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歌鑒賞
考前選擇題突破詩歌鑒賞選項設誤的角度
1詞句理解設誤
命題人往往故意曲解某個詞語或詩句的意思,如望文生義、以今律古等。對此,我們應在總體把握詩歌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逐字逐句理解詩句。2021年新課標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鵲橋仙·贈鷺鷥辛棄疾溪邊白鷺,來吾告汝:“溪里魚兒堪數。主人憐汝汝憐魚,要物我欣然一處。白沙遠浦,青泥別渚,剩有蝦跳鰍舞。聽君飛去飽時來,看頭上風吹一縷。”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上闋結尾句“要物我欣然一處”,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愿望。B.因“溪里魚兒堪數”,故作者建議鷺鷥去蝦鰍較多的“遠浦”“別渚”。C.本詞將鷺鷥作為題贈對象,以“汝”“君”相稱,營造出輕松親切的氛圍。D.詞末從聽覺和視覺上分別書寫了鷺鷥飽食后心滿意足的狀態,活靈活現。聽:聽憑聽君飛去飽時來,看頭上風吹一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奉和襲美抱疾杜門見寄次韻
陸龜蒙
雖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詩。因吟郢岸百畝蕙,欲采商崖三秀芝。棲野鶴籠寬使織,施山僧飯別教炊。但醫沈約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滿枝。【注】①襲美,即陸龜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內懸掛的帷幕,指教書。裁詩:作詩。③《楚辭·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比喻培養人才。④商崖:這里泛指山崖。⑤沈約,南朝詩人,史載其眼中有兩個瞳孔。這里以沈約代指皮日休。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寫作此詩之時,皮日體正患病居家,閉門謝客,與外界不通音訊。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約會被暫時擱置,作者游春的詩篇也未能寫出。C.作者雖然身在書齋從事教學,但心中盼望能走進自然,領略美好春光。D.尾聯使用了關于沈約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測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題目中“見寄”的意思是“寄給我”,這說明皮日休與作者有詩文往來,并非“與外界不通音訊”。考查考生對詩題的理解(2022·新高考1卷·高考真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小題
醉落魄·人日南山約應提刑懋之[注]
魏了翁無邊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覓,村村簫鼓家家笛,祈麥祈蠶,來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孫扶掖,商行賈坐農耕織,須知此意無今昔,會得為人,日日是人日。1.醉落魄:即“一斛珠”,詞牌名,正體雙調五十七字,仄韻。人日:指農歷的正月初七。作者邀請提刑官應懋之游春2.苦:形容執著地追求。3.簫、鼓、笛:樂器名,此用以形容節日歌舞之盛。4.祈麥祈蠶:祈求農事豐收,麥、蠶代指諸多農事。5.元正七:即農歷的正月初七。6.翁:父親。扶掖:指用手攙扶別人的胳膊,此指孫子攙扶祖父。7.商行賈坐:商賈均指生意人,在古代的分界是行賣叫商,坐賣叫賈。8.會得:懂得、領會到。[注]人日:舊俗以農歷正月初七日為人日。無邊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覓,村村簫鼓家家笛,祈麥祈蠶,來趁元正七。處處是春色,人們還要到南山去尋覓。村村簫鼓聲起,家家笛聲吹奏,人們在正月初七這天祈禱麥子和春蠶的豐收。翁前子后孫扶掖,商行賈坐農耕織,須知此意無今昔,會得為人,日日是人日。祖孫三代互相扶掖而行,商人忙著生意,農人在忙著耕織,這些活動從古到今都是這樣。如能領會做人的真理,天天都是“人日”。A.“因年老體弱,感到此行會比較困難”錯。此句意思是處處是春色,人們還要到南山去尋覓。“苦”,形容執著地追求,表達出了人們這種尋覓春色的執著。不是說詞人年老體弱,感到此行會比較困難。故選A。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人在人日約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體弱,感到此行會比較困難。B.在人日這天吹打奏樂,祈盼農桑豐收,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C.這首詞以樸實的筆觸描繪當時農村的風俗景況,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D.詞人以議論入詞,能夠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論隨,全詞并無生硬之感。(2024新高考2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雨后為山亭獨臥葉夢得①過雨虛檐氣稍清,臥聞刁斗起連營。幾看薄月當軒過,驚見陰蟲繞砌鳴②。洶洶南江浮靜夜,寥寥北斗掛高城。白頭心事今如許,慚愧兒童話請纓。[注]①葉夢得:南宋文學家,曾致力于抗金防備及軍餉勤務。②陰蟲:秋蟲,如蟋蟀之類。雨后為山亭獨臥葉夢得①
過雨虛檐氣稍清,臥聞刁斗起連營。幾看薄月當軒過,驚見陰蟲繞砌鳴②。洶洶南江浮靜夜,寥寥北斗掛高城。白頭心事今如許,慚愧兒童話請纓。雨后的屋檐下,空氣顯得格外清新。臥在為山亭中,耳中似乎傳來軍營中的刁斗之聲。我幾次抬頭,看見那薄月穿過軒窗,突然,我被一陣急促的蟲鳴聲所驚擾,它們繞著石階,像是在訴說著什么。
洶涌的南江在夜色中靜靜浮動,孤寂的北斗星獨自高掛城頭。
如今我已滿頭白發,心中所慮之事繁多。聽到那些少年兒童還在談論著請纓報國的壯志,深感慚愧。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雨后空氣清新,為山亭的夜晚涼爽宜人,然而詩人的心情卻難以平靜。B.本詩第二句與辛棄疾《破陣子》中的“夢回吹角連營”一句立意相似。C.
詩人憑軒望月,浮想聯翩,而階前突然傳出的蟲鳴聲驚擾了他的思緒。D.頸聯通過江水、星空等物象營造出了一個天高地迥、蒼茫寂寥的境界。C.“階前突然傳出的蟲鳴聲驚擾了他的思緒”錯,“驚見陰蟲繞砌鳴”的“驚”并非蟲鳴驚擾了詩人思緒,而是與“幾看薄月當軒過”的“幾看”相對,是暗暗心驚于時光飛逝,年華空老。2.誤設表達的主體,張冠李戴二)2021年甲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和南豐先生出山之作①陳師道
側徑籃舁兩眼明②,出山猶帶骨毛清③。白云笑我還多事,流水隨人合有情。不及鳥飛渾自在,羨他僧住便平生。未能與世全無意,起為蒼生試一鳴。【注釋】①南豐先生:即曾鞏,陳師道敬重仰暮的師長。②側徑:狹窄的路,籃舁:竹轎。③骨毛清:謂超凡脫俗,具有神仙之姿。如2021年全國甲卷,針對“不及鳥飛渾自在,羨他僧住便平生”兩句,選項中“住在山中的僧人雖然不能像飛鳥一樣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羨慕”有誤。其實,詩歌并不是說僧人不能像飛鳥一樣自由自在,而是作者自己身不如飛鳥自在。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出山之初的曾鞏,展現出來的是一個明凈爽利、風骨秀異的高土形象。B.頷聯兩句使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表現白云和流水對于曾鞏出山的態度。C.住在山中的僧人雖然不能像飛鳥一樣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羨慕。D.陳師道在詩中書寫了曾鞏的人生志趣與處世情懷,筆端飽含敬佩之情。張冠李戴3.技巧手法設誤命題人設置選項時,常常故意混淆表達方式、表現手法,如把動態說成靜態,把比喻說成借代,將借景抒情說成直抒胸臆等。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對“湓浦曾聞似衣帶”一句中“衣帶”的理解,誤認為是“一衣帶水”的典故,表達朋友之間“天涯若比鄰”之意。其實這句詩是寫湓江水縈繞之美。(三)2021新高考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寄江州白司馬
①
楊巨源江州司馬平安否?惠遠東林住得無②?滋浦曾聞似衣帶,廬峰見說勝香爐。題詩歲晏離鴻斷,望闕天遙病鶴孤。莫謾拘牽雨花社③,青云依舊是前途。[注]①江州白司馬:即白居易。②惠遠:東晉高僧,居廬山東林寺。③莫謾: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講經的集會。江州司馬平安否?惠遠東林住得無②?
滋浦曾聞似衣帶,廬峰見說勝香爐。身為江州司馬的你,是否平安?高僧惠遠曾住的東林寺,你是否住過?我曾聽說湓水縈繞似衣帶也聽說那廬峰的風采更勝香爐峰。題詩歲晏離鴻斷,望闕天遙病鶴孤。
莫謾拘牽雨花社③,青云依舊是前途歲末題詩欲寄托對你的思念,卻找不到鴻雁你在江州遙望宮闕,身似病鶴一親孤單。不要空受眼前境遇的牽制,一味求佛問道遠大的抱負和志向仍是前方追求的目標。B
B項,第三句是說詩人曾經聽說湓水縈繞像衣帶,是對此地景物的描繪,表現湓水的蜿蜒之美。并未有表現朋友間的情意15.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根據內容分析,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應該與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較接近。B.
第三句使用“一衣帶水”的典故,表現出朋友之間“天涯若比鄰”之意。C.第六句中的“病鶴”指的是白居易,他懷戀長安,時常遙望京城的宮闕。D.詩人最后開解朋友,目前雖然身處貶謫之中,但未來的前途依然很遠大4.情感基調或觀點態度設誤詩歌的情感即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而情感基調是指其思想感情屬于哪一種類型。命題人有時對詩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所表現出的情感進行分析評價,在這些分析評價中設置干擾信息。(四)2021年新高考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示兒子
陸游
祿食無功我自知,汝曹何以報明時?為農為士亦奚異,事國事親惟不欺。道在六經寧有盡,躬耕百畝可無饑。最親切處今相付,熱讀周公七月詩。【注】七月詩:指《詩經·風·七月》,是一首描寫農民勞作和生活的農事詩。祿食無功我自知,汝曹何以報明時?
為農為士亦奚異,事國事親惟不欺。
首聯先向兒子發問,我自己歲靡廩粟,無功無勞,這一點我是有自知之明的,那么你們將拿什么來報效國家、報效這個圣明的時代呢?頷聯教育兒子,不管是種地的農夫,還是讀書的士人,其實本質上并沒有什么不同,對待國家,侍奉雙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做到“不欺”,要誠懇。道在六經寧有盡,躬耕百畝可無饑。
最親切處今相付,熱讀周公七月詩。頸聯繼續寫對兒子的教導,六經之中,大道豈有盡頭?所以要常常讀書明道。百畝之田,只要勤勞耕種,生活就無饑餒之患中間這四句是在告訴兒子,要耕讀傳家,盡忠盡孝。尾聯道出囑咐的重點,如今把自己最關切的事托付給兒子們,那就是要“熟讀周公七月詩”。“周公七月詩”的典故意指王業艱難,國運多舛,最后這兩句實在告誡兒子,千萬不要忘記為國效力,重整河山。由頷聯“為農為士亦奚異,事國事親惟不欺”可知,作者認為無論是出仕朝廷,為官一方,還是成為平民百姓,躬耕隴畝,都要事國以忠,事親以孝,并沒有在兩種方式中做出比較選擇。曲解了詩歌的觀點態度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詩的首聯以問句領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詩人對兒子的諄諄教誨。B.詩人指出,不論是侍奉父母還是服務國家,“不欺”都是至關重要的。C.詩人認為,生逢“明時”不必讀書求仕,“躬耕”才是一種理想狀態。D.詩人在最后強調,自己傳授給兒子的人生道理是最為真切、確實的。破陣子陸游看破空花塵世,放輕昨夢浮名,蠟屐登山真率飲,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閑心太平。料峭余寒猶力,廉纖細雨初晴。苔紙閑題溪上句,菱唱遙聞煙外聲。與君同醉醒。D.“表達了真摯的思念之情”錯。“與君同醉醒”,意思是與友人一同醉醒,表達閑適自在的心情。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人以“空花”“昨夢”喻指過往的虛無,“看破”“放輕”宣示自己告別過去。B.詞人著屐拄杖、登山穿林,一個遠離塵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隱逸形象躍然紙上。C.細雨初晴的春日,依然會使人感覺到寒冷,但這并沒有影響詞人的輕松自得。D.
詞人在最后表示,希望遠方友人能與自己同飲共醉,表達了真摯的思念之情。詩歌的情感判斷有誤5、明確詩中用典是正用還是反用。下面詩中“下驛窮交日,昌亭旅食年”兩句是反用。下驛窮交日,昌亭旅食年:在做官之前,像虞卿和魏齊,這是從小的窮朋友,算是很早的了;在窮困中,像韓信和南昌亭長之間寄食交往的窮朋友,也算是很早的了。“相知何用早?懷抱即依然。”這兩句才是詩的本意。但彼此相知,成為莫逆,為什么一定要早認識呢!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就可以依依不舍而成為知交(2022·全國乙卷·高考真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白下驛餞唐少府
王勃下驛窮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懷抱即依然。浦樓低晚照,鄉路隔風煙。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在做官之前,像虞卿和魏齊,這是從小的窮朋友,算是很早的了;在窮困中,像韓信和南昌亭長之間寄食交往的窮朋友,也算是很早的了。但彼此相知,成為莫逆,為什么一定要早認識呢!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就可以依依不舍而成為知交。天不早了,那夕陽比餞別的酒樓也低了,可是你走上回鄉的路,我們之間就被茫茫的風云煙霧隔開了。去吧,去吧,還說什么呢?你所去的長安是在太陽那邊。但彼此相知,成為莫逆,為什么一定要早認識呢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系餞行之作,送別的對象為唐少府,是詩人早年的知心好友。B.詩人與唐少府都曾有過潦倒不得志的經歷,這也是他們友誼的基礎。C.頸聯中的“低”“隔”,使得餞別場景的描寫有了高低遠近的層次感。D.頷聯和尾聯中的問句,使語氣起伏,也增添了詩作的豪邁昂揚氣概。6、避免對詩句作表面解讀2023年新高考Ⅰ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答友人論學
林希逸逐字箋來學轉難①,逢人個個說曾顏②。那知剝落皮毛處,不在流傳口耳間。禪要自參求印可,仙須親煉待丹還。賣花擔上看桃李,此語吾今憶鶴山③。【注】①箋:注釋。這里指研讀經典。②曾顏:孔子的弟子曾參和顏回。③鶴山:南宋學者魏了翁,號鶴山。逐字箋來學轉難①,逢人個個說曾顏②。那知剝落皮毛處,不在流傳口耳間。禪要自參求印可,仙須親煉待丹還。賣花擔上看桃李,此語吾今憶鶴山③如果想通過對每個字進行注釋來學習儒家經典,并領悟儒經真意,反而會很艱難。當今,一個個的“儒學大師”,每逢遇到他人,張口曾參,閉口顏回。哪里知道,他們淺薄的皮毛之見脫落的地方(便暴露出他們的無知)。儒家經典的真意,其實并不存在人們口耳相傳的話語之間。佛理要自身去參悟去求印證,仙丹須親自燒煉并等待丹藥的還轉。我直至今日還記得鶴山先生魏了翁對這些儒學大師的絕妙評價:他們只是在賣花人的擔子上見過桃花李花(至于桃花李花是樹上長的還是草上長的,他們是不關心的)。A.“不畏艱難、努力學習圣人之道的學術風氣”錯誤,“學轉難”表明用“逐字箋”的學習方法難以理解經典真諦,且“逢人個個說曾顏”也并非指努力學習圣人之道,而是諷刺當下人們對圣人之道的學習流于表面。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的首聯描述了當時人們不畏艱難、努力學習圣人之道的學術風氣。B.詩人認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獲得,不能簡單依靠口耳相傳。C.頸聯中使用“自”“親”二字,以強調要獲得真正學識必須親自鉆研。D.詩人采用類比等方法闡明他的治學主張,使其淺近明白、通俗易懂。(2024新高考1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宿千歲庵聽泉劉克莊
因愛庵前一脈泉,襥fú衾來此借房眠。驟聞將謂溪當戶,久聽翻疑屋是船。變作怒聲猶壯偉,滴成細點更清圓。君看昔日蘭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因為喜歡千歲庵前的那一汪清泉,詩人特意背著包裹來這里借宿。
一開始突然聽到叮叮咚咚的泉聲,還以為房門外正對著溪流;漸漸地,聽久了,又產生了一種整座房屋變成小舟,漂浮在水上的錯覺。
時而像洶涌的波濤,激烈澎湃;時而又如涓涓細流,圓潤清脆。
你看以前當年王羲之等人相聚于蘭亭,也曾以清流激湍來代替絲竹管弦。D.“而放棄了樂器”錯誤。尾聯“君看昔日蘭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是說你看曾經的王羲之,也認為這里“湍流”展現自然之美,勝過音樂之樂。詩人在這里,由蘭亭集會的自然之聲與絲竹管弦之聲作比,照應比較于他的聽泉之感,并沒有說“放棄了樂器”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的開頭交代,詩人之所以會到千歲庵借宿,是出于對庵前泉水的喜愛。B.詩歌主要是從聽覺的角度來描寫泉流,與題目中的“聽泉”二字相切合。C.詩人雅趣與古人相通,在聽泉的時候,聯想到昔日曲水流觴的蘭亭雅集。D.詩人與蘭亭諸賢一樣,都把對音樂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棄了樂器。(2023年全國甲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各題。
臨江仙
晃補之身外閑愁空滿眼,就中歡事常稀。明年應賦送君詩。試從今夜數,相會幾多時。淺酒欲邀誰共勸,深情唯有君知。東溪春近好同歸。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自身之外閑愁深深地充滿眼前,其中歡樂的事情經常很少。第二年這個時候應該寫一首送別詩給你。試著從今天晚上開始數一數,我們相見會面的的時日還有多少呢?確實不多了。舉起一杯淡酒,想要邀請誰來一起喝酒呢?沒有人!我的深情厚誼只有你知道。臨近春天,東溪這邊風景秀麗,我們好一起回去。楊柳低垂,柳樹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江面上,梅花在鋪滿雪的枝頭上凋謝。7、將比喻的內容或虛寫的內容坐實2019年新課標1,閱讀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題許道寧畫[注]陳與義滿眼長江水,蒼然何郡山?向來萬里意,今在一窗間。眾木俱含晚,孤云遂不還。此中有佳句,吟斷不相關。【注】許道寧:北宋畫家。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題畫詩寫景兼抒情,并未刻意進行雕琢,卻能夠于簡淡中見新奇。B.山水是這幅畫的主要元素,特別是江水,占據了畫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詩人透過一扇小窗遠距離欣賞這幅畫作,領略其表現的遼闊萬里之勢。D.頸聯具體寫到蒼茫暮色中的樹木與浮云,也蘊含了欣賞者的主觀感受。作者表達的是萬里江山濃縮在尺牘之間的畫作里。A.“真實描寫了送別的場景”錯。詞中“明年應賦送君詩。試從今夜數,相會幾多時”,意思是眼前雖是相聚,明年肯定又要送別你了。從今夜開始細數,到明年分離時還有多少相聚的時候。據此看出詞人是明年送別朋友,屬于虛寫,并不是真實的場景。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詞真實描寫了送別的場景,充分地表現出詞人對朋友的眷戀之情。B.詞人時常感到缺乏快樂,而即將到來的離別又會強化這種愁悶的感受。C.因不忍與朋友分別,詞人更珍惜當下,數算還剩下多少時日可以相聚。D.春天即將到來,詞人希望與朋友同歸東溪游覽,共同欣賞春日的美景。8、不符合內容情境。(2024全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網絡管理員考試證書準備試題及答案
- 消防專員內勤考試題及答案
- 創新傳播手段在眼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 法學概論的教學方法試題及答案
- 消防內勤筆試題及答案
- 未來工作環境下的戰略試題及答案
- 消防類試題及答案
- 代碼審查與質量保證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商業環境中數字化辦公工具的營銷策略
- 消防考試題庫教材及答案
- 檢驗科事故報告制度
- 精細化學品化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青島科技大學
- 分包合同模板
- 多元主體協同治理
- 舞蹈基本功訓練與舞蹈鑒賞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蘭州文理學院
- 《化妝品原料》課件-油脂的基本特性
- 中西文化鑒賞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鄭州大學
- 關節黏連松解手術
- 英語定位紙模板
- 招標代理服務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校園超市經營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