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課后限時集訓(十三)古代中國的商業經濟和經濟政策(時間:40分鐘分值:85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2024·河北衡水中學一模)公元前679年,齊國會盟諸侯達成協定,“市賦(市場交易稅)百取二,關賦(道路通行稅)百取一”。公元前678年,齊國再度會盟諸侯,達成“修道路,偕度量,一稱數(統一斤兩稱數)”的協定。材料反映了()A.交通改善便利了商業發展B.區域之間長途貿易興盛C.區域性統一市場日漸形成D.齊國通過會盟成為霸主C[齊國會盟諸侯,達成改善交通、統一稅收與度量等協定,這有利于春秋時期區域性統一市場的形成,故C項正確。]2.(2024·新疆烏魯木齊一模)春秋初期大國爭霸,“通商惠工”的口號被提出,隨后自由商人興起。大約在戰國中期,特殊是在秦國商鞅變法時制定了重農與抑商相結合的一套完整政策,重農抑商成為一種基本國策。這一政策轉變的目的是()A.調整官商與私商的關系 B.維護小農經濟的基礎地位C.解決政府與商人的沖突 D.促進商品經濟的旺盛發展B[本題考查中國古代重農抑商政策。重農抑商政策的實施不區分對待官商和私商,故A項錯誤;抑制商業發展是為維護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小農經濟,故B項正確;重農抑商政策的出臺和實施并非解決政府與商人的沖突,故C項錯誤;重農抑商政策不利于商品經濟發展,故D項錯誤。]3.(2024·云南師大附中模擬)下表是北宋商稅狀況簡表。據此可知當時()年頭年商稅額指數995—998年400萬貫1001004—1008年450萬貫1131058年700萬貫1751064—1068年846萬貫2121077年879萬貫220A.政府“不抑兼并” B.商稅是政府主要收入C.政府激勵商業發展 D.工商業經濟不斷發展D[“不抑兼并”是北宋的土地政策,材料體現了北宋時期商稅的變更,二者之間無干脆關聯,故A項錯誤;材料不能體現北宋政府財政收入的組成狀況,故B項錯誤;宋朝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故C項錯誤;材料中北宋商稅的快速增加,反映了北宋工商業經濟的發達,故D項正確。]4.(2024·河北石家莊一模)據考證,南宋的都城臨安,與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迥然不同,其南北長,東西窄,皇宮位于城市的南端,從皇宮北面的寧和門往北通向城市中心的是一條用石板鋪成的御街,最引人矚目的是在御街中段設立的“金銀鹽鈔引交易鋪”,生意興隆。這可以佐證,南宋時期()A.都城設計不再體現皇權至上B.“市”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C.“鈔引”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D.都城布局出現革命性的變更D[從材料信息可知,南宋都城臨安中的皇宮已經不再位于城市中心,御街的中段設立“金銀鹽鈔引交易鋪”,這一布局反映了商業發展、城市經濟職能的增加,說明都城布局出現革命性的變更,故選D項。]5.(2024·福建廈門模擬)宋元時期政府在主要港口都設有專職外貿管理機構——市舶司,負責管理、征舶稅、收舶貨等。政府還制定了《市舶則法》,規定商人出海貿易必需先提出申請,經市舶司批準,始能成行。外國商人領取市舶司頒發的“驗符”或其他官方憑證方可從事貿易活動。由此可見,宋元時期()A.政府留意規范海外貿易 B.強調內外貿易平衡C.起先設立對外貿易機構 D.嚴格限制海外貿易A[材料表明,宋元時期政府通過設置市舶司和頒布《市舶則法》對中外貿易進行管理,這體現了這一時期政府對中外貿易的規范管理,故A項正確;材料未反映中外貿易的發展狀況,故B項錯誤;C項錯在“起先設立”;材料反映的是對中外貿易的管理,不是限制,故D項錯誤。]6.(2024·河南博愛月考)北宋時有商人說:“士非我匹,若工農則吾等也……(農與工)所食皆不過其勞。”明中葉以后“士商異業而同志”已不為怪。這說明()A.傳統重農抑商觀念漸漸淡化B.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C.封建“四民”秩序有所松動D.商品經濟占據主導地位C[本題考查中國古代影響商品經濟發展的因素。據材料信息可知,北宋商人把自己列于士之下,與工、農地位等同;明中葉以后,商人與士人地位相當,“士商異業而同志”,這說明宋明時期傳統的“士農工商”秩序有所松動,故C項正確;宋明時期,重農抑商觀念仍為社會主流觀念,故A項錯誤;資本主義萌芽的典型特征是雇傭勞動關系的出現,在材料中無從體現,故B項錯誤;宋明時期,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依舊占據主導地位,故D項錯誤。]7.(2024·河北石家莊聯考)據記載,洪武五年明太祖詔告天下:“今州縣城市鄉村,或有凍餒不能自存者,令里中富室假貸錢谷以資養之,工商農業皆聽其故。”此規定反映出()A.重農抑商不適應時代發展B.政府重視農業的基礎地位C.政府干預以實現養精蓄銳D.土地兼并激化了社會沖突C[A、B兩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材料信息“或有凍餒不能自存者,令里中富室假貸錢谷以資養之,工商農業皆聽其故”說明政府進行調整,以保障人民渡過難關,體現了政府的干預作用,故C項正確;土地兼并在材料中未體現,故D項錯誤。]8.(2024·湖南長郡中學檢測)明清時期,新興的中小市鎮大多突破了傳統“王制”(國家城市建設中的宮殿、住宅及街道的制度性規定)規劃下的城市建設,呈現出無安排、無序性建設狀態。這主要是()A.工商業經濟發展的結果 B.國家不重視市鎮的管理C.封建君主專制走向衰落 D.城鎮建設技術極度落后A[本題考查明清時期市鎮經濟的發展。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推動新興的中小市鎮興起,這些新興的中小市鎮突出經濟功能,并不符合傳統“王制”規劃下的城市突出政治功能,因此體現出“無安排、無序性”,故A項正確。]9.(2024·河南中原名校質量考評)徽商耗費巨額利潤來促使自己縉紳化,又將大量財寶拋向非生產領域,諸如購置族田,建祠,修家譜,以及提倡程朱理學等。徽商這種做法()A.補充和強化了自然經濟 B.是宗法制度動搖的體現C.是政治地位下降的反映 D.沖擊了重農抑商的觀念A[材料反映明清時期徽商在發財致富后,留意提升自身社會地位,將大量財寶投入購置族田、修建祠堂等非生產領域,從而導致工商業無法擴大再生產,這種做法補充和強化了自然經濟,故選A項;建祠、修家譜是維護宗法制度的體現,解除B項;C項材料不能反映,解除;這種做法深受重農抑商觀念影響,解除D項。]10.(2024·貴州貴陽檢測)乾隆年間,一些英國商船從廣州開往寧波貿易,乾隆批示“浙民習俗易囂,洋商錯處,必致滋事”,“今番舶既已來浙,自不必強之回棹,唯多增稅額,將來定海一關即照粵關之例”。材料表明()A.清初加強防范中外交往B.中外貿易沖擊著原有的管理體制C.清初為了增加收入對外開放D.清朝時期閉關鎖國政策已被打破B[結合材料和所學學問可知,清初統治者在對外貿易中實行相對敏捷的經濟政策,并非一味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由此可知B項正確;A項與材料主旨不符,解除;“多增稅額”不能等同于其主觀目的是“增加收入”,C項說法不精確,解除;D項不符合史實,解除。]11.(2024·貴州貴陽摸底)清順治年間頒布“遷海令”,不準商船漁舟片帆出海。而到了雍正時期“開閩省洋禁”,允許浙江“一體貿易”。以下關于這兩種記載的說法正確的是()A.清政府允許民間對外貿易B.清政府一度開放“海禁”但限制嚴格C.清政府放棄了“海禁”政策D.清政府禁止外國商人來中國貿易B[由材料可知,順治時期清政府奉行嚴格的“海禁”政策,不準商船漁舟片帆出海,而到了雍正時期,清政府開放福建“海禁”,并允許浙江“一體貿易”,這說明此時“海禁”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禁止一切對外貿易,清政府雖然曾一度開放“海禁”,但仍舊進行嚴格限制,故選B項;由“一體貿易”可知,清政府只允許官方對外貿易,解除A項;“海禁”是基本政策,清政府并未放棄,C項解除;“海禁”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禁止一切對外貿易,D項說法過于肯定。]12.(2024·吉林長春檢測)據記載,“(順治四年)戶部議覆兩廣總督佟養甲疏言:‘佛朗西國人寓居濠鏡澳,以其攜來番島貨物與粵商互市,蓋已有年。……今督臣以通商裕國為請,然前事可鑒,應仍照故明崇禎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人載貨下澳貿易可也。’從之”。這說明()A.明末對外貿易政策在清初得到持續B.清朝相識到開放澳門可以“裕國”C.清廷中開放派的主見得到短暫推行D.清朝前期只準許在澳門與外商貿易A[依據材料信息“仍照故明……之例”可知,清代仍持續明朝的對外貿易政策,故A項正確。]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13.(2024·遼寧六校協作體高三第一學期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北宋都城東京開封……宮城正南門宣德門前的南北向大街稱為御街、天街,自州橋“出朱雀門(內城正南門)直至龍津橋”,是主要的飲食業中心之一,尤以夜市聞名,營業“直至三更”。城內聞名的“酒樓”,有馬行街東貨行巷的豐樂樓(原名白礬樓),“三層相高,五樓相向”;此外,“州(指內城)東宋門外仁和店、姜店,州西宜城樓、藥張四店、班樓”等,“在京正店七十二戶”,“其余皆謂之腳店”,“大抵諸酒肆瓦市,不以風雨寒暑,白晝通夜”營業。……“相國寺每月五次開放萬姓交易”,各種貨物皆有。——白壽彝《中國通史》材料二明清時,唐宋以來被稱作“草市”的新型市鎮得到充分發展。據統計,宋代江浙地區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現了71個市鎮,明代達316個,清代增至479個,市鎮之間的直線距離不過數十里。一些市鎮的規模與居住人口都超過府縣治所,這些市鎮充斥著米行、布莊等手工作坊,收納周邊個體民戶產品,進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產品德銷遠方市場。——摘編自趙岡《中國城市發展史文集》材料三近代中國出現的新興城市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其中,香港、青島等長期為列強占據:上海、天津、漢口等被辟為通商口岸,出現了畸形旺盛的商業區;近代工礦企業、商業的發展,推動了唐山、無錫等城市的興起;鄭州、石家莊等因地處鐵路樞紐得到較大的發展。帝國主義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進來,只能使人失業,不能使人得業。帝國主義的商品沖擊了農村手工業,制造了眾多的游民無產者,而新式工廠發展滯后,無力吸引多數游民無產者。“外國商品來得愈多,制造游民無產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國工業發達愈慢,汲取游民無產者的實力愈小。”——摘編自周谷城《現代中國社會變遷概論》等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城市化國家。從18世紀后期到19世紀中期,城市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從20%上升至51%。約克郡的城鎮數量由1801年的15個增長到1891年的63個。從1820年到1830年,曼徹斯特、伯明翰等主要二等城市的人口增長達40%以上,是增長最快的10年。——摘編自阿薩·勃里格斯《英國社會史》(1)依據材料一,指出宋代城市發展的特點。(4分)(2)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學問,分析明清城市特點及影響明清城市發展的因素。(8分)(3)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學問,比較影響中英兩國近代城市化進程差異的緣由。并結合所學學問評價中國近代的城市化進程。(13分)解析:第(1)問,從材料一“‘出朱雀門直至龍津橋’,是主要的飲食業中心之一……營業‘直至三更’”“‘白晝通夜’營業”可以得知宋代的城市打破了時間空間限制;從城市中有“酒樓”“豐樂樓”可以得知在宋代城市中出現了專業的服務場所;從材料一“州東……州西……”“各種貨物皆有”可以得知區域特征明顯,商品種類豐富;從材料一“在京正店七十二戶”“其余皆謂之腳店”“大抵諸酒肆瓦市”可以得知宋代城市的商業職能上升。第(2)問,第一小問“特點”,從材料二“吸引外地客商”“行銷遠方市場”可以得知明清城市以工商業活動為主要功能;從材料二“吸引外地客商”可以得知城市的輻射范圍很廣;從材料二“市鎮之間的直線距離不過數十里”可以得知城市的分布比較密集;從材料二“收納周邊個體民戶產品,進行深加工”可以得知城市與周邊農村聯系比較親密。其次小問“因素”,結合所學學問,可以得知“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區域分工,商業的發展”“人口分布比較集中”“市場旺盛”“交通便利”等因素。第(3)問,第一小問“緣由”,我們要分別進行分析。對中國而言,從材料“長期為列強占據”可以得出列強經濟侵略;從“新式工廠發展滯后”可以得出近代工業發展緩慢,從“汲取游民無產者的實力愈小”可以得出破產農夫難以轉化為產業工人。對英國而言,從材料中城市數量的增長可以得出社會經濟重心由農村轉移到城市,依據所學學問我們知道英國是第一個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它的工業化速度較快。其次小問“評價”,結合所學學問,其一,中國近代城市化是列強侵略的結果,必定帶有深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征;其二,由于列強的入侵,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漸漸解體,破產農夫只能進入城市,這加速了自然經濟的瓦解;其三,在開放時間較早的城市,人們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也漸漸轉變;其四,城市的近代化也推動了整個中國的近代化歷程;其五,眾多通商口岸的開放,成為西方列強商品和資本輸出的基地;其六,由于城市化速度的加快,眾多的破產農夫也大量涌入城市,勢必會增加城市的人口壓力,從而帶來一系列的城市問題。答案:(1)特點:商業職能上升;打破了時間空間限制(出現街市和夜市);出現專業服務性場所(消遣、服務設施完備);區域特征明顯,商品種類豐富。(4分)(2)特點:以工商活動為主要功能;輻射范圍廣;分布密集;與周邊農村聯系親密。因素: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區域分工和商業的發展;人口集中市場旺盛;交通便利。(8分)(3)緣由:中國,列強經濟侵略,近代工業發展緩慢,破產農夫難以轉化為產業工人。英國,工業化快速發展;社會經濟重心由農村轉移到城市。評價:中國近代城市化是外國侵略的結果,帶有深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變更城市布局;加速自然經濟的瓦解;引起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的轉變;推動了近代化進程,也使之成為列強商品、資本輸出的基地;增加了城市的人口壓力,帶來一系列問題。(13分)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中國古代貨幣演化概況表時間概況商周以貝殼作為主要貨幣運用,出現青銅材質貨幣春秋戰國楚國地區運用蟻鼻錢、黃河流域多用布幣、齊燕地區運用刀幣和三晉兩周地區運用環錢、秦國地區運用圓形方孔錢秦黃金為上幣,銅錢為半兩錢,重如其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業種植技術研究與創新合作協議
- 品牌營銷戰略聯盟合作協議與
- 行政管理與現代管理學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自考重點復習試題及答案總結
- 2025合同管理的核心要素
- 行政管理在創新型城市建設中的角色試題及答案
- 2025自動化設備租賃管理合同(參考樣板)
- 2025音響設備銷售合同書模板
- 2025年租賃合同范文:對講機出租協議
- 現代管理學中的知識管理與試題及答案
- 促進學生素養形成的“碳中和”項目式學習實踐
- 2024(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西游記》真題+綜合題練習(學生版+解析版)
- 中國青銅時代(張光直)(歷史-中國-史前史)
- 企業財務管理畢業論文范文
- 醫院員工價值取向培訓
- DB11T 2194-2023 防汛隱患排查治理規范在建工程
- 風機基礎降水施工實施方案
- 門禁系統施工技術方案
- 《嬰幼兒健康管理》課件-任務四 嬰幼兒健康檔案建設與管理
- 【出口退稅管理探究的國內外探究綜述4300字】
- 參觀河南省博物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