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9父愛之舟【教學目標】1.認識“繭、棧”等16個生字,會寫“蠶、考”等12個字,會寫“漁船、報考”等19個詞語。2.默讀課文,能說出“我”夢中出現的難忘的場景。3.理解課文題目和句子的含義,體會深切的父愛。4.背誦課文,積累喜歡的段落。【教學重難點】1.默讀課文,能說出“我”夢中出現的難忘的場景。2.理解課文題目和句子的含義,體會深切的父愛。【教學準備】1.預習提綱:完成對應課時預習卡。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搜集作者吳冠中的資料,了解他的生活經歷和當時的社會現狀。【教學課時】2課時第1課時【課時目標】1.認識“繭、棧”等16個生字,會寫“蠶、考”等12個字,會寫“漁船、報考”等19個詞語。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自讀課文,能初步概括出“我”夢中回憶的種種場景。【教學過程】板塊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1.創設情境。課件播放歌曲《父親》,師激情談話:如果說母愛是水,那么父愛就是山;如果說母愛是溫暖的春風,那么父愛就是火熱的太陽。上一節課我們已經從梁曉聲的文字里感受到了“慈母情深”,今天我們一起隨著作者吳冠中去體會那深沉的父愛。2.揭示課題:父愛之舟。3.讀題質疑:從課題中你讀出了什么信息?有什么想問的?板塊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認識作者。課件出示:吳冠中(1919—2010),江蘇宜興人,中國畫家。油畫代表作有《長江三峽》《北國風光》《魯迅的故鄉》等,個人文集有《吳冠中談藝集》《吳冠中散文選》等。2.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不理解的字詞標上記號。3.認讀詞語。課件出示:恍恍惚惚客棧高蹺出嫁冤枉嘲笑枕邊繳學費蠶繭煮飯報考啟迪偏僻紙屑(1)多種形式檢查認讀情況。(指名讀,開火車讀,小組比賽讀,齊讀)(2)師提示重點:“棧”不讀jiàn,應讀zhàn;“繳”不要讀成jiāo,應讀jiǎo;“嘲笑”的“嘲”不能讀成cáo,應讀cháo;“屑”不要讀成xiāo;“冤枉”的“枉”應讀成輕聲。(3)指導書寫生字,提示“考、屑”兩個字的寫法。(4)檢查初讀情況:抽讀、輪讀,多種形式讀,互相糾正,及時評價。4.默讀課文,畫出讓自己深受感動的句子,思考:課文講了哪幾件事?試著用小標題概括出來。(1)小組討論。(2)指名交流。預設:父親養蠶賣繭給“我”買枇杷;住客棧心疼“我”被蟲咬,要加錢換房;逛廟會時,給“我”買豆腐腦自己卻不吃;給“我”做萬花筒;雨雪天背“我”上學;湊錢給“我”繳學費,送“我”上學,給“我”鋪床;送“我”報考師范學校;夜里為“我”縫補棉被。5.引導梳理文章結構:開頭寫“我”剛從夢中醒來;中間具體寫父愛的點點滴滴;結尾再次寫夢醒,照應開頭。【設計意圖】檢查字詞環節出示了兩行詞語,第一行是讀音易錯的,第二行是字形易錯的。梳理場景和文章的結構,為后面的學習作了鋪墊。板塊三品讀感悟,體會父愛1.默讀課文第2~4自然段,邊讀邊想:文中哪個場景最打動你?在旁邊批注你的感受。2.匯報交流。(1)預設一:(課件出示第2自然段)①讀:齊讀第2自然段,說一說:這寫的是什么場景?(父母半夜添桑葉,父親給“我”買枇杷)②畫:邊讀邊圈出文中體現父親特點的詞句,重點讀一讀。③議:同學之間議一議:你從文中讀出了什么?從哪里讀出來的?預設:讀出了父母的艱辛和勞累,讀出了父親對“我”的疼愛。從“在半夜起來”“每年”等詞語中能體現出來。④再讀:再一次有感情地讀這一段話,讀出生活的艱辛和父親對“我”的愛。⑤歸納學法:讀——畫——議——再讀。根據這種學法學習其他的場景。(2)預設二:父親送“我”上學,住客棧時心疼“我”被蟲咬,要加錢給“我”換好房間。①讀: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畫出文中描寫父親生活節儉的詞句。②思:父親那么節儉,為什么愿意加錢給“我”換好房間?③議:“我”卻不肯換,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④再讀:帶著父親對兒子的關愛,兒子對父親的敬重和體貼,有感情地讀一讀這一段話。(3)預設三:逛廟會,買熱豆腐腦,做萬花筒。①讀:師生接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②說:說一說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街市。③議:小組討論一下,你從文中讀出了哪些信息?預設:“我”家境貧困,盡管街上吃的應有盡有,“我們”卻只能吃涼粽子;父親舍不得“我”受委屈,給“我”買熱豆腐腦,但自己舍不得吃;沒錢買玩具,父親就親手做萬花筒。“我”懂事,體貼父親,哪怕很饞也不忍心叫父親買東西。④想象:一個大男人做萬花筒,可能會出現哪些困難?再次談自己的感受。3.師小結:這三個自然段寫的都是生活中的小細節,父親濃濃的愛就在這些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只要用心去體會,就能感受到他們父子之間的愛。板塊四積累背誦,讀中學寫1.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回憶了作者夢中出現的幾個難忘的場景,用“讀場景,品細節,悟深情”的方法學習了課文的前三個場景,感受到父親在日常生活中對作者的愛。下節課我們將順著作者的文思與情思繼續學習。2.布置作業。(1)抄寫本課詞語,搜集頌揚父母之愛的名句或詩歌,讀一讀,背一背,并抄錄下來。(2)回憶你的父親關愛你的一個場景,將具體的細節寫下來。【設計意圖】通過閱讀,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內容,對文章描寫的場景有個大致的了解,幫助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訓練,為后面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第2課時【課時目標】1.能品味文中印象深刻的場景,體會深切的父愛。2.理解課題和重點語句的含義。【教學過程】板塊一復習鞏固,引入新課1.場景對比。(1)回顧場景:上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作者在夢境里出現的幾個重要場景,說一說文中的父親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2)與上節課自己寫的場景對比,說一說:誰寫的更感人?為什么?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打動你的場景。語文要素板塊二聚焦場景,體悟父愛語文要素1.出示自學提示。課件出示:默讀課文第5~9自然段,說說哪個場景給你的印象最深,勾畫出最打動你的細節,在旁邊寫下你的感受。2.匯報交流。(1)預設一:雨雪天,父親背“我”上學。①讀場景,找出描寫父親動作的詞語。②交流對這些語句的理解。③聯系生活實際,你們的父母親是怎樣接送你們上下學的?你們有什么感受?(2)預設二:父親為“我”湊學費,鋪床鋪。①讀課文,想一想:父親為了湊錢還可能做了哪些事?②同桌討論:“我”為什么哭了?為什么說這次哭與以往的哭不一樣?(這次的哭是心酸的哭,為父母的艱辛而心酸,為家里的貧困而擔憂,為父母在這樣貧困的情況下仍無私地愛“我”而感動,為不能為家庭分憂而愧疚,還有可能為第一次遠離父母而害怕……)③教師帶讀:教師讀句子的前半部分,學生讀后半部分,深刻感受父愛。(3)預設三:父親送“我”報考無錫師范。①提問:“我”的求學經歷是怎樣的?(初小——鵝山高小——無錫師范)②引導:夜晚行船在江上,可以用哪些詩句來形容?預設:a.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b.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c.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③思考:“我”當時是去報考師范,這些詩這些美景應該都能脫口而出,為什么“我”不能領略到這些詩畫意境?(聯系課文內容可知,“我”當時家里條件那么差,可以說是傾盡所有送“我”報考,如果沒考上,便是愧對了全家人的希望。“我”壓力很大,很緊張,所以根本沒心情去領略那些詩畫意境。)④齊讀第8自然段,再次感受家人對“我”的關心和“我”的心情。(4)預設四:父親為“我”縫棉被。①背誦:全班一齊背誦《游子吟》。②思考:針線活一般是母親的事,但因為“我”的母親長期臥病,所以由父親幫“我”縫補棉被。想象一下:粗手粗腳的父親做這樣的事可能會怎么樣?③對比:穿插朱自清的《背影》片段,對比朗讀,說說自己的體會。④討論:這一段寫法跟前面的有什么不一樣?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預設:虛實結合,更突出對父愛的深刻印象;敘述與抒情相結合,讓父愛的分量更加沉重,也讓自己內心的感動表達得更真切。3.回顧全文:全文一共幾次寫到姑爹的小漁船?為什么要一次次寫搖船、在船上做飯?(全文一共四次寫到小漁船。因為“我”報考和上學總是離不開小漁船,父親在船上搖櫓、做飯、縫補棉被,這一切都是為了省吃儉用供“我”上學,這也是父親對“我”的支持和期望。)4.品讀結尾:作者為什么要以夢境的形式來回憶往事?結尾與哪里相照應?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些事在“我”腦海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這樣寫更能突出父愛的深沉與真摯。結尾與第1自然段相照應,都是寫夢醒。這樣首尾呼應,讓父愛的主題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5.課文中的哪一部分最打動你?請再仔細讀一讀那一部分,深刻體會作者的心情。【設計意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注重學法指導,讓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習,再通過小組討論學習,最后自己獨立學習,這樣循序漸進,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板塊三總結鞏固,對比閱讀1.回顧全文,思考:課文為什么以“父愛之舟”為題?從課文中找出相關內容說說你的理解。(父親總是借用姑爹的小漁船送“我”離開家鄉去報考和上學。小舟表面上指小漁船,實際上指父愛。這只小船承載著父親對“我”的期望和深沉的愛,它是人生之舟、希望之舟、愛之舟,載著“我”不斷走向理想的彼岸。同時這個標題揭示了文章的主題,也承載著作者對父親的思念和敬愛之情。)2.將《父愛之舟》與《慈母情深》對比,找出兩篇文章在寫法上的異同點。(1)不同點:《慈母情深》圍繞一件事(“我”找母親要錢買書)來寫,中間著重抓住了母親工作環境的場景描寫和母親的神態、動作等描寫,來突出母親工作的艱辛和對“我”讀書的支持。《父愛之舟》描寫了作者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傾注著父親對“我”的愛。(2)相同點:這兩篇文章的寫法有所不同,但都講述了盡管生活艱辛,父母仍無私地支持孩子讀書的故事,表現了深深的父母之愛。3.課后閱讀朱自清的《背影》,比較吳冠中和朱自清表現父愛的方式。【設計意圖】寫作有法,但無定法,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描寫同一個主題。通過《慈母情深》和《父愛之舟》兩篇文章的學習,再對比寫法,對學習寫作有很大的幫助。分析這兩篇文章的異同點,能啟發學生在自己的寫作中靈活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來為自己的寫作主題服務。板塊四讀寫結合,學以致用1.聯系生活實際,講一講自己親身感受到父母之愛的小故事。2.選取自己生活中最感人的父母之愛的小故事,飽含深情地寫下來,然后給父母看,交流看法。【設計意圖】讀寫訓練連接順暢,既檢查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向學生滲透了寫文章要抓住生活中真實的場景,捕捉細節,用以小見大的方法才能打動人的技巧。【板書設計】【作業設計】見對應課時作業。【教學反思】《父愛之舟》這篇回憶性散文不是以斐然的文采見長,而是以情取勝,平白如話的語言里,蘊含著深厚的父子之情,細細咀嚼,別有一番滋味,令人感動不已。教完本課,我覺得有這幾點成功之處:1.讀中理解,讀中感悟。《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保證學生充足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IEC 23090-6:2021/AMD2: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ed representation of immersive media - Part 6: Immersive media metrics - Amendment 2: Additional latencies and
- 【正版授權】 ISO/IEC 25390: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Financial information exchange - Simple binary encoding
- 【正版授權】 IEC 62149-4:2022+AMD1:2025 CSV EN Fibre optic active components and devices - Performance standards - Part 4: 1 300 nm fibre optic transceivers for Gigabit Ethernet applicat
- 2025年新媒體與傳播研究課程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法語語言及文化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海洋與水文專業基礎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保定市中考二模物理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節能技術服務項目發展計劃
- 腫瘤晚期患者教育
- 眼部個性護理
- 2025-2030中國鈦酸鋰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 家校共育“心”模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家長會
- Adobe認證設計師測試中的典型試題及答案
- 2023年高考生物試卷(福建)(空白卷)
- 2025年上半年揚州現代農業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公開招聘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統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綜合提優卷(含答案)
- 《詞匯構建法:課件中的詞根詞綴解析》
- 鋼材授權合同協議
- 初中生物地理主要知識點總復習人教版結業版
- 18 井岡翠竹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
- 小學生朗讀指導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