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第三中學教育集團八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卷_第1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第三中學教育集團八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卷_第2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第三中學教育集團八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卷_第3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第三中學教育集團八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卷_第4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第三中學教育集團八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第三中學教育集團八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卷

一、基礎知識綜合(★★)1.水稻、小麥是最基本的口糧。糧安天下,種為糧先。學校組織學生開展“了解種子,珍惜糧食”的主題學習活動,請你完成下列任務。了解“國家作物種質庫”種質是生物體親代傳遞給子代的遺傳物質。農作物種質形式可以是種子、莖尖、休眠芽、花粉等。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多種多樣的農作物種子蘊含著巨量的遺傳基因,成為培育農作物新種的堅實“素材庫”。隨著許多作物品種的加速消失,種質資源庫()。1986年10月,我國在位于北京的中國農業科學院建成國家作物種質庫,至今仍在使用。2021年9月,新的國家作物種質庫建成并投入試運行。國家作物種質庫是全國作物種質資源長期保存及科學研究中心。目前已保存種質資源總量突破52萬份,位居世界第二。例如,在種質庫高聳的架子上密密麻麻排列著幾代科研人從各地收集的燕麥種子,多達5200份。每一個農作物品種的種子都要先經田間種植“考驗”2到3年,在確認其特點與庫內種存在顯著差異后,才可被“收編”。入庫后的種子,又要經過清選、活力檢測、干燥等十多道“關卡”,最終裝瓶密封。以前的國家種質庫的“心臟”,是一間150平米左右的恒溫密室,像一個巨型冰箱,始終維持在零下18攝氏度的低溫。這樣的低溫環境,使種子的代謝變得緩慢,呼吸停止,可以保存50年以上。一旦需要,種子隨時都可以被喚醒、激活。以前“水稻癌癥”——黑條矮縮病危害嚴重,農業科學家團隊就是從國家種質庫2.3萬份水稻資源中篩選出7份抗病種質,創制出水稻抗病新品系,從根本上解決了難題。依靠這些珍貴的種質資源,我國科學家們正通過雜交、分子設計等手段,將優異的農作物基因結合在一起,最終育出突破性的新品種,_______(1)根據語意,在文中括號內填入成語正確的一項是()

A.繼往開來B.應運而生C.無中生有D.油然而生(2)對文中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A.莖(jìng)B.仍(rēng)C.燕(yān)麥D.關卡(qiǎ)(3)下列對文中劃橫線句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這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容種子形狀像芯片一樣小。B.這句使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表明種子作用跟芯片是一樣的。C.這句使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不同種子如同芯片有很多差異。D.這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容種子內部像芯片一樣聚集大量信息。(4)根據文意,下列語句填寫在結尾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A.讓中國人用自己的手攥(zuàn)緊中國種子,端穩中國飯碗。B.因而一代又一代種質資源學者艱辛探索,在源頭守護著國家糧食的安全。C.使作物種質的保存方式更加信息化和智能化,成為最先進的國家級種質庫。D.每個農業強國都需要擁有強大的種質庫,糧食的諾亞方舟在全球稱霸天下。(★)2.水稻、小麥是最基本的口糧。糧安天下,種為糧先。學校組織學生開展“了解種子,珍惜糧食”的主題學習活動,請你完成下列任務。認識“毫秕”在云南傣族語言中,“毫”是谷子、米、飯之意,“秕”是崇拜的神之意,“毫秕”就是“神米”,也就是貢米。“毫秕”是云南德宏州遮放地區特色的水稻品種,有上百年的種植歷史,曾被稱為“宮廷貢米”,40年前基本絕跡。毫秕是晚熟高稈低產水稻品種,對生長環境要求很高,稻稈平均高2.4米左右,生長期長達6個月,種植管理成本高,產量低,畝均產量僅150公斤左右。其稻米為長粒型,①色澤晶螢如玉,蒸煮后的米飯油亮,香氣襲人,黏糯適口,回味無窮。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高產矮稈水稻大面積[甲],種毫秕的人越來越少,直至毫秕絕跡。2008年,云南當地種植大戶王加勇從遠在北京的國家作物種質庫找到稀有的遮放毫秕的12個古老品種。王加勇②看到依然棵粒飽滿的種子如獲珍寶,立刻購買了毫秕每個品種100粒共1200粒稻種。他帶領農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經過幾年的反復試驗,目前一部分毫秕品種已經恢復種植,畝產量達到500多公斤,并取得了良好的[乙],稻米售價很高,仍供不應求。后經規模化生產這類稻谷已形成遮放貢米優質稻米品牌。王加勇也成功帶領當地農民脫貧致富。(1)文中①②兩句中各有一個錯別字,請分別在下面的橫線內寫出正確字形。①②(2)在文中橫線[甲]、[乙]處填寫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A.[甲]推進[乙]效果B.[甲]推送[乙]效能C.[甲]推廣[乙]效益D.[甲]推行[乙]效率(3)文中劃曲線句子缺少標點,請你在句中添加恰當的標點。答:后經規模化生產這類稻谷已形成遮放貢米優質稻米品牌二、綜合性學習(★★★)3.水稻、小麥是最基本的口糧。糧安天下,種為糧先。學校組織學生開展“了解種子,珍惜糧食”的主題學習活動,請你完成下列任務。“小薇”是中國農科院科學家團隊經過十余年攻關,利用現代生物育種技術,進行水稻種質資源創新獲得的一個超矮稈水稻品種,其在地面長成的植株有20~30公分,身形更適合在空間站種植。2022年7月25日,跟隨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帶上天的“太空快遞”中,就有“小薇”這個稻種。7月29日,中國科學家開始與太空中神舟十四號宇航員協作,通過地面程序,遙控注入營養液指令,啟動太空種子實驗。在陳冬、劉洋、蔡旭哲等三位宇航員的精心栽培下,8月29日,“小薇”等水稻種子在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成功萌發、長出幼苗,有5~6厘米高,生長狀態良好。可以看到水稻有節奏地生長,呈螺旋狀上升。10月12日“小薇”的高度達到8~10厘米,此后太空水稻經歷了幼苗生長、開花抽穗和結籽共120天的完整生命周期,11月25日結束實驗。2022年12月4日晚,神舟十四號宇航員圓滿完成了183天的在軌工作任務,安全返回。并在5日將太空科學實驗生物樣品順利交接至科學家手中。其中就包括完成了從種子到種子的全生命周期培養的水稻,這是國際上首次在軌獲得的水稻種子。太空種的水稻因重力微弱,沒有地面上的水稻生長得那么筆直,株型更為松散,根可以向各個方向生長。可以說“小薇”等作物種子上天為我國育種技術和種業發展帶來了更多可能性。(1)請你為上面這段文字擬寫一個恰當的標題。(2)有同學在閱讀上文后寫下了一段話,其中劃橫線句欠通暢,請你修改。成功的太空育種,未來農業帶來新的想象空間。只要培育出優良的種子,才能經過辛勤的耕耘有更大的收獲。(3)同學們在了解關于種子的知識后有很多感慨。請你寫一段話來表達“了解種子,珍惜糧食”主題學習的感受。要求:寫作中引用下面名句中的一句。①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憫農》唐代李紳)②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朱子家訓》清代)三、名著閱讀(★★★)八年級正在開展《昆蟲記》整本書閱讀活動,請你完成以下任務。【任務一】閱讀記錄4.下面是一位同學的《昆蟲記》閱讀記錄卡,請在①處填寫作者,在②處填寫這本書的類型,幫他完善卡片內容。

閱讀記錄卡內容簡介《昆蟲記》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書,是法國昆蟲學家(1)________歷時三十年撰寫的(2)________巨著。這是一本講述昆蟲生活的書,涉及蜣螂、螞蟻、泥蜂、圣甲蟲、蟬等100多種昆蟲。讀后感悟……【任務二】閱讀交流5.在閱讀成果分享課上,語文課代表提議同學們把自己的網課頭像換成《昆蟲記》中自己喜歡的一種昆蟲形象,取一個與之匹配的、有意思的網名,并說明取名的原因。【示例】網名:田園提琴家——蟋蟀原因:蟋蟀左右翅膀上的短刺和硬棘,隨著兩翅一張一合即可發出悅耳的聲響,就像拉小提琴一樣。我的網名:①_______________取名原因:②_____________6.同學們圍繞魯迅曾對《昆蟲記》的評價——“昆蟲記是一部很有趣、很有益的書”展開討論,你認為這本書很有趣還是很有益呢?請結合具體內容表達你的觀點和理由。(60字左右)四、名句名篇默寫(★★★)7.誦讀經典詩文可以幫助我們體會古代文人的生活與情致。李清照《如夢令》的“爭渡,爭渡,(1)__________________”讓我們沉醉在風光旖旎的荷塘深處;歐陽修《采桑子》的“(2)__________________,驚起沙禽掠岸飛”讓我們徜徉在如夢如幻的湖光波影中;王維《使至塞上》的“(3)__________________,長河落日圓”讓我們穿行于蒼勁雄渾的沙漠中。崔顥《黃鶴樓》的“(4)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讓我們感受鸚鵡洲生機盎然的自然風光。誦讀經典詩文,還可以修身養性。陶淵明《飲酒》的“采菊東籬下,(6)__________________”啟迪我們凈化心靈,保持本真;晏殊《浣溪沙》的“(7)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識燕歸來”引導我們流連惋惜,涵養哲思;李清照《漁家傲》的“(8)__________________,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鼓舞我們心存高遠,到達理想境界;李賀《雁門太守行》的“(9)__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__”激勵我們舍身忘我,報效國家。五、詩歌鑒賞(★★)8.閱讀下面的古詩,補全對話。

雁門太守行李賀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從軍行楊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①辭鳳闕②,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注:①[牙璋]古代發兵所用的兵符。這里指奉命出征的將帥。②[鳳闕]漢建章宮的圓闕,上有金鳳,故以鳳闕指皇宮。同學甲:我判斷這兩首詩都是邊塞詩,因為兩首詩中都有“①_______、②_______”表示邊塞獨特風景的意象。同學乙:的確,這兩首詩都有邊疆戰士艱苦生活的場景描寫。例如“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此句描寫敵兵滾滾而來,像一片黑云,翻卷著,涌動著,逼近城墻,城墻仿佛將要坍塌了;我軍嚴陣以待,適逢日光從云隙間透射下來,映照在守城將士的鎧甲上,鎧甲如金色鱗片般閃閃發光,耀人眼目。同學丙:“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這句話描繪的場景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學丁:聯系寫作背景,兩首詩的尾聯都表達了共同的心聲:④___________。六、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乙】上①問侍臣:“創業與守成②孰難?”房玄齡曰:“草昧③之初,與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創業難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艱難,失之于安逸,守成難矣!”上曰:“玄齡與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創業之難。征與吾共安天下,常恐驕奢生于富貴,禍亂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難。然創業之難,既已往矣,守成之難,方當與諸公慎之。”(節選自《資治通鑒·唐紀》)【注釋】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狀態。④忽:不注意,不重視。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方法示例詞語加點詞的意義課內外遷移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常恐驕奢生于富貴(1)聯想成語法不言而喻而后喻(2)查閱工具書而:①表并列。一般不譯;②表遞進;③表承接。可譯為“就”“接著”;④表轉折,可譯為“但是”“卻”;⑤表修飾。而后作(3)衡:①綁在牛角上以防觸人的橫木,車轅上的橫木;②秤桿:秤;③匹敵:對抗;④通“橫”,阻塞不通。衡于慮(4)10.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玄齡與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11.請翻譯下列句子。(1)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然創業之難,既已往矣。12.【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國思想與【甲】文有相似之處,請結合選文簡要分析。七、現代文閱讀(★★★★★)閱讀下文,完成小題硅翟萬銀①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免不了要與硅為伍。硅主要以二氧化硅和硅酸鹽形式存在,廣泛分布于山石、土壤、海洋和空氣之中。硅是計算機和手機芯片的基礎,是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支撐了人類互聯互通的現代生活。那人類與硅為伍的生活中,身體健康是否也得益于硅呢?②硅對某些動植物的生存特別重要,缺少硅則不能維持DNA的合成、正常代謝和細胞增殖生長。健康的人體幾乎所有組織都含有數量不等的硅,其中大量的硅以單硅酸根離子(H3SiO4-)的形式存在,它們對維持人體正常代謝和健康起著重要作用。③硅(主要是單硅酸)可以說是人體的一種營養成分,可以伴隨食物在腸道內消化吸收。硅常與硫酸軟骨素、膠原蛋白結合。科學家發現,人體的硅含量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這說明,硅與人體細胞的結構、功能、代謝與衰老存在聯系,并可能發揮重要作用。④20世紀60年代后期,英國科學家伊迪絲·卡萊爾首先發現,硅在骨骼外層的含量遠高于骨質層,她由此推測在骨骼的生長發育中硅是必不可少的。后來,她用實驗證實,硅是人體的必需微量元素。卡萊爾的論文發表后不久,美國材料學家萊里·亨奇發現硅含量達到45.5%的玻璃粉能緩慢溶解于水,所釋放的含單硅酸根離子的產物可以促進骨骼細胞增殖,促進受損的骨骼迅速修復。他把自己發明的玻璃稱為45S5生物玻璃,開創了修復人體的第三代生物材料。進一步研究發現,這種生物玻璃不僅促進骨骼細胞增殖,而且能上調與骨骼生長相關的基因表達。現在國內各大醫院骨科所用的骨骼修復材料,很多都采用了含硅的材料。21世紀初,亨奇的實驗室和筆者所在的實驗室都推測,45S5生物玻璃不僅能修復骨骼等人體硬組織,而且還能促進皮膚、肌肉等軟組織修復,并可能促進傷口愈合和治療晚期糖尿病患者腿部的腐爛,但并沒有專門的實驗對此加以證實。⑤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部分地區發生特大地震,大批傷員需要救治。第四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骨科主任王榛教授用我們實驗室生產的含硅生物玻璃粉,挽救了4名被倒塌房屋埋壓超過100小時、本需要截肢的傷員的胳膊或大腿。當時誰也不知道為何會出現如此神奇的效果。雖然先后有實驗證實,含硅的材料能促進軟組織的細胞增殖,但都沒有觸及修復傷口的根本機理。⑥一年后,筆者到位于日本筑波科學城的國立物質科學研究所做訪問學者,利用該所的研究條件,終于揭開了這一秘密。原來硅(單硅酸根離子)能促進傷口生成新血管。硅離子促進傷口處的活細胞發出新血管生成的信號,然后信號逐級傳導、起作用。體外人體細胞實驗和兔體內骨缺損修復實驗都證實硅(單硅酸根離子)能促進新血管生成,同時揭示了新血管生成的機理。傷口有新血管生成,就可以獲得氧氣、營養和肌體修復所需各種蛋白因子,當然促進了傷口的修復。這一發現為探索硅酸鹽材料的優化設計與臨床應用、相關營養與醫藥開發等提供了新的理論指導。⑦人類從誕生之日起就與硅相伴,深深得益于雨水沖刷巖石而產生的溶解性硅(單硅酸根離子)對人體的保護作用;另一方面,人們也要關注惡劣環境中含硅塵埃對人體的危害。人與自然相依相伴,保護好自然,保護好環境,歸根結底就是保護我們自己。13.根據文意,完成填空。

硅對身體健康的益處(1)第②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③段:硅與人體細胞的結構、功能、代謝與衰老存在聯系,并可能發揮重要作用。(3)第④—⑥段:硅不僅能____________,而且還能____________。14.第②段中加點詞“大量”不能刪去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第⑤段劃線句使用了__________說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下面文字最適合放到文中哪一段后面?請說明理由。然而,硅肺病的罪魁禍首也是硅。工人長期在灰塵很多的環境中工作時,肺部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硅(SiO2)顆粒。含硅顆粒引起肺部彈性下降,逐漸硬化,使患者難以呼吸。我認為應放在第______段后,理由是__________(★★★)閱讀下面材料,完成學習任務。花朵的秘密生命(節選)[美國]沙曼·阿普特·蘿賽①①我躺在草坪上,依偎著一叢雛菊。它們的中心是蛋黃一樣的顏色,花瓣是柔和的乳白。附近有朵躍升花正炫耀著自己如喇叭般修長的花瓣,這些花瓣形成一個五角的星形開口。我只剩下幾分鐘的時間了,螞蟻將爬上我的腳踝,有刺的葉子會扎到皮膚,我會感覺很不自在。畢竟現在離地面這么近,連三十厘米都不到。很快我就會想要起身,重拾兩足動物的視野。②有好幾分鐘之久,雛菊的白色花瓣占據了我的心。土地和樹葉的味道是如此熟悉。當陽光炙熱的能量潤澤田野,我被它散發出的一陣陣能量輕搖入夢。波長較長的有無線電波、紅外線,還有近紅外線(就是它把我赤裸的腿曬得發燙);波長較短的有紫外線、X射線、伽馬射線——它們多半都不會到達地球表面。③而在紫外線和近紅外線之間,滿載能量的光子波長恰在人類可見的范圍內,屬于可見光。我們會把不同波長的光看作是不同的顏色;光譜的其中一端是紫色,另一端是紅色。④我稍稍上前,紅色躍升花的花瓣頓時放大,占據了整個視野。花瓣細胞中含有色素,能夠吸收或反射不同波長的光。躍升花的色素就是反射了紅光范圍里的光波;而其余大部分波長的光波都被它吸收了,所以我看不到那些顏色。⑤花把那些顏色藏起來了。⑥我看到的是進入我眼中那被反射的紅光。眼睛會把它轉換成電化學能量,送到大腦,于是我腦中浮現:“嗯……猩紅色,是朵斗牛士。”⑦盡管那些看到光線、看到紅色的原理我全都明白,但是這些現象如此復雜,而且就發生在一瞬間,說真的,我也很訝異自己竟然能夠用三言兩語就說清了。⑧我又轉向那朵雛菊。⑨有些白花的色素,會把所有可見光譜內的光都反射回去,不管是紅、橙、黃、綠、藍,還是紫光。當物體的所有顏色都被反射掉時,我們就看見了白色。⑩然而,大部分的白花靠的不是色素,而是花瓣細胞間布滿空氣的間隙來反射光線。同樣的道理,雪花之所以是白的,是因為結晶顆粒之間有填滿空氣的間隙。花朵細胞不同的排列方式可以造成光線散射或高度折射,產生從天鵝絨般的霧蒙蒙到晶瑩耀眼的不同效果。如果我們擠壓一朵含有空氣間隙的花使空氣散出后,軟綿綿的花瓣將變得黯淡無光。?如果所有可見光都被花瓣或其他物體吸收,我們就會看見黑色。黑色的花并不多見,?不過曾在一九三九年于墨西哥的瓦哈卡被人發現。五十年后,一位植物學家出發尋找這朵名為“Lisianthusnigrescens”(黑色洋桔梗)的花,他描述這朵花看起來像是“點點發亮的煤油”,花開時寬二點五厘米,有如“黑緞制成的鐘”。他在實驗室里發現這朵花能夠產生大量的色素,以驚人的速度把從紅到紫的所有可見光吸收殆盡。沒有人知道它靠什么傳粉,也想不通一朵花為何要穿一襲黑衣。?綠色自然是我在這片原野中看到的主要顏色:雛菊葉子的深綠,躍升花莖部的淺綠,嫩草的寶石綠,杜松和北美黃松的蒼綠等。在學校里,我們都學過光合作用,被稱作葉綠素的色素能把光轉換成能量;我們都仰賴它的恩賜。?葉綠素在位于紫藍光和橙紅光的波長范圍內時吸收效果最佳;綠光的波長沒有利用價值,所以會被反射回去。生物學家對此做出的解釋是:當初遠古植物在有著大量水生細菌的深海里進行演化時,這些細菌吸收利用的就是綠光;于是,能夠利用其余波長的似植物細胞較其他細胞更有生存的機會。登上陸地后,有了充足的陽光,植物只須維持原來的效率繼續反射綠光,不必吸收所有的光就能存活。今天我們不會走在長滿“黑緞制成的鐘”的樹下或在煤黑色的草地上野餐,或許就是這個原因。我很慶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