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總復習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識點總結_第1頁
2024年高考地理總復習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識點總結_第2頁
2024年高考地理總復習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識點總結_第3頁
2024年高考地理總復習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識點總結_第4頁
2024年高考地理總復習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識點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地理總復習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識點

總結

一、太陽輻射的影響因素及分布

1.影響太陽輻射強弱的因素

緯度越低,正午太陽

?高度越大,獲得的太

陽輻射越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

‘白晝越長,日照時藪

“越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

地勢越高,大氣層贏

.薄,透明度越高,日

照時數越長

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

』大氣削弱作用弱]

日照日展舞贊地紅作至

\________________X

2.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的空間分布

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的分布,從總體上看是從東部沿海向西部內陸逐漸增強,高值

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具體分布如下圖所示:

主要為北疆,內蒙古高原東部、

深居大陸內部,距海遠,

華北平原大部分,黃土高原一部

分,甘肅南部,川西、川南、浪多晴朗天氣,日照時間長

北一部分

耍主要為東

北大部分,

西

青東南丘陵

部地區,漢

內江流域,

部廣西大部

西

,分,云南

藏東南部,

中湖南東部

地勢高,空

氣稀薄,大

氣透明度高,

多晴朗天氣

二、地方時和區時的計算

1.地方時的計算

地方時的計算依據:地球自轉,東早西晚,1度4分,東加西減,經計較,分秒必

算。計算時具體可分為四個步臊:一定時,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母老師地建工作弱

一定時,確定出用以計算的參晝、夜半球中央經線的地方時分別為12時、2J時,或。時I,如ND、MB;晨、昏線與

照時間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分別為卑士但立如NC和NA

圖中求點的地方時,以點作為已知時間點,則點位于點以東;應選擇東加可

二定向,確定兩點的相對東、EDED?

西方向若求F點地方時,以B點作為已知時間點,則F點位于B點以西,應選擇??西減”

三定差,確定兩點的經度差如E點所在經線與ND經線相差45。

四定值,所求的地方時=已知如以D求E點地方時為12:00+—=15:00,以B

60

地方時±4分鐘經度爰1。

21:00

2.區時的計算

一定時區,確定出兩地所在的若已知某地經度.可根據徑度確定H所在的時區.方法為?該地的經度數川,。,所得

時區商四舍五入”保留的整數即為該地所在時區數,東西時區根據東西經確定

二定向,確定兩時區的相對如果兩地分別在東西時區,則東時區在東、西時區在西.如果兩地都在東時區,區號

東、西方向大的在東,區號小的在西;兩地都在西時區,區號大的在西,區號4呸在東

三定差,確定兩個時區相差的如果兩地分別在東西時區,相差的燈區數即為兩區號相加。如果兩地都在東時區或西

個數時區,相差的時區數即為兩區號相減

四定佰,所求時區的區時=已如當東八區為18:00時,西五區為18?13=5:00;.:尸嗎趟師嵬蹩速建為

知時區的區時士時區差1小燈3+3=6:00

特別提示

(I)求差的技巧——“同減異加”

①經度差:兩地同在東(西)經度,取兩數之差;一地在東經度,另一地在西經度,

取兩數之和。

②時區差:兩地同在東(西)時區,取兩數之差;i地在東時區,另一地在西時區,

取兩數之和。

(2)求時間的技巧——“東加西減”

先畫出表示全球所有經線(或時區)的數軸,標出已知經線(或時區)及其地方時(或區

時),再標出所求經線(或時區),計算出兩地經度差(或時區差)后,再將其轉化為地方

時差(或區時差)。如下圖所示:

西減地方時差||東加地方時差

180°90°W0°90°E180°

?????????????????????I

西十二區西六區0東六區東十二區

西減時區差|,~,邠爵蟄裳j

3.與行程(運動)有關的時間計算

例如:若有一架飛機某日某時從A地起飛,經過m小時到達B地,求飛機降落到B

地的時間。

可以用兩種公式計算:

(I)降落到B地的時間=起飛時A地的時間土時差+行程時間(m)。

(2)降落到B地的時間=起£時A地的時間+行程時間(m)土時差。

三、確定日期范圍

方法一:新的一天的范圍是從0時所在經線向東到180。經線,舊的一天的范圍是從

0時所在經線向西到180。經線。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求出0時所在經線并科學繪

圖。

60°W0°120°E180°

例如,當北京時間為12時時,與北京屬于同一日期的范圍為6CTW向東至180。(如

上圖所示),跨240個經度,占全球的2/3。

方法二:180。經線的地方時是幾點,進入新的一天的區域所占時間就是幾小時;反

過來,全球進入新的一天的區域所占時間是幾小時,180。經線的地方時就是幾點。

例如:

①當180。地方時為6時,則新的一天占全球的1/4,I日的一天占全球的3/4。

②當180。經線的地方時為。時時(即180。經線與0時經線重合時),全球為同一天。

③當180。經線的地方時為12時時(即180。經線與0時經線相對時),全球兩個日期各

占一半。

四、晝夜長短|

1.晝夜長短的分布規律

①對稱規律:同一緯線上各點晝夜長短相同(同線等長);南北半球同緯度晝夜長短

相反。

②遞增規律:太陽直射點所在的半球為夏半年,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長越

長。另一半球為冬半年,晝短夜長,且緯度越高,夜越長。北半球夏至口,北半球

的各緯度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極晝的范圍也達到最大,南半球反之。北半球

冬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極夜的范圍達到最大,南半球

反之。太陽直射赤道時(即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晝夜平分。

③變幅規律:赤道全年晝夜平分;緯度越高,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越大。

④極晝、極夜規律: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北極四周出現極晝(南極四周出現極

夜);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南極四周出現極晝(北極四周出現極夜);直射赤道時,全

球沒有極晝極夜現象發生。極晝(極夜)的起始緯度=90。一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南、

北極圈上,一年中只有一天極晝(極夜),南、北極點各約有半年極晝、半年極夜,緯

度愈高,極晝(極夜)出現的天數愈多。北極地區極晝天數多于南極地區。

2.晝夜長短計算

(I)利用已知的日出或日落的地方時來求算

一個地區一天的日出和日落時間反映了該日的晝夜長短狀況。白晝以12點為界,上

午與下午時間間隔相等:黑夜以午夜(0時或24時)為界,上半夜與下半夜時間間隔

相等。

晝長」

上午;下午:

---------->T<--------------->1

|日;正:午1_________(

0點出112點落24點

.下半夜,

因此已知某地某一天的晝長,可求出該口的口出、口落時間(地方時),其方法為:

日落時間二猱黑

日出時間=12-

相反,根據某地某一天日出日落時間可計算晝長、夜長,其方法為:

某地晝長=日落時間一日出時間=(正午12點一日出時間)x2=(日落時間一正午12

點)x2

某地夜長=(子夜24點一日落時間)x2=(日出時間一子夜0點)x2

(2)利用一個地區晝弧所跨的經度范圍來計算

方法是:晝長=白晝弧度數/15。(單位:小時),即在日照圖上某條緯線與晨昏線有兩

個交點,兩點之間在晝半球的弧度數/15。,就是白晝的小時數。

五、正午太陽高度

1.正午太陽高度的空間變化規律

①文字描述:從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分別向南北兩側遞減;離直射點距離越近(緯度

差越小),正午太陽高度越大。

②圖形描述:

由東道向南北兩例遞減

由南回歸我向南由北回歸或向南

北兩側遞減;南北兩側遞減;北

回歸奴及其以南回歸線及其以北

地區達一年中超地區達一年中最

大值,北平球達欠值.南半球達

一年中最小值

③特別說明:

a.同線相等規律:同一緯線上正午太陽高度相等。

b.對稱規律:以直射點所在緯線為對稱軸南北對稱的兩條緯線,正午太陽高度相等。

2.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規律

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北回歸線及其以北

正午太陽高度漸增正午太陽高度漸減

南回歸線及其以南正南回午歸太線陽及高其嘉以南.工上

正午太陽高度漸減

3.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

正午太陽高度=90。一緯度差

當所求地點與太陽直射點在同一半球時,該緯度差即為所求點與直射點緯度差的絕

對值;不在同一半球時,該緯度差為二者緯度數之和。

4.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幅度及分布特點

①南北回歸線之間: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幅度越大(由23.5。增大到47。),

赤道上為23.5。,回歸線上為47。。

②回歸線至極圈之間: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幅度相同(均為47。)。

③極圈以內地區: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幅度越小(由47。減小到23.5。),極

圈上為47。,極點上為23.5。°

④某一地點,太陽高度還有時間的變化,正午時太陽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早上和

傍晚最小。

5.正午太陽高度的應用

(1)確定地方時

當某地太陽高度達一天中的最大值時,日影最短,當地的地方時是12時。

(2)確定房屋的朝向

為了獲得更充足的太陽光照,房屋的朝向與正午太陽所在位置有關。在北回歸線以

北地區,正午太陽位于南方,房屋一般朝南;在南回歸線以南地區,正午太陽位于

北方,房屋一般朝北。

(3)判斷日影長短及方向

正午太陽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陽高度越小,日影越長;日影方向背向太

陽。

(4)確定當地的地理緯度

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陽高度就差多少度。根據某地某日(二分二至

日)正午太陽高度,可判斷該地區緯度大小。

(5)確定樓間距、樓高

為了更好地保證各樓層都有良好的采光,樓與樓之間應當保持適當距離,一般來

說,緯度較低的地方樓間距較小,緯度較高的地區樓間距較大。最小樓間距=前樓

高度xtanH/1(H為當地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陽高度)。

(6)太陽能熱水器的傾角調整

為了更好地利用太陽能,應不斷調整太陽能熱水器與樓頂平面之間的傾角,使太陽

光線與受熱板成直角。傾角a+正午太陽高度角h=90。。

六、太陽視運動

1.太陽周日視運動

觀察點A位于南半球,則太陽

運行軌道面均向北傾斜

觀察點A在赤道上,則太陽

運行軌道面與地平圈垂直

①若正東日出、正西日落,說明太陽直射赤道。此時,北半球正午時的太陽總是在

南方的天空,南半球正午時的太陽總是在北方的天空。北極點上空的太陽總在南方

的天空,南極點上空的太陽總在北方的天空。

②若太陽在地平圈以上運行的時間短于在地平圈以下的時間,說明該地處于冬半

年;反之,說明處于夏半年。

③根據已知太陽直射點位置和當地緯度位置,來確定太陽視運動圖中的方向:或己

知不同節氣某地緯度的正午太陽位置來確定圖中方向。原理如下:

不同點觀測正午太陽的位置

北回歸線南回歸線以

緯度北回歸線上南北回歸線之間南回歸線上

以北南

夏至日在頭頂有時在北,有時在冬至日在頭頂

正午看太一直在正

上,其它一直在南,最大的太陽高上,其它一直在一直在正北

陽方向南

正南度為90。正北

2.日出、日落的方位與晝夜長短變化的關系(北半球)

時間春分日夏半年秋分日冬半年

晝夜長短狀況晝=夜晝>夜晝=夜晝〈夜

時刻,網(地方早于6時,夏至日

6時6時晚于6時,冬至H最晚

最早

日出時)

方位正東方東北方正東方東南方

晚于18時,夏至日

時刻(地方時)18時18時早于18時,冬至H最早

日落晚

方位正西方西北方正西方西南方

3.日出、日落時日影朝向

①在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太陽從正東升起,正西落下。因此日出時日影朝西,H落

時日影朝東。

②北半球夏半年,太陽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極晝極夜區域除外)太陽從東北方開

起,西北方落下,因而日出時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時日影朝向東南。

③北半球冬半年,太陽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極晝極夜區域除外)太陽從東南方升

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時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時日影朝向東北。

七、大氣受熱過程

1.大氣的受熱過程

人氣通過對太陽短波輻射和地面長波轄射的吸收,實現了受熱過程,而大氣對地面

的保溫作用是大氣受熱過程的延續。具體圖解如下:

2.大氣保溫作用的應用

(1)解釋溫室氣體大量排放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

溫室氣大氣吸收大^I逆輻射氣溫升

體排放的地面輻增強,保溫高,全球

增多射增多作用增強?:?瀛山鬣

(2)分析農業實踐中的一些常見現象

①采用塑料大棚發展反季節農業,利用玻璃溫室育苗等。塑料薄膜、玻璃能使太陽

短波輻射透射進入棚內或室內,而地面長波輻射卻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把熱量

傳遞出去,從而使熱量保留在塑料大棚和玻璃溫室內。

②人造煙霧、澆水防凍。秋冬季節,我國北方常用人造煙霧來增強大氣逆輻射,使

地里的農作物免遭凍害。澆水可增加空氣濕度,增強大氣逆輻射;水汽凝結釋放熱

量;水的比熱容大,澆水可減小地表溫度卜降的速度和變化幅度,減輕凍害。

③果園中鋪沙或鵝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發,還能增加晝夜溫差,有利于水果

的糖分積累等。

(3)利用大氣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區太陽能的多賓

①高海拔地區(以青藏高原地區為例)

②內陸地區(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

侯校

為干旱

③濕潤內陸盆地(以四川盆地為例)

(4)晝夜溫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晝夜溫差的大小要結合大氣受熱過程原理.主要從地勢高低、天氣狀況、下墊

面性質幾方面分析。

1.逆溫的類型和成因

類型成因特點

在暗朗無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輻射強,冷卻快,離地大陸上常年均可出現,尤以

輻射逆溫

面越近,降溫越快冬季最強

暖空氣水平移動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而發生的冷接觸作

平流逆溫愈近地表,降溫愈快

鋒面逆溫冷暖氣團溫度差異顯著,暖氣團位于鋒面上部出現于鋒面附近

地形逆溫冷空氣沿斜坡向低谷和盆地流動出現于山谷或盆地

2.逆溫現象的影響分析

成霧早晨易出現多霧天氣,降低大氣能見度,影響人們的出行,易出現交通事故

大氣逆溫使空氣垂直對流受阻,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時擴散(如霧宣),從而危害人體健康,

污染如果位于盆地內,將會更加嚴重

沙塵暴逆溫時不利于沙塵揚起

低空逆溫造成的多駕天氣給飛機起降帶來麻煩,而高空逆溫對飛機飛行極為有利。原因是高

空逆溫會阻礙空氣垂直對流的發展,飛機在飛行中不會有?大的顛簸,飛行平穩;同時提高了

航空

能見度,使飛行更加安全

九、熱力環流

(1)海陸風

①成因分析——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是前提和關鍵。

出\

P1

>aO7海風的形成:白天陸地比

95?

97O海洋增溫快,近地面陸地

O?

99*

01O氣壓低于海洋,風從海洋

吹向陸地

(hPa)皿一低

950陸風的形成:夜晚陸地比

970海洋降溫快,近地面陸地

990氣壓高于海洋,風從陸地

1010低吹向海洋

............寸:一津老師」姆士作叁

②影響與應用:海陸風使海濱地區氣溫口較差減小,夏季氣溫低,空氣較濕潤,是

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風

①成因分析一山坡的熱力變化是關犍。

白天,山坡比同高夜晚,山坡比同高

度的山谷升溫快,度的山谷降溫快,:

氣流上升,氣壓低,氣流下沉,氣壓高,:

暖空氣沿山坡上升,冷空氣沿山坡下滑,:

形成谷風形成山瓦..理老師j姆工作宣

②影響與應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間冷的山風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內形成逆溫

層,大氣穩定,易造成大氣污染。所以,山谷地區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業。

(3)市區與郊區之間的熱力環流

①成因分析——“城市熱島''的形成是突破口。

城市熱島的形成:由于城熱島環流的形成:空氣

市居民生活、工業和交通在市區上升,在郊區下

工具釋放大量的人為熱,沉,近地面風由郊區吹

導致市區氣溫高于郊區向市區十:弟連師地翅工作空

②影響與應用:?般將綠化帶布置在氣流下沉處以及卜沉距離以內,而將衛星城或

污染較重的工廠布置在下沉距離之外。

十、氣壓帶風帶

1.三圈環流的形成(以北半球為例)

D極地高氣壓帶

(熱力因素)

③高緯環流

c極地東風帶

絡極鋒

rc副極地低氣壓帶

(動力因素)

②中緯環流

b西風帶

B副熱帶高氣壓帶

(動力因素)

①低緯環流a東北信風帶

A赤道低氣壓帶

(熱力因素)

①低緯度環流圈

高低緯之間的受熱不均

,=三圈環流.②中緯度環流圈

地轉偏向力影響

③高市匿嫁齦運

注意:

①風向右偏為北半球,風向左偏為南半球

②氣壓帶、風帶的位置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發生變化。就北半球而言,與二分日

相比,各氣壓帶、風帶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2.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地高氣壓帶

干冷二極地氣候

副極地低氣壓『

冷濕X

/盛行西風溫帶海洋性氣候

暖濕士飛0?副熱帶高氣壓帶W

熱帶沙漠氣候

干熱東北信風

單]

濕熱赤道低氣壓帶熱帶雨林氣候

電熱帶草原氣候

東南信風

干熱

副熱帶高氣壓帶

暖濕

交就地中海氣候

、、盛行西風7

冷濕副極地低氣壓帶/

干冷三翼老師地英工作室

90°極地高氣壓帶

卜一、氣候類型的分布、成因及特點

1.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成因和特點

q候關理分布規律曲型地區氣候成因中第點

亞馬孫河流域、團庠赤道1氏氣壓帶拄制,盤行

幡熱等雨林氣候南:!庶10°之間全年高昂冬雨

河泡昵印M尼西亞上升氣流

非洲中部、南美巴甌

南山$10。~南1匕東道低氣壓帶木曬風帶交全年高曷干、:脖

熱帶革候其鄭1風吠陽1:部和

回L*之間菩控制明史交若

南部

北緯100~北回歸亞洲中南半島、印度竽臥力性后差邱用莊全年鬲避旱、雨兩

央帶外密季風氣候

發ZI恥狀陸鈣帶、風布立邸售節移動季分明雨季里中

再北回|1衽~南北撒哈也地區、阿拉1日

副執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

熱帶沙意氣候瑋30。之|司的大陸半耳、,射司迎中西終年炎奧干瘴

拄制

內瑞口西岸部

亞米希季風和季聞健25。~35。之我國幸必一;隹河以南冬季低溫少雨,百李

寫E時力性融異

亞格風住顯3抖候間時卻環岸地區高,息多雨

普再癖30。?40。之副執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冬季品和多雨,豆事

地中岳氣^地中每沿岸

間的加犧岸交出市J炎熱干燥

北洋35。~55。之間我國華北、東北,日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溫常季風氣候后£敘力性質差異

的大麻岸本,朝鮮豐島15溫至雨

聞誄40°~60°之亞歐大陸m北美大陸

溫帶息對碓氣候終年受大陸汽團主制?五三不干旱少雨

間的大陸內部的內陸地區

聞bi韋40。?60。N

顯帶寫用主氣候鮑全年受西風帶拄制全年翩1避潤

向的大5犧岸

亞冬亞在帶針葉林氣北洋50°~70。之間亞歐大雨口北美大陸冬長產室直通曷

一全年受極地氣班制

nT候09^S的北部fe.瞪水少

北書讀極地附近比亞歐大同m匕二:陸洋國高,太陽說寸躬,受

苗原氣候終年現令,逢水除少

沿每的北冰洋a岸板地氣團或水洋氣曲£制

塞帶

再北半跌板地附近詫度品鬲太「E'二.何簪巨

冰原氣候南極大陸、格廢三島多瞬蠅褊數

內陸受冰洋詢E制”

2.特殊地區氣候類型的分布

(1)四處(非洲馬達加斯加島東部、澳大利亞東北部、巴西島原東南部和中美洲東

北部)遠離赤道的熱帶雨林氣候——“來自海洋的信風+迎風坡+沿岸暖流

(2)赤道地區的熱帶草原氣候——“地勢高”。如東非高原地勢較高,上升氣流弱,

膨成熱帶草原氣候。

(3)西風帶內的溫帶大陸性氣候——“位于西風帶內,但處于山脈的背風坡如南

美巴塔哥尼亞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脈東側,受山地阻擋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

雨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4)大陸東岸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澳大利亞東南部)。

(5)南北美洲西海岸氣候的分布范圍僅局限于沿海池帶,并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

的分布特征,主要是因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響,氣候分布不能

深入內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帶。

(6)北半球同一種氣候,在中高緯度大陸東岸分布的緯度較低,這是受沿岸寒流影

響的結果;而在大陸西岸分布的緯度較高,這是受沿岸暖流影響的結果。

十二、氣候的影響因素

氣候的形成因素主要包括太陽輻射(緯度位置)、大氣環流、海陸位置、地形和洋流

等。具體分析如下:

(I)太陽輻射(緯度位置)

太陽輻射從赤道向兩極遞減,決定了熱量帶和氣溫的高低分布。

溫度帶最冷(最熱)月均溫

熱帶最冷月平均氣溫在15C以h

亞熱帶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C以上

溫帶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溫帶海洋性氣候除外)

亞寒帶最熱月平均氣溫略高于10℃

寒帶最熱月平均氣溫在10C以下

(2)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和季風環流)

①氣壓帶:赤道低氣區帶一盛行上升氣流,易成云致雨,多陰雨天氣。副熱帶高

氣壓帶——盛行下沉與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氣。副極地低氣壓帶——盛行上升氣

流,易成云致雨,多陰雨天氣。

②風帶性質:信風——一般是溫暖干燥,但如果是從海洋吹向陸地,則變為溫暖濕

潤。西風——溫涼濕潤,帶來溫差小的陰雨天氣。極地東風一寒冷干燥。

③季風環流:夏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降水多;冬季風一一從陸地吹向海洋,

降水少。

(3)海陸位置

①大陸東岸一風向和洋流類型一主要影響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溫帶、亞熱帶和熱

帶季風氣候。

②大陸西岸—風向和洋流類型—主要影響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溫帶海洋性氣候、

地中海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

③內陸和沿海一大陸性和海洋性一主要影響降水量的多少。

(4)地形地勢

①山地由于地勢的影響,形成了周圍氣溫高、中心氣溫低的分布特點;盆地因地勢

中間低周圍高,形成了周圍氣溫低、中心氣溫高的分布特點;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

的影響,引起水熱的垂直分異,從而形成氣候的垂直變化。

②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區。

③山脈的分布影響氣候的分布規律和范圍。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

使得西海岸氣候呈現南北狹長延伸而逐步更替的變化特點。

(5)洋流

①曖流:增溫增濕,主要氣候類型是溫帶海洋性氣候,部分地區的熱帶雨林氣候。

②寒流:降溫減濕,主要有熱帶沙漠氣候。

十三、東亞和南亞季風

名稱成因分布風向性質

東亞海陸熱力性質我國東部、朝鮮冬:偏北,勢力強勁來自蒙古,西伯利亞,寒冷

季風差異半島、口本干燥

熨:東南,勢力較弱來自太平洋,溫暖濕潤

南亞海陸熱力性質印度半島、中南冬:東北,勢力較弱來自亞歐大陸內部,溫和干

季風差異、氣壓帶半島、我國西南燥

風帶季節移動部分地區

愛:西南,勢力強勁來自印度洋,高濕高溫

十四、鋒面與天氣

天氣變化

類型形成我國典型|革面大氣

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

暖氣團被冷氣困臺春季:沙塵黑夏季:

天暄氣溫較天喟.氣息較

;令氣團主動向升,常出現云、雨、早雨

冷鋒高.氣壓較低低、氣壓較高

暖氣團移動雪.強酹天氣現冬季:寒潮

(暖氣團訓(冷氣團控釉

象(冷鋒控觸一堿雨一場寒

天晴、氣溫技多云和降雨天氣發天喟,氣息較華南:春眠多喟,春

暖氣團主動向1

暖澤除氣壓較高生于鋒前,多皎息氣壓較低寒雨起一場春雨一場

冷氣團移動

(冷氣團控赫t以物"暖圖2制)喉擔曲暖

江淮準冷暖氣團勢均

在江淮地區形成長達一個月的喙天氣六月份出現悔而天氣

群止鋒力敵

南下冷空氣受在云貴高原東北網貴州省):陰雨寒冷,常有凍雨天氣冬半年出現.

昆明準

到云貴高原的,被逢面控制%在云貴高原西南網云南省):晴明溫|怕被在貴州易出現災害性

靜止修

阻擋西南廢氣團控制》——昆明春城的形成與此有關訃一.凍雨

冬半年出現.

天山準南下冷空氣受在天13喉常出現雨雪天氣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南在It?易出現災害性

崢止鋒到天山的阻擋下,被天山阻擋)

之爰加期里二作至

■重2舊rw災)

十五、氣旋和反氣旋

號旋(低壓)反號旋(高壓)

個壓分布個壓中心低,四周高』壓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氣充與風向

無論南半球還呈北半球,低壓汽流都從四周流向中心,高壓氣流都從中心流向四周;無論

低壓還呈高壓,南、北半球氣流的運動方向都相反

X*

1福,/

氣流形成

S"況/1

垂直/11

1,,〃,,,,、,。,,〃,,/

氣流天氣狀況多云雨天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