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模)合肥市2025屆高三年級5月教學質量檢測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1頁
(三模)合肥市2025屆高三年級5月教學質量檢測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2頁
(三模)合肥市2025屆高三年級5月教學質量檢測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3頁
(三模)合肥市2025屆高三年級5月教學質量檢測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4頁
(三模)合肥市2025屆高三年級5月教學質量檢測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座位號(在此卷上答題無效)合肥市2025屆高三年級5月教學質量檢測語文(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務必擦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閱讀(70分)(一)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微信搜《高三答案公眾號》獲取全科恩格斯指出:“一門科學提出的每一種新見解都包含這門科學的術語的革命。”恩格斯這里指出的“術語的革命”,具有豐富的內涵。術語的革命體現為重釋舊概念與創造新概念這兩個方面。一是重釋已有術語,提升其理論闡釋力、批判力。馬克思重釋了古典政治經濟學中的“剩余價值”概念,批判了“那些試圖把商品流通說成是剩余價值的源泉的人”,揭示出勞動者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勞動才是剩余價值的源泉,為科學批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奠定了理論基石。恩格斯在《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文中對此作了高度評價。二是創造新術語,提供理解問題的新視域。馬克思創造的“勞動力”概念,就提供了理解政治經濟學問題的新視域,解決了古典政治經濟學家用勞動解釋商品價值的循環論證難題。恩格斯指出:“那些最優秀的經濟學家從‘勞動’價值出發而無法解決的困難,一到我們把‘勞動力’價值作為出發點,就消失不見了。”術語的革命是實現科學變革的內在要求。恩格斯以化學為例,高度評價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將參與物體燃燒過程的氣體命名為“氧氣”的價值,認為這突破了“燃素”范疇的束縛,“使過去在燃素說形式上倒立著的全部化學正立過來了”。恩格斯由此進一步指出,如同拉瓦錫提出的“氧氣”這一術語推動了化學新發展一樣,馬克思重釋的“剩余價值”這一術語也推動了政治經濟學的新發展。馬克思、恩格斯關于“術語的革命”的論述,彰顯出巨大的思想力量。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豐富實踐是理論和政策研究的“富礦”,我們要善于從這座“富礦”中確立術語革命的基點,積極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標識性概念,用中國話語講好中國故事。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提出具有主體性、原創性的理論觀點”“打造易于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語文試題第1頁(共8頁)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同時,要選擇一些能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術語進行新的賦義,提升其闡釋中國的理論效力。廣大理論工作者要立足中國、胸懷世界,積極建構一批說得透、傳得開、叫得響的中國話語,不斷完善中國話語體系建設,為加快構建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奠定堅實概念基礎。(摘編自付高生、李晶《術語的革命》)材料二:金融、銀行、貨幣是最基礎、最核心的金融術語。那么,這些術語是如何出現在漢語體系、語境中的呢?孫大權在其所著的《術語革命:中國近代經濟學主要術語的形成》一書中對此進行了深入的考證。書中梳理了20世紀初中文文獻“金融”一詞的使用。1903年浙江留日學生無逸在專文中首次使用“金融”來討論中國金融被外商銀行控制的情形,認為有必要發展本土資本來擺脫這種控制。之后,這一詞語開始被高頻使用。到了民國年間,大學商科銀行學的課程開始明確為“金融論”。書中還討論了在清末和民國時期,近代學者和金融業界從貨幣市場、貨幣資本移動等諸多角度對金融一詞的概念定義,并就金融機關、金融市場、金融恐慌等概念在近代的提出和應用進行了梳理敘述。“銀行”一詞的出現時間在中國宋代,但含義是制造銀器的行業。1819年,馬禮遜將“銀”譯為英文“貨幣”,而將“行”譯為英文“商業機構”,這就為之后來華西方人用“銀行”指稱“貨幣經營機構”創造了可能。至1854年,香港刊物提及頭一年福州發生的金融機構擠兌事件,開始用“銀行”來指代中國傳統的錢莊、銀號。有意思的是,“銀行”一詞是從近代中國傳至日本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在19世紀70年代明治維新之前,并無本土或外資銀行機構。但如書中所指出的那樣,日本明治維新帶動了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其經濟、金融術語的發展速度反超中國,“中央銀行”“商業銀行”等詞匯正是從日本反過來回傳中國的。再來看貨幣。中國在殷周時代甚至更早以前已經出現貝幣、銅幣,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已經使用“貨幣”一詞。盡管如此,這一詞語到了近代才逐漸調整并明確為現在的含義。這一轉變出現在19世紀末,日本的貨幣概念、貨幣思想傳譯到了中國。清末新政改革強調要建立貨幣本位制度,《大清新刑律》也設立了“偽造貨幣罪”。這本書還談論了“貨幣”一詞在20世紀前期,與“錢”“錢幣”“泉幣”三個詞語展開競爭,并最終勝出的過程。書中指出,中國近代出現了成千上萬個與傳統經濟學術語不同的新詞,實現了成千上萬個中西譯名的對接。經濟學術語革命與經濟學科革命是相互聯系的,目的是適應經濟的急劇發展,并反過來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中國近代從西方和日本借用、引進了大量的經濟學術語,又很好地融合了中國傳統智慧,由此帶來的經濟知識革命,對中國經濟、社會、政治等領域掀起改造中國社會的行動熱潮,產生了巨大的感召動力。這些新的術語代表著新的思想,帶來了石破天驚的改變,術語革命促進了思想革命,思想革命又促進了社會實踐革命。(摘編自鄭渝川《金融、銀行、貨幣等術語,在中國近代如何被引進和應用?》)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重釋“剩余價值”概念是馬克思做出的創造性貢獻之一,這為科學批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奠定了理論基石。語文試題第2頁(共8頁)B.對于商品價值的解釋,如從舊概念“勞動”出發就易陷入困境,而用新概念“勞動力”就能使人豁然開朗。C.留日學生之所以在20世紀初提出“金融”這一中文術語,是為了更好地探討中國金融和本土資本的問題。D.“貨幣”概念在殷商時代已出現,但作為詞語出現較晚,并隨著貨幣思想傳入,逐漸地明確為現在的含義。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新術語“氧氣”推動了化學發展,說明術語的革命是實現科學變革的內在要求。B.加快構建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將有助于進一步完善當下中國話語體系的建設。C.“銀行”這一術語從近代中國傳至日本以后,促使日本金融行業得以快速發展。D.中國近代掀起改造社會的行動熱潮,源于對外國近代經濟學術語的借用和引進。3.下列對兩則材料論述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兩則材料所闡述的內容都是經濟學領域“術語的革命”,均為“總分總”結構。B.“概念”這一詞語在兩則材料中反復地出現,它的內涵與“術語”大致相同。C.材料一兼用舉例與引用的論證方法,而材料二則主要采用了舉例的論證方法。D.材料一論證觀點時在理論性方面相對較強,材料二則夾敘夾議更為通俗易懂。4.請以“銀行”一詞為例,說說你如何理解材料一第一段中恩格斯的話。(4分)5.對于構建中國自主的經濟學知識體系,兩則材料的論述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有益的啟示?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二)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紅旗譜(節選)梁斌門吱地一聲開了,江濤走了進去。這是一座小巧的院落,三合子青磚小房。當院擺著兩盆夾竹桃,正開著花。①紅的,粉紅。白的,雪白。一畦十樣錦,畦畔圍著蘆葦插的小籬笆。蔦蘿爬到籬笆上,開著雜色的小花。葫蘆蔓爬到花架上,爬上墻頭。嚴萍登著門板爬到墻上,把麻繩釘在屋檐上。江濤說:“留心掉下來!你想干什么?”嚴萍說:“我嗎?請你看看我的小花園吧。你沒看見這房頂上,每年有一蓬蓬的瓜秧,結著紅紅的香爐瓜嗎?我要叫香爐瓜爬著繩兒登上屋檐。”江濤說:“我看出你在園藝上的天才,你為什么要學師范呢?”嚴萍說:“我學師范,不像你學師范一樣?”她正是女子第二師范的一年級學生。北房三間小屋,挺干凈。里屋是嚴知孝的臥室,外屋是他的書房。有幾架書,幾件木器家具。桌上有一小碟黃瓜菜,嚴知孝手里端著碗芝麻醬拌面,在吃著。見江濤走進來,他問:“才說叫萍兒去叫你和登龍來吃螃蟹,你來了正好。”語文試題第3頁(共8頁)嚴萍在屋頂上說了話:“白洋淀的朋友送了螃蟹來,在水甕根底下蒲包里養著。單等他這好學生們來了才吃哪!”說著,哧哧地笑起來。他們說的登龍,是鎖井鎮上大槐樹馮老錫的第二個兒子。現在育德中學讀書,是嚴知孝他母親的侄子。自從來到保定,常和江濤、嚴萍在一塊兒玩。日子長了,就成了青年朋友。江濤走出來,對著嚴萍說:“可惜,吃不上了,我要回家。”嚴知孝打窗戶里探出身子來,把漱口水吐在花畦上,說:“怎么,要回家?”江濤說:“我父親求人送了信來,運濤在濟南,被押進監獄里。”嚴知孝吃了一驚,呆了半晌,才問:“為什么事?”江濤說:“他說,早去幾天,可以見到面。晚去,就見不到面了!”嚴知孝沉思了一會兒,說:“這樣厲害的事情?”說著,兩手扣在胸前,鼓起嘴唇,掀起黑黑的短胡髭。②腳尖磕著地,發出有節奏的聲響,老長時間不說什么。看樣子,他有四十五六歲年紀,高身材,長四方臉,挺恬靜。嚴萍從墻頭上跳下米,說:“什么塌天大事?”說著走進來。江濤并沒注意到她,只是對嚴知孝說:“我父親還說,無論如何,請你給濟南的朋友寫個信。知道你朋友多,請你想方設法求點……”“求點情嗎?”嚴知孝吧咂著嘴唇,像在深遠地回憶,“濟南嘛,倒是有個人。”他沉默了許久,攤開紙,拿筆蘸墨。但不就寫,眼睛看著窗外,像有很多考慮,嘴里緩緩地說著:“動亂的時代呀!運濤是個有革命思想的人嘛,懷有偉大理想的人,才會為革命犧牲哪!我年幼的時候,也是這樣。一說到為了民眾,為了國家,心里的血就會漲起潮,身上熱烘起來。五四運動,我也參加過,親眼看見過打章宗祥,燒趙家樓。讀過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表的介紹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文章。可是潮流一過去,人們就都做了官了,就像我那位老朋友。我呢,找不到別的職業,才當起國文教員,③講啊……講啊……成天價講!”鋪好了紙,他寫起信來。嚴知孝是北京大學的學生。在北大國文系畢了業,一直在保定教書。除了在第二師范教國文,還在育德中學講“國故”,他對墨子哲學挺有研究。他從家里拿些錢來,買下這座小房,打算在這里守著他的獨生女兒養老。他好清靜,不喜歡像父親一樣,忙于應酬,奔波鄉里之間的俗事。當然這些事情也短不了找到他頭上。能推出去的,盡量推出去。他經過中國近百年史上戰亂最多的年代,親眼看到戰爭給與民眾的疾苦。他對軍閥、政客,疾惡如仇。每當給一個新的班次講課,總是先講《兵車行》,講《吊古戰場文》。每當一班學生畢業,都要講墨子“兼愛”“非攻”的哲學思想。他寫好信,仔細粘好信口,用大拇指甲把漿糊光一光。用兩個指頭捏起信角,扔在桌面上,說:“去吧!到了濟南,你就去拜見他。這人是我的換帖,能維持的,維持,不能維持的,也可以求他給個方便之處。”說完這句話,他又沉思,用手掌摁在信上。江濤立在嚴知孝面前,眨巴著長眼睫毛,聽著。嚴知孝又說:“自從國民黨北伐成功,安起國民黨部來,門上畫了青天白日的黨徽,墻上寫了藍色的標語,還是一本正經地喊著打倒帝國主義,鏟除貪官污吏。可是不久,反倒連點消息也聽不到了。‘耕者有其田’的口號,連提也不敢提。人們都說,這是換湯不換藥,也不過如此!”語文試題第4頁(共8頁)江濤拿了信走出來。出門不遠,背后一個清脆的聲音在叫他:“江濤,你早點回來!給我打濟南帶點兒什么希罕東西來,嗯!”江濤回頭一看,④兩只俏麗的眼睛,從墻角上露出來。江濤又立住,愣了一刻,說:“嗯……好!”他點著頭說:“我給你的書,你可要看完,啊!”“唔!你就去吧!”那兩顆黑亮的眼睛,從墻角上縮回去。于是,嚴萍,一個穿著瘦瘦的黑綢旗袍的細高身影,又映在他的眼前。她直爽、活潑、熱情,愛把頭發剪得短短,蓬松著,穿一雙黑色方口的平底皮鞋。細看起來,好像眼瞳有點斜,愛把兩顆黑溜溜的眼珠兒,偷偷地靠在鼻梁上看人,靠得越緊,越顯得嫵媚。不注意的人,看不出來。注意的人,并不認為是什么缺陷,反覺得是種美麗的特點。江濤經常把自己喜歡的書給她讀,她也偷偷地對江濤說過:“我向你學習!”(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A.江濤看見嚴萍在院中侍弄花草,開玩笑地說她不應當學師范,嚴萍的回答說明兩人有著相近的志趣和理想。B.嚴知孝知曉運濤入獄的事情后,讓江濤找他的老朋友幫忙解決,表明嚴知孝是個熱衷并熟稔官場之道的人。C.本文通過嚴知孝對往事的回憶,簡潔勾勒出一幅幅從五四到北伐的歷史畫卷,使小說更增一抹時代的亮色。D.嚴萍借“我向你學習”這句話直白地表達了自己好學上進的態度,“偷偷地”卻含蓄暗示了她內心的憂慮。7.對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句①語言簡潔而有節奏感,通過先概括后具體的層次遞進,使描述更富有內涵。B.句②主要運用動作細節的描寫,表現嚴知孝內心的波瀾和陷入長久思考的狀態。C.句③省略號主要傳達嚴知孝對動亂時代激憤難抑的控訴,增強人物語言表達力。D.句④中的“露”與下文的“縮”形成呼應,傳神地刻畫出了少女的頑皮和羞澀。8.文中說嚴知孝“對墨子哲學挺有研究”,又說“都要講墨子‘兼愛’‘非攻’的哲學思想”。請簡要分析這樣寫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4分)9.《紅旗譜》是一部具有民族風格與民族特征的長篇小說,請結合本文節選部分內容說說哪些方面體現了民族風格與民族特征。(6分)(三)閱讀Ⅲ(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臣伏見某月日詔旨,發更太原、鳳翔及神策諸鎮兵赴劍南東川者。陛下容算無遺,神武必斷,順天行誅,天下幸甚。然或時事之可否,兵家之利害,道途之險易,將帥之宜稱,不可不深圖遠計,原始要終。狂夫有可擇之言,愚者有一得之慮,管窺所至,愿效微誠。臣竊以為古今用兵,皆在將勇師和,政齊計勝,不必多兵廣眾,然后成功。今高崇文等諸將所統語文試題第5頁(共8頁)已約一萬五千人以整擊亂霈有余力。若更廣命師旅,臣竊計之,其患有五。一則高崇文素非大將,拔自偏鎮,忠勇雖著,威聲未振。本兵既少,兼統則多,將皆權隸,士非素撫。雖是銳師,勢同烏合,居常則猶可脅致,臨敵則何以指揮?非惟崇文才分有限,此亦自古兵家所難。二則貞元以來,天下無事,四方節將,人各懷安。今以西南小丑,久稽天誅,自春徂夏,征發已廣,見在兵力,破賊有余。若更務濟師,屢聞動眾,山崄深阻,暑濕為沴,北人南役,誰不憚行?去土離家,動生愁怨。事系安危,不可不察。三則吐蕃約盟未定,窺伺在心,間諜往來,急于郵傳,又必持兩端之計,與劉辟交通。若聞發兵西南,多取邊鎮,秋風即至,虜馬已肥,冒隙乘虛,必有侵軼。事出萬一,悔何可追?四則劉辟窮寇,保險逃死,兵兇戰危,人事難必。脫或貔武之師,少不如意,蜂蟻猶聚,假息旬時,攻守之間,動須應援。固當潛鋒養銳,以逸待勞,今便息兵,后將何繼?五則劍川磽?,居人食且不充,蜀路險艱,餉運無由多致。今屯兵日費,何啻萬金,數州麥粟,貴糴將盡,若更加兵,實難供贍。一夫脫有菜色,三軍無復斗心,幸可以少成功,何必多而為患?臣謬膺重任,過蒙恩遇,茍利國家,甘心鼎鑊。無任兢遑懇迫之至,謹奉表陳奏以聞。(節選自呂溫《代李侍郎論兵表》)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紙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今高崇文等A諸將所B統C已約D一萬五千人E以整F擊亂G霈H有余力。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伏,俯伏,表示恭敬的用語,是古代書信、奏章中下級對上級或帝王常用的敬詞。B.原,推究,與《五代史伶官傳序》中“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意思相同。C.見,同“現”,現在,與《報任安書》中“思垂空文以自見”的“見”意思相同。D.于,在形容詞之后表示比較,與《蜀道難》中“難于上青天”的“于”用法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詔書旨意下令重新派遣太原、鳳翔和神策等各地鎮兵奔赴劍南東川,但是作者認為古今用兵不一定需要兵多人眾才能成功,這樣的做法會留下五種憂患。B.高崇文并非威名素著的大將,自己原來的屬兵既少,代理統率的人馬就多,將領大多擅權專斷,士兵并非素來撫馭,這是自古兵家都會感到困難的局面。C.山地險要,路途偏遠險阻,暑熱潮濕形成災病,這些是軍隊要克服的困難;吐蕃尚未確定盟約,正在窺伺大唐,可能乘虛而入,這是國家要考慮的問題。D.劉辟已經陷入困境,據守險要之地想逃脫一死,如果給予他十天左右的時間茍延殘喘,就會造成敵我攻守之勢的改變,現在停止用兵,以后就難以維系。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雖是銳師,勢同烏合,居常則猶可脅致,臨敵則何以指揮?(2)一夫脫有菜色,三軍無復斗心,幸可以少成功,何必多而為患?14.同樣是“表”,本文與《陳情表》在說理技巧上有何異同?(3分)語文試題第6頁(共8頁)(四)閱讀Ⅳ(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元日陳師道老境難為節,寒梢未得春。一官兼利害,百慮孰疏親。積雪無歸路,扶行有醉人。望鄉仍受歲,回首向松筠。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起句是說年歲到了老境,過節似乎顯得更為艱難,因為時光流逝,所以感慨自多。B.樹木的枝梢未見春風之意,這是從自然界取一對照之物象,贊美堅忍不拔的品格。C.正當思鄉之時,又逢元日初臨,鄉心倍增,唯有翹思故園松竹,以慰藉客中愁抱。D.全詩感情真摯,筆意簡練,蒼秀老健,風格瘦硬,近于杜甫“沉郁頓挫”的風格。16.本詩詠“元日”,側重寫節日帶來的沉重感。請結合頷聯和頸聯簡要分析。(6分)(五)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新時代公民應提倡道德自覺的養成,按照“”(《論語·里仁》)、“”(《荀子·勸學》)等經典做法,加強自我反省。(2)“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沁園春·雪》)由景及人的寫法,讓人想到“,”(《念奴嬌·赤壁懷古》)。(3)我們與春天的故事,是從一場令草木萌動的雨水開始的。唐宋詩詞中有許多描寫春天之雨的詩句,如“,”兩句。二、語言文字運用(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題。天上的白云并非A之物,它們也是有重量的。根據已知的測量數據,一朵云可重達500噸。問題來了,天上的云朵如此沉重,為什么不會掉下來呢?有人會說,天上的云朵是由水蒸氣構成的,(甲),云朵當然就不會掉下來了。然而這種看似合理的觀點,其實并不算正確。因為水蒸氣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氣體。如果云朵是由水蒸氣構成的,那我們就應該看不見它們才對。實際上,天上的云朵是由細小的水滴或冰晶構成的。我們可以仿照“水滴”的說法,把它們都叫作“云滴”。事實上,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就是因為“云滴”能夠散射光線。B的是,無論“云滴”是水滴還是冰晶,密度都比空氣大得多。這就意味著,空氣是無法托住“云滴”的,天上的云朵應該會C地往下掉。這種情況之所以沒有發生,主要原因在于“終端速度”。語文試題第7頁(共8頁)簡而言之,當一個物體在地球大氣中自由下落時,重力會將其向下拉動,其下落速度會越來越快。但空氣阻力卻會對其產生反向作用,并且隨著下落速度的增加,空氣阻力也會不斷增大,(乙),即該物體受到的重力與它受到的空氣阻力相等。此時物體的下落速度就會保持恒定,這個速度就是“終端速度”。①“云滴”極為細小,②因此“終端速度”極為緩慢,③通常達到只能每秒幾毫米的數量級;④也因此只需一點上升氣流和水平位移風,⑤就可以有效阻止云朵掉落,⑥云朵長時間地漂浮在天空中。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19.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4分)2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與文中加點的“云滴”所用修辭方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B.夕陽映照下的西湖,湖面上灑滿了碎銀,波光粼粼。C.過去不識字的叫文盲,現在不懂科學技術的叫科盲。D.他做事很認真,擦過的玻璃,就像沒有玻璃那樣亮。21.文中最后一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22.小明在微信公眾號上看到這則材料后,留言說看不懂最后兩段的內容。請你舉一個生活中容易理解的例子,把其中的道理說清楚。要求信息準確、語言流暢,不超過80個字。(6分)三、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古人說:“竹寒而秀,木瘠而壽,石丑而文,是為三益之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竹子雖清寒卻有秀雅之姿,樹木雖瘦瘠卻能長壽,石頭雖丑陋卻有紋理之美,這三種事物是值得珍視的朋友。以上材料對你的交友之道有何啟發?請結合你的聯想和思考,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語文試題第8頁(共8頁)2025屆高三年級5月教學質量檢測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1.(3分)D(“‘貨幣’概念在殷商時代已出現”錯誤,偷換概念。原文是“中國在殷周時代甚至更早以前已經出現貝幣、銅幣”。)2.(3分)A(B項“將有助于”錯誤,顛倒了目的和前提的關系;C項“促使”錯誤,強加因果,應是明治維新“促使日本金融行業得以快速發展”;D項“源于”錯誤,無中生有。)3.(3分)A(“兩則材料所闡述的內容都是經濟學領域‘術語的革命’”錯誤,材料一還闡述了化學領域“氧氣”這一“術語的革命”。4.(4分)①用“銀行”指代中國傳統的錢莊、銀號,是近代中國經濟學的一次“術語的革命”;②這意味著中國近代經濟學對“貨幣經營機構”等就見解首次有了消楚而確定的認識。(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5.(6分)①以馬克思、恩格斯關于“術語的革命”的論述為指導,以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的實踐為資源,強化中國經濟學術語的供給能力;②積極創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經濟學標識性術語,同時選擇一些能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舊術語進行重釋,賦以新義;③通過經濟學“術語的革命”,為構建中國自主的經濟學知識體系奠定堅實基礎,推動當代中國經濟學的知識革命、思想革命和實踐革命。(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6.(3分)A(B項“熱衷”錯誤,文中說嚴知孝“好清靜”;C項“更增一抹時代的亮色”錯誤,國民黨的倒行逆施不可能是“時代的亮色”,應當是“更具有時空的縱深感”;D項“憂慮”曲解文意,從上文看“偷偷地”主要表現嚴萍矜持謹慎的性格。)7.(3分)C(“主要傳達??激憤難抑的控訴”錯誤,應是“主要傳達??悲憤無奈的情感”。)8.(4分)①表明嚴知孝對“兼愛”“非攻”等墨子思想的尊崇,希望墨子的主張能夠得以繼承和發揚;②凸顯嚴知孝性格的復雜性和矛盾性,與他在現實中的清靜無為、獨善其身形成鮮明對比。(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9.(6分)①主題內容展現民族精神。本文以江濤與嚴知孝的對話展現了中國革命的曲折歷程,彰顯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英勇無畏的精神。②人物塑造體現民族性格。本文敘述嚴知孝堅守民族文化傳統,運語文試題答案第1頁(共4頁)濤、江濤等新一代青年前赴后繼,體現了頑強不屈的民族性格。③創作手法傳承民族傳統。本文借鑒古典小說的技巧,以運濤被捕的激烈沖突為背景,側重以人物的行動和對話來刻畫人物性格。④環境描寫渲染民族氛圍。本文對院落的環境描寫、對送蟹以及吃蟹的敘述,描繪了一幅幅具有鮮明地方色彩的風景畫和風俗畫。⑤語言運用富有民族特色。本文人物語言和敘事語言質樸渾厚、簡潔明快,以短句和口語為主,富有生活氣息,休現了民族風格。(每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三點即可。意思答對即可。)10.(3分)CEG(可以先易后難。“以整擊亂”“霈有余力”斷句比較明顯,先斷開EG兩處。“高崇文等”與“諸將”自然銜接,不能斷開;“所”“統”構成所字結構,指所統率的部隊,應在C處斷開。)11.(3分)C(見,同“現”,顯示、表達。)12.(3分)B(“擅權專斷”錯誤,原文“將皆權隸”是暫時隸屬的意思。)13.(8分)(1)雖是精銳部隊,其勢如同烏合之眾,平時還可以強迫控制,對敵用什么來指揮?(譯出大意給1分;“銳師”“居常”“脅致”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2)一人如面有菜色,三軍不再有斗志,奉而能夠以少取勝,何必因兵多造成禍患?(譯出大意給1分;“脫”“無復”“可以”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14.(3分)(1)相同點:都以謙卑懇切的語氣進行勸諫,使用整句、對比等手法,增強說服效果。(2)不同點:①本文側重以理服人,《陳情表》側重以情動人:②本文側重分條陳述,《陳情表》側重夾敘夾議。(答出一點給1分。意思答對即可。)15.(3分)B(“贊美堅忍不拔”錯誤,應是說明氣候仍是嚴寒,承接上句的“難”字。)16.(6分)①頷聯直接抒寫沉重感。雖是元日,但公務纏身,不得清閑,身兼利害,憂思縈懷,難辨親疏,因年節不得清閑而感沉重。②頸聯借寫景敘事抒寫沉重感。雖是佳節,但積雪盈尺,欲歸無路,悶酒易醉,須人扶行,因佳節倍感思鄉念親而覺沉重。(答出一點給3分。意思答對即可。)17.(6分)(1)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2)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3)示例一: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示例二: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示例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示例四: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18.(3分)A虛無縹緲B顯而易見C不可避免19.(4分)甲由于水蒸氣比空氣輕乙直到最終達到一個平衡點語文試題答案第2頁(共4頁)20.(3分)C(“云滴”和“科盲”都是仿詞的修辭手法。A項“李公樸”借代為民主發聲的勇士,B項“碎銀”借喻漣漪,D項“玻璃”不涉修辭,但整個句子運用了夸張。)21.(4分)③通常只能達到每秒幾毫米的數量級⑥讓云朵長時間地漂浮在天空中22.(6分)微信搜《高三答案公眾號》獲取全科示例一:就好像一片雪花從高空飄落,速度緩慢而均勻,如果這時候起了一陣風,雪花還會被高高揚起,卷到半空,這與云朵不會墜落的原理是一樣的。示例二:就好像一片花瓣,緩慢而勻速地飄落,你用嘴巴輕輕吹氣,吹得不輕不重,她就會停留在你的眼前,說:“嘿,謝謝你讓我不會掉落在地上。”23.(60分)【立意分析】本題是一遍材料作文題。從材料來看,體現出一種從自然之物中汲取哲理的思維方式,以竹、木、石的特性來隱喻君子之交或為人處世可借鑒的品質等豐富內涵。可以以竹為友,取其清寒之氣節;可以以木為友,取其骨鯁之秉性;可以以石為友,取其自信之風范。當然,也可以兼而取之,同時以三者為友。重點在于明確自己交友的標準和原則,所謂“取法乎上”。立意參考:(1)以竹為吾友,寒秀沁吾心;(2)骨鯁為友,方得長入;(3)丑石不丑,貴在燃犀;(4)竹木與丑石,為友得三益。作文評分標準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基礎等級內容20分符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思想健康感情真摯符合題意中心明確內容較充實思想健康感情真實基本符合題意中心基本明確內容單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實偏離題意中心不明確內容不當思想不健康感情虛假表達20分符合文體要求結構嚴謹語言流暢字體工整符合文體要求結構完整語言通順字體清楚基本符合文體要求結構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字體基本清楚不符合文體要求結構混亂語言不通順,語病字體潦草難辨發展等級特征20分深刻豐富有文采有創意較深刻較豐富較有文采較有創意略顯深刻咯顯豐富略有文采咯有創意個別語句較有深意個別例子較好個別語句較精彩個別地方有新意說明:一、基礎等級評分,“內容”以“題意”“中心”為重點,“表達”以“文體”“語言”為重點:發展等級評分,以“有文采”“有創意”為重點。二、發展等級評分,不求全面,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