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產業鏈深度報告-礦端短缺、冶煉出清與需求動能切換_第1頁
銅產業鏈深度報告-礦端短缺、冶煉出清與需求動能切換_第2頁
銅產業鏈深度報告-礦端短缺、冶煉出清與需求動能切換_第3頁
銅產業鏈深度報告-礦端短缺、冶煉出清與需求動能切換_第4頁
銅產業鏈深度報告-礦端短缺、冶煉出清與需求動能切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特定客戶專供,注意保密,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銅產業鏈深度報告:礦端短缺、冶煉出清與需求動能切換銅產業鏈概覽銅產業鏈:分為上游采選和回收、中游治煉和加工、下游需求三個環節。上游勘探采選代表企業:銅產業鏈深度報告:礦端短缺、冶煉出清與需求動能切換銅產業鏈概覽銅產業鏈:分為上游采選和回收、中游治煉和加工、下游需求三個環節。上游勘探采選代表企業:紫金礦業、五礦資源、西部礦業;廢銅的回收和再利用:格林美、中再資源、啟迪環境。中游治煉代表:銅陵有色、江西銅業、大冶有色、云南銅業等。中游加工代表企業:海亮股份、金田股份、楚江新材。下游終端需求:應用產業主要是電力行業、家電行業、交通運輸、建筑行業等。最后,廢棄銅料將一并歸有上游資源:礦端(礦產銅)),球第一);澳大利亞占比10.2%;秘魯占比9.2%;而中國只有0.41億噸,占比4.1%。2)產量:2024年全球銅礦產量),萬噸,占比7.8%(紫金礦業107萬噸,全球第四)。擴展分析:1)儲量與產量的地理錯配:智利儲量占比19.4%,但產量占比23%,開采強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剛果(金)儲量占比8.2%,但產量占比14.3%,資源開發效率顯著提升。2)資源枯竭風成本大幅上升。智利、秘魯等老礦區面臨資源枯竭,需依賴深海采礦和再生銅補充(再生銅占比約15%)。3)新興產區潛力:中非銅礦帶(剛果(金)、贊比亞)未開發資源量超3億噸,平均品位2-5%。球總儲量的4.1%,位列全球第六。區域分布在西藏(22%)、江西上。資源特點:品位低,全國銅礦平均品位僅0.56%-0.87%,遠低于全球平均1.07%。中小型為主,小型占88.4%,超大型礦床僅2個(西藏多龍礦集區和驅龍銅礦);伴生礦多,72.9%的銅礦為多金屬),的7.7%。西藏、云南、江西是主要產區。西藏銅產量全國第一。3)銅精礦進口:2024年全年進口銅精礦2811.4萬噸,銅精礦對外依存度約80%。主要進口來源國為智利(占原料供應的15%,國內再生銅回收利用率不足20%,遠低于發達國家未來趨勢與挑戰:1)資源瓶頸:老礦區(如德興銅礦)品位年均下數據來源:Wind,國新證券整理登記編碼:S1490522060001郵箱:geshoujing@crsec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2儲與技術升級:國內增儲,西藏玉龍銅礦二期擴建(2026年產能提升至35萬噸/年)、青藏高原新探明銅礦資源潛力1.5億噸。技術上,推廣微生物堆浸、智能化采礦等,提升低品位礦利用率。3)海外布局:中資企業海外權益銅礦產能超200萬噸/年,如紫金礦業卡莫阿銅礦3、跟蹤指標:礦山資本開支(長期)、礦山產能(中期)、礦山開長期指標:礦山資本開支決定未來的銅礦供給潛力,反映企業對資源開發的長期預期。2020-2022年全球銅礦資本顯著低于2012年上一輪周期的高峰水平。2023-2024年為資本開支高中期指標:礦山投擴產能,新增項目投產及現有礦山擴產是中期供給的核心變量。到2028年,銅礦產能預計將達到3240萬噸,其中20%產能高出18%。隨著現有和一些新業務產能的增加,銅礦產能預計平短期指標:開工率與生產擾動,跟蹤南美罷工周期。罷工、自然災害等事件直接影響當期產量,需結合高頻數據跟蹤。南美罷工周期約3年一次(如2014、2017、2020、2023-美元/磅(約5500美元/噸最高成本礦山現金成本達14495美元/噸,礦山老化與環保政策加劇成本壓力。礦端產出成本上移,若銅價回落至礦企現金成本附近,礦企可能集中減產。2)政策風險:智利、秘魯等資源國政策收緊,如智利2024年礦業稅提高至45%,秘魯社全球銅精礦產量:2024年2300萬噸因是頭部礦企礦石品位下降、礦山老化、項目延期導致增產受限。驅龍銅礦等大型礦區,但受高海拔、環保政策及資源品位下降影響,略有提升,但仍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國銅礦探明儲量僅占全球的噸(金屬量約650萬噸),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1%;進口金額達4821億元,占全國進口貿易總額的2.62%。過去十年進口量年均增速3)區域集中風險:拉美地區(智利+秘魯+墨西哥等)占進口總量的66.4%,地緣政治(如秘魯社會沖突、智利資源國有化政策)可能加年缺口可能進一步擴大至84.8萬噸。主要因素是:礦山品位下降:智利、秘魯等主產國銅礦品位降至0.6%-0.8%,新礦山開發周期長(平且對外依存度達85%。2024年中國銅精礦進口量達2754萬噸(實物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3量),對外依存度達85%,進口量占全球銅精礦貿易量的43%。2024(占全球缺口約79%)。3)新能源需求(電動超15%,加劇資源爭奪。國務院《節能降碳行動方案》嚴控銅冶煉新),廢銅市場:1)國家戰略支持,如《銅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到2025年再生銅產量需達到400萬噸,再生金屬供應占比提升至24%以上,并支持建立大型廢銅回收基地,推動產業集約化、高值化發展。2)回收技術突破與產業鏈整合升級。再生銅產量:1)供需:銅礦缺口大(202噸,中國缺口占比70%),推動再生銅市場規模走高(2025年再生銅3)需求端:再生銅主要用于電力電纜(48%)、家電(22%)、交通(15%)等領域。因銅精礦加工費(TC/RC)跌至負值(現貨TC為-22.88美元/噸),冶煉廠轉向再生銅替代,2025年冶煉端需求占進口依賴與區域分布:2024年進口廢銅225萬噸,主要來源為美國(19.5%)、日本(12.1%)、泰國(7.7%)。國內廢銅回收量達),原因是家電、汽車等終端產品的報廢周期長(10-15年),短期內難釋放大量廢銅資源;國內回收體系不完善,隱性社會庫存釋放有限。價格與精廢價差:2024年中國再生銅市場價格呈現顯著波動,全年再生銅均價達7.04萬元/噸。精廢價差收窄,表明廢銅價格相對精銅不斷上漲,這與銅精礦供應緊張、廢銅供應不足和政策與成本壓力有關。冶煉工藝:1)火法冶煉,主流工藝的技術革新(全球占比80%以上)。代表江西銅業、Aurubis(歐洲最大冶煉廠)。2)濕法冶煉(SX-EW),新興市場的補充路徑(占全球不到20%)。代表智利、),果及中國沿海地區占90%,依托港口優勢降低物流成本15%國內:2024年中國精煉銅產量1364萬噸(全球占比43%CR5(江銅、銅陵、中銅、金川、紫金)產能集中度58%;華東(長三目前中國銅冶煉產業正向沿海和資源地區聚集,除江西、山東、安徽、甘肅云南等傳統5大冶煉基地外,福建、廣西漸成新的基地。政策指引要求:2027年前淘汰落后產能120萬噸,推動再生銅滲35%,頭部企業配套再生銅產能占比超18%。TC/RC博弈:產能過剩與加工費暴跌,低效產能未來走向出清。TC/RC博弈本質是資源端與冶煉端的利潤再分配,全球銅礦短缺與冶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4煉產能擴張的矛盾持續加劇,頭部企業通過長單鎖定和海外資源布局鞏固優勢,中小廠商則面臨再生銅替代與政策出清壓力。加工費斷崖式下跌,冶煉廠利潤下降出現虧損。2025年長單加工費定為21.25美元/噸,較2024年下降73%。行業平均冶煉成本在35-40美元/噸,高成本冶煉廠出現虧損減產。中國政策強制出清低效產能,《銅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明確要求:新建冶煉項目需配套權益銅精礦產能,嚴控無資源保障的產能擴張;淘汰落后工藝,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禁止新增冶煉產能;2027年前目標淘汰12全球精煉銅產量:全球2024年產量為2763.4萬噸,同比增長4.3%,其中原生精煉銅(電解和電積)2305.2萬噸,同比增速4.7%,再生精煉消費量為2733.2萬噸,同比增長2.9%,供需過剩30.2萬噸,相對過庫存變化量+20.1萬噸。產量主要影響因素是銅礦礦山限制,產能及產能利用率擴張,政策支持和地緣風險。銅庫存:庫存變動揭示供應緊張或過剩;低庫存通常支撐銅價,而高庫存則抑制價格上行。分為社會庫存指標和交易所庫存指標兩類。全產國),同比增長2.9%,主要依賴新冶煉廠投產擴建及再生銅產能提升。供需缺口-230.6萬噸。2024年精球消費類58%),同比增速-1.1%;中國供需缺口-230.6萬噸。規模:中國全球最大的銅材生產國和消費國,2024),元。行業“大而不強”,高端產品進口依賴度仍較高,但新能源、新基建等新興領域需求驅動行業向高端化、綠色化轉型。格局:分散,集中度低。2024年銅加工行業CR5(江西銅業、寧波金田、海亮股份、銅陵有色、紫金礦業)產能集中度達30%,較2023企業分層:頭部企業引領。江西銅業(全球市占率5.2%)、海亮股份(銅管全球市占率22%)通過長單鎖定原料(江西銅業長單覆蓋率80%)和海外布局鞏固優勢。中小企業運營困難,依賴再生銅,但拆解成本增加20%-30%,且開工率不足70%。銅材加工費:2024年深度調整后,2025年有望逐步回升,但成本壓力仍受制于銅價波動與環保投入。行業集中度提升或推動長期盈利修成本壓力來源:原材料價格波動;環保與技術升級投入;產能過剩與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5銅材產量:產能擴張+結構性調整壓力,未來產能將向高附加值產品集中,區域集群效應凸顯。2024年全國銅材產量為2350萬噸,同比增長1.7%。銅箔、銅管等高端產品產能增長顯著;而傳統黃銅棒、銅板帶等建材相關品類因需求疲軟,產能利用率不足85%。):全球占比58%,同比增速-1.1%。歐盟15國全球占比11%,同增-3.4%。美國全球占比6%,同增2.2%。2、中國精煉銅消費量2024年為1595萬噸,同比增速-1.1%。需按新舊動能拆分預測:1)舊動能(占比大):傳統電力占比32%、家電占比13%、建筑占比8%、傳統交通(燃電子占比9%,其他傳統占比6%。2)新動能(增速高):伏/風電占比9.4%,新能源汽車占比8其他新興領域(AI/機器人)占比6.4%。交通運輸,基建,房屋建筑和消費產品及電子產品占比分別為12%,2025年全球精煉銅供需平衡在貿易戰背景下呈現復雜分歧,核心矛盾2025E全球銅礦產量預計增速2.3%,產量2353萬噸。預計全球精煉銅總產量2823萬噸,同比增速2.2%,其中全球原生精煉銅產量增速預計全球精煉銅產能利用率83%,對應產能3401萬噸,同比增速2.9%。2025E全球精煉銅需求預計增速2.8%,對應消費量2804萬噸;供需過剩19萬噸,相比前值(2024年過剩30萬噸,減少11萬噸)。國內銅礦產量180萬噸(同比-1.1%),主要受資源枯竭和環保限產影響。2025年增速回升邏輯:新增資源基地投產(如西藏巨龍銅礦、黑龍江多寶山銅礦)貢獻增量;政府考核要求及冶煉廠原料需求倒逼國內礦山產能釋放。2025E中國精煉銅產量預計同比增速5%,對應回升邏輯是:新能源基建(電網、光伏、風電)加速落地;新能源汽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6車滲透率持續提高(2024年達45.8%政策支持內需循環,家電綜上,中國精煉銅表觀供應量(產量+凈進口)1762萬噸,同比增速2.3%;中國精煉銅消費量1621萬噸,同比增速2.9%;則供需軋差得新舊需求動能切換”。根據全球與中國精煉銅的供需平衡表匯總及預測,2025E全球精煉銅過剩狀態預計持續但幅度收縮(進入短缺仍需時間),疊加庫存近期持續大幅回落,未來銅價中樞長期上行趨勢較為明確。1、礦端短缺剛性不可逆,資源掌控者受益。資源稟賦惡化:全球銅礦平均品位降至1.07%,智利、秘魯老礦區現金成本同比上升75%,銅精礦缺口從2024年36.6萬噸擴大至2025年84.8萬產能60萬噸(全球第四)、洛陽鉬業TFM/KFM項目遠期規劃80萬2、冶煉產能出清加速,頭部集中度提升。政策驅動供給側改革:中國淘汰落后冶煉產能120萬噸(2027年前目標2025年長單),廠商減產壓力陡增。龍頭優勢強化:江西銅業(長單覆蓋率80%)、銅陵有色依托規模與技術降本,產能利用率逆勢維持90%以上。3、新舊需求動能切換,結構性增量明確。新能源裝機爆發:2025增裝機拉動銅需求量。傳統領域拖累有限:建筑用銅占比降至8%,中國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刺激需求增速回升,對沖地產下行風險。AI與電網基建增量:單臺AI服務器耗銅1.36噸,2025E全球數據中心增長,特高壓建設提速。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要求2025年再生銅占比提升至35關頭部企業受益。高端加工國產替代:銅箔(新能源)、引線框架(半導體)等高端品類進口依賴度60-80%,技術龍頭預計持續受益。陽鉬業(2024礦產銅產量65萬噸,全球前十大銅生產商,銅業務EBITDA占比超60%,鈷資源綁定新能源下游有客戶協同優2、冶煉頭部:政策出清下的剩者紅利。江西銅業(國內冶煉產能全國儲量的21%;加工費觸底反彈預期)、銅陵有色(技術領先驅動的成本控制及環保綠色低碳冶煉實踐、冶煉產能國內第一,副產3、加工高端化:國產替代與品類升級。海亮股份(全球銅管市占率22%,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銅管需求爆發;核電站用銅合金管唯一國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7產供應商);博威合金(高端銅合金國產替代加速,產能釋放預計推動毛利提升)4、再生銅:政策驅動+技術升級。格林美(廢家電回收龍頭,6大國家定點拆解基地;政策指引2025年再生銅占比5、新能源賽道彈性標的:銅需求結構性增長。亨通股份(新能源車及儲能電池驅動銅箔市場擴容,高端銅箔技術突破國產替代占據先機,且已切入寧德時代等頭部供應鏈等北方銅業(高端銅箔技術突破,綁定新能源與AI需求)。1、銅價波動風險:若美聯儲降息不及預期或全球經濟衰退,銅價或承壓下跌2、政策執行風險:國內冶煉產能淘汰力度不及預期,或加劇3、需求不及預期:新能源裝機放緩、房地產復蘇疲軟或拖累銅消費增速4、地緣政治與供應擾動:南美罷工、非洲電力短缺及資源國稅收政策變動可能沖擊供給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8 (一)礦端(礦產銅) 3、跟蹤指標:礦山資本開支(長期)、礦山產能(中期)、礦山開工率與生產擾動(短期)、成本曲線和政策風險(其他) 4、銅精礦產量綜述及預測 (二)回收端(再生銅) (一)冶煉工藝:火法與濕法技術對比與迭代 26(二)市場格局:全球產能分布與中國主導地位 27(三)TC/RC博弈:產能過剩與加工費暴跌,低效產能未來走向出清 28(四)精煉銅的產量及庫存 (一)概況與競爭格局 (二)銅材加工費 (三)銅材產量 ): 37(一)全球精煉銅消費量及需求結構 (二)中國精煉銅消費量及需求結構 41(三)境外精煉銅消費類及需求結構 44 (一)全球供需平衡表匯總預測 46(二)中國供需平衡表匯總預測 48 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9 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 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11銅作為人類最早利用的金屬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萬年以前,至今仍是現代工業文明的“基石材料”。其卓越的導電性(僅次于銀)、導熱性、延展性及耐腐蝕電子設備、建筑及交通等領域的核心原料。例如,一臺新能源汽車的用銅量是燃油車的4倍(約83kg而每兆瓦光伏電站需消耗在技術屬性上,更因其與全球經濟周期高度同步,成為衡量工業活動與經濟增長的“溫度計”。稀缺性雙重特征。從供給端看,全球銅資源高度集中(智利、秘魯、剛果(及政策擾動(如巴拿馬Cobre銅礦關停、智利罷工的3.7%。需求端則受新舊動能驅動:傳統領域(電力、建筑)保持韌性,而新能源車、AI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等新興需求爆發式增長。全球精煉銅供需缺口預計將擴大。銅價波動呈現強周期性與宏觀敏感性。2024年銅價創歷史新高后高位震蕩,背后是“供給收縮+需求增長+美元寬松”的共振。例如,COMEX-LME銅價銅價周期通常與全球經濟復蘇及通脹預期同步。當前美聯儲降息預期、地緣政治風市場特點:高集中度與政策敏感性。全球銅產業鏈呈現“資源端壟斷、冶煉端紫金礦業而中國作為最大消費國(占全球50對外依存度超80%,冶煉產能則占全球40%以上。政策風險成為關鍵變量:國內再生銅,主要由廢舊金屬回收所得,可直接應用到下游消費領域,也可經再生冶煉成為精煉銅再應用到下游消費領域??碧讲蛇x代表企業:紫金礦業、五礦資源、西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1)冶煉端:礦山原礦經采選后將含銅礦石分為銅精礦與復雜銅,銅精礦與復雜銅分別經過粗煉與電解流程得到粗銅礦,繼續經過制備與電解精煉產出精煉銅等銅礦產品。其中,按冶煉工藝可分為火法冶煉(占全球85%)和濕法冶煉(SX-2)加工端:負責銅礦加工,經過工業工藝制造將銅礦產品加工為管材、棒材、上游資源下游需求中游冶煉和加工上游資源下游需求采選初級銅材:銅桿、銅板帶建筑等銅精礦原生精煉銅礦山原礦采選初級銅材:銅桿、銅板帶建筑等銅精礦原生精煉銅礦山原礦精煉銅銅材新舊動能分類、預處理、高端材料:銅箔、銅合金風電、光伏、電動車等廢舊金屬再生精煉銅熔煉、精煉等再生銅高端材料:銅箔、銅合金風電、光伏、電動車等廢舊金屬再生精煉銅數據來源:國新證券研究部整理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智利:1.9億噸,占比19.4%):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 4%剛果(金), 0.8, 4%剛果(金), 0.8,8%u秘魯u俄羅斯u 俄羅斯,0.8,智利澳大利亞剛果(金)中國其他 其他其他,3.99,41%澳大利亞,1,其他14%其他14%矽卡巖型矽卡巖型5%沉積巖型沉積巖型12%斑巖型銅礦69%a斑巖型銅礦a沉積巖型u矽卡巖型.其他數據來源: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國新證券研究部數據來源:國新證券研究部剛果(金):330萬噸,占比14.3%(卡莫阿-卡庫拉銅礦擴產驅動,Freeport-McMoRan(美國):191萬噸(全球第一,主產區:印尼Codelco(智利):156萬噸(全球第二,但2024年因品位下降減產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紫金礦業(中國):107萬噸(全球第四,卡莫阿-卡庫拉銅礦貢獻超5%秘魯,260,美國5%秘魯,260,美國,120,5%智利秘魯剛果(金)中國美國印尼其他智利,530, 23%其他其他,770,34%330,14%8%數據來源: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標普全球S&PGlobal,國新證券研究部25.00%20.00%15.00%10.00%5.00%0.00%23%19.40%14.30%8.20%數據來源: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標普全球S&PGlobal,國新證券研究部),需依賴深海采礦(如海底多金屬結核)和再生銅補充(再生銅占比約/年(力拓主導)注釋:企業數據來源于Freeport-McMoRan、紫金礦業等公司年報及運營公告。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位列全球第六。(數據來源:USGS)基地)伴生礦多:72.9%的銅礦為多金屬共生礦(如銅-鉬、銅-金),綜合利用價值高但開采難度大。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數據來源:《中國銅礦資源調查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來源:USGS,前瞻產業研究院主力礦區包括西藏驅龍銅礦(儲量2588萬噸)和黑龍江多寶山銅礦銅精礦進口:根據海關總署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數據,2024年全年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供應的15%,國內再生銅回收利用率不足20數據來源:USGS,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來源:海關總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物流啟示錄數據來源:各公司公報,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來源:海關總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物流啟示錄資源瓶頸:老礦區(如德興銅礦)品位年均下降1%-2%,西藏、云南高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注釋:企業數據來源為企業年報及公告,如紫金礦業、江西銅業、洛陽鉬業等3、跟蹤指標:礦山資本開支(長期)、礦山產能(中期)、礦山開工率銅礦行業的跟蹤指標可從長期、中期、短期三個維度構建,結合資本開支、產源并購進度。礦山資本開支決定未來的銅礦供給潛力,反映企業對資源開發的長期顯著低于2012年上一輪周期的高峰水平。供給拐點:),產節奏。新增項目投產及現有礦山擴產是中期供給的核心變量。根據國際銅協會《TheWorldCopperFactbook2024》報告,到2028短期指標:開工率與生產擾動,跟蹤南美罷工周期。罷工、自然災害等事件直接影響當期產量,需結合高頻數據跟蹤。南美罷工周期約3年一次(如2014、8月必和必拓Escondida銅礦罷工,該礦年產能112.5萬噸,占全球產量導致LME銅價單日波動超5%。生產干擾率方面:2023年全球銅礦干擾率升至5%其他指標:1)成本曲線:根據Woodmac數據,),噸,礦山老化與環保政策加劇成本壓力。在礦端產出成本上移的過程中,一旦銅價回落至礦企現金成本附近,礦企可能出現集中減產行動,對全球銅礦供給的穩定性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數據來源:S&P,Minging,國新證券研究部數據來源:國際銅協會,《TheWorldCopperFactbook2024》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數據來源:USGS,Mudd(2009),BrookHunt,UBS,MinExConsulting數據來源:BrookHunt,CRU,Historicalreports,MinExConsulting質調查局數據)。供應增速較低的瓶頸主要是頭部礦企(如Freeport、AngloAmerican)因礦石品位下降、礦山老化、項目延期(如秘魯推遲)導致增產受限。):調查局數據),主要依賴西藏驅龍銅礦等大型礦區,但受高海拔、環保政策及資源于全球平均水平。根據國家自然資源部數據,截至2023年,中國銅礦探明儲量僅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噸),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1%;進口金額達4821億元,占全國進口貿易總額的2.62%。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過去),),),地緣政治(如秘魯社會沖突、智利資源國有化政策)可能加劇供應不確定降:智利、秘魯等主產國銅礦品位降至0.6%-0.8%,新礦山開發周期長),度達85%,進口量占全球銅精礦貿易量的43%。2024年中國國務院《節能降碳行動方案》嚴控銅冶煉新增產能,推動再生銅占比提升0全球:產量:銅礦千噸中國:產量:銅礦千噸全球:產量:銅礦:同比%中國:產量:銅礦:同比%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數據來源:wind,美國地質調查局,國新證券研究部序號1234.5456-6.67AngloAmerican.英美資源8431410949424.9201.1442237.5217.844.723.44.2-3.8400.5%數據來源:各公司公告,國新證券研究部再生銅是指以廢雜銅作為原料煉制成的再生金屬,主要指再生黃銅和再生青銅。其原材料主要來自于銅及其合金的生產、加工和消費過程中所產生的廢品、邊角屑末、廢儀器設備部件和生活用品等。再生銅有兩大來源,1/3來源于冶煉、加工和制造的生產環節(“新廢”),往往直接回爐利用或交給上游回收,2/3來源于終端消費后的廢銅回收、拆解和加工(“舊廢”)。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l國家戰略支持:1)根據工信部等十一部門聯合發布的《銅產業高質量發噸,再生金屬供應占比提升至24%以上,并支持建立大型廢銅回收基地,推動產業集約化、高值化發展。2)2024年起實施的《再生銅原料》標準,明確廢銅分類標準(如銅含量≥94%禁止以“固體廢物進口含污染物的廢銅,同時進口關稅下調至零,鼓勵優質再生銅進口。率至98%,廢銅桿拉絲性能提高30%以上l產業鏈整合:銅陵有色、江西銅業等企業自建廢銅回收網絡,2024年再供需情況(根據Mysteel、華經產業研究院、觀研天下和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數據):和直接利用再生銅占精煉銅總產量的32.6%,預計2025年突破450萬噸,2030年或達950萬噸,占銅消費等領域。因銅精礦加工費(TC/RC)跌至負值(現貨TC為-22.88美元/噸),冶煉廠轉向再生銅替代,2025年冶煉端需求占比或提升至48%。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國(19.5%)、日本(12.1%)、泰國(7.7%)。國內廢銅回收量達249萬噸),端產品的報廢周期長(10-15年),短期內難釋完善,隱性社會庫存釋放有限。(根據物流啟示錄、觀研天下數據)價格與精廢價差:2024年中國再生銅市場價格呈現顯著波動,全年再生銅均價達7.04萬元/噸(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精廢價差(精銅與廢銅的價格差異)收窄,表明廢銅價格相對精銅不斷上漲,這與銅精礦供應緊張、廢銅供應不足和政數據來源:中國物資再生協會、觀研天下數據來源:中國物資再生協會、觀研天下70,000.0050,000.008,000.0040,000.0030,000.004,000.002023-03-032023-05-032023-05-032023-08-03上海:價格:廢銅:光亮銅線(1#)元/噸數據來源:wind,國新證券研究部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中游冶煉是銅上游供給與下游需求之間的銜接環節。當冶煉產能小于銅的供給時,精煉銅的產量受到冶煉能力的限制,即使上游銅供給嚴重過剩,精煉銅的產量仍受制于冶煉能力的不足。反之,當冶煉產能大于銅的供給時,冶煉企業的產能利用率不足,精煉銅的產量受到上游銅供給的限制較多(根據ICSG數據2022-2026年全球銅冶煉產能年均復合增長率約3.1%)。l工藝占比與核心流程:主要處理硫化礦,流程是銅精礦(含現代工藝以“閃速熔煉”和“熔池熔煉”為主流,其中奧托昆普閃速爐技術單套產能可達40萬噸/年,冰銅品位提升至70%以上,硫捕集率超l能效與環保升級:富氧側吹技術(如金川防城港項目)單爐日處理量達3000噸,硫回收率99.5%,能耗較傳統工藝降低30%;銅陵有色“雙閃”l代表企業:江西銅業、Aurubis(歐l適用場景與局限性:主要用于低品位氧化礦(含銅0.3%-2%),通過酸難以處理硫化礦銅協同提取。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全球冶煉產能動態(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數據和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l區域集中度:全球精煉銅產量前三大國家為中國(43.1%)、智利),及中國江銅。l新增產能轉移:2025年全球新增冶煉產能182萬噸,印尼(自由港Grasberg)、剛果(Kamoa-Kakula)及中國沿海地區(銅陵、防城港)中國冶煉行業現狀(工信部、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和智研):CR5(江銅、銅陵、中銅、金川、紫金)產能集中度58%;華東(長三重要省份。2023年,江西省產量占比最大l政策驅動與淘汰壓力:工信部《銅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要求2027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來源:國際銅研究組(ICSG)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的費用,通常以美元/噸報價;RC是粗銅進一步轉換成精銅的費用,通常用美分/磅報價,TCRC由礦商(賣方)向冶煉廠(買方)支付。業內價格。因此當銅礦供應緊缺時,礦商會主動壓低加工費成本;而銅礦供應充裕時,冶煉商會主動要求提高加工費成本,所以TCRC的高低與冶煉且會影響冶煉廠的生產積極性。TC/RC博弈本質是資源端與冶煉端的利潤再分配,全球銅礦短缺與冶煉產能法加斯塔公司協議的數據顯示,2025年長單加工費定為21.25美元/噸),l銅精礦短缺,且全球銅礦品位下降。根據前文闡述,2025年全球銅精礦缺口可能擴大至84.8萬噸,中國缺口占約79%。l冶煉產能過剩。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數據,中國名義產能利用率93%,但實際開工率僅88%,中小冶煉廠因原料短缺被動減產。根據低效產能。政策推動產能向沿海/資源富集區轉移,例如福建、廣西等新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l虧損出清下的結構性調整方向:1)高端化轉型:聚焦新能源用銅(如鋰電銅箔、高壓線纜),加工費溢價可達傳統產品2-3倍;再生銅替代:政Arena銅礦)增強原料自給率,對沖國內礦端短缺。l頭部企業優勢:1)長單鎖定原料:根據江西銅業與安托法加斯塔協議數據顯示,江銅、銅陵等頭部企業長單覆蓋率達80%,并通過海外權益礦l中小廠商困境:1)原料替代成本上升: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再生銅報告數據,長單覆蓋率不足50%的企業轉向再生銅,但拆解成據,2024年云南銅業等中小冶煉廠因無礦可買被迫檢修或停產,精煉銅120.00100.0080.0060.0040.00 20.000.00-20.00-40.00中國:現貨粗煉費(TC):銅冶煉廠周美元/干噸S5800705Wind數據來源:wind,國新證券研究部8.006.004.002.002021-01-082022-01-082023-01-082024-01-中國:現貨精煉費(RC):銅冶煉廠周美分數據來源:wind,國新證券研究部l全球2024年產量為2763.4萬噸,同比增長4.3%,其中原生精煉銅(電解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供需過剩30.2萬噸,相對過剩。跌至負值,冶煉廠利潤承壓,國內外已啟動減產。銅產量占比提升至24%30,000.025,000.020,000.05,000.07.04.34.3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ICSG:全球精煉銅產量(原生+再生)千噸ICSG:全球精煉銅消費量千噸ICSG:全球精煉銅產量(原生+再生):同比%ICSG:全球精煉銅消費量:同比%數據來源:ICSG,wind,國新證券研究部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6004002000-400-800301301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5232024-209-285-125-209-285-350-416-368-327-311-350-416-557數據來源:ICSG,wind,國新證券研究部注釋:過剩/缺口量=產量-消費量25,000.0015,000.0010,000.005,000.000.00-0.7-0.7-2.0-4.1-0.7-0.7-2.0-7.65.84.28.07.65.82.46.00.00.50.0-2.0-4.0-6.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ICSG:原生精煉銅產量千噸ICSG:再生精煉銅產量千噸ICSG:原生精煉銅產量:同比%ICSG:再生精煉銅產量:同比%數據來源:ICSG,wind,國新證券研究部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35,000.0030,000.0025,000.0020,000.0015,000.0010,000.005,000.000.00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ICSG:全球礦山產量千噸ICSG:全球礦山產能千噸 ICSG:全球:產能利用率:礦山%數據來源:ICSG,wind,國新證券研究部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8785868586848382828181828281818078888684828078767472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20222024ICSG:全球精煉銅產能千噸ICSG:全球精煉銅產量(原生+再生)千噸 ICSG:全球:產能利用率:精煉銅%數據來源:ICSG,wind,國新證券研究部制價格上行。分為兩類:1)社會庫存指標:主要指在流通領域中未被實際消費的銅庫存,包含生產商、貿易商、下游企業及保稅區等非交易所倉庫的庫存。如:國內電解銅社會庫存、保稅區庫存、下游線纜、空調等行業庫存。2)交易所庫存指):1,6001,5001,4001,3001,2001,1001,0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27520117117117113248217-26-12217-26-52-67-52-140-148-178300250200150100500-50-100-150-200-2502008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ICSG:期末庫存量:精銅千噸 全球:庫存變化量:精煉銅(右軸)千噸數據來源:ICSG,wind,國新證券研究部700,000.00600,000.00500,000.00400,000.00300,000.00200,000.00100,000.000.00SHFE庫存小計:陰極銅:總計SHFE庫存小計:國際銅:總計總庫存:LME銅COMEX:銅:庫存數據來源:wind,國新證券研究部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特冶煉廠的維護停產導致基數較低。歐盟產量下降約2%,主要受瑞典800.0400.04.6-2.54.2-1.14.6-2.54.2-1.1-50.0中國:產量:精煉銅萬噸中國:消費量:精煉銅:萬噸中國:產量:精煉銅:同比%中國:消費量:精煉銅:同比%數據來源:ICSG,wind,國新證券研究部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0 00-100-200-300-400-500201220122015201820212024-231-288-288-420中國:過剩/缺口量:精煉銅數據來源:海關總署,wind,國新證券研究部數據來源:ICSG,wind,國新證券研究部注釋:供需缺口==產量-消費量涵蓋板、帶、線、管、棒、箔等形態,廣泛應用于電力、電子、建筑、交通等國民經濟核心領域。初級加工:電解銅→銅桿(電力電纜)、銅板帶(電子基材)),“大而不強”的特點,高端產品進口依賴度仍較高,但新能源、新基建等新興領域需求驅動行業向高端化、綠色化轉型。銅加工行業的格局分散,市場集中度較低。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數據,2024年銅加工行業CR5(江西銅業、寧波金田、海亮股份、銅陵有色、紫金區域分布:產能高度集中于華東地區,江西(27%)、浙江(14%)、江蘇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l頭部企業,引領作用較強。江西銅業(全球市占率5.2%)、海亮股份(銅管全球市占率22%)通過長單鎖定原料(江西銅業長單覆蓋率80%)和海外布局鞏固優勢。l中小企業,運營相對困難。依賴再生銅,但拆解成本增加20%-30%,且金田股份銅基材料94.7銅合金材料銅基合金4.23銅箔銅母線;銅制零部件有研粉材銅基金屬粉體材料2.43銅板帶;壓延銅箔諾德股份銅箔銅冠銅箔4.57;0.44數據來源:各公司公報,前瞻產業研究院銅材加工費觸底回。2024年銅材加工費整體呈現“先跌后穩”的趨勢。上半年受銅價高位震蕩及需求疲軟影響,銅板帶、銅箔等加工費普遍承壓;下半年隨著新能源、電子等下游需求回暖,加工費逐步企穩回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案》要求2025年完成冶煉產能環保A級改造),企業需加大清潔生產設因加工費低迷被迫出清,龍頭企業雖通過規?;a降低成本,但仍面臨數據來源:wind,國新證券研究部近十年產量情況:“M”型趨勢變化。根據中國統計局在對重點企業進行調查統計的基礎上形成的中國銅加工材總產量數據,可以發現2014-2024年我國銅加工材綜合產量波動趨勢顯著,近十年來呈“M”型趨勢變化,2024年我國銅加工材綜合產量為2350.3萬噸,比2023銅材產量同比下降1.5%;下半年新能源(光伏、儲能)、電力投資需求回暖,帶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細分領域分化明顯,結構性矛盾突出。銅箔、銅管等統黃銅棒、銅板帶等建材相關品類因需求疲軟,產能利用率不足85汰落后產能,優化區域布局,例如重點支持江西鷹潭、安徽銅陵等銅基新材料產業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前瞻產業研究院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002021-032021-062021-032021-062021-092021-122022-032022-062022-092023-032023-062023-092023-122024-032024-062024-0925.0020.0015.0010.005.000.00-5.00-10.00-15.00中國:產量:銅材:當月值萬噸中國:產量:銅材:當月同比%數據來源:wind,國新證券研究部):):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美國:2024年精煉銅消費量為162.4萬噸,全球占比6%,同比增速2.2%。印度:2024年精煉銅消費量為63.2萬噸,全球占比0-0.8-0.9數據來源:wind,國新證券研究部其他,317.96,12%歐盟15國,292.2,11%美國,162.4,6%土耳其,54.0,2%,1,595.058%中國臺灣,其他,317.96,12%歐盟15國,292.2,11%美國,162.4,6%土耳其,54.0,2%,1,595.058%中國臺灣,45.8,2%韓國,67.0,2%俄羅斯,31.5,1%印度,63.2,2%日本韓國俄羅斯日本,80.9,3%巴西,23.4,印度印度中國臺灣土耳其美國 u歐盟15國u其他1,800.001,600.001,400.00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00中國萬噸美國萬噸歐盟15國萬噸中國%美國%歐盟15國%25.0%20.0%15.0%10.0%5.0%0.0%-5.0%-10.0%-15.0%數據來源:wind,ICSG,國新證券研究部數據來源:wind,ICSG,國新證券研究部):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億元,同比+15.3%,占全球電力用銅的43.5%。特高壓項目單條線路耗建筑(24.9%印度基建拉動(2024年印度鐵路電氣化項目耗銅量達新興領域(12%):技術革命(AI算力)與能將新能源發電從傳統電力剝離,單獨列為“新興領域”,2024年該領域數據中心耗銅量約20-50萬噸,2030年預計達50-120萬噸(CAGR):ICSG(國際銅研究小組側重全球原生銅供需平衡,其數據通常基于礦山WBMS(世界金屬統計局):更關注精煉銅的消費量和庫存變化,但可能未完IEA(國際能源署):聚焦能源轉型領域(如風電、光伏、電動汽車),對新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新興領域,328,12%交通運輸,380,14%新興領域,328,12%交通運輸,380,14%電力與電網,765,28%工業與機械工業與機械,338,12%建筑,679,25%電力與電網建筑交通運輸工業與機械新興領域其他數據來源:國際銅業協會(ICA),國新證券研究部數據來源:ICSG、WBMS(世界金屬統計局)、IEA(國際能源署)ICA、Deepseek,國新證券研究部銅消費量(2024E)4.80%含傳統電網升級、特高壓建設、配電網絡智能化改造);案》推動電網老化改造24.9%房地產(占比70%)+基中國房地產竣工面積下滑24%,但印度/東南亞基建需求增長(印度鐵WBMS,路局運輸新能源汽車(單車用銅(23kg)、充電樁(每GW耗銅4000噸)全球EV銷量達1660萬輛(同比+6%)、半導體設備(AI芯片擴產)、通用機械制造家電能效標準升級;AI服務器耗銅量激增(單機柜用銅量0.5-1噸)WBMS光伏(單GW耗銅5萬噸)、風電(海上風電單GW耗銅680噸)、儲能(鋰電池銅箔)、AI數據中心54%);AI數據中心用銅增速達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消費品(銅制餐具、裝飾)、小型設備(電子元件)、區域性應用(非洲離網光伏)數據來源:ICSG、WBMS(世界金屬統計局)、IEA(國際能源署)等機構注釋:1)各領域合計占比100%,銅消費量加總為2733.2萬噸,與ICSG一致。2)以ICSG實際統計為基準,新能源分類調整(如新興領域獨立),多源機構交叉驗證結果,deepseek匯總分析,綜合預測1,800.01,600.0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01,423.012.213.11,387.91,613.11,595.01,423.012.213.11,387.91,250.11,267.91,131.31,153.510.01,131.31,-1.1-2.514.012.010.08.06.04.02.00.0-2.0-4.0中國:消費量:精煉銅:萬噸中國:消費量:精煉銅:同比%數據來源:wind,國新證券研究部按新舊動能拆分預測:根據2024年最新行業數據及權威機構統計(局、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等)等公開資料,結合前文中國精),):):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 建筑,120,8%u電力a家電u交通運輸a 建筑,120,8%u電力a家電u交通運輸a建筑機械電子其他11% 機械電子, 131,8%電力,734,46%交通運輸,202,13%家電,219,14%數據來源:SMM注釋:電力行業包括傳統電網投資、新能源發電、儲能和數據中心;家電包括空調、冰箱等傳統家電;交運包括新能源汽車、傳統燃油車和軌道交通;建筑包括房地產與基建;機械電子包括工業設備和電子設備(如機床、電機、工業機器人、半導體等);其他包括化工設備、傳統機械制造等其他新興領域(AI/機器人)其他傳統6%建筑8%傳統交通2%家電14%其他新興領域(AI/機器人)其他傳統6%建筑8%傳統交通2%家電14%儲能及充電樁2%新能源汽車9%傳統電力33%傳統電力33%(光伏/風10%機械電子9%傳統電力家電傳統電力家電機械電子新能源發電(光伏/風電)儲能及充電樁傳統交通其他傳統新能源汽車其他新興領域(AI/機器人)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IDC、SMM等機構,國新證券研究部注釋:Deepseek匯總預測YOY2.20%2.70%YOY2.60%2.40%YOY4.70%2.50%YOY4.30%4.70%合計YOY數據來源:SMM,國新證券研究部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銅需求2.80%2.20%協傳統制造業需求穩定,但消費電子增速放緩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SMM、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東興證券、國際銅業協會等機構注釋:結合行業情況及Deepseek匯總分析預測),能源局、彭新能源車銷量830萬輛(單車用銅),能源局、五礦證券數據中心銅纜(單臺服務器用銅30數據來源:國能源局、彭博新能源,中汽協、EVVolumes等機構注釋:結合行業情況及Deepseek匯總分析預測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國家電網等機構,deepseek匯總數據來源:WoodMackenzie,彭博新能源等機構,deepseek匯總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20142015201620172019202020212022202320241,1645.7%1,1381,1334.0%2.0%0.0%-2.0%20142015201620172019202020212022202320241,1645.7%1,1381,1334.0%2.0%0.0%-2.0%-4.0%-6.0%-8.0%-10.0%-6.6%-1.0%-2.6%1,2501,2001,1501,1001,0501,000950 12.0%6.0%境外:消費量:精煉銅萬噸同比增速%1,1171.8%1.8%0.7%1,072-0.6%-7.9%u工業a交通運輸u基建a房屋建筑u消費產品及電子產品a其他數據來源:wind,ICSG,國新證券研究部數據來源:ICSG,國新證券研究部美國:精煉銅需求分布分別為樓房建造(49%電氣和電子產品),),),歐洲:精煉銅需求分布分別為電力與能源(58%),建筑(25%),工程9%49%10%12%20%樓房建造交通運輸設備工業機械與設備電氣和電子產品消費與其他一般產品數據來源:Bloomberg,wind,國新證券研究部25%a電力與能源u建筑u工程n交通n其他數據來源:Bloomberg,wind,國新證券研究部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2025年全球精煉銅供需平衡在貿易戰背景下呈現復雜分歧,核心矛盾集中在預測銅礦產量增速受制于新增項目延遲和現有礦山衰減,全年電力短缺及政策不確定性。ICSG和標普全球均認為新增項目將部分抵消干擾,但增速2.2%。1)國際銅研究小組(ICSG)預測原生精煉銅2025年增速放緩至1.6%,主要因銅精礦供應受限;再生精煉銅受益于廢銅回收政策及產能提升,增量約2800萬噸。2)原生精煉銅:銅精礦短缺,疊加冶煉廠虧放;印尼、印度新冶煉廠投產貢獻增量(約30萬噸),但中國冶煉產能擴張受限),收增量,中國“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報廢量增加,理論再生銅報廢量達670萬噸(+4.04%),疊加庫存釋放貢獻增量;進口限制,進口成本上升,美國關稅及);產能釋放仍受原料制約。總體上影響因素包括銅精礦供應緊張、冶煉廠利潤壓縮、新增產能投放節奏等。2)銅精礦短缺,冶煉廠虧損風險加劇,可能導致產能利用率實際值低于理論值;政策限制,中國《銅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要求新建冶煉項目配套自有礦山資源,嚴控低效產能擴張,可能抑制產能釋放;地緣政治與貿未經授權引用或轉發須承擔法律責任及一切后果,并請務必閱讀文后的免責聲明可能擴大,銅價中樞上移將刺激消費增長。預測消費增速3.5%-4%。2)全球經濟性需求增量為2.8%。貿易摩擦風險,美國關稅政策或導致中國出口轉內需,拖累指標名稱全球:產量:銅礦:全球:產量:銅礦:ICSG:原生精煉銅產量:萬ICSG:原生精煉銅產量:同比ICSG:再生精煉銅產量:萬ICSG:再生精煉銅產量:同比ICSG:全球精煉銅產量(原生+再生):萬ICSG:全球精煉銅產量(原生+再生):同ICSG:全球精煉銅產能:萬ICSG:全球精煉銅產能:同ICSG:全球:率:精煉銅ICSG:全球精煉費量:ICSG:全球精煉全球:庫存量:精煉銅:全球:/缺量:精銅:2025E23532.323424815.028232.234012.98328042.620242,3002,3054.74582.02,7634.33,3062.883.62,7332.920.130.120232,2603.22,2014.24498.12,6504.93,2172.482.42,6562.8-6.7-5.220222,1903.32,1124150.12,5273,1422.180.42,5832.54.8-55.720212,1202.92,075-0.14158.02,4903,07780.92,521-2.6-31.120202,0602,0783.1384-4.12,4623,0282.481.32,4952.62.1-32.720192,0400.02,0150.5401-0.72,4160.32,9575.081.72,432-0.6-1.2-16.220182,0402.02,0052.9404-0.72,4092.32,81585.62,4463.3-14.8-36.820172,000-0.51,9490.04065.12,3550.82,7702.084.72,3680.9-13.120162,0105.21,9493.2387-2.02,3362.32,71786.82,348-14.0-12.520151,9103.21,8893950.82,2842,68786.02,3050.6-20.920141,8501,8587.63922.92,2496.82,6623.385.02,2917.0-41.620131,8308.31,7264.0380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