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二模 歷史(上海卷)(全解全析)_第1頁
2024年中考二模 歷史(上海卷)(全解全析)_第2頁
2024年中考二模 歷史(上海卷)(全解全析)_第3頁
2024年中考二模 歷史(上海卷)(全解全析)_第4頁
2024年中考二模 歷史(上海卷)(全解全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上海卷)歷史(考試時間:40分鐘試卷滿分:3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本試卷滿分30分,考試時間40分鐘,全開卷。3.請將所有答卷做在答題紙指定區域,做在試卷上或指定區域外一律不得分。4.只允許攜帶《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四學制)中國歷史》(一至四冊)與《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四學制)世界歷史》(一二兩冊),教科書中不得夾帶任何材料。一、“目”之所見(10分)書籍目錄揭示線索,隱含認識。以下目錄出自王家范等撰寫的中國古代史專著——《大學中國史》。閱讀目錄,回答問題。1.結合所學,在目錄橫線處填入相應內容。(填寫字母,3分)A.元 B.帝國的繁榮與開放 C.歷史大變動:春秋戰國2.第二章第一節的標題是“尋覓中的夏”,其下包含了“文獻傳說中的夏朝”“夏文化中的考古探索”兩目。據此,推測作者“尋覓”夏朝歷史的方法是()(填寫字母,2分)A.只研究文獻材料 B.將圖像材料與原始文獻相互印證C.只研究考古材料 D.將文獻、傳說與考古材料相互印證3.第四章以“大一統帝國的創制(創立制度):秦、漢”為標題,作者意在強調()(填寫字母,2分)A.秦漢兩朝制度的不同之處B.秦滅六國完成統一大業的歷史意義C.秦漢兩朝的興衰與更替D.秦漢創制對古代大一統王朝的深遠影響4.從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角度,說說這本中國古代史只寫到1840年前的原因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C②B③A(每空1分,共3分)2.D(2分)3.D(2分)4.此題按層次賦分。(3分)層次一:僅指出1840年發生鴉片戰爭,或中國古代史止于1840年前。層次二:能指出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或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窘馕觥?.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夏商周與秦漢之間的歷史時期是春秋戰國,故①選C;隋唐時期的時代特征是繁榮與開放,故②選B;遼宋夏金元后中國重新歸于一統的朝代是元朝,故③選A。2.根據材料“文獻傳說”“考古”可推測研究夏朝歷史的方法是文獻傳說與考古材料相互印證,故選D。3.根據材料“創立制度”,結合所學秦漢時期創立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等創制對后世影響深遠可知,此題選D。4.根據所學可知,鴉片戰爭后,中國從一個擁有獨立主權的封建國家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被卷入世界歷史中,所以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二、壓迫與反抗(9分)“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恩格斯的這句經典論斷在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發展史中被不斷證實。圖一納賽爾受到群眾熱烈歡迎圖二甘地和他的追隨者圖三1841年安裝在吳淞口炮臺的銅炮圖四簽署《獨立宣言》時的場景5.以上圖片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區域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他們共同的斗爭對象位于地圖中的_______(填字母);如要研究地圖中所示B地區人民對殖民統治的反抗可以選擇圖_______(填數字);如要研究世界殖民體系逐漸崩潰這一主題,可以選擇圖______和圖_______(填數字)。(4分)6.對于研究地圖中A國反抗殖民侵略而言,圖三所示材料有何證史價值?為進一步研究A國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反侵略斗爭,可以補充哪一則文獻史料?(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有政治家認為,部分殖民地的獨立是宗主國自愿結束殖民統治的結果。從歷史認識的視角,你認為他得出該結論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至少寫兩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D圖四圖一圖二(4分,每空1分)6.圖三所示材料為鴉片戰爭期間吳淞戰役的重要歷史見證,是研究中國人民反抗英國侵略的直接證據(原始史料)。(2分,表述意思相近即可得分)符合研究主題的文獻史料,如《革命軍》。(答對一個即給1分,虛構史料不給分)7.所處的政治立場;個人情感;本人的價值取向;所掌握材料(史料)情況等。(2分,答對一條給1分,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給分)【解析】5.結合所學可知,納賽爾領導埃及民族民主運動,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中國的鴉片戰爭,美國的獨立戰爭斗爭的對象都是英國。位于圖中D。B位于北美洲,如要研究地圖中所示B地區人民對殖民統治的反抗可以選擇圖四,美國(《獨立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美國的誕生)的獨立戰爭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如要研究世界殖民體系逐漸崩潰這一主題,可以選擇圖一和圖二。納賽爾領導埃及民族民主運動,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都加速了世界殖民體現的崩潰。6.結合所學可知,1841年安裝在吳淞口炮臺的銅炮為鴉片戰爭期間吳淞戰役的重要歷史見證,是研究中國人民反抗英國侵略的直接證據(原始史料);結合所學可補充符合研究主題的文獻史料,如《革命軍》等。7.有政治家認為,部分殖民地的獨立是宗主國自愿結束殖民統治的結果。從歷史認識的視角,我認為他得出這些結論的原因可能有:所處的政治立場;個人情感;本人的價值取向;所掌握材料(史料)情況等。(其它言之有理即可)三、集社論釋史(11分)社論是報紙及其主辦方就重大事件和問題發表的評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時代的變遷。第三興趣小組為探究中國的社會變遷,收集了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部分時期的社論,并整理出標題與部分內容進行分析。8.從1949-1953年《人民日報》發表的元旦社論的標題看,其內容反映出當時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填寫字母)(2分)A.力爭和平解放西藏 B.大力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C.建立和鞏固新政權 D.爭取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9.根據所學知識編寫1979年《人民日報》元旦社論的部分內容。(3分)10.興趣小組根據上述社論探討了1953—1980年新中國的發展歷程,并覺得很有啟發。如果你參與此次討論,將作何簡要發言?寫出你的發言稿。(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8.C(2分)9.內容即可以圍繞1978年歷史大事如十一屆三中全會等的內容,也可圍繞經濟建設為中心這個主題展望未來;既可以是史實的陳述,也可以是對史實的解釋評價,圍繞社論主題言之成理即可得分。(3分)10.觀點示例:人民日報的元旦社論反映了新中國建國前后至1980年在各方面的發展。闡述略。本題按層次賦分(6分)第一層次:不能根據材料所反映的時代特征擬定觀點及闡述。(0-1分)第二層次:根據材料對所反映的時代特征把握不當,運用史實論述的邏輯不夠嚴密。(2-3分)第三層次:根據材料對所反映的時代特征把握準確,進行完整的論述。(4-5分)第四層次:根據材料對所反映的時代特征把握準確,有邏輯地圍繞史料展開論述。(6分)【解析】8.根據材料“將革命進行到底”“在偉大愛國主義旗幟下鞏固我們的偉大祖國”可知,建國初期的主要任務是建立和鞏固新生政權,C項正確;和平解放西藏是任務之一,不是主要任務,排除A項;人民公社化運動開始于1958年,排除B項;抗美援朝戰爭是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不能全面概括當時的任務,排除D項。故選C項。9.言之成理即可。內容既可以圍繞1978年歷史大事如十一屆三中全會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