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與現實交融,能力與素養并重--2024年高考歷史學科新課標卷評析一.總體評價(一)2024年全國歷史新課標卷認真貫徹《高考評價體系》和《歷史課程標準》,牢固樹立“立德樹人”、“服務選才”的政治意圖。1.深化“五史”考查,為黨培養人才。2024年高考歷史試題通過選取民國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等歷史時段的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線索,讓考生更好的了解本國國情,促進學生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等要求,適應為黨和國家選拔合格人才的需要。試題弘揚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選擇體現社會主義建設偉大成就的史料創設歷史問題情境,引導青少年增強愛國意識和愛國情感,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發展、把自己的前途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歷史新課標卷第44題以新中國裝備制造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過程為切入點,展現從新中國成立到新時代,中國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導學生了解黨領導中國人民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奮斗歷程,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就間的內在聯系。2.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厚植家國情懷。試題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育人資源,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所積淀的中華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在廣闊而深厚的歷史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夯實文化自信。如新課標卷第25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中“選賢”,很有現實意義,中華民族之所以文化悠久、文明昌盛,這與我們國家歷代重視選賢任能有很大的關系。(二)新課標卷歷史試題更注重學生核心素養考察、考查考生歷史學習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1.創新試題設問方式,凸顯關鍵能力考查。注重增強試題的開放性、綜合性,靈活設計設問方式,考查學生調取信息、分析信息、綜合處理信息的能力。新課標卷43題以1932年的新聞標題,《老新聞1931-1939》來創設歷史情境,構建多視角、多層面的問題任務,讓學生以歷史當事人的角色去感受1932年的中國社會的風云變幻,涉及的必備知識較為豐富,要求學生既要有扎實的基礎,又要有綜合運用知識的遷移能力和全面深刻地認識歷史發展規律、進行合理闡釋的綜合能力。該題考查了學生的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等核心素養,突出學生獲取信息、分析歷史問題和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的培養。2.優化試題情境設置,突出高階思維要求。高考歷史試題注重增加試題情境的生動性、真實性,強調對獨立思考、深度分析能力的考查,引導教學從“解題”向“解決問題”轉變。第28題圍繞清代農業租佃關系創設情境,借佃戶之口說明“賣田以佃田”的好處,情境貼近生活實際,生動鮮活。學生需從封建制度、土地生產方式、賦稅制度變革等多個維度,理解中國傳統農耕生產方式的特點,引導學生強化對中國傳統社會發展的長時段思考。3.注重呈現新內容特點,培養學生史料實證能力。新課標卷歷史試題注重呈現高中課標新要求,強化核心素養考查,關注新增教學內容。第24題考查新增知識點“早期中華文明”,學生需熟練掌握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文明的主要特征,從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特定時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共性等角度作答;第30題以早期波斯帝國的經濟現象為切入點,選取地租征收的真實史料,要求學生結合早期西亞北非文明、波斯帝國等相關知識作答。(三)歷史新課標卷更注重高考的“導向性”,引導中學回歸歷史本真的教學,以更好的促進教考銜接。1.對接高中課程標準,落實核心素養考查目標。2024高考歷史試題堅持依標施考、以考促教,注重對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考查。新課標卷第27題考查史料實證,學生需在對宋金關系有基本了解的基礎上,辨析題目中的多種類型史料,選取可信的史料重現歷史真實,引導學生培養大膽懷疑、多源互證的實證能力;新課標卷第29題以清末編練新軍為背景,呈現新軍軍官的來源構成在地域、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異,學生需結合清末新政、新軍、辛亥革命等相關知識作答,落實對時空觀念、唯物史觀和歷史解釋的考查。2.強化歷史主干知識考查,促進歷史課堂教學回歸本真。試題注重增強高考基礎性導向,引導教學回歸課程標準,提高教學質量。新課標卷第31題描述了16、17世紀多條海上航線的開辟活動,涉及美洲、亞洲、菲律賓群島、荷蘭、太平洋等多地區,學生需熟練掌握“地圓說”、新航路開辟、世界殖民體系等基本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人類歷史從分散走向整體的過程及影響;新課標卷第34題通過呈現十月革命前在俄國主要城市蘇維埃中布爾什維克黨人地位的變化,考查學生對俄國十月革命這一基本知識的掌握,引導學生理解歷史事件發生的因果聯系綜上所述,2024年歷史新課標卷以其獨特的命題思路和深入的歷史洞察,實現了回歸傳統與走向未來的完美結合。試題既體現了對歷史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又展現了對歷史現代價值的挖掘和體現;既考查了考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又考查了考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既培養了考生的家國情懷和全球視野,又提升了考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這樣的試題設計不僅有助于考生全面深入地了解歷史、認識歷史,更有助于考生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啟迪未來。二.整卷多維細目表,宏觀了解試題概況三、試題分析24.考古學者在某史前遺址發掘出1300余座墓葬,大、中、小三類墓葬分別占總數的不到1%、近10%和90%。其中大型墓葬規模大、隨葬品豐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禮器等。據此可以推斷,該遺址處于A.舊石器時代早期B.舊石器時代晚期C.新石器時代早期D.新石器時代晚期【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唯物史觀、史料實證等歷史學科素養。根據材料“大型墓葬規模大、隨葬品豐富”可知出現了貧富分化,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了貧富分化的現象,因此可知該遺址處于新石器時代晚期,D項正確。本題注重基礎,依據課標,考查的是《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第一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第一目“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和文化遺存”,要求學生用唯物史觀分析歷史現象,認識人類文明起源的特點。25.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紛進行政治變革,爭相延攬人才,諸子百家大都呼吁“選賢與能”。不認同這一理念的學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答案】C【解析】該題考查學生的時空觀念和歷史解釋等學科素養,很有現實意義,中華民族之所以文化悠久、文明昌盛,這與我們國家歷代重視選賢任能有很大的關系。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處于大變革,各國爭相延攬人才,儒、墨、法等諸子百家大都呼吁“選賢與能”,符合當時的政治需求和歷史發展趨勢。道家主張“無為而治”,不符合當時的社會現實,故C符合題意。26.三國魏代漢、西晉代魏,都通過“禪讓”實現:權臣在切實掌握軍政權力后,皇帝下詔表彰其功業、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動讓位;公卿大臣則群起勸進,權臣再三謙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權。“禪讓”反復出現A.保障了政治和平穩定B.放棄了血緣世襲傳統C.維護了特權階層利益D.鞏固了儒學忠孝倫理【答案】D【解析】本題的難度較大,考查學生時空觀念和歷史解釋等素養。三國魏代漢、西晉代魏的“禪讓”過程,體現了我國封建社會早期封建政權過渡的特點。該題要求學生對儒家忠孝倫理內涵的理解到位并能對歷史問題進行探究,能力考查較為全面。27.表1所列史書皆涉及南宋初年與金朝關系,研討這一問題,首先應信重的是A.《宋史》B.《三朝北盟會編》C.《建炎以來系年要錄》D.《宋史紀事本末》【答案】B【解析】該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史料實證能力和歷史解釋能力,四種史料都屬于二手史料,都具有主觀性,在研究南宋初年與金朝關系的問題時,首先應該重視的是史料的來源和成書的時間,因為這些因素會影響史料的可靠性和客觀性。《三朝北盟會編》更接近南宋初年的歷史事件,可信度更大,故選B。該題旨在引導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如何選取、甄別和使用史料,培養學生的史料意識,反映了歷史課程改革的趨勢。28.清乾隆進士李調元在《賣田說》中借佃戶王某之口說明“賣田以佃田”的好處:家中有十畝耕地,難以養活十口之家;賣出自己的十畝地,則可以長期租佃一百畝維持生計,且能免于官府錢糧加派。當時農業中租佃關系的盛行A.延續了個體農耕方式B.遏制了土地兼并擴大C.抑制了商業貨幣經濟D.削減了國家賦稅來源【答案】A【解析】考查學生的時空觀念和歷史解釋等歷史學科素養。該題圍繞清代農業租佃關系創設清代生活情境,借佃戶之口說明“賣田以佃田”的好處,情境貼近生活實際,生動鮮活。學生需從封建制度、土地生產方式、賦稅制度變革等多個維度,理解中國傳統農耕生產方式的特點,引導學生強化對中國傳統社會發展的長時段思考。清代農業中租佃關系的盛行,延續了傳統的個體農耕方式,而不是抑制或遏制了土地兼并或商業貨幣經濟的發展,故選A。29.表2是清末新軍第九鎮、第八鎮及第二十一協軍官的來源構成。這可用于說明新軍A.抵制了列強入侵B.導致了軍閥勢力擴大C.引發了軍閥混戰D.助推了民主革命發展【答案】D【解析】該題以清末編練新軍為背景,呈現新軍軍官的來源構成在地域、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異,學生需結合清末新政、新軍、辛亥革命等相關知識作答,落實對時空觀念、唯物史觀和歷史解釋的考查。30.公元前5世紀,波斯的一份契約記載,有商人承租了國王的私有水源、土地,并以土地收成支付租費;另一份契約記載,商人將份地、農具和種子等租給他人,承租人需要按要求支付小麥、扁豆、芝麻等。據此可知,當時波斯A.開始出現經營借貸業務的商人B.地租的征收以實物為主C.成為西亞最早使用契約的國家D.國王占有全部生產資料【答案】B【解析】該題以早期波斯帝國的社會經濟生活現象為切入點,選取地租征收的真實史料,要求學生結合早期西亞北非文明、波斯帝國等相關知識作答。考查了學生的時空觀念和歷史解釋等學科素養,突出學生獲取信息、解決歷史問題的關鍵能力培養。31.16世紀上半葉,航海家在太平洋開發了連接美洲和亞洲的東風帶海上走廊,中后期利用日本洋流從菲律賓群島航行至美洲西海岸;17世紀初,荷蘭人利用西風帶環球航行。16至17世紀的航海活動A.激發“地圓說”的形成B.表明世界殖民體系的確立C.導致陸路貿易基本停滯D.促進了貴金屬的全球流動【答案】D【解析】主要考查學生的時空觀念和歷史解釋等學科素養。該題再現“大航海”時代多條海上航線的開辟活動,涉及美洲、亞洲、菲律賓群島、荷蘭、太平洋等多地區,學生需熟練掌握“地圓說”、新航路開辟、世界殖民體系等基本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人類歷史從分散走向整體的過程及影響;“大航海”促進了東西方貿易的發展,金銀等貴金屬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加快,貨幣的作用日益增強,因此答案選D項。32.17世紀,法國某細布工場雇傭近1700人,分屬于制作輪子與刀具、清洗、上色、整經等部門。織布分為多道工序,其中壓印、繡花等通常由婦女承擔。這可用于說明A.生產方式變革的條件漸趨成熟B.機器大生產強化對工人管理C.現代工廠制度提高了生產效率D.工業革命促進女性地位提升【答案】A【解析】該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唯物史觀、歷史解釋等學科素養。以工業革命前法國某細布工場創設情境,從材料可知工場分工明確,雇傭人數較多,說明這一時期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條件漸趨成熟,工業革命即將到來,培養學生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角度來觀察人類社會的演進。33.1897年,西非黃金海岸成立“土著居民權利保護協會”,主要成員是地方首領和受過西式教育的上層人士。他們成功抵制了殖民者將大片土地宣布為“無人居住土地”的企圖。20世紀初,類似團體在非洲其他殖民地也相繼成立。這些團體的存在A.促使和平抗爭成為主要斗爭形式B.推動了非洲首個政黨的誕生C.幫助大多數地區免于淪為殖民地D.促進了民族獨立思想的傳播【答案】D【解析】該題考查了學生的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等學科素養。以非洲人民的反殖民歷史來觀照現實,說明今天非洲的發展任重道遠,涵養學生的國際同情和理解,進一步理解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根據材料可知,20世紀初非洲大陸本土的抵抗運動逐漸增多,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這些運動從思想上促進了民族獨立思想的傳播,為二戰后非洲的民族獨立運動埋下了思想的種子,故選D項。34.1917年10月8日,新的彼得格勒蘇維埃執行委員會成立,由13名布爾什維克、6名社會革命黨人和3名孟什維克組成,布爾什維克黨人當選為蘇維埃主席。在莫斯科等大城市的蘇維埃中,布爾什維克黨人也取得了主導地位。這A.表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完成B.奠定了十月革命勝利的組織基礎C.加速了羅曼諾夫王朝的滅亡D.標志著蘇維埃政權取代臨時政府【答案】B【解析】考查時空觀念和歷史解釋等學科素養。該題通過呈現十月革命前在俄國主要城市蘇維埃中布爾什維克黨人地位的變化,考查學生對俄國十月革命這一基本知識的掌握,引導學生理解歷史事件發生的因果聯系,較好地考查了學生的歷史探究能力。35.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爆發后,美國大量拋售英鎊,導致英國外匯儲備驟減。英國抱怨美國的行為是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宗旨和精神“不可饒恕的背叛"。最終,英國停止了對埃及的軍事干涉行動。這反映出A.美元占據國際貨幣體系主導地位B.埃及民族解放運動獲得廣泛支持C.布雷頓森林體系走向瓦解D.西方大國間盟友關系破裂【答案】A【解析】該題考查學生的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等學科素養。情境展現的是20世紀50年代美英之間的“貨幣戰爭”,二戰后美國憑借全球經濟霸主地位,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迫使英國停止對埃及的軍事干涉,表明美元占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導地位,故選A。當前美國常常用“貨幣戰爭”來打貿易戰,從多方面打壓中國經濟的發展并阻礙全球經濟的發展,對此我們要有強有力的應對措施。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在同一塊耕地上連續耕作,重視水利灌溉、糞肥使用及田間管理,是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要特征。先秦出現的連作制在兩漢發展成熟。魏晉南北朝時期冬小麥種植的推廣,為豆類作物與大、小麥的輪作提供了條件,麥類作物收獲量為播種量的44~200倍,唐代北方麥豆兩熟制普及。宋代南方水稻育秧、插秧技術推廣與提升,普遍實行稻麥輪作,同時圩田、梯田等大量出現。明清隨著美洲作物的傳入、雙季稻的推廣,輪作物種更為豐富,山地、丘陵等得到進一步利用。傳統農業的不斷發展,為中華文明生生不息提供了經濟支撐。——摘編自趙德馨主編《中國經濟通史》等材料二羅馬帝國時期,農業中普遍采用輪作制。4世紀后,法蘭克人從羅馬人那里掌握了二圃耕作方式,輪流耕種全年耕地的1/2。10世紀起,重犁的采用以及長達300年的大墾荒運動,擴大了耕地面積。三圃制漸漸流行,耕地依自然條件劃分為三大塊,分別進行春播(大麥、燕麥等)秋收、秋播(小麥、黑麥等)夏收和休耕。耕地收割完畢和休耕的土地成為"敞地",作為公用牧場。13世紀,豆科植場加入輪種,谷物收獲量為播種量的3~4倍。14、15世紀,粗放農業開始向集約農業過渡,農業與畜牧業進一步結合,葡萄、啤酒花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大增,近代西歐農業的許多特征逐漸形成。——摘編白馬克垚《西歐封建經濟形態研究》等(1)根據材料,概括中國與西歐古代農業在土地利用方式上的主要差異。(13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說明中國和西歐古代農業對文明發展的影響。(12分)【試題評析】本題是比較類和影響類歷史探究題。考查學生的唯物史觀、歷史解釋、時空觀念和家國情懷等學科核心素養。在學科能力方面,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的能力、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歷史探究能力,能力考查較為全面。以歷史專家的學術觀點創設學術情境并設置問題,設問指向明確。本題立意高遠,從中國和世界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去比較中西古代農業發展的特點和對文明社會的推動作用,使學生認識到農業的重要性和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中國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為中華文明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使得中國長期領先世界農業水平,發達的農業也促進了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成為古代中國長期領先世界的重要原因。西歐古代農業的發展促進了西歐社會經濟的轉型,為西歐資本主義的興起與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西歐農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以及近代科學的興起,推動了西歐社會的變化與進步。4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1932年中國重要新聞標題摘編如下:錦州撤防遼西盡陷;蔣汪昨晚在杭晤談;溥儀竟作傀儡;日本大批軍隊昨日到滬;蔣汪均決長住首都:日本毀我經濟中心,上海閘北慘化灰燼;日軍自昨晨猛烈總攻,我軍沉勇堅守擊退之;十九路軍奉令開閩;蔣介石又做鄂豫皖“剿赤”總司令;全國紅軍繼續大獲全勝;國民黨軍閥大調白軍布置進攻蘇區;日軍果進犯熱河;湘鄂贛紅軍二次大勝利;國民黨進攻蘇區;愧儡組織近狀;全線出擊,紅軍捷報頻傳。——摘編自陳益民、江沛主編《老新聞1931-1939》結合所學中國近現代史知識,擇取材料中的有關時事,擬定一個主題,寫一篇短評。(要求:主題正確,運用材料,史實準確,評論合理。)【試題評析】本題屬歷史小論文寫作題。考查學生的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時空觀念和家國情懷五大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在學科能力方面,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的能力、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歷史探究能力,能力考查較為全面。以《老新聞1931-1939》中的1932年中國重要新聞摘編來創設歷史情境,讓學生以歷史當事人的角色去感受1932年中國社會的風云變幻,涉及的必備知識較為豐富,要求學生既要有扎實的基礎,又要有綜合運用知識的遷移能力和全面深刻地認識歷史發展規律、進行合理闡釋的綜合能力以及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1932年,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充滿挑戰和動蕩的時期,不僅面臨著外敵的侵略,還深陷內戰的泥潭。首先,日本的侵略行動對中國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其次,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的內戰也在這一年達到了高潮。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況下,中國的社會矛盾和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然而中國人民并沒有屈服于侵略者和內戰的壓力,而是展現出了堅強的抗爭精神和不屈的意志。4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一五”計劃期間,我國建立起一些原來沒有的工業制造部門,如汽車、重型機器、新式車床等。此后機械制造業獲得長足發展,形成東北、西南、西北、中南等各具特色的制造基地。裝備制造業作為中國最大的制造業部門,在改革開放中走在前列,重大裝備研制開發能力大幅提高,國際競爭力快速提升。——摘編自當代中國研究所《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等材料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裝備制造業發展。機械工業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全力推進行業轉型升級,十年間創新成果豐碩,機械產品自給率超過85%,國產“華龍一號”“國和一號”三代核電機組等成套裝備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在國家產業政策引導下,機械工業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中國裝備制造業穩居世界第一。——摘編自徐念沙《十年輝煌挺起裝備制造的脊梁》等(1)根據材料,概述新中國成立以來裝備制造業的發展。(9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時代推動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的主要因素。(6分)【試題評析】本題屬歷史論述題,題目難度不大。如果學生基礎知識扎實,關鍵能力培養到位,就可以得高分。主要考查學生的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等歷史學科素養,學科能力方面,重在考查學生分析歷史問題和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本題以新中國裝備制造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過程為切入點,展現從新中國成立到新時代,中國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導學生了解黨領導中國人民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奮斗歷程,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就間的內在聯系。四、備考建議1.認真研讀2020修訂版《歷史課程標準》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認真思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數字智慧方案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手冊
- 低壓電工理論練習試題及答案
- 湖北省智學聯盟2025屆高三12月聯考-化學試題+答案(含答案)
- 職業資格-礦業權評估真題庫-6
- 職業資格-估價理論與方法真題庫-12
- 2025年工程法規應試技巧及試題及答案
- 淄博美術考試試題及答案
- 審計之星考試試題及答案
- 電機工程試題及答案
- 導彈遴選面試題及答案
- 【水利水電】李想 案例專項班教案 04-案例專項班(四)
- 光影中國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6提高電纜線路施工質量一次合格率QC成果
- DB41-T 2322-2022水資源公報數據庫設計規范
- 中藥藥理章化痰止咳平喘藥農大
- 水泥物資供應、運輸及售后服務方案
- 慢性心衰的解決之道“CRT”心臟再同步治療課件
- 山西省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文科教學儀器設備配備標準
- 高效液相色譜法分析(紐甜)原始記錄
- DB5132∕T 76-2022 熊貓級民宿的劃分與評定
- 國家開放大學《思想道德與法治》社會實踐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