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集合15篇)_第1頁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集合15篇)_第2頁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集合15篇)_第3頁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集合15篇)_第4頁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集合1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集合15篇)《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講了一些少年的故事,里面有黃風、趙文龍、龍花等優秀少年。黃風在家照顧站不起來的爸爸,她爸爸在一次外出打工時,不幸從樓上摔了下來,從此,她爸爸就站不起來了。趙文龍在家照顧有尿毒癥的媽媽,他每天都去街上買菜,回家做給媽媽吃。每天上學之前都要把媽媽送去醫院,然后去上學,放學再去接媽媽。從家到醫院要走6公里路,在這條夢想的道路上,他陪媽媽走過了8000公里。他還把幫助過他的人們都記在一個本子上,長大以后好報答他們,他也想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邵帥是一個陽光男孩,為了媽媽,他用自己的骨髓給媽媽做了手術。最令我感動的是龍花,她的獎狀貼滿了墻,作為學習委員的她多么渴望上學,可她為了照顧病重的媽媽和年幼的弟弟妹妹,不得不放棄學業,但她沒有放棄夢想,能讓弟弟妹妹考上考上大學是她的夢想之一。她說到羨慕別的孩子可以無憂無慮的上學時,眼淚嘩嘩的流過她的臉龐,她做什么都是為了她的媽媽和她的家庭。這一些些響亮的名字回蕩在我們腦海中,時刻提醒我們別忘了“孝心”這兩個字,俗話常說“百善孝為先”。我們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未父母做事,我也為我們中華民族有這樣的孝子感到驕傲!我們的家庭呢?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都很好,寬敞的房間,優越的學習環境,在和睦的家庭下茁壯成長。而他們從小就要吃苦耐勞,在條件惡劣的情況下,都能好好學習,所以我們要在這良好的條件下,努力學習,長大后為祖國增添一份光彩!《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2孝心動天地,美德感人間。模范樹榜樣,少年爭學習。——題記黃鳳、趙文龍、許沁燁、林章羽、何秀巡、高雨欣、路雨婷、龍花……一個個閃光的名字,一段段感人的事跡,帶領我們認識中國黃最美的孝心少年。“孝,乃百行之本,眾善之初也。”他們的孝心令神州大地為之驕傲,令炎黃子孫為之感動,更值得我們新一代的青少年學習。其中一個叫龍龍的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今年才十一歲,卻獨自照顧媽媽三年之久。正是貪玩的年紀,卻扛起了生活的重擔。做飯、洗衣、帶媽媽做透析、為媽媽按摩,為了減少飯菜中對媽媽的病不利的成分他不僅要細心挑選,要還在做飯一小時前浸泡蔬菜;為了讓媽媽吃上一頓葷菜,在垃圾筒里找塑料瓶賣錢。我們在生活中,總是被父母寵愛,父母一絲不茍地照顧著我們。我們比龍龍幸福了一萬倍,為父母做過些什么?為父母擔憂過什么?還總是惹父母生氣,龍龍比我們小,卻樹立起高大的榜樣。我們為之感動,更應該引起反思。路玉婷也是一名初三的學生,每天中午放學后,我是慢悠悠地回家,然后吃上父母為我精心準備的飯菜,再美美地睡上一覺。可是她卻要一打下學的鈴聲,就匆忙的往外跑,騎上自行車去送票。自從媽媽得了尿毒癥,為了一家的生計,不管是烈日炎炎還是雷電交加,她天天如此穿行在成都的大街小道。《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3一的故事。姐姐名叫林章羽。弟弟名叫何秀巡。姐弟倆在山中相依為命。他們的媽媽因得了肺癌而不幸去世。奶奶也患了風痛病,需要花錢買藥治病。這更加重了家庭的負擔。姐姐只好輟學帶著弟弟出門賺錢。每天到山中摘玉米,孝順的弟弟總是變著法從姐姐的筐里“偷”些玉米放進自己的筐里,一開始我并不不解弟弟的做法,后來才明白過來,弟弟是像男子漢一樣在保護自己的姐姐,不讓姐姐受到勞累,多么真摯感人的事跡啊!而姐姐也“不甘落后”,又悄悄地從弟弟籮筐里摘走些玉米。摘完玉米后,還要不顧辛苦地再摘些茶葉。最后,背著這些沉重的負擔,再步行數十公里拿到鎮上去賣,僅賣回來的幾十塊錢卻足以使他們感到滿足。在這樣艱苦的生活中,姐弟倆日復一日地過著。不久,姐姐要上高中,就必須離開這里。到遠處生活、學習。于是,這沉重的負擔又壓在了弟弟身上。懂事的弟弟對姐姐說:“姐姐你放心吧,我一定會照顧好奶奶的,照顧好這家的。”聽到這里,心不由地揪了起來。是為弟弟說的話而感到心痛?還是別的什么?我也說不清楚。世界上的人,總是把親情放在了第一位,又有幾個人會為了親情而全心全意付出的,那些舍棄孩子的、把老人丟在一邊不管的又有什么理由說愛呢?世界上太多的事讓我們后悔莫及,一些人當遇到困難時,才想起原來還有一個地方能給自己信心和力量,那便是家,那便是父母的愛。愛能溫暖一個人,更能使一個人感覺到說不出來的安心。原來,我對親情不屑一顧,心在才明白,我是多么的愚蠢,從現在開始,我會向短片中的小男孩一樣,來努力承擔責任,為家做一份貢獻。《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4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前不久,央視播出了20xx年度最美孝心少年這檔節目,十一位少年的孝心一次次地打動了我。他們猶如十一朵花蕾,在我的心里慢慢地怒綻。最讓我感動的是邵帥,他為了照顧患有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母親,在當地教育局辦了休學,和姥姥一起來到了北京,并決定為母親捐獻骨髓。其間,他治服了怕黑、暈血、暈針等艱難。當主持人問他為什么有勇氣這樣做的時候,他回答得很簡樸:我非常愛我的媽媽,我不想失去媽媽。看到這兒,我流淚了20xx年3月的一個深夜,我的奶奶在衛生間里干嘔,而且伴隨著針扎般的頭痛。爸爸驚醒后,感到情況非常嚴峻,連襪子都沒來得及穿,迅速背起奶奶,在爺爺的幫助下迅速地下樓,直奔鼓樓醫院。后來奶奶被診斷為蛛網膜下腔出血,非常驚險。醫生說,關于這樣的病人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晚來半個小時就沒救了。奶奶住院期間,爸爸媽媽辛苦奔走,精心照料。半個月后,奶奶康復出院。從這件事,我看到爸爸媽媽對奶奶的孝順。我想,我將來也會做到的。同在一派藍天下,比起這十一位孝心少年的生活經歷,我太幸福了。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我健康地成長,夷悅地讀書,盡情地游戲。我的生活中沒有太多的崎嶇屈折,但我也會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有勁讀書,力爭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少年,少讓父母操心。我想,這就是我的孝心最好的體現,我能行!《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5今天晚上我們全家和電視機里的觀眾一起流著眼淚看完《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典禮。身邊總有一些人,會讓你感動;總有一些人,讓你感同身受;總有一些物質,能夠填滿你的心房。在我觀看完《最美孝心少年》后,有一種名為“感動”的東西,占據了我的整個心房。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足以讓我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命運的坎坷,使他們體會到了別人所不能體會到的艱辛。那一幕幕的情景在我的心頭揮之不去。他們為了給母親治病和時間賽跑,利用放學時間去送票。邵帥為了母親克服自己怕黑的心理。這么膽小的一個男孩竟然作出了為母親捐骨髓的決定。……我的心一次次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們從小就常聽人說:為人子女的我們,無論走的多遠,飛得多高,也走不出母親的心,飛不出母親的牽掛。一天,也許只要一個電話,一句:我很好。就可以讓母親放下那顆牽掛的心。父母的心與我們始終是靠在一起的,是分不開的。我們常常享受在這種父母的愛中,卻從未想過如何去回報自己的父母。這些孩子這么偉大,這么懂事!他們令我們多少人臉上火辣辣的。再來看看自己,向他們這樣年齡是常跟父母頂嘴,總是讓父母為我們擔憂。父母頭上那幾根刺眼的白發,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曾經也想讓父母笑口常開,卻總弄得他們眉頭緊鎖;也懂得推動搖籃的那雙手,也推動了整個世界,卻總讓他們遠離了笑容。當看見他們失望的神情,我們的嘴角,再也上揚不起來。我們的一切,牽動父母的世界,他們的一切,又何嘗不是呢?俗話說:羊羔有跪乳之義。《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6自從我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內心不禁感慨“自愧不如”啊!視頻講述了十個少年是如何對待自己患病的家人,他們不怕苦、不怕累,樂觀、堅強,無不用行動證明著他們有一顆熾熱的孝心。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位男孩——趙文龍。他的媽媽因有和爸爸離了婚。雖然爸媽已離婚,但趙文龍卻依然去照顧有病的母親。每天為生病的母親做飯、捶背,這看似簡單的活兒,他竟堅持了兩年。本應該享受被呵護、被照顧的年紀,卻用小小的肩膀撐起了媽媽的世界。一次,他帶著媽媽去醫院檢查時,醫生說營養不夠,得多吃肉。可是家里的錢都給媽媽治病了,哪來的錢給媽媽補營養呢?于是,在垃圾旁總會看到他的身影。他把撿來的瓶子賣到廢品收購站,可惜只換來4元錢。他買來4元錢的肉,做成肉丸,藏在媽媽的白米飯下。這一舉動,令我感動之余,便是驚訝。如果是我,肯定想不到把它做成肉丸,并且放到母親的飯下。他的懂事、他的細心、他的機智無不讓我肅然起敬。想想我自己,有一個幸福的家——爸爸、媽媽、和姐姐。作為女孩子沒有他那么心細,也沒有他那么的懂事、愛媽媽。甚至有時遭到媽媽嚴厲的批評,我都會大聲回擊幾句。此時,我多么想對媽媽說:“媽媽,我錯了。我知道您批評我也是為我好,也是愛我。我不該頂嘴令你傷心。”頓時淚水奪眶而出,滴在本子上。清冷的秋夜,望著幾顆星星的天空,我好想念在外打工的媽媽,想念她的懷抱,想念她的吻。這時,一陣秋風緩緩吹進我的窗前,輕吻著我流過淚痕的臉頰,此時覺得這股風吹得好暖,如同媽媽的吻一般。我閉上眼睛,享受著這美好的一刻。《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7愛的指引,帶我們眾里尋你;孝的承諾,溫暖了你我的心。一段思念一點憂傷,一點違心一笑一段離別往事,狂妄的病魔無情地撕咬著人性,痛楚迷茫,時時牽絆著幾十個天真的兒童。人們都說孝心會感動天和地,無知的我認為止增笑耳,千里尋你讓我看見了人性中的那一束光芒,那深深的源于內心的震撼。黃鳳、吳林香、邵帥、龍花、徐沁燁、趙文龍、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是這次頒獎的主人公。他們用單純、善良的孝行詮釋著血濃于水的親情,對于在蜜汁里生活的我們有何言對他們品頭論足?只不過是“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的一種全新的擔當,無論我們如何的體會,不變的讓然是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孝道。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完美的詮釋了溢于言表的孝道,我也知道我們在現在的生活中也做不到這些驚天動地的事,無非是在早上向他們恭恭敬敬得道聲早安,無他耳。我們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訴我們自己,選擇孝敬,不要讓迷霧遮住雙眼,讓污垢蒙蔽心靈,為老人,為自己,捧一顆清純、孝敬之心。一顆清純的,圣潔的心....有人醫治老人,千金散盡;有人贍養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奉“百善孝為先”;有人恪守“一闖孝義生死關”。有人選擇善待老人,有人選擇拒絕贍老。美與丑,善與惡,全在一念之間,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系于一瞬。最美孝心少年,帶來的不是幾個精彩的片段,而是靈魂的洗滌...《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8“百善孝為先”,今天我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晚會。每看到一個孝心少年的故事,我的心中都特別難受,但更多的是對他們的敬佩。這一個個少年,大部分都是我的同齡人,當我們還在父母身邊撒嬌時,他們卻早早的挑起了生活的擔子,成為家庭的“頂梁柱”。李依桐和李易軒是一對10歲的孿生姐弟,就在幾年前,爸爸離家出走,媽媽又身患重病。常言說“窮人的兒女早當家”,這句話用在他們身上再適合不過了。因為母親沒有工作,僅靠擺地攤、打短工維持生活,收入非常微薄。他們連租一套像樣房子的錢都沒有,只能與他人合租居住。為了使房租的支出更少點,他們不得不經常搬家,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為了能讓媽媽少一點辛苦,他們放棄了玩耍,承擔家里的大部分家務,忘記了自己還是個孩子,幼小的肩頭過早的壓下了生活重擔。他們經常在節假日和婚禮上演出,每次演出結束后,姐弟倆才可以飽餐一頓,然后帶一些好吃的給母親。看到這些,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想想自己,我總是以學習任務繁重為由,家務事從未做過,可真的是這樣嗎?我只是為自己的懶惰找理由罷了。相比較這對姐弟,我真是太自私了,我的心里只有我自己。今后,我要想他們一樣,多為家里出一份力,盡自己的力量多做一些事情。都說“苦難使人成長”,而幸運的我們,更應該珍惜幸福的生活,從點滴小事做起。《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9自古以來一個“孝”字最珍貴。今天我看了一個“最美孝心少年”那里的弟弟妹妹們,哥哥姐姐們,有讓我敬佩的,有讓我感動的,還有讓我激動的人。在里面有一個女孩名叫xxx,相信大家聽說過她吧!在xxx六歲時,她爸爸在打工時意外摔成高位截癱。幾個月后,她的媽媽離婚改嫁他人,從那以后,家里再沒有一分一毫的支援,奶奶眼患疾病視力模糊,xxx便獨自擔起照顧爸爸與奶奶的重擔。她還要在家里洗衣、做飯、還給爸爸喂飯,換洗衣服等。xxx還跟奶奶與鄰居學種菜、腌菜。在她11歲時,她們三人開始過邊乞討邊求醫的生活。聽到這些后,我更加感動,我這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與xxx比差距實在太大了,她那么小就要照顧爸爸、奶奶還要做飯打理家務。而我卻是吃什么,穿什么都要靠爸爸、媽媽,一想起這些,我就臉紅了,害羞的低下了頭。xxx這個女孩比我早8年會了這些家務,我到現在還不會這些家務,真是令我羞愧萬分呀!我們今天能有這么美好的生活都要靠爸爸、媽媽的努力,而孝心少年們卻自己努力爭取美好幸福的生活。但往往有一些人還是不知足,認為爸爸、媽媽沒有把最好的東西給自己,但是你錯了,也許你不知道,爸爸、媽媽已經用全力把最好的東西給了你,所以你也該知足了。孝順兩個字是連在一起的。很多時候孝順不能分開來講,孝很重要,有時候順也很重要。有一句話說:“孝順孝順,孝不如順”。美好的生活是靠自己努力與爭取得來的,不能依靠別人來過自己美好的生活。所以不管什么事“孝”這個字很重要,我們可一定要孝順呀!《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0在20xx“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錄制后,記者采訪了入圍20xx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的'吳鐘。當被問及獲獎感受時,吳鐘表示,孝敬爸爸是自己的分內之事,很感謝社會各界對他的關注、鼓舞和祝福,他覺得十分榮幸。在得知兒子獲獎時,吳爸爸也告訴記者,“他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孝順的孩子,平時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學校中,他都是一個特別真誠的孩子,也希望他能夠繼續發揚孝的精神,傳遞更多正能量。”“作為兒子,理應承擔照顧爸爸的責任,我會一直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吳鐘表示,以后要繼續照顧爸爸,繼續弘揚“成都孝”精神,同時也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記者同時也采訪到另外一位入選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的成都少年黃鵬軒。這名成都少年表示,他從不少人身上學到了很多難能可貴的精神品質,當得知自己的骨髓和爸爸匹配,他一開始還有些害怕,但一想到爸爸辛苦撫養自己長大,他馬上鼓起了勇氣。“我的骨髓能夠救爸爸,我覺得非常慶幸。”懂事的黃鵬軒告訴記者。成都自古就是一座崇文尚禮之城。兩千多年來,天府文化中的友善與優雅,持續浸潤著一代代成都人,各種“成都孝”故事不斷涌現,孝心少年們善良勇敢,身體力行傳播著中華傳統美德,令人感動不已。近年來,成都市文明辦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堅持立德樹人,廣泛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大力推進天府文化進校園活動,著力建設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進一步推動形成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格局,大力培養愛黨愛國、文明友善、孝老愛親、勤勞善學、樂觀健康的天府好少年。《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1他們用稚嫩的肩膀挑起生活的重任,他們用赤誠的童心給予身邊人以溫暖……10月20日,我省第二屆“河南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在鄭州舉行,來自鄭州、南陽、濮陽等地的10位少年獲“河南最美孝心少年”稱號。這十位“河南最美孝心少年”分別是:努力做爸爸“小家長”的內鄉縣赤眉鎮中心小學學生王森洋,一片愛心獻于孤苦親鄰的鄭州市惠濟區石橋小學學生王雯萱,永遠做媽媽眼睛的襄城縣庫莊初級中學學生代文嬌,用稚嫩肩膀撐起一個家的濟源市王屋小學學生張志娟,把艱辛生活作成詩的濮陽縣文留鎮后草場小學學生施宏勝,以愛托起家中半邊天的鄧州市羅莊鎮第二初級中學學生趙祥瑞,身殘志堅、給人溫暖的漯河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生趙紫怡,拼命增肥只為換父新生的輝縣市百泉鎮西井峪小學學生路子寬,面對困境不拋棄不放棄的長垣縣正大雙語學校學生路意帆,笑對苦寒戰勝一切困難的鄲城縣汲水鄉第二初級中學學生薛勝楠。10名“河南最美孝心少年”將分別獲得河南省教育發展基金會提供的1萬元獎勵,另有10位少年被評為“河南特別關注孝心少年”,他們將分別獲得河南省教育發展基金會提供的5000元獎勵。“河南最美孝心少年”宣傳推介活動由省教育廳主辦,河南教育時報社、河南省實驗小學·鄭東小學、河南教育發展基金會共同承辦,旨在深入挖掘和宣傳全省孝親敬老、自強不息的孝心少年。《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2古語云:“百善孝為先。”這天,在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節目后,我被一個女孩深深地感動了。她的名字叫吳林香。表面看上去,她是個蠻清秀的小姑娘,很愛笑,可是誰又知道她微笑之后的辛酸!十四歲,本應是享受父母關懷的年紀,她卻肩負起了生活的重擔。母親身患癌癥,外婆高位截癱,外公右手殘疾,繼父外出打工,弟弟年幼,她是家里唯一的勞動力。每天早上五點,她準時起床,給母親、外婆穿衣服,服侍全家人洗漱,然后砍柴、打豬草、洗衣服、收拾院落,再給母親、外婆煎好藥,接著再做飯、伺候家人吃早飯,最后才能帶著弟弟上學。但是,還不止如此。放學后,她還要忙地里的農活,再加上做晚飯,她每天直到十一點多鐘才能學習。盡管生活給了她如此多的磨難,但她卻一直微笑著。她原本不是個愛笑的女孩,可當她知道微笑可以給人希望時,她就展開了自己的笑容。母親是肺癌晚期,病痛發作時痛不欲生。這時林香只能不斷鼓勵母親不要放棄。然后在黑暗中無聲地抽泣。相對于吳林香來說,我們已經很幸運,也許正如畢淑敏所說:每一位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許下孝的宏愿,讓父母等待自己衣錦還鄉的那天。可是,時間是殘酷的。讓我們趕快盡一份孝道吧,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對勾。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個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凈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孝心無價!《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3晚上八點,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大型公益活動《眾里尋你——20xx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將在中央一套直播。10位少年獲得“最美孝心少年”稱號,航天英雄楊利偉、播音員李修平、少兒頻道主持人鞠萍等嘉賓到場為他們頒獎。“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自20xx年創辦起,每年一屆,今年是第7屆。活動致力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少年兒童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尋找最美”系列活動中持續時間長、社會效益佳、收視范圍廣的活動之一。今年的“最美孝心少年”活動征集范圍廣泛,參選人物事跡多元,代表性強。最終共征集到1000多位青少年的感人事跡,這些青年孝敬長輩、為家庭排憂解難、代父母擔當家庭責任、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奮發有為的孝親故事真實感人。經過評選,最終于琪巍、孫美平、肖乃軍、韓金鎖、王凌云、路子寬、魏蓉、宮井豪、趙澤華、李欣珂,這10位少年獲得20xx年“最美孝心少年”稱號。他們中年齡最小的7歲,最大的15歲,他們生活境遇不同,故事不同,孝心事跡也不同,形成了不同類型的孝親模范,能更廣泛地發揮榜樣的力量。本屆活動的頒獎典禮由文藝節目+人物短片+頒獎+現場采訪環節組成,10位最美孝心少年分別亮相,現場播放他們感人至深的人物短片。這些短片大部分是“走基層”的央視記者采制,他們跋涉上萬公里,足跡遍布全國,用鏡頭生動記錄了孩子們不畏艱難困苦,愛老敬老,以樂觀的心態、稚嫩的肩膀擔起家庭和社會責任的故事。《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14她,叫王芹秀,早在她很小的時候,她就知道,自己是被父親撿來的。家里雖窮,但是她的父親給了她全部的愛。從懂事起,芹秀就幫著家里干活,上山砍柴,下田插秧,照顧身體不好的奶奶……十三歲的她,幾乎扛起全家人的重擔。同齡的我們,該如何與她比啊?十三歲的她,洗衣服,做飯做菜,上山砍柴,下田插秧,樣樣拿手,再想想自己,心中總會騰升起一股愧疚、一種欽佩還有一絲動蕩。是啊,父母為我做了數不勝數的事,我又如何對他們的啊?因為不想干活而“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