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年級上冊語文《爬天都峰》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讓學生體會到,一老一小之所以能爬上天都峰是因為他們
個人的努力以及彼此之間的鼓勵,從而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奮發
向上的品格。
3.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通過分析人物之間的對話,讓學生了解這一老一小能爬上
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是因為他們個人的努力,以及都能從對方身
上汲取力量,由此深入地理解他們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2.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教學難點
學會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
上的品格。
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3.理清文章的脈絡。
教具準備
投影片、圖片。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文題目,啟發談話
黃山是我國著名的風景游覽區,那里景色秀麗,以“奇松、
怪石、云海、溫泉”四大景觀著稱于世。自古就有“黃山歸來不
看岳”的美譽。天都峰是黃山的奇峰之一,海拔1810米。(課件
出示2)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隨小作者的腳步一起來爬上這著名的
天都峰吧!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2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課件出示3)
《爬天都峰》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假日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
素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爬上天都峰頂的事。
2.學生交流查找的圖片及文字資料。如說說“鯽魚背”名稱
的來歷。
三初讀課文,認讀字詞
1.自由讀課文,認讀生字。
畫出不認識的字、詞,借助拼音或小組內同學之間互相幫助,
把字音讀準確。教師可有重點地進行指導。
2.認讀詞語(課件出示4)
石級鐵鏈攀登照相小辮子笑呵呵
3.讀準下面的多音字。(課件出示5)
假(jid)日
似(si)乎
3
白發(fd)蒼蒼
照相(xiang)
應(ying)該
4.以小組為單位,輪流讀生字、新詞。
5.推選讀得好的同學擔任領讀員。
四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把要求會寫的生字用幻燈片展示,讓學生口頭組詞。(課
件出示6)
陡級鏈顫攀猴鯽辮呵
2.識記字形。(課件出示7)
辮一辯、辨:左右均相同,關鍵是分析中間。
和言語說話有關的是“辯”。
“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有眼睛和眉毛。
“辮”和發絲有關,所以中間是T”。
3.書寫提示。
4
教師示范寫“辮”,提示書寫時左中右三部分要寫緊湊,然
后學生試寫。
4.學生自己觀察生字,進行試寫。
五詞語理解(課件出示8)
石級:石頭臺階。
抬頭望:仰望。
攀著:(抓著鐵鏈)向上爬。
發顫:顫動,發抖。
六、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抄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在相互鼓舞下戰
勝困難的過程。
5
2.學會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從小不怕困難、奮發
向上的品格。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
同人物的不同語氣和心情。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新詞
1.聽寫。
2,認讀詞語。(課件出示10)
tie1ianpandengbianzichanddng
鐵鏈攀登辮子顫動
3.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
二、緊扣課文題目,承前啟后
6
1.作者寫“爬天都峰”,為什么要用“爬”字,而不用“登”
字呢?(課件出示11)
學生討論后,使同學們明白:因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
能準確地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2.課件展示天都峰又高又陡的景觀,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相
關的語句讀一讀。(課件出示12)邊讀邊想“在云彩上面”“筆
陡”“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等詞句所表達的意思。
3.朗讀體會兩個語氣詞(啊、哩)的作用,讓學生通過形體演
示理解詞語。
教師引領學生朗讀“我站在天都峰腳下抬頭望:啊,峰頂這么
高,在云彩上面哩!”
讀后,讓學生用動作演示出天都峰的高,再用自己的話來說
一說天都峰的高和陡。
4.學生練讀后指名交流,教師評議。
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峰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及令人生畏的氣
勢。
5.讀了第二自然段,同學們有什么感受?積累優美的詞語。
7
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
三、深入學習,體會“我”受鼓舞爬上峰頂的情形
1.在爬山之前,望著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的心里是怎
么想的?(課件出示13)
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可以看出“我”
害怕、畏懼的心理。
2.指名交流。
出示并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嘆句(真叫人發
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
邊讀邊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3.結果“我”爬上峰頂了嗎?自由讀課文的第八至第十自然段。
指出“我”說的話,指名朗讀。
4.“我”是看到了什么才下定決心要爬上峰頂的呢?
自由讀課文第三到第七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發生了怎
樣的變化。
(1)出示第四自然段的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
8
(2)“我”和老爺爺的第一次對話。他們所說的話中都帶有一
個“也”字,經過討論,讓學生們體會到:天都峰這么高,這么陡,
你(您)年紀這么小(這么大)怎么也來爬呀?表面上是雙方都有懷
疑,其實是向對方表示敬意,說明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
十攀登的精神。(課件出示14)弄懂句意后,教帥可冉讓學生討
論這兩句對話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出來,并指名朗讀。
(3)體會“我”的心理,指導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5.“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讀第六、七自然段。
(1)學生讀課文,圈畫描寫爬山的詞語。
(2)學生交流。
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奮力”是“拼盡全身的力氣”
的意思。
從“攀著鐵鏈”“手腳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艱難。
(3)引讀第七自然段,從“終于”二字上體會爬山的辛苦及上
山后的喜悅。
(4)讓學生體會爬山的艱難、上山后的喜悅,指導朗讀第六、
七自然段。
9
四、啟發想象,明白老爺爺也是受鼓舞爬上峰頂的
1.老爺爺為什么能爬上峰頂呢?
帶著問題一邊讀,一邊想。多媒體出示思考題:
(1)老爺爺來到天都峰腳下,心里怎么想?
(2)他看見了“我”,心里又怎么想呢?
(3)后來,他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
2.小組討論、交流。
讓學生明白他倆始終互相鼓舞,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
氣的鼓舞才爬上峰頂的。
指導朗讀。
五、總結課文,明白道理
L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爺爺
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所說的話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10
3.教師評點:在人與人的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
進步,這樣,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能克服。
六、課外延伸,培養能力
請你把這一周所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別忘了寫上自己的收獲、
感受。
作者寫“爬天都峰”,為什么要用“爬”字,而不用“登”
字呢?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爬天都峰》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準確、形象、巧妙地將
天都峰的險峻峭拔描寫了出來,是學生積累語言的好材料。教這
兩句話時,要讓學生在充分朗讀、感悟的基礎上,及時地進行積
累。
2.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假設他們是文中的主人公,當時
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感受人物的心理,體會
爬天都峰的不易,感受主人公勇于攀登的精神。這樣既增強了學
生的想象力,又使學生深入地理解了課文。
11
3.課文中一老一少的對話是重點,采用默讀、引讀、分角色
有感情地朗讀的方式,讓學生在讀中體會他們復雜的心情。適時
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深入思考。
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課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語句中的正確讀
音;理解“奮力、終于、居然、汲取”等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會用“終
于"寫一段話。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討論、品味重點詞句,體會其中的含義。
3.情感與價值
使學生懂得只要有勇氣、奮發努力,就能戰勝困
12
難;知道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種可貴的優秀
品質。
【教學重點】
“我”爬天都峰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最后一個自然段中爸爸說的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學生:查找有關天都峰的資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題導入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鯽魚背”。
13
欣賞天都峰的風光片或圖片,由學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資
料并作介紹。說說“鯽魚背”名稱的來歷。
2.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險,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掛在陡峭
的山巖上,使許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夠登上山頂的人,真可稱得上是
“勇士”了!我們認真地閱讀課文,勇攀高峰,一定覺得大有收獲。讓
我們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
把課文讀通順。
2.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3.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4.小組內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5.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6.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14
7.推選讀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領讀生字詞。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邊讀邊想,簡要回答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假日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
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爬上天都峰。)
四、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要求寫的10個字,并分別組詞。
2.與熟字比較,識記字形。
如:峰一蜂:“蜜蜂”是昆蟲,所以“蜂”是“蟲子旁”;“峰”指
的是山的尖頂,跟“山”有關,所以是“山字旁”。
3.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五、作業布置
L抄寫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15
一、復習引入
1.學生朗讀課文。
2.師引導:作者寫爬天都峰,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討論后,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字更能準確反
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3.(出示天都峰畫面)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話變
成自己腦海中的“畫”。
學生熟練閱讀后,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峰的險
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議讀,領悟課文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爬天都峰的時間、
地點、人物。)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給你留下什么印象?畫出有關語
句,輕聲讀一讀。
16
2.說說課文中是怎么寫天都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頭望”“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
嗎?”
“我爬得上去嗎?”這一句是不是懷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更
進一步地表現了天都峰的“高”。)
(2)陡:“筆陡”“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
人發顫!”
教師用一根線繩作為“石級邊上的鐵鏈”,使學生體會什么叫“似
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
什么叫“發顫”?真的害怕嗎?(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導讀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點。
4.學生練讀,評讀。
5,小結。作者寫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
峰的困難,暗示了登上這么高、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氣和力量的。
(三)學習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讀這部分內容,畫出老爺爺和“我”的對話。
17
2.出示句子:“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峰?”“老爺爺,您也來爬天
都峰?”
思考:他們所說的話中都有一個“也”字,這個“也”字是什么意
思?他們是互相懷疑嗎?表現了他們的什么精神?
3.學生分組討論。
4.全班交流、小結。(天都峰這么高、這么陡,小朋友這么小的
年紀,老爺爺這么大的年紀,怎么也來爬呢?表面上似乎雙方都有懷疑,
實際上是互相羨慕、敬佩,表現出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于攀
登的精神。)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四)學習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問:“我”怎么爬天都峰的?畫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攀著鐵鏈上”“手腳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說說用上括號里的詞語好在哪里。
我()向峰頂爬去。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頂。
18
(用上“奮力”突出了爬山過程的艱難,要充分鼓起勁來不怕困難、
向上攀登?!敖K于”是經過“奮力”的結果。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
峰,必須奮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3.朗讀這幾個自然段。
(五)學習課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爺爺為什么要互相道謝?
(1)老爺爺為H么說是“你的勇氣鼓舞我”?“居然”在這里說明
什么?
(2)“我”為什么說“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氣向上爬的”?
(3)他們的對話中都有一個什么詞?這“勇氣”體現在哪里?
(勇氣。體現在他們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沒有勇氣,這一老一小怎
么敢爬天都峰呢?)
2?你從他們的話中體會出什么?
(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六)學習課文第十自然段。
19
1.爸爸為什么說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慢性病護理科普知識
- 營銷費用補貼協議書
- 養生官合作投資協議書
- 環保供應商管理體系構建
- 酒駕醉駕安全培訓
- 銀行食堂采購協議書
- 車位轉讓合同協議書
- 進口小麥轉讓協議書
- 車輛轉賣合同協議書
- 部門年度績效協議書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三年級五月模擬訓練試題數學試題及答案(武漢五調)
- 醫師掛證免責協議書
- 濟南民政離婚協議書
- 血液凈化標準操作規程 2021 版
- 新課標(水平三)體育與健康《籃球》大單元教學計劃及配套教案(18課時)
- DL∕T 5210.6-2019 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規程 第6部分:調整試驗
- 張緊輪支架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說明書
- 中國十大名茶(課堂PPT)
- 2018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 篇一:整改報告(范本)
-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表及重要危險源清單(包括程序文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