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節區域農業發展導學案_第1頁
第四章第一節區域農業發展導學案_第2頁
第四章第一節區域農業發展導學案_第3頁
第四章第一節區域農業發展導學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區域農業發展(以東北地區為例)導學案河北省武安市第三中學(056300)王宏剛【學習目標】1.掌握東北地區區域農業發展條件。2.通過閱讀地形和氣溫、降水分布圖,了解東北地區農業發展的利弊因素。3.通過對比和分析,了解東北地區農業布局特點,并深入討論東北地區大規模專業化生產和商品糧基地建設的特色。4.分析東北地區農業發展的方向?!局攸c難點】1.東北地區區域農業發展條件。2.東北地區農業發展的利弊因素。3.東北地區大規模專業化生產和商品糧基地建設的特色?!绢A習知識】一、地理條件1.東北地區概況項目內容范圍包括①______________、吉林、遼寧三省及②______________東部特點山環水繞、沃野千里,③__________完整、④____________類型多樣地位我國重要的⑤________基地、林業生產基地、⑥__________生產基地2.自然條件(1)氣候條件a.氣候類型及特點:大部分屬于溫帶⑦__________氣候區。冬季寒冷,夏季溫暖,無霜期80~180天,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雨熱⑧________。b.對農業生產的影響—eq\b\lc\|\rc\(\a\vs4\al\co1(—\x(耕作制度:⑨),—\x(生長季節:4~10月),—\x(作物品種:喜⑩作物),—\x(農事活動:春播、夏管、秋收)))(2)地形、土壤條件a.地形條件:包括高原、?________和山地三類地形單元,便于開展農業多種經營。b.土壤條件:?____________廣泛分布,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有利于農業生產。3.社會、經濟條件(1)工業基礎:為農業提供了?__________、化肥等生產資料,對農業生產有原料需求,形成農牧興工、工促農牧的經濟格局。(2)交通運輸:?________發達,對外聯系方便。(3)人口密度:開發較晚,密度較低,農業經營規模大,有利于發展?____________和大農業。二、農業布局特點1.區域劃分依據:氣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農業生產自然條件的差異及農業?______的不同。2.三大農業生產區域(1)耕作區eq\b\lc\{\rc\(\a\vs4\al\co1(分布地區:?平原、三江平原、遼河,平原,主要作物:玉米、?、小麥、水稻))(2)林業特產區eq\b\lc\{\rc\(\a\vs4\al\co1(分布:大、小興安嶺和?,主要樹種:興安落葉松、樟子松、紅松等,特產:長白山區——?、人參等,珍貴藥材;延邊——蘋果梨;遼東低,山丘陵和半島丘陵區——柞蠶繭;,遼南——蘋果,))(3)畜牧業區eq\b\lc\{\rc\(\a\vs4\al\co1(分布: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區,草地,主要良種:三河馬、三河牛、\o(○,\s\up1(21)),發展趨勢:\o(○,\s\up1(22))養畜業發展較快,并,向專業化和規?;较虬l展))三、大規模專業化生產——商品糧基地建設1.地位:全國最大的、比較穩定的商品糧基地,占全國商品糧總量的1/4多,①________平原是我國糧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糧生產基地。2.大規模機械化生產(1)分布:松嫩平原、三江平原。(2)大型②________農場,經營規模達上萬公頃,有利于推廣先進技術,實現機械化生產;成為我國農業③________化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3.地區專業化生產(1)④______________是商品化的前提。(2)北部主要種植⑤________。中部主要種植⑥________。南部主要種植⑦________。四、農業發展方向1.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環境問題(1)產生原因:自20世紀以來,由于⑧__________,高強度的農林開發,造成土地的⑨__________利用,導致農業⑩__________退化。(2)具體表現:水土流失和?__________嚴重,土地沙化、?__________和草場退化加劇,?__________頻繁,以及環境污染等。2.發展方向(1)平原區:面向國內大宗農產品需求市場,繼續強化商品糧、豆等大宗農產品的生產,以確保國家糧食需求。(2)西部草原區:大力發展?__________和舍飼畜牧業。(3)山區:保護?__________,多元開發特色農業產品?!緦W過程】探究一:東北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地理條件材料:讀我國東北地區略圖,圖中①是春小麥區,②是冬小麥區。③處為三江平原商品糧基地,④處為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牧區。1.概括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特點?2.分析東北地區建立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的有利條件?3.①②處均有小麥種植,但品種、復種指數不同。③④有種植業和牧業差別,據此分析東北地區的氣候條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探究二:大規模專業化生產——商品糧基地建設材料:對比我國南方的稻田農業和東北地區的機械化農業圖。1.對比說明我國最大的、比較穩定的商品糧基地是哪個?為什么?2.對比兩幅圖,概括東北地區發展商品性糧食生產的突出特點?探究三:農業發展方向材料一:東北平原地區是我國的主要商品糧基地分布區,也是我國大豆的主產區。但近年來,由于進口大豆的沖擊,豆價大幅下跌,由原來的2.2元/kg,降到現在的1.6/kg,降幅近30%。材料二:有人把中國入世比喻成“與狼共舞”,狼羊共舞大多數的是“羊入狼口”,那么怎樣讓我們做一只聰明的喜羊羊,由“羊入狼口”變為“狼入羊手”。1.我國采取哪些措施來增強入世后中國大豆的市場競爭力?2.為了實現由“羊入狼口”變為“狼入羊手”,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應堅持怎樣的發展方向和重點?答案:【預習知識】①黑龍江②內蒙古自治區③自然地域④農業生態⑤商品糧⑥畜牧業⑦濕潤、半濕潤季風⑧同季⑨一年一熟⑩涼?平原?黑土、黑鈣土?機械設備?交通?綠色農業?生產方式?松嫩?大豆?長白山區?鹿茸eq\o(○,\s\up1(21))東北紅牛eq\o(○,\s\up1(22))舍飼①三江②國營③機械④地區專業化⑤小麥⑥玉米⑦水稻⑧人口激增⑨不合理⑩生態環境?黑土退化?鹽堿化?自然災害?生態農業?天然林【導學過程】探究一:1.①經緯度位置。該區的最北部是我國緯度最高,最東部也是我國地理位置的最東部。②海陸位置。東北地區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我國最偏東地區,位置顯著地向海洋突出,它的南面鄰近渤海、黃海,東面鄰近日本海。③政治地理位置。它的東面、北面、西面分別與朝鮮、俄羅斯、蒙古相鄰,特別是與俄羅斯有漫長的邊境線。2.(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夏季溫暖,光熱、降水基本滿足一年一熟作物需求;(地形)平原為主,地形平坦、開闊;(土壤)黑土、黑鈣土廣布,且肥力較高;(水源)河湖眾多,水源充足;(工業基礎)為農業機械化和現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人口)開發較晚,人口密度較低,人均耕地多,有利于商品化;(交通、科技)交通發達,對外聯系方便,科技實力強。3.氣候類型有利影響不利影響溫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侯種植業氣溫夏季溫暖,基本上可以滿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夏季日照時間長,光照較強,作物生長期長,糧食品質好。冬季寒冷,病蟲害少,有利于綠色生產熱量不足,只能一年一熟,農作物生長還容易受到低溫冷害的影響降水集中于夏季,雨熱同期,利于作物生長;春季季節性積雪融化,利于緩解春旱降水變率大,易產生旱、澇災害溫帶大陸性氣候畜牧業探究二:1.東北地區是我國傳統和比較穩定的商品糧基地,也是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2.特點:大規模機械化生產,機械化水平最高;地區專業化生產,形成糧食作物的地區專業化生產。探究三:1.發展適應加工需要的優質專用品種,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加快發展農業產品加工業,促進糧食轉化;延長產業鏈;推進農業向規?;?、專業化和生態化方向發展,建設綠色食品基地。2.農業區域農業發展方向農業發展重點平原區面向國內大宗農產品需求市場,繼續強化商品糧、豆等大宗農產品的生產,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以增強抗衡國外農產品進入國內市場能力為重點,發展適應加工需要的優質、專用品種,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促進糧食轉化,延長產業鏈條;推進農業向規?;?、專業化和生態化方向發展,建設綠色食品基地西部草原區圍繞生態建設與增加農牧民收入兩大主題,結合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實施,大力發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