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中考語文仿真模擬卷A卷
語文
(試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
卡上。用2B鉛筆在“考場號”和“座位號”欄相應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場號和座位號。將條形碼粘貼在答
題卡“條形碼粘貼處”。
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
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
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
無效。
一、積累與運用(共3題;共4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材料,完成下題。
通過考古,采①題大地深處的文明碎片,尋找流淌千年的歷史文脈,可以找到一座城市文化的
根和魂。將散落的遺址串珠成鏈,將城下城的碎片拼湊成畫,湖湘文化的底色由此—。雞叫城
遺址、馬王堆漢墓、素紗禪衣、T形帛畫……展示在湖南省博物館的一件件出土文物,帶著遙遠
時光的故事,成為獨具辨識度的文化符號,豐厚湖南的底②yim。塵封于湖湘大地的一個個考古
遺址,記錄湖湘文明堅韌成長的過去,孕育—的人文精神。這些由過去流向現在的歷史見證,
在時代前行的步伐中—湖南的未來。以“人文之美”成就“發展之興”,湖南文化強省建設正邁向
更美好的未來。在文化強省的化蝶之旅中,一湖南不斷積蓄高質量發展。
1.(2分)給語段中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①趣@yun
2.(1分)下列依次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鮮艷息息相關滋潤B.鮮亮生生不息滋養
C.鮮艷生生不息滋養D.鮮亮息息相關滋潤
3.(1分)語段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在“積蓄高質量發展”后面加“的動力”
B.刪去“在……中”
C.將“積蓄”調到“不斷”之前
D.把“積蓄”改成“提升”
【答案】1.xie;蘊
2.B
3.A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字音字形的識記和辨析能力。這類題除平時的積累外,需注意容
易混淆的形似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讀音,尤其是聲調和前后鼻音。
(2)本題考查對詞語的理解及運用。先要分析詞語本身的意思,注意詞語的感情色彩,根據語
境判斷,可使用排除法,先總觀各項,把明顯有錯的先排除,縮小判斷的范圍,減輕判斷的難度。
(3)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決此類題要結合常見病句類型來分析語句。常見
的病句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如果遇
到難以辨別錯誤類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類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過劃分句子結構來辨明錯誤類
型,同時結合語感以及一些常見語病的特征進行判斷。
1.①采擷xi&采集。
②底蘊yQn:詳細的內容;內情。
故答案為:①xi6;②蘊。
2.第一空:“鮮艷”指鮮明而美麗,多用來形容顏色;“鮮亮”指鮮明,漂亮,有光彩。此處說的
是湖湘文化的底色,用“鮮亮”更能體現出文化底色在經過挖掘后呈現出的鮮明、有光彩的狀態,
所以應選“鮮亮”。
第二空:“息息相關”形容彼此的關系非常密切;“生生不息”指不斷地生長、繁殖。此處用來形容
人文精神,強調其具有不斷傳承、延續的特點,“生生不息”更符合語境。
第三空:“滋潤”一般指增添水分,使不干枯,也可比喻給予水分、養料等;“滋養”指供給養分,
補養。“滋養”更側重于強調對事物的培育、養育,使事物成長發展。這里說歷史見證對湖南未來
的作用,用“滋養”更合適。
故答案為:B。
3.原句“在文化強省的化蝶之旅中,湖南不斷積蓄高質量發展”成分殘缺,“積蓄”缺少賓語中心
語。
A.在“積蓄高質量發展”后面加“的動力”,補充了賓語,使句子表達完整;
B.刪去“在……中”未解決成分殘缺問題;
C.調整“積蓄”位置不能解決缺少賓語問題;
D.更換詞語不能解決成分殘缺問題;
故答案為:Ao
二、語段閱讀(共5題;共12分)
語文老師組織同學們閱讀詩歌,同時開展了一系列的語文活動,下面是某班同學閱讀《艾青詩選》
寫的讀后感,請你閱讀完后,完成下面的任務。
艾青的詩,較多地將個人的悲歡①一時代的悲歡里,②—著自己民族和人民的苦難與命運,
現實的生活和斗爭,并由此傳達出時代的呼喚和人民的心聲,真切自然,毫無③—。艾青以“最
偉大的歌手”要求自己,無論是在走投無路的戰亂歲月,還是在④—的太平年代,噓▲守自我
本真,寫作已然成為了他的生活方式。偉大的抗日戰爭為詩歌創作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形銷骨
立的他所創作的長詩《向太陽》和《火把》,不為世俗折腰,以磅礴的氣勢表現了中華民族所煥
發出的振奮精神和英雄氣概。從詩歌風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激越、奔放的筆觸謳歌光明,讓
反動派自慚形檔▲;建國后,他又一如既往地歌頌人民、禮贊光明,他的“歸來”之歌,思想更為
渾厚,內容更為廣泛,情感更為深沉。艾青以其充滿藝術個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實踐著他的“樸
素、單純、集中、明快”的詩歌美學,正如他自己所言,—o
4.(2分)請將文段中畫線的句子用楷書準確、規范地抄寫在田字格內。
歌頌人民禮贊光明
5.(4分)請為拼音寫漢字和給文段中加點字標字音。
①3.守②自慚形穢
6.(2分)請你幫他選出空格處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
A.①融入②反映③矯揉造作④政通人和
B.①融入②反應③附庸風雅④風平浪靜
C.①溶入②反映③矯揉造作④政通人和
D.①溶入②反應③附庸風雅④風平浪靜
7.(2分)劃波浪線句子有兩處語病,修改正確的一項是()
A.建國后,他又一如既往地歌頌人民、禮贊光明,他的“歸來”之歌,思想更為渾厚,內容更為
廣泛,情感更為深沉。(把“內容更為廣泛”放到“情感更為深沉”后面)
B.建國后,他又一如既往地歌頌人民、禮贊光明,他的“歸來”之歌,思想更為渾厚,內容更為
廣泛,情感更為深沉。(把“一如既往”改為“一反既往”)
C.艾青以其充滿藝術個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實踐著他的“樸素、單純、集中、明快”的詩歌美學。
(把“的詩歌美學”去掉)
D.艾青以其充滿藝術個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實踐著他的“樸素、單純、集中、明快”的詩歌美學。
(在“詩歌美學”后加“主張”)
8.(2分)依次填入句中橫線處的語句,順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有意識地避免用華麗詞藻來掩蓋空虛
②以全部力量去完成自己所選擇的主題
③不含糊其詞,不寫為人費解的思想
④以一個意象來表明一個感覺和觀念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②③D.②①④③
【答案】4.歌頌人民禮贊光明
5.恪;hui
6.A
7.D
8.C
【解析】(1)本題考查漢字的抄寫。做本題時,注意正楷書法要筆劃平正,結構整齊,工妙于
點畫,神韻于結構。標點符號各占一格。
(2)本題考查重要詞語字音、字形的識記能力。要求學生在平時對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
詞準確的識記,加強積累。
(3)本題考查詞語的辨析與運用。了解各個詞語的意思,根據句子的語境做出判斷。近義詞(成
語)的辨析常見的技巧有:堅持“存同析異”的原則,分析相異的語素;根據語境正確的使用詞語;
從感情色彩方面辨析等幾種方法。做題時靈活使用。
(4)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與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來說,一看語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對
不對,三看修辭妥不妥。要想快速而準確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時多閱讀,增強語感外,還應該掌
握一定的方法,如語感審讀法、枝干梳理法、邏輯分析法。
(5)本題考查語句的銜接。重點在于理解并把握語境中的關鍵詞和邏輯關系,以確保語句之間
的連貫性和一致性。在修改內容時,我們應當在不改變原意的基礎上,注重以下四個方面:1.保
持陳述對象的一致:在修改過程中,需要確保語句的主語或主要話題保持一致,避免出現突然的
話題轉換或主語變換,以確保整體語境的連貫性。2.遵循時間、空間或邏輯順序:根據語境需要,
合理安排語句的順序,確保它們按照時間先后、空間位置或邏輯推理的順序排列,以構建清晰、
有條理的敘述。3.注意語句的對應關系:在修改內容時,應仔細分析每個句子的內容和結構,確
保它們之間的對應關系得當,比如前后文的呼應、因果關系的表達等。4.保持情景統一和音節和
諧:在修改過程中,要注意保持整體情景的協調統一,避免產生突兀或斷裂的感覺。同時,還要
注意語句的音節和節奏,力求使其聽起來自然、流暢,避免出現拗口或重復的情況。
4.本題考查學生的漢字抄寫。注意用正楷或行楷抄寫,做到美觀、規范、正確。
故答案為:歌頌人民禮贊光明
5.本題考查字音字形。ke(恪)守;自慚形穢(hui)?
故答案為:恪;hui
6.本題考查學生結合語境正確理解字詞含義的能力。①“融入”指有形物質的彼此融合,或者一
種物質融入了另一種物質;無物質形態的融合,如一個人或群組從思想上和形式上融入了另一個
群組,成為一個更大的群組,在用于人的范疇時,更多的是指精神層級的融合和接納。這里指個
人情感融入時代,所以應用“融入”。“溶入”指加入、投入,與此句不合。②“反映”指的是物質固
有的屬性,也就是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發生相互作用時,通過自身的變化再現其它事物的某些特點,
這里指他的詩再現時代特點,所以用“反映”;而“反應”指的是客觀物質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從而發
生一定變化,一般來說會分為化學反應和物理反應兩種。③“矯揉造作”,比喻故意做作,不自
然。前面與“真切自然”呼應;“附庸風雅”,是指缺乏文化修養的人為了裝點門面而結交文人,參
加有關文化活動。與此句語境義不符合。④“政通人和”意思是政事通達,人心和順;形容國家
穩定,人民安樂。符合語境。“風平浪靜”意思是沒有風浪,水面很平靜,比喻平靜無事,與語境
不合。
故答案為:A
7.A.有誤,正確的語序為:他的“歸來”之歌,內容更為廣泛,思想更為渾厚,情感更為深沉。
B.有誤,“一如既往”沒有錯誤。
C.有誤,如果把"的詩歌美學”去掉,這句話就會缺賓語中心語。
D.正確。
故答案為:D
8.本題考查語句排序能力。此題可從前后對應的角度考慮,與前面那句中“樸素、單純、集中、
明快”四個詞語一一對應的合子依次是“有意識地避免用華麗詞藻來掩蓋空虛”“以一個意象來表
明一個感覺和觀念”“以全部力量去完成自己所選擇的主題”“不含糊其詞,不寫為人費解的思想”
故答案為:C
三'默寫(共1題;共4分)
9.(4分)書畫作品展邀請你根據畫面匹配詩文。
畫面寓意詩文
戰士騎馬射箭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棄
敵報國的英勇姿
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拈o
困境只是暫時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的,生命的長河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見贈》
奔騰不息。
【答案】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解析】(1)在《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這兩句詩描繪出了一幅激烈的戰斗場
景。“馬作的盧飛快”,生動地展現了戰馬像的盧馬那樣風馳電掣般奔跑,體現出速度之快,暗示
戰士們奔赴戰場的急切與勇猛;“弓如霹靂弦驚",將弓弦的響聲比作霹靂,突出射箭時的力量感
和震撼力,讓讀者仿佛能看到戰士們彎弓搭箭、奮勇殺敵的英勇模樣,與畫面中戰士騎馬射箭殺
敵報國的英勇姿態完美契合。
(2)劉禹錫在詩中以“沉舟”“病樹”自比,表達自己經歷的困境。然而,“沉舟側畔千帆過,病
樹前頭萬木春”,描繪出在沉舟旁邊有眾多船只駛過,病樹前頭是萬木爭春的景象。這意味著盡
管存在困境,但新事物的發展不會停止,生命的長河依舊奔騰不息,充滿希望與活力,與畫面所
傳達的“困境只是暫時的,生命的長河奔騰不息”的寓意高度一致。通過這樣的詩文與畫面匹
配,能讓我們更深刻地領會到古詩詞的豐富內涵和藝術魅力。
故答案為:(1)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本題考查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求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不僅要做好對于古
詩文、名言名句的背誦,更要注重這些語句的默寫,特別關注文句中容易寫錯的字,從而做到準
確、工整的完成作答。
四、詩歌鑒賞(共1題;共2分)
10.(2分)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小培同學總是將“海日生殘夜,,中“生,,誤寫成,,升”,請你解釋“生”字的妙處,使他產生深刻的印象。
【答案】“生”是“孕育”的意思,運用擬人手法,賦予“日”人的意志和情思,寫出了太陽從大海上
孕育而出的噴薄之勢,生動形象,富有情趣。
【解析】“生”在這里并非常見的“升起”之意,而是“孕育”的意思。這一獨特的釋義,為整個
詩句奠定了別樣的情感與畫面基調。當我們將“生”理解為“孕育”時,腦海中會浮現出太陽并
非簡單地從海平面上升起,而是如同被大海孕育出來一般,有一種生命誕生的動態感與神秘感。
該字運用了擬人手法。詩人賦予了“日”以人的意志和情思。通常情況下,只有人類才有孕育生
命這樣飽含情感與創造力的行為,此處將太陽的出現過程描述為被孕育,就使太陽仿佛具有了生
命的活力,它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天體自然現象,而是帶有了一種主動、積極的情感色彩。
故答案為:“生”是“孕育”的意思,運用擬人手法,賦予“日”人的意志和情思,寫出了太陽從大海
上孕育而出的噴薄之勢,生動形象,富有情趣。
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完成此類題目的關鍵是認真讀詩,反復誦讀,仔細分析詩中的
內容,聯系創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五、文言文閱讀(共7題;共18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題。
【甲】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
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
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選自諸葛亮《誡子書》)
【乙】宋陳諫議①家有劣馬,性暴,不可馭②,蹄嚙③傷人多矣。一日,諫議入廄,不見是馬,因
詰仆:“彼馬何以不見?”仆言為陳堯咨售之賈人④矣。堯咨者,陳諫議之子也。諫議遽⑤召子,
日:“汝為貴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賈人安能蓄之?是移禍于人也!”急命人追賈人取馬,而償
其直⑥。戒仆,養之終老。時人稱陳諫議有古仁之風。
(選自《陳諫議教子》)
【注釋】①陳諫議:姓陳,諫議是官名。②馭:駕馭。③蹄嚙:踢傷、咬傷。蹄,踢。嚙,咬。
④賈人:商人。⑤遽:馬上,趕快。⑥直:同“值”,價值。
11.(6分)參照提示,解釋加點詞語。
加點詞語方法釋義
非學無以廣才詞類活用:形容詞作動詞A
賈人家能蓄之聯系成語:不入虎穴,安得虎子B
時人稱陳諫議查閱字典法:①稱量;②舉起;推舉,
C_________(填序號)
有古仁之風舉用;③稱頌,贊許;④稱作,號稱。
12.(2分)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13.(2分)從【甲】【乙】兩文看,諸葛亮和陳諫議在教育子女上有什么異同?
14.(2分)生活中,我們常看到有人把“寧靜致遠”作為自己的座右銘,請聯系【甲】文,談談
你對此舉的理解。
【答案】11.增長;怎么,哪里;(3)
12.(通過)內心的寧靜和專注來修養身心,(通過)節儉的生活方式來培養自己的品德。
13.同:諸葛亮和陳諫議都教育兒子做人要有良好的品德。異:甲文用講道理的方式從學習與做
人方面教導兒子:乙文用生活中的事件來教育兒子。
14.甲文中諸葛亮告誡兒子:學習才能增長才干,學習需內心安靜;浮躁則不能修養性情,學無
所成。生活中誘惑多易浮躁,以“寧靜致遠”為座右銘,可提醒自己保持平靜、不被干擾,明確方
向,實現遠大志向。
【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意義。翻譯文言實詞的意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
通假字、詞類的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同時還應結合具體的語境做出準確的判斷。考題
涉及的詞語都來源于教材中所選的課文,這要求學生應加強對教材所選入的文言文誦讀與掌握,
解答根據所學過的課文,根據上下文做出判斷。
(2)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譯的關鍵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語境中,根
據上下文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同時對語句中的重要實詞、虛詞做到準確的翻譯。并按照現代漢
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達到符合現代漢語的用詞造句的標準。
(3)本題考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是在通曉全文大意的基礎,找出相關的
語句做出具體的分析即可。
(4)本題考查闡述觀點看法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求學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礎上,有
機的融入自己的閱讀體驗、閱讀感悟或者觀點看法。組織答案必須有理有據,或以情動人,或以
理服人。
【參考譯文】
【甲】
有道德修養的人,他們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
勤奮學習。如果不學習就無法增長自己的才干,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縱欲放蕩、
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養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
意志隨歲月逐漸消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
窮困的破舍里,到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
【乙】
宋人陳諫議家里有一匹劣馬,性情暴躁,不能駕馭,踢傷咬傷了很多人。一天,陳諫議走進馬棚,
沒看到這匹馬,于是責問仆人:“那匹馬怎么不見了?”仆人說是陳堯咨把馬賣給商人了。陳堯
咨是陳諫議的兒子。陳諫議馬上召來兒子,說:“你是朝中重臣,家里周圍的人都不能制服這匹
馬,商人又怎么能養它呢?你這是把禍害轉嫁給別人啊!”趕緊命人去追商人牽回馬,并把買馬
的錢退給商人。他告誡仆人把那匹馬養到老死。當時的人們稱贊陳諫議有一種古代賢仁之風。
11.本題考查實詞含義。①”廣“原本是形容詞,意思是“寬廣的“等,這里活用為動詞,理解為“增
長”。句意:如果不學習就無法增長自己的才干。
②聯系成語解釋“不入虎穴,安得虎子”:不進入老虎的洞穴,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安,怎么,
哪里。據此可知“賈人安能蓄之”中的“安”理解為“怎么,哪里”。句意:商人怎么能養它呢?
③根據查閱字典法可確定選③。句意:當時的人們稱贊陳諫議有古代仁人志士的風范。
故答案為:增長;怎么,哪里;③
12.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1)靜,摒除雜念和干擾,內心寧靜專一;修身,修養身
心;養德,培養品德。
故答案為:(通過)內心的寧靜和專注來修養身心,(通過)節儉的生活方式來培養自己的品德。
13.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的理解。相同點:根據甲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
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可知,諸葛亮教導兒子要通過內心的寧靜、生活的儉樸來修養身
心、培養品德,樹立遠大志向,注重品德方面的培養;根據乙文“汝為貴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
賈人安能蓄之?是移禍于人也!“戒仆,養之終老“可知,陳諫議在兒子把劣馬賣給商人這件事上,
教導兒子不能將難以駕馭的馬轉賣給別人,把災禍轉嫁給他入,要做有擔當、有品德的人,所以
也是在品德方面對兒子進行教育。由此可見,諸葛亮和陳諫議都教育兒子做人要有良好的品德。
不同點:根據甲文“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
險躁則不能治性“可知,諸葛亮是從學習需要靜心、增長才干要靠學習、明確志向才能學有所成
以及放縱懈怠、輕薄浮躁的危害等這些理論層面,圍繞學習與做人修養等方面來教導兒子,多為
講道理的方式;根據乙文“一日,諫議入廄,不見是馬,因詰仆”急命人追賈人取馬,而償其直。
戒仆,養之終老”可知,陳諫議是通過家中賣馬這一生活中實實在在發生的事件,引導兒子認識
到錯誤,進而教育兒子不能移禍于人,要妥善處理問題,是用生活事例來教育兒子的,側重點在
于結合具體事件讓兒子明白道理。
故答案為:同:諸葛亮和陳諫議都教育兒子做人要有良好的品德。異:甲文用講道理的方式從
學習與做人方面教導兒子:乙文用生活中的事件來教育兒子。
14.首先,要引用【甲】文中與“寧靜致遠”直接相關或體現其內涵的語句,如“非寧靜無以致
遠”“夫學須靜也”等,說明“寧靜”在文中的具體指向,即內心安靜對于學習和成長的關鍵作用。
接著,分析生活中的實際情況。現代社會充滿各種誘惑,人們很容易心浮氣躁,難以專注于學習
和自身成長。在這種環境下,“寧靜致遠”能夠時刻提醒自己保持內心的平靜,不被外界的喧囂
和誘惑干擾。最后,闡述以“寧靜致遠”為座右銘的積極影響。它可以幫助人們在面對紛繁復雜
的世界時,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明確自己的目標和方向,通過持續的學習和努力,最終實現遠
大的志向。例如答案中所寫“生活中誘惑多易浮躁,以,寧靜致遠,為座右銘,可提醒自己保持平
靜、不被干擾,明確方向,實現遠大志向”,就是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回答的。
故答案為:甲文中諸葛亮告誡兒子:學習才能增長才干,學習需內心安靜;浮躁則不能修養性情,
學無所成。生活中誘惑多易浮躁,以“寧靜致遠”為座右銘,可提醒自己保持平靜、不被干擾,明
確方向,實現遠大志向。
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小題。
【甲】—
①一刀切開、一口咬下,口感綿軟、桃汁粘稠、刀切不流汁……每到夏末秋初,這樣的場景,
總是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衡水深州250平方公里蜜桃核心產區內的一座座果園里。這,就是深州
蜜桃的“魔力
②從外形上看,深州蜜桃個頭碩大、果型秀美,頂部有明顯的凸尖,自頂部凸尖至底部有一條
極深的桃縫,這是深州蜜桃所特有的。這條深凹進去的桃縫,像經過了精確計算一樣,將深州蜜
桃均勻地分成了對稱的兩半。
③真正使深州蜜桃成為“桃中之王”的,不僅是上述的“秀外”,更重要的是它口感的“慧中”。深州
蜜桃“刀切不流汁”的奧秘,在于其果實含糖量極高,果汁極其濃稠。深州蜜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
量一般在12%以上,最高可達20%。要知道一般的桃、梨、葡萄等北方水果含糖量往往只在8%?
10%之間,蘋果、荔枝等甜味更濃的水果,含糖量也往往只在9%?13%之間,含糖量超過14%
的水果,除了柿子,通常就只有南方出產的桂圓、香蕉了。
④深州蜜桃地域性極強。在深州,適合種植蜜桃的土地也僅有1300多公頃。深州位于暖溫帶半
濕潤區,四季分明,大陸季風氣候顯著。年平均氣溫126C,全年0C以上積溫4863C,無霜期
20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年日照2563小時,光照充足。
⑤由古河道堆積而成的砂壤質潮土不易積水、通透性好,加上富含的諸多礦物質和養分。這種
特殊的地理構造最適宜桃樹生長。相比之下,深州南部區域多是透氣性差、保水性好的黏土土壤,
就不那么適宜蜜桃的生長了。
(選自《河北日報》,有刪改)
【乙】桃文化
①若要追溯桃文化的起源,不能不聯想到《山海經》中關于夸父逐日的神話:“夸父逐日,道渴
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其中的“鄧林”即是指桃林。
②關于桃林的另一則著名傳說就要數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了:“忽逢桃花林……阡陌交通,雞
犬相聞??…?”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顯然是令人神往的世外佳境,成為了無數仁人志士追求美好生活
的向往。如唐代王維就寫出了“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
不見人……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的美好詩篇。
③唐代崔護的《題都城南莊》詩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
花依舊笑春風。”此后“人面桃花”四字常被后世文人墨客用來形容美好愛情。
④也是因此,古人喜愛用“桃花”作為地理上的命名,如“桃花塢”“桃花庵”等。唐伯虎更是寫下了
膾炙人口的《桃花庵歌》:“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
酒錢……”唐伯虎以桃花仙人自喻,用“老死花間酒”的生活方式去對比“鞠躬車馬前”,暗含著對
平凡真實的生活的歌詠。
⑤不僅如此,桃花也有著辟邪的象征意義。《齊民要術?種桃篇》中記載,“東方神桃九根,宜子
孫,除兇禍”。
⑥一
(選自《北京晚報》,有刪改)
15.(2分)為甲文擬寫一個恰當的標題。
16.(2分)用“桃文化”“瑰寶”“傳承”三個詞語寫一句話,補寫在乙文第⑥段的橫線上,作為全
文的結束語。
17.(2分)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與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第③段“秀外”指深州蜜桃個頭碩大、果型秀美,“慧中”指深州蜜桃含糖量極高,果汁極
其濃稠。
B.甲文第④⑤段綜合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C.乙文中王維的詩句,是用來證明“令人神往的桃花源成為后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一觀點
的。
D.乙文第⑤段“除兇禍”中的“除”應解釋為“除去”“鏟除”。
【答案】15.示例一:深州蜜桃
示例二:桃中之王——深州蜜桃示例三:秀外慧中的深州蜜桃
16.由此可見,作為文化瑰寶的桃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欣賞和傳承桃文化我們義不容辭。
17.B
【解析】(1)本題考查擬寫標題。解答本題,可以仔細閱讀文章,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概括文章
主要內容;也可以提取文章中的關鍵詞句來擬寫標題。答題模式:主體(人物或單位或事物)+
事件。
(2)本題考查補寫句子。解答本題,要在閱讀材料內容并理解其大意的基礎上,結合上下文來
確定要補寫的內容。
(3)本題考查文意的理解與辨析。解答本題,可從文章中找出與各選項內容相對應的句子,進
行仔細比對分析,判斷表述是否一致。
15.說明文的標題往往聚焦說明對象及其特征。
結合第①段"這,就是深州蜜桃的‘魔力”'可知,本文的說明對象是深州蜜桃,再根據第③段“真
正使深州蜜桃成為‘桃中之王’的,不僅是上述的‘秀外',更重要的是它口感的‘慧中"'可知,深州
蜜桃是“桃中之王”,其特征是“秀外慧中”,據此擬寫標題即可。
示例:深州蜜桃,不愧為“桃中之王”。
故答案為:示例一:深州蜜桃;
示例二:桃中之王一深州蜜桃示例三:秀外慧中的深州蜜桃(所擬標題恰當即可)
16.乙文聚焦“桃文化”,介紹了桃文化的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意義,故結束語應緊扣欣賞、
傳承、弘揚桃文化這一主題來擬寫,總結全文,并注意題干中所給“桃文化”“瑰寶”“傳承”三個詞
語的運用。
示例:由此可見,桃文化作為我國寶貴的文化瑰寶,其歷史源遠流長,內容十分豐富,我們有責
任將其傳承和發揚光大。
故答案為:示例:由此可見,作為文化瑰寶的桃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欣賞和傳承桃文化
我們義不容辭。(意思對即可)
17.B.有誤,甲文第④段“深州蜜桃地域性極強。在深州,適合種植蜜桃的土地也僅有1300多
公頃”“年平均氣溫12.6C,全年0℃以上積溫4863C,無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00毫
米,年日照2563小時,光照充足”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第⑤段“這種特殊的地理構造最適
宜桃樹生長。相比之下,深州南部區域多是透氣性差、保水性好的黏土土壤,就不那么適宜蜜桃
的生長了''則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文章沒有“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故答案為:B。
六、現代文閱讀(共7題;共3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多一些“根系閱讀”,少一些“電子榨菜”
張天放
①“10分鐘帶你看完xxx。”如今,碎片化的短視頻猶如吃飯時的榨菜,越來越盛行。不少人也
以作為“聽眾”“觀眾”的形式,替換了傳統的讀書學習模式,還有人沉溺于“電子榨菜”帶來的快感
不能自拔,讀原著的熱情大大減退。
②“電子榨菜”是網絡熱詞、2022年度十大流行語,指人們吃飯時看的視頻或聽的有聲書。它們
多是傳播碎片化、膠囊式的信息,大多是別人觀看或閱讀后再輸出的東西,很難有真正豐富的知
識營養。筆者認為,唯有樹立“根系閱讀”的觀念,接觸完整的、深刻的經典作品,才能更好地吸
收其精華,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
③那么作為學習者,我們該如何養成“根系閱讀”的習慣呢?
④“根系閱讀”要有一種鉆勁,保持心無旁鷲、求真務實的態度。隨著網絡不斷普及,短視頻、
網絡爽文等“電子榨菜”使得快餐式、碎片化閱讀成為一種新風尚,人們習慣于什么流行讀什么,
什么刷屏就跟風討論什么。這種缺乏獨立思考的“泛閱讀”,讓人難以保持學習和深入研究的心態,
閱讀習慣也日漸浮躁。針對這一問題,讀書之人最好摒棄華而不實、投機取巧和形式主義的學風,
回歸閱讀、學習的真趣味,并以社會實踐中的知識運用來檢驗讀書的收獲。
⑤“根系閱讀”要有一種擠勁,保持如饑似渴、孜孜不倦的熱情。在互聯網時代,價值觀多元復
雜,躺平、造星等不良文化生態嚴重消磨人的進取意志,甚至可能扭曲人的價值追求。若一味沉
迷這些亂象,不但影響自己的精神世界,更會被蒙蔽雙眼,導致精神萎靡、不求進步。只有保持
如饑似渴、孜孜不倦的熱情,把閱讀的根扎向專業化深層土壤,才能深刻體會社會進步的脈動,
提升思想境界和知識水平。
⑥“根系閱讀”還要有一種—,保持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意志。學習是一個人成長進步的必
要階梯,每個人都應該積極培養“博學之”的情操情懷、“審問之”的細探細究、“慎思之”的深研深
悟、“明辨之”的清晰清醒和“篤行之”的堅定堅毅,在讀書學習中保持初心、不斷進步。而做到“胸
次全無一點塵”,必須以“根系閱讀”支撐起獨立思考,才能拒當廢話簍子,不人云亦云,才能在
不斷的學習中品味出真理的滋味和營養,實現自我知識體系的“補鈣”與“充電
⑦古人云:“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榨菜
吃多了必然會妨礙身體健康,看多、聽多了“電子榨菜”,也會被粗陋的快餐文化毒害侵蝕。因
此,與書結緣切不可只圖省事、便捷,拿“電子榨菜”當主食。只有把閱讀的觸角深入知識廣闊的
根系中,才能收獲“海水漸退方見石,濃霧散去始見山”的讀書樂趣。
(選自河北新聞網2023年6月16日,有刪改)
18.(3分)閱讀全文,下列對文章內容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將人們吃飯時看的視頻或聽的有聲書比作“電子榨菜”,形象地指出了閱讀碎片化、膠囊式的
信息只是快餐閱讀。
B.作者明確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唯有樹立“根系閱讀”的觀念,接觸完整的、深刻的經典作品,
才能更好地吸收其精華,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
C.本文分論點結構一致,第⑥段畫橫線的空白處可以補的詞語是“韌勁”。
D.每個人都應該積極培養“慎思之”的清晰清醒、“明辨之”的堅定堅毅和“篤行之”的深研深悟。
19.(3分)請你為第④段“,根系閱讀,要有一種鉆勁,保持心無旁鷲、求真務實的態度”補充一
個事實論據。
20.(3分)請簡述文章的論證結構。
【答案】18.D
19.聞一多專心致志鉆研學術,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一本又一本大的四
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幾年苦,凝結而成《唐詩雜論》的碩果。十
年艱辛,一部《楚辭校補》赫然而出。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
20.①②段針對短視頻流行的現象,提出“根系閱讀”的觀點;③?⑥段從三個角度論證養成“根
系閱讀”的習慣的途徑;第⑦段引用古語,強調要把閱讀的觸角深人知識廣闊的根系中,收獲真
正的讀書樂趣。
【解析】
⑴本題考查學生搜集信息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尤其側重于對材料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此類題目
可以直接觀察選項,帶著選項的內容去材料中尋找相關的句子,進而判斷對錯,尤其需要注意說
法絕對、以偏概全等脫離材料的情況。此類情況一般是有誤的。
(2)本題考查論據以及作用。具體是補充論據。論據是證明論點的材料,它必須是真實可信的。
包括兩種:①事實論據,是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實。(包括歷史事實、故事、現實生活中的事
例、社會中存在的現象。②道理論據,某種正確的理論、名言警句、公理等。此類題目通常有
以下問法:1.用簡潔語言概括論據。2.這句話屬于什么論據并說說它的作用。3.請你按要求
補充一個論據(重點)。此類題目的答題格式為:該句話是什么論據,通過故事(或名言、古詩)
引出論題和論點;增加文章的趣味(文學韻味),引起讀者興趣,有力地證明了中心論點和分論
點。最后應注意,答題時候應結合文章內容,切忌空洞描述。補充論據的題目一般有以下步驟,
首先,闡述材料或者論據的觀點,其次,闡述文段的觀點,二者相符,所以放在第幾段或者哪個
位置。
(3)本題考查論證思路,在議論文中,屬于高難度題型,應對此類題型,要注意,先劃分文章的
段落,內容一樣的放一起,接著概括出每一段的觀點。答題模版是:作者先……。然后.……o接
著……。再.……。進而.……o又….…然后….最后,總結,得出(結論)。有幾個部分用幾
個連詞連接。本題是考查文中起聯結作用的句子,屬于論證思路題的延伸。
18.A、無誤;
B、無誤;
C、無誤;
D、原文為:每個人都應該積極培養“博學之”的情操情懷、“審問之”的細探細究、“慎思之”的深
研深悟、“明辨之”的清晰清醒和“篤行之”的堅定堅毅,在讀書學習中保持初心、不斷進步。所
以該項有誤。
故答案為:D
19.事實論據,是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實。(包括歷史事實、故事、現實生活中的事例、社會中
存在的現象。第④段的觀點為:要有一種鉆勁,保持心無旁鷲、求真務實的態度。找出與此相
關的事例即可。
故答案為:聞一多專心致志鉆研學術,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一本又一本
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幾年苦,凝結而成《唐詩雜論》的碩
果。十年艱辛,一部《楚辭校補》赫然而出。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
20.本題是對論證思路的考查。首先劃分段落,接著提取出每個部分的觀點闡述即可。
故答案為:①②段針對短視頻流行的現象,提出“根系閱讀”的觀點;③?⑥段從三個角度論證
養成“根系閱讀''的習慣的途徑;第⑦段引用古語,強調要把閱讀的觸角深人知識廣闊的根系中,
收獲真正的讀書樂趣。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大山的女兒
鄭敏霞
①清晨,偶爾讀到王金濤的《母親的目光》:“母親的目光,是我心頭微笑的月亮,灑下叮嚀,
撥去迷茫……”中秋臨近,又適逢周末,我迫不及待地掩上書卷,飛奔回家,陪陪我年老體邁、
葉瘦花殘的母親。
②母親是一個地道的大山的女兒。小時候,在那個饑荒年代,聽說正值中年的外公由于饑餓而
病死了。作為家中的長女,母親也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幫外婆分擔養家糊口的責任。因此,母親
的文化水平是小學三年級,這常常成為父親奚落她的理由。結婚后,父親到外鎮教書,一離家就
是一個月,老老小小全部扔給了母親。母親又儼然一家之主,把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條,我們
兄妹三人也在母親這座大山的庇護下一天天成長。
③依稀記得我五歲那年,半夜發燒,母親打著手電筒,背著我去隔壁村看醫生。黑漆漆的夜晚,
要穿過茂密的竹林,走過空曠的田野,母親卻一點也不害怕,背著我大步流星地朝著村醫家走去。
看了醫生,開了藥,母親又背著我回家。這時皎潔的月光灑在鄉間的小路上,母親深一腳、淺一
腳不緊不慢地踩著熟悉的路,我伏在母親溫暖寬厚的背上,看著那斑駁的竹影,望著那銀色的田
野,竟覺得黑夜也不那么的青臉獴牙了。
④母親擅長做各種各樣的竹制品。箕、笊、管、簍這些常見的竹編農具,一經一緯,或插或削,
又扭又擰,她總能編織出我們愛不釋手的形狀。每逢秋天,我和姐姐就用母親織的笊兒抬著竹篁
去竹林里笊竹葉。當太陽下山,炊煙裊裊的時候,那竹夢的空空的大肚子已填滿了竹葉、竹殼或
禾根、禾衣,母親在前面扛著竹夢,和我們一起唱著山歌,她走得那樣輕盈,夕陽把她的影子拉
得很長。
⑤母親是個地道的大山女兒,耕田種地樣樣在行。“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春時起,母親
用她勤勞的雙手,勾勒出一塊塊平整的水田,插上一行行的秧苗;耕耘出一壟壟筆直的旱地,種
上一棵棵的瓜豆。母親在她熱愛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灑下辛苦的汗水,收獲甜甜的
喜悅!歲月在母親年輕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時光在母親硬朗的身桿上寫下了大大的倒C
字,她卻總是樂呵樂呵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播種希望,編織夢想!
⑥我們成家立業了,結婚生子了,母親又幫我和哥哥帶孩子。如今,我們的孩子已上學了,不
再需要母親的幫忙了,但退休在家的父親已是耄耋之年,他老人家又不愿意跟隨在外生活的我們,
照顧風燭殘年的父親的飲食起居又自然而然地落到母親的頭上。
⑦“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如今,母親雙鬢已花白了,牙齒也差不多掉光
了,高大的身軀也佝僂了。“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垂暮之年的母親依然熱愛著她耕耘了幾
十年的土地,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歸,仍然保持著那勤勞、樸實的農村婦女的習慣:種點水稻,
種點花生,種點青菜,養幾只雞,養幾只鴨……哥嫂一家每次回廣東時,總是把一些帶著濃濃的
媽媽味的土特產塞滿車后座。我周末回家時,也經常是青菜呀、米呀拿回去,遠嫁的姐姐回來時
也總能順些米粽、龍眼干之類的東西。
⑧太陽西斜,天色已晚,我又不得不告別龐眉皓發的母親,踏上歸家的路途。發動車子,跟母
親說再見時,驀然發現坐在屋后石凳上的母親悄然地擦著眼淚,我的心突然酸了,多希望時光老
人能慢點走,讓我好好陪陪生我養我的母親!
⑨“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窗外的月光,皎潔地落在大地上,而母親永
遠是我們心中那最美麗最深情的人。
(選自《鄉土散文》2023年9月,有刪改)
21.(12分)本文寫了母親生活中的許多小事。請根據提示填寫下面的內容。
時間事件
①母親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呵護我們的成長
“我”五歲那年②
③母親和我們一起去竹林里笊竹葉
春時起④
22.(3分)仔細比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談談改定稿好在哪里。
句
原稿改定稿
子
這時母親深一腳、淺一腳地不這時皎潔的月光灑在鄉間的小路上,母親深一腳、淺
緊不慢地踩著熟悉的路,我伏一腳地不緊不慢地踩著熟悉的路,我伏在母親溫暖寬
①
在母親溫暖寬厚的背上,覺得厚的背上,看著那斑駁的竹影,望著那銀色的田野,
黑夜也不那么害怕了。竟覺得黑夜也不那么的青臉獴牙了。
母親用她勤勞的雙手,勾勒出母親用她勤勞的雙手,勾勒出一塊塊平整的水田,插
②水田,插上秧苗;耕耘出旱地,上一行行的秧苗;耕耘出一壟壟筆直的旱地,種上二
種上瓜豆。棵棵的瓜豆。
23.(3分)根據你對文章的理解,補全下面的對話,幫助小語理解文章。
小語:我覺得第⑦段劃橫線的句子顯得多余,應該刪掉。
小文:我不這么認為。
24.(3分)小文想將本文選入班刊,請你幫他擬一個四字詞欄目名稱,并結合文章的選材和主
題說明理由。
【答案】21.小時候;母親深夜背“我”去隔壁村看醫生;每逢秋天;母親平整田地,插種秧苗瓜
豆
22.①改定稿運用環境描寫,渲染了溫馨的氛圍,蘊含著“我”對母親的感激和愛。
②改定稿運用疊詞,形象地寫出了田地和作物的樣子,表現了母親的勤勞。
23.不能刪除。畫線句子從側面表現出母親的勤勞,同時也表現了母親對子女的深沉愛,表達子
女對母親的感激之情。
24.欄目名稱:摯愛親情
理由:選材圍繞母親的勤勞、無私奉獻以及子女對母親的感恩,主題贊美了母親的偉大和對子女
的深情。
【解析】(1)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解決此類題目首先要瀏覽全文,明確各個段落(語
句)的內容,同時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語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關
鍵語句),簡潔準確概括。
(2)本題考查賞析句子的能力。賞析句子要結合具體的語境,從修辭、語句中重要的動詞、形
容詞、描寫的角度、句式特點等幾個角度考慮。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對作者情感內容的闡述。
(3)本題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關注兩點:一是句段所處的位置來分析。二是
從句子的表達內容來分析。
(4)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閱讀文章時要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
即初讀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詞,讀懂每句話,給文章分段和歸納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
體上來,進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
21.本題考查情節梳理與概括。①根據題干“事件”是“母親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呵護我們的
成長”的提示,找到②段“小時候,在那個饑荒年代,聽說正值中年的外公由于饑餓而病死了……
把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條,我們兄妹三人也在母親這座大山的庇護下一天天成長”,可知,“時
間”是:小時候。②根據題干“時間”是“‘我‘五歲那年”的提示,找到③段“依稀記得我五歲那年,
半夜發燒,母親打著手電筒,背著我去隔壁村看醫生”,可知,“事件”是:母親深夜背“我”去隔
壁村看醫生。③根據題干“事件”是“母親和我們一起去去竹林里笊竹葉”的提示,找到④段“每逢
秋天,我和姐姐就用母親織的笊兒抬著竹蒙去竹林里笊竹葉。當太陽下山,炊煙裊裊的時候,那
竹夢的空空的大肚子已填滿了竹葉、竹殼或禾根、禾衣,母親在前面扛著竹夢,和我們一起唱著
山歌,她走得那樣輕盈,夕陽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長”,可知,“時間”是:每逢秋天。④根據題干
“時間”是“春時起”的提示,找到⑤段“春時起,母親用她勤勞的雙手,勾勒出一塊塊平整的水田,
插上一行行的秧苗;耕耘出一壟壟筆直的旱地,種上一棵棵的瓜豆”,可知,“事件”是:母親平
整田地,插種秧苗瓜豆。
故答案為:小時候;母親深夜背“我”去隔壁村看醫生;每逢秋天;母親平整田地,插種秧苗瓜豆
22.本題考查詞句賞析。①根據畫線句“皎潔的月光灑在鄉間的小路上”“看著那斑駁的竹影,望
著那銀色的田野,竟覺得黑夜也不那么的青臉糠牙了”中的“月光”“竹影”“田野”可知,運用了環境
描寫;結合③段“母親打著手電筒,背著我去隔壁村看醫生”“我伏在母親溫暖寬厚的背上”等可知,
渲染了溫馨的氛圍,蘊含著“我”對母親的感激和熱愛。②根據“母親用她勤勞的雙手,勾勒出一
塊塊平整的水田,插上一行行的秧苗;耕耘出一壟壟筆直的旱地,種上一棵棵的瓜豆”句中加點
詞“一行行”“一壟壟”“一棵棵”可知,都是疊詞,結合上文“母親用她勤勞的雙手”可知,生動形象
地寫出了田地和作物的樣子,表現了母親的勤勞。
故答案為:①改定稿運用環境描寫,渲染了溫馨的氛圍,蘊含著“我”對母親的感激和愛。②改
定稿運用疊詞,形象地寫出了田地和作物的樣子,表現了母親的勤勞。
23.本題考查內容理解。根據第⑦段劃橫線“哥嫂一家每次回廣東時,總是把一些帶著濃濃的媽
媽味的土特產塞滿車后座。我周末回家時,也經常是青菜呀、米呀拿回去,遠嫁的姐姐回來時也
總能順些米粽、龍眼干之類的東西”寫的是兒女們每次回母親家都會帶很多東西回自己家,結合
上文“垂暮之年的母親依然熱愛著她耕耘了幾十年的土地,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歸,仍然保持
著那勤勞、樸實的農村婦女的習慣”可知,表現了母親的勤勞;結合⑧段“發動車子,跟母親說
再見時,驀然發現坐在屋后石凳上的母親悄然地擦著眼淚”可知,表現了對子女的深沉愛。這些
描些蘊含著對母親的感激之情。
故答案為:不能刪除。畫線句子從側面表現出母親的勤勞,同時也表現了母親對子女的深沉愛,
表達子女對母親的感激之情。
24.本題考查內容理解。選材:根據②段“母親是一個地道的大山的女兒。小時候,在那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勞務分包合同實例
- 專業體育用品零售連鎖店采購合同
- 《醫療質量管理體系》課件
- 五方股權轉讓合同
- 日文離婚協議書
- 轉租廣告位合同協議
- 死亡享保協議書
- 車輛座套廣告合同協議
- 超市租賃裝修合同協議
- 旱廁承包協議書
- 創新與發明-按圖索驥、循章創新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廣州大學
- 《24時計時法》素養課件
- 2024年山東高考化學真題試題(原卷版+含解析)
- 3.1.4 禁止編入列車的機車車輛課件講解
- 30題儀表工程師崗位常見面試問題含HR問題考察點及參考回答
- 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站電氣部分
- 數字貿易學 課件 第5章 數字服務貿易
- DB11∕T 848-2023 壓型金屬板屋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 2024年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孕婦乳母的飲食調理
- 銀行理財雙錄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