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政治復習新題速遞之辯證唯物主義唯物論和認識論(2025年4月)_第1頁
2025年高考政治復習新題速遞之辯證唯物主義唯物論和認識論(2025年4月)_第2頁
2025年高考政治復習新題速遞之辯證唯物主義唯物論和認識論(2025年4月)_第3頁
2025年高考政治復習新題速遞之辯證唯物主義唯物論和認識論(2025年4月)_第4頁
2025年高考政治復習新題速遞之辯證唯物主義唯物論和認識論(2025年4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1頁(共31頁)2025年高考政治復習新題速遞之辯證唯物主義唯物論和認識論(2025年4月)一.選擇題(共20小題)1.(2025?石家莊二模)DeepSeek是一款由國內人工智能公司研發的大型語言模型,擁有強大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能夠理解并回答問題,還能輔助寫代碼、整理資料和解決復雜的數學問題。下列對人工智能理解不正確的是()①人工智能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可以產生人的意識②意識是大腦特有的機能,人工智能永遠不能代替人的意識③人工智能延伸了人的認識器官,有利于人類認識能力發展④人工智能可模擬人的思維的部分功能,替代人類某些活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5?景德鎮一模)繼“特種兵式旅游”之后,一種名為“CityWalk”(城市漫步)的旅行方式受到年輕人的推崇。與前者相反,“CityWalk”主張旅行不做攻略、避開熱門景點、深入城市街巷,在隨意漫步中感受從容恬淡和不期而遇。“CityWalk”備受推崇體現了青年群體()①發揮意識能動作用,追求多元化旅行體驗②探索創新旅行方式,生活發生了質的飛躍③主動把握多樣聯系,感受城市、慰藉心靈④讓從容恬淡與不期而遇從對立走向了同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5?杭州三模)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外交部長王毅在回應國際局勢時說到,“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泰然處之。當然不動!”材料最能體現的觀點是()A.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 B.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相結合 C.要弘揚自強不息、不畏強權的中華民族精神 D.物質是運動的物質,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4.(2025春?高郵市校級月考)二十四節氣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作為中國人特有的時間和知識體系,它不僅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而且鮮明地展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氛圍。它指導人們順應大自然四季更替、萬物循環的客觀規律,合理安排生產和生活中的各項事務。這說明人們()A.能夠改變節氣規律以滿足農業生產的需求 B.應該尊重規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C.能夠創造節氣規律,預見農業生產的變化 D.順應自然的客觀規律,實現了客觀符合主觀5.(2025春?南京校級月考)種質資源庫就是一座基因寶庫,科技人員在不斷充實資源儲備,挖掘潛在優異基因,只是為了人類的“飯碗”端得更穩,讓人民吃得更健康。江蘇省農科院實驗針對人民群眾對稻米營養的個性化需求,研究人員還研發出適合高血糖人群的高抗性淀粉品種RS1,適合高血壓人群的巨大胚品種JP1,適合腎臟功能障礙人群食用的低谷蛋白品種DGR1,以及富含花青素的優質紫米紫香糯1號等。從哲學的角度看這段材料啟示我們()①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②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③聯系具有普遍性,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系④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5?贛州一模)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一個分支,能夠針對用戶需求,依托事先訓練好的多模態基礎大模型,利用用戶輸入的相關資料,生成具有一定邏輯性和連貫性的內容。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僅能夠對輸入數據進行處理,更能學習和模擬事物內在規律,自主創造出新的內容。這說明生成式人工智能()①具有自覺選擇性和能動創造性②擁有思維能力,自主處理數據③具有模型選擇與生成內容能力④具備學習能力,模擬人腦思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5?銀川校級二模)2025蛇年春晚吉祥物“巳升升”(如圖)設計整體造型參考甲骨文中的“巳”字,頭部輪廓和臉頰上螺旋狀形狀的靈感來源于陜西扶風法門寺唐代地宮出土的銀質鎏金如意;頭部的蝙蝠裝飾和尾巴點綴的壽字盤長結寓意著“福從頭起,尾隨如意”;眉眼設計參考了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蛇形器上精美的歧羽紋和“臣字目”紋樣。“巳升升”的設計體現了()①藝術作品是創作主體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②藝術作品的內容因設計者加工而具有主觀性③藝術創作必須充分發揮設計者的主觀能動性④設計者的美好愿望直接促成了藝術作品形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5?河南模擬)銀河系內千億恒星之間的廣袤星際空間并非虛無,而是充滿了稀薄的星際介質。我國學家利用“中國天眼”FAST揭示了銀河系星際介質前所未見的高清細節,對研究銀河內的星際生態循環具有重要意義。這從一個側面說明()①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前提②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③認識發展離不開現代科技提供的認識工具④科技進步提高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5?河南模擬)我國科學家在白云鄂博礦床發現了一種新礦物——鈮(ní)包頭礦,業內人士介紹,具有富鈮特征的鈮包頭礦為鈮的富集成礦機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鈮包頭礦的發現()①體現意識的能動性能突破客觀規律的制約②佐證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③是人類實踐創造出符合人類目的的客觀事物的結果④說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5?萬州區模擬)2025年春晚重慶分會場設在南岸區南濱路彈子石廣場。此外,重慶市規劃展覽館也作為分會場之一,與北京主會場進行同步演出。在這里,無人機表演作為主舞臺背景之一,很好詮釋了這座集傳統與現代、山水之美與人文之美相互交融的現代化特色都市改革開放的新成就。由此可見()①地理環境是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之一②新質生產力是生產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③實踐能創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觀事物④實踐能夠突破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制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5?重慶模擬)我國不斷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如表展示了我國近期取得的部分科技成就。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1南開大學攜手香港城市大學,成功研制出薄膜鈮酸鋰光子毫米波雷達芯片,在毫米波雷達領域取得重大突破2中國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創造新世界紀錄,首次完成1億攝氏度1000秒“高質量燃燒”,標志我國聚變能源研究實現從基礎科學向工程實踐的重大跨越3西湖大學未來產業研究中心、工學院王睿團隊在柔性疊層太陽電池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成功讓鈣鈦礦與銅銦鎵硒這兩種材料疊在一起,使得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3.4%①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②科技創新的發展是間斷性與飛躍性的有機統一③科研團隊頑強拼搏,促進我國科技自立自強④科學家的思維具有能動創造性和直接現實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2025?東城區一模)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禁止踩踏草坪”是從小接受的教導。近年來,有人認為草坪就應該用來“奔跑、聚餐、曬太陽”,對草地的親近是符合人性的;有人認為人口密度較大的市中心不適宜開放草坪,應禁踩;也有人認為不同草坪上所種植的草種不一樣,有耐踩的,也有不耐踩的。出現分歧的原因是()A.人們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 B.實踐的過程及其結果受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制約 C.認識受到主客觀因素影響,因人而異、因時而異 D.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往往會與謬誤相伴而行13.(2025?云浮模擬)2024年11月17日,我國首艘大洋鉆探船“夢想”號在廣州南沙正式入列,該船最大鉆深11000米,是全球鉆探能力最強、科學實驗功能最全、智能化水平最高、綜合運維成本最低的鉆探船,有望率先實現人類“打穿地殼、進入上地幔”和“開發地球深部資源”的夢想。該船建成入列能()①延伸人的認識器官,提升對深海的認識②突破客觀條件制約,加快海洋強國建設③獲得理性認識,旨在揭示事物本質規律④在深海開發中認識發現、檢驗發展真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2025?昆明一模)統計數據放在不同的參考系中會得出不同的結果。小明在一次體質健康測試中測得76分,體育教師對此作了三個反饋:小明位于60—78分的及格等級;較上次測試分數提高了20%;未達到本次測試的中位數78分。材料啟示我們()①聯系既是客觀的又是有條件的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③客觀事物的復雜性決定了認識具有反復性④真理具有客觀性,人們對同一認識對象會有不同的認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2025?石家莊一模)1949年3月,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睆摹皟蓚€務必”到“三個務必”()①說明在同一條件下人們對同一對象會形成多個真理性認識②表明真理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它在發展中不斷地超越自身③表明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只有經過多次反復才能完成④說明真理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2025?貴陽校級一模)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已有2年多,取得了很多成績,已經實施了180余項科學與應用項目,實現多個國際“首次”,承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為未來深空探索提供寶貴經驗。這表明()①科學研究是推動認識發展的強大動力②對宇宙的認識取決于其向人類展現的程度③揭示宇宙規律是人類不斷探索太空的目的④人類關于宇宙的認識與實踐在互動中趨向無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2025?惠農區校級一模)氣候變化是目前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環境問題,但各國就氣候變化這一問題仍然未能達成共識。有學者、科學家仍然否認氣候變化或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有關,有少數國家的政客出于政治、經濟和外交政策方面的考量,否認存在“氣候危機”,拒絕承擔應有的環保責任。根據材料我們判斷各國就氣候變化問題未能達成共識的原因是()①具體的實踐水平限制著人們的認識②人們的立場會影響其對事物的看法③客觀事物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④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受其知識結構的限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2025?惠農區校級一模)蝙蝠被認為是許多微生物的潛在宿主,其中部分微生物可以感染其他動物和人類而導致人畜共患病。它到底是通過什么來促進病毒傳播?由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發現:蝙蝠通過其唾液腺免疫抑制毒素可能促進病毒駐留與傳播。蝙蝠的唾液腺中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多肽毒素MTX,有抑炎和促炎作用的雙重功能。MTX是蝙蝠能夠形成免疫耐受與免疫防御平衡的微環境、使得病毒得以長期駐留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施用了MTX的細胞和小鼠被證明更容易受到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進而導致更嚴重的細胞和組織損傷。MTX的發現為未來安全高效的抗免疫風暴藥物的研發提供了良好的候選藥物模板。材料表明()①揭示事情內部聯系和本質的認識是可靠的②實踐和認識的循環是一個辯證發展的過程③自在事物的聯系是在主客觀條件的作用下形成的④把握聯系的多樣性對于正確認識事物具有重要意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2025?巴中模擬)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兩年以來,各領域科學團隊著眼國家重大需求進行深入研究,產出了系列原創性、前沿性成果,包括國際上首次實現空間人胚胎干細胞分化為造血干前體細胞、國際上首次實現空間微重力條件下的冷原子干涉陀螺、國際上首個建立高通量在軌微生物防控試驗平臺等多項開創性成果。這體現了()①科學實驗是獲得認識的重要來源②開創性的認識成果產生于實踐的需要③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依賴于對客觀規律的尊重④科技成果的形成要經歷“認識—實踐—再認識”的過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025?長沙校級一模)“轉錄”是“生命天書?特有的閱讀方式。生命的遺傳信息寫在DNA上、首先要被轉錄為RNA,才能被翻譯成蛋白質,最終實現生命的各種功能。日前我國科學家成功解析葉綠體基因“轉錄機器”的構造,填補了“生命天書”中一項研究空白,在合成生物學應用方面有廣闊應用前景,為光合作用系統基因表達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新思路,可望助力植物高效碳匯。材料表明()①真理在實踐中不斷超越自身、推翻自身,向前發展②受主客觀因素影響,科學研究具有反復性、上升性的特點③科學研究推動了人們認識的深化,是認識發展的動力④實踐基礎上理論創新對指導實踐有重大意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材料題(共2小題)21.(2025春?海安市校級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塔克拉瑪干沙漠,戴上“圍脖”了!2024年11月28日,環繞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綠色阻沙防護帶全面鎖邊“合龍”,創造了中國防沙治沙的又一新奇跡。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總面積達33.7萬平方公里。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以鎖邊為重點突出綠洲外圍風沙危害區、重要設施沿線保護布局“一圈、兩區、三線”主戰場?!耙蝗Α敝卦诓捎绵l土樹種的生物治沙、工程治沙、“光伏+治沙”的技術手段鎖邊,“兩區”重在統籌上下風口,工程防護、生態修復、自然恢復綜合施策,“三線”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結合的手段,形成防風固沙阻隔帶。“一圈—兩區—三線”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工程設計不僅體現了生態問題系統治理的思想,也充分體現了在水資源約束下,采用人工修復與自然修復相結合,將生態改善和產業發展有機結合,推動特色經濟作物種植產業和光伏產業發展的生態經濟協同發展的思路。為塔克拉瑪干沙漠織就這條“綠圍脖”不是終點,我國將繼續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引領國際荒漠化防治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結合材料,運用“探究世界的本質”知識,分析打贏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體現的哲學道理。22.(2025?石家莊二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奔月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夢想。今天,我們利用現代科技,終于把夢想變成現實。2004年,中國啟動月球探測“嫦娥工程”。2007年,嫦娥一號成功繞月,實現我國月球探測“零的突破”。2010﹣2012年,嫦娥二號實現對月球的高精度測繪、日地拉格朗日L2點科學探測和圖塔蒂斯小行星飛掠探測。2013年,嫦娥三號攜“玉兔”號月球車成功著陸月球。2019年,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著陸巡視探測。2020年,嫦娥五號從月球正面采集1731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2024年,研制人員攻克月球逆行軌道設計與控制、月背智能采樣和月背起飛上升等多項關鍵技術,嫦娥六號帶回人類首份1935.3克珍貴月球背面月壤。2025年2月,科研人員對月背月壤的研究驗證了月球巖漿洋假說。中國航天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未來,在深空探測領域,中國將繼續進行月球探測,發射“嫦娥”系列月球探測器并進行關鍵技術攻關,與相關國家、國際組織和國際合作伙伴共同開展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1)探月工程已經取得豐碩成果,中國為什么還要繼續進行月球探測?請運用認識論的知識進行闡釋。材料二:2024年9月23日,習近平在接見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的講話中指出:“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追逐夢想、勇于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進一步增強全體中華兒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起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磅礴力量?!保?)嫦娥六號首次月背采樣展現了中國人逐夢星辰大海的豪情壯志。請以“探月精神何以照亮星辰大?!睘橹黝},寫一篇短評。要求:①圍繞主題,聯系論題形成總論點;②理論論證中論題、總論點、分論點邏輯一致,論述邏輯準確、連貫、完整;③事實論證簡明概括,以支持分論點;④準確使用思想政治的學科術語;⑤建議總字數在200字左右。

2025年高考政治復習新題速遞之辯證唯物主義唯物論和認識論(2025年4月)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20小題)題號1234567891011答案ABBBADBCCBA題號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ADBCCAD一.選擇題(共20小題)1.(2025?石家莊二模)DeepSeek是一款由國內人工智能公司研發的大型語言模型,擁有強大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能夠理解并回答問題,還能輔助寫代碼、整理資料和解決復雜的數學問題。下列對人工智能理解不正確的是()①人工智能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可以產生人的意識②意識是大腦特有的機能,人工智能永遠不能代替人的意識③人工智能延伸了人的認識器官,有利于人類認識能力發展④人工智能可模擬人的思維的部分功能,替代人類某些活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意識的起源和生理基礎1、意識的起源(1)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2)意識是社會發展的產物。結論:從起源看,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2、意識的生理基礎(1)人腦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具有產生意識的生理基礎。(2)意識是人腦的機能。【解答】本題為反向選擇題,要求選擇不正確的選項。①符合題意,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人工智能是人研發生產的,不能產生人的意識;②符合題意,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不是大腦的機能;③④不符合題意,DeepSeek是一款由國內人工智能公司研發的大型語言模型,擁有強大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能夠理解并回答問題,還能輔助寫代碼、整理資料和解決復雜的數學問題,這說明人工智能延伸了人的認識器官,有利于人類認識能力發展,說明人工智能可模擬人的思維的部分功能,替代人類某些活動。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解答時要注意,明確設問指向,本題為反向選擇題,要求選擇不正確的選項。2.(2025?景德鎮一模)繼“特種兵式旅游”之后,一種名為“CityWalk”(城市漫步)的旅行方式受到年輕人的推崇。與前者相反,“CityWalk”主張旅行不做攻略、避開熱門景點、深入城市街巷,在隨意漫步中感受從容恬淡和不期而遇?!癈ityWalk”備受推崇體現了青年群體()①發揮意識能動作用,追求多元化旅行體驗②探索創新旅行方式,生活發生了質的飛躍③主動把握多樣聯系,感受城市、慰藉心靈④讓從容恬淡與不期而遇從對立走向了同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意識的能動作用;聯系的多樣性條件性1、意識的能動作用(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2)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正確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錯誤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阻礙作用。2、聯系的多樣性條件性(1)原理:事物的聯系是多種多樣的。有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本質聯系和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等。(2)方法論: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窘獯稹竣佗壅_,“特種兵式旅游”和“CityWalk”各具特色,無論推崇哪一種旅行方式都是青年群體根據自身的主客觀條件作出的能動選擇和追求,體現了青年群體發揮意識能動作用,追求多元化旅行體驗,主動把握多樣聯系,感受城市、慰藉心靈;②錯誤,“CityWalk”是一種新的旅游方式,不能使生活發生質的飛躍,該選項夸大了“CityWalk”的影響;④錯誤,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而不能用統一代替對立,“從對立走向了同一”的說法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解答時要注意,明確設問指向,從題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與教材知識相結合,選出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3.(2025?杭州三模)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外交部長王毅在回應國際局勢時說到,“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薄叭螤枛|西南北風,我自泰然處之。當然不動!”材料最能體現的觀點是()A.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 B.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相結合 C.要弘揚自強不息、不畏強權的中華民族精神 D.物質是運動的物質,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分析】本題考查: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1)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必須尊重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2)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3)要把尊重客觀規律與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機結合起來。【解答】A不符合題意,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的說法正確,但材料沒有強調實踐的重要性;B符合題意,外交部長王毅在回應國際局勢時說到,“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薄叭螤枛|西南北風,我自泰然處之。當然不動!”這一觀點既強調了規律的客觀性,又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所以,材料最能體現的觀點是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相結合;C錯誤,不畏強權不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內容;D不符合題意,物質是運動的物質,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的說法正確,但材料沒有強調運動。故選:B?!军c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解答時要注意,明確設問指向,從題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與教材知識相結合,選出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4.(2025春?高郵市校級月考)二十四節氣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作為中國人特有的時間和知識體系,它不僅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而且鮮明地展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氛圍。它指導人們順應大自然四季更替、萬物循環的客觀規律,合理安排生產和生活中的各項事務。這說明人們()A.能夠改變節氣規律以滿足農業生產的需求 B.應該尊重規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C.能夠創造節氣規律,預見農業生產的變化 D.順應自然的客觀規律,實現了客觀符合主觀【分析】本題考查: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1)規律的客觀性: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2)規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在其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規律。(3)方法論要求①必須尊重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而不能違背規律。一旦違背客觀規律,必然受到規律的懲罰。②在客觀規律面前,人并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人類。【解答】A錯誤,規律具有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能夠改變節氣規律以滿足農業生產的需求;B正確,二十四節氣指導人們順應大自然四季更替、萬物循環的客觀規律,合理安排生產和生活中的各項事務。這說明人們應該尊重規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C錯誤,規律具有客觀性,不能人為的創造節氣規律;D錯誤,應該是主觀符合客觀,而不是客觀符合主觀。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解讀信息、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難度一般。要求學生在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正確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及善于運用知識對選項進行辨析排除。5.(2025春?南京校級月考)種質資源庫就是一座基因寶庫,科技人員在不斷充實資源儲備,挖掘潛在優異基因,只是為了人類的“飯碗”端得更穩,讓人民吃得更健康。江蘇省農科院實驗針對人民群眾對稻米營養的個性化需求,研究人員還研發出適合高血糖人群的高抗性淀粉品種RS1,適合高血壓人群的巨大胚品種JP1,適合腎臟功能障礙人群食用的低谷蛋白品種DGR1,以及富含花青素的優質紫米紫香糯1號等。從哲學的角度看這段材料啟示我們()①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②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③聯系具有普遍性,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系④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一切從實際出發(1)含義我們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經過調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2)要求①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②要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③既要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窘獯稹竣佗谡_,科研工作人員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研制優質稻米品種來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做到了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③錯誤,聯系具有普遍性,又有條件性,不是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系;④不合題意,材料強調農科院實驗針對人民群眾對稻米營養的個性化需求,研究出了各種優質產品,強調求真務實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未涉及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解讀信息、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難度一般,要求學生在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正確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及善于運用知識對選項進行辨析排除。6.(2025?贛州一模)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一個分支,能夠針對用戶需求,依托事先訓練好的多模態基礎大模型,利用用戶輸入的相關資料,生成具有一定邏輯性和連貫性的內容。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僅能夠對輸入數據進行處理,更能學習和模擬事物內在規律,自主創造出新的內容。這說明生成式人工智能()①具有自覺選擇性和能動創造性②擁有思維能力,自主處理數據③具有模型選擇與生成內容能力④具備學習能力,模擬人腦思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意識的能動性作用(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2)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①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②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解答】①錯誤,“自覺選擇性和能動創造性”是意識的特征,人工智能只是人類技術的產物,并非真正的意識主體;②錯誤,思維能力是人類所特有的,人工智能的“處理數據”依賴預設算法,并非擁有自主思維能力;③正確,生成式人工智能依托訓練好的多模態基礎大模型生成內容,體現了其具有“模型選擇與生成內容能力”;④正確,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僅能夠對輸入數據進行處理,更能學習和模擬事物內在規律,自主創造出新的內容。這說明生成式人工智能具備學習能力,模擬人腦思維。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答題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與主旨一致的表述,在選擇過程一定要注意選項與題干主旨的相關性。7.(2025?銀川校級二模)2025蛇年春晚吉祥物“巳升升”(如圖)設計整體造型參考甲骨文中的“巳”字,頭部輪廓和臉頰上螺旋狀形狀的靈感來源于陜西扶風法門寺唐代地宮出土的銀質鎏金如意;頭部的蝙蝠裝飾和尾巴點綴的壽字盤長結寓意著“福從頭起,尾隨如意”;眉眼設計參考了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蛇形器上精美的歧羽紋和“臣字目”紋樣。“巳升升”的設計體現了()①藝術作品是創作主體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②藝術作品的內容因設計者加工而具有主觀性③藝術創作必須充分發揮設計者的主觀能動性④設計者的美好愿望直接促成了藝術作品形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意識的內容和本質;意識的能動作用1、意識的內容和本質(1)意識的本質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2)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2、意識的能動作用(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2)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①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②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解答】①符合題意,“巳升升”的設計靈感來源于甲骨文、唐代地宮出土文物、三星堆遺址出土文物等客觀存在,再經過創作者的加工創作,說明藝術作品是創作主體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②錯誤,藝術作品的內容是客觀的,并不會因為設計者加工而具有主觀性;③符合題意,從“巳升升”的設計過程可以看出,設計師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將不同的元素進行融合與創新,體現了藝術創作必須充分發揮設計者的主觀能動性;④錯誤,藝術作品的形成需要通過實踐活動,設計師的美好愿望不能直接促成藝術作品形成。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答題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與主旨一致的表述,在選擇過程一定要注意選項與題干主旨的相關性。8.(2025?河南模擬)銀河系內千億恒星之間的廣袤星際空間并非虛無,而是充滿了稀薄的星際介質。我國學家利用“中國天眼”FAST揭示了銀河系星際介質前所未見的高清細節,對研究銀河內的星際生態循環具有重要意義。這從一個側面說明()①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前提②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③認識發展離不開現代科技提供的認識工具④科技進步提高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世界物質性原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1、世界物質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展及其構成要素,也具有客觀的物質性。人的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它是在勞動中伴隨著人和人類社會一起產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解答】①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前提;②正確,銀河系內千億恒星之間的廣袤星際空間并非虛無,而是充滿了稀薄的星際介質,說明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③錯誤,現代科技提供的認識工具有利于延伸人的認識器官,推動認識的發展,但并不是所有認識發展都離不開認識工具;④正確,利用“中國天眼”FAST揭示了銀河系星際介質前所未見的高清細節,對研究銀河系內的星際生態循環具有重要意義,說明科技進步提高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解答時要注意,明確設問指向,從題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與教材知識相結合,選出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9.(2025?河南模擬)我國科學家在白云鄂博礦床發現了一種新礦物——鈮(ní)包頭礦,業內人士介紹,具有富鈮特征的鈮包頭礦為鈮的富集成礦機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鈮包頭礦的發現()①體現意識的能動性能突破客觀規律的制約②佐證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③是人類實踐創造出符合人類目的的客觀事物的結果④說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世界物質性原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1、世界物質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展及其構成要素,也具有客觀的物質性。人的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它是在勞動中伴隨著人和人類社會一起產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2、可知論和不可知論(1)可知論認為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維能夠正確認識存在,人能夠認識世界。(2)不可知論認為思維不能正確認識存在,這種觀點忽視了社會實踐的發展和人類的認識能力總是在不斷地提高。【解答】①錯誤,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客觀規律制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意識的能動性不能突破客觀規律的制約;②④正確,我國科學家在白云鄂博礦床發現了一種新礦物——鈮(ní)包頭礦,這一發現,進一步佐證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說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人能夠正確地認識世界;③錯誤,鈮包頭礦是自然界原本固有的自然物,不是人類通過實踐創造出來的。故選:C?!军c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解答時要注意,明確設問指向,從題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與教材知識相結合,選出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10.(2025?萬州區模擬)2025年春晚重慶分會場設在南岸區南濱路彈子石廣場。此外,重慶市規劃展覽館也作為分會場之一,與北京主會場進行同步演出。在這里,無人機表演作為主舞臺背景之一,很好詮釋了這座集傳統與現代、山水之美與人文之美相互交融的現代化特色都市改革開放的新成就。由此可見()①地理環境是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之一②新質生產力是生產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③實踐能創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觀事物④實踐能夠突破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制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人類社會的物質性;實踐的含義和特征1、人類社會的物質性(1)從產生來看: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2)從存在來看: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這三者都是客觀的物質的要素。這些要素的客觀性,集中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2、實踐的含義和特征(1)含義: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①凡是實踐,都是以人為主體、以客觀事物為對象的物質性活動。②實踐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它可以把人們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注意: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而不是改造主觀世界的認識活動。(2)特點: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能動性、社會歷史性?!窘獯稹竣僬_,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包括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重慶分會場利用山水、人文景觀展現現代化成就,體現了地理環境作為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基本要素之一的作用;②錯誤,生產力是生產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③正確,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能改造客觀世界。無人機表演作為主舞臺背景之一,很好詮釋了這座集傳統與現代、山水之美與人文之美相互交融的現代化特色都市改革開放的新成就,說明實踐能創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觀事物;④錯誤,規律是客觀的,人不能突破客觀事物及其運動規律的制約。故選:B?!军c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解答時要注意,明確設問指向,從題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與教材知識相結合,選出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11.(2025?重慶模擬)我國不斷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如表展示了我國近期取得的部分科技成就。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1南開大學攜手香港城市大學,成功研制出薄膜鈮酸鋰光子毫米波雷達芯片,在毫米波雷達領域取得重大突破2中國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創造新世界紀錄,首次完成1億攝氏度1000秒“高質量燃燒”,標志我國聚變能源研究實現從基礎科學向工程實踐的重大跨越3西湖大學未來產業研究中心、工學院王睿團隊在柔性疊層太陽電池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成功讓鈣鈦礦與銅銦鎵硒這兩種材料疊在一起,使得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3.4%①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②科技創新的發展是間斷性與飛躍性的有機統一③科研團隊頑強拼搏,促進我國科技自立自強④科學家的思維具有能動創造性和直接現實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題考查:意識的能動作用;可知論和不可知論1.意識的能動作用(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2)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①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②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2.可知論和不可知論(1)可知論認為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維能夠正確認識存在,人能夠認識世界。(2)不可知論認為思維不能正確認識存在,這種觀點忽視了社會實踐的發展和人類的認識能力總是在不斷地提高?!窘獯稹竣俜项}意,依據題意,材料中我國在雷達芯片、核聚變裝置、太陽能電池等領域取得突破,體現了人類通過實踐不斷探索未知,印證了“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可知論);②錯誤,科技創新的發展是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的有機統一;③符合題意,我國不斷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三個科技成就均強調科研團隊(如南開大學、西湖大學團隊等)的拼搏努力,促進我國科技自立自強;④錯誤,科學家的思維具有能動創造性,但“直接現實性”屬于實踐的特征,思維本身需要通過實踐才能轉化為現實。故選:A?!军c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解讀信息、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難度一般。要求學生在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正確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及善于運用知識對選項進行辨析排除。12.(2025?東城區一模)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禁止踩踏草坪”是從小接受的教導。近年來,有人認為草坪就應該用來“奔跑、聚餐、曬太陽”,對草地的親近是符合人性的;有人認為人口密度較大的市中心不適宜開放草坪,應禁踩;也有人認為不同草坪上所種植的草種不一樣,有耐踩的,也有不耐踩的。出現分歧的原因是()A.人們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 B.實踐的過程及其結果受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制約 C.認識受到主客觀因素影響,因人而異、因時而異 D.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往往會與謬誤相伴而行【分析】本題考查:影響認識的因素①受客觀因素制約。受到客觀事物本身,實踐水平能力的制約。最根本的是受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②受主觀因素的制約。立場不同,世界觀、人生觀、思維方法不同,知識構成不同等,都會導致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的認識不同。【解答】A不符合題意,材料強調不同人對同一問題的看法不同,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但它不是產生分歧的原因;B不符合題意,實踐的過程及其結果受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制約是強調實踐的客觀物質性,材料沒有涉及實踐的特點;C正確,近年來,有人認為草坪就應該用來“奔跑、聚餐、曬太陽”,對草地的親近是符合人性的;有人認為人口密度較大的市中心不適宜開放草坪,應禁踩;也有人認為不同草坪上所種植的草種不一樣,有耐踩的,也有不耐踩的,出現分歧的原因是認識受到主客觀因素影響,因人而異、因時而異;D不符合題意,“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往往會與謬誤相伴而行”的說法正確,但材料沒有涉及真理與謬誤相伴而行。故選:C?!军c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解答時要注意,明確設問指向,從題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與教材知識相結合,選出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13.(2025?云浮模擬)2024年11月17日,我國首艘大洋鉆探船“夢想”號在廣州南沙正式入列,該船最大鉆深11000米,是全球鉆探能力最強、科學實驗功能最全、智能化水平最高、綜合運維成本最低的鉆探船,有望率先實現人類“打穿地殼、進入上地?!焙汀伴_發地球深部資源”的夢想。該船建成入列能()①延伸人的認識器官,提升對深海的認識②突破客觀條件制約,加快海洋強國建設③獲得理性認識,旨在揭示事物本質規律④在深海開發中認識發現、檢驗發展真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題考查:實踐是認識的基礎(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①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②認識的發生:認識只有在實踐中、在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實現。注意:認識的來源≠獲得認識的途徑認識的來源只有一個,即實踐。人們獲得認識的途徑有兩條,即通過親身實踐獲得直接經驗和通過學習獲得間接經驗。無論是直接經驗還是間接經驗,都來源于實踐。(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①認識產生于實踐的需要。②實踐的發展為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③實踐鍛煉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3)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①實踐處于主觀和客觀的交匯點上。②通過實踐,人們可以把自己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③人們把指導自己實踐的認識和實踐所產生的結果加以對照,從而檢驗認識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事物。(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①認識從實踐中來,最終還要回到實踐中去。②認識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認識的目的。【解答】①正確,我國首艘大洋鉆探船“夢想”號是全球鉆探能力最強、科學實驗功能最全、智能化水平最高、綜合運維成本最低的鉆探船,該船建成入列能延伸人的認識器官,提升對深海的認識;②錯誤,客觀條件制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人不能突破客觀條件的制約;③錯誤,實踐是認識的目的,認識的目的是為了應用,不是為了揭示事物的本質規律;④正確,我國首艘大洋鉆探船“夢想”號有望率先實現人類“打穿地殼、進入上地?!焙汀伴_發地球深部資源”的夢想。該船建成入列能在深海開發中認識發現、檢驗發展真理。故選:B?!军c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解答時要注意,明確設問指向,從題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與教材知識相結合,選出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14.(2025?昆明一模)統計數據放在不同的參考系中會得出不同的結果。小明在一次體質健康測試中測得76分,體育教師對此作了三個反饋:小明位于60—78分的及格等級;較上次測試分數提高了20%;未達到本次測試的中位數78分。材料啟示我們()①聯系既是客觀的又是有條件的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③客觀事物的復雜性決定了認識具有反復性④真理具有客觀性,人們對同一認識對象會有不同的認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真理的客觀性具體性條件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1、真理的客觀性具體性條件性(1)真理的含義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2)真理的客觀性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對同一個確定的對象會產生多種不同的認識,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種正確的認識,即真理只有一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3)真理的條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4)真理的具體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1)所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2)怎樣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①前提﹣﹣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做到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這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唯物論基礎和前提。②關鍵﹣﹣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點、本質以及該事物存在的具體條件。(對不同事物的矛盾作具體分析;對同一事物的不同階段的特點作具體分析;對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作具體分析)。③重要條件﹣﹣要在運動中把握事物的矛盾。一切事物都在變化發展,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只有在運動中把握事物,才能做到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④在分析每一個具體矛盾時,一定要“事事”“時時”注意它的特殊性,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離開時間、地點和條件,就無法把握矛盾的特殊性。【解答】①正確,統計數據在不同參考系中有不同結果,如小明的測試分數在不同反饋中呈現不同意義,說明聯系是客觀存在的,但這種聯系的呈現依賴于不同參考系這個條件,體現了聯系既是客觀的又是有條件的;②正確,對小明測試分數從不同角度分析(處于何種等級、與上次對比、與中位數對比),這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不同分析能更全面認識小明此次測試情況,說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③錯誤,材料主要強調不同參考系下對同一事物認識不同,未體現認識反復性(認識反復性強調受主客觀條件限制,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④錯誤,材料并非圍繞真理客觀性展開。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解讀信息、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難度一般。要求學生在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正確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及善于運用知識對選項進行辨析排除。15.(2025?石家莊一模)1949年3月,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睆摹皟蓚€務必”到“三個務必”()①說明在同一條件下人們對同一對象會形成多個真理性認識②表明真理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它在發展中不斷地超越自身③表明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只有經過多次反復才能完成④說明真理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題考查:真理的客觀性具體性條件性(1)真理的含義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2)真理的客觀性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對同一個確定的對象會產生多種不同的認識,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種正確的認識,即真理只有一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3)真理的條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4)真理的具體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窘獯稹竣馘e誤,在同一條件下人們對同一對象的真理性認識只有一個而不可能有多個;②④符合題意,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表明真理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它在發展中不斷地超越自身,說明真理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③不合題意,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體現了認識具有上升性,在發展中不斷地超越自身,不體現認識的反復性。故選:D。【點評】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對于此類型題目,學生需要首先明確題干的中心思想,將題干主旨與教材的知識點相結合,圍繞題干主旨進行選擇即可。16.(2025?貴陽校級一模)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已有2年多,取得了很多成績,已經實施了180余項科學與應用項目,實現多個國際“首次”,承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為未來深空探索提供寶貴經驗。這表明()①科學研究是推動認識發展的強大動力②對宇宙的認識取決于其向人類展現的程度③揭示宇宙規律是人類不斷探索太空的目的④人類關于宇宙的認識與實踐在互動中趨向無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題考查: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的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①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②認識的發生:認識只有在實踐中、在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實現。2、認識的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1)認識具有反復性:人類追求真理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2)認識具有無限性:人類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3)認識具有上升性: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4)方法論要求: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解答】①④正確,科學研究是推動認識發展的強大動力,人類關于宇宙的認識與實踐在互動中趨向無限;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已有2年多,取得了很多成績,已經實施了180余項科學與應用項目,實現多個國際“首次”,承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為未來深空探索提供寶貴經驗;②錯誤,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對宇宙的認識取決于人類的實踐活動,而不是宇宙向人類展現的程度;③錯誤,實踐是認識的目的,人類探索太空的目的不僅僅是揭示宇宙規律,更重要的是利用這些規律為人類服務,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認識世界目的是為了改造世界。故選:B?!军c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對于此類型題目,學生需要首先明確題干的中心思想,將題干主旨與教材的知識點相結合,圍繞題干主旨進行選擇即可。17.(2025?惠農區校級一模)氣候變化是目前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環境問題,但各國就氣候變化這一問題仍然未能達成共識。有學者、科學家仍然否認氣候變化或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有關,有少數國家的政客出于政治、經濟和外交政策方面的考量,否認存在“氣候危機”,拒絕承擔應有的環保責任。根據材料我們判斷各國就氣候變化問題未能達成共識的原因是()①具體的實踐水平限制著人們的認識②人們的立場會影響其對事物的看法③客觀事物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④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受其知識結構的限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影響認識的因素①受客觀因素制約。受到客觀事物本身,實踐水平能力的制約。最根本的是受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②受主觀因素的制約。立場不同,世界觀、人生觀、思維方法不同,知識構成不同等,都會導致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的認識不同?!窘獯稹竣佗鄄缓项}意,材料并未涉及具體的實踐水平限制著人們的認識和客觀事物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②符合題意,“有少數國家的政客出于政治、經濟和外交政策方面的考量,否認存在氣候危機”,表明人們的立場會影響其對事物的看法;④符合題意,“有學者、科學家仍然否認氣候變化或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有關”,表明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受其知識結構的限制。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旨在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對于此類型題目,學生需要首先明確題干的中心思想,將題干主旨與教材的知識點相結合,圍繞題干主旨進行選擇即可。18.(2025?惠農區校級一模)蝙蝠被認為是許多微生物的潛在宿主,其中部分微生物可以感染其他動物和人類而導致人畜共患病。它到底是通過什么來促進病毒傳播?由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發現:蝙蝠通過其唾液腺免疫抑制毒素可能促進病毒駐留與傳播。蝙蝠的唾液腺中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多肽毒素MTX,有抑炎和促炎作用的雙重功能。MTX是蝙蝠能夠形成免疫耐受與免疫防御平衡的微環境、使得病毒得以長期駐留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施用了MTX的細胞和小鼠被證明更容易受到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進而導致更嚴重的細胞和組織損傷。MTX的發現為未來安全高效的抗免疫風暴藥物的研發提供了良好的候選藥物模板。材料表明()①揭示事情內部聯系和本質的認識是可靠的②實踐和認識的循環是一個辯證發展的過程③自在事物的聯系是在主客觀條件的作用下形成的④把握聯系的多樣性對于正確認識事物具有重要意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實踐和認識辯證關系原理;聯系的多樣性條件性1、實踐和認識辯證關系原理(1)原理內容:①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是認識的目的。②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促進作用;錯誤的認識則會把人們的實踐活動引向歧途。(2)方法論:①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②重視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堅持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2、聯系的多樣性條件性(1)原理:事物的聯系是多種多樣的。有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本質聯系和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等。(2)方法論: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窘獯稹竣馘e誤,揭示事情內部聯系和本質的認識可能正確,也可能錯誤;②正確,MTX的發現過程說明實踐和認識的循環是一個辯證發展的過程;③錯誤,自在事物在人類出現之前已經存在,自在事物的聯系客是觀的,并不是在主客觀條件的作用下形成的;④正確,MTX的發現為未來安全高效的抗免疫風暴藥物的研發提供了良好的候選藥物模板,說明把握聯系的多樣性對于正確認識事物具有重要意義。故選:C?!军c評】本題難度適中,旨在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對于此類型題目,學生需要首先明確題干的中心思想,將題干主旨與教材的知識點相結合,圍繞題干主旨進行選擇即可。19.(2025?巴中模擬)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兩年以來,各領域科學團隊著眼國家重大需求進行深入研究,產出了系列原創性、前沿性成果,包括國際上首次實現空間人胚胎干細胞分化為造血干前體細胞、國際上首次實現空間微重力條件下的冷原子干涉陀螺、國際上首個建立高通量在軌微生物防控試驗平臺等多項開創性成果。這體現了()①科學實驗是獲得認識的重要來源②開創性的認識成果產生于實踐的需要③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依賴于對客觀規律的尊重④科技成果的形成要經歷“認識—實踐—再認識”的過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實踐是認識的基礎(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①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②認識的發生:認識只有在實踐中、在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實現。注意:認識的來源≠獲得認識的途徑認識的來源只有一個,即實踐。人們獲得認識的途徑有兩條,即通過親身實踐獲得直接經驗和通過學習獲得間接經驗。無論是直接經驗還是間接經驗,都來源于實踐。(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①認識產生于實踐的需要。②實踐的發展為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③實踐鍛煉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3)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①實踐處于主觀和客觀的交匯點上。②通過實踐,人們可以把自己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③人們把指導自己實踐的認識和實踐所產生的結果加以對照,從而檢驗認識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事物。(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①認識從實踐中來,最終還要回到實踐中去。②認識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認識的目的?!窘獯稹竣佗诜项}意,各領域科學團隊著眼國家重大需求進行深入研究,產出了系列原創性、前沿性成果,說明開創性的認識成果產生于實踐的需要;科學團隊通過實驗獲得了新的認識和多項開創性成果,說明科學實驗作為實踐是獲得認識的重要來源;③錯誤,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能否取得成效以及成效大小依賴于對客觀規律的尊重程度;④錯誤,正確的認識往往要經歷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的過程。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時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闡明的主旨,并和所學知識對應起來,另一方面運用對基礎知識的準確把握去除觀點本身錯誤的選項。20.(2025?長沙校級一模)“轉錄”是“生命天書?特有的閱讀方式。生命的遺傳信息寫在DNA上、首先要被轉錄為RNA,才能被翻譯成蛋白質,最終實現生命的各種功能。日前我國科學家成功解析葉綠體基因“轉錄機器”的構造,填補了“生命天書”中一項研究空白,在合成生物學應用方面有廣闊應用前景,為光合作用系統基因表達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新思路,可望助力植物高效碳匯。材料表明()①真理在實踐中不斷超越自身、推翻自身,向前發展②受主客觀因素影響,科學研究具有反復性、上升性的特點③科學研究推動了人們認識的深化,是認識發展的動力④實踐基礎上理論創新對指導實踐有重大意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實踐是認識的基礎(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①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②認識的發生:認識只有在實踐中、在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實現。注意:認識的來源≠獲得認識的途徑認識的來源只有一個,即實踐。人們獲得認識的途徑有兩條,即通過親身實踐獲得直接經驗和通過學習獲得間接經驗。無論是直接經驗還是間接經驗,都來源于實踐。(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①認識產生于實踐的需要。②實踐的發展為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③實踐鍛煉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3)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①實踐處于主觀和客觀的交匯點上。②通過實踐,人們可以把自己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③人們把指導自己實踐的認識和實踐所產生的結果加以對照,從而檢驗認識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事物。(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①認識從實踐中來,最終還要回到實踐中去。②認識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認識的目的。【解答】①錯誤,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真理在實踐中不斷超越自身,向前發展,但“推翻自身”的說法錯誤;②錯誤,認識具有反復性、上升性的特點,而不是科學實驗具有反復性、上升性的特點;③正確,日前我國科學家成功解析葉綠體基因“轉錄機器”的構造,填補了“生命天書”中一項研究空白,這表明科學研究推動了人們認識的深化,是認識發展的動力;④正確,材料中指出我國科學家成功解析了葉綠體基因“轉錄機器”的構造,這可望助力植物高效碳匯,這表明實踐基礎上理論創新對指導實踐有重大意義。故選:D?!军c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解答時要注意,明確設問指向,從題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與教材知識相結合,選出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二.材料題(共2小題)21.(2025春?海安市校級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塔克拉瑪干沙漠,戴上“圍脖”了!2024年11月28日,環繞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綠色阻沙防護帶全面鎖邊“合龍”,創造了中國防沙治沙的又一新奇跡。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總面積達33.7萬平方公里。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以鎖邊為重點突出綠洲外圍風沙危害區、重要設施沿線保護布局“一圈、兩區、三線”主戰場?!耙蝗Α敝卦诓捎绵l土樹種的生物治沙、工程治沙、“光伏+治沙”的技術手段鎖邊,“兩區”重在統籌上下風口,工程防護、生態修復、自然恢復綜合施策,“三線”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結合的手段,形成防風固沙阻隔帶。“一圈—兩區—三線”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工程設計不僅體現了生態問題系統治理的思想,也充分體現了在水資源約束下,采用人工修復與自然修復相結合,將生態改善和產業發展有機結合,推動特色經濟作物種植產業和光伏產業發展的生態經濟協同發展的思路。為塔克拉瑪干沙漠織就這條“綠圍脖”不是終點,我國將繼續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引領國際荒漠化防治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結合材料,運用“探究世界的本質”知識,分析打贏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體現的哲學道理?!痉治觥勘绢}要求結合材料,運用“探究世界的本質”知識,分析打贏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體現的哲學道理,屬于體現類試題。有效信息:打贏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