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語文文言文復習:文言文閱讀之拓展探究(講義)_第1頁
2025年中考語文文言文復習:文言文閱讀之拓展探究(講義)_第2頁
2025年中考語文文言文復習:文言文閱讀之拓展探究(講義)_第3頁
2025年中考語文文言文復習:文言文閱讀之拓展探究(講義)_第4頁
2025年中考語文文言文復習:文言文閱讀之拓展探究(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中考語文文言文復習】專題08:文言文閱讀之拓展探究(講義)

(教師版)

專題08:文言文閱讀之拓展探究(講義)

考點1.啟示感悟型

考點2.議論評價型

專題08:文必考題型歸納

言文閱讀之考點3.建議獻策里

拓展探究

1縱.觀全篇,把握主旨.

(講義)

2鎖.定范圍,準確摘取.

拓展探究類題型答題要點

方法總結3調.動積累,綜合推理.

4綜.合分析,全面考察.

【課標要求】

拓展探究類試題是一種開放性試題,是近些年來最受關注的試題,也是最有

分量和最精彩的試題。這類題型的命題點多在閱讀材料沒有直接給出現成的結論、

情景、語句等處,需要考生根據文章進行合理的推斷和想象。它重在考查學生的

辯證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和聯系現實生活的能力,重在考查學生的綜

合語文素養。

【主要題型】

常見題型有:啟示感悟型,議論評價型,建議獻策型,補充論據、對聯型,

情景再現型等。

【命題趨勢】

內容理解題三種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錄原文關鍵的詞語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

【備考策略】

1、啟示感悟型

這類題目主要考查考生對選文的感受、啟發、體會等?;卮饡r,考生應緊扣

選文的中心和材料來作答,力求切實,不要泛泛而談,言之成理即可。

(1)答此類題時要挖掘原文所蘊含的意義,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談啟示。

(2)答此類題時要注意答題層次。啟示感悟型題目,設問方式往往為“你是

如何看待的?”請簡要闡述“你贊同這種看法嗎?請簡要闡述理由”“你得到

了什么啟示?請簡要闡述”。因此,解答時先明確自己的觀點,如“我是這樣看

待的”“我贊同或不贊同”“我得到了這樣的啟示”,然后按順序寫出自己的幾

點感受或理由。

2、議論評價型

一般就一篇文章中的兩個不同人物進行比較,要求考生比較兩者異同,回答

問題。這類題主要考查考生的探索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在中考中出現的

頻率比較高。

(1)答此類題時應該首先讀懂文章,弄清文章中的人物究竟是怎樣的人,作

者對他的基本態度是什么,是肯定還是否定,是贊賞還是批評等問題。

(2)答這類題目時,考生要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并能對自己的觀點進行簡要

的闡述,要言之成理。

3、建議獻策型

針對文章的某種情況,提出合理的建議。答此類題時要注意題干中的限制要

求。例如:“閱讀《鄒忌諷齊王納諫》,請你從文中概括出一條對我們的學習有指

導意義的建議”。本題要求提出對學習有指導意義的建議,這里的“學習”二字

就是對建議的限制。文中的鄒忌敢于直諫,且善于勸諫,對學生而言,可以提出

要敢于指出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缺點或錯誤的建議。從齊王善于納諫方面考慮,

可以提出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和建議。

4、補充論據、對聯型

即根據文章觀點,補充恰當的事例(論據),或是給出上聯,結合文章內容補

充下聯。

(1)答補充論據類題目時,要了解論點是什么,再圍繞論點尋找典型論據。

解答這一題型,需要考生平時多注意積累,注重課外拓展。

(2)解答補充對聯類題目的關鍵在于補充的對聯要對仗工整和語境契合。如

果題目要求“結合作者心境”就須對文段進行整體把握,得出作者心境,再結合

對聯知識恰當填寫。

5、情景再現型

展開聯想與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選文中某一語句所表現的情景,也叫合

理式想象描寫般包括人物描寫和景物描寫。人物描寫又包括:外貌描寫、動作描

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等。

.於*“刑m納

考點1.啟示感悟型

【例題剖析】

【例11參加校文學社組織的“蘭”主題詩文共讀活動。

【甲】

(明)陳汝言

蘭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為世人賞,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時,根株離本鄉。

雖承愛護力,長養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綠葉恐雕傷①。

何如在林壑,時至還自芳。

(選自明?簟溪子《蘭史》,中國林業大學出版社2023年版)

【注】①雕傷:花木枯萎。雕,通“凋”,凋落,衰敗。

【乙】

跋①盆蘭

(明)李流芳

①己未春,余北上至濠梁,病還。夜則苦不寐獨處惘惘非對友生流連酒肆即

無以遣日。二月二日,與子薪、據父、爾凝、家伯季從子,泛舟南郊,聽江君長

弦歌。值雨,子薪偕爾凝、君長宿余家。盆蘭正開,出以共賞。子薪故有花癖,

燒燭照之,嘖嘖不已。

②花雖數莖,然參差掩映,態變頗具。其葩或黃或紫,或碧或素。其狀或含

或吐,或離或合,或高或下,或正或被;或俯而如瞰,或仰而如承②,或平而如

揖,或斜而如睨,或來而如就③,或往而如奔?;蛳囝櫠缧Γ蛳啾扯玎粒?/p>

或掩抑而如羞,或偃蹇④而如傲,或挺而如莊,或倚而如困,或群向而如語,或

獨立而如思。蓋子薪為余言如此,非有詩腸畫筆者,不能作此形容也。余既以病

不能作一詩記之,欲作數筆寫生,而亦復不果。然是夜與子薪對花?、菡勆鯕g,

胸中落落一無所有,伏枕便酣睡至曉,從此病頓減。此花與愛花人皆我良藥,不

可忘也。

(選自《檀園集》,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有刪改)

【注】①跋:寫在書籍和文章的后面,多用來評價內容或說明寫作經過。②

承:捧著。③就:前往。④偃蹇(jig):高聳的樣子。⑤?。毫鲿?,此處指暢

快。

1.甲詩“長養非其方”中的“長”字,有同學認為應該讀“chdng”,有同

學認為應該讀“zhing"。你贊同哪種讀法?談談你的理解。

2.乙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

置的答案標號涂黑(超出三處不得分)。

夜則苦A不寐B獨處C惘惘D非對友生E流連F酒肆G即無以H遣日

3.根據方法提示解釋乙文中加點的詞。

文中詞句方法解釋

或相顧而【查工具書】顧:①看;②考慮;③拜訪;④(1)________(填

如笑反而序號)

或倚而如【結合語境】或挺而如莊,或倚而如困,或群

⑵________

困向而如語

而亦復不【課內關聯】未果,尋病終(《桃花源記》)(3)________

4.用現代漢語翻譯乙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子薪故有花癖,燒燭照之,嘖嘖不已。

5.朱自清在《經典常談》中說,好詩往往“自然達意,委婉盡情”,甲詩

也有這樣的特點。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6.請梳理乙文中“蘭”能讓作者“從此病頓減”的原因。

7.含有感于“蘭”的品質,你想制作一枚蘭花書簽,勉勵自己做“蘭”一

樣的人。請結合對詩文的感悟,撰寫書簽上的文字。(不超過50字)

【答案】1.示例一:我贊同讀“chdng”,“長養”理解為長時間地養育。

示例二:我贊同讀“zh4ng”,“長養”理解為使生長、培

養。2.BDG3.①困倦;疲乏實

現4.子薪以前就有賞花的癖好,這天晚上點上蠟燭照著看花,不停地發

出嘖嘖的贊嘆聲。5.甲詩“蘭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自然地寫出蘭花

生長在深山,散發著濃郁的幽香,“雖承愛護力,長養非其方”委婉地表達出蘭

花雖被移到高堂卻因生長環境改變而可能受到傷害,體現了“自然達意,委婉盡

情”的特點。6.①盆蘭色彩絢麗,形態萬千,令人賞心悅目;②與好友

子薪等一起賞花暢談很愉快。7.示例:如蘭之淡雅,似蘭之堅韌,綻放

自我,芬芳人生。

【點睛】參考譯文

【乙】

己未年春天,我向北行至濠梁,生病后返回。夜晚就苦于不能入睡,獨自一

個人感到迷茫,如果不是和朋友交往、留戀酒肆,就沒有辦法打發日子。二月二

日,和子薪、掘父、爾凝、家伯的季從子,在南郊泛舟,聽江君長彈弦唱歌。正

遇到下雨,子薪和爾凝、君長在我家住宿。盆中的蘭花正好開放,拿出來一起欣

賞。子薪向來有喜愛花的癖好,點著蠟燭照著蘭花,不停地發出贊嘆聲。

花雖然只有幾莖,然而參差不齊、相互掩映,姿態變化很有特點。它的花有

的是黃色,有的是紫色,有的是碧綠,有的是白色。它的形狀有的含著,有的吐

出,有的分離,有的合攏,有的高,有的低,有的端正,有的傾斜;有的俯身好

像在俯瞰,有的仰頭好像在承接,有的平著好像在作揖,有的斜著好像在斜視,

有的過來好像在靠近,有的離去好像在奔跑。有的相互對視好像在歡笑,有的相

互背對好像在生氣,有的遮掩抑制好像在害羞,有的高傲好像在矜持,有的挺拔

好像在莊重,有的倚靠好像在困倦,有的成群面向好像在交談,有的獨自站立好

像在思考。大概子薪對我這樣描述,不是有詩人的情思和畫家的筆法,不能作出

這樣的形容。我已經因為生病不能寫一首詩來記錄它,想作幾筆寫生畫,也最終

沒有做成。然而這天晚上和子薪對著花盡情暢談非常愉快,心中空曠沒有任何雜

念,伏在枕頭上就酣然入睡直到天亮,從此病一下子減輕了很多。這花和愛花的

人都是我的良藥,不能忘記啊。

考點2.議論評價型

【例題剖析】

【例1】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以下各題。

(甲)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

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

,ill、O

(曹操《觀滄海》)

(乙)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

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取善道,察納

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諸葛亮《出師表》)

(丙)

貞觀初,有上書請去佞臣者,太宗謂曰:“朕之所任,皆以為賢,卿知佞者

誰耶?”對曰:“臣居草澤,不的知佞者,請陛下佯怒以試群臣,若能不畏雷霆,

直言進諫,則是正人,順情阿旨,則是佞人?!碧谥^封德彝曰:“流水清濁,在

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猶水,君自為詐,欲臣下行直,是猶源濁而望水清,理

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詭詐,深鄙其為人,如此,豈可堪為教令?”謂上書人

日:“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詐道訓俗,卿言雖善,朕所不取也?!?/p>

(選自《貞觀政要?誠信》

【注釋】①的知:確切知道。②封德彝:人名,太宗身邊大臣。③人庶:人

臣庶民。④魏武帝:曹操。⑤教令:教化,命令。

8.下列句中加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有上書請去佞臣者/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岳陽樓記》)

B.流水清濁,在其源也/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記》)

C.深鄙其為人/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

D.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劌論戰》)

9.

10.下列句中的“以”與“以告先帝之靈”中“以"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皆以為賢B.請陛下佯怒以試群臣

C.朕常以魏武帝多詭詐D.不欲以詐道訓俗

11.

1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猶源濁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甲文中描寫水的句子是“”"”,他們

表現大海的遼闊壯美;丙文中“流水清濁,在其源也”也是寫水的,其作用是

14.禽曹操歷來是個有爭議的人物。乙文中的諸葛亮和丙文中的唐太宗分別

是如何評價他的?讀了《觀滄?!泛螅阏J為曹操是怎樣的一個人?

【答案】8.B9.B10.(1)希望陛下把完成討伐奸賊,復興

漢朝王業的任務交給我

(2)這猶如源頭混濁卻希望水流清澈,是沒有道理的。n.水何澹

澹洪波涌起運用比喻引出下面的議論,說明君王的以身作則重

要。12.諸葛亮稱其為“賊”,唐太宗“常以魏武帝多詭詐”(用自己的

話說亦可)曹操是個具有宏偉的政治抱負、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并且對前途充滿

信心的樂觀氣度的人。

【點睛】參考譯文:

甲: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

挺立在海邊。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

涌著巨大的海浪。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銀河星

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

自己內心的志向。

乙:希望陛下把討伐漢賊、興復漢室的任務交給我去完成;若不能完成,就

治我的罪,以告于先帝的英靈。如果不能進獻增進圣德的忠言,那就責備郭攸之、

費祎、董允的怠慢。以表明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當謀求自強,征詢臣下的意見,

考察并采納正確的言論,深思先帝的遺詔。臣蒙受大恩,不甚感激。

丙:貞觀初年,有大臣上書(給太宗)請求去除奸佞的臣子,太宗問上書者:

“我所任用的,都是賢臣,你知道誰是奸佞小人嗎?”上書者回答說:“臣下居

住在荒野之地,不能確切知道誰是奸佞小人,請陛下佯裝大怒來測試大臣們,若

能不畏懼陛下的怒氣,誠摯直率地進言進諫的人,就是正直的人,逢迎諂媚順從

陛下意旨的,就是奸佞小人?!碧趯Ψ獾乱驼f:“水流的清澈與混濁,(原因)

在它的源頭?;实凼浅脑搭^,臣民就像水流,皇帝自己都做欺詐的事,卻想

讓臣下的行為直率誠摯,這猶如源頭混濁卻希望水流清澈,是沒有道理的。我一

直因為魏武帝多做詭詐的事,非常鄙視他的為人,像這樣,怎么能夠作為教化命

令?”對上書人說:“我要讓全天下都講求信義誠信,不想用欺詐的方法教化民

眾,你所說的雖然很好,但我不能聽信啊?!?/p>

考點3.建議獻策型

【例題剖析】

【例1】閱讀【甲】【乙】兩段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今諸生學于太學,縣官日有縻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

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

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其

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節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乙】

師川外甥奉議①:別來無一日不奉思。春風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棄人

事,盡心于學。前承示諭:“自當用十年之功,養心探道?!泵吭亣@此語,誠能如

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學有要道,讀書須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見古人用心處,

如此則不虛用功;又欲進道,須謝去外慕,乃得全功。讀書先凈室焚香,令心意

不馳走,則言下理會。少年志氣方強時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識穎悟,

必能解此,故詳悉及之。

(節選自黃庭堅《與徐甥師川書》)

【注】①奉議:官名。

15.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父母歲有裘葛之遺遺:—

(2)非天質之卑卑:—

(3)每詠嘆此語,誠能如是誠:—

1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少年志氣方強時/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B.少年志氣方強時/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C.少年志氣方強/時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D.少年志氣方強/時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1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

(2)讀書先凈室焚香,令心意不馳走。

18.★【甲】【乙】兩段選文,兩位長輩就“怎樣才能學有所成”的問題,

分別給出了建議。結合選文內容,將下面表格補充完整。

關鍵信

選文學習建議前提條件

業精德

【甲】?_______________熱衷于學習

養心探第一條建議:②________

【乙】全身心投入學習

道第二條建議:③________

【答案】15.(1)給予,贈送(2)低下(3)

確實,的確16.D17.(1)不必像我那樣親手抄寫,向別人借來

才能看到。

(2)讀書時先要將房間打掃干凈,點上香,使精神(注意力)不分

散。18.①專心致志地學習②要主動獨立思考,解決

疑難問題。③要排除外界的各種誘惑,靜心學習。

【點睛】譯文:

甲:如今的學生們在太學中學習,朝廷每天供給膳食,父母每年都贈給冬天

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沒有凍餓的憂慮了;坐在高大的屋子里面誦讀經書,沒有

奔走的勞苦了;有司業和博士當他們的老師,沒有詢問而不告訴,求教而無所收

獲的了;凡是所應該具備的書籍,都集中在這里,不必再像我這樣用手抄錄,從

別人處借來然后才能看到了。他們中如果學業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養成的,

如果不是天賦、資質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這樣專一,難道可以說是別人的過錯

嗎!

乙:師川外甥奉議郎:別后沒有一天不在思念。春風和煦,暖意融融,想你

在侍奉雙親的余暇,一定能夠拋開人世間的俗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學習上。不

久前你告知我說:“自己應當用功十年,修養心性,研討學問。”我每每對此贊嘆

不已。真要能這樣,那就足以追趕上古人的造詣了。然而學習要有恰當的方法,

讀書必須一字一句地仔細琢磨,自己去尋求答案,才可以體會到古人的良苦用心

所在,這樣就不會白用功。要想進一步地深入鉆研,就得拋開學習之外的各種貪

戀,這樣才能獲得成功。讀書時要先把居室打掃干凈,點燃盤香,使精神不分散,

方可對書中之言心領神會。你正值青春年少,志氣剛強,若能經常如此,只要花

費古人一半的工夫,就可以收到成倍的效果。我外甥天資聰穎,一定能夠理解其

中的道理,故此詳細地說了這些。

拓展探究類題型答題要點

1.縱觀全篇,把握主旨。

閱讀時,須以著眼于全篇的目光,認真通讀全文,從宏觀上駕馭詩文,并從

整體出發,抓住詩文中的基本要素,理清文章各部分之間的關系,進而體會作者

的創作意圖,明確作品所包含的人物、事件、景物和所抒發的感情,以及作者借

以表達的對生活的見解和對筆下人物所持的態度。

2.鎖定范圍,準確摘取。

答題時,必須確認題目涉及到的語句、段落或區間,揣摩上下文意,抓住關

鍵語句,選出最有用的信息。

3.調動積累,綜合推理。

這一類問題的答案,在原材料中沒有明確出現,可以通過分析,推斷出來。

但是原材料中的語句可能是不夠全面的,僅憑這些有時難以作出正確的回答。這

就需要考生既要吃透原文,又要充分調動知識積淀,融會貫通,進行推理,找出

正確答案。

4.綜合分析,全面考察。

要吃透題干要求,把握內容要點,看看是否有字數限制,是談感悟還是描述

畫面或者補充事例,吃準表述的范圍,角度和方式,用規范的語言表達。

一、(2024?新疆烏魯木齊?三模)閱讀【甲】【乙】兩篇選文,完成下面小

題。

【甲】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

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

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日:“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卿今當涂掌事當涂:應當

B.治經為博士邪博士: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C.及魯肅過尋陽及:到,等到

D.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見事:知曉事情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2)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層次分明,先寫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再寫魯肅”與蒙論

議”“結友而別”。

B.魯肅與呂蒙的對話,筆墨生動,從正面表現了孫權勸學有成效,這也是

全文最精彩之處。

C.本文詳寫孫權、魯肅與呂蒙的對話,呂蒙學習的具體過程并未展開,體

現了記事簡練的特點。

D.本文人物性格鮮明,孫權的循循善誘、呂蒙的坦率直爽、魯肅的真誠愛

才都在文中得到表現。

【乙】

楚①人有習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師之是聽。于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

莫不如意遂以為盡操舟之術。遽謝舟師,椎③鼓徑進,亟犯④在險,乃四顧膽落,

墜槳失棺曳

【注釋】①楚:古國名。②折:調頭。旋:轉彎。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戰,

前進時以擊鼓為號。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沱:同“舵”。

(選自《賢弈編》)

4.對文中畫線句的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于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莫不如意/遂以為盡操舟之術

B.于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莫不如意遂以/為盡操舟之術

C.于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莫不如意遂以/為盡操舟之術

D.于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莫不如意/遂以為盡操舟之術

5.含甲、乙兩文都是關于“學”的故事,但結局不同。結合兩文內容,說

說你從中獲得的啟示。

【答案】LA2.(1)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

(2)士別三日,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

他。3.B4.A5.甲文中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讀書并學有

所成;乙文中楚人學舟因急于求成,自負自滿最終失敗。兩則故事告誡我們:學

習要謙虛勤奮、腳踏實地。(意思相近即可)

【點睛】參考譯文:

【甲】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

中事務繁多來推托。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博士嗎!只應

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

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很多?!眳蚊捎谑情_始學習。等到魯肅經過尋陽的時候,

和呂蒙一起談論議事,魯肅十分吃驚地說:“你現在的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

能和謀略,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吳縣的(沒有學識的)阿蒙了!”呂蒙說:“志士(君

子)分別幾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長兄你認清事物怎么這么晚呢!”于是魯肅

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為朋友后分別了。

【乙】楚地有個學習駕船的人,他在開始學習的時候,調頭、轉彎、快劃、

慢劃,只聽從船師傅的(教導)。于是在江中島嶼之間小試身手,所做的沒有不

得心應手的,于是他就認為學完了駕船的技術。馬上謝別了船師,擊鼓(古人大

概是靠擊鼓來發布號令的吧)徑直快進,突然遇到危險,他就四處張望,嚇破了

膽,槳掉入江中,舵失去控制。

二、(2024?河南南陽?一模)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

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公曰:“衣食

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幢?,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p>

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

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稹饎t請從?!?/p>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

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

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

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選自《左傳?曹劌論戰》)

【乙】

文公伐原①,令②以三日之糧。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軍③而去之。諜④出曰:

“原不過一二日矣!”軍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

不可失也?!蹦巳ブ?,及孟門⑤,而原請降。

(《國語?文公伐原》)

①原:原國,姬姓小國。②令:限令。③疏軍:撤兵。疏,散、撤。④諜:

刺探軍情的人。⑤孟門:原國地名。

33.乙文中劃橫線的句子三處需要斷句,請選出正確的項。

得原而失A信B何以C使人D夫E信F民之所庇也

3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