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卷:物理(山東青島卷)(解析版)_第1頁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卷:物理(山東青島卷)(解析版)_第2頁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卷:物理(山東青島卷)(解析版)_第3頁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卷:物理(山東青島卷)(解析版)_第4頁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卷:物理(山東青島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山東青島卷)

物理?全解全析2025.2

(考試時間:90分鐘,分值:100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I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

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n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單項選擇題(滿分20分,共10題,每題2分。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1.物理學推動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歷史上許多重大科學發現源于科學家的不懈探索,第一位提

出“物體的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的科學家是()

A.牛頓B.伽利略C.焦耳D.帕斯卡

【答案】B

【解析】A.牛頓發現了牛頓第一定律,他是在總結前人結論的基礎上通過實驗、概括、推理得出的,不是

第一位提出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的科學家,故A不符合題意;

B.伽利略研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第一次提出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故B符合題意;

C.焦耳發現了焦耳定律,故C不符合題意;

D.帕斯卡發現了帕斯卡定律,研究了液體壓強的問題,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如圖所示是媽媽為小陽準備的營養早餐。他對早餐中的物理量進行了估測,下列數據合理的是()

A.熱奶的溫度約20℃

B.一個雞蛋的質量約50g

C.媽媽準備這頓早餐用時約5min

D.盤子邊緣的厚度約5cm

【答案】B

【解析】A.根據生活實際可知,熱奶的溫度約40℃,故A錯誤;

B.一斤(500g)雞蛋約10個,故一個雞蛋的質量約50g,故B正確;

C.根據生活實際可知,媽媽準備這頓早餐用時約20min,故C錯誤;

D.根據生活常識可知,盤子邊緣的厚度約5mm,故D錯誤。

故選B?

3.小雨把文具盒里的部分物品分別接入如圖所示電路,其中能使小燈泡發光的是()

A.橡皮B.塑料尺

C.中性筆的筆芯D.2B鉛筆的筆芯

【答案】D

【解析】導體容易導電,絕緣體不容易導電,橡皮、塑料尺、中性筆的筆芯屬于絕緣體,2B鉛筆的筆芯是

主要成份是石墨,屬于導體,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4.古箏,因其音域寬廣、音色優美、演奏技巧豐富、表現力強而被稱為“眾樂之王”,亦稱為“東方鋼琴”,

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如圖所示是表演者彈奏古箏的情景,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演奏時用力撥動琴弦,音調升高

B.演奏時撥動琴弦越快,聲音傳播速度越快

C.演奏前需要調弦,繃緊的弦發聲的音調高

D.演奏時的聲音悅耳動聽,細琴弦發聲的響度大

【答案】C

【解析】A.演奏時用力撥動琴弦,琴弦振動的幅度會變大,響度變大,故A錯誤;

B.演奏時撥動琴弦越快,琴弦振動的越快,音調越高,聲音傳播的速度是跟溫度與介質有關,故B錯誤;

C.演奏前需要調弦,繃緊的弦振動的快,發聲的音調高,故C正確;

D.演奏時的聲音悅耳動聽,是細琴弦發聲的音色好,故D錯誤。

故選Co

5.早在公元前1650年,我國勞動人民就掌握了青銅器鑄造技術。用石杓舀出液態銅倒入陶范中冷卻成固

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陶范

A.液態銅倒入陶范冷卻成青銅器是凝華現象

B.液態銅冷卻成固態的過程中需要吸熱

C.工匠身上的汗水不斷汽化,需要吸熱

D.剛用過的石杓放入水中出現的“白氣”是水蒸氣

【答案】C

【解析】AB.液態銅倒入陶范冷卻成青銅器,是液態的銅凝固為固態,凝固放熱,故AB錯誤;

C.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是汽化,工匠身上的汗水不斷汽化,汽化吸收熱量,故C正確;

D.剛用過的石杓放入水中出現的“白氣”,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錯誤。

故選C。

6.“共享單車”作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之一,自推向市場以來,得到廣大市民的青睞,也給人們的出行帶

來了方便、快捷。從“共享單車”的結構和使用來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輪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為了減小摩擦

B.在鏈條處滴入潤滑油是為了增大摩擦

C.軸承里面裝有鋼珠是為了減小摩擦

D.用力捏剎車閘是為了減小摩擦

【答案】C

【解析】A.輪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為了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故A

錯誤;

B.在鏈條處滴入潤滑油,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可以減小摩擦,故B錯誤;

C.軸承里面裝有鋼珠是為了變滑動為滾動,可以減小摩擦,故C正確;

D.用力捏剎車閘是為了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增大壓力,可以增大摩擦,故D錯誤。

故選Co

7.如圖所示,在“探究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實驗中,燈泡Li和L2上分別標有“3.8V0.2A”和“3.8V0.3A”

字樣,電源為兩節干電池,閉合開關兩燈均發光(假設燈泡的電阻不受溫度影響),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兩燈并聯B.電流表Ai測燈L2的電流

C.燈Li比燈L2暗D.電流表A2的示數為0.5A

【答案】D

【解析】A.由電路實物圖可知,電流從正極流出,經過開關,分別流經燈Li和燈L2,燈Li和燈L2相互

獨立,互不影響,是并聯,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由電路實物圖可知,電流表Ai和燈L2串聯,電流表Ai測燈L2的電流,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電源為兩節干電池,則電源電壓、燈泡Li、燈泡L2兩端的電壓均為3V。燈泡Li和L2的規格分別是

“3.8V0.2A”和“3.8V0.3A",由歐姆定律可知,燈泡Li的電阻大于燈泡L2的電阻;當電源電壓為3V時,

通過燈泡Li的電流更小,燈泡Li的實際功率更小,所以燈Li比燈L2暗,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由上述分析可知,燈泡Li和L2的實際電壓比額定電壓小,所以燈泡Li的電流小于0.2A,燈泡L2的電

流小于0.3A,所以此時的電路電流小于0.5A;由電路實物圖可知,電流表A2測量干路電流,則電流表A2

的示數小于0.5A,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8.流體的壓強與流速有關,下列現象與這一物理知識無關的是()

甲乙丙丁

A.甲圖,用吸管將飲料吸入口中B.乙圖,向前吹氣,紙條向上運動

C.丙圖,在氣球的左側吹氣時球向左飄D.丁圖,在硬幣上方吹氣時硬幣跳入碗中

【答案】A

【解析】A.用吸管吸飲料是利用了大氣壓,吸時是先把管內空氣吸走,這樣在管內外就形成氣壓差,從而

把飲料“壓”進嘴里,不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解釋,故A符合題意;

B.把一紙條靠近嘴邊,在紙條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吹氣時,紙條上方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紙條下方的空

氣流速小,壓強大,在空氣壓強差的作用下,紙條會向上偏移,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解釋,故B不

符合題意;

C.向氣球的左側吹氣,球左側的空氣流速變大,壓強變小,小于球右側的大氣壓,產生了一個向左的壓強

差,將氣球壓向左側,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解釋,故C不符合題意;

D.在硬幣上方沿著與桌面平行方向用力吹一口氣,硬幣上方的空氣流速大于下方的空氣流速,則硬幣上方

的氣體壓強小于下方的氣體壓強,硬幣受到向上的壓強差,所以可以將硬幣吹過木條,能用“流體壓強與流

速關系”解釋,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D。

9.如圖所示,是一種外型新穎的手動榨汁器。在A處用力下壓手柄,容器中的水果受到擠壓,可快速榨

出果汁。此時,榨汁器的手柄可以看成一個()

A.省力杠桿,支點是C點

C.省力杠桿,支點是B點D.費力杠桿,支點是8點

【答案】A

【解析】由圖可知CBF桿繞C點轉動,所以C為支點,A位置施加動力,8位置施加阻力,動力距離支點

比阻力距離支點遠,動力臂大,根據杠桿平衡條件耳可知,為省力杠桿,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

合題意。

故選A?

10.兩塊完全相同的磚塊,如圖所示疊放在水平地面上,磚塊的長、寬、高之比為4:2:1,若磚塊A對磚塊

B的壓力是以,壓強為PA;磚塊B對地面的壓力是凡,壓強為PB,則()

A.FA:FB=1:2B.%RB=4:1D.PA:PB=8:1

【答案】A

【解析】磚塊A對磚塊B的壓力

FA=G

磚塊B對地面的壓力是

FB=G+G=2G

FA:FB=G:2G=l:2

磚塊A對磚塊B的壓強為

FRGG

…廠有二萬

磚塊B對地面的壓強為

Fn2GG

外=『而=了

_G:G=2:1

PA-PB=y~

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二、多項選擇題(滿分15分,共5題。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2?3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選對得3

分,漏選得1分,錯選或不選得0分)

11.一位攝影愛好者采用在同一張底片上多次曝光的方法,拍攝了極限跳傘運動員從懸崖上跳下的過程。

從運動員離開懸崖時開始,每隔0.3s曝光一次。得到了一張記錄運動員在打開降落傘之前的一段下落情況

的照片,如下圖所示。已知運動員從。點到d點可視為沿豎直方向運動,通過?、be和cd的時間間隔均為

0.6s,空氣阻力不可忽略。對于運動員從。點到d點的下落過程,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A.運動員下落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

B.運動員下落過程中的速度的大小逐漸變大

C.運動員所受的重力在M段所做的功等于在cd段所做的功

D.運動員所受的重力在浦段做功比在cd段做功慢

【答案】BD

【解析】A.由于空氣阻力不能忽略,所以運動員下落過程中克服空氣阻力會消耗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

能,所以減少的重力勢能并沒有全部轉化為動能,故A錯誤;

B.由圖可知,運動員下落過程中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距離越來越大,所以運動員下落過程中的速度的大小

逐漸變大,故B正確,

C.由圖可知,運動員在曲段通過的距離小于在cd段通過的距離,且重力不變,根據W=G〃可知,運動

員所受的重力在油段所做的功小于在加段所做的功,故C錯誤;

D.重力在曲段所做的功小于在cd段所做的功,且所用時間相等,根據P=三可知,重力在"段所做的

功率小于在Cd段所做的功率,即運動員所受的重力在心段做功比在cd段做功慢,故D正確。

故選BDo

12.如圖是小華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幾種情境,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蠟燭A距玻璃板5cm,則蠟燭B距蠟燭A也是5cm才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

B.若蠟燭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低且傾斜,在甲、乙、丙三圖中,則乙是產生該現象的原因

C.若玻璃板與B之間放一塊擋光板,則仍能透過玻璃看到A的像

D.若蠟燭A遠離玻璃板,則蠟燭A的像將變小

【答案】ABD

【解析】A.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若蠟燭A距玻璃板5cm,則蠟燭A的像距玻璃板也是5cm,則蠟燭

B與蠟燭A相距10cm才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故A錯誤,符合題意;

B.實驗時平面鏡必須要豎直放置,如果不豎直,無論怎樣移動后面的蠟燭都不可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

合,由圖可知,甲圖玻璃板豎直放置,不會出現像偏低的情況,乙和丙的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分別作出

蠟燭A關于玻璃板的對稱點,可知,丙圖中蠟燭A的像偏低且傾斜,如圖所示:

玻璃板玻璃板

故B錯誤,符合題意;

C.平面鏡所成的是虛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因此,如果在玻璃板后面放一塊擋光板,則能看見蠟燭A

的像,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物像等大,因此若蠟燭A遠離玻璃板,則蠟燭A的像大小不變,故D錯誤,符合

題意。

故選ABD?

13.青島地區的夏季經常會出現海陸風。海邊吹的陸風和海風統稱海陸風,海陸風是由于陸地和大海升溫

和降溫的快慢不同,從而使空氣對流形成的。如圖所示是海陸風形成的示意圖。關于海陸風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冷空氣.熱空氣熱空氣冷空氣

/陸地'大海/陸地'大海

甲乙

A.甲圖中的海陸風發生在白天,且海洋溫度較高

B.甲圖中的海陸風發生在夜晚,且海洋溫度較高

C.乙圖中的海陸風發生在白天,且陸地溫度較高

D.乙圖中的海陸風發生在夜晚,且陸地溫度較高

【答案】BC

【解析】由于陸地和海水的比熱容不同,海水的比熱容大于陸地的比熱容,在同樣太陽光的照射下,陸地

和海洋升溫和降溫的快慢不同,從而使空氣形成對流,白天,陸地比海洋升溫快,地面上方是熱空氣,密

度小,會上升,海面上方是較冷的空氣就會來補充,于是冷空氣沿海面吹向陸地,形成海風,故乙圖反映

海風形成的時間是白天,甲圖反映陸風形成的時間是晚上。

故選BC。

14.在生產生活中,使用簡單機械做功的情形比比皆是。如下圖所示,利用組裝好的(a)、(b)滑輪組,

分別將甲、乙兩組鉤碼提起,(a)、(b)兩個裝置中鉤碼型號、定滑輪、動滑輪的型號都是完全一樣的。不

計繩子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

A.(a)、(b)兩組裝置中,都是有三股繩子承擔著重物

B.(a)、(b)兩組裝置中,提升鉤碼所做的功為有用功

C.(a)、(b)兩組裝置中,人手的拉力所做的功為總功

D.(a)、(b)兩組裝置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一樣的

【答案】ABC

【解析】A.由圖可知,(a)、(b)兩組裝置中,吊起動滑輪的繩子股數都是三股,故都是有三股繩子承擔

著重物,故A正確;

B.(a)、(b)兩組裝置中,目的都是將鉤碼提起,故提升鉤碼所做的功為有用功,故B正確;

C.(a)、(b)兩組裝置中,人手的拉力所做的功為總功,故C正確;

D.(a)、(b)兩組裝置中,甲要提起一個鉤碼,乙要提起兩個鉤碼,裝置中鉤碼的型號、定滑輪、動滑輪

的型號都是完全一樣的,且不計繩子與滑輪之間的摩擦,故兩裝置所做的額外功一樣,此時提升的鉤碼越

重,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百分比就更大,機械效率就更大,故此時乙裝置的機械效率大于甲裝置的機械效

率,故D錯誤。

故選ABC?

15.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恒為6V,定值電阻R=4Q,開關S始終處于閉合狀態,當開關3由斷開到

A.小燈泡繼續發光

B.電壓表的示數變為6V

C.電路中消耗的總功率變為9W

D.電流表的示數變為1A

【答案】BC

【解析】AB.由電路圖可知,當開關Si斷開時,燈泡L與定值電阻R串聯,電壓表測R兩端的電壓,電

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當開關Si閉合時,燈泡L被短路,不發光,電路為R的簡單電路,電壓表測電源電

壓,即電壓表的示數為6V,故B正確,A錯誤;

CD.當開關Si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

/=£=6V=1,5A

R4Q

電路中消耗的總功率

尸=U/=6Vxl.5A=9W

故C正確,D錯誤。

故選BCo

三、實驗探究題(滿分30分,共5題)

16.在實驗室完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把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

上50cm處,調節蠟燭的燭焰與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如圖甲所示,若此時想用光屏承接到燭焰的實像,光屏應在____(選填“50cm?60cm”、“60cm?70cm”

或“70cm?100cm”)范圍內移動;

(2)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把蠟燭放在30cm刻度線處,調整光屏到透鏡的距離,則在光屏上看到燭焰―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倒立的像;

(3)若想模擬投影儀的成像原理,應在步驟(2)的基礎上將蠟燭向(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

的方向移動并調節光屏的位置,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蠟燭燃燒變短了,其在光屏上的像的位置

將(選填“升高”或“降低”);

(4)如圖乙所示,F、F是凸透鏡焦點,請畫出經過透鏡后的兩條折射光線o

M=50cm-10cm=40cm

因為所以

f<u<2f

即光屏在60cm?70cm,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

(2)⑵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把蠟燭放在30cm刻度線處,物距

w=50cm-30cm=20cm

即〃=¥時,根據凸透鏡的成像原理特點可知,此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3)[3]凸透鏡成像時,當

f<u<2f

時,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投影儀,所以蠟燭要從30cm刻度線處靠近凸透鏡,使蠟燭在30cm-

40cm刻度線之間移動,所以蠟燭靠近凸透鏡。

[4]蠟燭燃燒變短,根據經過光心的光線的傳播方向不變可知,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即像變高了。

(4)[5]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過光心的光線其傳播方向不變,如圖所示:

17.如圖所示,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

階段的平均速度。

(1)該實驗是根據公式進行測量的。

(2)實驗時應保持斜面的傾角較小,這是為了減小測量______時造成的誤差;

(3)小車通過AB段時測得時間如=L6s,A8段的長度%=而,則AB段的平均速度%=

cm/s;

(4)在測量小車到達8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得A8段的平均速度會偏(選

填“大”或“小”);

(5)根據你的實驗,你認為小車由靜止釋放,斜面的傾角增大后,通過相同的路程,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

將(填“不變”“變大”或,變小”)。

【答案】V=-時間40.025小變大

t

【解析】(1)m測平均速度的實驗是通過測出路程和對應的時間,再利用公式丫=£間接計算出物體的平均

速度。

(2)[2]斜面坡度越大,小車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越快,過某點的時間會越短,計時會越困難,所以為使計

時方便,減小測量時間時造成的誤差,應保持斜面的傾角較小。

(3)[3]由圖可知,之間的距離

sAB=80.0cm-40.0cm=40.0cm

[4]小車通過AB段時測得時間〃B=L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

S40.0cm__.

=-A^B-=---------=25cm/s

tAB1.6s

⑷⑶如果讓小車過了5點才停止計時,會導致測得的時間偏大,由公式”加,測得的平均速度會偏

小。

(5)[6]小車由靜止釋放,斜面的傾角增大后,小車的運動變快,通過相同路程,運動時間變短,小車運動

的平均速度變大。

18.實驗“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猜想:根據生活常識,同學們猜想浮力大小可能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深度及液體密度有關。

器材:彈簧測力計、物塊、盛有水和鹽水的容器。

實驗與探究:按如圖所示的步驟進行實驗

(1)E圖中,物塊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為N;

(2)B、C兩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同,說明浸在同一種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跟有關;

(3)C、D兩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相同,說明物體浸沒在同種液體中,所受浮力大小跟無關;

(4)C、E兩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同,說明物體排開相同體積的液體時,所受浮力大小跟有

關;

(5)由B到C,燒杯對桌面的壓力(選填“增大”或“減小”);

(6)如已知水的密度4QlxlO3kg/m3,則物塊的密度°折;鹽水的密度折o

【答案】1.1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浸入液體的深度浸入液體的深度增大2.8x103

kg/m3l.lxlO3kg/m3

【解析】(1)[1]由圖A可知物塊受到的重力是2.8N,由圖E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1N,物體受

到的拉力為尸=L7N,物塊所的浮力大小為

/E=G-&=2.8N-1.7N=1.1N

(2)[2]B、C兩圖中,液體的密度相同,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同,說明浸在同一液

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跟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3)[3]C、D兩圖中,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相同,浸沒的深度相同,彈簧測力計示數相同,

說明物體浸沒在同種液體中,所受浮力大小跟浸入液體的深度無關。

(4)[4]C、E兩圖中,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等,液體的密度不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同,說明物體排

開相同的體積液體時,所受浮力大小跟被浸入液體的密度有關。

(5)[5]物體浸入液體時受到液體豎直向上的浮力,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物體給液體豎直向下的反

作用力,其大小與浮力大小相等;實驗中燒杯對桌面的壓力包括三部分:液體重力、燒杯重力和物體對液

體的反作用力;由B到C,液體重力和燒杯重力不變,物體排開水的體積變大,浮力變大,則物體對水的

反作用力變大;所以燒杯對桌面的壓力增大。

(6)⑹⑺由A圖知,物塊的重力是2.8N,物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拉力是1.8N,物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

力為

耳學水=2.8N—1.8N=1N

物塊的質量為

G2.8N

HI物=一=------=0.28kg

物g10N/kg&

物塊浸沒在水中,物塊排開水的體積等于物塊的體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則物塊的體積為

咻=%=齷=-----------------=lxl0^m3

物排p水g1.0xl03kg/m3xl0N/kg

物塊的密度為

p颯=—=0。28皆§=2.8xl03kg/m3

"物咻1x10—3己

物塊浸沒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為/it=LlN,根據阿基米德原理,鹽水的密度為

二號一L1N

=l.lxlO3kg/m3

g%10N/kgxlxl0^m3

19.小麗在探究“電路中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可供使用的實驗器材有:電源(電壓恒為6V)、電流表、電

壓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各一個、阻值不同的定值電阻四個(5Q,10Q,15Q,20。),導線若干。

(1)請你替小麗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甲圖的實物圖補充完整,要求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c端滑動時接入電

路中的阻值變大。

(2)將5。的電阻接入a、b間,閉合開關后,移動滑片P使電壓表示數為Uo,記錄相應的電流值;然后

將5Q的電阻換成10Q的電阻接入a、b后立即閉合開關,此時應將滑片P向(選填%”或“小)端

移動,直至電壓表示數也為Uo,記下相應的電流值;

(3)小麗在換用20Q電阻做實驗時,發現電阻已經損壞,她靈機一動,利用現有的幾個電阻解決了這個問

題。請你寫出小麗的做法:;

(4)小麗根據實驗數據得出/-R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則小麗實驗時Uo=V,實驗時小麗所

用的滑動變阻器其最大阻值不能小于。;

(5)小麗在得出LR圖像之后,又畫出了如圖丙所示的/-工圖像,得出結論,電流與電阻成反比。請對此

R

做出評價:

【答案】d把5。與15Q的電阻串聯接入ab間進行實驗2.4

30說法錯誤,應該說在: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解析】(1)口]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c端滑動時接入電路中的阻值變小,變阻器左下接線柱連入電路中,

如圖所示:

(2)[2]將5。電阻換成10。、15。的電阻后,定值電阻兩端分壓變大,大于Uo,滑動變阻器分壓減小,為

保持電阻兩端電壓不變,應向/移動滑片,使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增大,減小定值電阻的分壓,直

到電壓表示數為Uo.

(3)[3]根據電阻串聯知,當20。電阻損壞,可以把5。與15。的電阻串聯接入M間進行實驗。

(4)[4]電阻兩端的電壓為

U0=IR=0.48Ax5Q=2.4V

[5]由[4]知

Uo=2.4V

由圖像丙知,當定值電阻的阻值為20。時,電路電流為0.12A,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

6V-2.4V

=30Q

0.12A

則實驗所用的滑動變阻器,其最大阻值不能小于300

(5)[6]如圖丁所示的/-[圖像可知,在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的倒數成正比,所以,可以得出,在電壓

一定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但不能只說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20.如圖,在“探究磁生電的條件”實驗中,某小組的實驗操作和現象如表所示:

序號實驗操作電流表指針偏轉情況

1保持導體與磁體靜止不偏轉

2保持磁體靜止,導體水平向左切割磁感線向右偏轉

3保持磁體靜止,導體水平向右切割磁感線向左偏轉

N

S;

l2---------夕

(1)比較實驗1、2(或1、3)可知,當,導體中就會產生感應電流;

(2)利用現有器材,要使感應電流大小發生改變,可采取的具體措施是什么?―若要改變感應電流的方

向可以怎么做?

(3)你認為切割磁感線的導體相當于哪個電路元件?—

【答案】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改變切割磁感線的速度可改變切割磁感線

的速度電源

【解析】(1)[1]其它條件相同,實驗1中,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靜止,沒有做切割磁感線運動,

導體中沒有產生感應電流;實驗2(或3)中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導體中產生

了感應電流,因此比較實驗1、2(或1、3)可知,當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

導體中就會產生感應電流。

(2)⑵在電磁感應現象中,感應電流大小與磁場強弱和切割磁感線的快慢有關,利用現有器材,要使感應

電流大小發生改變,可改變切割磁感線的速度。

⑶在電磁感應現象中,感應電流的方向與導體切割磁感線方向和磁場方向有關,若要改變感應電流的方向,

可改變導體切割磁感線的方向或改變磁場方向,二者不可同時改變。

(3)[4]切割磁感線的導體產生了感應電流,向外提供了電能,相當于電路中的電源。

四、作圖與解析題(滿分20分,共3題)

21.(1)將縫衣針的一端在磁鐵的一端接觸一會,它就被磁化,將磁化后的兩根縫衣針穿過按扣的兩個孔,

放在底座的針尖上,就制作成了一個如圖所示的小指南針。該指南針靜止后針尖指北,則針尖是小指南針

的(選填"N”或"S”)極。此實驗中縫衣針所用的材料最好的是(選填“鐵”或"銅”)。

【解析】口]根據題意可知,該指南針靜止后,發現其針尖指北,則針尖是小指南針的N極。

⑵此實驗中縫衣針所用的材料最好是鐵,而銅不是磁性材料,不能被磁化。

(2)由同種材料制成的甲、乙兩個小球,體積分別是8cm3和27cm3,質量分別是24g和36g,已知其中

有一個是空心的,則空心的是球,這種材料的密度為g/cn?.

【答案】乙3

【解析】甲的密度p,=察==3g/cm3,乙的密度「乙=等=.個^3°L33g/cm3,p甲邛乙,所以

%891V乙27?cm

空心球是乙,制作這兩個球的材料密度是3g/cm3.

點睛:先根據密度公式求出各自的密度,再進行比較,密度大的為實心,密度小的為空心.

22.自然界的運動形式多種多樣,運動和相互作用存在緊密的聯系.下面請和小明一起走進運動和力的世

界。

(1)常見的運動形式有:①機械運動②分子熱運動③振動……小明打開香皂的包裝就聞到香味,這種運動形

式屬于(填寫序號)。

(2)將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入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罩內的空氣,聽到聲音逐漸減小,這說明。

(3)2024年4月23日,是人民海軍誕生75周年紀念日.在參加青島市海軍成立紀念日艦艇開放活動時,小

明了解到,在水下時潛艇的“耳朵”是聲吶設備,“眼睛”是潛望鏡,聲吶系統是利用聲傳遞來工作

的,潛望鏡是利用光的來工作的。

(4)小明在學習運動和力的知識時,整理了如下筆記:

①如圖甲,木塊在水平桌面上靜止,水平方向不受力,合力為零;

②如圖乙,木塊在水平桌面上靜止,耳和衣是一對力,合力為零;

③如圖丙,木塊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月Ff,合力為零;

總結:當物體處于狀態時,所受合力為零。

④如圖丁,小球上系一細線,細線右端固定,小球靜止在水中時細線恰好水平,請作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

圖___。

【答案】(1)②(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3)信息反射(4)平衡=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解析】(1)打開香皂的包裝就聞到香味,這是香皂分子運動到鼻子內,屬于擴散現象,是分子在不停的

做無規則運動,屬于②分子熱運動。

(2)將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入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罩內的空氣,隨著空氣的減少,聽到聲音逐漸減小,說明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3)[1]聲音可以傳遞信息,聲吶系統是通過發射和接收超聲波,利用聲傳遞信息來工作的。

⑵潛望鏡的鏡片是兩片平面鏡,是利用光的反射來工作的。

(4)②[1]如圖乙,木塊在水平桌面上靜止,處于平衡狀態,耳和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條直線

上,都作用在木塊上,是一對平衡力。

③⑵如圖丙,木塊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木塊受到的合力為零,即所有向左的力大小

等于所有向右的力,即片+8=%

⑶根據上述實驗分析可知:當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所受合力為零。

④[4]小球靜止在水中,處于平衡狀態,細線對小球沒有拉力,豎直方向上小球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

向上的浮力,作用點近似在小球的重心,如下圖所示:

23.在醫院住院的病人,輸液時需要經常觀察輸液袋內藥液剩余情況。病人需要護理時,只要閉合床頭開

關就能及時通知值班室里的護士。呼叫電路應該怎樣設計呢?能不能利用輸液報警器來解決輸液袋的監視

問題。小明進行了模擬設計。

(1)如圖1所示,是小明設計的輸液報警器示意圖,當輸液袋內的藥液流完時,蜂鳴器會發出報警聲來提

醒病人和護士。圖中滑片P可在段滑動,滑片滑到C點時蜂鳴器報警。分析報警電路可知,虛線框內電

路的(選填或“8。,)段應該用絕緣材料制成;

值班室病房1值班室病房1

火線

零線

圖1圖2圖3

(2)若輸液時藥液的溫度不變,隨著輸液袋內藥液的減少,袋內剩余藥液的比熱容,內能

(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3)小明以一個病房只有一張病床為例,設計了如圖2甲所示的電路。該電路(選填“能”或“不能”)

達到呼叫目的;

(4)當一個病房有三張病床時,小明設計了如圖2乙和丙所示的兩種電路。對比這兩個電路,圖丙所示電

路的優點是;

(5)若圖2甲中的白熾燈、電鈴、開關是連接在家庭電路中,請你根據安全用電原則,按圖2甲所示的電

路圖將圖3所示的實物連接完整_______0

火線

零線

【答案】AC不變減小能能夠確定發出呼叫的床位

【解析】(1)口]由圖知,隨著藥液袋重力減小,彈簧因受到的拉力減小而縮短,滑片P向上滑動。當輸液

袋內的藥液流完時,蜂鳴器會發出報警聲,說明滑片滑到C點,此時段連入電路,且使蜂鳴器電路成為

通路,故BC段是導體;滑片P不滑到C點時(在AC間),蜂鳴器電路是斷路,不報警,故AC段是絕緣體。

(2)[2]比熱容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質量無關,所以袋內剩余藥液的比熱容不變。

[3]輸液時藥液的溫度不變,但袋內剩余藥液的質量減少,其內能減小。

(3)[4]由圖甲知,一個病房只有一張病床,所以只要閉合開關,鈴響燈亮,能達到呼叫目的。

(4)[5]由圖乙可,三個開關閉合其中的任意一個開關,鈴響燈亮,但無法確定是哪個床位呼叫;由圖丙知,

每個床位都有對應的一個燈,閉合床頭開關,鈴響且對應的燈亮,根據亮的燈可以確定是哪個床位呼叫。

(5)[6]由圖2甲知,燈泡與電鈴并聯,開關在干路上;為了安全,開關先接在火線上,再接入燈泡頂端的

金屬點,零線直接接在燈泡的螺旋套上,實物圖連接如圖所示:

---------------------火線

---------------------零線

op)l電鈴

五、計算與閱讀題(滿分15分,共3題)

24.如圖甲所示,底面積S為25cm②的圓柱形平底容器A內裝有適量的未知液體,將A放入底面積為100cm?

的圓柱形水槽內,處于直立漂浮狀態,A下表面所處深度九=10cm;如圖乙所示,從容器中取出100cm3的

液體后,水槽內水面下降0.9cm,(g=10N/kg)o求:

_

_

__

__

甲乙

⑴圖甲該容器受到的浮力;

(2)未知液體的密度。

【答案】(D2.5N⑵0.9xl03kg/n?

【解析】(1)圖甲該容器排開水的體積為

=S\=25cm2x10cm=250cm3=2.5xl0^m3

圖甲該容器受到的浮力為

耳孚=夕水8%卜=1x103kg/m3xION/kgx2.5xIO_4m3=2.5N

(2)從容器中取出100cm3的液體后,水槽內水面下降0.9cm,則該容器排開水的體積減少為

A%產S水槽A/z=100cm2x0.9cm=90cm3

該容器始終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所以取出的lOOcn?的液體的重力等于減少的浮力,則取出的lOOcn?的液

體的重力為

33-63

G==/?7XgA^=lxl0kg/mxl0N/kgx90xl0m=0.9N

所以未知液體的密度為

G

m0.9N

0=_=J_=_2_==0.9xl03kg/m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