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七年級試卷及答案_第1頁
安徽省七年級試卷及答案_第2頁
安徽省七年級試卷及答案_第3頁
安徽省七年級試卷及答案_第4頁
安徽省七年級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七年級試卷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確鑿(záo)應和(hè)咄咄逼人(duō)人聲鼎沸(dǐng)B.收斂(liǎn)腦髓(suǐ)拈輕怕重(niān)強聒不舍(qiǎng)C.倜儻(tì)迸濺(bèng)人跡罕至(hǎn)踉踉蹌蹌(liàng)D.躊躇(chóu)縹緲(miǎo)恪盡職守(kè)蹣跚學步(pán)答案:C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玷污嘹亮迥乎不同人聲頂沸B.繚亮截然不同人聲鼎沸鞠躬盡瘁C.繚亮截然不同人聲鼎沸鞠躬盡瘁D.嘹亮炯乎不同人聲鼎沸鞠躬盡瘁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他雖然成績優異,但對同學總是趾高氣揚,不可一世。B.老師講課時旁征博引,引經據典,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C.他雖然年輕,但對工作總是敷衍了事,得過且過。D.他雖然年輕,但對工作總是敷衍塞責,得過且過。答案:B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通過這次活動,使我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B.我們一定要發揚和繼承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C.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不再發生,我們加強了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D.他雖然年輕,但對工作總是敷衍了事,得過且過。答案:D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慍:生氣)B.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故:舊知識)C.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迷惑)D.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知識)答案:D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高興)B.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立:獨立)C.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行:行走)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以……為樂)答案:C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復習)B.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迷惑)C.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知識)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以……為樂)答案:C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慍:生氣)B.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立:獨立)C.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行:行走)D.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知識)答案:C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高興)B.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立:獨立)C.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行:行走)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以……為樂)答案:C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復習)B.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迷惑)C.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知識)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以……為樂)答案:C二、閱讀理解(共30分)(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題。(10分)《論語》十二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1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1)人不知而不慍()(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答案:(1)生氣(2)立志1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例句:學而時習之A.溫故而知新B.擇其善者而從之C.博學而篤志D.三軍可奪帥也答案:B1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例句:不亦君子乎A.不亦樂乎B.不慍C.不逾矩D.不舍晝夜答案:A1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例句:人不知而不慍A.學而不思則罔B.賢哉,回也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答案:A1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例句:不亦君子乎A.不亦樂乎B.不慍C.不逾矩D.不舍晝夜答案:A(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6-20題。(10分)《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1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1)忘路之遠近()(2)便要還家()答案:(1)忘記(2)邀請1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例句:緣溪行A.便舍船B.從口入C.復行數十步D.尋向所志答案:A1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例句:忘路之遠近A.便要還家B.從口入C.復行數十步D.尋向所志答案:D1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例句:忽逢桃花林A.便舍船B.從口入C.復行數十步D.尋向所志答案:A2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例句:漁人甚異之A.便要還家B.從口入C.復行數十步D.尋向所志答案:D三、作文(共50分)2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