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1頁
【公開課】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2頁
【公開課】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3頁
【公開課】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4頁
【公開課】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第七課

弘揚中華人文精神一、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強調以人文化成天下,以人類社會和人本身發展的道理來教育世人,達到促進社會和諧、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并由此發展出影響深遠的中華人文精神。P59相關鏈接:古籍中的“人文”閱讀教材P58——61頁的內容,思考以下問題:1、中華人文精神的價值2、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環節一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環節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你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1、中華人文精神的價值

除了圖片中的掃墓祭祖與踏青郊游,說到清明,你還能想到什么??

清明節我都要回鄉祭祖,共讀家訓,在我們那可是很隆重的!?

我奶奶常和我說“清明前后,種瓜點豆”,這是幾千年來農耕文化的智慧結晶。孝道:道德情操的涵養強大的熏陶教化作用對現實生活意義的探索第三單元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第七課弘揚中華人文精神一、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1、中華人文精神的價值(1)促進社會和諧、成就美好人生(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人文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對現實生活意義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養(3)歷史上的中華人文精神,滲透在詩書禮樂等精神文明的創造中,發揮了強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學校開展“品優秀傳統文化,悟中華人文精神”的活動,同學們對此展開熱烈討論。我很喜歡“君子和而不同”這句話,它告訴我們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和諧共處。

我讀過許多古代神話傳說,如盤古開天辟地、女媧補天、伏羲畫卦、神農嘗草、夸父逐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它們都蘊含著勇于追求夢想的執著精神。

我特別喜歡中國古典名曲《高山流水》,從曲子中就能聽出山之雄渾、水之浩瀚,感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談。我非常欣賞《論語》中描寫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精神。以上同學的討論,分別體現了怎樣的中華人文精神?P58生活觀察:品優秀傳統文化,悟中華人文精神2、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春秋時期,管仲和鮑叔牙是好友。兩人雖然性格和才能各異,但能夠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為齊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管鮑之交思考:結合故事,談談你對“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理解。2、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第三單元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第七課弘揚中華人文精神一、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1、中華人文精神的價值2、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1)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事方法①內涵A、求同存異:就是既找出共同點,找到最大公約數,又保留不同點,尊重不同意見B、和而不同:就是倡導和諧相處,協調不同意見,但不盲從茍同②作用A、求同:能讓人們更加親近、友善B、存異:讓人們彼此尊重、包容C、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有助于解決人際矛盾,為化解當代社會沖突提供重要啟示。(1)“歲寒三友”體現了哪些人文精神?堅韌不拔:松樹在嚴寒的冬季依然挺立不倒,象征著堅持不懈和勇往直前的品質。堅強而謙遜:竹子即使在嚴寒中也能保持翠綠,其堅韌有彈性的莖桿象征著堅強和謙遜。勇敢面對困難:梅花在冬天開花,不畏嚴寒,象征著勇敢和堅強不屈。歲寒三友還象征著永恒的友誼和團結,鼓勵人們在逆境中相互扶持,共同度過難關。它們在中國古代文學和藝術作品中頻繁出現,被文人墨客用來比喻忠貞的友誼和高尚的人格,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象征。(2)“四君子”體現了哪些人文精神?菊花:象征著高潔與堅韌。菊花在秋季開放,不與百花爭艷,獨自在寒風中綻放,象征著高潔、堅韌和不屈不撓的品格。它常被用來比喻那些不隨波逐流、堅守原則的人。蘭花:象征著高雅的品性和深切的愛國情懷。蘭花生長在深山中,花朵色淡香清,象征著高潔的品格和深厚的愛國情感。它還代表著深厚的兄弟情,象征著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2、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P59探究與分享:“歲寒三友”和“四君子”蘊含的人文精神民間故事傳說:“孔融讓梨”教導人們要懂得謙讓戲曲演繹善惡有報故事中秋節承載著團圓、感恩與珍惜以忠孝節義為題材的繪畫,傳遞正能量和價值觀民間歌謠:包含生活哲理與傳統美德,在傳唱中啟迪大眾。

各種各樣的文化表現形式都承載著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2、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P59探究與分享:“歲寒三友”和“四君子”蘊含的人文精神(3)你還知道哪些傳統文化蘊含著怎樣的中華人文精神?文以載道、

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第三單元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第七課弘揚中華人文精神一、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1、中華人文精神的價值2、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1)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事方法(2)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①內涵:各種各樣的文化表現形式都承載著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文以載道”指文章是為了說明道理的。即,寫文章就是表達思想。“以文化人”其本質是通過文化來教化、影響和改變人。蘇軾三首經典詩詞,道盡人生三種境界老年超然“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教會我們:年老時學會放下執念,不被名利束縛,修得一份超然,找回真實的自我。中年通透“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蘇軾借雨中的瀟灑歌行,展示他雖坎坷挫折不斷,但依然不懼不畏、灑脫達觀的人生態度。教會我們:人到中年,要有豁達從容面對困難的勇氣,在山重水復中找到柳暗花明。青年灑脫“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會我們:身處困境時,要拓寬視野、超越自我、在宏大的時空里尋回內心的安寧。蘇軾身上,有道家的順應自然,有儒家的積極進取,也有佛家的放下解脫。少年時灑脫,中年時通透,老年時超然,有助于我們提升精神境界。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的作用影視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的作用第三單元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第七課弘揚中華人文精神一、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1、中華人文精神的價值2、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1)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事方法(2)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①內涵:各種各樣的文化表現形式都承載著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②作用:對于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義2、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P60相關鏈接: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千里江山圖》(1)王希孟為什么用深淺不同的綠色和青色畫山水?這種顏色搭配給你什么感受?

形神兼備——深淺變化讓山水有遠近、立體感,像在眼前展開的畫卷,栩栩如生。綠色代表生機,青色顯得寧靜,整體感覺既壯麗又和諧,體現了自然的“神氣”。(2)北宋文人追求“天人合一”,王希孟18歲畫的“壯闊山河”可能想表達什么情感?

情景交融——畫家寄情于景,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表達了他對國家的熱愛/希望天下太平/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現代芭蕾《伊人》

舞臺變幻成一池春水,營造出“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繾綣東方意境。舞蹈《喜上枝頭》

將舞臺打造成一幅展開的宋畫,勾勒出“人在畫中舞”的美學意象,傳遞“喜鵲登枝報喜來”的美好寓意。第三單元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第七課弘揚中華人文精神一、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1、中華人文精神的價值2、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1)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事方法(2)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3)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①內涵A、形神兼備:文藝作品不但有美妙形態,而且富有獨特神韻,可謂“形具而神生”B、情景交融:在文化生活中,人們追求立象盡意,主張將人的思想情感與外界景物融為一體②作用: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氣質“立象盡意”是《易傳》提出的哲學和美學觀點,指通過確立象征性形象(“象”)來充分表達思想或情感(“意”)。2、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你參與過清明節祭祀嗎?說說你參與或者你見過的祭祀方式。?

我不喜歡燒紙祭祀的習慣,污染空氣還加重了環衛工人的負擔,最重要還有火災隱患!??

你說的對!不過我們現在也可以用別的形式寄托哀思,如鮮花祭祀、網上祭祀等等,大家的生活理念都在不斷發生變化呢!傳統與現代的平衡之道2、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

2025年4月1日至7日,全國各地累計接待現場祭掃群眾5101.27萬人次,其中選擇綠色低碳祭掃方式的群眾達3638.8萬人次,占現場祭掃總人次的71.33%,較去年同期占比提高了3.63個百分點?。

此外,全國開通了1164個網絡祭掃平臺,服務網絡祭掃群眾40.98萬人次;各地共累計安葬骨灰4.86萬份,其中采取海葬、樹葬等綠色生態葬方式的有5554份,占安葬總數的11.4%,較去年同期占比提高了5.87個百分點?。

這些數據說明了什么?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移風易俗,文明節儉,減少浪費儉約自守的生活理念拓展提升(1)節約糧食、水電,自覺踐行“光盤行動”,拒絕浪費。(2)自覺綠色出行,做好垃圾分類,做簡約生活方式的先行者。(3)學習基本的理財知識,制定家庭預算,合理規劃家庭開支。(4)適度消費,抵制搞攀比、講排場,在生活中學會克制不必要的消費和欲望,追求簡單而充實的生活。儉約自守,我們應該怎么做?2、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P61相關鏈接:“中和”“泰和”的內涵《禮記》中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是天下萬事萬物運行的根本;“和”是天下人人都必須遵循的大道。達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萬物便生長發育。“中”是事物存在的本然狀態,“和”是事物間相互和諧的狀態。在“中和”的狀態下,天地萬物和諧地共存發展,各得其所,繁榮興旺。《周易》中說:“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

天道運行帶來陰陽變化,萬物各自確立本性與命運。保持聚合與最高和諧,才能利于守持正固。“太和”就是泰和,是天地萬物和諧的最理想狀態。對于人來講,“太和”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最高境界,即天人合一之境。這體現了什么生活理念?

這體現了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中和”強調適度、平衡,“泰和”側重和諧、安寧。這是一種追求內心平和、行為適當、人際關系和諧的生活態度,體現了以豁達平和、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變化。第三單元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第七課弘揚中華人文精神一、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1、中華人文精神的價值2、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1)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事方法(2)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3)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4)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①內涵:中華民族倡導儉樸、簡約的生活方式,強調不為物役,追求人與自身、人與人、人與世界的和諧統一②作用:有助于人們堅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有利于真正實現人的價值知識拓展

拜金主義是一種金錢至上的思想道德觀念,認為金錢不僅萬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為的標準。

如為金錢不擇手段,走上違法犯罪道路,貪腐,詐騙等。

消費主義是把消費作為核心價值和生活目標,強調通過不斷的消費來實現個人的滿足和社會地位的提升,追求超出實際需求的物質消費。

如熱衷于購買名牌商品、限量版物品等。

享樂主義強調個人的快樂和享受是人生的最高追求,把物質享受和感官快樂放在首位,忽視精神追求和社會責任。

如頻繁出入高檔娛樂場所、舉辦奢華派對,過度追求美食、美酒等物質享受,而對工作、學習缺乏熱情,對他人和社會漠不關心。環節三舉一反三學以致用1、春秋時期,管仲和鮑叔牙是好友。兩人雖然性格和才能各異,但能夠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為齊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這啟示我們與他人相處應該(

)A.友好相處,消除差異 B.相互尊重,逐漸趨同C.求同存異,和而不同 D.開放包容,全盤模仿

2、《石灰吟》是明代文學家于謙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表達了于謙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啟迪人們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這體現了A.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B.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C.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D.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CB3、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取材于北宋名畫《千里江山圖》。青綠兩色,點染出中國山水的清朗峻秀;舞步蹁躚,傳遞出傳統文墨的意蘊悠遠。這體現了(

)A.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B.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C.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D.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4、《朱子家訓》是記載我國古代優良家風的代表作。其中寫道:“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這體現了(

)A.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B.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C.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D.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CD5、每年的5月21日是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對話和發展日,同住地球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