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9詩詞曲鑒賞-兩年(2021)小升初語文真題匯編_第1頁
專題19詩詞曲鑒賞-兩年(2021)小升初語文真題匯編_第2頁
專題19詩詞曲鑒賞-兩年(2021)小升初語文真題匯編_第3頁
專題19詩詞曲鑒賞-兩年(2021)小升初語文真題匯編_第4頁
專題19詩詞曲鑒賞-兩年(2021)小升初語文真題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9詩詞曲鑒賞(解析版)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1.(2022·新疆烏魯木齊·小升初真題)古詩閱讀。送別(唐)王雄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注釋:飲君酒:勸君喝酒。

何所之:去哪里。

歸臥:隱居。

南山陲:終南山邊。1.解釋詞意:君()

不得意()2.第一、二句詩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詩中“______________”這一句交代了友人歸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這一句交代了友人歸隱的地點。4.全詩沒有表現依依不舍之情,更多的反而是對友人的安慰和自己對隱居生活的熱愛,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可以看出。【答案】1.

不得志

2.請你下馬來喝一杯酒,敢問你要到哪里去

3.

君言不得意

歸臥南山陲

4.但去莫復問

白云無盡時【解析】1.考查了解釋詞語。飲君酒:勸你喝酒。“君”是“你”的意思。君言不得意:你說因為生活不得志。不得意:不得志。2.本題主要考查翻譯詩句。“下馬飲酒,問君何所之”意思是請你下馬來喝一杯酒,敢問你要到哪里去。“何所之”就是去哪里的意思。這是作者開頭以問話引起下文。3.考查了對詩句的理解。“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意思是你說因為不甚得志,要到終南山那邊隱居。這句詩寫出了友人歸隱的原因和歸隱地點是自己的才華無處施展,政治抱負難以實現,所以“不得志”,才選擇了隱居生活。4.考查了對詩句的理解。“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這是得知友人歸隱的原因后對友人的勸慰,他勸友人只管到山中去,不必再為塵世的事情苦惱,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是沒有盡頭的。這句詩中有詩人對友人的同情,安慰,也有自己對現實的憤懣,有對世人榮華富貴的否定,也有對隱居山林的熱愛。2.(2022·新疆烏魯木齊·小升初真題)古詩閱讀。山房春事(唐)岑參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注釋:梁園:漢景帝梁孝王的官苑,這里指富貴之家。極目:放眼遠望。1.梁園中景色荒涼,你是從一二句中的“鴉”“______”“家”讀出來的。這兩句大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只有庭院中的_______還_______________,詩人用滿樹的花_______梁園的蕭條。4.這是一首懷古詩,你還知道其他懷古詩嗎?請寫兩句。【答案】1.

梁園之中夕陽已西下,只有點點亂飛的烏鴉,放眼望去滿目的蕭條,零零落落三兩戶人家

2.

老樹

開著昔日的鮮花

反襯

3.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解析】5.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閱讀詩歌可知,梁園中景色荒涼,我是從一二句中的“鴉”“蕭”“家”讀出來的。日暮: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極目:縱目,用盡目力遠望。蕭條:寂寞冷落;凋零。這兩句大意是梁園之中夕陽已西下,只有點點亂飛的烏鴉,放眼望去滿目的蕭條,零零落落三兩戶人家。各色飛禽不見了,宮觀樓臺也已蕩然無存。不言感慨,而今古興亡、盛衰無常的感慨自在其中。“日暮”時分,眾鳥投林,從天空多鴉,自可想見地上少人,從而自然引出第二句中的一派蕭條荒涼景象。6.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閱讀詩歌可知,“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意思是園中樹木你怎能知道,人已散盡失去了繁華,一年一度春風又吹過,依然開著昔日的鮮花。詩人不說自己深知物是人非,卻偏從對面翻出,說是“庭樹不知”;不說此時梁園頹敗,深可傷悼,自己無心領略春光,卻說無知花樹遵循自然規律,偏在這一片蕭條之中依然開出當年的繁花。感情極沉痛,出語卻極含蓄。只有庭院中的老樹還開著昔日的鮮花,以樂景寫哀情,相反而相成,梁園的景色愈見蕭條,詩人的吊古之情也愈見傷痛了,反襯手法運用得十分巧妙,用滿樹的花反襯梁園的蕭條。7.考查學生的課外積累。懷古詩句還有: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3.(2022·新疆烏魯木齊·小升初真題)古詩閱讀。旅次朔方(唐)劉皂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注釋:旅次:旅行途中臨時在某地住宿。朔方:泛指北方。并州:城市名,太原舊稱。咸陽:地名,位于陜西省。1.“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中“憶”的意思是________,詩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詩人的故鄉在____________,他離開故鄉已有________(時間),你是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詩中體會到的。3.全詩表達了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你還積累過類似的詩句嗎?請寫一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思念

離開家鄉后客宿在并州這個地方已經有十年,我回歸的心日日夜夜在思念著故鄉咸陽

2.

咸陽

十年

客舍并州已十霜

歸心日夜憶咸陽

3.思念家鄉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解析】1.本題考查理解字詞及詩句意思。結合注釋完成。舍:居住。并州:即今太原一帶。十霜:一年一霜,故稱十年為“十霜”。咸陽:陜西咸陽是作者故鄉。“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意思是:離開家鄉后客宿在并州這個地方已經有十年,我回歸的心日日夜夜在思念著故鄉咸陽。“憶”的意思思念。3.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這首詩意思是:離開家鄉后客宿在并州這個地方已經有十年,我回歸的心日日夜夜在思念著故鄉咸陽。當初為了博取功名圖謀出路,千里迢迢渡過桑乾河,現在并州已經成了我的第二家鄉。結合詩句“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可知詩人的故鄉在咸陽,他離開故鄉已有十年。4.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及默寫。結合詩句的意思分析。根據詩句的內衣可知本句本句表達的是對家鄉的思念之情。示例: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4.(2022·新疆烏魯木齊·小升初真題)古詩閱讀。池州翠微亭(宋)岳飛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1.詩的首句從自己的經歷說自己度過了緊張的歲月,“______________”說明時間長;第二句寫游山,“______________”點明時令;“________________”表明此行的目的。2.與末句呼應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對山水的依戀。3.形象地寫出征戰之苦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__________________,詩中最能表現這種情感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經年

尋芳

上翠微

2.馬蹄催趁月明歸

3.經年塵土滿征衣

4.

對祖國山河無限深厚的熱愛之情

好水好山看不足

馬蹄催趁月明歸【解析】1.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結合參考譯文可知,“經年”的意思是:常年。說明時間長;“尋芳”的意思:游春看花。點明了時令是春天;“上翠微”的意思是:到翠微亭。表明此行的目的。2.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馬蹄催趁月明歸”的意思是:在馬蹄聲聲的催促中,踏著明亮的月色歸來。與之對應的是詩句是:特特尋芳上翠微。3.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結合參考譯文,可知,“經年塵土滿征衣”的意思是:年復一年,我馳騁疆場,戰袍上灑滿了灰塵。寫出了征戰之苦。4.本題考查對古詩情感的理解。結合譯文,可知,這首詩通過游記,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無限深厚的熱愛之情。詩句中最能體現情感的詩句是: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點睛】參考譯文:年復一年,我馳騁疆場,戰袍上灑滿了灰塵;今天特地騎馬到達翠微亭,觀賞齊山美景。國大好河山看不夠,在馬蹄聲聲的催促中,踏著明亮的月色歸來。5.(2021·河北保定·小升初真題)古詩文閱讀。竹石(清·鄭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請你在詩中“____”處把詩句補充完整。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向?3.這首詩表面在寫“竹子”,其實不然。想想本詩運用了什么樣的表現手法(表達方法)?【答案】1.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2.作者剛烈、剛正不阿、不屈不撓、不隨波逐流、高風亮節的品格。

3.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對古詩的默寫。“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出自清代鄭燮《竹石》翻譯: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巖石縫中。經歷無數磨難和打擊身骨仍堅勁,任憑各方的風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折磨和打擊,它們仍然堅定強勁。2.考查了詩歌內容的理解。這首詩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堅韌不拔的品質。是贊美了巖竹的題畫詩,也是一首詠物詩,詩歌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現了作者不向惡勢力低頭,鐵骨錚錚的形象。3.考查了詩歌的寫作手法。這首詩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質,是贊美巖竹的題畫詩,是一首詠物詩。詩歌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面在寫竹子,其實是寫詩人剛正不阿的品性,表明了詩人不怕打擊、不畏風浪的精神。6.(2021·湖北宜昌·小升初真題)古詩文閱讀,完成小題。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1.“十五夜”指的是______節的夜晚,中國歷代有_________________的習俗。2.對這首詩中語句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句中的“地白”,是在描寫庭院中的地面在皎潔月光照射下,好像鋪上了一層霜雪。B.第二句“冷”字描寫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時也表現了作者獨在異鄉孤寂悵然的心境。C.第三句“人盡望”寫明月當空,庭院中明如白晝,各種景物、人都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D.詩的最后一句寫“秋思落誰家”,一個“落”字,用得十分妥帖新奇,給人以動的形象感覺,仿佛愁思在隨銀月的清輝,一起灑落人間。3.讀著這首詩,你還想起了哪些與明月、思鄉有關的詩句,請寫一句:【答案】1.中秋

賞月

2.C

3.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分析】1.本題考查字詞的理解。“十五夜”是指農歷八月十五的夜晚,也就是中秋節的夜晚。中國歷代有賞月的習俗。這首古詩的意思是: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霜雪那樣白,樹上的鴉雀停止了聒噪,進入了夢鄉。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濕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當空,人們都在賞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誰的一邊?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和友人的思念之情。2.本題考查詩句的理解。C項理解錯誤。“今夜月明人盡望”意為:今夜,明月當空,人們都在賞月。而不是各種景物、人都可以清楚清楚地看到。3.本題考查詩句的識記。與明月、思鄉有關的詩句有很多,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7.(2021·四川內江·小升初真題)閱讀兩首詩歌,完成練習。梅花(宋)王安石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卜算子·詠梅毛澤東風雪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1.這兩首詩歌贊美的對象都是____________,它最大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用一個四字詞語概括),這可以從“____________________”(《梅花》)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詠梅》)兩句中看出。2.我們喜歡予花以人的品性,蘭花具有下面哪種品性(

)A.出淤泥而不染 B.空谷幽放,香雅怡情 C.迎風斗霜,清幽隱逸3.下面事件中的人物,具有梅花一樣品質的是(

)A.負荊請罪的廉頗 B.英勇就義的李大釗 C.為人民服務的張思德【答案】1.梅花

不畏嚴寒

凌寒獨自開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2.B

3.B【分析】1.本題考查理解能力。從題目中就很明確寫作對象是“梅花”。從兩首詩中找出都有寫到的“凌寒獨自開”“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都寫出梅花不怕嚴寒。2.本題考查平時的學習積累。蘭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它色淡香清,常生于幽僻之處,空谷幽香、與世無爭,故常被看作是謙謙君子的象征。出淤泥而不染的是荷花。迎風斗霜,清幽隱逸的是梅花。3.本題考查人物形象理解。負荊請罪的廉頗表現的品質是知錯就改。英勇就義的李大釗表現的品質是奮不顧身、英勇戰斗、時刻牽掛國家興亡、時刻不忘人民疾苦并為之奮斗的精神和風范。為人民服務的張思德表現的品質是為人民服務。8.(2021·湖南婁底·小升初真題)古詩閱讀。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1.此詩的作者是__________,詩題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詩中補充詩句。這兩句采用_____________的寫法,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3.朗讀這首詩,我會想到“一花獨放不是春,_______________。”還可以讓我們想到朱熹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葉紹翁

作者游園未遇到助人,不能進去欣賞

2.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擬人

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時封鎖不住、禁錮不了的,它必能沖破任何束縛,蓬勃發展

3.百花齊放春滿園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分析】1.考查對常識的積累與識記。出自葉紹翁的《游園不值》,這首小詩寫詩人春日游園觀花的所見所感,寫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游園不值:作者游園未遇到助人,不能進去欣賞。2.考查對詩文的積累與識記。出自葉紹翁的《游園不值》,原文: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譯文: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他那愛惜的青苔,輕輕地敲柴門,久久沒有人來開。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你看,那兒有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墻頭來。“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運用了擬人的寫作手法,詩人從一枝盛開的紅杏花,領略到滿園熱鬧的春色,感受到滿天絢麗的春光,總算是不虛此行了。從而告訴我們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時封鎖不住、禁錮不了的,它必能沖破任何束縛,蓬勃發展的道理。3.考查對詩文的積累與識記。“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意思是:只有一支花朵開放,不能算是春天,只有百花齊放的時候,滿園都是春天。“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出自朱熹的《春日》,原文: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意思是: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9.(2021·河北石家莊·小升初真題)古詩閱讀。浣溪沙【宋】蘇軾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1.填空。(1)“___________”點明了詩人游玩的地點,“_____________”點明了當時的時間。(2)詞中“子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誰道人生無再少”運用了_________的修辭手法,這句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對這首詞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蕭蕭暮雨子規啼”一句寫黃昏時蕭蕭細雨中子規的啼叫聲,突出了環境的清幽、靜謐。B.“門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寫詞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無再少”,因此感嘆時光易逝、人生短暫。C.“休將白發唱黃雞”這是詞人不服老的宣言,也體現出他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格。【答案】1.蘄水清泉寺

杜鵑鳥

2.反問

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3.B【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詞作內容的理解。閱讀詞作分析可知,這首詞的意思是:游玩蘄水的清泉寺,寺廟在蘭溪的旁邊,溪水向西流淌。山腳下蘭草新抽的幼芽浸潤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得一塵不染,傍晚時分,細雨蕭蕭,布谷聲聲。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門前的溪水都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1)根據詞作的意思可知,“蘄水清泉寺”點明了詩人游玩的地點,“暮”字點明了當時的時間。(2)“蕭蕭暮雨子規啼”一句中“子規”又叫杜宇、杜鵑、催歸。指的是杜鵑鳥。它總是朝著北方鳴叫,六、七月嗚叫聲更甚,晝夜不止,發出的聲音極其哀切,猶如盼子回歸,所以叫杜鵑啼歸、這種鳥也叫子規。2.本題考查學生對詞句所用修辭手法及意思的理解。“誰道人生無再少”意思是: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這句話運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3.本題考查學生對詞作內容的理解。“蕭蕭暮雨子規啼”的意思是傍晚時分,細雨蕭蕭,布谷聲聲。詞句寫黃昏時蕭蕭細雨中子規的啼叫聲,突出了環境的清幽、靜謐。A選項說法正確。“門前流水尚能西”意思是門前的溪水都還能向西邊流淌!詞句寫出了詞人由西流的溪水,發出“誰道人生無再少”的感慨,體現了詩人自強不息的精神感及對生活、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B選項中“想到‘人生無再少’,因此感嘆時光易逝、人生短暫”說法錯誤。“休將白發唱黃雞”意思是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詞句是詞人不服老的宣言,也體現出他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格。10.(2021·全國·小升初真題)古詩閱讀理解。書湖陰先生壁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闊送青來。1.這首詩的作者是______代詩人______。2.“排”的意思是(

)A.排列。 B.推開窗。 C.推開門。3.根據古詩內容填空。(1)詩歌前兩句寫庭前優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陰先生居住環境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從側面烘托了主人湖陰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2)詩歌后兩句用“________”和“________”兩詞,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4.具體說一說,詩歌的后兩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答案】1.

王安石

2.C

3.干凈

香雅

清幽

高潔

護田

送青

4.詩人運用了對偶、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山水寫得富有情趣,突出了植物的翠綠與景致的優美。【分析】1.這道題考查學生對課文作者和所學著作的識記,如果記不清,學生需要在日常學習中加強復習鞏固。《書湖陰先生壁》是宋代詩人王安石的作品。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2.本題考查學生對詞義的理解和掌握情況。“排”的意思是推。“闥”的意思是小門。故“排闥”的意思是推開門。所以選C。3.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1)抓住關鍵詞“凈無苔”“花木成畦”“自栽”可以看出,“凈無苔”說明庭院之內連青苔也沒有,正表明無處不凈、無時不凈。“花木”是庭院內最引人注目的景物。因為品種繁多,所以詩人親自分畦栽種。這樣,“成畦”二字就并非僅僅交代花圃的整齊,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豐美,既整齊又不單調。據此可以概括出居住環境的干凈、香雅、清幽,側面烘托出主人的高潔。(2)詩歌后兩句中,“護”和“排”實際是用以描寫人物動作,因此“護田”和“送青”兩詞,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4.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句的能力。學生注意“一水”和“兩山”是相對的,詩人賦予了“山水”人的特點,因此后兩句運用來對偶和擬人的修辭手法。這樣寫的好處可從閱讀效果以及植物和景色的特點方面作答。從閱讀效果來看,“一水”對“兩山”,整齊美觀,音律和諧,且“護田”“送青”賦予山水以人的情感,化無情為有情。從景色特點來看,這樣寫突出了植物的翠綠與景致的優美。11.(2021·全國·小升初真題)古詩閱讀理解。雨過山村王建雨里雞鳴①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②浴蠶③去,閑看中庭④梔子花。注:①雞鳴:雞叫。②相喚:互相招呼。③浴蠶:指古時候將蠶種浸在鹽水中,用來選出優良的蠶種。④中庭:院子中間。1.解釋古詩題目的意思。2.閱讀古詩,選擇正確的答案。(填序號)(1)詩中“雞鳴”的原因是()A.天快亮了,公雞啼鳴。

B.雨天里,天色明暗交替,引起雞鳴。(2)詩中所寫的景色是()季。A.春

B.夏

C.秋

D.冬3.判斷。(對的打“√”,錯的打“×”)(1)前兩句通過對景物的描寫來表現山村的靜謐。()(2)第三句寫婦姑冒雨浴蠶,表現農家之忙。()(3)第四句通過寫花的“閑”來說明山村生活的閑適與懶散。()4.用自己的話寫出這首詩的意思。【答案】1.在雨天里路過山村。

2.B

A

3.√

×

4.雨中有一兩戶人家傳來雞鳴,小溪兩邊長滿翠竹,鄉村的小路穿過小溪,木板橋歪歪斜斜。村里的婦姑互相招呼著去浸洗蠶子,庭院中的梔子花因農人都忙著干活而無人欣賞。【分析】1.本題考查古詩題目的了解。雨過山村》是由唐代詩人王建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前兩句通過對景物的描來表達山村的靜謐。第三句寫婦女冒雨浴蠶,表現農家之忙。第四句通過對花的“閑”來反襯當地人的忙。全詩描繪了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村農忙圖景。“雨過山村”意思是在雨天里路過山村。2.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掌握。這首詩意思是:雨中傳來雞鳴,山村里依稀一兩戶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條板橋斜橫。婆媳相喚。一起去選蠶種。只有那梔子花開,獨自搖曳庭院中。(1)“雨里雞鳴一兩家”。詩的開頭就大有山村風味。這首先與“雞鳴”有關,“雞鳴桑樹顛”乃村居特征之一。在雨天,晦明交替似的天色,會誘得“雞鳴不已”。(2)第三句中,“雨過山村”四字,至此全都有了。詩人轉而寫到農事:“婦姑相喚浴蠶去”。“浴蠶”,指古時用鹽水選蠶種。據《周禮》“禁原蠶”注引《蠶書》:“蠶為龍精,月值大火(二月)則浴其種。”于此可見這是在仲春時分。3.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掌握。(1)題目敘述正確。雨中傳來雞鳴,山村里依稀一兩戶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條板橋斜橫。首句已顯出山村之“幽”,次句就由曲徑通幽的過程描寫,顯出山居的“深”來,并讓讀者隨詩句的向導,體驗了山行的趣味。在霏霏小雨中沿著斗折蛇行的小路一邊走,一邊聽那蕭蕭竹韻,潺潺溪聲,該有多稱心。不覺來到一座小橋跟前。這是木板搭成的“板橋”。(2)題目敘述正確。在這淳樸的山村里,婦姑相喚而行,顯得多么親切,作為同一家庭的成員,關系多么和睦,她們彼此招呼,似乎不肯落在他家之后。(3)題目敘述錯誤。田家少閑月,冒雨浴蠶,就把倍忙時節的農家氣氛表現得更加夠味。但詩人存心要錦上添花,揮灑妙筆寫下最后一句:“閑著中庭梔子花”。事實上就是沒有一個人“閑著”,但他偏不正面說,卻要從背面、側面落筆。用“閑”襯忙,通過梔子花之“閑”襯托人們都十分忙碌的情景,興味尤饒。4.本題考查古詩意思的理解。這首詩意思是:雨中傳來雞鳴,山村里依稀一兩戶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條板橋斜橫。婆媳相喚。一起去選蠶種。只有那梔子花開,獨自搖曳庭院中。12.(2021·全國·小升初真題)古詩閱讀理解。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1.李白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________詩人,因此他被稱為________。2.“又疑瑤臺鏡”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分別是________的意思,這兩句詩分別出自李白寫的《________》和《________》。3.李白的這首小詩寫的是他小時候對月亮的看法,詩人把月亮比作________和________,十分幼稚而可愛,語言質樸,比喻有趣。4.詩句“________________”這兩對詩借助神話傳說,表現了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特點。【答案】1.

浪漫主義

詩仙

2.懷疑好像

古朗月行

靜夜思

3.

白玉盤

瑤臺鏡4.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分析】1.本題考查了學生文學常識,文學常識廣義指涵蓋文化的各種問題。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學中的地理,歷史各種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們眾所周知的文學習慣。答題的關鍵是熟知文學常識,根據課文和自己的積累作答。通過學過的課文與積累的知識可知,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2.本題考查了學生字詞解釋與古詩的識記能力。完成此類題目,需要結合相關詩句語境判斷字詞釋義即可。“又疑瑤臺鏡”詩句意思是:又懷疑是瑤臺仙人的明境,“疑”是“懷疑”的意思。詩句出自李白的《古朗月行》。“疑是地上霜”詩句意思是: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疑”是“好像”的意思。詩句出自李白的《靜夜思》。3.本題考查了學生賞析修辭手法的能力。完成此類題目需要結合詩中具體內容作答。通過朗讀全詩,從詩句“呼作白玉盤”與“又疑瑤臺鏡”可知這是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詩人把月亮比作“白玉盤”和“瑤臺鏡”,十分幼稚而可愛,語言質樸,比喻有趣。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句內容的能力。完成此類題目不難,可在詩中找到與之對應的句子。通過朗讀本詩可知,“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借助古代神話說,寫出了月中有仙人、桂樹、白兔。當月亮初升的時候,先看見仙人的兩只腳,而后逐漸看見仙人和桂樹的全形,看見一輪圓月,看見月中白兔在搗藥。詩人運用這一神話傳說,寫出了月亮初生時逐漸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表現了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特點。13.(2020·四川成都·小升初真題)詩歌鑒賞。田園四時雜興①[宋]范成大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②飛。春暮西園[明]高啟綠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里過。知是人家花落盡,菜畦今日蝶來多。【注釋】①本詩描寫的是江南農歷四月農忙時節的情景。②蛺(jiá)蝶:均蝶。1.通過“梅子金黃”“杏子肥”“_________”等詞語,寫出了江南農村初夏的景象;高詩中“__________”三字,凸顯了暮春季節的特點。2.兩首詩的后兩句都運用了襯托手法,請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菜花稀(或“麥花雪白”)

花落盡

2.以蜻蜓蝴蝶紛飛、少見閑人襯托村中的安靜,也從側面透露出初夏農事繁忙、農民早出晚歸的情況;高詩用“花落盡”“蝶來多”襯托菜花盛開的情景,表現了西園的勃勃生機和盎然情趣。【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和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從詩句中理解內容,從而感悟詩歌的主題。從詩句中找出能反映初夏季節特征的景物,如“梅子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滿晴波”“花落盡”。2.本小題考查學生對詩句的賞析能力。詩的第三句,從側面寫出了農民勞動的情況:初夏農事正忙,農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后兩句寫出晝長人稀,蜓飛蝶舞,以動襯靜。高詩運用對比,將“人家花落盡”與“菜畦蝶來多”相比,盡管春花落盡,且看那蝴蝶輕輕飛舞。描繪出落花之后,生機猶存的美好景象。14.(2020·四川成都·小升初真題)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完成后面的問題。桑茶坑道中[宋]楊萬里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1.從形式上看,這首詩屬于________,押韻________,韻腳有________。2.展開想象,用生動的語言將詩歌一二句所描述的畫面表現出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曾經學過或者背誦過不少楊萬里寫的詩吧,試著默寫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