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13(J)∕T 265-2018 鋼筋桁架混凝土復合保溫系統應用技術規程(2024年版)_第1頁
(高清版)DB13(J)∕T 265-2018 鋼筋桁架混凝土復合保溫系統應用技術規程(2024年版)_第2頁
(高清版)DB13(J)∕T 265-2018 鋼筋桁架混凝土復合保溫系統應用技術規程(2024年版)_第3頁
(高清版)DB13(J)∕T 265-2018 鋼筋桁架混凝土復合保溫系統應用技術規程(2024年版)_第4頁
(高清版)DB13(J)∕T 265-2018 鋼筋桁架混凝土復合保溫系統應用技術規程(2024年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根據現行國家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和《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發布<2022年度河北省工程建設標準(標準設計)復審結果>的通知》(冀建節科〔2023〕1號)的要求,由河北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會同有關單位修訂而成。主要修訂內容:增加了外墻防水要求,明確了防護層混凝土材料要求,規范了保溫材料綜合修正系數,補充了定期檢查維護等要求。本規程共分7章,主要技術內容包括:1.總則;2.術語;3.基本規定;4.材料;5.設計;6.施工;7.質量驗收。鋼筋桁架復合保溫墻體結構等內容涉及專利。涉及專利的具體技術問題,使用者可直接與專利持有人協商處理。本規程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本規程由河北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由河北省綠色建筑推廣與建設工程標準編制中心負責管理。在執行本規程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寄送至河北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石家莊市建設南大街83號,郵編050011)。本規程主編單位、參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和審查人員名單:主編單位:河北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安能綠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參編單位: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大成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蔣義平曹瑞崢葉武平王彥革張學勇習朝位高漢章胡悅民李倩王磊劉衛紅曹立強岳欣張衛全句德勝魏雋李智劉登輝申愛建杜娟張振強審查人員:徐志欣王振宗張利新郝貴強劇元峰劉強趙會超 2術語 23基本規定 44材料 84.1混凝土 4.2鋼筋 84.3保溫板 5設計 5.1一般規定 5.2結構設計 5.3構造措施 5.4節能設計 6施工 6.1一般規定 6.2施工準備 6.3復合保溫板入場及安裝 6.4模板工程 306.5混凝土施工 216.6施工安全 227質量驗收 247.1一般規定 247.2主控項目 267.3一般項目 297.4工程驗收 32本規程用詞說明 34引用標準名錄 35附:條文說明 381GeneralProvisions 2Terms 23BasicRequirements 44Materials 8 4.3ThermalInsulat 5Design 5.3ConstructionM 6Construction 6.1GeneralRequirements 6.2ConstructionP 6.3CompositeInsulationBoardAdmission&In 20 21 227QualityAcceptance 24 24 26 29 32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fication 34ListofQuotedStandards 35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381.0.1為規范鋼筋桁架混凝土復合保溫系統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做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保證工程質量,制定本規程。1.0.2本規程適用于河北省抗震設防烈度不大于8度和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的新建、擴建的民用建筑中采用鋼筋桁架混凝土復合保溫系統的外墻保溫工程的設計、施工和質量驗收。1.0.3鋼筋桁架混凝土復合保溫系統的應用除應符合本規程外,尚應符合國家及河北省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2.0.1鋼筋桁架混凝土復合保溫系統steelbartrussconcretecompositethermalinsulationsystem以內置鋼筋桁架復合保溫板作為保溫層,兩側同時澆筑混凝土而形成一體的自保溫墻體,為鋼筋桁架混凝土復合保溫系統,簡稱復合保溫系統。該墻體按結構受力方式不同分為復合剪力墻和復合填充墻。2.0.2鋼筋桁架復合保溫板steelbartrusscompositethermalinsulationwallboard保溫板與預埋V形桁架腹筋整體發泡成型并與單側鋼筋網焊接,或采用在保溫板上進行插筋制作并與兩側鋼筋網焊接,而形成的空間網架保溫板,為鋼筋桁架復合保溫板,簡稱復合保溫板。復合保溫板根據桁架腹筋的不同構造形式分為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共四種類型,其中Ⅰ型和Ⅱ型采用V形桁架腹筋,Ⅲ型、Ⅳ型采用梯形桁架腹筋。2.0.3復合剪力墻compositeshearwall在復合保溫板兩側澆筑混凝土形成的兼結構受力與保溫節能于一體的復合墻體。復合剪力墻按采用Ⅰ型、Ⅱ型、Ⅲ型復合保溫板的不同而分2.0.4復合填充墻compositefillerwall在復合保溫板兩側澆筑50mm~70mm厚混凝土形成的兼構件自承重與保溫節能于一體的復合墻體。復合填充墻采用Ⅳ型復合保溫板。2.0.5結構層Structurelayer復合剪力墻中處于保溫層室內側,主要起結構構件作用的鋼筋混凝土層。2.0.6構造層protectivestructurelayer復合剪力墻中處于保溫層室外側,以及復合填充墻兩側,主要起防護作用的鋼筋混凝土層。2.0.7鋼筋桁架以V形鋼筋作為腹桿、以縱向鋼筋為弦桿,V形腹桿開口端與鋼筋網焊接,或以梯形腰邊鋼筋作為腹桿、腹桿兩端均與鋼絲網焊接,而形成的能夠承受一定荷載的空間桁架結構。2.0.8自密實混凝土Self-compactedconcrete具有高流動性、均勻性和穩定性,澆筑時無需外力振搗,能夠在自重作用下流動并充滿模板的混凝土。43.0.1復合剪力墻的基本構造應符合表3.0.1的規定。外飾面層①透氣型防水層②層層③抗裂系統基本構造基層墻體⑥構造示意圖防護層④保溫層⑤見單項工程設計見單項工程設計5mm抗裂砂漿,壓入一層玻纖網50mm厚現澆鋼筋混凝土模塑聚苯板石墨聚苯板擠塑板石墨擠塑板現澆鋼筋混凝土1復合剪力墻(Ⅰ型)適用于高層剪力墻結構建筑,剪力墻內設置雙層受力鋼筋。采用V形桁架腹筋,并用拉結筋與剪力墻內主筋拉結。其基本構造應符合圖3.0.1-1的要求。構造層保溫層結構層拉結筋室外室內復合保溫板(Ⅰ型)(a、b、c分別為構造層、保溫層、結構層厚度)2復合剪力墻(Ⅱ型)適用于多層建筑(八層及以下),剪力墻內設置單層受力鋼筋,采用V形桁架腹筋。其基本構造應符室外室內室外構造層保溫層結構層復合保溫板(Ⅱ型)(a、b、c分別為構造層、保溫層、結構層厚度)3復合剪力墻(Ⅲ型)適用于多層建筑(三層及以下),剪力墻內設置單層受力鋼筋,采用梯形鋼筋桁架腹筋。其基本構造應符合圖3.0.1-3的要求。室外室內室外構造層保溫層結構層復合保溫板(Ⅲ型)圖3.0.1-3復合剪力墻(Ⅲ型)構造示意(a、b、c分別為構造層、保溫層、結構層厚度)3.0.2復合填充墻采用梯形鋼筋桁架腹筋。其基本構造應符合圖3.0.2的要求。室外室內構造層保溫層結構層復合保溫板(Ⅳ型)6(a、b、c分別為構造層、保溫層、構造層厚度)3.0.3復合保溫系統及與主體結構連結構件的設計使用年限應滿足設計要求。3.0.4構造層及其與結構層應可靠連結,應能適應基層墻體的正常變形而不產生裂縫或空鼓,應能承受自重、風荷載和室外氣候的長期反復作用且不產生有害的變形和破壞;在正常使用中或設防地震發生時不應發生脫落。3.0.5復合保溫系統外側防護層宜采用自密實混凝土,結構層和防護層同時澆筑,并采取必要技術措施,保證保溫板不發生位移。當采用其他類型混凝土時,應有可靠措施保證防護層的澆筑密實。復合保溫板V形桁架腹筋伸入結構層時,應通過鋼筋拉鉤與剪力墻混凝土中鋼筋網進行拉結。3.0.6復合保溫系統的結構設計及安全性、熱工性能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結構通用規范》GB55008、《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的要求。3.0.7復合保溫系統應具有防火及阻絕火勢蔓延的能力,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的相關規定。3.0.8復合保溫系統的空氣隔聲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50118的相關規定。3.0.9復合保溫系統的外飾面層宜采用涂料飾面,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標準》GB50210的相關規73.0.10復合保溫系統應具有防止水滲透性能。3.0.11在正確使用和正常維護的條件下,復合保溫系統設計工作年限不應少于50年。3.0.12復合保溫系統施工質量控制及質量驗收要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與市政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通用規范》GB55032的相關規定。3.0.13保溫材料的檢測報告應滿足下列要求:1保溫芯材檢測必須滿足陳化期要求;2保溫芯材檢測報告必須為抽樣檢測;3檢測報告的各項指標應為同一批次的材料、在同一份檢測報告中體現。3.0.14復合保溫系統應定期檢查,出現滲漏、破損、脫落現象時,應進行修復。3.0.15復合保溫系統性能指標應符合表3.0.15的規定。項目單位性能要求試驗方法耐候性MPa無空鼓、剝落或脫落、開裂等破壞,無滲水裂縫;系統拉伸粘結強度不小于0.10JGJ144耐凍融性MPa80次凍融循環后,系統無空鼓、脫落、無可見裂縫;拉伸粘結強度不小于0.10耐火極限hGB/T997884.1混凝土4.1.1復合保溫系統的混凝土力學性能指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且鋼筋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5,抗震等級不低于二級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4.1.2復合保溫系統外側防護層宜采用自密實混凝土,入模工作性能要求按表4.1.2的規定,原材料要求、配合比設計及試驗方法應按現行行業標準《自密實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T283的規定執行。當采用普通混凝土時,應進行配合比設計,采取可靠的技術措施保證防護層混凝土均勻密實,并應滿足防護層相關性能要求。自密實性能性能指標重要性性能等級技術要求填充性坍落擴展度(mm)控制指標SF3760~850擴展時間T500(s)抗離析性離析率(%)SR2≤15間隙通過性坍落擴展度與J環擴展度差值(mm)可選指標PA20≤PA2≤254.2鋼筋4.2.1復合保溫系統中的鋼筋采取現場綁扎時,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4.2.2復合保溫板中焊接鋼筋網的材質應符合《鋼筋焊接網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114的有關規定,鋼筋焊接網的規格和性能應符合表4.2.2的規定:鋼筋直徑(mm)34網格尺寸(mm)50×50100×100間距允許偏差(mm)焊點抗剪力要求(N)7501320焊點開焊數量/總數量≤1%,且最外側鋼筋不允許開焊4.2.3復合保溫板中桁架腹筋應采用不銹鋼絲。不銹鋼絲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焊接用不銹鋼絲》YB/T5092的規定,且混凝土中酸溶性氯離子含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桁架腹筋焊接應符合表4.2.3的規定。鋼筋直徑(mm)34鋼筋間距或數量V形鋼筋桁架V形腹筋—沿桁架方向間距100mm與腹筋垂直的縱向筋3根或5根—梯形腹筋≥80個/m2—間距允許偏差(mm)焊點抗剪力要求(N)750焊點開焊數量/總數量≤1%4.3保溫板4.3.1復合保溫板中保溫節能材料可采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石墨聚苯乙烯泡沫板、擠塑聚苯乙烯泡沫板、聚氨酯硬泡保溫板。保溫板應六面或多面噴涂水泥基聚合物砂漿包覆,保溫板的厚度應符合現行國家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規定。4.3.2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性能指標應符合表4.3.2的要求。項目性能指標試驗方法EPS石墨EPS表觀密度(Kg/m3)20~22按照GB/T10801.1相關規定執行導熱系數[W/(m·K)]≤0.037≤0.032壓縮強度(MPa)≥0.10吸水率(%)≤3.0≤4.5尺寸穩定性(%)1(70±2)℃下48h≤0.32(70±2)℃、(90±5)%RH下48h≤0.5彎曲變形(mm)剪切強度(kPa)—≥100JC/T2441氧指數GB8624燃燒性能等級B1級注:1尺寸穩定性中的試驗條件有2種,第1種必選;第2種可選,用于高濕、高溫氣候條件;2模塑聚苯板和石墨聚苯板在工程應用前,宜在自然條件下陳化42d,或在溫度(60±5)℃環境中陳化5d。4.3.3擠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性能指標應符合表4.3.3的要求。項目普通擠塑XPS石墨擠塑XPS試驗方法表觀密度(Kg/m3)30~35按照GB/T10801.2相關規定執行導熱系數[W/(m·K)]≤0.030≤0.024壓縮強度(MPa)≥0.20吸水率(%)≤1.5≤3.5尺寸穩定性(%)≤1.2彎曲變形(mm)氧指數GB/T2406燃燒性能等級B1級GB8624注:1擠塑聚苯板和石墨擠塑板產品不得摻加非本廠擠塑板產品的回收料,在出廠前應雙面去皮或雙面開槽;2擠塑聚苯板和石墨擠塑板在工程應用前,應在自然條件下陳化不少于284.3.4聚氨酯硬泡保溫板性能指標應符合表4.3.4的要求。項目性能指標試驗方法表觀密度(Kg/m3)按照GB/T21558相關規定執行導熱系數[W/(m·K)]≤0.024壓縮強度(MPa)≥0.15吸水率(%)≤3.0≤3.5尺寸穩定性(%)≤2.0氧指數燃燒性能等級B1級彎曲變形(mm)≥6.5注:在工程應用前,應在自然條件下陳化不少于28d;5.1一般規定5.1.1復合剪力墻可用于剪力墻結構體系、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體系等。5.1.2應用復合剪力墻的房屋建筑,其抗震設防類別和相應的抗震設防標準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確定。根據設防類別、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級,其抗震等級按《建筑與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規范》GB55002、《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和《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的規定執行,并應符合相應的計算和構造措施要求。5.1.3應用復合剪力墻的房屋建筑,其外墻保溫系統在重力荷載、風荷載、地震作用、溫度作用和主體結構正常變形影響下,應具有安全性,并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工程結構通用規范》GB55001、《建筑與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規范》GB55002、《混凝土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和《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的有關規定。5.1.4復合填充墻的布置應避免使結構形成剛度和強度分布上的突變;與主體結構應有可靠拉結,并能適應主體結構不同方向的層間位移。5.1.5復合剪力墻系統外墻防水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與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規范》GB55030和《建筑外墻防水技術規程》JGJ/T235的規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做好密封和防水構造處理,重要部位應有詳圖。2水平出挑部位以及延伸至地面以下的部位應做防水處理。3在外保溫系統上安裝的設備或管道應固定于主體結構上,并應采取密封和防水措施。5.1.6復合剪力墻系統的外飾面涂料應采用防水透氣性涂料,其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要求。5.2結構設計5.2.1復合剪力墻結構在承載力計算和穩定驗算時,墻體計算截面厚度僅取結構層混凝土截面厚度。內力分析和截面設計時的計算模型、假定和控制參數等除滿足本規程相關規定外,均應按普通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的相關規定執行。5.2.2復合剪力墻結構計算時,可采取周期折減的方法考慮構造層混凝土對整體結構剛度的影響,周期折減系數宜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按0.75~0.90選用。5.2.3復合剪力墻宜用于建筑物地上部分的外墻、不采暖樓梯間墻、電梯間墻、分戶墻等有保溫隔熱、隔聲要求部位的墻體,其余豎向承重構件可采用普通剪力墻、短肢剪力墻等。對于分隔防火分區的防火墻可采用實體混凝土墻或其它滿足建筑防火規范要求的實體墻。5.2.4復合剪力墻兩端和洞口兩側應按國家現行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和《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的規定設置邊緣構件,且邊緣構件應位于保溫層內側。1當結構層厚度小于160mm時,邊緣構件設置位置應符合圖5.2.4-1。c(a)暗柱(b)角柱(c)翼柱(圖中c為結構層厚度)2復合填充墻和抗震墻結構中建筑高度不大于24m、抗震等級為四級、軸壓比小于0.3的復合剪力墻,洞口兩側可設置構造加強邊框,如圖5.2.4-2所示。5.2.5與復合剪力墻連接的同一平面內的填充墻宜采用復合填充墻,如圖5.2.5所示。室外室外室外結構層室內(結構層室內(a)與主墻體同厚結構層室內(b)與主墻體不同厚5.3構造措施5.3.1復合剪力墻結構伸縮縫最大間距應按照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中相關規定執行。5.3.2鋼筋焊接網的保護層最小厚度,應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相關規定基礎上增加5mm。5.3.3構造層鋼筋配筋率不應小于0.25%,鋼筋直徑不應小于3mm,網格尺寸符合本規程表4.2.2的規定。5.3.4復合剪力墻應層間在樓板、屋面板處設置混凝土構造挑板,高度同樓板厚度,挑板挑至防護層厚度的4/5處,構造挑板端部設置燃燒性能等級為A級材料的隔熱措施,具體做法由工程設計確定。5.3.5構造層應設置豎向防裂引導縫,其最大間距不宜大于15m。構造層防裂引導縫宜設在主體墻與填充墻的交接部位,且不得影響建筑外觀設計。引導縫寬度不應大于10mm,深度不應大于20mm且不得大于鋼筋焊網保護層厚度。引導縫可切割混凝土后用外墻填縫膠填實,也可澆筑混凝土前在該位置放置橡膠止水帶。5.4節能設計5.4.1復合保溫系統的建筑節能設計和熱工計算應符合下列規1門窗框外側洞口四周、女兒墻、封閉陽臺以及出挑構件等熱橋部位應采用相應安全可靠的保溫措施。2保溫層及熱橋部位的內表面溫度應高于室內空氣設計溫度、濕度條件下的露點溫度,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GB55015、《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和現行河北省地方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185的有關要求。5.4.2保溫系統端部保溫板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30mm,經驗算可能出現冷凝時應進行保溫處理。5.4.3熱工設計時應考慮連接構造及施工過程中對保溫板壓縮的影響,圍護結構和保溫材料綜合導熱修正系數不應小于1.20或經試驗的方法確定。5.4.5復合剪力墻端部保溫板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30mm,可能出現冷凝時應進行二次保溫處理,保溫層的搭接長度不宜小于50mm(圖5.4.5)。(a)門窗位于結構層(b)門窗位于保溫層6.1一般規定6.1.1復合保溫系統的施工除應符合本規程的要求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結構通用規范》GB55008、《建筑與市政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通用規范》GB55032、《施工腳手架通用規范》GB5502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的有關規定,模板、腳手架等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應能承受澆筑混凝土的自重、側壓力和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荷載。6.1.2復合保溫系統工程的施工企業應具備相應的資質,且應建立完善的技術、質量、安全管理保證體系、施工質量控制和檢驗制度。6.1.3施工單位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中應包括詳盡的復合保溫系統專項施工技術方案,并經審查批準。專項施工技術方案中應包括復合保溫系統各相關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順序和質量、安全的控制措施。6.1.4施工單位應進行技術交底和必要的實際操作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6.1.5施工工序應按照以下流程進行:排板設計→板備料、進場→綁扎鋼筋、安裝墊塊→安裝復合保溫板→綁扎附加鋼筋→安裝墊塊→敷設管線→安裝內外模板及支架→混凝土澆筑、養護→模板拆除及混凝土養護→對拉螺栓貫通孔封堵→防裂引導縫設置→熱橋部位處理→防水層施工→飾面層施工。6.1.6施工質量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1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應進行現場檢驗。對涉及安全、節能、環境保護和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要材料、產品,應按照各專業工程施工規范、驗收規范和設計文件等規定進行復驗,并應經監理工程師檢查認可;2各施工工序應按施工技術標準進行質量控制,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經施工單位自檢符合規定后,才能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各專業工種之間的相關施工工序應進行交接檢驗并記錄。6.1.7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可按相關專業驗收規范的規定適當調整抽樣復驗、試驗數量,調整后的抽樣復驗、試驗方案應由施工單位編制,并報監理機構審核確認。1同一項目中由相同施工單位施工的多個單位工程,使用同一生產廠家的同品種、同規格、同批次的材料、構配件;2同一施工單位在現場加工的成品、半成品、構配件用于同一項目中的多個單位工程;3在同一項目中,針對同一抽樣對象已有檢驗成果可以重復利用。6.1.8防水層施工應按照現行行業標準《建筑外墻防水工程技術規程》JGJ/T235的做法施工。6.1.9涂料飾面層應按照現行行業標準《保溫防火復合板應用技術規程》JGJ/T350的做法施工。6.2施工準備6.2.1施工前的施工現場水、電、路暢通,地基處理達到設計要6.2.2施工企業除應進行普通材料的準備外,還應對以下材料進行準備:1確定混凝土的原材料后進行配合比設計及試配工作,并經檢測其強度及工作性能達到設計要求和本規程相關規定;2確定復合保溫板、專用墊塊等特殊部品的生產單位和供應計劃。6.2.3施工現場除應滿足正常的場地準備外,還應留設復合保溫板存放或墊塊制作場地。場地宜設在吊裝設備工作范圍之內,面積應滿足施工現場的進度要求,且應進行平整、硬化及排水措施。塔吊、復合保溫板吊籃等專用機具準備齊全且工作正常。6.3復合保溫板入場及安裝6.3.1復合保溫板應按設計要求實行定制生產。6.3.2復合保溫板應提前編號,詳細表述所在樓層、單元等具體位置信息。該編號應同時標注在復合保溫板顯著位置和施工圖中對應位置。6.3.3復合保溫板應根據施工進度提前進場。裝卸時嚴禁摔震、踩踏,存放時宜按使用順序斜立式靠放在存放架兩側。存放時間較長時應作好防雨、防潮、防風、防火的措施。6.3.4復合保溫板入場后,應根據本規程相關規定及設計要求按檢驗批進行復檢。6.3.5復合保溫板安裝前,施工平面應逐層引測墻身、洞口等的垂直和水平控制線;豎向搭接的附加綁扎鋼筋或焊接鋼筋、邊緣構件及墻身等普通鋼筋綁扎完畢;混凝土強度達到施工許可條件;對柱、墻身的普通豎向受力鋼筋進行糾偏。6.3.6復合保溫板的垂直運輸應按順序采用吊籃集中吊裝。6.3.7復合保溫板的安裝應按逐間封閉、順序連接的方式進行,就位后應及時按設計要求用附加鋼筋與邊緣構件鋼筋進行連接固6.3.8復合保溫板安裝完成后,應將保溫板安裝拼縫進行封縫處理,宜用聚氨酯等材料現場進行發泡處理。6.3.9復合保溫板固定后方可進行墻身內的管線、電箱及預埋件的敷設和安裝。6.4模板工程6.4.1復合保溫系統模板設計時,模板側壓力計算應按照混凝土為液態進行。6.4.2復合保溫系統的模板宜采用鋼、竹(木)膠合板等大型模板制作。6.4.3復合保溫系統的模板工程應按照剪力墻結構大模板普通混凝土施工工藝標準進行。6.4.4模板定位鋼筋兩端可夾套帶止水環的塑料封帽。6.4.5復合保溫系統的模板上穿墻螺栓孔應由室內側向室外側打孔,室外側模板底部應留設清掃口,在穿墻螺栓固定后保溫板碎塊清掃干凈后進行封堵。6.4.6安裝和拆除內、外側模板及支架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施工腳手架通用規范》GB5502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的有關要求。6.5混凝土施工6.5.1混凝土入模前,應對其工作性能進行檢測,合格后方可澆6.5.2復合保溫系統的混凝土泵送施工應符合《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JGJ/T10的規定6.5.3復合保溫系統的混凝土應嚴格控制粗骨料粒徑,初次澆筑前應對泵車及混凝土輸送管道進行清洗,澆筑時應在泵車進料口設置篩網。6.5.4復合保溫系統的混凝土澆筑點應設置在墻體相交部位的邊緣構件處。6.5.5復合保溫系統保護層模板的上口應設置漏斗或擋板,禁止混凝土自輸送管口下落后直接落入模板內。6.5.6復合保溫系統混凝土澆筑時,任一截面處保溫板兩側混凝土的液面高差不應大于300mm。6.5.7同一澆筑點宜采用推移式連續澆筑,在多個澆筑點之間切換時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澆筑次層混凝土。6.5.8復合保溫系統采用自密實混凝土進行澆筑時,應先澆筑其他部位普通混凝土構件,然后再澆筑自密實混凝土構件。普通混凝土與自密實混凝土的交接部位應設在垂直于復合剪力墻的邊緣構件外側。6.5.9復合保溫系統進行自密實混凝土澆筑時,嚴禁將振搗棒插入模板內振搗,可采用振搗棒在模板上沿、外側部位進行點振或用皮錘敲擊等方式進行輔助振搗。6.5.10模板拆除后,應立即采取養護措施,養護時間不得少于6.5.11外墻裝飾層施工前應對螺栓孔進行封堵。封堵螺栓孔應先填入與保溫板等厚的保溫材料,再用干硬性砂漿或細石混凝土將孔洞兩端填實,并在外表面涂刷防水涂層。6.6施工安全6.6.1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環境管理、衛生管理必須嚴格執行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與市政施工現場安全衛生與職業健康通用規范》GB55034的有關規定。施工人員應遵守施工現場各項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管理制度,服從現場的統一管理,進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施工現場嚴禁上下拋扔工具等物品。6.6.2復合保溫系統的施工應滿足以下消防安全的要求:1施工現場復合保溫板的存放不宜大于1層的用量且遠離火源,存放時間較長時,應采用不燃物進行覆蓋或噴涂防火界面劑;2復合保溫板安裝開始后,施工操作面嚴禁電焊等明火作業;3復合保溫板固定后應及時進行模板支設和混凝土澆筑;4復合保溫板的存放場地和施工操作面應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7.1一般規定7.1.1復合保溫系統工程質量驗收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通用規范》GB55008、《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GB55015、《建筑環境通用規范》GB55016、《建筑與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規范》GB55030、《建筑與市政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通用規范》GB5503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標準》GB50210、《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4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的相關要求。7.1.2復合保溫系統工程驗收的分部工程、分項工程、檢驗批劃分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與市政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通用規范》GB55032、《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411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的有關規定執行。內置凹型保溫系統工程檢驗批分項工程質量合格,應符合下列規定:1主控項目應全部合格;2一般項目應合格。當采用計數檢驗時,至少應90%以上的檢查點合格,且其余檢查點不得有嚴重缺陷;3應具有完整的施工方案和質量檢查記錄;4分項工程所含的檢驗批均應合格。7.1.3對復合保溫系統分部工程的質量驗收,應在各分項工程驗收合格的基礎上,進行質量驗收和記錄檢查。7.1.4復合保溫系統工程施工質量應按下列要求進行驗收:1工程質量驗收均應在施工單位自檢合格的基礎上進行;2參加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各方人員應具備相應的資格;3檢驗批的質量應按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驗收;4對涉及結構安全、節能、環境保護和主要使用功能的試塊、試件及材料,應在進場時或施工中按規定進行見證檢驗;5隱蔽工程在隱蔽前應由施工單位通知監理機構進行驗收,并應形成驗收文件,驗收合格后方可繼續施工;6對涉及結構安全、節能、環境保護和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應在驗收前按規定進行抽樣檢驗;7工程的觀感質量應由驗收人員現場檢查,并應共同確認。7.1.5復合保溫系統工程施工質量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規定:1符合工程設計文件的要求;2符合本規程及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等相關專業驗收規范的規定。7.1.6分項工程的質量批驗收應在所含檢驗批記錄完整、驗收合格的基礎上進行。7.1.7檢驗批的質量驗收應包括下列內容:1實物檢查對進場原材料、復合保溫板進場檢查和復驗,應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檢查、抽樣方案執行;對混凝土強度、鋼筋綁扎等工序的過程質量檢查,應按國家現行有關標準和本規程規定的抽樣檢驗方案執行;本規程中采用計數檢驗的項目,按抽查總點數的合格點率進行檢查。2資料檢查應檢查原材料、復合保溫板的產品合格證及進場復驗報告、施工過程中重要工序的自檢和交接檢記錄、抽樣檢驗報告、見證檢測報告、隱蔽工程驗收記錄等。7.1.8復合保溫墻體子分部工程的質量驗收及驗收記錄、驗收程序和組織應符合本規程及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411、《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的有關規定要求。7.1.9在復合保溫系統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復合保溫系統子分部工程中的墻體鋼筋工程、桁架鋼筋工程、墻體模板工程及墻體結構層混凝土澆筑工程可根據施工方法并入主體結構分部工程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分項工程中,其質量驗收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的有關規定執行。7.1.10復合保溫系統現澆混凝土采用自密實混凝土時,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自密實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T283的要求。7.1.11復合保溫系統的現澆混凝土摻加外加劑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119的要求。7.2主控項目7.2.1復合保溫系統所采用的材料、構配件的品種、規格及性能應符合設計和現行國家相關標準要求。7.2.2復合保溫板安裝時,基礎或樓板的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在混凝土強度不低于10N/mm2或具有足夠的支撐時方可進行安裝。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檢查施工記錄。7.2.3復合保溫板安裝時,基礎或樓板處與復合保溫板豎向連接的附加鋼筋的預留滿足設計及本規程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7.2.4復合保溫板入場時,應具備原材料合格證、產品合格證等質量證明文件。檢查數量:按進場批次檢查。檢驗方法:檢查原材料合格證、產品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和材料性能檢驗報告。7.2.5復合保溫板應在明顯部位標明編號所處位置等信息。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7.2.6復合保溫板安裝前,應按檢驗批對構造層的鋼筋網片、連接構造層與結構層的桁架鋼筋力學性能及保溫板性能進行抽樣復檢。檢查數量:同規格復合保溫板每5000m2,且持續供貨時間不超過3個月為一個檢驗批。同規格復合保溫板是指鋼筋焊接網、腹筋規格均相同的復合保溫板。檢驗方法:力學性能復檢應包括鋼筋焊接網焊點的拉伸試驗和鋼筋焊接網與腹筋焊點的抗剪試驗。每檢驗批中各規格鋼筋焊接網各取縱、橫向拉伸試件1個;腹筋與各規格鋼筋焊接網焊點的抗剪試件各1組,每組3個,抗剪試件宜在工廠同條件生產工藝下加工。試件要求及試驗方法應按現行行業標準《鋼筋焊接網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114的相關規定執行。試驗結果應符合下列規定:1拉伸試件的試驗結果應不小于鋼筋抗拉強度標準值fyk。2每組抗剪試件試驗結果的平均值不應小于腹筋規定屈服力值的0.3倍。保溫板的厚度、壓縮強度、導熱系數、氧指數或燃燒性能應按國家相關標準試驗,并滿足本規程及工程設計的相關規定。7.2.7復合保溫板上保溫板兩側專用墊塊安裝滿足本規程相關規檢查數量:同一檢驗批內抽檢不少于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塊。檢驗方法:觀察。7.2.8混凝土澆筑前,實測坍落擴展度和擴展時間應符合設計要求及相關標準規定,混凝土拌合物不得出現外沿泌漿和中心骨料堆積現象。檢查數量: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每100m3取樣一次,每工作臺班不足100m3時取樣不得少于一次。檢驗方法:觀察,現場量測。7.2.9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查數量:檢查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在澆筑地點隨機抽取,且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每100m3取樣一次,每工作臺班不足100m3時取樣不得少于一次。檢查方法:檢查施工記錄及試件強度試驗報告。7.2.10混凝土運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試件不應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應連續澆筑,并應在底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上一層混凝土澆筑完畢。當底層混凝土初凝后澆筑上一層混凝土時,應按施工技術方案中對施工縫的要求進行處理。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施工記錄。7.2.11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在6h以內及時采用覆蓋、薄膜保濕、噴涂或涂刷養護劑等養護措施,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施工記。7.2.12構造層混凝土的外觀質量不應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中規定的嚴重缺陷。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技術處理方案。7.3一般項目7.3.1與復合保溫板相鄰的綁扎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偏差應符合表7.3.1的規定。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應抽檢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表7.3.1綁扎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允構件名稱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邊緣構件、柱0,+10鋼尺檢查墻0,+5鋼尺檢查7.3.2復合保溫板的表觀質量應符合表7.3.2的規定。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應抽檢鋼筋桁架復合保溫板數量的10%,且不少于3塊。檢驗方法:觀察。項目要求鋼筋焊接網平整,無明顯翹曲、變形,漏焊、脫焊點每平方米不應超過1%鋼筋桁架鋼筋桁架與鋼筋網的焊接點脫焊點沿桁架方向不超過1個桁架腹筋“V”形鋼絲直徑4mm,桁架間距500mm,V形筋沿桁架方向間距100mm,腹筋表面防腐涂層應均勻、光滑、連續,無目視可分辨的小孔、裂縫、脫皮及其它有害缺陷梯形鋼絲直徑3mm,數量不少于80個/m2,腹筋表面防腐涂層應均勻、光滑、連續,無目視可分辨的小孔、裂縫、脫皮及其它有害缺陷保溫板無破損、掉角,拼接處拼接牢固內置塑料墊塊(若有)排列規律、均勻,與鋼筋焊接網連接牢固、不松動7.3.3復合保溫板的尺寸偏差應符合表7.3.3的規定。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應抽檢復合保溫板數量的10%,且不少于3塊。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頻率檢驗方法長度、寬度±10和規定尺寸±0.5%的較大值長、寬各取3個點鋼尺檢查保溫層厚度+2周邊選取6個點(非凹槽處)游標卡尺檢查周邊特殊節點尺寸長、寬各取3個點鋼尺檢查焊接網鋼筋直徑±0.05任取3處千分尺檢查焊接網鋼筋間距±10和規定尺寸±0.5%的較大值任取3處鋼尺檢查腹筋直徑±0.05任取3處千分尺檢查保溫層距鋼筋焊網間距任取3處鋼尺檢查7.3.4復合保溫板安裝的偏差應符合表7.3.4的規定。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頻率檢驗方法表面平整度5任取3處2m靠尺、鋼尺檢查垂直度5任取3處吊線、鋼尺檢查保溫板距軸線位置4任取3個點鋼尺檢查保溫板間隙≤20任取3個點鋼尺檢查距門、窗洞口保護層厚度任取3個點鋼尺檢查7.3.5構造層混凝土的外觀質量不宜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中規定的一般缺陷。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技術處理方案。7.3.6構造層混凝土拆模后的尺寸偏差應符合表7.3.6的規定。檢查數量:按樓層、結構縫或施工段劃分檢驗批。在同一檢驗批內,應按有代表性的部位抽查10%,且不少于3段墻。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軸線位置5鋼尺檢查垂直度層高≤5m8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5m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全高(H)H/1000且≤30經緯儀、鋼尺檢查厚度留設檢查孔或鉆芯、鋼尺檢查表面平整度82m靠尺和塞尺檢查7.3.7構造層混凝土外裝飾層施工前,應對施工穿墻孔洞進行清理,填塞保溫材料后兩端用水泥砂漿封堵并在外涂刷防水涂層。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施工記錄。7.4工程驗收7.4.1檢驗批合格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主控項目的質量經抽樣檢驗合格;2一般項目的質量經抽樣檢驗合格;當采用計數檢驗時,除有專門要求外,其項目的合格點率應達90%以上,且不得有嚴重缺陷;3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據和質量驗收記錄。7.4.2分項合格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分項工程所含檢驗批均應合格;2分項工程所含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應完整。7.4.3復合剪力墻子分部工程施工質量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規1有關分項工程質量驗收合格;2應有完整的質量控制資料;3觀感質量驗收合格;4結構實體檢驗結果滿足國家相關規范規定。7.4.4復合剪力墻子分部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應提供下列文件和記錄:1設計變更文件;2原材料及復合保溫板出廠合格證及進場復驗報告;3鋼筋接頭的試驗報告;4復合剪力墻工程施工記錄;5混凝土試件的性能試驗報告;6隱蔽工程驗收記錄;7子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和檢驗批驗收記錄;8工程的重大質量問題的處理方案和驗收記錄;9其它必要的文件和記錄。7.4.5復合剪力墻子分部工程施工質量不符合要求時,應按下列規定進行處理:1經返工、返修或更換構件、部件的檢驗批,應重新進行驗2經有資質的檢測單位檢測鑒定達到設計要求的檢驗批,應予以驗收。3經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檢測鑒定不能達到設計要求,但經原設計單位核算認可能夠滿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檢驗批,可予以驗4經返修或加固處理能夠滿足結構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項分部工程,可根據技術處理方案和協商文件進行驗收。1為便于在執行本規程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用詞: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用詞,采用“可”。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規范執行的寫法為:“應按……執行”或“應符合……的規定(或要求)”。1《工程結構通用規范》GB550012《建筑與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規范》GB550023《混凝土結構通用規范》GB550084《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GB550155《建筑環境通用規范》GB550166《施工腳手架通用規范》GB550237《建筑與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規范》GB550308《建筑與市政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通用規范》GB550329《建筑與市政施工現場安全衛生與職業健康通用規范》GB5503410《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11《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GB862412《外墻外保溫系統用鋼絲網架模塑聚苯乙烯板》GB265401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1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15《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17《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18《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19《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標準》GB5021020《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1《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4112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23《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GB5072024《合成樹脂乳液外墻涂料》GB/T975525《復層建筑涂料》GB/T977926《絕熱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GB/T10801.127《硅酮和改性硅酮建筑密封膠》GB/T1468328《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材料》GB/T2990629《擠塑聚苯板(XPS)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材料》GB/T3059530《鍍鋅電焊網》GB/T3328131《外墻無機建筑涂料》JG/T2632《建筑外墻用膩子》JG/T15733《膠粉聚苯顆粒外墻外保溫系統材料》JG/T15834《建筑用混凝土復合聚苯板外墻外保溫材料》JG/T22835《外墻保溫用錨栓》JG/T36636《外墻保溫復合板通用技術要求》JG/T48037《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38《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標準》JGJ14439《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40《預拌砂漿應用技術規程》JGJ/T22341《建筑外墻防水工程技術規程》JGJ/T23542《無機輕集料砂漿保溫系統技術標準》JGJ/T25343《自密實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T28344《保溫防火復合板應用技術規程》JGJ/T35045《內置保溫現澆混凝土復合剪力墻技術標準》JGJ/T45146《耐堿玻璃纖維網布》JC/T84147《墻體飾面砂漿》JC/T102448《建筑絕熱用石墨改性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JC/T244149《裝配式建筑預制混凝土夾心保溫墻板》JC/T250451《不銹鋼絲》GB/T42405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JGJ/T10河北省工程建設標準鋼筋桁架混凝土復合保溫系統應用技術規程(2024年版)條文說明《鋼筋桁架混凝土復合保溫系統應用技術規程》DB13(J)/T265—2018(2024年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