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三的知識點_第1頁
物理初三的知識點_第2頁
物理初三的知識點_第3頁
物理初三的知識點_第4頁
物理初三的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物理初三的知識點

人是活的,書是死的。活人讀死書,可以把書讀活。死書讀活人,

可以把人讀死。下面我給大家共享一些物理初三學問,盼望能夠關心

大家,歡迎閱讀!

物理初三學問1

熱和能

一、分子熱運動

1.分了動理論的內容是:

⑴物質由分子組成;

⑵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章運動。

(3)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集中:不同的物質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現象。

集中現象說明:

①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章的運動。

②分子之間有間隙。

氣體、液體、固體均能發生集中現象。集中快慢與溫度有關c溫

度越高,集中越快。

3.分子的熱運動:由于分子的運動跟溫度有關,所以把分子的無

規章運動叫做分子的熱運動溫度越高,分子的熱運動越猛烈。

二、內能

L內能:構成物體的全部分子,其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

1

和,叫做物體的內能。

單位:焦耳(J)

2.一切物體在任何狀況下都有內能;無論是高溫的鐵水,還是寒冷

的冰塊都具有內能。

3.物體的內能大小與溫度的關系:在物體的質量,材料、狀態相

同時,溫度越高物體內能越大。

4.內能的轉變:

(1)轉變內能的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

⑵熱量:熱傳遞過程中,傳遞的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熱量的單位

是焦耳。熱傳遞的實質是內能的轉移。

A、熱傳遞可以轉變物體的內能。

①熱傳遞的方向:熱量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或從同一物

體的高溫部分向低溫部分傳遞。

②熱傳遞的條件:有溫度差。

熱傳遞傳遞的是內能(熱量),而不是溫度。

③熱傳遞過程中,物體汲取熱量,內能增加;放出熱量,內能削

減。

留意:物體內能轉變,溫度不肯定發生變化。

B、做功轉變物體的內能:

①做功可以轉變內能: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會增加,物體對

外做功,物體內能會削減。

②做功轉變內能的實質是內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轉化。

2

做功與熱傳遞轉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

三、比熱容

1.定義:肯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上升時汲取的熱量與它的質

量和上升的溫度乘積之比。

2.定義式:

3.單位:J/(kg?助

4.物理意義:表示物體吸熱或放熱的力量的強弱。

5.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大小與物質的種類、狀態有關,與

質量、體積、溫度、密度、吸熱放熱、外形等無關。

6.水的比熱容為4.2xlO3J/(kg43),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1kg的水

溫度上升(或降低)曾汲取(或放出)的熱量為4.2X103J

7.比熱容表

(1)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各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容。

(2)從比熱容表中還可以看出:各物質中,水的比熱容最大。這就

意味著,在同樣受熱或冷卻的狀況下,水的溫度變化要小些。水的這

個特征對氣候的影響很大。

在受太陽照耀條件相同時,白天沿海地區比內陸地區溫度上升的

慢,夜晚沿海地區溫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區溫度變化

小,內陸地區溫度變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內陸比沿海酷熱,冬季

內陸比沿海寒冷。

(3)水比熱容較大的特點,在生產、生活中也常常利用。

如汽車發動機、發電機等機器,在工作時要發熱,通常要用循環

3

酒精的熱值是3.0x10刀/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燒放出的熱

量是3.0xl07Jo

煤氣的熱值是3.9xl07J/m3,它表示:lm3煤氣完全燃燒放出的

熱量是3.9x107」。

④關于熱值的理解:

A、對于熱值的概念,要注意理解三個關鍵詞〃lkg〃、〃某種燃料〃、

〃完全燃燒〃。1kg是針對燃料的質量而言,假如燃料的質量不是1kg,

那么該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就不是熱值。某種燃料:說明熱值與

燃料的種類有關。完全燃燒:表明要完全燒盡,否則1kg燃料化學能

轉變成內能就不是該熱值所確定的值。

B、熱值反映的是某種物質的一種燃燒特性,同時反映出不同燃

料燃燒過程中,化學能轉變成內能的本事大小,也就是說,它是燃料

本身的一種特性,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與燃料的形態、質量、體積

等均無關。

2.熱機的效率:

⑴熱機的能量流圖

真正能轉變為對外做的有用功的能量只是燃料燃燒時所釋放能

量的一部分。

⑵定義:熱機工作時,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與燃料完全

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熱機的效率。

⑶公式:n=Q有/Q總xioo%。

式中,Q有為做有用功的能量;Q總為燃料完全燃燒釋放的能量。

5

(4)提高熱機效率的主要途徑

①改善燃燒環境,使燃料盡可能完全燃燒,提高燃料的燃燒效

率。

②盡量減小各種熱散失。

③減小各部件間的摩擦以減小因克服摩擦做功而消耗的能量。

④充分利用廢氣帶走的能量,從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三、能量的轉化和守恒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會憑空毀滅,也不會憑空產生,它只會

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它)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第一類永動機〃永久不行能實現,由于它違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物理初三學問3

電流和電路

一、兩種電荷

L帶了電(荷):摩擦過的物體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

說物體帶了電。

輕小物體指碎紙屑、頭發、通草球、灰塵、輕質球等。

2.摩擦起電

①定義: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

②能的轉化:機械能-好電能

3.兩種電荷:

正電荷的規定: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碳所帶的電荷。

6

負電荷的規定: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

4.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

引。

5.電荷量

定義:電荷的多少叫電荷量。

單位:庫侖(C)

6.驗電器

構造:金屬球、金屬桿、金屬箔

作用: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原理:利用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7.原子及其結構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組

成;

(2)一個電子所帶電荷量是1.6x10-19C;

⑶在通常狀況下,原子核所帶正電荷與核外電子總共所帶負電荷

在數量上相等,電性相反,整個原子呈中性;

8.摩擦起電的實質:電荷的轉移

由于不同物體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木事不同,所以摩擦起電并沒

有新的電荷產生,只是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了另一個物體,失去電

子的帶正電,得到電子的帶負電。

9.導體和絕緣體

①導體

7

定義:簡單導電的物體。

常見材料:金屬、石墨、人體、大地、酸、堿、鹽水溶液

導電緣由:導體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動的電荷

②絕緣體

定義:不簡單導電的物體。

常見材料?: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導電的緣由:幾乎沒有自由移動的電荷。

③“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并沒有肯定的界限,在肯定條件下可相互

轉化。肯定條件下,絕緣體也可變為導體。

二、電流和電路

L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耳流

2.電流方向的規定:把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3.獲得持續電流的條件:電路中有電源、電路為通路

4.電路

(1)電路是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組成

定義:能夠供應電流的裝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裝

置。

②用電器

定義:用電來工作的設備。

工作時:將電能一好其他形式的能。

③開關:掌握電路的通斷。

④導線:輸送電能

8

⑵三種電路:

通路:接通的電路。

斷路:斷開的電路。

短路:定義:電源兩端或用電器兩端直接用導線連接起來。

特征:電源短路,電路中有很大的電流,可能燒壞電源或燒壞導

線的絕緣皮,很簡單引起火災。

5.電路圖: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做電路圖。

畫電路圖的留意事項:導線橫平豎直,不能用曲線,做到有棱有角,

開關一般斷開,元件的位置支配要適當,分布要勻稱,元件不要畫在拐

角處,整個電路最好呈長方形。

三、串聯和并聯

四、電流的測量

1.電流: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符號I

2.單位:安培,符號A,還有毫安(mA)、微安(?A)lA=1000mA

lmA=1000?A

3.電流的測量:

①測量電流的儀表是:電流表;符號:A

②選擇量程: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

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

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如不知道量程,應當選較大的量程,并進行試觸。)

注:試觸法:先把電路的一線頭和電流表的一接線柱固定,再用

9

電路的另一線頭快速試觸電流表的另一接線柱,若指針搖擺很小(讀

數不準),需換小量程,若超出量程(電流表會燒壞),則需換更大的量

程。

③電流表的使用

(1)電流表必需和用電器串聯乂相當于一根導線)

⑵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使電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

(3)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最大測量值;

⑷肯定不允許不經用電器直接把電流表連到電源兩極上。

④電流表的讀數

(1)明確所選量程;

(2)明確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電流值);

⑶依據表針向右偏過的格數讀出電流值;

五、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

1.串聯電路的電流規律:串聯電路中各處電流都相等。

公式:1=11=12

2.并聯電路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