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生注意:1.本試卷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一、現代文閱讀(33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4小題,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記憶錯覺的秘密何在呢?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最高人文學研究所研究人員、哲學副博士列昂尼德·卡拉謝夫有他的一套獨到的見解。他說,有很多學者都認為記憶錯覺源于過度疲勞、在他看來,全息攝影術的原理,就是拍出的照片任何一個局部都可以復現原照片的所有資訊。也就是說,把一張照片撕成碎片,只要有一個碎片,就可以復原原照片的整個圖像。所謂“全息”就是指局部包含整體資訊。記憶錯覺這種奇異現象,很可能就是以相似方式形成的。實際上我們生活中總要接觸的整體資訊,是以代碼化形式存貯在大腦里的,只是我們看到和聽到的東西藏得很深,藏在潛意識里。這些資訊只要有風吹草動就會蹦出來,像什么氣味呀,聲音呀,燈光照明呀,與相似情景的瞬間遭遇呀,都會誘使我們形成一種錯覺,仿佛5—10年前曾有過類似的境況。雖說如果細細分析,還是有不少不同之處。卡拉謝夫還認為,17歲的青少年由于閱歷不多,對各種各樣的生活境況還相當敏感,所以最容易出現記憶錯覺。35—40歲的時候又會遭到記憶錯覺的第二次沖擊。不過這時的感覺中已缺少青少年時期的那種純真喜悅,更多的是一種神秘色彩。到40歲的時候,記憶錯覺已經是一種對所有逝去的事物的傷感。特別是那些抑郁癥患者以及非常神經質和敏感的人,在他們的一生中,常常會出現記憶錯覺。美國某著名女歌星在一次對記者發表談話時說,當她第一次在北京參觀故宮時,感覺像是對它的每一條偏僻小巷都很熟悉。所以她敢斷言,她曾經是“清朝最后一個皇帝的女婢”。季娜·特納也有過類似看到陌生事物的奇怪感覺。她第一次來到埃及,卻像是突然看到了熟悉的景物,于是猛然“想起”自己在法老時期曾經是哈特舍普蘇特皇后的友人而演“007”的肖·康納利前不久表示,他前世曾是非洲土著民族一個尚武部落的醫生。卡拉謝夫認為這種說法相當荒誕、毫不足信。但是康納利怎么會有這種奇怪的念頭的呢?我們分析一下他說話的時間,可能會給你啟發——那是在他參加影片《一個好人在非洲》的拍攝之后。他在片中飾演一名醫生。列夫·托爾斯泰在給朋友的信中也描寫了自己的一次記憶錯覺的經歷。他有一次去打獵,正在追一只兔子,不料馬蹄落入一個坑里,他從馬上摔了下來,重重地跌倒在地。這時,他突然清楚地記得,200多年前他是另外一個人的時候也曾這么從馬鞍上摔倒落地。有人問卡拉謝夫,這又將如何解釋呢?【高一語文第1頁(共8頁)】·25-459A·了一種非常情況是不足為奇的。因為記憶錯覺的怪異之處就在于它不是在你碰到類似情況時出現,而是當陌生環境隱藏著若干能使你回到過去的元素時才會出現。卡拉謝夫還認為,記憶錯覺是一種能使人產生樂觀主義的充滿激情幻想的美好感覺,還向人展示了世界有多復雜和神秘,所以并不足懼。材料二:“似曾相識”是人們大腦中知覺系統和記憶系統相互作用的結果。要想了解為何出現“似曾相識”的感覺,科學家得從知覺和記憶中的分類進行。分類的過程是知覺的一個基本特點,也是記憶的一個基本特征。知覺包括對面孔的知覺、對物體的知覺、對位置的知覺等。以這三類為可能同時出現。然而,我們對它們的知覺卻是由大腦中三個不同的空能回路,即位置知覺的回路、物體知覺的回路和面孔知覺的回路分別去完成。與知覺類似,記憶也分很多類型。無意識記憶。其中每一類記憶,又可以分為很多個子類。正因為知覺和記憶都是“分類”進行的,我們曾經經歷的一些場景的眾多特征存放在不同的記憶系統中,而我們無法意識到,當我們走到一個新的場景,場景中的某些部分就可能會刺激我們的一些記憶,調動大腦中不同的記憶系統并與之相匹配。一旦場景中的某一特征和過去的經歷匹配上,就會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生活經歷每個人都會有,因為積習的東西很多,偶爾出現“似曾相識”這種主觀體驗是很正常的現象。對“似曾相識”這一主觀體驗的最初認識可從醫學上的癲癇病開始,可以追尋到半個世紀以前,正常人也會出現這種主觀體驗,隨著腦科學知識的積累逐漸達到了今天的認識水平。“似曾相識”容易發生在情緒不穩定的狀態下和對場景的體驗上。盡管所有的人都會出現“似曾相識”的主觀體驗,但并不意味著“似曾相識”在所有人身上發生的頻率都是一樣的。一般來說,與情緒密切相關的事情容易記得比較牢。因此如果處于一種情緒不穩定的狀態,那么“似曾相識”的現象發生的概率就大。而在人的一生中,更年期和青春期時,人體內分泌會發生劇烈變化,從而使人處于一種情緒不穩定的狀態,記憶也會變得很活躍。這時候比較容易發生“似曾相識”的現象。“似曾相識”主要發生在對場景的體驗上,是因為每一個知覺都是在一個具體的場景下出現的。這種場景往往是一個大的背景,不需要特別的注意就會跑到腦子里形成無意識的記憶。這種無意識的記憶有時候在一個具體的場景中就會蹦出來,與知覺混在一起。在“似曾相識”的現象中,被調動的大多是無意識的記憶。從童年開始,所有的經歷不管是想記的還是不想記的都在腦子里有這些記憶的痕跡,在一些極特殊的情況下就蹦出來,透射到意識中,就產(摘編自《這件事我經歷過?為什么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很多學者認為,記憶錯覺源于人們過度疲勞、大腦混亂,而把未知當成已知,而發現了全息攝影術原理的卡拉謝夫對此卻有獨到的見解。B.生活中的整體資訊是以代碼化形式存貯在大腦里的,只是我們看到和聽到的東西藏在潛意識里,平時不會輕易出現在我們的意識中。C.知覺包括對面孔的知覺等,人到一個地方后,周圍的人、物等,可能會同時出現,然后按先【高一語文第2頁(共8頁)】·25-459A·D.我們無法意識到,當走到一個新的場景,其中的某些部分就可能會刺激我們的一些記憶,調動大腦中不同的記憶系統并與之相匹配。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人們生活中總要接觸的整體資訊會蹦出來,如氣味、聲音、燈光照明、與相似情景的瞬間遭遇等,都會誘使我們形成一種錯覺。B.卡拉謝夫認為,康納利關于自己前世曾是非洲土著民族一個尚武部落的醫生的說法相當C.知識和感念的記憶被叫作語義記憶,是針對情節、經歷、事情經過的記憶,這是無意識記憶,其中每一類記憶又可以分為很多個子類。D.一旦場景中的某一特征和過去的經歷相匹配,就會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積習的東西3.下列對兩則材料的評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運用類比手法進行闡述,把錯誤記憶的原理和全息攝影術的原理進行類比,有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錯誤記憶產生的原理。B.材料一結尾一段寫卡拉謝夫認為記憶錯覺是一種美好感覺,不足為懼,使文章在傳遞科學知識的基礎上還融入了人文精神。C.同為科普文章,兩則材料語言表述都有嚴謹的一面,如兩則材料中的“可能”,材料一中的D.材料一由疑問引出話題,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然后一步一步進行分析;材料二則按提出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到達李莊的當夜,睡著了,又在大自然的聲音中突然醒來。房子臨江,是三層小樓建成的民宿。水流搬動著李莊的夜晚。水流制造的聲音里,屏雜著蟲鳴、鳥語、風聲,間或蹦出幾聲青石板街面上的沓沓腳步和夜歸人的嚶嚶私語,像是一支沒了指揮的樂隊,由著性情奏著李莊的小夜曲。蒙朧中有光。漫天飛卷的光芒,時隱時現,為聲音叩打著節拍。這些聲音并沒有讓李莊變得喧鬧,這些光也沒有讓李莊變得炫目,它們都是李莊寂靜深沉的組成部分。光是哪里來的?江面上有航標燈,曳曳微微地閃爍著,拖出一道道長影。水流到光的身旁,明顯有了旋渦,有了湍流,像沙地上一個淘氣的孩子畫著一個個越來越小的圓環。江對岸有叢林掩映的房屋,屋里亮著一浮一沉的白光。偶有路過的貨輪,船頭有盞搖擺的燈,尾部發出低低的轟鳴,突突突地往斜里開去。這條行駛的斜線,也被那幢三層高的八角樓閣檐邊的彩光照亮。字浮凸奪目。建于清光緒年間的奎星閣,立在小鎮景區的東北頂角處。因為高,它就成了我們判斷方向與位置的標志建筑。可以升降的地面路障,也從它身旁將李莊劃成了兩個世界——過目光測量江面的寬度。【高一語文第3頁(共8頁)】·25-459A·李莊有太多的細節,注定要成為時間的陳釀。走在這里,你的眼睛與耳朵必然要與之相遇,避不開那段高光時期。抗戰時期,從北京、上海、南京等地輾轉遷徙的十多所高等學府和研究機構選擇了李莊,在李莊享受了一段寂靜的時光。東岳廟是同濟大學工學院,張家祠是中央博物篷車,從昆明過來要費時兩個星期,然而來李莊求學、研究的文人學者、師生曾多達一萬人。那么多人不顧辛勞輾轉,怕也是有道光在前方引領吧。坐落在李莊的這些舊址也都是發光體。有威嚴聳立的高墻,有不起眼的窄門小院穿街過巷,墻瓦斑駁,光影流動,有種錯覺,擦肩而過的正是舊日時光里那些大名鼎鼎的文光的清輝灑滿院落枝頭。六年的光陰,在被稱為抗戰文化中心的李莊,他們互相涵養,也互相成全。這一群人,是循光而至的人,也是散發光芒的人。我忽然間明白,時間在他們身上刻下李莊的記憶,李莊也從他們身上拾起焰火形狀的光芒。李莊讓人產生好感的地方,既是這段珍貴的歷史,也是在街巷隨處遇見的日常生活。臨街店面都是手藝人開的,經營著“三白二黃一花”的本地特色,極少見舶來的大路貨。賣白肉的師傅刀工極好,大片肉切得僅一二毫米的厚度,吃法講究,筷子一圈圈纏繞蘸上醬料,肥而不膩。白糕甜香糯軟入口即化,黃粑色澤金黃齒間生香,就地取材的黃辣丁入湯味道鮮美,花生用中藥香料浸泡之后口感香脆……特色之所在,都是十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從不偷工減料。街頭巷尾的李莊人,來自異鄉的學者名人,在各自的創造中也享用著生活的日常。人的膳食起居混淆了人的差異,生活給了不同的人同樣的光芒。定定地看著江,不時有光浮上水面。那些時光里的人們走了,又沒有走。他們和李莊各自持守著大地的秩序,隔空對話。作家阿來說,那個特殊的時代,李莊保留了文化的種子,生根發芽,沉積多年,今天到了喚醒李莊,喚醒李莊故事雖是兩日,卻喜歡上了李莊的真實。李莊一千多年的歷史,也許不曾變,像忘記生長的樹,帶著最真實的塵埃和亮光。我愿意一個人坐在江邊,不動聲色地看春夏秋冬、日月星辰。那些因為有光。(有刪改)5.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前面部分從聽覺和視覺角度描寫李莊的夜晚,有水流聲、蟲鳴等,有航標燈、房屋燈光等,營造出寂靜深沉的氛圍。B.文中描述了張家祠廳房窗門上有一百只楠木精雕而成的仙鶴,既展現了李莊建筑精美的細節,也暗示了李莊深厚的文化底蘊。C.作者寫李莊手藝人經營本地特色,強調其制作工序的繁復且從不偷工減料,目的在于突出李莊特色美食的獨特魅力。【高一語文第4頁(共8頁)】·25-459A·深刻而獨特。6.關于文中抗戰時期眾多高等學府和研究機構遷至李莊的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這一內容體現了李莊在特殊歷史時期的重要地位,它成為眾多文人、學者繼續求學、研究的一方凈土。B.文中列舉東岳廟、張家祠等作為學府和研究機構的舊址,使這段歷史更加真實可感,增強了李莊的文化韻味。C.作者通過描寫當年人們來李莊路途的艱辛,與來李莊的人數眾多形成反差,突出了李莊對D.這些學府和研究機構在李莊的六年,只是李莊漫長歷史中的短暫一瞬,對李莊文化的影響相對有限。7.請賞析文中畫橫線句子的表達特色。(6分)8.文中多次提到了李莊的“光”,請結合文本試分析其內涵。(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題。材料一:上欲廢太子①,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呂后恐,不知所為。人或謂呂后曰:“留侯善畫計策,也。顧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上高此四人。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固請。建成侯所。不益太子;無功還,則從此受禍矣。君何不急請呂后承間為上泣言:‘黥布,天下猛將也,乃令太子將此屬無異使羊將狼上雖病諸將不敢不盡力。’”于是呂釋之立夜見呂后,呂后承間為上泣涕說引古今,以死爭太子。上詳③許之,猶欲易之。及燕④,置酒,太子侍。四人從太子,年皆八十四人為壽已畢,趨去。上目送之。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材料二: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高一語文第5頁(共8頁)】·25-459A·[注]①太子:漢高祖劉邦和呂后的兒子劉盈。②漢初,以韓信、彭越、黥布功最高,皆封王。9.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乃令太子A將此屬B無異C使D羊將狼E上F雖病G諸將不敢H不盡力。10.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1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劉邦想廢掉太子劉盈,另立趙王為太子。呂后立即想到了善于謀劃的留侯,就派建成侯呂釋之挾持留侯,呂釋之逼迫留侯想辦法。B.黥布起兵造反,劉邦當時病重,想讓太子率兵征討,但最終還是親自率軍東征,留侯帶病拜見劉邦,建議讓太子監督節制關中的軍隊。C.劉邦打敗黥布回來,病情更重,更想更換太子。宮里開宴會,被劉邦多年尋而不得的四位老人跟隨著太子,劉邦最終改變了想法。D.楚國的左尹項伯同張良交好。張良此時正跟隨著劉邦,項伯見到張良后想叫張良和他一起離開,但張良說此時逃走是不守信義的。12.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固請。(4分)(2)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4分)13.作為臣子,張良身上有哪些優秀的品質?請結合兩則材料簡要分析。(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題西溪無相院張先積水涵虛上下清,幾家門靜岸痕平。浮萍破處見山影,小艇歸時聞草聲。入郭僧尋塵里去,過橋人似鑒中行。已憑暫雨添秋色,莫放修蘆礙月生。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D.整首詩歌全是寫景,即使是尾聯,也重在描繪驟雨初歇、蘆葦勃生的圖景,并不抒發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8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高一語文第6頁(共8頁)】·25-459A·(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中,詞人感嘆六朝的歷史像水一樣流逝而只剩下寒煙衰草的高歌而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情景。三、語言文字積累與運用(20分)(一)語文基礎知識(本題共5小題,10分)17.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B.鷚力同心(lù)孝悌(ti)要挾(xiá)庠序(xiáng)C.畏蒽不前(xǐ)罪愆(qiān)伺候(shi)鞭達(tà)D.舉世矚目(zhǔ)蹲循(zūn)湮沒(yān)篡改(cuàn)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2分)A.攝乎大國之間(夾處)異乎三子者之撰(志向)B.老吾老(敬愛)則王許之乎(相信)C.技蓋至此乎(大概)晉軍函陵(軍隊)刑人如恐不勝(勝利)千乘之國(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吾與點也(贊成)百姓皆以王為愛也(吝惜,舍不得)奚暇治禮義哉(講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接觸)若不闕秦(侵損、削減)項伯殺人,臣活之(使……活命)沛公不勝杯杓(承受)19.下列各組中文言句式特點相同的一項是(2分)A.百姓之不見保若使燭之武見秦君B.是寡人之過也不吾知也C.若屬皆且為所虜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D.大王來何操夫晉,何厭之有20.下列對課文有關句子的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譯:(如果讓)我治理這個國家,等到三年,(就)可以使(人人都)有勇氣,而且知道合乎禮儀的行事準則。譯:老年人能穿上絲帛、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餓受凍,(如果)這樣還不能以王道統一天下,(那么)是沒有的事情。譯:我看到那里很難下刀,就戒懼地提高警惕,眼睛因(筋骨交錯聚結之處)而凝視不動,動作也因(此)緩慢下來,動起刀來非常輕。D.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譯:(然而)越過別國而來到很遠的地方,您知道這是困難的,哪里用得著滅掉鄭國而給鄰國增加土地呢?【高一語文第7頁(共8頁)】·25-459A·21.下列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庖丁解牛》啟示我們:應該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善于總結,按照規律辦事;在把握規律之后,面對具體問題時仍然要敬慎戒懼,才能把事情做好。B.《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它一直被看作中國現代話劇成熟的標志。課本節選部分中,周、魯兩家兩代人之間三十年的恩怨,如“雷雨”一般在多個時空同時大爆發。C.《哈姆萊特》作為戲劇,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劇中人的自白,劇中人通過自白向觀眾揭示了自己的性格;而劇中人物的其他對白也值得反復推敲和品味。D.《中國建筑的特征》闡述了中國建筑的主要特征,總結了中國建筑的風格和手法,展示了中國建筑的獨特魅力,表達了作者弘揚中國建筑優良傳統的愿望。(二)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2~23題。研究還發現,受試者在夢里感受恐懼的時間越長,那么現實中看到恐怖圖片時越不容易害怕。這個試驗提示,噩夢可能是負性情緒的虛擬預演,或是一種對恐怖情境的脫敏方式。通過可怕的噩夢,大腦幫助我們克服、釋放了一些不良情緒,以便更好地適應現實中的某些壓力。噩夢就像預防針,雖然讓人感覺不好,②。當人的壓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噩夢就是那個排氣閥,給焦慮、恐懼一個出口,讓人不至于被不良情緒淹沒。從這個角度看,噩夢是大腦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另外,盡管噩夢的情節緊迫兇險,但在正常情況下,人的身體不會被夢中的行動支配。但如果你做夢時出現拳打腳踢,此時的噩夢則屬于疾病——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就需要看醫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4分)23.假如以“噩夢與健康”為主題寫一篇科普文章,請結合以上文段內容,列出三條提綱,每條不超過20個字。(6分)四、寫作(60分)2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網絡媒介深度融入我們的生活,我們傳播信息和發表言論更自由和便捷了;但也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現象,如發布信息變成了造謠惑眾,討論交流變成了站隊罵架,觀點碰撞變成了語言暴力。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不應成為公德良俗的盲區。有表達就有責任,有自由就有擔當,有言論就有邊界。提升媒介素養,我們都不是局外人。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息;不少于800字。【高一語文第8頁(共8頁)】·25-459A·1.D(A項,材料一沒有信息表明是卡拉謝夫發現了全息攝影術原理。B項,“平時不會輕2.BC“分析一下康納利說話的時間,可能會有啟發”之類的內容是材料一作者的觀點,而不是“卡拉謝夫認為”的)4.①通過不同身份、文化背景和時代的案例,說明記憶錯覺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并非個別人的特殊體驗,增強了理論的可信度。②卡拉謝夫的“全息攝影錯覺”理論較為抽象,案例將抽象的“記憶錯覺”概念具象為可感知的生活場景,使理論更為形象生動。③通過舉例闡述錯覺的觸發條件:生活中接觸的整體資訊,會誘使人們形成一種錯覺;記憶錯覺是當陌生環境隱藏著若干能使人回到過去的元素時才會出現。(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給分)5.C(“目的在于突出李莊特色美食的獨特魅力”錯誤,目的不僅是突出美食魅力,更重要的是展現李莊人對傳統技藝的堅守以及這種堅守所體現出的生活態度,這也是李莊日常生活中平凡而美好的一面,與李莊的歷史文化共同構成李莊讓人產生好感的地方)6.D(“對李莊文化的影響相對有限”錯誤,這些學府和研究機構在李莊的六年,眾多文人、學者在此互相涵養,互相成全,李莊從他們身上拾起光芒,對李莊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為李莊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7.①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千年李莊比作“忘記生長的樹”,生動形象地寫出李莊歷史的悠久和相對穩定。②“塵埃和亮光”運用象征手法,“塵埃”象征著李莊瑣碎以及滄桑,“亮光”象征著李莊的歷史文化、美好特質等,使李莊的形象更加豐富立體。(每點3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給分)8.①指李莊夜晚真實的自然之光。包含航標燈閃爍、房屋的光等。②指李莊蘊含的歷史文化之光。抗戰時期,這里曾經眾多名人會集,成為抗戰文化中心;這里有很多古建筑,閃爍著歷史的光芒。③指生活中平凡的美好之光。李莊日常生活散發出光芒,如老太太唱歌,手藝人技術精湛,精益求精。(每點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給分)9.BEG[(原文標點)乃令太子將此屬,無異使羊將狼。上雖病,諸將不敢不盡力。]11.A(“呂后立即想到了善于謀劃的留侯何是好。有人提醒呂后之后,呂后才想到善于謀劃的留侯”)地告訴了(他)。(“馳之”“具告以事”翻譯正確各1分,句意2分。馳之,飛馳趕往、騎馬趕13.(1)①富有謀略。為阻止劉邦廢掉太子劉盈,張良出謀劃策,利用四位德高望重的謀士讓劉邦最終改變了想法。(2分)②忠心耿耿。張良沒有跟隨項伯離開,而是把項伯送來的信息立即稟告了劉邦,并邀請項伯見劉邦。(1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給分)【參考譯文】材料一:皇上(劉邦)想廢掉太子劉盈,另立戚夫人生的兒子趙王如意為太子。呂后很害怕,不知如爭是行不通的。但是有這么四個人,皇上一直想請而至今請不到。皇上一直對這四個人很崇敬。現在您如果能夠不吝惜金銀財寶,(就)讓太子寫一封信,堅決(或“懇切”)地請(他們來)。如果他們來了,叫他們做太子的賓客,經常跟隨太子上朝,故意讓皇上看到他們,這樣皇上一定會感到奇怪而來問他們。一問是他們,皇上知道他們德高望重,這對太子會是一種很大的幫漢高祖十一年,黥布起兵造反。皇上當時病得挺重,想讓太子率兵前去征討。四個人游說了。你為什么還不趕快請呂后找機會向皇上哭訴,就說:‘黥布是天下有名的猛將,讓太子去統領他(和其他將領),與讓羊去統領狼沒什么兩樣。皇上現在雖然有病,(但只要他在),諸將誰也不敢不盡力。’”于是呂釋之當夜就把四個人的意思告訴了呂后,呂后趕緊找機會按照四個人的意思對皇上哭訴了一回。于是皇上親自率軍東征,留守京都的大臣們,都送行到灞上。張良正要盡力輔佐太子。”漢高祖十二年,皇上打敗黥布從前線回來后,病情越來越重了,更加想更換太子。張良勸諫他,他也不聽,張良就推說有病,不再過問政事。叔孫通稱古道今地引證了許多歷史教訓,甚至要用一死來勸阻皇上。皇上假意答應,而心里仍想換太子。等到宮里開宴會,酒席已經排開,太子在一旁侍候。這四位老人跟隨著太子,年紀都在八十開外,須發皆白,衣帽偉麗。皇上覺得奇你們好多年,今天你們為什么來和我兒子交往呢?”四人都說:“我們聽說太地照護太子吧。”四個人向皇上敬酒后一齊退去。皇上目送他們退下。皇上最終沒有更換太子,就是張良出主意請來了這四個人的緣故。楚國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權父,一向同留侯張良交好。張良這時正跟隨著沛公,項伯就在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義的,不能不告訴他。”于是張良進去,(把“你替我請他進來,我要用侍奉兄長的禮節對待他。”14.D(“也重在描繪驟雨初歇、蘆葦勃生的圖景,并不抒發情感”分析錯誤,尾聯把情浸入景中,是借景抒情,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喜愛和珍惜,對清凈超脫境界的向往和追求)15.①頸聯寫入城的僧人去往紅塵里,“塵里”的喧鬧側面襯出無相院景觀的清凈;寫人行像在鏡子中行走,將水面比作鏡子,側面表現了水面的平靜和清澈。②尾聯想象蘆葦長高會妨礙欣賞此地的月景,以雨后蘆葦長高做一虛設,側面表現了秋雨后月色的美好。(每點3分,意思答對即可)16.(1)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2)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3)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垃圾分類實施方案
- 圓的綜合運用課件
- 《大數據分析技術與應用課件》
- 《智能管理之光:i海爾管理與創新》課件
- N2級護理人員理論考核復習題與答案(附解析)
- 2024年7月基礎檢驗技術模擬練習題+答案(附解析)
- 6月放射醫學技術士師模擬題含參考答案解析
- 糖批發客戶關系管理考核試卷
- 洗滌機械市場營銷策略實施考核試卷
- 糖果行業包裝設計大賽考核試卷
- 鐵道概論(第八版)佟立本主編
- 全國各省市名稱大全
- 202305青少年軟件編程(圖形化)等級考試試卷四級(含答案)
- 光儲充車棚技術方案設計方案
- 土壤重金屬源調查分析投標方案
- 重癥患者的容量管理
- 智慧中藥房整體解決方案
- 植筋錨固深度表
- 幼兒園家長會會議記錄三篇
- 樓頂瀝青澆灌施工方案
-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PPT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