一次產業革命之前,許多相關的技術已經出現在歐洲大陸,但由于英國勞動力成本上升速度過快,促使英國早于歐洲其他國家發生了以“工廠制”取代“家庭作坊”“工場手工業”的制度變革,形成以“流水線”作業為基礎的勞動力分工與規模經濟形態,進而得以在自主創新的同時集成改造歐洲各國的先進技術,形成促發產業技術革命的“應用場景”。——摘編自黃建忠《數字經濟賦能構建新發展格局》材料二生產工具的改進促成了工廠制度的建立。珍妮紡紗機與舊式紡紗機相比,紡紗能力提高了8倍;1785年,走錠紡紗機以及梳棉機和粗紡機的問世,確立了工廠制度在棉紡業中的統治地位。而同年,當瓦特在1784年發明的蒸汽機被廣泛用來發動紡紗機的時候,更是引起了紡織工業的巨大變革。機器勞動戰勝了手工勞動,帶來了工業生產的迅速發展。工廠制度的廣泛施行形成了不同階層的分化。工業革命把手工工具變成了機器,把作坊變成了工廠,從而把中間階級中的勞動者變成了工業無產者,把以前的大商人變成了工廠主;它排擠了小的中間階級,并把居民的一切差別化為工人和資本家的對立。不同階層的境況造就了其不可調和的內在矛盾和社會使命。——摘編自聶錦芳《恩格斯的資本批判及其特征》(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工廠制度在英國建立的原因。(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工廠制度”形成的認識。(★★★★)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紀80年代部分歐洲國家社會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和排名

國家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排名法國32.00%1丹麥31.12%2芬蘭31.10%3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