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人口統計數據的主要來源數據是統計信息或統計資料的表現形式和載體。不同學科對統計數據的依賴程度和形式要求有所不同。人口統計數據在人口形勢判斷、人口規律探尋和人口趨勢預測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人口統計數據從哪里來?幾種主要的數據來源各自具有怎樣的特點?相互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本章主要介紹普查、抽樣調查和登記這三種主要的人口統計數據來源。本章概要目錄第一節人口普查第二節人口抽樣調查第三節人口登記第一節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是在某一特定時間,對一個國家或地區全部人口包括其社會經濟狀況在內的基本特征,進行收集、整理、評估、分析和發布的全過程。一般認為,1665年和1703年在加拿大和冰島分別舉行的人口普查,揭開了現代人口普查的序幕。隨著1790年美國開始實施定期人口普查,現代人口普查制度和統計機構逐漸建立。一、人口普查的概念與特點聯合國界定了人口普查的四個特點:(1)個別性,指普查應獲得每個個體的特征;(2)普遍性,指普查應包含全域全部人口,原則上要求不重不漏;(3)同時性,指普查工作在給定的時間同時展開;(4)周期性,指普查應按一定的時間間隔周期性地進行。常住人口,是指經常居住在某個地域的人口。對于普查而言,就是在普查區內經常居住的人口,不論其在普查標準時點上是否住在普查區內。在普查標準時點恰巧來到本普查區的“外來暫住人口”不屬于常住人口,也不會被統計在本地的普查人口中。普查標準時點恰巧暫時外出但平時經常在此普查區居住的人口,應被計入本地的普查人口中。1.常住人口(一)人口普查的對象及其口徑常住人口界定中的關鍵問題,也是容易引起分歧的問題在于如何界定“經常”,在實踐中一般用時間長度作為標準。我國在歷次人口普查中,分別使用了“1年”(如第三次人口普查)、“半年”等不同的標準。常住人口通常包括:(1)常住普查區內并已在區內登記了常住戶口的人;(2)常住普查區內戶口待定的人口;(3)原住普查區內,普查時在國外工作或學習,暫無戶口的人;(4)已在本普查區常住一定時間,常住戶口在外地但已離開常住戶口登記地一定時間的人。現有人口,是指在普查標準時點居住在普查區內的全部人口,無論其平時是否經常住在普查區內或居住時間長短。現有人口包括:(1)常住普查區內,已在區內登記了常住戶口,并在普查標準時點仍在區內居住的人;(2)常住在普查區外,已在區外登記了常住戶口,但在普查標準時點來此普查區內暫時居住的人口;(3)現住普查區內戶口待定的人口。采用常住人口口徑登記,較易發生人口漏報風險;采用現有人口口徑登記,較易發生人口重報風險。從人口普查歷史上看,19世紀多偏重于普查現有人口;20世紀后,多轉向普查常住人口或兩種口徑人口同時普查。2.現有人口戶籍人口是我國特有的人口口徑。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戶籍人口是指已在經常居住區內的戶口登記機關登記為常住戶口的人。戶籍人口中還包括已進行戶口登記的居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國人和無國籍的人。人口普查并不直接登記戶籍人口,但往往會在普查準備階段,通過掌握戶籍人口規模進行普查區內的人口規模摸底。3.戶籍人口在新中國成立以來迄今為止進行的6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前5次均采用常住地登記原則(常住人口口徑),即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常住的人口,流動人口的漏報成為影響數據質量的主要問題。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首次采用現住地登記原則(現有人口口徑),按照現住地和戶籍地原則進行登記。此外,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普查對象范圍有所擴展:將境外未定居的中國公民和境內常住的境外人員也納入普查的范圍內,港澳臺及外籍人員需要登記境外人員普查表。人口普查一般是周期性地進行的,目前以美國(自1790年起)為代表的大多數國家每10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有些國家還會在兩次普查間進行一次簡易普查。1953年中國第一次按照現代科學方法組織了全國人口普查,使全世界進行過人口普查的人口擴展為全世界人口的98%。自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開始,中國逐漸形成了每10年在以“0”為尾數的年份進行普查的規律,并分別在1987年、1995年、2005年和2015年實施了4次普查間的簡易普查,即百分之一人口抽樣調查。(二)普查時間與普查標準時點1.普查時間普查時間指從準備、實施到完成一次普查所需要的工作時間。一般來說,人口普查工作分為準備、人口登記、資料整理、總結和分析研究四個階段。通常在一次普查開始前,需要進行社會宣傳、摸底登記、劃分普查小區、制定普查方案、設計普查表、確定普查對象、培訓普查員等一系列準備工作;普查開始后,從入戶登記到信息核查往往需要1~2個月的時間;普查完成后,還需要進行普查數據的快速匯總、質量評估、普查公報發布、后續數據挖掘等。普查登記時間是普查時間中的核心內容,應盡可能縮短登記時間,以免人口變動過多。2.普查標準時點普查標準時點是指作為普查數據登記統一時間的某一確切時間點。之所以規定普查標準時點,是因為人口數具有時點指標性質。普查時間一般是圍繞普查標準時點展開的,在普查標準時點前進行普查準備工作,在普查標準時點后進行普查登記和數據核查清理工作。普查標準時點的選取應以方便普查登記、確保普查數據質量為原則。一般會選擇人口流動最少的時間。中國歷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標準時點在前4次均為7月1日0時,這也是世界范圍內普遍采用的普查標準時點。自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開始,中國的人口普查標準時點從7月1日0時調整為11月1日0時。(三)普查的實施機構與法律依據人口普查通常是政府行為,一般各國都會成立專門的普查機構組織和領導普查工作。這些普查機構有些是常設機構,如美國人口普查局,于1902年經國會通過法案成立,除了負責人口普查的組織實施之外,還負責收集、整理和發布有關美國的國家和地區人口以及經濟的所有方面的數據,包括人口數量、經濟指標、商業統計、工業報告等;有些是非常設機構,如中國的人口普查雖然依托國家統計局實施,但每次都會成立國務院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和人口普查辦公室等專門機構,進行統一領導和組織協調。聯合國在《人口和住房普查原則與建議》中,建議世界各國:“普查需要法律授權來確定主要的管理責任、獲得必要的資金、確定普查的總體范圍和時間、規定公眾必須合作及如實回答問題的法律義務和普查員必須如實記錄申報內容的法律義務。”美國的第一次人口普查是根據美國國會1790年3月1日通過的普查法案進行的。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辦法》在普查方法、程序、權責、保密、公民如實申報的義務、瞞報行為的約束等方面,都進行了規范。2010年5月12日,國務院審議通過的《全國人口普查條例》,為人口普查的各個環節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二、普查項目人口普查項目隨著時間發展在數量和內容上變得日益豐富。由于人口普查通常以戶作為登記單位,以人作為調查單位,因此人口普查項目往往分為戶記錄和個人記錄兩大部分。戶記錄包括戶主及其他家庭成員信息等。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在人口普查的戶記錄中都增加了與住房相關的調查項目,包括住房的間數、面積,有無廚房、廁所、自來水,燃料的種類,等等。所以人口普查有時也被稱作人口與住房普查。涉及個人記錄的人口普查項目主要有:(1)反映人口的自然和社會特征的項目;(2)反映人口的地理和遷移特征的項目;(3)反映婦女生育情況的項目;(4)反映人口經濟特征的項目;(5)反映人口死亡狀況的項目。世界各國迄今為止使用的人口普查制度主要分為四類:(1)傳統問卷式普查;(2)登記式普查;(3)登記式普查結合抽樣調查;(4)滾動式普查。(一)普查制度三、普查方法1.傳統問卷式普查問卷式普查是傳統的人口普查方式,指借助調查問卷直接向被調查者收集信息。這一制度的優點是可以捕捉特定時點一個國家/地區人口的全貌,也可以反映該國/地區人口在不同區域層級的特點;其缺點是工作量大、成本高、數據類型單一、時效性差,且過分依賴被調查者的配合。2.登記式普查登記式普查是指用人口登記數據取代以傳統問卷調查為主的人口普查。這一制度的優點在于有效節省普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獲得的數據穩定、長期且一致,能夠大幅提高調查覆蓋率;缺點在于對各部門的協調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必須規定明確且統一的準則。此外,如何維持數據的及時更新也非常富有挑戰性。目前我國的部門行政記錄數據主要是為普查登記提供基礎信息,防止普查對象的漏登和錯登。3.登記式普查結合抽樣調查登記式普查與抽樣調查相結合,類似于傳統問卷式普查與抽樣調查相結合,后者是當今世界人口普查通常的做法。在普查前進行抽樣調查可以對普查進行可行性嘗試;在兩次普查之間進行抽樣調查可以比較及時地反映人口的變化,并獲得比普查更多的資料;在普查后進行抽樣調查,則可以實現對普查結果的復核和檢驗。4.滾動式普查滾動式普查是美國、法國等國對人口普查制度的改革嘗試。以美國為例,由于全國性人口普查每10年才進行一次,數據時效性存在天然缺陷。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美國人口普查局于2003年開始實施美國社區調查(ACS)。該調查以社區作為抽樣和統計的地理單元,以全國性、月度性的抽樣調查形式,獲得及時、可靠的社區人口、住房、社會和經濟的年度數據。這一調查制度的特點是:(1)每月隨機抽樣,滾動累積年度樣本;(2)抽樣框經常更新;(3)交替使用不同形式的數據搜集方法;(4)調查內容與人口普查長表內容基本相同;(5)以“目前住所”為統計口徑。(二)調查方式調查方式指數據采集方式,可分為入戶調查、郵寄問卷、電話訪問與網絡調查四種。目前大多數國家及地區采用的是入戶調查方式。第二節人口抽樣調查一、抽樣調查的特點抽樣調查最主要的特點是遵循隨機性原則,能夠通過樣本統計量推斷總體參數。抽樣調查具有以下特點:第一,與人口普查相比較,抽樣調查是非全面調查,只抽取部分單位進行調查。第二,與其他非全面調查如典型調查和重點調查相比較,抽樣調查關注的是總體情況。第三,抽樣調查可以隨時根據不同目的而實施,更經濟有效。抽樣調查比全面調查更為經濟,也可以更及時地報告調查結果。第四,抽樣調查的內容更翔實具體,通過專題的抽樣調查可以獲得需要研究的特定方面的詳細信息。第五,抽樣調查的數據質量更容易得到保證。調查設計是在進行任何普查和調查時都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通常在調查開展前進行。調查設計的內容包括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選擇數據收集方式(如入戶訪談、電話訪談、自填問卷等)、問卷或訪談提綱設計、抽樣設計、數據處理方法、數據質量、調查結果的發布與應用,以及調查報告的撰寫等。通常調查設計的結果表現為調查方案。(一)調查設計二、抽樣調查的設計(二)抽樣設計抽樣設計是抽樣調查中技術性最強、對抽樣調查質量具有直接影響的環節和內容。抽樣設計包含兩部分:一是選擇過程,即如何按一定的規則和程序從總體中選取出所要調查的那部分樣本;二是估計過程,即如何計算并根據樣本統計量來估計總體參數。估計過程中的計算和估計方法取決于選擇過程中的抽樣方法。第一種,普查的同時進行抽樣調查。第二種,在普查之前和之后進行抽樣調查。第三種,從普查數據中進行抽樣。第四種,用普查數據作為抽樣數據的質量依據。(一)結合方式三、抽樣調查與普查的結合(二)一些國家的實踐美國普查局為勞動統計局實施的全國性的“現有人口調查”(CPS)是一項月度戶調查,目的是提供勞動力就業情況(如就業、失業、收入、工作時間)的統計信息,同時也提供了年齡、性別、種族、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家庭結構、職業等豐富的人口統計特征信息,以及其他的社會和經濟數據。CPS在操作上采取多階段分層概率抽樣方式。CPS的每月調查要求被調查者就上一周的情況做出回答,調查內容涉及人口諸多方面,也包括人口普查表上的部分項目。美國普查局一方面用CPS補充和驗證普查結果,另一方面也為有關政府部門和機構提供所需要的統計信息。新加坡、德國、以色列等采取登記式普查與抽樣調查相結合的國家,則嘗試用抽樣調查來彌補通過登記制度所無法獲得的資料。普查問卷分為長、短表,其中短表的項目數據從行政登記數據庫取得,長表則按一定的比例進行抽樣調查。第三節人口登記一、人口登記的概念與分類人口登記制度的目的兼顧行政管理和統計及其他,其具體形式、組織運行和實施機構等在各國存在差異,一般指對發生的事件進行經常性記錄的國家制度。通常包括民事登記、生命統計和戶口登記三個系統。二、民事登記和生命統計的發展歐洲早期的民事登記和生命統計(CRVS)起源于其教堂事務,由教區居民的洗禮、葬禮、結婚記錄演變而來,主要涉及各類生命事件,關注人口數量的變化。由于每個教區選取記錄的指標不一定相同因此這些人口登記結果不一定能夠被匯總分析。1532年英國頒布法令,要求倫敦各教區牧師每周統計上報死亡表,被視為人口登記系統發展的里程碑。1837年,英國實施《出生、結婚和死亡登記法案》并成立了相關機構。隨后這一做法在歐洲其他國家及其殖民地國家也普及開來。目前世界大多數國家建立了CRVS系統,其組織結構大致分為兩類:集權系統和分權系統。集權性質的CRVS系統通常由一個統一的全國性機構或專門辦公室來負責指導、協調和控制相關登記和統計工作的展開,典型的國家有菲律賓、西班牙、奧地利等;分權性質的CRVS系統由地方CRVS機構組織、協調整個地方的登記和統計工作,并直接由當地行政當局領導,典型的有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印度等。事件登記通常分為發生地標準和居住地標準。前者是指生命事件在其發生的地方進行登記,后者是指生命事件在當事人的居住地或常住地進行登記。相對來講,發生地標準不會發生所登記事件與發生地不符的情況,而居住地標準卻會出現“人地不符”的疏漏,因而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采用發生地標準進行登記。三、中國的人口登記制度中國是最早建立戶口登記制度的國家。秦獻公時期,戶籍制度初步確立,出現了什伍與連坐制度,人口登記與兵役、徭役、賦稅等緊密聯系。秦漢時期,人口登記內容被細化,包含了戶主的姓名、身份、籍貫和年齡等信息。三國以后,全國戶口由“高支尚書”管理;隋朝時,改為“民部尚書”;唐朝起,設為“戶部尚書”,并一直沿襲到清末。1931年,南京國民政府頒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戶籍法》,提出了集體戶概念與身份證制度,但由于時代所限未能得到有效實行。新中國成立之后,為了做好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的準備工作,1953年4月,政務院發布了《為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康復護理普及課程》課件
- 線組長管理心得報告
- 《氣象信息分析》課件
- 《急性扁桃體炎》課件
- 《腦出血教學查房》課件
- 通蘇嘉甬鐵路嘉興經開段管線遷改工程-500千伏汾翔5829線-汾云5830線遷改工程報告書
- 安全紅綠燈系統設計與應用
- 《航天爐工藝介紹》課件
- 員工崗位體系管理辦法
- 企業社保管理體系構建與實施
- GB/T 24218.1-2009紡織品非織造布試驗方法第1部分:單位面積質量的測定
- GB/T 11032-2020交流無間隙金屬氧化物避雷器
- 液化石油氣安全標簽
- T-CEEMA 004-2022 煤電機組輔機及系統節能、供熱和靈活性改造技術導則
- 水車租賃合同范本(3篇)
- 醫學康復治療技術作業治療課件
- 空港新城特勤消防站施工組織設計
- 餐具消毒記錄表
- 2022山東歷史高考答題卡word版
- 空軍發展歷程課件
- 試生產安全條件檢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