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上冊《比一比》的教案設計_第1頁
小學一年級上冊《比一比》的教案設計_第2頁
小學一年級上冊《比一比》的教案設計_第3頁
小學一年級上冊《比一比》的教案設計_第4頁
小學一年級上冊《比一比》的教案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一年級上冊《比一比》的教案設

小學一年級上冊《比一比》的教案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1種筆畫“豎鉤”和1個偏旁“土”。

2、知道“多一少”、“大一小”兩對意思相反的詞語,了解量詞“群、顆、

堆”的意思,學習正確受用量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和正確使用量詞。使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了解運用一些量詞;通

過多種形式的讀文和實際運用,鞏固和拓展量詞的積累。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出示文中插圖一一農家小院。

師: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踏著秋的氣息,看著金黃的莊稼,聽著小鳥的

鳴叫,聞著瓜果的芳香,我們走進農家小院,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怎樣一幅畫面呢?

學生描述畫面。

二、教學字詞

師:大家觀察得真仔細,那么你想知道這些動物和水果的名稱嗎?

1、播放媒體資源課件中的“念一念”,教學生詞。

2、借助拼音,準確認讀。

師:離開課件,只借助拼音,你能讀準確嗎?

認讀帶拼音詞卡:黃牛花貓鴨子小鳥杏子桃子蘋果紅棗一邊多少一群一顆一堆

先請會讀的學生認讀,再全班跟讀,然后小組齊讀、同桌互讀,最后開火車

讀。

教師提醒學生讀準“蘋”、“杏”、“黃”3個后鼻音。

3、去掉拼音,試讀

師:去掉拼音,你會讀嗎?試試看。

出示不帶拼音的字卡。

4、播放媒體資源課件中的“認一認”,糾正字音。

5、小組互動,卡片識字。

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在小組內進行“你指我讀”和“你讀我找”的游戲。

(1)男女生對讀。比一比,哪組讀得又快又準。

(2)小組接力賽讀。比一比,哪組讀的暢通無阻,并評選優勝小隊。

6、交流記憶方法。

師: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些字呢?誰來說一說。

學生回答。

三、朗讀、體會

1、師:我們已經認識了這些動物和水果的名稱,現在,你能比較它們的大小

和多少嗎?

板書課題:比一比。

學生自由說誰比誰多,誰比誰少;誰比誰大,誰比誰小。

2、朗讀兒歌。

(1)師:一個小朋友很聰明,他根據農家小院這幅畫編寫了一首兒歌,豐常

好聽,想聽聽嗎?

播放媒體資源課件中的范讀動畫。

(2)教師范讀

師:聽了這么好聽的兒歌,老師也忍不住想讀一讀,可以嗎?

(3)指名朗讀。

(4)配動作朗讀。

(5)拍手朗讀。

自己拍手,全班齊讀;和同桌對拍,兩人一起讀。

3、師:讀了這首兒歌,你有什么發現嗎?

生答。(有4句話,兩句比大小,兩句比多少。)

4、師:在課文中還藏著兩組反義詞,你能找出它們嗎?

生答。師板書:大——小;多——少。

5、鞏固反義詞。

(1)師生合作表演。

大小多少男女老少

東西南北前后左右

如,師說:大,生對:小

(2)反義詞填空。

孔融把()梨讓給大人,把()梨留給自己。

四、指導寫字

1、觀察。觀察書上田字格梨的“牛”“羊”兩個字,它們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有什么相同?

學生觀察,指名回答。

2、描摹。

3、范寫。教師在黑板上范寫,學生觀察,記住各筆畫在田字格里的位里。

4、練寫。在田字格里認真書寫。

5、展示。對書寫規范、美觀的學生給予表揚,并展示其作品。

五、游戲、鞏固

1、找朋友

師:這節課我們認'只了動物和水果的名字,你能給它們分分類嗎?

學生回答。

2、師:你還能說出幾個動物或水果的名字嗎?

指名回答。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知識鋪墊

1、小黑板出示反義詞歌。

學生拍手齊讀:“反義詞有許多,我們來唱對字歌,大對小,多對少,遠對

近,來對去,高對矮,胖對瘦,笑對哭,白對黑,晚對早,有對無。”

2、師:同學們,事物都是相對的,都是通過比較才能知道的,你會比較下面

動物和植物的大小嗎?

二、理解韻文,認識量詞

1、指名朗讀韻文,認識量詞

2、比一比,認識量詞

(1)觀察課文插圖中的一頭黃牛和一只貓

師:請小朋友們比一比,說出它們的大小和多少。

指名回答。

出示第一句話:“一個大,一個小,一頭黃牛,一只貓。”

引導學生熟能成誦。

(2)觀察課文插圖中的一群鴨子和一只小鳥

師:大家認真觀察,比一比,誰多?誰少?這是兒只鴨子?兒只鳥?這么多鴨

子還可以怎么說?

學生回答。

師:許多鴨子在一起就可以說一群鴨子,想一想,還可以說一群什么?

例:一群羊,一群大雁,一群蜜蜂,一群小朋友

師:一般的說,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動物就可以稱作一群了。動物或人聚在一

起,都可以一群一群的數。

出示第二句話:“一邊多,一邊少,一群鴨子,一只鳥。”

學生反復朗讀。

(3)嘗試比大小

師:請小朋友們認真觀察課文插圖中的蘋果和棗圖,你能仿照第一句話,說說

蘋果和棗的大小嗎?

出示第3句話。開火車吟誦。

討論“顆”與“棵”的區別

①出示實物:一顆珍珠,一顆豆粒,一顆紐扣,讓學生說說它們的數量。

師小結:一?般來說,凡是比較小的顆粒狀的東西,用量詞“棵”。

②填空:一顆()例:一顆心,一顆星

當有學生說出“一顆樹”師,小組立即討論,看是不是用這個“棵”字,為什

么。師指導,樹的形狀是顆粒狀的嗎?不是,就應該用“棵”字了。

③填空:一棵()例:一棵草,一棵苗

(4)嘗試比多少

師:請小朋友們認真觀察課文插圖中的杏子和桃子圖,你能仿照第二句話,說

說杏子和桃子的多少嗎?

出示第四句話,小組賽讀。

師:數杏子用“堆”數,還有什么東西可以一堆一堆的數?

例:一堆花生,一堆樹葉

師小結:“堆”指數量多,緊緊的沒有規律的疊放在一起。如:一堆沙子。

(5)比較“堆”、“群”的不同

師:如果把上面的“堆”字換成“群”字,可以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并總結:“群”一般指許多東西聚在一起,“堆”一般指許多東西疊

放在一起。

(6)活用量詞

引導學生埋解同一種物品可以使用不同的量詞,如:一群鴨子,一只鴨子;一

群小鳥,一只小鳥;一個杏子,一堆杏子

(7)拓展

出示媒體資源課件中的“說一說”,給物品用上合適的量詞。

三、拓展運用,編創兒歌

1、熟讀韻文,指名讀,小組選代表賽讀,評選“朗讀大王。”

2、根據板書,指導背誦;同桌拍手背誦。

3、編創兒歌

根據生活所見,任意編創一句話。

小學一年級上冊《比一比》的教案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小、少”兩個字。認識筆畫豎鉤和偏旁提土旁。

2、知道“大——小”、“多一一少”兩對反義詞,了解量詞“群、顆、堆”

的意思,學習正確使用量詞。

3、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導入:昨天,有一位鄉村小朋友給咱們班寄來了一封信,信上寫著:“小

朋友,你們好!我叫牛牛,今年七歲了。我的家在農村,農村的生活給我帶來了好

多歡樂。有機會你們要到我們那兒做客哦!”他還給我們寄來了?張照片,你們想

看嗎?

2、課件出示“小院圖”:你看到了什么?

二、認讀詞語,自主識字。

1、院子里的動物和水果想和咱們交朋友。大家快認認,記住他們的名字。

(出示帶拼音的8個詞語,學生自由拼讀。)

2、認識了哪些朋友?認識幾個,就讀幾個。指名讀,讀對的,和他

一起讀;讀錯的,請你幫幫忙。

3、鼓勵學生連讀8個詞語,指名讀、齊讀。

4、挑一個你最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

5、美讀詞語。學生齊讀,邊讀邊想象。(動物的悠閑,果子的甜蜜)

6、課件點擊,剩下生字:黃、貓、杏、桃、蘋、紅

合作識字:

(1)哪些字你早就認識了,怎么認識了?請你教教組內的同學。

(2)哪些字你還不認識?向你的學習伙伴請教,并想個好辦法記住它,好嗎?

7、交流匯報:

(1)讀讀認識的字,說說是怎么認識的。

(2)做“找會生字朋友”游戲。

指名學生上臺找、一后生字,其他學生補充記字方法。

鼓勵學生說出多種一記字方法,適時引導:“桃、杏”的偏旁和樹木有關,可以

利用偏旁的意義來記字。

8、課件點擊,復現詞語,齊讀。

三、朗讀兒歌,理解量詞。

1、看到這么美的農家小院,牛牛編了一首兒歌,想讀嗎?

2、出示兒歌:學生自由讀,質疑。

3、指名讀。(評議)

4、再讀兒歌,你發現了什么?(兒歌是在比大小、多少等。)

5、教師范讀,學生來挑戰讀。

6、學生合作有感情讀兒歌。(可以邊拍手邊讀,可以配上熟悉的曲子唱一

唱。)

7、理解量詞:”群、堆、顆”

(1)課件分別出示:一只鴨子、一群鴨子和一朵花、三朵花、一束花。

學生看圖說短語。布展:還可以說“一群”什么?

(2)課件出示:一個杏子、一堆杏子。

看圖說話,再想想:可以說“一堆”什么?(結合學習提土旁)

(3)課件出示:一顆糖果、一顆紐扣、一顆星星

我們還可以說“一顆”什么?當學生說到“一棵樹”時,師板畫,想想為什么

用這個棵”?

四、練習寫字,賞混激勵。

漢字“小、少”,認讀,引導觀察。

(1)說一說,這兩個字哪兒不一樣?學習新筆畫豎鉤。

(2)找一找,這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關鍵筆面。

(3)描一描,試寫幾個,注意寫字姿勢。

(4)賞一賞,評議,激勵,師隨機范寫。

五、延伸學習。

上了這節課,你對哪個方面最感興趣,想在課外繼續學習的?

小學一年級上冊《比一比》的教案設計「篇三」

一、教材簡析

美麗的農家小院,溫馨的生活場景。其間有黃牛、花貓的悠閑,有鴨子、小鳥

的嘻鬧,還有杏子、桃子、蘋果、紅棗的甜蜜。瑯瑯上口的韻文,誦讀間會傳出一

種暖暖的情感。一個大,一個小,一邊多,一邊少,是一種簡單的比較,一種充滿

童趣的比較,在散文的字里行間,我們可以依稀看到一個孩子在院子里跳躍,玩耍

的身影,聽到孩子清脆的童音

二、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認識1種筆畫“J”和偏旁“土”。

2、知道“多一少,大一小”兩對意思相反的詞語,了解量詞“群、顆、堆”

的意思,學習正確使用量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四、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重點是識字和寫字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老師要帶你們去個地方:(出示掛圖)

猜猜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在引導學生把話說完整,說具體的同

時注意動植物名稱的發音是否準確,特別是“黃、蘋、紅”的后鼻音。“鴨子、杏

子、桃子”中“子”的球聲。)在學生充分發表意見中師適時指出這是一個農家小

院。

[設計意圖:由園入手,比較形象生動,同時也是為了了解學生發音情況,重

在發音是否準確。]

二、創設情景,自主識字。

這是一個豐收的小院,你看了準會喜歡住哪兒的。你們看,這幾張卡片就忍不

住想跑到他們主人那里去了。(出示帶拼音的詞語卡片。)

1、師生共同合作,把帶拼音的詞語卡片由學生貼在相應的動植物旁邊。

2、師任意指著掛圖上一種動植物,讓學生讀,誰字音讀得準,就由誰領讀。

(詞語要讀二遍,第一遍讀帶拼音的卡片,第二遍讀把拼音蒙住的卡片,難讀的可

多讀三遍。)

3、師出示卡片,誰會讀誰就起立讀,進行鞏固生字的練習。(剛才學生讀得

不是很好的詞語要重復出現,讀得好的詞語可出現一次或不出現。)

[建立漢字與事物的聯系,在情境中識字學詞,在認字學詞中,發揮他們的積

極主動性。]

4、引導學生歸類寫動物名稱的詞和寫果實名稱的詞。

三、自學韻文,學習生字。

小院落的美景讓我們賞心悅目,優美動聽的韻文,更讓我們入迷。

1、借助拼音,自學韻文。

請小朋友自己讀韻文,看哪位同學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這段韻文讀得又準確又好

聽,待會再說說你認識了哪些生.字。

2、哪位小朋友愿意把韻文讀給大家聽。(指名二人分別讀完。)

[主要檢查字音是否準確。]

3、小組啟思,合作識字。

把自己畫出的字詞在四人小組中交流,輪流讀一讀生字字音,說一說記字辦

法,如有不同,選出一種記字辦法。

4、師生討論擴展詞語。(出示小黑板上生字)

由小組代表匯報記字辦法,哪個小組想出的辦法好,可爭得一顆小紅星,別的

小組說過的不能再重復。

5、認記偏旁。(“堆”旁“土”)

6、運用游戲,鞏固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做開火車的游戲,看哪組火車開得快又沒停過的可得小紅星。

[為學生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營造展示成功的機會。]

過渡:小朋友們真能干,認識了這么多生字朋友,你不能把韻文念好聽一點

呢?可當作拍手歌讀,配上動作讀,伙伴間又對讀。

7、指名讀韻文。(4人)[在朗讀中感受農家小院美麗、溫馨。]

8、現在老師和大家合作做一個接讀游戲,老師先讀“一個大”,小朋友們接

讀“是黃牛”。老師讀“一個小”,小朋友們接“是花貓”,咱們看著圖讀,看哪

位小朋友與老師合作的最成功。(引讀1遍)

9、從剛才的接讀中你明白了什么?(黃牛大,花貓小兩樣東西在比)

10、是啊,從圖上我們能看出東西有大有小,有多有少。那么從韻文中你從哪

里可看出鴨子多,鳥兒少,杏子多,桃子少,蘋果大,棗兒小呢?(一群與一只看

出鴨子多,鳥兒少,)

11、選擇一個或幾個量詞,說一說。(指名說8個)一()

例一(群)小鳥

12、出示圖片:一群小雞

請同學位選擇一組或幾組圖片模仿課文中的韻詞試著編一編兒歌。

[拓展運用,自編韻文]

板書:

比一比

生字一群一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