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地區第二高級中學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文綜歷史試題_第1頁
西藏山南地區第二高級中學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文綜歷史試題_第2頁
西藏山南地區第二高級中學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文綜歷史試題_第3頁
西藏山南地區第二高級中學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文綜歷史試題_第4頁
西藏山南地區第二高級中學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文綜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山南市二高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文科綜合歷史能力測試。宗族制度徹底瓦解B.分封制破壞C.宗法制度開始下移D.私學教育25.A.重視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B.重視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C.都闡釋了各自的“和諧”思想 D.都主張“禮”、“法”并用26.下面是秦漢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災害發生次數及其頻率一覽表.據此可以推知()朝代秦漢唐宋元明清次數37549387451351055344頻率0。85次/年1.7次/年2。7次/年5.31次/年18。5次/年18。9次/年A.明清政府治災防災能力降低

B.經濟重心南移造成環境破壞C.明清農業生產嚴重衰退

D.明清人地關系矛盾日益惡化27.關于北宋設置參知政事的初衷,依據材料一《宋會要輯稿》“太祖特置參知政事以佐之”可知參知政事只是宰相的副手,地位并不高;而依據材料二《太宗實錄》“太祖因令居正等知印押班,以分普權”可知參知政事分割宰相之權。下列說法最合理的是()A.不管材料一還是材料二都需要進一步考證才能得出正確結論B。《太宗實錄》是第一手資料,故材料二的結論更為可靠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缺乏相應的考古資料的證實,故都不能成立D。君主專制不斷加強是中國古代政治的總體趨勢,故材料二正確28.詩人徐志摩之父徐申如,1897年與他人合股創辦硤石第一家錢莊——裕通錢莊;1913年集資創辦硤石電燈公司;1917年創辦捷利電話公司;1924年興建硤石雙山絲廠,振興和發展了海寧的絲綢工業。他的經商之路反映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和近代中國社會變遷的歷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話公司創辦說明當時中國電話已經普及B.硤石雙山絲廠的創辦說明民國初年民族資本主義仍有發展C.電燈公司創辦與第一次工業革命成果有關D.裕通錢莊的創辦表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開始產生29.1914年12月教育部提出對教育體制進行改革,并規定“中小學校修身國文教科書,采取經訓,以保存固有之道德;大學添設經學院,以發揮先哲之學說”。該規定是為了()A.復辟帝制做輿論準備 B.順應“共和民國"的宗旨C.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 D.沖擊儒學傳統文化教育30.前蘇聯檢察官克倫斯基在遠東軍事法庭曾說:“如果我們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這段血腥時期的開端的話,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據的。"這句話的依據是()A.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武裝侵略的開始B.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序幕C.九一八事變標志“二戰”遠東戰爭策源地地最終形成D.九一八事變標志中華民族的全面抗戰局面正式形成31。20世紀80年代,國家對農副產品統購派購減少,而由農民進行市場調節交易的,或者超產由國家加價收購的數量越來越多.這一變化()A.擴大了企業經營自主權

B.促進了農村土地制度的變革C.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D.導致了農產品價格巨大波動32.《十二銅表法》規定:相鄰田地之間,應留空地五尺,以便通行和犁地,該空地不適用時效的規定.這項條款說明古羅馬A.私有財產不可侵犯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公共權力至高無上

D.注重維護公共利益33.19世紀60年代,總長超過3萬英里的美國鐵路有多種軌距。南部鐵路軌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是4.9英尺,部分地區還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軌距.這反映出當時美國()A.尚未形成成熟的統一國內市場B.鐵路是經濟增長的主導部門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業的發展D.戰爭破壞了基礎交通設施建設34.1926年蘇聯開始“社會主義工業化”,其進程是集中全部力量生產槍支、彈藥等軍工產品;之后,這種著眼于備戰和打仗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進程,以更強的勢頭繼續發展。由此可知斯大林模式()A。為其它各國工業化提供了新模式B。是國內環境影響的結果C.國家工業化并不等于國家現代化D。極大地提高了經濟實力35.古巴導彈危機期間,肯尼迪和赫魯曉夫信件來往就達25件,另外還有其他秘密渠道交流,兩國最終就古巴導彈問題達成諒解。這說明了美蘇兩國A。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B。通過對峙展示各自實力C。各自的勢力范圍不同D。對峙中蘊含對話的趨勢4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1529年,廣州重開世舶貿易,澳門成為中國朝廷允許外國商船灣泊的八大海港之一。16世紀中期以來形成了以澳門為中心的三條國際貿易航線(如下表)。航線航線上主要商業活動備注葡萄牙里斯本——印度果阿—-澳門葡以白銀為最大宗,1585—1591年,經果阿運到澳門的白銀約90萬兩。澳門--日本長崎每年初夏,葡萄牙商人東渡日本,將生絲、綢緞等中國貨物運往長崎,然后待秋季返航澳門,運回日本的白銀、土特產等。明政府鑒于“倭寇禍烈”,嚴禁中日通商。澳門——菲律賓馬尼拉——墨西哥澳門的葡萄牙商人以及華商,將生絲、綢緞等運到馬尼拉,再由西班牙商人將這些貨物和少量菲律賓產品運到拉美,將拉美白銀運回歐洲,再運回澳門購買中國的絲貨和其它貨品。中國與美洲貿易的最早航線,構成了以中國絲貨和世界各地的白銀為大宗交易的國際海上絲綢大循環-—“絲銀之路”。材料二:16世紀中葉以后,澳門曾是西學東漸和中學西漸的重要橋梁和通道。傳教士在澳門開創的遠東第一所西方式的大學——圣保羅學院,成為遠東漢學家和西學人才的搖籃。利瑪竇等傳教士并經澳門進入中國內地進行傳教活動,把西方國家的科學文化傳入中國,又將中國的儒家經典和歷史、文學、醫學、工藝和工藝美術傳到歐洲。—-摘編自《話說澳門》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絲銀之路”的特點及其形成原因。(15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析“銀絲之路"對中國和世界產生的影響。(10分)41.(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般地說,改良與改革是社會進化的常態機制。一個社會的正常發展,在多數情況下是以社會改革形式完成的。當社會其他方面調整速度跟不上生產力發展的巨大變化時,當社會出現新的階級力量,而社會原有的政治和統治形式卻因為拒絕改革保持不變或改革不得當時,往往會在社會變革中急速形成變數,并發展成巨大的反對力量,這股反對力量往往同社會的其他被統治階級聯合或采取其他的合作形式,反對拒絕革新進步的統治階級.改革與反改革的分歧越尖銳,反對與保守的力量越強大,其沖突就越尖銳。矛盾斗爭就往往轉化為革命.解讀材料,提煉出一個關于改革或革命的觀點,并結合中國近現代史的相關史實,加以論述。(要求:寫出觀點,觀點合理,明確,史論結合.12分)44.[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明末清初,明代宗室藩王們及一大批官僚豪紳被鎮壓后,這些被鎮壓的藩王、官僚、豪紳所霸占的土地分布在山東、山西、湖南、湖北、陜西等地,當時清政府有的官吏建議統一回收,然后賣給農民耕種.而當時有的庶民一貧如洗,哪有錢購買這些土地呢?康熙作了一個令大部分清政府官吏張目結舌的決策,他下詔將藩王的土地無償交給所在地的農民耕種,號稱“更名田”.康熙在實施“更名田"的同時,大膽獎勵官員、農民墾荒……他針對當時一方面國庫糧食不充足;另一方面地方出現拋耕、荒耕的現實狀況,在康熙十年,對新墾荒地免稅的年限,由過去的三年放寬到四年,又寬到六年,最后寬到了十年;此外,康熙皇帝針對貧困農民在墾荒和興修水利無資金、無耕牛的問題,他下令地方政府給予財政資助。他說:“流移者給以官莊(官田),匱乏者貸以官牛,陂塘溝洫修以官帑(公款),則民財裕而力墾者多矣.”并下令荒地墾熟后,原主不許復認,以鼓勵墾荒者的積極性。—-曲路浚《從前清政府的棱鏡中折射當代財政之傷》(1)根據材料,概括指出清初土地政策調整的主要特點。(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清初土地政策調整的積極影響.(9分)45.[歷史—---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15分)材料:1937年胡適出使美國,應邀于舊金山哥倫比亞廣播電臺做《中國處在目前危機中對美國的期望》的演講:“雖然對于貴國人民希冀置身戰爭之外的愿望我是完全的同情,可是我不免有這個想法,那就是對方以消極的綏靖主義和沒有建設性的和平政策為后盾,絕對不足以保障列位所深深希望的和平.中國對美國所期望的——是一個國際和平與正義、實際與積極的領導者,一個阻止戰爭,遏制侵略,與世界上民主國家合作的策劃者,促成集體安全,使得這個世界至少可使人類能安全居住的領導者……”此后的幾年中,他四處演講,以喚起美國民眾對中國的同情,并以正義力量介入戰爭。史學家余英時評論說:“這至少說明,在日本政府的眼中,胡適的演講活動已構成美、日關系的一大威脅。可以想象,胡適平時與羅斯福和國務院高層領導人物之間的交談,也必然強調與日本談判并不可持,因為它絕不講信義,這是他一貫堅持的看法。無論如何,1941年11月26日美日最后談判的破裂,與胡適在最后一分鐘的強烈爭持是有關系的.”——岳南著《南渡北歸》(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抗日戰爭初期美國“置身戰爭之外”的原因.(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胡適在美國的外交活動所產生的主要影響.(9分)46.[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15分)材料:祖沖之,“專功數術,搜揀古今”,廣泛收集從上古時代起直到6世紀他生活的時代止的各種文獻資料,進行了認真的考察。他還“親量圭尺,躬察儀漏,目盡毫厘,心窮籌策",在天、文歷法方面,編制了一部新歷法,即《大明歷》。曾經設計制造過水碓磨(利用水力加工糧食的工具),銅制機件傳動的指南車,一天能走百里的“千里船”以及類似于木牛流馬的陸上運輸工具。最值得一提的是,祖沖之則將圓周率推算到更加精確的程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