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安徽省宣城市六中學七年級生物第二學期期末統考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安徽省宣城市六中學七年級生物第二學期期末統考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安徽省宣城市六中學七年級生物第二學期期末統考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安徽省宣城市六中學七年級生物第二學期期末統考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安徽省宣城市六中學七年級生物第二學期期末統考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七下生物期末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1.人類新生命生長發育的起點為()A.卵細胞 B.受精卵 C.胚胎 D.胎兒2.右圖為人體血液循環過程中某物質含量的變化情況,如果Ⅰ代表肺泡間的毛細血管,Ⅲ代表組織細胞間的毛細血管,則該物質最可能是A.養料 B.二氧化碳 C.氧氣 D.廢物3.如圖為各種微生物示意圖,相關敘述合理的是()A.①是病毒,細胞結構簡單B.②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C.圖中②和③的細胞結構是最相似的D.④和⑤都是真核生物,用孢子繁殖后代4.殺滅人糞尿中病菌和蟲卵的有效而環保的方法是:A.焚燒 B.高溫堆肥 C.昆蟲殺滅 D.噴灑殺蟲劑5.一個人新生命開始于()A.受精卵 B.嬰兒的出生 C.卵子和精子 D.胚胎6.某人患有下肢靜脈曲張,若其內的血栓脫落,隨血液流動,最有可能滯留的部位是()A.下肢靜脈 B.右心房C.肺部毛細血管 D.肺靜脈7.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離不開營養物質,下列有關營養物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糖類是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提供者B.蛋白質是身體構建與修復的重要原料C.脂肪是人體內重要的備用能源物質D.維生素是構成人體細胞的主要原料8.下列關于心臟的說法,正確的是()A.心臟左右直接連通B.心室收縮時,血液進入心房C.心房和心室可以同時收縮D.心房和心室可以同時舒張9.下列器官中,既屬于生殖系統,又屬于內分泌系統的是A.卵巢 B.甲狀腺 C.胰腺 D.子宮10.除哪項外,其余均是人體呼吸道中鼻腔的作用A.鼻毛能阻擋空氣中的灰尖B.鼻腔黏膜分泌黏液濕潤吸進的空氣C.是空氣和食物的共同能道D.鼻腔黏膜內的毛細血管能溫暖冷空氣11.下列屬于中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是()①用藥前,仔細閱讀說明書②不暴飲暴食和偏食③保持愉快的心情,積極向上的心態④青少年吸煙喝酒不會影響智力發育⑤冬季緊閉課室門窗⑥合理調節學習與休息,腦力與體力活動關系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⑤12.某病人走路時搖晃不穩,邁步不準,如同醉酒,發生病變的部位可能是(

)A.大腦 B.小腦 C.腦干 D.脊髓13.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消化“實驗中,對4支試管的處理如表所示,按照該實驗正確的步驟操作充分反應后,最不可能變藍的試管是試管編號1234清水或唾液(2mL)清水唾液清水唾液水浴溫度(°C)373700A.1 B.2 C.3 D.414.打過水痘疫苗的人一般不會再患水痘,下列敘述正確的是()①水痘疫苗是一種抗原②水痘疫苗是一種抗體③注射疫苗屬于特異性免疫④注射疫苗屬于非特異性免疫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5.麥地那龍線蟲可導致人類患上由此寄生蟲引起的傳染病。針對其幼蟲生活在水中這一特點,科研人員發明了一種便攜式濾水器。人們即使直接飲用過濾后的生水也不會感染這種傳染病。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上看,便攜式濾水器的作用是()A.控制傳染源 B.切斷傳播途徑 C.保護易感人群 D.殺死病原體16.下列做法符合用眼和用耳衛生保健的是()A.長時間看手機或電腦 B.用牙簽挖耳朵C.遇到巨大聲響時迅速張開口 D.躺在床上背書17.關于血細胞的說法,錯誤的是()A.血細胞都有細胞核B.如果體內的白細胞數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體有了炎癥C.血紅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D.血小板有止血和凝血功能18.女孩小彩旗在2014年春晚上進行了4小時的自轉表演而不倒,這說明她具有發達的()A.大腦 B.小腦C.腦干 D.脊髓19.下列組合錯誤的是()A.缺乏維生素A——夜盲癥——多吃肝臟和胡蘿卜B.缺乏維生素B1——腳氣病——多吃稻米和小麥C.缺乏維生素C——壞血病——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D.缺乏維生素D——佝僂病—一多吃玉米和香蕉20.用手掌托住耳廓后邊,會感到前方傳來的聲音變大,這說明耳廓能夠A.產生聲波B.傳遞聲波C.收集聲波D.感受聲波21.下圖中屬于綠色食品標志的是()A. B. C. D.22.專家對人和猿進行了非常細致的比較,結果顯示:人和猿的胚胎在五個月以前完全一樣。這些事實說明A.人是由猿進化來的 B.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C.人比猿高等 D.現代的猿也能進化成人23.人類起源于()A.大猩猩B.黑猩猩C.類人猿D.森林古猿24.血液是流動的組織。下列關于血液中各成分的說法,錯誤的是()A.紅細胞具有運輸功能B.血漿中的水約占90%C.血小板具有細胞核D.白細胞能吞噬病菌25.如圖表示血液、血漿、血細胞三概念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A. B.C. D.26.下圖甲為人體血液循環示意圖,圖乙是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圖丙是尿的形成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①________②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如果某人因炎癥在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后,最先在心臟的________中發現。(2)圖甲中血管⑥與⑦相比,⑥血液成分中含有較多的營養物質和________。(3)丙圖中,腎小囊內液體在成分上與d內液體的區別是沒有大分子蛋白質和________;g內液體中不含葡萄糖,是因為圖丙中的________________進行了________作用。(4)根據圖乙可知,當血液流經③處后,其血液成分中________________明顯增多。27.下圖是尿的形成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圖中①是_____;②是_____;(2)③的液體是_____,是經過_____作用形成的(3)正常情況下,③主要成分為_____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尿素等物質,(4)④的液體是_____。圖中_____具有重吸收作用,它能將大部分的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_____吸收回血液。28.紅燈停,綠燈行,斑馬線避讓行人已經成為文明行車的新法規,交通法規對于酒駕的懲罰力度越來越大,酒駕司機越來越少,文明開車已成習慣。青島峰會期間交警更是加大了執法力度,對于外地車輛還需停車安檢。請據圖作答:(1)當司機看到交警查車,并從遠處開向交警時圖甲眼睛中的[4]的變化是_____,近視眼患者成像于[_____]_____前方,需要戴_____矯正。(2)6月13號上合峰會剛落下帷幕,十級臺風襲擊了島城,一時間電閃雷鳴,天氣一下子黑下來,部分老師和學生被困在學校里。天剛變黑的過程中圖甲中[3]的變化是_____。雷聲刺激了圖乙中的[_____]_____,產生的神經沖動傳導到_____形成聽覺。遇到巨大聲響應該張嘴_____(捂不捂耳朵),這樣做是為了疏通[_____]_____,保證[_____]_____內外氣壓相同。(3)臺風破壞了供電設施,突然停電,李老師去辦公室拿手機欲開啟手電筒功能,黑暗中手被一尖物扎了一下,李老師本能的縮了一下手,請參照圖丙寫出縮手的途徑是_____(用字母和箭頭),這說明脊髓有_____功能;一會李老師感到疼痛,疼痛的途徑是_____(用字母和箭頭),說明脊髓還有_____功能。(4)因為黑暗停電有的同學雖然尿急但有意識的憋住尿不去廁所,這與嬰兒的排尿反射相比,這種反射的特點是_____,請寫出有意識的憋尿反射的途徑是_____(用字母和箭頭),能夠有意識的憋住尿說明_____。29.將20只生長發育狀態相似的蝌蚪,平均分成A、B兩組,A組飼喂少量甲狀腺激素,蝌蚪的個體發育變化迅速,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就變成了一群小型青蛙,而不飼喂甲狀腺激素的B組蝌蚪則按常規發育。(1)此實驗說明。在本實驗中B組實驗起到作用。(2)如果要進一步說明甲狀腺激素是由甲狀腺分泌的,還需要增加一個實驗,你認為最合理的設計是:。(3)要想在實驗室觀察青蛙的發育全過程,適宜的培養條件應該是(填序號)。①適宜的溫度②低溫③玻璃缸密閉④玻璃缸敞口⑤未被污染的河水⑥自來水(4)留心觀察,你會發現不同環境中的青蛙的體色是不同的,但都與其周圍的環境基本一致。這說明生物與環境是的。(5)在某偏僻山區的小溪里有許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圍青蛙較少,同時發現當地居民大脖子病的發病率較高,由此可以推斷出該地區的嬰幼兒患癥的可能性較大。根據遺傳學的原理推斷,這種癥狀能否遺傳給下一代?。30.閱讀科普短文6月6日是第二十三個全國愛眼日,主題是“科學防控近視,關愛孩子眼健康”。某校初一學生根據歷年全國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近視率做出表一,而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近視患者人數多達6億,其中近視高發年齡段為青少年階段。中國作為青少年近視率全球第一的國家,視覺健康形勢不容樂觀。是什么原因導致的近視呢?專家介紹,青少年長時間注視電子屏幕,會導致視神經緊張,眨眼頻率降低,從而造成近視的發生。另外現在的孩子課外活動都相對比較少,很多孩子都是在室內,缺少戶外運動,缺少陽光對體內的神經遞質的刺激,也會導致近視。由于學習壓力的增大,睡眠的減少,也會導致近視。運動是否會影響青少年近視患病呢?研究人員通過運動干預實驗來驗證干預后青少年的視力變化情況。選取體育運動小組學生60名(運動項目:羽毛球或乒乓球),其中近視學生30名、視力正常學生30名。普通對照組學生60名,其中近視學生30名、視力正常學生30名。所有參加實驗的學生進行視力檢測并記錄結果,實驗期間對參加實驗的所有學生定期進行有關視力保護的健康教育,避免其他因素影響實驗結果。實驗組學生每周羽毛球或乒乓球運動不少于3次,每次運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對照組學生的其他條件與實驗組的條件相同,1年后再次檢測4組學生的視力,進行比較,得出下表:回答下列問題:(1)從表一可以看出,近50年我國初中生近視率發生趨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近視是晶狀體曲度過大或眼球前后徑過長使物像落在視網膜膜_____________,圖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號);是矯正近視的方法。(3)在正常情況下,人的眼睛通過6來調節晶狀體的曲度幫助我們看清不同_____________。A.亮度的物體B.顏色的物體C.距離的物體D.大小的物體(4)近視眼的同學帶上眼鏡后就能看見黑板上的字,是因為字反射的一部分光線能在眼球的_____________(填序號)形成物像,光刺激能夠引起其上的感光細胞產生興奮,并沿著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的__________,形成視覺。(5)研究人員研究運動是否會影響青少年近視患病所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實驗過程中要保證運動小組學生和普通學生性別比、父母視力情況比、用眼時間比基本_____________(相同/不同)。(6)分析表二和表三柱狀圖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維持視力不變和防止視力下降有重要作用。(7)根據資料和實驗數據請你就“愛護眼睛、防治近視”給初中生提出合理化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閱讀下面的資料,分析回答有關問題:尿液的排出受神經系統支配,過程如圖1所示:當膀胱儲存的尿液達到一定量時,膀胱壁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興奮,興奮沿盆神經傳導到脊髓的低級排尿中樞;同時,興奮還沿著脊髓中的神經纖維向上傳導,依次到達腦中各級排尿中樞,并在大腦皮層產生“尿意”。做好準備后,大腦皮層發出神經沖動向下傳導,控制脊髓低級排尿中樞產生興奮,興奮再由盆神經傳出,最終尿液排出體外。脊髓損傷導致膀胱功能障礙,是國內外長期以來的醫學難題。我國外科專家侯春林教投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首創“跟腱—脊髓中樞—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術,為解決該醫學難題作出重大貢獻。具體做法如圖2所示:分別剪斷患者支配跟腱及膀胱的傳出神經,然后將二者進行顯微手術縫合,獲得一個新的完整的“跟腱—脊髓中樞—膀胱”反射弧。術后8─10個月,患者通過敲擊跟腱就可引發膀胱排尿反射。人工反射弧重建成功的關鍵在于,圖2中①處所示的神經元從縫合點開始重新再生出軸突,并沿著②處所示傳出神經生長到膀胱,這大約需要8-10個月的時間。(1)圖1中,盆神經主要負責__________(填圖1中的器官名稱)之間的興奮傳入和傳出聯系,屬于周圍神經系統;各級排尿中樞分別位于腦和脊髓的__________(填灰質或白質)內,屬于中樞神經系統。(2)“尿意”是在__________產生的。脊髓損傷的病人不能感覺到尿意,這是因為__________之間的信息傳導被切斷了。(3)圖2所示重建的完整“跟腱—脊髓中樞—膀胱”人工反射弧中,感受器位于_______(填字母),神經中樞位于_______(填字母)。敲擊患者跟腱促發膀胱排尿屬于__________(填簡單或復雜)反射。

參考答案1、B【解析】

人體的生長發育是從一個受精卵開始的。受精卵經過生長、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器官、系統,進而形成胎兒,據此解答。【詳解】人體的產生要經歷雌雄生殖細胞結合,卵細胞和精子都不能進行細胞分裂、分化、發育等生命活動。只有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時,才標志著新生命發育的開始,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器官、系統,進而形成人體,B正確;A、C、D錯誤。【點睛】掌握受精過程是本題解題關鍵。2、C【解析】

血液流經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時肺泡中的氧擴散進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肺泡,通過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血液中的氧含量增多,二氧化碳逐漸減少;當血液流經全身的毛細血管的時,由于組織細胞中氧的濃度比血液中氧濃度低。血紅蛋白與氧迅速分離擴散進入組織細胞,細胞中的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血液,通過組織的氣體交換,血液由動脈血變為靜脈血。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氧含量減少。【詳解】“如果Ⅰ代表肺泡間的毛細血管”,則血液流經肺泡時,氧氣增多、二氧化碳減少、養料減少、廢物增多,“Ⅲ代表組織細胞間的毛細血管”,則血液流經組織細胞時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增多、養料減少、廢物增多。圖中該物質在Ⅰ處增多,Ⅱ處減少,因此該物質最可能是氧氣。故選C。【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知道肺泡內的氣體交換。3、D【解析】

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有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真菌有真正的細胞核,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菌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區域。圖中①病毒、②細菌、③酵母菌、④青霉、⑤蘑菇。【詳解】①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主要由內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質外殼組成,A不符合題意;②細菌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利用無機物制造有機物,必須依靠現成的營養物質來生活,細菌能夠分解動植物尸體、糞便、枯枝落葉等參與物質循環,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B不符合題意;③酵母菌、④青霉、⑤蘑菇屬于真菌,②細菌與真菌的主要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③酵母菌、④青霉、⑤蘑菇的細胞結構是最相似的,C不符合題意;④青霉、⑤蘑菇屬于真菌,具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D符合題意。【點睛】本題考查各種微生物的特征及其作用,明確各微生物的特征是解決本題的關鍵。4、B【解析】試題分析:人糞尿無害化處理的方式主要有建沼氣池、高溫堆肥和建生態廁所,生態廁所的地下設有沼氣池,其原理都是利用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人糞尿中的有機物,釋放能量,產生高溫,高溫可以殺死人糞尿中的各種病菌和蟲卵,從而達到無害化的目的,故選B。考點:本題考查的是人糞尿的無害化處理。5、A【解析】

人的生命之旅開始于受精卵,即新生命誕生的起點。【詳解】卵細胞和精子都不能進行細胞分裂、分化、發育等生命活動。只有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時,才標志著新生命的起點。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器官、系統,進而形成胎兒。因此人的生命之旅開始于受精卵。故選:A。【點睛】明確新生命起始于受精卵是關鍵。6、C【解析】試題分析:毛細血管的內徑小,僅有8--10微米,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因此下肢靜脈曲張,脫落的血栓,隨血液循環到達毛細血管處就會滯留;下肢血栓脫落后要通過下腔靜脈進入血液循環,即在肺部毛細血管處會滯留。考點:血液循環的途徑。7、D【解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維生素。【詳解】A.食物中的六大類營養物質中,糖類、脂肪、蛋白質都是組成細胞的主要物質,并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其中糖類是主要的供能物質,A正確;B.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與人體的生長發育以及細胞的修復和更新有重要關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B正確;C.脂肪是備用能源,一般存儲在皮下備用,C正確;D.維生素既不構成細胞,也不提供能量,但能調節人體的生命活動,D錯誤。故選D。8、D【解析】

心臟有四個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左邊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右邊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心房連通靜脈,心室連通動脈,如圖:

。【詳解】A、心臟左右不連通,A錯誤。

B、心室收縮吋,血液進入動脈,B錯誤。

CD、心臟的活動規律是:心房收縮,同時心室舒張;心房舒張,同時心室收縮;心房舒張,同時心室舒張。C錯誤,D正確。

故選:D【點睛】解決此題的關鍵是掌握心臟的相關知識。9、A【解析】

(1)人體內有許多腺體,其中有些腺體沒有導管,它們的分泌物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并隨著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這類腺體叫做內分泌腺。如垂體、甲狀腺、胸腺、胰島、腎上腺、性腺(睪丸和卵巢)等。(2)男性的精囊、輸精管、睪丸、陰莖等構成了男性的生殖系統;女性的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等構成了女性的生殖系統。【詳解】A、卵巢能產生生殖細胞--卵細胞,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同時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是內分泌腺,因此卵巢既屬于生殖系統,又屬于內分泌系統,A正確;B、甲狀腺是內分泌腺,屬于內分泌系統,B錯誤;C、胰腺的外分泌部能夠分泌胰液,屬于消化腺;它的內分泌部胰島能夠分泌胰島素,因此胰腺既屬于內分泌系統又屬于消化系統,C錯誤;D、子宮是胚胎發育的場所,屬于生殖系統,D錯誤。故選:A。【點睛】本題考查既考查了泌尿系統又考查了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是道基礎題。掌握人體的一些器官分屬于不同的系統是解題的關鍵。10、C【解析】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呼吸道的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鼻腔內有鼻毛,可以阻擋灰塵;呼吸道都有骨或軟骨做支架,其內表面覆蓋著黏膜,黏膜內還分布有豐富的毛細血管,這些特點既保證了氣體的暢通,又對吸入的空氣具有清潔、溫暖和濕潤的作用;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所以C說法是錯誤的。11、B【解析】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有利于預防各種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質量。盡管許多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發生的,但是許多與之有關的不良生活方式,卻是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形成的。因此,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應該從兒童和青少年時期開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合理膳食、規律起居、保證睡眠、勞逸結合、戒煙限酒、適量運動、心理平衡。【詳解】①用藥前,仔細閱讀說明書屬于合理用藥;②不暴飲暴食和偏食屬于合理營養;③保持愉快的心情,積極向上的心態屬于心理健康,⑥合理調節學習與休息,腦力與體力活動關系屬于勞逸結合,都屬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而④青少年吸煙喝酒不會影響智力發育、⑤冬季緊閉課室門窗空氣不流通影響呼吸,都不屬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故選B。【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知青春期青少年正確的生活方式。12、B【解析】

小腦的主要功能是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的平衡,因此某病人走路時搖晃不穩,邁步不準,如同醉酒,發生病變的部位可能是小腦。【詳解】大腦由兩個大腦半球組成,大腦半球的表層是灰質,叫大腦皮層,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比較重要的中樞有:軀體運動中樞(管理身體對側骨骼肌的運動)、軀體感覺中樞(與身體對側皮膚、肌肉等處接受刺激而使人產生感覺有關)、語言中樞(與說話、書寫、閱讀和理解語言有關,是人類特有的神經中樞)、視覺中樞(與產生視覺有關)、聽覺中樞(與產生聽覺有關).小腦的主要功能是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的平衡,因此某病人走路時搖晃不穩,邁步不準,如同醉酒,發生病變的部位可能是小腦。腦干位于大腦的下方和小腦的前方,它的最下面與脊髓相連,腦干的灰質中含有一些調節人體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如心血管中樞、呼吸中樞等),但是腦干沒有控制運動中樞.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內,上端與腦相連,下端與第一腰椎下緣平齊,脊髓有反射和傳導的功能,能夠控制一些簡單的、低級的生命活動.故B正確。13、B【解析】

(1)實驗原理:饅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變藍,麥芽糖遇碘不變藍。淀粉無甜味、分解后形成的麥芽糖有甜味。(2)實驗步驟及結果分析【詳解】A.1試管中清水對淀粉沒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變藍,A不符合題意;B.2試管中唾液淀粉酶將饅頭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麥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變藍,B符合題意;C.3試管中溫度低,而且清水對淀粉沒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變藍,C不符合題意;D.4試管中溫度低,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下降,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變藍色,D不符合題意。【點睛】本題主要考查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理解掌握實驗探究的過程及單一變量原則及對照原則是解答此題的關鍵。14、A【解析】

(1)引起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抗原物質就是抗原。抗原包括進入人體的微生物等病原體、異物、異體器官等。(2)抗體是指抗原物質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的一種抵抗該抗原物質的特殊蛋白質,可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組織液及外分泌液中。【詳解】接種的疫苗是由病原體制成的,只不過經過處理之后,其毒性減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體,進入人體后能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避免傳染病的感染。因此,①水痘疫苗是一種抗原;③接種的水痘疫苗所屬的免疫類型是特異性免疫。故選:A。【點睛】此題考查的是人體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兔疫,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疫苗免疫的原理、抗原、抗體的概念。15、B【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即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據此答題。【詳解】傳染病是指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夠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特點;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科研人員發明了一種便攜式濾水器。人們即使直接飲用過濾后的生水也不會感染這種傳染病,這在預防傳染病的方法上屬于切斷傳播途徑。【點睛】明確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即能正確答題。16、C【解析】

1、為了保護耳和聽覺,除了減少和消除噪聲外,平時還應當注意做到:

(1)不要用尖銳的東西挖耳朵,以免戳傷外耳道或鼓膜。

(2)遇到巨大聲響時,迅速張口,使咽鼓管張開,或閉嘴、堵耳,以保持鼓膜兩側大氣壓力平衡。

(3)鼻咽部有炎癥時,要及時治療,避免引起中耳炎。

(4)不讓污水進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2、保護眼睛,預防近視要做到:三要、四不看、三個一,有效地預防近視眼的發生。

一要:讀寫姿勢要正確,眼與書的距離要在33厘米左右。

二要:看書、看電視或使用電腦1小時后要休息一下,要遠眺幾分鐘。

三要:要定期檢查視力,認真做眼保健操。

一不看:不在直射的強光下看書。

二不看:不在光線暗的地方看書。

三不看:不躺臥看書。

四不看:不走路看書。

三個一是:一尺、一拳、一寸,即讀書寫字時,眼睛和桌面要保持一尺的距離;身體和課桌之間保持一個小拳頭的間隔;握筆時手和筆尖要保持一寸的距離。總之,預防近視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詳解】長時間看手機或電腦容易導致近視,A錯誤;不要用尖銳的東西挖耳朵,以免戳傷外耳道或鼓膜,B錯誤;;

遇到巨大聲響時,迅速張口,使咽鼓管張開,或閉嘴、堵耳,以保持鼓膜兩側大氣壓力平衡,C正確;

不能躺在床上看書,容易造成近視,D錯誤。【點睛】熟記眼和耳的保健的重要性。解答時從保護聽力的措施方面來切入。17、A【解析】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其中白細胞有細胞核,成熟的紅細胞和血小板沒有細胞核,A錯誤;白細胞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護作用。當人體某處發炎時,白細胞會穿透毛細血管壁,聚集在傷口處吞噬病菌。因此,如果體內的白細胞數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體有了炎癥,B正確;血紅蛋白在氧濃度高的地方與氧結合,在氧濃度低的地方與氧分離,C正確;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D正確。18、B【解析】

腦位于顱腔內,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

【詳解】人體的腦分為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大腦的表層有大腦皮層構成,大腦皮層上有許多功能區,所以大腦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小腦的主要功能是協調運動,維持身體的平衡。腦干中有許多能夠調節人體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如心血管運動中樞等,若腦干受到損傷,將會危及生命。可見B符合題意。【點睛】本題考查的是脊髓和腦的結構及其功能,難度中等,屬于了解層次。19、D【解析】

維生素既不參與構成人體細胞,也不為人體提供能量,而且人體對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對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有重要的作用;人體一旦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正常的生長和發育,還會引起疾病。如圖:維生素種類主要功能缺乏癥維生素A促進人體正常發育,增強抵抗力,維持人的正常視覺皮膚干燥、夜盲癥維生素B?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神經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神經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腳氣病維生素C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維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強抵抗力壞血病、抵抗力下降維生素D促進鈣、磷吸收和骨骼發育佝僂病、骨質疏松【詳解】A、缺乏維生素A易患夜盲癥,維生素A在動物的肝臟中含量豐富,植物性食物中一般不含維生素A,但是玉米、胡蘿卜等植物性食物中含胡蘿卜素,胡蘿卜素在人體內能轉化成維生素A,因此經常食用胡蘿卜或適量動物肝臟,有助于預防夜盲癥。不符合題意。

B、腳氣病是因為缺乏維生素B1引起的,維生素B1在稻米和小麥等粗糧或糧食的麩皮中含量豐富。不符合題意。

C、壞血病是體內缺乏維生素C造成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維生素C,應該注意補充。不符合題意。

D、缺乏維生素D易患佝僂病和骨質疏松癥,維生素D主要存在于海魚、動物肝臟、蛋黃和瘦肉中。符合題意。

故選:D。【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維生素的作用及缺乏癥,可結合上面表格中的內容來幫助理解和記憶。20、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耳朵的結構,耳朵的結構包括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耳廓、外耳道屬于外耳,鼓膜和聽小骨屬于中耳,耳蝸和半規管屬于內耳,耳廓的作用是收集聲波,外耳道的作用是將聲波傳到中耳,鼓膜的作用是傳導聲波,聽小骨的作用是把鼓膜的振動傳給內耳,耳蝸的作用是感受外界刺激,將聲波轉換為神經沖動,半規管和前庭的作用是感受頭部運動的方向。21、C【解析】試題分析:標志由三部分構成,即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態;顏色為綠色,象征著生命,農業、環保;圖形為正圓形,意為保護。AA級綠色食品標志與字體為綠色,底色為白色,A級綠色食品標志與字體為白色,底色為綠色。考點:關注食品安全。22、B【解析】

人類和類人猿的關系最近,是近親,它們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詳解】人和猿的骨骼在結構上幾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腸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個月以前完全一樣。這些事實說明人和猿的共同特征多,親緣關系近,是近親,有共同的原始祖先,B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掌握人類和類人猿的關系是本題解題關鍵。23、D【解析】試題分析:現代類人猿包括猩猩,黑猩猩,長臂猿和大猩猩。現代類人猿和人類有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因為在當時由于強烈的造山運動和氣候的劇烈變化,迫使一部分古猿成群地轉向地面生活,最終進化為人類的最早祖先;仍然樹棲生活在森林中的一些古猿,則進化成為現代類人猿的祖先。故選D。【考點定位】本題考查人類起源于森林古猿,難度一般,屬于理解層次。24、C【解析】

血液由血漿、血細胞兩部分組成。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詳解】紅細胞里有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與氧容易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與氧容易分離。血紅蛋白的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A正確;血漿中的水占90%以上,血漿的功能是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B正確;血小板不具有細胞核,能在傷口處凝血,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C錯誤;白細胞有細胞核,當身體某處受傷,病菌侵入時,有些白細胞可以穿過毛細血管壁,聚集到受傷的部位,吞噬病菌,因此白細胞對人體起著防御和保護的功能,D正確。【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記血細胞的功能。25、C【解析】

血液分為兩部分:血漿和血細胞,血漿呈淡黃色,半透明,主要功能是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詳解】血液是在心臟和血管內流動的不透明紅色液體,主要成分為血漿、血細胞,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可見C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解題的關鍵是知道血液的組成: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26、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二氧化碳血細胞f腎小管重吸收氧氣【解析】

觀圖可知:圖甲為人體血液循環示意圖,其中①是右心房、②是右心室、③是肺部毛細血管、④是左心房、⑤是左心室;⑥是小腸靜脈、⑦是小腸動脈、⑧是組織細胞處毛細血管,a表示主動脈,b表示各級動脈,c表示各級靜脈;圖乙是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圖丙是尿液的形成過程示意圖,其中d腎小球、e腎小囊、f腎小管、g輸尿管。【詳解】(1)心臟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有四個腔,其中①是右心房、②是右心室、④是左心房、⑤是左心室;醫生給病人臂部肌肉注射青霉素,藥物進入血液經臀部毛細血管→體靜脈→下腔靜脈→右心房。因此,醫生給病人臂部肌肉注射某種藥物,跟蹤檢查,最先發現這種藥物在心臟的①右心房。

(2)⑦表示流入小腸的動脈血,⑥表示流出小腸的靜脈血,小腸是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所吸收的營養物質會進入毛細血管,隨血液流出小腸,因此,圖甲中血管⑥與⑦相比,其內血液成分的特點是:營養物質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氣含量較少。

(3)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e腎小囊形成原尿,因此腎小囊內的原尿與d腎小球內的血液相比,主要不同是無大分子的蛋白質和血細胞;當e內的液體流經f腎小管時,發生的變化是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被重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廢物形成尿液。

(4)血液流經肺部毛細血管時,肺泡里的氧氣進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因此當血液流經③肺部毛細血管后,血液二氧化碳明顯減少,氧氣增多。【點睛】熟練掌握關于人體代謝的基礎知識是解題的關鍵。27、腎小球腎小囊原尿腎小球的濾過葡萄糖尿液腎小管葡萄糖【解析】

圖中①是腎小球、②是腎小囊、③腎小囊腔、④尿液,(1)腎單位包括腎小體和與它相連的腎小管,腎小體又由腎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腎小囊構成,腎小球是由入球小動脈分支形成的毛細血管球,其后端又匯集成出球小動脈,出球小動脈再次分支形成毛細血管,纏繞在腎小管的外面.圖中①是腎小球、②腎小囊壁、③腎小囊、④尿液;(2)尿的形成過程中包括:腎小球個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過程;(3)當血液(內含血漿和血細胞)流經腎小球時,除血液中的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成分都可以濾過到腎小囊腔內形成原尿,③原尿的成分是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4)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原尿中含有的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以及部分無機鹽被重吸收,其他沒有被重吸收的成分,從腎小管流出,成為④尿液,因此④的液體是尿液,圖中腎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它能將大部分的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的葡萄糖吸收回血液。28、由小變大8視網膜凹透鏡由小到大8耳蝸聽覺中樞捂耳朵7咽鼓管2鼓膜A→B→E→C→D反射A→B→E→G→H傳導條件反射A→B→E→G→H→F→E→C→D非條件反射受大腦的控制【解析】

圖甲中1睫狀體、2虹膜、3瞳孔、4晶狀體、5角膜、6鞏膜、7脈絡膜、8視網膜、9視神經、10玻璃體;圖乙中1外耳道、2鼓膜、3聽小骨、4半規管、5聽神經、6耳蝸、7咽鼓管、8前庭;圖丙中A是感受器,B是傳入神經、E是神經中樞、C是傳出神經、D是效應器、G是上行神經纖維、F是下行神經纖維、H大腦。【詳解】(1)眼睛通過睫狀體內平滑肌的收縮和舒張來調節晶狀體的曲度,使物像落在視網膜上,來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當司機看到交警查車,并從遠處開向交警時圖甲眼睛中的[4]晶狀體的變化是由小變大。近視眼是晶狀體曲度變大,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應佩戴凹透鏡來糾正。

(2)瞳孔能調節進入眼內的光量,看強光時瞳孔縮小,看弱光時瞳孔擴大。弱光下瞳孔擴大,增加進入眼內的光量,使視網膜得到足夠光的刺激。因此天剛變黑的過程中圖甲中[3]瞳孔的變化是由小到大。聽覺的形成過程是:外界的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通過與聽覺有關的神經傳遞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就形成了聽覺。所以雷聲刺激了圖乙中的[8]耳蝸,產生的神經沖動傳導到聽覺中樞形成聽覺。遇到巨大聲響應該張嘴捂耳朵,這樣做是為了疏通[7]咽鼓管,保證[2]鼓膜內外氣壓相同。(3)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反射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完成,缺少任何一個環節反射活動都不能完成。縮手反射的途徑:A感受器→B傳入神經→E神經中樞→C傳出神經→D效應器,說明脊髓有反射功能。感受痛覺的神經中樞位于大腦皮層的軀體感覺中樞。神經沖動能到達神經中樞,是因為脊髓有傳導功能。傳導的途徑是A感受器→B傳入神經→E神經中樞→G上行神經纖維→H下行神經纖維。(4)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因為黑暗停電有的同學雖然尿急但有意識的憋住尿不去廁所,這與嬰兒的排尿反射相比,這種反射的特點是條件反射。有意識的憋尿反射的途徑是A→B→E→G→H→F→E→C→D,能夠有意識的憋住尿說明非條件反射受大腦的控制。【點睛】明確視覺的形成過程、反射弧的結構及功能是解題的關鍵。29、(1)甲狀腺激素能促進蝌蚪的(生長)發育對照(2)選擇生長發育狀態相似的一組蝌蚪,切除甲狀腺(或切除甲狀腺,不飼喂甲狀腺激素),觀察其現象(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得分)(3)①④⑤(4)相適應(5)呆小癥不能【解析】

題目主要通過實驗考查甲狀腺激素的作用。(1)由于飼喂少量甲狀腺激素的蝌蚪個體發育變化迅速,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就變成了一群小型青蛙,而不飼喂甲狀腺激素的蝌蚪則按常規發育,因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