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學設計3(北師大版)_第1頁
一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學設計3(北師大版)_第2頁
一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學設計3(北師大版)_第3頁
一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學設計3(北師大版)_第4頁
一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學設計3(北師大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學設計3(北

師大版)

課題:做個減法表(共1課時,第課時)

教學目的:

1、閱歷小組合作,整理、溝通10以內減法表的過程。

2、能把10以內的減法算式有規律地整理在減法表中,

能發覺

減法表的簡潔規律,嫻熟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

3、踴躍參加小組合作學習,體驗與同伴合作學習的

歡樂。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小組溝通,列出全部算式,對10以內的

減法進展歸納,從中發覺規律。

難點:讓學生進展自主探究、合作溝通,閱歷探究與

探究的過程。

教具打算:10以內減法算式的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運用小組合作完成了對

10以內加法表的整理,大家整理得很好。今日我們就

一起來整理10以內的減法表,照舊由同學們自己來

進展整理,你們有信念做好嗎?

設計意圖:加法表的整理方式與減法表的整理方式

有一樣之處。由加法表引入,為進展減法表整理作了

思維方式上的鋪墊。

1.整理減法表。

師:同學們看一看教材第51頁笑笑做的減法表,你

們發覺這些算式的排列有什么特點嗎?小組探討一下,

然后分工進展整理。

學生在小組內共同探討后,分工整理。老師巡察,

重點指導整理有困難的小組,必要時作為參加者和同

學合作整理。

師:請各組介紹一下你們整理的減法表。

設計意圖:溝通為學生創設了展示小組學習成果和

共享他人學習成果的時機,使學生感受合作學習勝利

的喜悅。

2.探究規律。

師:視察我們整理的減法表,你發覺了哪些規律?

學生可能答復:

?第一排都是10減幾,也就是10減I?10各數;其

次排都是9減1-9各數;第三行都是8減1?8各數......

?從上往下看,后一個算式的兩個數字都比前一個算

式的少1,得數相等。

?從右上往左下看,后一個算式的前一個數削減1,

后一個數不變,得數削減1。

師:10以內的加減法,我們都已經進展了整理,堅

信同學們的口算實力必需有了很大的進步。

下面,我們來個口算競賽,看誰算得又快又對。

出示口算卡:1+75+39+08+24+3

9-78-47-36-49—6

設計意圖:考察學生1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速度和正

確率。

三、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10以內的加減法我們就學完了,須要多

加練習才能算得更快更準,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課下多練習別傲岸。

板書設計:

10以內的減法表

作業設計:

一根10米長的繩子,第一次前去6米,其次次前去3

米,這根繩子短了多少米?

(考察學問點:1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實力要求:能

運用1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課后反思:

課題:整理與復習(一)(共1課時,第課時)

教學目的:

1、在比擬兩類物體個數、比擬兩個數大小的活動中,

具有初步的對應思想和用數學語言、數學符號描述關

系的實力。

2、在對實際問題進展數量分析的根底上,選用恰當

的數學方法計算。

3、在數學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

與生活的聯系,初步知道數學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對實際問題進展數量分析的根底上,選用恰

當的數學方法計算。

難點:在比擬兩類物體個數、比擬兩個數大小的活動

中,具有初步的對應思想和用數學語言、數學符號描

述關系的實力。

教具打算: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時間過得真快啊,半個學期過去了,同學們學會

了什么呢?還有哪些地方存在疑問?學生可能答復:

我學會了數1—10的數。

我學會了比擬物體的大小、多少、高矮、輕重。

我學會了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

在作比擬的時候,我有時分不出來,有什么好方法呢?

加法解決什么樣的問題?減法又解決什么樣的問題

呢?

師:同學們還真學會了不少學問。對于你們的問題,

我們結合詳細事例大家一起來解決吧!

設計意圖:作為一節階段性復習課,不能只是單純地

做習題,應當在原有的根底上有所提高,把所學的學

問加以系統地整理,因此設計了這樣幾個有價值的問

題作為復習課的主線,引入新課。

二、探究新知。

1.作比擬。

師:瞧!小兔請客了,快來幫助吧!(課件出示:教材第

52頁圖一)

師:有幾只小兔?椅子夠嗎?杯子呢?誰想到方法解決了?

生1:畫”0,,表示小兔的只數,畫表示椅子數,

畫“△〃表示杯子數,畫的時候一個一個對齊。很簡潔

就比擬出來了,椅子不夠,杯子夠了。

生2:可以分著數一數,小兔有6只,椅子有5把,

杯子有8個,小兔多,椅子少,這樣就知道椅子不夠;

小兔少,杯子多,這就說明杯子夠了。

師:同學們說的這兩種方法都很好,在解決實際問

題時,選擇自己寵愛的方法就

師:那怎么比輕重、高矮呢?來幫調皮解決一下問題

吧。(課件出示:教材第52圖二)

生1:從第一幅圖中的天平上看出,3個橘子和1個

蘿卜一樣重,說明蘿卜重,橘子輕。

生2:從其次幅圖中的天平可以看出,3個蘿卜和1

個菠蘿一樣重,說明蘿卜輕,菠蘿重。

生3:這樣可得出橘子比蘿卜輕?蘿卜比菠蘿輕,也

就是說橘子最輕,菠蘿最重。

師:分析得很有條理,真棒1再看看這三個小摯友誰

最高?誰最矮

生1:小紅和小明都在跟調皮比。

生2:調皮就像一把尺子,是他們比擬的依據。

生3:小紅比調皮矮,小明比調皮高,說明小明最高,

小紅最矮。

師:小紅、小明都是以調皮為標準,跟調皮作比擬,

這時候我們可以說調皮成了作比擬的標準尺度,跟他

比就能知道誰高誰矮。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詳細問題分析的過程中,總

結解決問題的分析思路,歸納解決問題的方法。'

2.數的計算。

師:說一說,3在生活中可以表示什么?0呢?

生1:數字3可以表示3個人,3棵樹,3盆花。

生2:數字0可以表示一個也沒有。

生3:數字。還以表示起先,表示起點,比方直尺上

的0。

生4:數字0還可以表示基準,比方溫度計上的0o......

師:你們知道算式3+7可以解決什么問題嗎?9-1呢?

生1:算式3-[-7可以算3個女同學和7個男同學,一

共有多少個同學?

生2:也可以計算3朵黃花,7朵紅花,一共有幾朵

花?

生3:老師我知道了,這個加法算式是解決求“一共有

多少”的問題的。

師:真棒!總結得真好!還有呢?

生4:算式9-1可以算樹上有9只小鳥,飛走了1只,

還剩多少只?

生5:還可以表示9個蘋果吃了1個,還剩下幾個?

生6:哦,原來這個減法算式是解決“還剩下多少”的

問題的。

師:同學們總結得真好!接著努力。來做幾道計算題

吧!(課件出示:教材第52頁“回家”)

學生完成計算后,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解決什么樣的問

題用咖法計算,解決什么樣的問題用減

法計算,造就學生的綜合概括實力。

三、課堂總結。

師:今日這節課同學們總結得真好,知道了怎么作

比擬,知道了加法能解決“一共有多少”的問題,減法

可以解決“還剩多少”的問題,想想你還有哪些疑問,

下節課我們接著。

板書設計:

整理與復習(一)

作比擬=此一共有多少?+

還剩下多少?-

0表示:一個也沒有起點基準

作業設計:

教材第55頁第6—8題。

(考察學問點:作比擬;實力要求:能對同類事物作

出比擬,會比擬數的大小,能夠綜合運用所學學問解

決問題。)

課后反思:課題:做個減法表(共1課時,第課時)

教學目的:

1、閱歷小組合作,整理、溝通10以內減法表的過程。

2、能把10以內的減法算式有規律地整理在減法表中,

能發覺

減法表的簡潔規律,嫻熟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

3、踴躍參加小組合作學習,體驗與同伴合作學習的

歡樂。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小組溝通,列出全部算式,對10以內的

減法進展歸納,從中發覺規律。

難點:讓學生進展自主探究、合作溝通,閱歷探究與

探究的過程。

教具打算:10以內減法算式的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運用小組合作完成了對

10以內加法表的整理,大家整理得很好。今日我們就

一起來整理10以內的減法表,照舊由同學們自己來

進展整理,你們有信念做好嗎?

設計意圖:加法表的整理方式與減法表的整理方式

有一樣之處。由加法表引入,為進展減法表整理作了

思維方式上的鋪墊。

1.整理減法表。

師:同學們看一看教材第51頁笑笑做的減法表,你

們發覺這些算式的排列有什么特點嗎?小組探討一下,

然后分工進展整理。

學生在小組內共同探討后,分工整理。老師巡察,

重點指導整理有困難的小組,必要時作為參加者和同

學合作整理。

師:請各組介紹一下你們整理的減法表。

設計意圖:溝通為學生創設了展示小組學習成果和

共享他人學習成果的時機,使學生感受合作學習勝利

的喜悅。

2.探究規律。

師:視察我們整理的減法表,你發覺了哪些規律?

學生可能答復:

?第一排都是10減幾,也就是10減I?10各數;其

次排都是9減1-9各數;第三行都是8減1?8各數......

?從上往下看,后一個算式的兩個數字都比前一個算

式的少1,得數相等。

?從右上往左下看,后一個算式的前一個數削減1,

后一個數不變,得數削減1。

師:10以內的加減法,我們都已經進展了整理,堅

信同學們的口算實力必需有了很大的進步。

下面,我們來個口算競賽,看誰算得又快又對。

出示口算卡:1+75+39+08+24+3

9-78-47-36-49-6

設計意圖:考察學生1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速度和正

確率。

三、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10以內的加減法我們就學完了,須要多

加練習才能算得更快更準,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課下多練習別傲岸。

板書設計:

10以內的減法表

作業設計:

一根10米長的繩子,第一次前去6米,其次次前去3

米,這根繩子短了多少米?

(考察學問點:1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實力要求:能

運用1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課后反思:

課題:整理與復習(一)(共1課時,第課時)

教學目的:

1、在比擬兩類物體個數、比擬兩個數大小的活動中,

具有初步的對應思想和用數學語言、數學符號描述關

系的實力。

2、在對實際問題進展數量分析的根底上,選用恰當

的數學方法計算。

3、在數學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

與生活的聯系,初步知道數學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對實際問題進展數量分析的根底上,選用恰

當的數學方法計算。

難點:在比擬兩類物體個數、比擬兩個數大小的活動

中,具有初步的對應思想和用數學語言、數學符號描

述關系的實力。

教具打算: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時間過得真快啊,半個學期過去了,同學們學會

了什么呢?還有哪些地方存在疑問?學生可能答復:

我學會了數1-10的數。

我學會了比擬物體的大小、多少、高矮、輕重。

我學會了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

在作比擬的時候,我有時分不出來,有什么好方法呢?

加法解決什么樣的問題?減法又解決什么樣的問題

呢?

師:同學們還真學會了不少學問。對于你們的問題,

我們結合詳細事例大家一起來解決吧!

設計意圖:作為一節階段性復習課,不能只是單純地

做習題,應當在原有的根底上有所提高,把所學的學

問加以系統地整理,因此設計了這樣幾個有價值的問

題作為復習課的主線,引入新課。

二、探究新知。

1.作比擬。

師:瞧!小兔請客了,快來幫助吧!(課件出示:教材第

52頁圖一)

師:有幾只小兔?椅子夠嗎?杯子呢?誰想到方法解決了?

生1:畫”0,,表示小兔的只數,畫表示椅子數,

畫“△”表示杯子數,畫的時候一個一個對齊。很簡潔

就比擬出來了,椅子不夠,杯子夠了。

生2:可以分著數一數,小兔有6只,椅子有5把,

杯子有8個,小兔多,椅子少,這樣就知道椅子不夠;

小兔少,杯子多,這就說明杯子夠了。

師:同學們說的這兩種方法都很好,在解決實際問

題時,選擇自己寵愛的方法就

師:那怎么比輕重、高矮呢?來幫調皮解決一下問題

吧。(課件出示:教材第52圖二)

生1:從第一幅圖中的天平上看出,3個橘子和1個

蘿卜一樣重,說明蘿卜重,橘子輕。

生2:從其次幅圖中的天平可以看出,3個蘿卜和1

個菠蘿一樣重,說明蘿卜輕,菠蘿重。

生3:這樣可得出橘子比蘿卜輕?蘿卜比菠蘿輕,也

就是說橘子最輕,菠蘿最重。

師:分析得很有條理,真棒1再看看這三個小摯友誰

最高?誰最矮

生1:小紅和小明都在跟調皮比。

生2:調皮就像一把尺子,是他們比擬的依據。

生3:小紅比調皮矮,小明比調皮高,說明小明最高,

小紅最矮。

師:小紅、小明都是以調皮為標準,跟調皮作比擬,

這時候我們可以說調皮成了作比擬的標準尺度,跟他

比就能知道誰高誰矮。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詳細問題分析的過程中,總

結解決問題的分析思路,歸納解決問題的方法。’

2.數的計算。

師:說一說,3在生活中可以表示什么?0呢?

生1:數字3可以表示3個人,3棵樹,3盆花。

生2:數字。可以表示一個也沒有。

生3:數字。還以表示起先,表示起點,比方直尺上

的0。

生4:數字0還可以表示基準,比方溫度計上的0o......

師:你們知道算式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