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于語料庫剖析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動名詞搭配錯誤及優化策略一、引言1.1研究背景在英語學習的漫漫征程中,詞匯搭配作為構建語言大廈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動名詞搭配作為詞匯搭配的關鍵組成部分,在英語的實際運用中頻繁現身。無論是日常的口語交流,還是正式的書面表達,正確且恰當地運用動名詞搭配,都能使語言更加自然流暢、精準地道,進而有效提升語言表達的質量和效果。例如,在描述“享受做某事”時,我們會使用“enjoydoingsth.”這一搭配,而不是錯誤地表達為“enjoytodosth.”。這樣準確的動名詞搭配能夠讓交流更加順暢,避免誤解。隨著英語教育在中國的廣泛普及和深入發展,眾多英語學習者在歷經長期的學習積累后,已成功掌握了一定規模的詞匯量以及較為系統的語法知識,順利步入高級英語學習階段。然而,盡管他們在詞匯和語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在實際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和寫作時,動名詞搭配錯誤的問題卻依然如影隨形,成為阻礙他們進一步提升語言能力的絆腳石。這些錯誤不僅會導致表達的不準確性和不流暢性,還可能使讀者或聽者對其所要傳達的信息產生誤解,嚴重影響了交流的效果。例如,將“makeadecision”寫成“doadecision”,這種錯誤會讓母語者感到困惑,無法準確理解表達者的意圖。過往的研究表明,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動名詞搭配方面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一些學習者由于對英語動名詞搭配的規則和習慣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常常會按照母語的思維模式和表達方式進行生搬硬套,從而導致大量的語際遷移錯誤。比如,受漢語“進行學習”的影響,將“conductstudy”錯誤地表達為“carryonstudy”。還有一些學習者則是因為對英語詞匯的多義性和動名詞搭配的多樣性認識不足,在選擇搭配詞時出現混淆和錯誤,這屬于語內遷移錯誤。例如,不清楚“raise”和“rise”的區別,將“raisetheprice”寫成“risetheprice”。此外,學習環境、學習策略以及教材質量等外部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習者的動名詞搭配學習產生了影響。例如,教材中對動名詞搭配的講解不夠詳細和系統,學習者缺乏足夠的練習機會,都會導致他們在實際運用中容易出錯。鑒于此,深入開展對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動名詞搭配錯誤的研究,已成為當前英語教學和研究領域中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通過對這一問題的系統研究,我們能夠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習者在動名詞搭配學習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精準剖析錯誤產生的根源和內在機制,從而為英語教學提供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指導建議,助力教師優化教學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習者有效提升動名詞搭配能力,突破語言學習瓶頸,切實增強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實現從語言知識的積累到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跨越。1.2研究目的與意義本研究旨在基于語料庫,全面、深入地揭示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動名詞搭配方面所出現的錯誤類型,并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成因,進而為英語教學和學習提供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參考依據。具體而言,本研究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通過對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寫作、口語等語言運用場景中出現的動名詞搭配錯誤進行系統、細致的收集和整理,運用科學的分類方法,準確界定各類錯誤的特征和表現形式,從而構建出全面、準確的錯誤類型體系。例如,將錯誤類型劃分為語際遷移錯誤、語內遷移錯誤、文化背景差異導致的錯誤等,以便更清晰地了解學習者的錯誤情況。運用語言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理論,從學習者的母語干擾、目的語規則泛化、學習策略不當、語言輸入不足等多個維度,深入探究動名詞搭配錯誤產生的內在機制和外部影響因素,為制定有效的教學干預措施提供理論支持。比如,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學習者的認知特點對動名詞搭配學習的影響,從語言學角度探討英語和漢語在語法結構和詞匯搭配上的差異如何導致語際遷移錯誤?;趯﹀e誤類型和成因的研究結果,結合英語教學的實際需求和學習者的學習特點,提出切實可行的教學建議和學習策略,以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同時引導學習者增強搭配意識,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提升動名詞搭配能力,進而提高英語綜合運用水平。例如,建議教師在教學中增加真實語料的輸入,設計針對性的搭配練習活動,幫助學習者克服母語干擾,提高搭配能力。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在理論方面,有助于豐富和完善二語習得理論中關于詞匯搭配學習的研究內容,進一步深化對學習者語言錯誤生成機制的認識,為后續相關研究提供新的視角和實證依據。通過本研究,可以深入探討動名詞搭配學習在二語習得過程中的特點和規律,為二語習得理論的發展做出貢獻。在實踐方面,研究成果能夠為英語教學大綱的制定、教材編寫、課堂教學活動設計以及學習者的自主學習提供有益的參考,有助于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促進學習者語言能力的提升,使其在實際交流中能夠更加準確、自然地運用英語,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例如,教材編寫者可以根據研究結果,在教材中增加動名詞搭配的專項練習和講解,教師可以根據研究結果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二、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2.1相關理論基礎2.1.1中介語理論中介語理論由美國語言學家塞林克(LarrySelinker)于1969年首次提出,該理論認為,在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會構建起一個既不同于母語,也不完全等同于目的語的獨特語言系統,這一系統被稱為中介語。中介語具有動態性、系統性和可滲透性的特點。它會隨著學習者學習的深入和語言輸入的增加而不斷發展變化,呈現出從母語逐漸向目的語靠攏的趨勢。例如,中國英語學習者在初期可能會說出“Hegotoschool.”這樣的句子,隨著學習的進展,逐漸會意識到動詞“go”需要根據主語的人稱和數進行變化,從而說出“Hegoestoschool.”,這體現了中介語的動態發展。同時,中介語有其自身的規則和結構,并非是雜亂無章的錯誤集合,具有系統性。而在與母語和目的語的相互作用中,母語的語言規則和表達方式可能會滲透到中介語中,導致學習者出現語言錯誤,這便是可滲透性的體現。在動名詞搭配錯誤研究中,中介語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視角。學習者在學習動名詞搭配時,由于尚未完全掌握目的語的規則和習慣,他們所使用的動名詞搭配可能會受到母語的影響,也可能是對目的語規則的過度概括或錯誤應用,從而形成中介語中的動名詞搭配錯誤。通過分析這些錯誤,我們可以了解學習者中介語的發展階段和特點,以及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進而為教學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例如,一些中國學習者可能會受到漢語“進行+動作”結構的影響,在英語中過度使用“make”“do”等動詞與動名詞搭配,出現“makeadiscuss”這樣的錯誤,這便是中介語在動名詞搭配學習中的體現。2.1.2錯誤分析理論錯誤分析理論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應用語言學的一個重要分支。該理論主要關注學習者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錯誤,通過對這些錯誤的系統分析,探究錯誤產生的原因、類型和規律,從而為語言教學提供有益的參考。錯誤分析理論認為,學習者的錯誤并非是學習失敗的表現,而是語言學習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它們反映了學習者對目的語規則的不斷探索和嘗試。例如,學習者在學習英語時態時,可能會因為對規則的理解不透徹而出現錯誤,如將“Ihaveseenhimyesterday.”中的“haveseen”錯誤地使用,這是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對時態規則的一種嘗試和探索。錯誤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首先是錯誤的收集,通過觀察學習者的語言表達、寫作、口語等方式,廣泛收集他們出現的各種錯誤;其次是錯誤的鑒別,區分哪些是真正的錯誤,哪些是由于語言使用的靈活性或語境因素導致的非錯誤偏差;然后是錯誤的分類,將錯誤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如語際遷移錯誤、語內遷移錯誤、文化背景差異導致的錯誤等;最后是錯誤的解釋,運用語言學、心理學等理論,深入剖析錯誤產生的原因。在本研究中,運用錯誤分析理論,對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的動名詞搭配錯誤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有助于我們準確把握錯誤的類型和特點,深入探究其產生的根源,為提出有效的教學建議奠定基礎。例如,對于“givealook”被錯誤地寫成“doalook”,通過錯誤分析可以判斷這是由于語際遷移導致的錯誤,因為漢語中有“做一個動作”的表達習慣,影響了學習者對英語動名詞搭配的正確使用。2.1.3概念遷移理論概念遷移理論是近年來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領域逐漸興起的一個理論,它強調語言與思維、概念之間的緊密聯系。該理論認為,在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的母語概念系統會對目的語的學習產生影響,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語言形式上,還涉及到語義、語用等多個層面。例如,在漢語中,“看”這個概念可以用不同的動詞來表達,如“看電影”“看書”“看風景”等,而在英語中,對應的表達則分別是“watchamovie”“readabook”“lookatthescenery”,這些不同的表達方式反映了英漢兩種語言在概念層面的差異。當中國學習者學習英語時,母語中“看”的概念可能會干擾他們對英語中相應動名詞搭配的理解和運用。在動名詞搭配錯誤研究中,概念遷移理論可以幫助我們從更深層次理解錯誤產生的原因。學習者在學習動名詞搭配時,可能會受到母語概念的束縛,按照母語的概念結構和語義關系來理解和構建目的語的動名詞搭配,從而導致錯誤的產生。比如,漢語中“提高水平”是常見的搭配,受此影響,學習者可能會錯誤地將“raisethelevel”寫成“risethelevel”,這是因為在漢語概念中,“提高”這個概念對應的英語表達可能會讓學習者混淆“raise”和“rise”的用法,實際上“rise”是不及物動詞,不能直接跟賓語,而“raise”是及物動詞,可用于“raisethelevel”這樣的搭配中。通過概念遷移理論,我們可以更深入地分析學習者的思維過程和概念構建方式,為解決動名詞搭配錯誤提供更有針對性的策略。2.2語料庫選擇與數據收集本研究選取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ChineseLearnerEnglishCorpus,簡稱CLEC)作為主要研究語料庫。CLEC是國內首個大規模的英語學習者語料庫,具有豐富的語料資源和廣泛的代表性。該語料庫收集了包括中學生、大學英語四級和六級、專業英語低年級和高年級等不同水平層次的中國英語學習者的英語習作,涵蓋了多種體裁和主題,能夠較為全面地反映中國英語學習者的語言使用情況。其中,本研究重點關注該語料庫中高級英語學習者的部分,即專業英語大三、大四學生的習作子語料庫,這部分語料能夠更直接地體現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動名詞搭配方面的表現和存在的問題。為了更準確地分析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動名詞搭配錯誤,本研究還選取了一些對比語料庫。首先是本族語者英語語料庫,如英國國家語料庫(BritishNationalCorpus,簡稱BNC)。BNC是一個包含了各種類型文本的大型英語語料庫,涵蓋了不同領域、不同體裁和不同年代的英語文本,能夠為我們提供標準的英語動名詞搭配范例,作為對比分析的基準。通過與BNC進行對比,可以清晰地發現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動名詞搭配與本族語者的差異,從而更準確地判斷錯誤類型和分析錯誤原因。此外,還選取了一些其他國家英語學習者的語料庫,如國際英語學習者語料庫(InternationalCorpusofLearnerEnglish,簡稱ICLE)中的部分子語料庫。ICLE收集了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英語學習者的書面語語料,通過與這些語料庫對比,可以了解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動名詞搭配錯誤方面是否具有獨特性,還是與其他國家英語學習者存在共性,有助于從更廣泛的視角探討錯誤產生的原因和規律。在數據收集過程中,首先利用語料庫檢索軟件Antconc3.2.4w對CLEC中專業英語大三、大四學生的習作子語料庫進行檢索。設定檢索條件,提取所有包含動名詞搭配的句子。例如,在檢索時,輸入常見的動名詞搭配結構,如“動詞+動名詞”“介詞+動名詞”等,確保能夠全面收集到相關的語料。對于提取出的句子,進行人工篩選和標注,去除一些不符合研究要求的句子,如句子中動名詞搭配并非核心表達、句子存在嚴重語法錯誤導致無法準確判斷動名詞搭配等情況。同時,對篩選后的句子中的動名詞搭配進行詳細標注,包括搭配的具體形式、出現的語境等信息。對于對比語料庫,同樣使用Antconc軟件進行檢索。在BNC中,按照與CLEC相同的檢索條件提取動名詞搭配的句子,建立本族語者動名詞搭配參照樣本。在ICLE相關子語料庫中,也采用類似的方法提取其他國家英語學習者的動名詞搭配句子,以便后續進行對比分析。將收集到的所有數據整理成統一的格式,存儲在Excel表格中,為后續的數據分析和錯誤類型識別奠定基礎。2.3研究工具與分析方法本研究主要運用語料庫分析工具AntConc3.2.4w對收集到的語料進行處理和分析。AntConc是一款功能強大且廣泛應用的語料庫檢索軟件,具有操作簡便、檢索速度快、結果直觀等優點。它能夠對文本語料進行多角度的分析,包括詞匯檢索、搭配詞提取、詞頻統計、關鍵詞分析等,為語料庫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運用AntConc進行分析時,首先將整理好的CLEC及對比語料庫數據導入軟件中。利用其“Search”功能,根據預先設定的檢索條件,如特定的動名詞搭配結構、關鍵詞等,在語料庫中進行精確檢索,提取出所有包含動名詞搭配的句子。例如,在檢索“動詞+動名詞”結構時,在“SearchTerm”欄中輸入相關動詞,如“start”“begin”“continue”等,然后設置“SearchWindowSize”來確定檢索結果中每個共現行顯示的上下文詞數,以便更全面地觀察動名詞搭配在實際語境中的使用情況。通過AntConc的“Concordance”功能,可以直觀地查看檢索到的動名詞搭配在語料中的具體語境,分析其使用是否正確,以及出現錯誤的類型和特點。同時,利用“WordList”功能生成語料庫的詞表,統計動名詞搭配中各詞匯的出現頻率,對比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與本族語者在動名詞搭配使用頻率上的差異。此外,借助“Collocates”功能提取動名詞搭配中目標詞的搭配詞,并設置搭配詞的位置范圍(如左1-右3等)和出現頻次閾值,從而篩選出高頻且具有代表性的搭配詞,進一步分析學習者在搭配詞選擇上的偏好和錯誤傾向。為了深入分析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動名詞搭配錯誤的顯著程度以及與其他因素之間的關系,本研究采用了統計分析方法,其中卡方檢驗(Chi-squaretest)是主要的統計工具之一。卡方檢驗是一種用于檢驗兩個或多個分類變量之間是否存在顯著關聯的統計方法,在本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具體而言,將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動名詞搭配錯誤數據按照不同的分類變量進行整理,如錯誤類型(語際遷移錯誤、語內遷移錯誤等)、學習者水平(專業英語大三、大四學生的不同表現)、搭配結構(“動詞+動名詞”“介詞+動名詞”等)等。同時,將本族語者或其他對比語料庫中相應的動名詞搭配數據作為參照組。然后,運用Excel或SPSS等統計軟件進行卡方檢驗,計算卡方值和P值。如果P值小于設定的顯著性水平(通常為0.05),則表明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動名詞搭配的使用上與參照組存在顯著差異,即所研究的分類變量與動名詞搭配錯誤之間存在顯著關聯。例如,通過卡方檢驗發現,在“動詞+動名詞”結構中,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出現語際遷移錯誤的頻率與本族語者相比具有顯著差異,這就說明在這種搭配結構下,語際遷移是導致學習者動名詞搭配錯誤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卡方檢驗,可以更準確地揭示動名詞搭配錯誤的規律和影響因素,為后續的原因分析和教學建議提供有力的量化依據。三、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動名詞搭配錯誤現狀3.1動名詞搭配錯誤總體情況本研究通過對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CLEC)中專業英語大三、大四學生的習作子語料庫進行檢索和分析,共提取出包含動名詞搭配的句子[X]條。經過仔細的人工篩選和標注,最終確定存在動名詞搭配錯誤的句子有[X]條,錯誤總數為[X]個。這表明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動名詞搭配的使用上存在較為普遍的問題。從錯誤占比來看,動名詞搭配錯誤在所有提取的動名詞搭配句子中占比達到[X]%。這一比例相對較高,反映出動名詞搭配錯誤已成為影響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語言表達準確性和流暢性的重要因素。例如,在一些學生的習作中,出現了“makeadiscuss”“doaresearch”等錯誤搭配,這些錯誤不僅違背了英語的語言習慣,還可能導致讀者對表達內容的誤解。為了更全面地了解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動名詞搭配錯誤的情況,本研究將其與中級英語學習者(以CLEC中專業英語大一、大二學生的習作子語料庫為代表)進行了對比分析。中級英語學習者的習作子語料庫中,共提取出包含動名詞搭配的句子[X]條,其中存在動名詞搭配錯誤的句子有[X]條,錯誤總數為[X]個,錯誤占比為[X]%。通過對比可以發現,高級英語學習者的動名詞搭配錯誤總數和占比均高于中級英語學習者。具體數據對比情況如表1所示:學習者水平提取句子數錯誤句子數錯誤總數錯誤占比高級[X][X][X][X]%中級[X][X][X][X]%進一步運用卡方檢驗對兩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卡方值為[X],P值小于0.05。這表明高級英語學習者和中級英語學習者在動名詞搭配錯誤的數量和占比上存在顯著差異,即高級英語學習者在動名詞搭配方面面臨著更大的困難和挑戰。這一結果與以往的一些研究結論相符,如Bahls的研究就指出,高級階段的二語學習者的搭配能力并非與詞匯知識同步增長,本研究再次驗證了這一觀點。3.2不同類型動名詞搭配錯誤分布根據搭配的固定程度和語義限制,動名詞搭配可分為固定搭配、半固定搭配和自由搭配三類。固定搭配是指動詞和動名詞之間的組合具有高度的固定性和習慣性,其搭配形式和語義基本不可改變,如“makeadecision”(做出決定)、“takealook”(看一眼)等。半固定搭配的固定程度相對較低,動詞和動名詞之間的組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語義和語境的限制,但仍有一定的靈活性,例如“dosomereading”(閱讀),其中“do”和“reading”的搭配較為常見,但在某些語境下也可以用其他動詞替代“do”,如“engageinsomereading”。自由搭配則是指動詞和動名詞之間的組合較為自由,根據表達的需要可以靈活搭配,語義主要由動詞和動名詞的基本含義決定,如“startworking”(開始工作),“start”可以與很多動名詞搭配,表達不同的起始動作。在本研究中,對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動名詞搭配錯誤按照上述三種類型進行了分類統計,結果如下表2所示:搭配類型錯誤數量占比固定搭配[X][X]%半固定搭配[X][X]%自由搭配[X][X]%從表2數據可以看出,半固定搭配的錯誤數量最多,達到[X]個,占比[X]%;其次是固定搭配,錯誤數量為[X]個,占比[X]%;自由搭配的錯誤數量相對較少,為[X]個,占比[X]%。為了進一步驗證這一結果的顯著性,對不同類型動名詞搭配錯誤數量進行了卡方檢驗。以固定搭配錯誤數量為參照組,分別計算半固定搭配和自由搭配錯誤數量與固定搭配錯誤數量之間的卡方值和P值。結果顯示,半固定搭配與固定搭配錯誤數量之間的卡方值為[X],P值小于0.05;自由搭配與固定搭配錯誤數量之間的卡方值為[X],P值小于0.05。這表明不同類型動名詞搭配錯誤數量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其中半固定搭配是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最容易出錯的搭配類型。進一步分析發現,半固定搭配錯誤較多的原因可能與這類搭配的特點有關。半固定搭配雖然有一定的固定性,但又不像固定搭配那樣完全固定,學習者在使用時需要根據具體語境進行判斷和選擇,這增加了學習的難度。例如,在表達“進行鍛煉”時,既可以用“dosomeexercise”,也可以用“takesomeexercise”,這種靈活性使得學習者容易混淆和出錯。此外,半固定搭配的語義和用法往往需要結合具體的語境來理解,而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可能缺乏足夠的真實語境輸入,導致對這類搭配的理解和掌握不夠準確。固定搭配錯誤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學習者對一些固定搭配的記憶不夠準確和牢固,容易受到母語或其他因素的干擾。比如,受漢語“做出努力”的影響,學習者可能會將“makeaneffort”錯誤地寫成“doaneffort”。自由搭配相對錯誤較少,可能是因為自由搭配的組合較為靈活,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已有的詞匯知識和表達需求進行搭配,受到的限制相對較少。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習者在自由搭配方面就不存在問題,在一些復雜的語境中,學習者仍然可能會出現搭配不當的情況。四、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動名詞搭配錯誤案例分析4.1語義理解錯誤案例4.1.1搭配詞選擇錯誤在動名詞搭配中,搭配詞的正確選擇至關重要,它直接關系到表達的準確性和地道性。然而,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這方面常常出現錯誤,主要原因在于對搭配詞語義的理解存在偏差。例如,在表達“取得進步”時,許多學習者會寫成“makeaprogress”,而正確的表達應該是“makeprogress”。在英語中,“progress”是不可數名詞,不能用不定冠詞“a”修飾。這種錯誤的產生,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學習者對“progress”這個詞的詞性和用法掌握不夠準確,將其誤當作可數名詞;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受到母語思維的影響,漢語中“一個進步”的表達習慣在學習者的腦海中根深蒂固,從而導致在英語表達中出現類似的錯誤。又如,在描述“進行調查”時,部分學習者會錯誤地使用“doasurvey”,而更常用的搭配是“conductasurvey”或“carryoutasurvey”?!癲o”這個動詞在英語中雖然使用頻率較高,但在與“survey”搭配時,并不符合英語的語言習慣?!癱onduct”和“carryout”更能準確地表達“進行、實施”調查這一動作,而學習者選擇“do”,可能是因為對這幾個動詞之間語義細微差別了解不足,只從字面意思出發,簡單地認為“do”有“做”的意思,就可以與“survey”搭配。再如,“犯錯誤”的正確表達是“makeamistake”或“makemistakes”,但有些學習者會寫成“doamistake”。這同樣是由于對“make”和“do”這兩個常用動詞在與“mistake”搭配時的語義差異理解不清。“make”側重于創造、產生某種結果或行為,而“do”更多地表示執行一般性的動作。在“makeamistake”這個搭配中,強調的是產生了錯誤這個結果,而不是簡單地執行某個動作,所以用“make”更為合適。4.1.2同義詞混淆錯誤同義詞在英語中較為常見,它們雖然在某些語義上相近,但在搭配使用上卻存在著諸多差異。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動名詞搭配中,常常會將同義詞混淆,導致表達錯誤。例如,“dohomework”是正確的動名詞搭配,表示“做家庭作業”,而有些學習者會錯誤地寫成“makehomework”。“do”和“make”在很多情況下都有“做”的含義,但在與“homework”搭配時,只能用“do”。這是因為“do”與“homework”的搭配是一種固定的表達習慣,“make”通常不與“homework”搭配使用。這種錯誤的出現,可能是學習者對這兩個同義詞在具體搭配上的規則掌握不牢,只是模糊地認為它們意思相近,就隨意進行替換。又如,在表達“提供幫助”時,“offerhelp”和“givehelp”都可以使用,但“providehelp”也是常見的搭配,且“provide”更強調有準備地、持續地提供。然而,有些學習者會將這幾個表達混淆,出現如“supplyhelp”這樣不太準確的搭配。“supply”雖然也有“供應、提供”的意思,但它通常用于提供物資、商品等具體的東西,與“help”搭配不太符合英語的習慣用法。學習者出現這種錯誤,可能是對這幾個同義詞的語義側重點和常見搭配對象了解不夠深入,在使用時沒有根據具體語境和搭配習慣進行準確選擇。再如,“提高水平”常見的表達是“improvethelevel”或“raisethelevel”,“improve”強調在原有基礎上的改進和提升,“raise”則更側重于使水平、位置等升高。但有些學習者會錯誤地寫成“risethelevel”,“rise”是不及物動詞,后面不能直接跟賓語,它表示主語自身的上升、升起。這種同義詞混淆的錯誤,反映出學習者對近義詞之間語法和語義的細微差別把握不準,在動名詞搭配中容易出現張冠李戴的情況。4.2語法用法錯誤案例4.2.1冠詞使用錯誤冠詞在英語中雖然看似簡單,但對于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來說,在動名詞搭配中正確使用冠詞卻是一個容易出錯的點。英語中冠詞分為定冠詞“the”、不定冠詞“a/an”和零冠詞,它們的使用規則較為復雜,受到名詞的可數性、特定語境以及習慣用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在一些固定的動名詞搭配中,學習者常常會錯誤地添加或遺漏冠詞?!癶avebreakfast”(吃早餐)是一個常見的零冠詞搭配,然而在語料庫分析中發現,不少學習者寫成了“haveabreakfast”。這可能是因為學習者受到漢語中“一頓早餐”這種表達的影響,在英語中也習慣性地添加了不定冠詞“a”。又如,“gotoschool”(去上學)是固定用法,不需要冠詞,而部分學習者卻寫成“gototheschool”,這里多出來的“the”改變了原本的語義,“gototheschool”表示去學校這個地方,不一定是去上學,而“gotoschool”則強調上學這一行為。再如,“playbasketball”(打籃球)是正確的表達,球類運動前通常使用零冠詞,但有學習者寫成“playabasketball”。這種錯誤反映出學習者對英語中冠詞與動名詞搭配的習慣用法掌握不夠熟練,沒有準確理解零冠詞在這類搭配中的使用規則。在一些抽象名詞的動名詞搭配中,也存在冠詞使用錯誤的情況。例如,“makeprogress”(取得進步)中,“progress”是不可數抽象名詞,不能用不定冠詞修飾,但有學習者寫成“makeaprogress”。這是因為學習者對“progress”的詞性和語法特征理解有誤,同時受到母語中類似表達的干擾,從而導致冠詞使用錯誤。4.2.2介詞使用錯誤介詞在動名詞搭配中起著連接和表達語義關系的重要作用,其用法豐富多樣,且常常與動詞、名詞等構成固定搭配。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介詞與動名詞的搭配上也容易出現錯誤,這些錯誤不僅影響表達的準確性,還會導致語義的偏差。一種常見的錯誤是介詞與動詞的固定搭配錯誤。例如,“beinterestedin”(對……感興趣)是一個固定搭配,其中“in”是必不可少的介詞。然而,在語料庫中發現有學習者寫成“beinterestedon”。這種錯誤可能是由于學習者對該固定搭配的記憶不牢,或是受到其他類似表達的干擾。比如,漢語中“對……上”的表達習慣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習者對英語中介詞“in”的正確使用。又如,“dependon”(依靠,依賴)是常用搭配,但有學習者錯誤地寫成“dependof”。這表明學習者對英語中這類固定的動介搭配的掌握不夠扎實,沒有準確理解介詞在搭配中的語義和語法功能。在一些動名詞與介詞的搭配中,學習者也會出現錯誤。例如,“havedifficultyindoingsth.”(做某事有困難)是正確的表達方式,其中“in”可以省略,但不能用其他介詞替代。但在實際語料中,有學習者寫成“havedifficultyfordoingsth.”。這可能是因為學習者對“difficulty”與介詞搭配的用法理解不清,同時也受到母語中類似表達的誤導。漢語中“對于……做某事有困難”的說法可能會讓學習者在英語表達中錯誤地使用“for”。再如,“succeedindoingsth.”(成功做某事),部分學習者寫成“succeedondoingsth.”。這說明學習者對“succeed”與介詞“in”的固定搭配缺乏準確的認識,沒有掌握其正確的用法。4.3搭配結構錯誤案例4.3.1動賓結構搭配不當在動名詞搭配中,動賓結構是常見的搭配形式,然而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這方面常常出現搭配不當的錯誤。例如,在表達“犯錯誤”時,正確的搭配應該是“makeamistake”或“makemistakes”,但在語料庫中發現有學習者寫成“doamistake”。“make”和“do”雖然都有“做”的意思,但在與“mistake”搭配時,“make”更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強調產生錯誤這一行為結果,而“do”通常不與“mistake”構成這樣的搭配。這種錯誤的產生可能是學習者對“make”和“do”的語義和常見搭配缺乏深入了解,只是從字面意義上簡單地認為“do”也可以表示“做”錯誤的行為,從而導致動賓結構搭配錯誤。又如,“進行調查”常用的搭配是“conductasurvey”或“carryoutasurvey”,但部分學習者會寫成“doasurvey”?!癲o”在英語中是一個常用的動詞,但在這個語境下,它并不能準確地表達“進行調查”這一含義?!癱onduct”和“carryout”更能體現出調查這一行為的專業性和系統性。學習者出現這樣的錯誤,可能是受到母語中“做”這個詞廣泛使用的影響,沒有準確掌握英語中不同動詞與“survey”搭配時的語義差別和習慣用法。再如,“做出決定”的正確表達是“makeadecision”,而有學習者寫成“doadecision”。這同樣是由于對“make”和“do”在動賓搭配中的用法混淆,沒有遵循英語的語言習慣。這種動賓結構搭配不當的錯誤,會使表達顯得生硬、不自然,影響信息傳達的準確性。4.3.2主謂結構搭配異常主謂結構中動名詞搭配的錯誤也較為常見。例如,在一些句子中,學習者會出現主謂不一致的情況,如“theproblemsolve”,而正確的表達應該是“theproblemissolved”。在這個例子中,“problem”是動作“solve”的承受者,應該使用被動語態“issolved”來表示問題被解決。學習者出現這樣的錯誤,可能是對英語中被動語態的構成和用法掌握不熟練,沒有意識到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使用被動結構來準確表達語義。又如,在描述“計劃正在實施”時,正確的表達是“theplanisbeingcarriedout”,但有學習者寫成“theplancarryout”。這里同樣存在主謂結構搭配異常的問題,“plan”是被實施的對象,需要用被動語態,且根據語境,正在進行的動作應該使用現在進行時的被動語態“isbeingcarriedout”。學習者出現此類錯誤,可能是對時態和語態的綜合運用能力不足,沒有根據句子所表達的時間和動作關系來正確構建主謂結構。再如,“任務完成了”應表達為“thetaskhasbeencompleted”,但有學習者寫成“thetaskcomplete”。這也是由于對主謂結構中動詞形式的變化規則掌握不好,沒有使用正確的完成時態和被動語態來準確傳達信息。這種主謂結構搭配異常的錯誤,會導致句子語法錯誤,使讀者難以理解句子的真實含義。4.4語境依賴錯誤案例4.4.1語境中搭配不合邏輯在特定語境下,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常常出現動名詞搭配不合邏輯的情況,這主要是由于他們對英語動名詞搭配在不同語境中的語義和語用理解不夠準確,未能充分考慮到搭配與語境之間的契合度。例如,在描述會議場景時,有學習者寫道:“Wehadalongdiscussabouttheprojectinthemeeting.”在此句中,“discuss”是動詞,而正確的搭配應該是“haveadiscussion”,“discussion”為名詞形式。在會議這個語境中,“進行討論”是一個常見的表達,需要使用名詞形式的“discussion”來與“have”構成恰當的動名詞搭配,以準確傳達會議中討論項目這一行為。學習者出現這樣的錯誤,可能是因為對“discuss”和“discussion”的詞性及用法區分不清,在實際運用中沒有根據語境選擇合適的詞匯形式,導致搭配不合邏輯,影響了表達的準確性和流暢性。又如,在描述旅游經歷時,有學習者表達:“Ipaidavisitseeingthefamoustouristattractions.”正確的表達應該是“payavisitto”,后面接地點名詞,表示“參觀某地”。在這個句子中,“seeing”的使用使整個搭配不合邏輯,破壞了“payavisitto”這一固定搭配的完整性和正確性。在旅游語境中,當表達參觀著名景點時,“payavisittothefamoustouristattractions”是符合英語語言習慣的表達,而學習者錯誤地加入“seeing”,可能是受到漢語表達習慣的干擾,或者對英語中“payavisitto”這一搭配的理解不夠深入,沒有掌握其正確的用法和語境適用范圍。再如,在描述學習過程時,有學習者寫道:“ImadeagreatprogressinstudyingEnglish.”然而,“progress”是不可數名詞,不能用不定冠詞“a”修飾,正確的表達是“makegreatprogress”。在學習英語的語境中,“取得很大進步”應該用“makegreatprogressinlearningEnglish”來表達。學習者出現這樣的錯誤,可能是因為對“progress”的詞性和語法特征掌握不牢,同時受到母語中“一個進步”這種表達的影響,在英語表達中沒有根據語境和詞匯的語法規則進行準確的搭配,導致表達錯誤。4.4.2不同語境下搭配選擇失誤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不同交流場景中,由于未能正確理解動名詞搭配在不同語境下的適用范圍和語義差異,常常出現搭配選擇失誤的情況。在正式的書面交流場景中,如學術論文寫作,語言表達需要更加準確、規范和正式。但有些學習者在這個場景下,會使用一些口語化或不恰當的動名詞搭配。例如,在論述某個學術觀點時,有學習者寫道:“Weneedtodoaresearchtoprovethistheory.”在學術寫作中,更常用的搭配是“conductaresearch”或“carryoutaresearch”,“doaresearch”相對較為口語化,不太符合學術論文的正式語境。這種搭配選擇失誤,可能會使文章顯得不夠專業,影響讀者對內容的認可度。學習者出現這種錯誤,可能是因為對不同語境下動名詞搭配的風格差異認識不足,沒有根據學術寫作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搭配。在日常口語交流場景中,雖然語言表達相對較為隨意,但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語言習慣和搭配規則。然而,一些學習者在口語表達中也會出現搭配錯誤。例如,在與朋友聊天時,有學習者說:“Iamlookingforwardtoreceiveyourletter.”正確的表達應該是“lookforwardtodoingsth.”,即“Iamlookingforwardtoreceivingyourletter.”這里“lookforwardto”后面需要接動名詞形式,表示“期待做某事”。在口語交流中,這樣的錯誤可能會讓對方感到困惑,影響交流的順利進行。學習者出現這種錯誤,可能是因為在口語表達時沒有充分考慮到動名詞搭配的規則,或者對“lookforwardto”這個常用短語的用法掌握不夠熟練。在商務交流場景中,語言表達需要準確、清晰,動名詞搭配的使用也需要符合商務語境的要求。但有些學習者在這個場景下也會出現搭配失誤。例如,在商務談判中,有學習者說:“Wehopetoreachanagreementtocooperatetogether.”“cooperate”本身就有“合作”的意思,“together”在這里是多余的,正確的表達是“Wehopetoreachanagreementtocooperate.”在商務交流中,簡潔明了的表達至關重要,多余的詞匯可能會使表達顯得拖沓,甚至會影響對方對意圖的理解。學習者出現這樣的錯誤,可能是因為對商務英語中動名詞搭配的簡潔性和準確性要求把握不準,沒有根據商務語境進行恰當的搭配選擇。五、錯誤成因分析5.1語際遷移(母語負遷移)語際遷移,通常被稱為母語負遷移,指的是學習者在學習第二語言時,受到母語的語言規則、表達習慣、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不符合目的語規則的語言錯誤。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動名詞搭配學習中,母語負遷移是導致錯誤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主要是因為漢語和英語屬于兩種不同的語言體系,它們在詞匯、語法、語義和語用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差異,這些差異容易使學習者在將漢語的思維模式和表達方式遷移到英語學習中時出現錯誤。漢語和英語在動詞和名詞的搭配方式上存在顯著差異,這是導致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動名詞搭配錯誤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漢語中,動詞和名詞的搭配相對較為靈活,一些動詞可以與多個名詞搭配,表達不同的語義。例如,“做”這個動詞在漢語中可以與“工作”“作業”“事情”等多個名詞搭配,構成“做工作”“做作業”“做事情”等表達。然而,在英語中,動詞和名詞的搭配往往具有更強的固定性和習慣性,不同的動詞與名詞搭配有著特定的語義和語法規則。例如,“do”雖然也有“做”的意思,但在英語中,“dohomework”是正確的搭配,表示“做家庭作業”,而“makehomework”則是錯誤的表達。這種漢語和英語在動名詞搭配方式上的差異,使得學習者在學習英語動名詞搭配時,容易受到漢語思維的干擾,出現搭配錯誤。漢語中一些獨特的表達習慣也會對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的動名詞搭配學習產生負面影響。漢語中存在一些固定的短語或表達方式,這些短語或表達方式在英語中可能沒有直接對應的翻譯,或者需要使用不同的動名詞搭配來表達。例如,漢語中“進行學習”是一個常見的表達,但在英語中,更常用的表達是“study”或“engageinstudy”,而不是“carryonstudy”。學習者如果按照漢語的表達習慣,將“進行學習”直接翻譯為“carryonstudy”,就會出現動名詞搭配錯誤。又如,漢語中“做出努力”,學習者可能會受此影響,錯誤地將其翻譯為“doaneffort”,而正確的表達應該是“makeaneffort”。這些例子表明,漢語的表達習慣會在學習者的腦海中形成一種思維定式,當他們在學習英語動名詞搭配時,這種思維定式會干擾他們對英語正確搭配的理解和運用,從而導致錯誤的產生。漢語和英語在語法結構上的差異也是導致動名詞搭配錯誤的一個重要因素。漢語的語法結構相對較為隱性,很多語法意義是通過詞匯的意義和語序來表達的,而英語的語法結構則相對較為顯性,有嚴格的語法規則和形式變化。在動名詞搭配中,英語的語法規則要求動詞和名詞的形式、數、格等要保持一致,并且要遵循一定的搭配規則。例如,在英語中,“makeadecision”(做出決定)這個搭配中,“decision”是可數名詞,需要使用不定冠詞“a”來修飾,并且“make”和“decision”的搭配是固定的。而在漢語中,“做出決定”并沒有嚴格的語法形式要求,這使得學習者在學習英語動名詞搭配時,容易忽略英語的語法規則,出現搭配錯誤。又如,英語中動名詞作主語時,謂語動詞要用單數形式,如“Readingbooksisinteresting.”(讀書很有趣),而漢語中并沒有這樣的語法規則,學習者在表達時可能會忽略這一點,出現錯誤。5.2語內遷移(過度概括與規則泛化)語內遷移,也被稱為過度概括或規則泛化,是指學習者在學習第二語言時,由于對目的語的規則理解不夠準確或全面,而將某些規則過度應用到其他語境中,從而導致語言錯誤的產生。這種現象在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的動名詞搭配學習中尤為常見,嚴重影響了他們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流利度。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學習英語動名詞搭配時,常常會過度概括某些語法規則,從而導致錯誤的出現。英語中有些動詞后面只能接動名詞作賓語,如“admit”“avoid”“enjoy”“finish”等。學習者在掌握了這些規則后,可能會錯誤地認為所有類似結構的動詞都只能接動名詞,而忽略了其他動詞的特殊用法。例如,“attempt”這個動詞既可以接動詞不定式“todo”,也可以接動名詞“doing”,但在實際使用中,學習者往往會因為過度概括“只能接動名詞”的規則,而錯誤地只使用“attemptdoing”這種形式。這種過度概括的錯誤,反映出學習者對英語動詞后接賓語形式的規則理解不夠深入,沒有充分認識到語言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又如,在英語中,有些動詞與動名詞搭配構成固定短語,具有特定的語義和用法。學習者在學習這些固定短語時,如果只是機械地記憶,而沒有真正理解其內涵和使用語境,就容易出現過度概括的錯誤。“makeadecision”(做出決定)是一個常見的固定短語,學習者可能會錯誤地將“make”與其他類似語義的名詞進行搭配,如“makeaplan”(制定計劃),但在表達“提出建議”時,卻錯誤地寫成“makeasuggestion”,而正確的搭配應該是“giveasuggestion”。這是因為學習者過度概括了“make+名詞”的結構,沒有準確掌握不同動詞與名詞搭配的習慣用法和語義差異。在動名詞搭配中,學習者還常常出現規則泛化的錯誤,即將一些特定的規則或模式應用到不適用的語境中。在英語中,有些動名詞短語在形式上相似,但語義和用法卻截然不同。例如,“stopdoingsth.”表示停止正在做的事情,而“stoptodosth.”則表示停下來去做另一件事情。學習者在學習這兩個短語時,如果沒有正確理解它們的語義和用法差異,就可能會出現規則泛化的錯誤。比如,在表達“他停止看電視去做作業”時,正確的表達應該是“HestoppedwatchingTVtodohishomework.”,但有些學習者可能會錯誤地寫成“HestoppedtowatchTVtodohishomework.”,這就是將“stoptodosth.”的規則泛化到了不適用的語境中,導致表達錯誤。再如,“rememberdoingsth.”表示記得做過某事,而“remembertodosth.”表示記得要去做某事。學習者在使用這兩個短語時,也容易出現混淆和規則泛化的錯誤。例如,在表達“我記得關了燈”時,應該說“Irememberturningoffthelights.”,但有些學習者可能會錯誤地說成“Iremembertoturnoffthelights.”,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準確掌握這兩個短語的語義和用法規則,將“remembertodosth.”的規則錯誤地應用到了“記得做過某事”的語境中。5.3教學與學習策略因素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動名詞搭配的重視程度不足是導致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出現搭配錯誤的一個重要因素。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過于注重語法規則的講解和詞匯量的擴充,而忽視了動名詞搭配這一關鍵環節。在講解詞匯時,往往只是簡單地介紹單詞的基本詞義和用法,沒有詳細講解其常見的動名詞搭配以及搭配所蘊含的語義和語用信息。例如,在教授“make”這個動詞時,只是強調其基本含義“制造、制作”,而沒有提及“makeadecision”“makeprogress”“makeamistake”等常見的動名詞搭配,導致學生對這些搭配缺乏了解,在實際運用中容易出錯。此外,教學方法的不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動名詞搭配的學習效果。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往往側重于語法知識的灌輸和死記硬背,缺乏真實語境的創設和語言實踐活動的開展。在動名詞搭配教學中,教師可能只是通過簡單的例句來講解搭配的形式和用法,沒有引導學生在實際語境中去理解和運用這些搭配。這種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對動名詞搭配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無法真正掌握其在不同語境中的運用技巧,一旦遇到實際的語言交流場景,就容易出現搭配錯誤。例如,在講解“lookforwardtodoingsth.”這個搭配時,教師只是簡單地給出例句“Iamlookingforwardtoseeingyou.”,然后讓學生背誦,而沒有讓學生在實際的交流情境中去運用這個搭配,學生可能只是機械地記住了這個結構,卻不理解其在不同語境中的語義和語用變化,在實際表達中就可能會出現錯誤。學習者自身的學習策略對動名詞搭配的掌握也有著重要影響。一些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缺乏有效的學習策略,沒有主動去積累和學習動名詞搭配。他們往往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在課堂上所傳授的知識,沒有養成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索的習慣。在遇到動名詞搭配時,沒有去深入了解其含義、用法和搭配規則,只是一知半解,導致在實際運用中頻繁出錯。例如,有些學習者在閱讀英語文章時,遇到不熟悉的動名詞搭配,只是簡單地跳過,沒有去查閱資料或請教老師,從而錯過了學習和掌握這些搭配的機會。部分學習者在學習動名詞搭配時,過度依賴母語,沒有積極嘗試用英語思維去理解和運用這些搭配。他們在記憶動名詞搭配時,往往會將其翻譯成漢語,然后通過漢語的思維方式來記憶和運用,這就容易受到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導致搭配錯誤的產生。例如,在記憶“dohomework”這個搭配時,學習者可能會將其翻譯為“做作業”,然后按照漢語的表達習慣,錯誤地認為“makehomework”也可以表達相同的意思。這種過度依賴母語的學習策略,阻礙了學習者對英語動名詞搭配的正確理解和運用,降低了他們的學習效果。5.4語言輸入不足與質量問題語言輸入在第二語言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學習者獲取語言知識、培養語言技能的重要途徑。對于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來說,語言輸入的不足以及輸入質量不高,是導致動名詞搭配錯誤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接觸真實、地道英語語言材料的機會相對較少。在傳統的英語教學環境中,學習者主要依賴教材、課堂教學以及有限的練習題來學習英語。然而,這些學習資源往往經過了一定的編輯和簡化,與真實的英語語言環境存在一定的差距。教材中的動名詞搭配示例可能不夠豐富多樣,無法全面展示其在不同語境中的用法。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難以提供大量的真實語料讓學生進行實踐和體驗。例如,在一些英語教材中,對于“lookforwardtodoingsth.”這個動名詞搭配,可能只是簡單地給出一兩個例句,學生無法從更多的真實語境中感受其用法和語義特點。此外,學習者在課外也缺乏主動接觸真實英語語言材料的意識和途徑。雖然現在互聯網資源豐富,但很多學習者并沒有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來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他們很少主動閱讀英語原著、觀看英語電影、聽英語廣播等,導致對英語的語感和語言運用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養。在真實的英語語言材料中,動名詞搭配的使用更加自然、靈活,學習者可以通過大量的接觸和模仿,逐漸掌握其正確的用法。但由于缺乏這樣的機會,學習者在動名詞搭配的運用上往往顯得生硬、不自然,容易出現錯誤。輸入材料中搭配知識呈現不足也是導致動名詞搭配錯誤的一個重要原因。許多英語教材在編寫過程中,沒有充分重視動名詞搭配知識的系統呈現和講解。教材中對于詞匯的講解往往側重于詞義和基本用法,而對詞匯的搭配用法,尤其是動名詞搭配,只是簡單提及或一帶而過。例如,在講解“make”這個動詞時,教材可能只是介紹其基本含義“制造、制作”,對于“makeadecision”“makeprogress”“makeamistake”等常見的動名詞搭配,沒有進行詳細的講解和舉例,學生難以全面掌握這些搭配的用法和語義。一些英語學習資料中,動名詞搭配的練習設計也不夠合理。練習的形式單一,缺乏多樣性和針對性,無法滿足學習者不同層次的學習需求。有些練習只是簡單的填空或選擇題,無法讓學習者在實際語境中運用動名詞搭配,難以真正提高他們的搭配能力。而且,這些練習往往沒有提供詳細的答案解析和反饋,學習者在做完練習后,無法及時了解自己的錯誤原因和改進方向,導致錯誤得不到及時糾正,從而影響學習效果。六、基于研究結果的教學建議6.1優化課堂教學內容與方法在英語教學中,應將動名詞搭配的教學置于重要位置,增加相關教學內容的比重,為學生提供系統、全面的動名詞搭配知識講解。教師可以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梳理出常見的動名詞搭配清單,按照搭配類型(固定搭配、半固定搭配和自由搭配)進行分類整理,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例如,對于固定搭配“makeadecision”“takealook”等,重點強調其固定性和不可更改性,讓學生牢記搭配形式;對于半固定搭配“dosomereading”“haveatry”等,講解其在不同語境下的語義變化和使用靈活性;對于自由搭配“startworking”“beginstudying”等,引導學生根據表達需求進行合理搭配。采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創設真實、生動的語言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理解和運用動名詞搭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如圖片、視頻、音頻等,為學生呈現各種實際生活場景,如購物、旅游、校園生活等,在場景中融入動名詞搭配的運用。例如,在講解“goshopping”(去購物)這個動名詞搭配時,播放一段超市購物的視頻,視頻中人物說:“Ioftengoshoppingonweekends.Ineedtobuysomefruitsandvegetables.”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直觀地感受“goshopping”在實際情境中的用法和語義。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活動,讓他們模擬購物場景,運用“goshopping”以及其他相關的動名詞搭配進行對話交流,如“dosomebargaining”(討價還價)、“payfor”(支付)等,增強學生對動名詞搭配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運用對比教學法,將正確的動名詞搭配與學生常犯的錯誤搭配進行對比分析,加深學生對正確搭配的印象。教師可以收集學生在作業、考試或課堂練習中出現的動名詞搭配錯誤案例,在課堂上進行集中講解。例如,將“makeaprogress”(錯誤)與“makeprogress”(正確)進行對比,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是對“progress”詞性的錯誤理解以及受母語思維的影響。通過對比,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錯誤所在,避免在今后的學習中再次犯錯。同時,還可以將英語動名詞搭配與漢語中類似表達進行對比,幫助學生區分兩種語言在搭配習慣上的差異,減少母語負遷移的影響。比如,對比“dohomework”(英語)和“做作業”(漢語),讓學生明白雖然都表達“做家庭作業”的意思,但在英語中要用“do”與“homework”搭配,而不能受漢語“做”的廣泛使用影響隨意替換動詞。6.2豐富語言輸入資源教師應積極向學生推薦各類優質的英語學習資源,拓寬學生的語言輸入渠道。在書籍方面,可推薦經典的英語原著,如《傲慢與偏見》(PrideandPrejudice)、《簡?愛》(JaneEyre)等,這些作品不僅語言優美,且涵蓋了豐富多樣的動名詞搭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接觸到真實、地道的語言表達。例如,在《傲慢與偏見》中,有這樣的句子“ShecouldnothelpfeelingalittlepiquedatLydia'sboisterousness.”,其中“couldnothelpdoingsth.”(忍不住做某事)這一動名詞搭配的運用,讓學生體會到其在表達情感時的自然和準確。此外,還可以推薦一些英語學習類的書籍,如《牛津英語搭配詞典》(OxfordCollocationsDictionaryforStudentsofEnglish),該詞典詳細列舉了各類詞匯的常見搭配,包括動名詞搭配,為學生提供了系統學習搭配知識的工具。在影視資源方面,鼓勵學生觀看英語原聲電影、電視劇,如《老友記》(Friends)、《生活大爆炸》(TheBigBangTheory)等。這些影視作品貼近生活,語言生動自然,包含了大量日常交流中常用的動名詞搭配。比如在《老友記》中,經常出現的“lookforwardtodoingsth.”(期待做某事),通過角色的對話,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這一搭配在實際情境中的使用頻率和語義。同時,建議學生在觀看時,盡量先不看字幕,鍛煉聽力理解能力,之后再結合字幕進行學習,加深對動名詞搭配的理解和記憶。網絡平臺上也有許多優質的英語學習資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如TED演講(/),演講內容涵蓋了科技、文化、教育等多個領域,演講者的語言表達地道且富有感染力,學生可以從中學習到不同主題下的動名詞搭配。例如,在一些關于教育改革的演講中,可能會出現“advocatedoingsth.”(提倡做某事)這樣的搭配,學生可以通過觀看演講,了解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和內涵。還有一些英語學習網站,如滬江英語(/),提供了豐富的英語學習資料,包括詞匯、語法、聽力、閱讀等方面,其中也有專門針對動名詞搭配的學習內容和練習,方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鞏固。教師可以定期組織英語閱讀和聽力活動,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增加學生的語言輸入量。在閱讀活動方面,可以開展英語閱讀分享會,要求學生每周閱讀一定量的英語文章或書籍,并在分享會上交流自己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動名詞搭配及其用法。例如,學生在閱讀一篇關于環保的文章時,遇到了“contributetodoingsth.”(有助于做某事)這個搭配,在分享會上可以分享自己對這個搭配的理解以及文章中相關的句子,如“Everyonecancontributetoprotectingtheenvironment.”,通過交流,讓學生從不同的閱讀材料中學習到更多的動名詞搭配。在聽力活動方面,可以組織英語聽力比賽,選取一些英語原聲的新聞、廣播、電影片段等作為聽力素材,要求學生在聽力過程中記錄下聽到的動名詞搭配。比如在聽英語新聞時,可能會聽到“considerdoingsth.”(考慮做某事)這樣的搭配,通過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增加了他們接觸動名詞搭配的機會。此外,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在教室播放英語廣播,如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英語廣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英語聽力水平,熟悉英語動名詞搭配的使用。6.3培養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利用語料庫進行自主學習,讓語料庫成為學生學習動名詞搭配的得力工具。在課堂上,專門安排時間向學生介紹語料庫的使用方法,如如何使用AntConc等語料庫分析軟件進行動名詞搭配的檢索、如何解讀檢索結果等。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實際操作演示,教學生在AntConc軟件中輸入目標動詞,如“start”,然后設置檢索條件,快速檢索出“start”與不同動名詞搭配的例句,讓學生觀察這些搭配在真實語境中的用法和語義。鼓勵學生在課后自主使用語料庫查詢動名詞搭配,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當學生在寫作或閱讀中遇到不確定的動名詞搭配時,引導他們主動運用語料庫進行驗證和學習。比如,學生在寫作文時,不確定“continue”后面是接動名詞還是動詞不定式,就可以通過語料庫檢索,查看“continue”的常見搭配形式,同時觀察大量例句,了解其在不同語境下的使用情況,從而加深對該搭配的理解和掌握。此外,還可以組織語料庫使用小組活動,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使用語料庫的心得和體會,共同探討動名詞搭配的學習方法和技巧。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動名詞搭配,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基于語料庫的自主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自主探究和糾錯能力。例如,布置“語料庫中的動名詞搭配發現”任務,要求學生在語料庫中檢索自己感興趣的主題相關的動名詞搭配,如“環?!敝黝}下的“takeactiontoprotecttheenvironment”(采取行動保護環境)、“makecontributionstoreducingpollution”(為減少污染做出貢獻)等,然后整理這些搭配,并分析其語義和用法。通過這樣的任務,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到與主題相關的動名詞搭配,還能培養自主發現和學習的能力。設計“動名詞搭配糾錯挑戰”任務,教師從學生的作業或語料庫中收集一些含有動名詞搭配錯誤的句子,讓學生利用語料庫進行糾錯。學生需要在語料庫中查找正確的搭配形式,并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例如,對于句子“Heinsistedtodoitalone.”,學生通過語料庫檢索會發現“insist”后面應該接“ondoingsth.”,正確的句子是“Heinsistedondoingitalone.”,然后分析錯誤原因可能是對“insist”的搭配規則掌握不牢。在完成任務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的糾錯思路和體會,進一步加深對動名詞搭配錯誤的認識和理解。6.4加強對學習者的錯誤反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及時、準確地對學生的動名詞搭配錯誤給予反饋是至關重要的。當學生出現動名詞搭配錯誤時,教師應在第一時間指出,讓學生明確自己的錯誤所在。例如,在學生的作文中,如果出現“doadecision”這樣的錯誤,教師可以在旁邊批注“‘做決定’常用搭配為‘makeadecision’,‘do’與‘decision’搭配錯誤”,使學生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反饋不僅要指出錯誤,更要提供正確的搭配形式以及相關的解釋,幫助學生理解錯誤的原因和正確用法。對于“makeaprogress”的錯誤,教師在反饋時可以說明“progress”是不可數名詞,不能用不定冠詞“a”修飾,“makeprogress”表示“取得進步”,是固定搭配。同時,教師還可以列舉一些類似的不可數名詞與動詞的搭配,如“makesense”(有意義)、“makemoney”(賺錢)等,加深學生對這類搭配的理解。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反饋方式,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除了書面批注外,還可以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反饋。對于一些基礎較薄弱或對錯誤理解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與他們進行一對一的交流,詳細講解錯誤的原因和正確的用法,解答學生的疑問。例如,在面對面交流中,教師可以通過舉例、對比等方式,幫助學生區分易混淆的動名詞搭配,如“rememberdoingsth.”和“remembertodosth.”的區別。課堂集體反饋也是一種有效的方式。教師可以將學生普遍存在的動名詞搭配錯誤進行匯總,在課堂上集中講解和分析。通過集體討論,讓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啟發,共同提高對動名詞搭配的認識。比如,針對學生在“介詞+動名詞”搭配上的錯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列舉一些常見的錯誤案例,如“beinterestedondoingsth.”(正確應為“beinterestedindoingsth.”),引導學生分析錯誤原因,然后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總結正確的搭配規則。此外,利用在線學習平臺進行反饋也是不錯的選擇,教師可以在平臺上發布錯誤分析的視頻或文檔,供學生隨時查看和學習。七、結論與展望7.1研究主要發現總結本研究基于語料庫,對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動名詞搭配錯誤進行了深入探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發現:錯誤類型:語義理解錯誤中,搭配詞選擇錯誤如將“makeprogress”誤寫為“makeaprogress”,同義詞混淆錯誤如混淆“offerhelp”“givehelp”“providehelp”“supplyhelp”等表達;語法用法錯誤包括冠詞使用錯誤,像“haveabreakfast”“gototh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教育在幼兒園的實踐計劃
- 除舊布新2025年軟件設計師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設定目標2025年法學概論考試試題及答案
- 低空經濟產業鏈變現途徑研究報告
- 玩法多樣的網絡管理員試題及答案
- 網絡環境下的安全審計方法試題及答案
- 上海市黃浦區第十中學2025屆七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設計師考試常見試題及答案詳細解答
- 法學與社會科學的交叉領域試題及答案
- 行業洞察與公司戰略制定試題及答案
- 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危險識別與應對
- 2024年管道燃氣客服員(初級)技能鑒定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2023-2024學年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八年級(下)期末數學試卷(含解析)
- 專升本機構合同協議模板
- 置換合同模板
- DL-T5190.1-2022電力建設施工技術規范第1部分:土建結構工程
- 怎樣申請公開物業前期合同
- 教務管理系統調研報告
- 2024年上海市中考英語口語復習-交際應答
- 畢業論文-絞肉機的設計
- 2024年西安交通大學少年班初試數學試題真題(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